煤矿综掘工区2QC小组成果3.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86992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综掘工区2QC小组成果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煤矿综掘工区2QC小组成果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煤矿综掘工区2QC小组成果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煤矿综掘工区2QC小组成果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煤矿综掘工区2QC小组成果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煤矿综掘工区2QC小组成果3.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煤矿综掘工区2QC小组成果3.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煤矿综掘工区2QC小组成果3.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煤矿综掘工区2QC小组成果3.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煤矿综掘工区2QC小组成果3.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煤矿综掘工区2QC小组成果3.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煤矿综掘工区2QC小组成果3.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煤矿综掘工区2QC小组成果3.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煤矿综掘工区2QC小组成果3.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综掘工区2QC小组成果3.doc

《煤矿综掘工区2QC小组成果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综掘工区2QC小组成果3.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煤矿综掘工区2QC小组成果3.doc

加大材料管理,努力降低成本

一、QC小组概况

1.小组简介:

兴隆庄煤矿综掘一队工程管理QC小组成立于一九九四年一月(见表1),主要由区队管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班组骨干组成(见表2),多年来,我队始终坚持开展各种形式的QC小组活动,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能动性和积极性,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并将活动成果应用到生产中去,为我矿保持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并在99年中,连续两次刷新了全国锚网单头最高记录,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表1:

小组简介表

活动课题

加大材料管理,努力降低成本

小组成立

1994.1

注册号

SCXLZK015-2001

课题注册

2001.1

出勤率

100%

月活动次数

2次

TQC教育

50h/年

活动期

2001.1~2000.8

巩固期

2001.9~2000.11

小组人数

8人

成果发布

刘中

表2小组成员情况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工龄

文化程度

职务

小组职务

孔岳

33

12

大专

队长

组长

田宝树

42

23

中专

副队长

副组长

卢钦华

35

16

大学

副队长

副组长

唐中华

33

10

大学

技术主管

副组长

曲日亮

29

6

大专

质管员

成员

崔京东

38

17

高中

班长

成员

王叙民

43

21

高中

班长

成员

杨慎武

46

21

高中

材料员

成员

管理干部班组骨干

2人,占5人,占

22.2%55.6%

工程技术

人员2人,

占22.2%

图1小组成员构成及规模图

2.小组成果介绍:

我队工程管理小组自一九九四年活动以来,连续六次获得局优秀QC小组,同时一次获煤炭工业部优秀,二次获济宁市优秀,一次获省优秀,一次获中国媒质协优秀QC小组。

选择什么课题

二、课题选择:

矿方针:

深化改革,科技创新

加强管理,提质增效

矿目标:

65102316

队方针:

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队目标:

1299280

形势要求

加大材料管理是我矿一项主要工作,由于材料浪费比较多,使我队的管理还不够完善,与矿、队方针目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选择课题:

加大材料管理,

努力降低成本

图2:

课题选择方框图

三、现状调查表

(一)调查分析现状:

为确定小组活动的目标值,我们对二○○○年1~12月份100个点的材料使用进行统计如下:

表3:

2000年1~12月份工程质量统计表

月份

1

2

3

4

5

6

合计

优良点

60

79

68

61

75

64

不合格点

40

21

32

39

25

36

优良率(%)

60

79

68

61

75

64

合格率(%)

60

79

68

61

75

64

月份

7

8

9

10

11

12

优良点

74

69

72

80

84

79

不合格点

26

31

28

20

16

21

优良率(%)

74

69

72

86

84

79

合格率(%)

74

69

72

80

84

79

(二)调查分析原因:

通过队质量验收员验收,我们分别从2000年1月至2000年5月统计的材料浪费多的点中任意抽出156个,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排列(见表4、图3):

表4:

2000年1~5月任抽156个不合格点分类表

序号

影响因素

频数(个)

累计频数(个)

频率(%)

累计频率(%)

1

回收不到位

71

71

45.51

45.51

2

回收不及时

65

136

41.67

87.18

3

职工素质差

5

141

3.21

90.39

4

地质条件差

5

146

3.21

93.60

5

现场管理差

3

149

1.92

95.52

6

其他

7

156

4.48

100

图3:

2000年1~5月任抽156个不合格点影响因素排列图

由表四、图三可以看出,造成材料浪费多的主要原因是回收不到位和职工素质差。

四、目标值分析:

1.目标值:

根据上述问题分析,经过小组成员充分讨论,我们提出的目标值是:

在材料使用的同时,使影响材料浪费多中回收不到位、职工素质低主要影响因素降低到20%。

2.可行性分析:

⑴矿领导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⑵全队干部职工质量标准化意识的明显增强。

⑶小组成员结构合理,区队领导重视、参与,且又多年从事QC攻关活动,经验丰富。

⑷通过QC攻关,随着材料浪费问题的解决,比较中肯的目标值是可以实现的。

五、原因分析

(一)因果分析:

利用因果分析图,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对材料浪费的问题进行定性分析(见图4、图5):

机设备性能差人素质差

回收不彻底照明差位

法环

图4:

回收不到位因果分析图

还有什么原因呢?

料人

装料搭配差思想素质低

回收意识差地质条件差

法环

图5:

职工素质差因果分析图

(二)要因确定(见表5):

表5要因确定表

NO.

原因

确认方法

确认人

确认时间

要素性质

1

职工素质低

根据综掘一队平时对职工的素质教育,职工素质比较高。

小组成员

5.25

主要因素

2

回收不及时

现状:

区队专门安排专人运料,及时回收生产中用剩的材料。

小组成员

5.25

主要因素

3

运料不到位

现场调查:

职工反映,根据平时运料状况,运料工作完全能满足生产需要。

唐中华

5.22

次要因素

综合

(一)、

(二)进行定性分析,可以看出,造成材料浪费率高的主要原因有:

1.回收不到位;2.职工素质差。

六、对策(见对策表6)

表6对策表

序号

原因

现状

对策

措施

目标

执行人

时间

1

职工素质差

职工的集体主义差

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

1.利用班前班后会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

2.组织专门的职工培训班,

3.利用“每周一课”时间进行理论化学习。

职工思想素质符合要求

孔岳

唐中华

孔岳

唐中华

平时

7月份

平时

每周四

2

回收不到位

不能保证材料回收要求

材料不回收罚

1.严格职工扣罚制度,

2.班长负责材料回收,回收不到位不准生产,

3.区队采取监督措施,材料回收列为验收项目。

回收后符合要求

孔岳

马景安

杨翠元

陈东

平时

3

回收不及时

不能及时回收用料

及时解决

1.加强回收效率和回收质量。

降低成本到最低限度

唐中华

孔岳

平时

实施一:

加强职工思想素质培训,提高职工思想素质水平

七、对策实施

根据对策内容,区队利用班前班后会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加强职工队伍的思想建设,搞好职工队伍的文化业务,提高整体素质,牢固树立职工主人翁的责任感,树立牢固的集体主义思想,增强职工当家作主的意识。

实施二、监督材料回收,保证回收质量

通过与工长、班长奖金挂钩,坚持各种扣罚制度,在现场施工中,各班工长、班长与材料回收好坏结合起来,由工长、班长监督,坚持回收不好不生产,并且跟班监督执行,保证了回收的质量。

实施三、加强材料回收管理,确保正常生产

区队根据以往材料回收状况,及时制定措施,每天施工期间,必须检查材料是否正常回收,否则对该班进行严厉扣罚。

八、效果检查

96.45%

95%

2001年1~8月份实际材料回收率

81.11%

2001年区队目标

2000年材料回收率

图6:

目标值效果对比柱状图

由表7、图6可以看出,2000年1~8月份材料回收率,达到并超过了队年初方针目标值。

(一)控制效果对比(见表8、图7、):

表8:

活动后任取100个不合格点分类表

序号

影响因素

频数(个)

累计频数(个)

频率(%)

累计频率(%)

1

职工素质低

32

32

32

32

2

回收不及时

25

57

25

57

3

运料不到位

19

76

19

76

4

其他

9

85

9

85

87.18%

活动前

2000年

17%

活动后

2001年1~8月份

图7:

效果控制对比柱状图

由表8、图7、可以看出,影响材料浪费高的主要原因职工素质差、回收不及时基本得到控制和解决,达到并超过预定的目标值。

(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通过对材料浪费率的控制,成本降低了,同时,由于设备性能的改善,也大大降低了维修量,降低了维修成本和人工消耗,1—7月份,与去年平均材料浪费相比,可节约材料费用26646元,因此,本次活动经济效益还是比较客观的。

2.材料浪费率的降低,也为我们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它带动了全队职工质量意识的提高,为推动我矿的全面质量管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全队形成了一种人人抓生产,人人抓安全,人人抓质量的良好氛围。

同时,各项措施、制度的制定实施,使材料浪费多这个薄弱环节进一步得到改善,也促进了各项安全生产。

已经企管科认可。

九、巩固

(一)巩固措施:

1.将制定的各项制度报企管科审批后,纳入区队管理制度。

2.在严格各项制度正常执行的情况下,必须加强区队领导。

3.必须加强质量教育,强化质量意思,加强职工思想素质教育,提高职工主人翁意识。

4.继续开展QC小组活动,随着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通过QC攻关,并及时解决。

5.加强安全与质量监督检查,形成全员、全方位的质量体系与安全体系,严格现场检查与验收制度。

6.必须保证小组活动在已取得新水平的基础上继续运行下去,以防止问题的重复发生。

(二)巩固效果

经过企管科验收和小组成员现场确认,对二○○一年九月、十月、十一月三个月材料浪费率进行调查,材料浪费率均已达到并超过了目标值。

十、总结回顾及今后打算

(一)总结回顾:

1.通过本次PDCA循环,我们解决或基本解决了影响材料浪费多的主要原因,使材料浪费率高得到彻底控制,为矿、队方针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2.2001年1~11月份,我队材料回收率为96.45%,达到并超过了年初队目标值,在材料回收控制中,使回收不到位,回收不及时影响因素控制在20%以下,达到并超过了目标值。

3.材料管理尚未达到全优。

(二)今后打算

1.材料回收率达到99%,力争达到全优。

2.材料管理控制是下次PDCA循环工作的重点。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