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顿+华盛顿城市规划特色及思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8729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曼哈顿+华盛顿城市规划特色及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曼哈顿+华盛顿城市规划特色及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曼哈顿+华盛顿城市规划特色及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曼哈顿+华盛顿城市规划特色及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曼哈顿+华盛顿城市规划特色及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曼哈顿+华盛顿城市规划特色及思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曼哈顿+华盛顿城市规划特色及思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曼哈顿+华盛顿城市规划特色及思考.docx

《曼哈顿+华盛顿城市规划特色及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曼哈顿+华盛顿城市规划特色及思考.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曼哈顿+华盛顿城市规划特色及思考.docx

曼哈顿+华盛顿城市规划特色及思考

一、纽约城市规划特色与思考

(一)纽约印象

纽约是美国最大的城市,国际政治、金融、文化中心,其主要的商业、金融、政治等功能集中在曼哈顿地区。

曼哈顿地区包括曼哈顿岛、伊斯特河(即东河)中的一些小岛及马希尔的部分地区,总面积57.91平方公里,人口约150万。

纽约著名的百老汇、华尔街、帝国大厦、格林威治村、中央公园、联合国总部等都集中在曼哈顿岛。

曼哈顿高楼林立,50层以上的摩天大楼就有600多幢,成为现代都市形象的代表,其中,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华尔街了,美国许多大银行、金融、保险、贸易公司以及律师事务所均云集于此。

(二)纽约的规划特色

1、有序的城市交通

纽约市是美国城市中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其中又以曼哈顿地区为最。

曼哈顿地区虽然高楼林立,开发强度很大,人口密度很高,但是城市交通却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忙乱和拥堵,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公交优先、行人优先的城市交通规划理念。

纽约的公交舒适、准时、方便、快捷。

首先公交车质量较高,也非常干净;其次,公交站点分布密集,一般纵向公交每隔2-3个街区设一个站点,横向的公交每条街都有一站,便于市民就近上车;第三,在市中心地区专门辟有“公交专用道”,供公交线使用,其他车辆不得在这条道上行驶,保障了公交的快捷和准点;此外,纽约市政府还充分利用征油税、过桥过路费以及在一定路段除公交车以外的车辆不许“左拐弯”或“右拐弯”等等政策导向来鼓励市民多乘公交、少开私家车。

行色匆匆、川流不息的行人也是纽约街头的一大特色,在纽约的城市交通规划中,行人享有很多优先权。

首先,大部分街道交叉口人行横道都有专用指示灯,绿灯的时间可以确保行人轻松通过;其次,纽约禁止红灯方向的车辆右转弯,保证绿灯方向的行人可以安全的走过马路;同时,纽约还规定沿街的商户、住户或者单位对其门前的人行道具有保洁和维护的责任,以保证行人安全。

正因为行人具有种种便利和优先的权利,纽约许多上班族都选择步行。

2、巨大的中央公园

在高楼林立的曼哈顿中央,有一片宽敞的绿色空间,这就是著名的纽约中央公园。

中央公园位于曼哈顿五大道至八大道,59街至110街之间,公园长约4000米,宽约800米,占地面积约为3.41平方公里,占整个曼哈顿岛面积的6%。

中央公园的特色不仅仅在于其很大的占地面积,更在于其自然生态的规划设计理念。

中央公园始建于1856年,由美国风景园林之父奥姆斯特德主持设计。

中央公园设计特色之一就是分离式交通系统,人行道、跑马道以及观光车道都自成体系。

同时为保证公园在视觉和经验上的完整性。

规划把4条横贯公园的马路下沉到地下,并用藤蔓围绕的石拱桥连接两边的土地,人们行走在公园里,很难觉察到这些下沉的交通道路。

中央公园设计特色之二就是其自然野趣。

中央公园的设计风格十分简洁,它的主题是水、草坪与树林,在为人们提供游憩和公共生活场所的同时也起着天然调节器和自然生态保护区的功能,成为城市孤岛中各种野生动物最后的栖息地。

中央公园自然生态的设计理念成为西方后来者竞相效仿的典范,推动了美国城市公园运动。

(三)几点思考

1、公交优先

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城市发展越来越大,开发强度越来越高,使城市交通量快速增长,尤其近年来,城市居民私家车拥有量的快速增加,更加加剧了城市交通的压力,许多大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状况十分严重。

为什么我们有的大城市交通状况比纽约曼哈顿还要拥挤,我们也强调公交优先,投入逐年加大,为何难以改善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城市交通的规划理念。

目前,我们的城市在解决交通问题的时候,往往采用的建设道路、增加停车场等办法,来增加城市交通供给,但是这种供给的增加很难适应城市交通量的增加速度,反而使其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因此,当前,如何制定积极的交通管理政策,在城市中心区引导居民多使用公共交通,或者步行,限制使用私家车,以此来减少城市中心区的交通需求,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2、自然生态

中央公园自然生态的规划设计理念对我国现阶段城市公园规划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反观我国城市公园现状,河流被渠化、硬质化;花草树木被拼凑成机械的几何图形;不顾自然条件,盲目引进名贵树种,造景热带风情;公园绿地充斥着太多的亭台楼阁、假山喷泉、商业建筑。

矫揉造作、僵硬突兀的人造景观越来越多,自然风貌越来越少,这些现象令人忧虑,引人深思。

现代化城市建筑高度密集,在视觉上,横平竖直几何式的布局和方块形的几何体排列,略显僵硬;在听觉上,城市居民也饱受工业和交通的噪声污染。

(改后)现代城市居民在紧张工作之余更希望在绿荫环抱的环境中散步、休息、观赏,他们向往的是大自然的蓬勃生趣和返朴归真的美。

因此,现代城市公园高品质的规划,应积极思考采用自然地形地貌,自然植物群落和以自然布局为主的手法;公园中的主要景观建筑应只起点缀作用,并要与大自然流畅质朴的情趣相协调。

二、华盛顿的规划特色及思考

(一)华盛顿印象

美国首都华盛顿位于美国南北方的天然分界线——波托马克河畔,面积530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78平方公里。

美国最初的首都是纽约,独立战争胜利后决定在该地区新建首都,并以总统华盛顿的名字命名。

一进入华盛顿,就给人一种清新、宁静、庄重的感觉,与纽约不同,这里没有林立的高楼、没有拥挤的人流。

在整洁宽敞的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到处都是大片大片的绿地公园,精心设计的纪念性建筑和公共建筑点缀其间,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华盛顿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华盛顿的城市规划也是世界城市规划历史上经典作品之一,是古典主义规划设计手法的代表作。

(二)华盛顿的规划历程

1、初步规划

华盛顿的城市规划经历了三个历程。

最初的华盛顿规划是在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主导下,由法国建筑师朗方(L’Enfant)在1791年完成的。

这个规划深受法国巴黎规划的影响,以轴线、林荫道、大型公共建筑来表现“世界级的首都”,这种以空间形象来表现政治内容的规划方式,奠定了华盛顿城市结构的基本框架。

2、规划完善

1901年,在参议员帕克思(Parks)主导的规划委员会领导下,由美国本国规划师对前一次规划进行了完善。

在这次规划完善过程中,他们充分借鉴了欧洲城市规划的经验,将公共建筑排列在主要街道两侧,以强调这些轴线,并在轴线交汇处设计了大片公共空间。

同时,沿着波多马克河(PotomacRiver)边的滨水地带布置了公园和纪念碑。

这个规划的实施,形成了如今华盛顿的城市形象特色

3、规划修订

1994——1997年,在美国联邦政府和华盛顿市政府共同组织的“首都规划委员会”的领导下,对华盛顿的城市规划进行了修订。

此次规划修订注重保持城市的历史延续性,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强调整个城市应该以国会为中心,依靠“国家林荫道”统合全市;并利用建造新的公共建筑、博物馆、纪念性建筑的机会,来刺激全市经济发展;将波多马克河和阿纳科斯梯河(AnacostiaRiver)纳入城市的公共生活中,建设滨水地区。

这个规划至今还在完善落实之中。

(三)华盛顿的规划特色

1、单一的城市性质

一般而言,首都既是政治文化中心又是商业金融中心、对外交通枢纽、高等教育集聚地和工业发展重点地区,其职能是复杂多样的,城市性质往往用一句话难以概括。

在我国当今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城市都将自己的城市性质定位为一定地域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既要做商业中心,又要做工业中心、交通枢纽,还要做旅游目的地,城市性质高度综合,城市职能复杂多样,城市规划统筹协调的难度也很大。

而华盛顿仅仅是美国的政治中心,至多再延伸一些科技文化职能。

坐落在国会山上的国会大厦是华盛顿的象征,它与美国总统府白宫和最高法院这三座最著名建筑物排列成三角形,以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鼎立,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形成华盛顿的城市规划特色之一。

2、巴洛克式的城市风格

华盛顿的道路系统规划没有采用北美流行的方格路网,而是形成了放射形和方格形相结合的道路系统。

城市中心区由一条约35公里长的东西轴线和相对较短的南北轴线构成主要框架,规划将三权分立中最重要的立法机构大楼――国会大厦,置于全城最高处——国会山上,并作为中心区东西轴线的东端。

西端则以林肯纪念堂作为对景,轴线两侧建有一系列博物馆。

南北轴线的两端则分别是杰弗逊纪念堂和白宫,两条轴线汇聚的交点耸立着华盛顿纪念碑。

笔直的轴线、宽阔的林荫大道、宏大的广场节点、标志性的对景等等都具有强烈的巴洛克风格。

3、自然生态的城市绿化

华盛顿全城绿地面积为31平方公里,人均超过40平方米,郊区和市区共有20多座大型国家公园、植物园、游览胜地,是世界上大型公园最多的首都。

华盛顿的市中心既不是标志性的现代化建筑聚集地,也不是繁华的商业街区,而是一片生态环境良好的绿地。

整个华盛顿城就象一座山清水秀的大公园,城外青山环抱,城内清澈的河流缓缓流过,两岸浓荫密布,林中鸟语花香,就连许多建筑物的楼顶都布满了绿色植被。

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和谐共处,绿化面积大、生态环境好也是华盛顿的城市规划特色之一。

(四)几点思考

1、规划的前瞻性

虽然在十八世纪七十年代,整个美国的人口只有300多万人,但设计师朗方却预测美国未来将会有5亿人口和50个左右的州。

华盛顿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必须符合国家未来发展的需求。

因此,朗方规划华盛顿远景城市人口为80万人,而华盛顿特区现有人口只有60万,华盛顿市道路骨架、基础设施容量、园林绿化等等都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因此,现在华盛顿城市仍然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在我们的城市总体规划过程中,如何科学预测城市人口规模一直是争议的焦点问题之一。

这一方面与我们的城市总体规划审批体制有很大关系,因为城市人口规模一直是城市总体规划审批的主要控制指标,存在着重人口规模控制,轻城市实际发展需求的状况。

另一方面,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城市承担着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转移农村富余人口的功能,相关户籍制度还在改革完善中;同时我们的城市性质是复合的,城市职能是多样的,城市人口规模预测确实具有很多不确定性。

因此,在我们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常常是修编一次规划,增大一次人口规模,有的城市甚至规划刚刚审批,人口规模就已经突破规划,基础设施就需要升级改造,城市用地布局就需要调整,使规划缺乏前瞻性,造成城市建设的严重浪费,值得反思。

2、规划的延续性

在第一次华盛顿城市规划中,就明确了国家所需要的各个机构的位置及其规模,在此后的200多年里,虽然出现许多当初没有预想到的建设,但城市规划的总体框架及其原则直到现在还坚持实施,并不断完善。

另一方面,虽然历经200多年的建设历程,但很多单体建筑风格都能与当初的规划风格相对接,并形成一种总体性和统一性的城市格局,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永恒感。

一个城市的建设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数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历程,如何保持城市规划的延续性是当今城市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的问题。

一届政府一个规划,是我国部分城市在规划中存在的巨大弊端之一,盲目的拆旧建新、大拆大建,造成了城市建设的巨大浪费,也割断了城市良性发展的轨迹,使城市历史文化缺失,形成千城一面的城市景观形象。

因此,在我们城市规划过程中,理清城市发展的脉络、传统的道路框架和空间肌理,注重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并结合城市自然地形,形成城市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塑造城市的个性特色显得十分重要。

3、规划的严肃性

一部规划的实施远比设计难得多,在城市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既要有历届城市管理者的理解和支持,更要有相关政策、法规的持续支撑。

在华盛顿侧城市规划中,就规定了市中心区周围的建筑物高度,不得超过国会大厦的高度(33.5米),这一规定在华盛顿城市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和落实。

如今,国会大厦既是华盛顿的标志,也是华盛顿最美丽、最壮观的建筑群,美国人把它视为民有、民治、民享政权的最高象征。

“三分规划、七分管理”是我国规划工作者对城市规划严肃性的深刻体会,城市规划的严格施行对一个城市的发展尤为重要。

当前,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城市发展的不可预见性大大增加,城市规划缺乏足够的前瞻性和弹性,难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削弱了城市规划的严肃性。

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城市规划,使其既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又能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保障城市规划的严肃性,促进城市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也是摆在我们规划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思考和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