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渗透环境教育优秀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70135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科渗透环境教育优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各科渗透环境教育优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各科渗透环境教育优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各科渗透环境教育优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各科渗透环境教育优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各科渗透环境教育优秀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各科渗透环境教育优秀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各科渗透环境教育优秀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各科渗透环境教育优秀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各科渗透环境教育优秀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各科渗透环境教育优秀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各科渗透环境教育优秀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各科渗透环境教育优秀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各科渗透环境教育优秀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各科渗透环境教育优秀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各科渗透环境教育优秀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各科渗透环境教育优秀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各科渗透环境教育优秀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各科渗透环境教育优秀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各科渗透环境教育优秀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各科渗透环境教育优秀教案.docx

《各科渗透环境教育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科渗透环境教育优秀教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各科渗透环境教育优秀教案.docx

各科渗透环境教育优秀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

课题

24、大自然的文字

重点

难点

学习水平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1课时

识记

理解

运用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

熊、耸、兆,并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理清文章的脉络。

3、了解天空中星座及云的作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的感情。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

引导学生通过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在次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课

文的主要内容并提出问题,最后让学生自读自悟第二、三自然段,了解天空中

星座及云的作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5—8分钟)

(一)揭题

1、同学们,提到文字,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印在书本上的文字,写在白纸上的文字,但是,你们知道吗,大自然丰富多彩,奥秘无穷,在自然界里还有另外一套文字,认识了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破解自然现象,领略自然界的无穷奥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写的《大自然的文字》。

(板书课题)这是一篇说明文。

2、简介作者:

伊林代表作《十万个为什么》、《人怎样变成巨人》。

(二)初读

同学们一定想了解大自然有哪些文字,那就赶快打开课文自由朗读吧。

朗读的时候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想一想:

课文写到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

(1)出示生字,学习生字。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课文通读情况。

(3)现在,谁来说说课文写到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

星座石灰石

天空地上

云花岗石

(三)质疑

你最想从课文中弄懂那些问题?

作用?

怎样认识?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5—7分钟)

1、这节课我们先来了解天空中的文字—星座、云对人类有哪些作用。

按要求学习2、3自然段:

(1)默读2、3自然段,

 

齐读课题。

 

自由朗读。

 

学习生字

指名读

指名汇报→补充。

 

自由质疑。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找出描写星座和云的作用的语句,用“”勾画出来。

(2)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出它们的作用。

2、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10—15分钟)

1、谁来说说星座和云对人类有哪些作用?

(1)“即使他们没有罗盘,也照样不会迷失方向。

他们朝天望望,在许多由星星组成的星座当中,会找到小熊星座,在小熊星座当中会找到北极星,有北极星的那边就是北方。

板书:

辨别方向

(2)、“炎热的夏季,……它会把飞机毁掉。

板书:

观察气象

师:

从这几句话中,我们知道云也是大自然的文字,飞行员可以根据砧状云的位置预测到雷雨,及时避开它,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2、指导朗读2、3自然段。

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8—10分钟)

1、小结:

这节课就学到这儿,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编题:

你能根据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编一、二道题来考考自己或同学吗?

比一比,看谁编得最有价值。

(1)看拼音写词语。

xiónɡsǒnɡlìyùzhào

小()星座()()

(2)课文介绍了()、()、()、()几种大自然的文字,它们都能帮助人类认识自然,了解自然。

其中,星座能帮组我们(),云能帮助我们()。

3、质疑再探

对于这节课所学的内容,你还有什么感想吗?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美丽的,它充满了知识,充满了科学的奥妙,希望你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做一个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人。

读文批注。

 

指名汇报、补充。

 

试读、指名、齐读。

 

指名小结。

 

编题自练。

 

质疑。

板书设计

 

星座:

辨别方向

天空

云:

观察气象

24、大自然的文字

石灰石

地上

花岗石

教学心得

五年级语文下册《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

课题

23、大江保卫战

重点

难点

学习水平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二课时

识记

理解

运用

教学目标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段。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

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

神。

3.通过学习,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

由复习引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学过的旧知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最后让学生自读感悟,体会人民解放军英

勇无畏的献身精神。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创景激疑自主设疑(5—8分钟)

1.复习引入

(1)1998年夏天,我国长江流域遭受了多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

在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战洪水,斗恶浪,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今天就让我们回到1998年去目睹这惊心动魄的场面吧!

(2)谁来说一说上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①九江告急

②大堤抢险→筑人墙→惊心动魄

(3)谁来读一读相关的句子。

2.同学们你还想了解得再仔细点吗?

那就赶快走进课文快速默读。

不过默读时要注意:

①遇到带有生字的词要轻声读两遍。

②余下的内容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3.刚才同学们读了余下的课文,谁来说一说,那些方面给你留下了印象?

相机板书:

战洪水救灾民

4.现在你觉得最想到课文中弄懂哪些问题?

①怎样战洪水?

②怎样救灾民?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5—7分钟)

 

听一听

 

说一说

 

读一读

自由默读

 

口答

质疑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1.这节课,我们重点来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请同学们默读3—6自然段,边读边动笔在你读懂的句子旁边加上批注。

2.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10—15分钟)

1.个人交流

(1)面对肆虐的洪水,子弟兵勇敢地与之进行殊死博斗,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2)铁汉本色①有感情地朗读黄晓文的事迹。

②谈谈自己的真实感想。

③用自己的话介绍黄晓文的事迹,可声情并茂地朗读来表达此时的心声。

(3)正是有了像黄晓文这样的英雄,我们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才得到了有力的保证。

①有感情地朗读最令自己感动的片段。

②谈一谈你此刻心中所想。

2.能通过朗读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吗?

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8—10分钟)

1.小结:

这节课就学到这儿,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

2编题:

你能根据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编一、两道题来考考自己吗?

比一比,看谁编的最有价值。

练习预设:

(1)据课文内容填空

()激流中,战士们的()舟()飞向(),飞向(),飞向()。

(2)写出课文种令你感动的句子。

3.质疑再探: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哪两个问题?

对于这节课所学的内容,你还有什么质疑吗?

读文批注

 

听一听

朗读

谈一谈

有感情朗读

练读→自读→齐读

 

小结(内容)

自题自练→展示评价

 

指名做

齐评价

质疑→答疑

板书设计

22.大江保卫战

九江告急

大堤抢险→筑人墙→惊心动魄

  ↓人民子弟兵

战洪水→铁汉本色大无畏精神

 ↓

救灾民→事迹感人

教学心得

六年级数学上册《数据世界》教学设计

课题

数据世界

重点

难点

学习水平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识记

理解

运用

教学目标

1、通过熟悉的事物从多个角度感受大数,能够了解

较大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发展数感。

2、体会“将整体化为大致相等的部分,通过部分的

数量估算整体数量”的策略,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3、了解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并尝试收集一些数据。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

重点:

发展学生的数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会“将整体化为大致相等的

部分,通过部分的数量估算整体的数量”的估算策略。

难点:

综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创境激疑

1、我们班有多少个同学?

全校又有多少个学生?

你是如何知道的?

2、中国有多少人呢?

我们在电视、杂志、报刊经常会看到很大很大的数字,我们把它叫做数据。

数据也有数据的世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

板书课题《数据世界》

二、互动解疑

1、了解信息: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了40年来最强烈的地震,并引发了海啸。

据报道:

印度洋发生大海啸之后,造成多达500万人缺乏基本生活所需要……

复习500万如何改写成用“一”作单位的数及读法。

2、出示问题并讨论。

假如平均每人每天需要0.5千克大米,这些灾民每天大约需要250万千克的大米。

250万千克大米到底是多少呢?

如果你要向别人说明这个数据,你准备怎么办?

学生讨论并得到:

可以将250万千克大米与我们熟悉的东西相比较,也可以从多个方面描述250万千克大米是多少。

3、小组活动。

(1)教师讲解:

装满25千克大米的袋子的长大约是(0.54)米,宽大约是(0.11)米,高大约是(0.36)米。

要求各小组估算出它的体积大约是(0.02)米3和以下问题。

学生思考

指名学生汇报

 

学生先独立思考

同桌互相交流

向全班汇报

达成共识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0.54×0.11×0.36

≈0.5×0.1×0.4

=0.02(立方米)

(2)某仓库的长是8米,宽是5米,高是3米,相当于一个教室的大小,它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是()米3。

(3)一个这样的仓库大约可以放()袋大米,相当于()千克大米。

(4)存放250万千克大米,大约需要()个这样的仓库。

(5)如果一辆卡车一次可以运10吨大米,需要()辆卡车才能一次把250万千克的大米运往灾区。

要求各小组应用所学知识完成以上实际问题。

三、启思导疑

1、各小组讨论:

怎样估算较大的数?

2、指名汇报。

3、教师指导:

估算较大数的方法是“将整体化为大致相等的部分,通过部分的数量估算整体的数量。

四、实践运用

1、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1时大约浪费掉多少升水。

大约几时浪费的水就可提供一个人维持一天的生命?

一个月漏掉的水可以供一个人维持生命大约多少天?

2、据报道,1871年某地的森林发生了一场火灾,烧毁了大约20亿棵树。

(1)“20亿棵树”这个数据是用什么方法估计得到的?

(2)这种方法你曾经用过吗?

3、一种帐篷每顶占地50米2,可以安置20个床位。

如果要安置在印度洋海啸中受灾的500万人,需要多少顶这种帐篷?

这些账篷要占多大的地方?

4、一棵长了20年的大树可以做成4000—5000双一次性筷子。

如果13亿人每天使用一双卫生筷,一天要砍伐掉多少棵这样的大树?

5、我国的淡水资源的总量为2.8亿立方米,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淡水量只有多少立方米?

五、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了解较大数时:

可以将我们熟悉的东西相比较,也可从多个方面进行描述。

2、估算较大数的方法是“将整体化为大致相等的部分,通过部分的数量估算整体的数量。

 

学生计算

汇报

达成共识

 

学生思考

指名学生汇报

 

学生先独立

思考

汇报

集体达成共识

 

学生思考

指名学生回答

四年级数学上册《参观苗圃》教学设计

课题

参观苗圃

重点

难点

学习水平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设计

教师

邓君梅

识记

理解

运用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感受除法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2、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于两位数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

看作整数进行试商,并能正确计算。

3、通过学习,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

联系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想乘法算除法来突破中难点。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创境激疑

1、师:

浦贝小学的苗圃园经过扩建显得更漂亮,老师带同学们去苗圃园参观,同学们发现了许多除法问题,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互动解疑

1、出示信息:

我校室内培育了22种花,共154盆。

每种花的盆数都相同。

2、看了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列出重点的问题出示:

每种花各有多少盆?

3、提问:

怎样列式?

155÷22=

4、请同学们估一估商是多少?

是怎样想的?

5、要想知道商的准确值,我们应该怎么办?

6、生尝试笔算,在笔算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7、归纳板书:

7

22154把22当作20来试商

154

0

8、园艺师要用120盆花布置广场,每个图案18盆花。

可以

摆成几个图案?

还剩几盆花。

 

创设情境

 

出示信息,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解答

 

讨论、指名说

 

师讲解竖式计算的过程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①估一估18×5=90比5个要多,可能是6个

②列一列120÷18=

③算一算120÷18=6(个)……12(盆)

④板一板6

把“18”看作18120120里面有6个20

“20”来试商108可以用6来试一试

12

⑤验一验18108

×6+12

108120

三、启思导疑

1、两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在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如果除数是整十数用口算来试商,如果除数不是整十数,先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转换成整十数除法。

2、要特别注意什么?

(要注意验算;余数要比除数小。

四、实践运用

1、先说一说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再计算。

70÷31=381÷54=272÷28=

2、括号里最大能填?

38×()<24342×()<213

61×()<44159×()<481

67×()<21589×()<884

3、计算后再验算

89÷22=161÷37=368÷92=

989÷43=408÷51=302÷48=

五、总结评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还学到了什么?

 

 

自由做,说算法

 

师讲解

 

小结计算方法

 

齐读

 

自由做

 

指名说想法和做法

六年级科学下册《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教学设计

课题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重点

难点

学习水平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识记

理解

运用

教学目标

1、认识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过度包装会造成资

源浪费且产生大量垃圾,滥用塑料袋也会造成的环境污染。

2、研究包装盒是否过度包装,探索减少丢弃和物品重新

使用的一些方法。

3、能用实际行动减少垃圾,做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事,

养成废旧利用、回收的环保习惯。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

学生分组收集各种礼品盒和其他简易商品包装袋。

教师准备过度包装的包装

盒和简易商品包装袋。

称重的弹簧秤。

包装绳一根。

再利用的小用品或工艺品,

如空罐做的笔筒、饮料瓶做的花瓶等。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谈话: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每天会产生大量,垃圾会污染环境,而处理起来又十分困难。

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垃圾问题呢?

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3、归纳:

解决垃圾问题要从各方面努力,但最重要的是从根源上减少垃圾,做到再次利用。

(板书: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二、合探解疑

1、提问:

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好办法,日常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减少的?

2、组织学生讨论

3、交流

4、提出问题:

刚才我们了解了生活中的一些垃圾是可以减少(教师出示一简易商品包装盒),那请问商品包装可以减少吗?

(教师出示一礼品商品包装盒)提问:

请问你们对这样的商品包装盒有什么想法吗

5、学生讨论发现:

商品包装的作用是便于保存、运输、计量、标识等、卫生、美观等,简单的包装是必要的不能减少,而礼品包装浪费资源可以减少。

6、谈话:

,下面我们就来做个礼品包装盒和简易商品包装盒重量的对比实验。

 

分组讨论

 

指名汇报

 

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

 

学生理解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7、教师演示测量礼品包装和简易商品包装盒的重量并收集数据进行分析。

8、讲解:

一些国家规定企业必须把包装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超出标准就判为“过度包装”,应该受到处罚。

像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样一些礼品盒的包装的体积超出商品总体积的50%以上的包装垃圾,我们称之为过度包装。

城市调查表明,垃圾中的30%-40%都是商品过度包装。

9、分组讨论:

过度包装盒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有利于环境吗?

我们怎样来看到厂家过度包装的行为,你想对商品生产厂家说点什么?

我们在购物时应该怎样选择商品包装?

10、学生汇报、小结,并填写给商品生产厂家的建议。

三、综合应用

1、谈话:

有些东西已经用过,好像可以丢弃,仔细想想,会不会还有其它的用处呢?

2、教师出示一根包装绳:

你能举出10种重新使用一根包装绳的方法吗?

3、引导学生继续交流生活中一些物品重新使用的方法。

(如:

玻璃瓶、塑料袋、旧报纸、空罐头、旧图书、旧玩具、旧衣服等。

4、思考问题:

物品的重新使用有哪些好处?

5、小结:

如果我们注意收集一些废弃物品进行创意制作,不但省钱,还节约资源,减少垃圾,更具特色,作为礼物的话,还能表达自己的诚意。

四、总结、拓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板书课堂收获)

2、课堂思考:

有人说“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

你同意这句话吗?

你是怎样理解的。

3、介绍国际环保理念“三R”减少浪费(Reduce)、物尽其用(Reuse)、回收利用(Recycle)。

 

学生理解

 

小组讨论

指名汇报

教师小结

 

师生合作完成

 

指名汇报小结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课题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重点

难点

学习水平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识记

理解

运用

教学目标

1、了解水污染和森林资源骤减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

的严重危害,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2、关心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能为保护环境和节约资

源献计献策。

3、增强生态环境意识,学会做节约资源的生活小事。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

利用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水污染和森林资源骤减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严

重危害,树立节约资源的环保观念。

培增强生态环境意识。

师生合作结合实际生

活,认识现实社会中的环保知识。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她孕育了亿万个生灵,并且无私的奉献着。

你知道她是谁吗?

对,她就是地球(板书:

地球)。

接下来就一起去走进我们的地球妈妈,看看地球妈妈为我们奉献了哪些资源!

2、引发思考:

是呀,这就是我们的地球(板书:

我们),这就是人类的母亲。

是她,无私地养育着我们;是她,精心地保护着我们。

3、学生自由发表想法,教师小结:

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等等,已经严重匮乏,地球妈妈已经向我们人类告急!

这节课,我们就着重来交流探讨关于地球有限的资源问题。

(板书:

资源)

二、结合实际,初步感知

(一)体验时时处处需要水,感受生活离不开水

在课前,我请同学们做了一个调查:

关于我的一天饮用水、学校每天用水以及家庭用水情况。

我们先来交流学校一天用水情况。

谁来汇报一下你的调查情况?

1、了解学校用水

(1)你能说说,学校的用水包括哪些方面吗?

一天需要多少水吗?

(卫生打扫、洗手、厕所冲洗……)

(2)课前,我咨询了学校总务处主任,据统计,我们学校每天至少需要70,000千克水!

2、了解家庭用水

(1)谁来说说家庭用水包括哪些?

(洗衣、做饭、打扫……)

(2)你的家庭一天大约需要多少千克水?

学生聆听

 

思考

 

指名汇报

 

指名汇报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3、引导着重审视饮用水情况

(1)谁来说说你一天要喝多少千克水?

水是生命之源。

人体大约由25%的固体物质和75%的水组成,脑组织大约含有85%的水,血液大约含有90%的水。

人的身体有70%是由水分组成,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含有大量水分。

(二)了解水资源的匮乏

1、小结过渡:

这么多的水!

同学们,水是生命之源。

饮用水、学校用水、家庭用水、工业企业用水……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需要用水,而且每天需要大量大量的淡水。

可地球妈妈给得起吗?

她有多少储备?

一起来看看地球妈妈的水资源平面图,看!

三、深化“只有一个地球”

1、看来大家都已经意识到了“保护地球、保护有限的资源”已经迫在眉睫!

是的,近年来,联合国组织高度重视,设立了“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各国政府和人民极其重视,积极行动起来,投入了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

(课件演示)

2、那么,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呢?

我们怎样行动?

3月12日,也就是昨天,你行动了吗?

3、怎样才能让地球日、水日、环境日不仅仅是一个日,而是一个长期的行动?

接下来,让我们以“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从保护水资源、森林资源等方面着手,创作一句宣传标语, 设计一张宣传画,提出一条有效的建议,发出一份倡议书……为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地球上有限的资源献计献策。

(板书:

有限)

4、教师巡视,了解并指导开展活动。

5、总结: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地球,是目前所知唯一有着生命物质的星球,也是我们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

还记得在《只有一个地球》中,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后发出的感叹吗?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板书:

只有一个)

 

指名汇报

 

仔细观看

 

积极思考

 

指名汇报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资源

水、森林、矿产

大气、土壤……

有限

五年级美术下册《风光无限》教学设计

课题

风光无限

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