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介宾针灸医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72873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8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介宾针灸医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杨介宾针灸医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杨介宾针灸医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杨介宾针灸医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杨介宾针灸医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杨介宾针灸医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2页
杨介宾针灸医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2页
杨介宾针灸医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2页
杨介宾针灸医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2页
杨介宾针灸医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2页
杨介宾针灸医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2页
杨介宾针灸医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2页
杨介宾针灸医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2页
杨介宾针灸医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2页
杨介宾针灸医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2页
杨介宾针灸医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2页
杨介宾针灸医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2页
杨介宾针灸医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2页
杨介宾针灸医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2页
杨介宾针灸医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2页
亲,该文档总共9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杨介宾针灸医案.docx

《杨介宾针灸医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介宾针灸医案.docx(9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杨介宾针灸医案.docx

杨介宾针灸医案

杨介宾

岐黄“神针”杨介宾

梁繁荣 水竹林 整理

编者按 杨介宾教授,四川省金堂县又新乡人。

他出身于中医名门世家,幼承庭训,儒而兼医,耳濡目睹,精研医典,深得中医之要旨。

曾先后担任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临床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等。

杨介宾教授精通中医针灸,于临床尤有独到之处。

其治学态度严谨,讲求考据,不妄立言,认为《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固为针家所必读,即《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以及后世各家方书也主张一一揣摩,既崇古又不泥古。

在学术上,既对历代医家著述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又能根据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灵活应用。

在辨证识病方面,他尤其重视经络病机分析法,善于应用经络病机理论分析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指导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并进而率先提出建立“经络病机学”这一主张。

在选穴配方方面,他素以配伍严谨,穴少精当,运巧制宜著称。

不主张用大方多穴。

擅长使用

特定穴、对穴和担截配穴法,选穴精少而力专效宏。

在针灸手法方面,他推崇《内经》刺法,通过

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摸索出审穴定穴法、无痛进针法、候气催气法、守气调气法、透穴刺法等,虽不能说舍繁就简,去芜存菁,亦足堪后学者借鉴。

他强调治神而创意守感传法,每用意守感传以提高气至病所率。

他喜用刺血治病,丰富和发展了针灸疗法。

他主张针药并用,综合治疗,遣方用药圆机活法,轻灵见长,因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医疗风格和医技特长,为祖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振铎作人自遂高志,悬壶济世众仰清辉。

———徐无闻题赠杨介宾教授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

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

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清·赵濂《医门补要·自序》

杨介宾,男,汉族,四川省金堂县人,著名中医针灸专家。

1929年11月出身于中医名门世家,其父杨术全师承名医李杏林,擅长中医内、外科,因疗效卓著,曾名噪乡里。

杨氏幼承庭训,儒而兼医,髫龄读四书五经时,即熟读《珍珠囊药性赋》、《医学三字经》及《脉诀规正》等。

初中毕业后

 

第二卷446

 

####

便随父临证习医,耳濡目染,医学渐进。

读高中时又寝馈于《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等历代名著,深得中医之要旨。

高中毕业后即悬壶桑梓,由于其家学渊源,加之功底扎实,勤于探索,因而临证省病,得心应手,施针遣药,常获奇效,每天登门求治者以踵相接,一时称盛。

50年代初,杨氏先后到乡联合诊所及县人民医院工作,后又被选送到四川省中医进修学校、成都中医学院中医师资专修班深造,并以优异成绩应聘留校执教。

在此期间,他有幸亲炙蜀中名

医吴棹仙、蒲湘澄门下,系统学习了中医经典著作和针灸理论,尽得二位大师之衣钵。

曾先后担任过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全国时间生物医学会理事、四川省针灸学会

理事、时间生物医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人大代表、成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成都针灸学会主任委员、成都中医学院针灸临床教研室主任,以及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四川省教委高级

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针灸硕士、博士研究生、高徒生导师、《四川中医》杂志编委等。

杨氏精通中医针灸,其治学态度严谨,讲求考据,不妄立言,认为《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固为针家所必读,即《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以及后世各家医著也主张一一揣

摩,既崇古又不泥古,于临床尤有独到之处。

在辨证施治方面,他重视经络病机,注意手法操作,擅刺血而选穴精专,重治神而创意守感传法,主张理、法、方、穴、术一线贯通,蔚成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和医技风格,素有医林“神针”之誉称。

1978年受卫生部委派参加中国医疗专家代表团赴莫桑比克援外医疗,因针术神奇,被国外友人称为“神针杨”,为中国针灸走向世界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他著述颇富,主要出版有《经络学》、《针灸学》、《针灸学题解》等6部专著,并有近百篇学术论文在国内有关刊物上发表。

学术精华

一、寻求古训,畅发内难经旨

  杨氏治学,主张追本溯源,以《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为基础,但同时又必须结合临床广览各家著述,撷采众长,这样才能增进学识,提高医术。

他特别推崇明代医家杨继洲“不溯其源,则无以得古人立法之意;不穷其流,则何以知后世变法之弊”的观点,在数十年的医疗实践中,潜心研究中医经典以及列朝名家论著,心得体会颇深。

如关于经络的走向与经气流注,

历代医家对此认识不一,《灵枢·逆顺肥瘦》篇云:

“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十二经脉起于肺而终于肝,如环无端,周而复始。

而在《灵枢·九针十二原》和《本输》篇中,都认为十二经之五输穴脉气均发于四肢末端井穴,入于合穴,且均为向心性流注。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记载:

“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

”这种论表面上似乎是矛盾的流注,引起了人们的困惑。

杨氏对此反复研读了《内经》有关篇章,并参考《黄帝内经太素》和《类经》,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认为五输穴脉气流注方向,是各条经脉本身脉气流注到四肢末端时的曲折回还。

犹如海浪击岸,而汹涌之波澜出现逆行的缘故。

十二

经脉流注运行言其常,五输脉气流注言其异,二者之间的关系,经杨氏诠释,已甚明了。

 

第二卷447

####

  关于胃经循行于胸腹,杨氏亦有他自己的看法。

一般而言,背为阳而腹为阴,胃经为阳经,按经脉循行分布规律当循行于背,为何又循行于胸腹?

杨氏认为这与胃的功能特点和阴阳划分的相对性有一定关系。

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又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故又有“五脏六腑之海”之称。

胃在五行中属戊土,土为万物之母,具坤德,位

居中央而灌溉四旁,寓有阴性坤母之义。

因此,胃虽为阳土,但秉阴性,为阳中有阴之腑。

况且,人体阴阳的划分是相对的,背为阳,胸前也属阳;腹为阴,腰脊也属阴。

足阳明在三阳中阳

气最盛,所谓“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故行身之前以应南;足太阳次之,故行身之后以应北;足少阳再其次,故行身之两侧。

另一方面,阳经与阴经表里相合,在分布上互相接近,足阳明与足太阴经一在前,一在其旁,即表明这种关系;足少阳与足厥阴也是如此,所不同者却是足太阳与少阴,实则足少阴“贯脊属肾”也表明了其间的表里关系。

所以基本上符合阳明、太阴在前,太

阳、少阴在后,少阳、厥阴在侧的分布规律。

关于中冲穴的定位,历代针灸著作有不同记载,如《针灸甲乙经》记载“在手中指之端,去甲如韭叶陷者中”。

《针灸大全》又说:

“在手中指内廉之端,去甲如韭叶。

”据此,后世医家有定为手中指之端,去爪甲如韭叶者;有定为手中指内廉之端,去爪甲如韭叶者。

杨氏认为:

“端”当是末端,而非尖端;“内廉”即手指桡侧(因为手掌的定位,中医学用自然俯掌定位法,以桡侧为内侧,尺侧为外侧)。

所以杨氏主张中冲穴的位置定在手中指桡侧,去指甲根一分处。

又如“赤白肉际”一词,在针灸书中常常见到,历代医家对此解释不一。

杨氏认为:

“赤白肉际”,当指手足的掌侧与背侧肤色明显差别的分界处。

手足内外侧的皮肤有赤白之分,掌侧为阴面,皮色较白,称白肉际;背侧为阳面,皮色较深,称为赤肉际,二者交界之处,称为赤白肉际。

这些注解虽

不能说一定是古人的原意,但其勤求古训,探幽摘邃,一字一句,必求其是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关于十二经气血多少,《内经》各篇表述颇有出入,历代医家认识亦不一致。

杨氏经过对历代有关文献的反复研讨,认为十二经气血多少,并非指气血的流量和容量,而是前人根据阴阳

互根、阴阳消长,表里相配、气血平衡的观点提出来的。

如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属表的阳经多血少气,而属里的阴经则多气少血;少阳与厥阴为表里,属表的阳经多气少血,而属里的阴经则多

血少气;阳明与太阴互为表里,而太阴与太阳的阴阳两经相比较,太阳是多血少气,太阴则是多气少血;两阳相合为阳明,阳明属中土,中土为气血生化之源,阳明又主肉,肉者多血,故称阳明

为多气多血之经。

基于此,在临床上,若是多气多血之经病,则既可泻气又可泻血;若是多血少

气之经病,则只可泻血不可泻气;若是多气少血之经病,则只可泻气不可泻血。

这一真知灼见,

对于正确认识十二经气血常数,指导临床运用,是大有裨益的。

二、强调辨证,注重经络病机

杨氏认为针灸治病如量体裁衣,必须辨证而后施治。

而在诸多的辨证方法中,他尤其重视

八纲辨证和经络辨证的方法。

常说:

“八纲辨证与脏腑经络辨证既有其纵横关系,又有其总和

关系”,“针灸临床中应针应灸,应补应泻,都是在八纲辨证指导下进行的。

”而经络辨证则是根

据脏腑经络气血等理论,从整体出发,对病人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归纳,以明确其病因、病性、

病位和病机的一种方法。

它是针灸临床处方用穴的主要依据。

杨氏认为:

万病不出乎经络失

畅,不越乎“通其经络,调其血气”之法。

因此,临床施治,单凭八纲辨证是不够全面的,只有具

 

第二卷448

 

####

备多方面的知识,通过经络病机的分析,抓住疾病的本质,掌握疾病的发生与变化,才能收到理

想的效果。

杨氏常用的经络辨证法主要有:

1正经辨证法:

正经即十二经脉,它是人体经络系统的主干,是内脏和体表联系的渠道,

病邪从皮毛侵入人体,首先影响经脉,进而传入脏腑。

反之,内脏发生病变,同样也能通过经络

反映于体表,在体表出现各种反应,如压痛、结节、皮肤色泽、温度和导电量的改变。

临床辨证,

可根据经脉循行部位和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确定其病证属于某经、某腑、某脏的病迹。

如肝

胃气病,经络病机分析其机理应为:

由于肝脉挟胃贯膈,肝胃有经脉相通,若情志不舒,肝失条

达,可通过经脉横逆犯胃,故出现胃脘疼痛;气病多游走,胁肋为肝经所过,故痛时连及胸胁,因

此,治疗应采用疏肝调胃的方法,取穴如太冲,期门、中脘、内关等。

又如胃热牙痛一证,用经络

病机分析其机理应为:

手阳明大肠经循下齿中,足阳明胃经循上齿中,胃肠郁热,湿热蕴蒸,循

经上攻于牙龈,故牙龈红肿胀痛。

治疗应采用清泻阳明热邪的方法,取穴如合谷、内庭、颊车

等。

而头痛一病,因疼痛部位不同,选经配穴亦随之有异。

足阳明胃经循行于前额部,故前额

痛称为“阳明头痛”,治疗以取阳明经穴为主;少阳经脉循行于头侧部,故偏头痛称为“少阳头

痛”,治疗以取少阳经穴为主;厥阴经脉会于头顶部,故头顶痛称为“厥阴头痛”,治疗以取厥阴

经穴为主;太阳经脉循行于头枕部,故枕后痛称为“太阳头痛”,治疗以取太阳经穴为主。

2奇经辨证法:

奇经八脉是十二经脉以外的八条经脉,具有联系十二经脉,调节人体阴阳

和营卫气血的作用。

它们共同从上下内外加强经络的纵横联系,使前后左右的经脉均能协调

统一。

当奇经发生病变时,就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

如督脉起于会阴,由下而上,行于背部,

总督一身之阳,肛门与神志病疾患有关。

故督脉为病,可见痔疮、角弓反张、腰脊强痛。

若风邪

或痰浊阻滞经脉,经气不利,致四肢抽搐、拘挛或癫痫发作,治疗应取督脉经穴为主。

任脉起于

胞中,出会阴,过阴器,行于腹部,故任脉病变多见于少腹部,或阴中剧痛,或疝气,或遗尿,或小

便不利。

任脉过丹田,主一身之阴,与生殖功能有关,故任脉为病,常见不孕,赤白带下,月经不

调,遗精等。

冲脉为十二经气血之要冲,人身之血海,故与妇女月经、胎产的关系尤为密切。

冲脉之气失调,则常见月经不调,不孕。

冲脉气虚不摄,可致胎滑不固。

冲脉循少腹而上行,其

气逆则可见胸腹绞痛,或自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咳唾不止。

带脉环腰一周,总束诸脉,若上下

往来之经脉移邪于带脉,则带脉经气不畅,可见腹胀,赤白带下,腰腿痛。

带脉与阳明胃经合于

宗筋,故带脉为病,也可致下肢痿软、瘫痪。

阴、阳跷脉都起于足跟,阴跷循内踝上行于身之内

侧,主一身左右之阴。

阳跷循外踝上行于身之外侧,主一身左右之阳。

二脉共同作用,使关节

活动灵活。

两脉均上达于目内眦,与眼的开合有关,使睡眠和清醒循一定的时间规律。

若两脉

调节失常,则发癫痫,肢体抽搐,失眠或嗜睡,足内翻或足外翻。

阳维脉起于诸阳之会,具有维

系诸阳经的功能,由外踝而上行于卫分,卫属表,故阳维受邪则怕冷、发热。

阴维起于诸阴之

交,由内踝而上行于营分,营属阴,阴维受邪则心痛、胃痛、胸腹痛、阴中痛。

若人体阴阳失调,

阴维脉与阳维脉不能相互维系,阳气耗散则精神不振而怅然失志,阴液衰竭则萎软无力,不能

自主。

由于督、任、冲、带四脉与人体生殖系统疾病的关系甚为密切,因此,奇经辨证法在妇科

疾病的诊断中最为重要。

如妊娠呕吐一证,用奇经辨证分析其机理当为:

由于冲、任二脉起于

胞中,任脉上行会阳明于中脘,冲脉挟脐上行,并阳明之经,至胸中而散。

且任主胞胎,冲为血

海,妊娠之后,月经停止,血海之血,内以养胎,导致血不足而气有余,冲脉气往往上逆而犯阳明

胃腑,胃气受胎气冲逆干扰,亦随之上逆,故成本病。

治疗应采用平冲降逆,和胃止呕的方法,

 

第二卷449

####

取穴如内关、足三里、中脘、公孙等。

3络脉辨证法:

络脉遍布于人身各处,与经脉共同构成整体循环体系。

人体赖以生存的

气血,就是从经脉到大络,然后通过孙络、浮络流注到人体各部组织中去的。

因此,络脉病机分

析法在解释病机传变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

外邪侵袭机体多由浅入深,先皮肤而后入络脉,由

络脉再传至经脉。

临床上杨氏常根据病变的外在表现,分析病邪的深浅部位而施以不同的治

疗方法。

他尤其推崇叶天士的“初病气结在经”,“久病血结于络”的观点,对新病在络或久病入

络者,常常采用刺络放血的方法进行治疗,往往收到如响斯应的效果。

4经别辨证法:

十二经别是十二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十二经别的分布能到达一些十二经脉未及部位,因而能进一步扩大经穴的治疗范围。

如取肾

经的原穴太溪,治疗妇女带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是,足少阴经并未与带脉相连,而足少阴经

别则“出属带脉”,这就使我们理解了肾与带脉之间的关系。

足少阳胆经仅能到达目外眦,而胆

经的瞳子、阳白、目窗、风池、光明等穴都善治目疾,这是因为足少阳经别“系目系”的缘故。

足太阳膀胱经不入肛门,但此经的会阳、承山等均能治疗肛门病,是因为足太阳经别“别入于

肛”所致。

再如手太阴肺经脉不能到达咽喉部,但肺经的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等

穴都能治疗咽喉肿痛,即因手太阴经别“循喉咙”之故。

可见经别辨证法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治

疗有着特殊的意义。

5经筋辨证法:

经筋即十二经筋,其循行大部分同正经循行一致,尤其是四肢处几乎和同

名经脉结合在一起,然而也有单独分别之处,如手阳明经筋,其支者,绕肩胛,挟脊,即为手阳明

经脉循行未到的地方。

《席弘赋》云:

“合谷治肩脊痛”。

合谷之所以能治肩脊痛,是因为手阳明

经筋循行分布到肩胛、背脊处。

十二经筋分布还有“结”和“聚”的特点,十二经筋互相联系。

足太阳之筋,前结于肩,上结于枕骨,与阳明、少阳相联系;足少阳之筋,前结于伏兔,后结于

尻部,与阳明、太阳相联系;足阳明之筋,上结于髀枢,后属于脊,与少阳、太阳相联系。

十二经

筋“结”在针灸临床上具有特殊的意义,例如,足太阳经筋“其直者,结于枕骨”,而腰痛患者,不

论初痛久痛,凡为痹证之实证腰痛患者,现代解剖学中斜方肌之起始处,即天柱穴部位,多有隆

起压痛,在天柱穴针刺基本均能奏效,仅有初痛效速,久病效缓之区别。

腰痛愈后,在天柱穴之

隆起压痛亦随之消失。

但腰痛属于虚证,或由脏腑病、妇科病所致者则天柱穴处不会出现隆起

压痛,刺之亦无效。

足太阳经筋又有“从腋后外廉结于肩”之说,故肩后疼痛患者之天柱穴按

视,亦发现隆起压痛存在,针之亦效。

又如“手阳明之筋……结于……从肩上颈”,凡肩痛

患者,在颈部的天鼎穴部位有明显压痛,中风偏瘫之患侧天鼎穴处,也发现有明显压痛,其阳性

反应随症状出现而明显,症状缓解而减轻,症状消失而消失,通过超过千例的临床验证,其规律

十分明显可靠。

故针刺天鼎穴,对于肩痛和中风偏瘫者患侧上肢活动功能恢复,有很好的疗

效。

经筋的病候多表现在运动方面,如肌肉、肌腱、关节的肿胀、疼痛、拘急、转筋、抽搐、弛缓、

强直、不能屈伸、不能左右转动、痿废等。

关于经筋病候治疗,除了采用“以痛为腧”,“燔针劫

刺”外,近代治疗中风后遗症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肢体瘫痪,当出现关节挛急屈而不伸时,用刺经

筋结的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此外,杨氏还特别强调应用经络病机分析法以了解、掌握疾病之传变。

除了上述皮病传

络、络病传经以外,脏腑间的病理变化亦赖经络的联系互相传变,如胃病传脾、肝病传肺等。

病若不进入脏腑,就会在经脉之间相传,如《伤寒论》8条: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

 

第二卷450

 

####

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此指疾病在经相传,有一个六日的循

环规律,至第七日传遍六经,就会出现向愈的机转,若不向愈,则有可能出现第二次循环,为了

截断第二次循环,即可针刺足阳明经,使不传经而获得痊愈。

因此,杨氏认为:

诊病不传变,最

易陷于被动,病变无穷,治法亦应无穷,深知随经传变之理,乃可防之于未传之前,治之于已传

之后。

在认识到疾病发展趋势后,可采用相应治疗措施,防止疾病的传变深入,截断疾病的病

理过程,这是杨氏经络辨证的精髓所在。

三、配方严谨,取穴精少而专

杨氏临证,素以配方严谨,穴少精当,运巧制宜著称。

不主张用大方多穴。

他说:

只要治疗

方向对头,穴位虽少,病情总有起色,“少则得,多则失”,况且针灸治病是“以巧拨千斤”。

因此,

一穴能治者不宜二穴,两穴能治者不宜三穴,每次最多不过五、六穴。

他十分赞同明代李“百

病一针为率,多则四针,满身针者可恶”的观点。

在选穴组方方面,杨氏一般按“本经有病本经求”、“病随经所在,穴随经而取”、“主辅佐使”

的原则来确定。

即病在何经选取与病相应的适当腧穴,按主穴、辅穴、佐使穴组合成方。

主穴

乃针对主证起主治作用而设,输穴是指辅助主穴加强疗效而选,佐使穴是治疗兼证而用。

如阳

明热盛下牙痛,宜清泻阳明热邪,选合谷为主穴,颊车为辅穴,若兼有头痛加头维为佐使,以此

相配。

穴位虽少,但力专效宏,恰中病机,疾病可愈。

若目的不明,乱施针艾,“头痛针头,足痛

针足”,则病难瘥矣。

擅用特定穴是杨氏选穴配方的一大特点。

如治疗急性热病或肢端麻木症,常选各经井穴

刺血,具泻热、通络之效;胃肠病则多用下合穴、俞募穴,俾气机通利,升降有司;久病则每用原

穴主补益脏腑元真之气。

值得提及的是,杨氏临证,尤喜用交经八穴和天星十二穴。

常以足三

里、内庭、曲池、合谷、委中、承山、太冲、昆仑、环跳、阴陵泉、通里、列缺、内关、公孙、外关、后溪、

申脉、照海、临泣等穴,互相配伍应用,遍治临床各科疾病。

杨氏尝谓:

以上十九穴,是针灸临床

常用的重要腧穴。

其中天星十二穴,分布于人体七条大经之上,能通十二经脉,可理脏腑虚实,

即所谓“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

而交经八穴,是属正经而通奇经,能调阴阳、和气血、平脏

腑、理寒热,穴力宏深,经历代医家长期实践检验,证明其疗效确实,大有推广应用之必要。

喜用担截配穴法,是杨氏组方配穴的又一大特点。

“担截”一词,首见于金代著名针灸家马

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中“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其中“担截”二字颇令后之学者费

解。

杨氏认为:

担截法不是指的补泻手法,而是一种上下单双配穴法,寓穴数奇偶的变化于配

穴之中。

正如杨继洲在《拦江赋》中所说:

“担截之中数几何?

有担有截起沉疴”。

杨氏认为临

床应用约有三种法则,即马丹阳天星十二穴配穴法、交经八穴配穴法和本经配穴法。

也就是说

取肢体两侧的同名穴称为担刺法,一侧穴称为截刺法,取上肢者称为上担上截,取下肢者称为

下担下截。

亦可在经脉两端取穴为担刺法,中间取穴为截刺法。

一般而言,病在脐上者,用上

担下截法;病在脐下者,用下担上截法。

现将杨氏常用的几种担截配穴法举例如下。

1牙痛取双侧合谷为担刺法,取一侧合谷为截刺法;胃脘痛取双侧足三里为担刺法,取一

侧足三里为截刺法。

2心胸胃病取上肢双侧内关,配下肢一侧公孙;小儿急惊风取上肢双侧合谷,配下肢一侧

 

第二卷451

####

太冲,此为上担下截配穴法。

3失眠症取上肢一侧神门,配下肢双侧三阴交;胸胁痛取上肢一侧支沟,配下肢双侧阳陵

泉,此为上截下担配穴法。

4上下担截配穴法,即上下取穴为担,中间取穴为截。

如取百会、涌泉为担,中间取中脘

一穴为截;又如脐周疼痛取承浆、气海为担,取神阙一穴为截;气喘取天突、气海为担,取膻中一

穴为截。

5经脉两端取穴为担刺法,中间取穴为截刺法。

如上肢病取肩、合谷两穴为担,取曲池

一穴为截;下肢病取环跳、丘墟两穴为担,取阳陵泉一穴为截;唇疔取商阳、迎香两穴为担,取曲

池一穴为截;偏头痛取瞳子、足窍阴两穴为担,取风池一穴为截;腰脊痛取人中,长强两穴为

担,取命门一穴为截。

其余各经各穴均以此类推。

此外,杨氏还十分重视在同名的两条经脉上各取一穴,组成“穴对”以应用于临床。

所谓

“同名经”,即手足太阴、手足厥阴、手足少阴、手足阳明、手足少阳、手足太阳等十二条经脉,这

六对同名经在人体头面躯干上部交接联系,构成经络系统上下联系的一种途径。

同名经配穴

法乃根据同名经同气相求的关系。

如治高血压、眩晕等症,常取两厥阴经的内关、太冲;肩背痛

取两太阳经的后溪、委中;胸胁痛取两少阳经的支沟、阳陵泉;咽喉痛、牙齿痛取两阳明经的合

谷、内庭;腹痛取两阳明经的足三里、曲池;癫狂病取两太阴经的少商、隐白;心肾不交的失眠取

两少阴经的神门、太溪等。

这些穴对,精巧玲珑,圆机活法,力专效宏,既有精深的理论基础,又

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四、针药并施,用药轻灵活泼

杨氏十分赞赏“针药并用”的观点,它符合《内经》“针砭治其外,毒药攻其内”的旨意。

著名医

学家张仲景、孙思邈、窦材、张子和、李东垣、张介宾、汪机、杨继洲等都是针药并施的典范。

如孙

思邈说:

“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针灸而不药,药而不针灸,尤非良医也。

……知针

知药,固是良医。

”杨氏临证,也往往针灸、药物并用。

他认为有些病以用针为佳,有些病以用灸为

良,有些病宜用药治,而有些病则是针灸药物同时并用。

即根据各种疗法的特长,再按病情需要

而取舍应用,这对于充分发挥其各自优势,提高临床疗效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杨氏“针药合用”的主要特点是讲究辨证施法,裨使针药功用互补。

如疗偏枯痿证,他常以

针灸开启三阳经之经气,重在通经活络,制汤药以调补脾胃,旨在补益气血而使筋骨强健,关节

滑利,即“治痿独取阳明”之意。

又如治疗顽痹、历节风等,属寒湿而痛剧者,除了用针灸以疏通

经络外,常配合“二乌麻辛芷羌膏”:

生川乌60克、生草乌60克、麻黄60克、细辛30克、白芷60

克、羌活60克、干姜60克、肉桂30克,共研细末,加酒半斤炒热布包,外熨痛处;轻者则配合

“姜葱膏”:

老姜、肉桂、石菖蒲、橘叶、火葱各500克,捣烂酒炒,循经热熨。

同时内服《局方》五

积散:

麻黄、白芷、干姜、肉桂、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半夏、茯苓、枳壳、桔梗、当归、白芍、川芎

以温经散寒,宣痹止痛。

若属热痹者,又宜配合“龙蛇夏马膏”:

龙胆草、蛇泡草、夏枯草、马齿

苋,鲜者各500克,洗净泥土,捣烂如泥,外敷红肿疼痛之处,并辅以针灸汤药治疗。

此法经门

人广泛应用,疗效颇为满意。

对经久不愈的面瘫,杨氏主张针灸、刺血再辅以家传秘方:

白芷、

白附子、干姜、肉桂各60克,共碾细末酒炒,热熨患部,每收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卷452

 

####

  杨氏认为汤液与刺灸,法虽异而理同。

他早年行医即专攻中医内、外科,对《伤寒》、《金

匮》及历代方书研究有素,经过几十年的医疗实践,在组方用药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