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73917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年

来源:

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

2004-02-26 13: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04年2月26日

 

  2003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沉着应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多种自然灾害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带来的严峻困难和挑战,万众一心,奋力拼搏,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改革开放稳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166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加快1.1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47亿元,增长2.5%,减慢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1778亿元,增长12.5%,加快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7669亿元,增长6.7%,减慢0.8个百分点。

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长6.9%,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长6.6%,房地产业增长5.3%。

 

  价格总水平有所上涨。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2%。

其中,城市上涨0.9%,农村上涨1.6%(见表1)。

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3.4%,服务价格上涨2.2%。

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1%。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3%。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2%。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4.4%,其中,谷物上涨2.3%,棉花上涨35.3%,油料上涨19.4%,畜产品上涨1.8%。

 

表1:

200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情况

 

指标

全国

(%)

 

 

 

 

城市

农村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1.2

 

0.9

 

1.6

 

食品

3.4

 

3.4

 

3.4

 

其中:

粮食

2.3

 

2.3

 

2.2

 

烟酒及用品

-0.2

 

-0.2

 

-0.1

 

衣着

-2.2

 

-2.6

 

-1.4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2.6

 

-3.0

 

-1.7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0.9

 

-0.2

 

2.5

 

交通和通信

-2.2

 

-2.6

 

-1.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3

 

0.5

 

2.8

 

居住

2.1

 

2.8

 

1.0

 

 

  就业人数增加。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44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92万人。

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5639万人,增加859万人。

全年有44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比上年末上升0.3个百分点。

 

  国际收支状况良好。

全年对外贸易顺差255亿美元,比上年减少49亿美元。

利用外资继续增加。

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403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168亿美元。

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和社会保障任务较重;能源、交通供需关系紧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严重;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不少低收入居民生活还比较困难,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等。

 

  二、农业

 

  农作物种植结构继续调整。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941万公顷,比上年减少448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65万公顷,减少17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11万公顷,扩大92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97万公顷,扩大20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791万公顷,扩大56万公顷。

 

  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农产品减产;蔬菜、水果在调整品种、优化品质的基础上稳定增长。

全年粮食产量43067万吨,比上年减产2639万吨,下降5.8%(见表2)。

 

表2:

200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

万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43067

 

-5.8

 

夏粮

9622

 

-2.4

 

早稻

2944

 

-2.8

 

秋粮

30501

 

-7.1

 

油料

2805

 

-3.2

 

花生

1337

 

-9.8

 

油菜籽

1141

 

8.1

 

棉花

487

 

-0.9

 

糖料

9670

 

-6.1

 

甘蔗

9051

 

0.4

 

甜菜

619

 

-51.8

 

烤烟

201

 

-5.7

 

茶叶

78

 

4.5

 

水果

14470

 

0.3

 

蔬菜

53960

 

2.1

 

 

  畜牧业、渔业生产稳步发展。

全年肉类总产量达6920万吨,比上年增长5.1%。

其中,牛、羊肉产量分别增长12.9%和10.8%。

牛奶产量增长迅速。

全年水产品产量达4690万吨,增长2.8%。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8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37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高速增长。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36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7.0%(见表3)。

工业产品销售率98.1%,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表3:

200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

 

单位:

亿元

 

指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工业增加值

41045

 

17.0

 

其中: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19408

 

14.3

 

其中:

集体企业

2787

 

11.5

 

股份制企业

16878

 

18.3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11174

 

20.0

 

其中:

轻工业

14653

 

14.6

 

重工业

26392

 

18.6

 

 

  高技术产业增长较快。

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6%。

光通信设备、程控交换机、移动电话机和微型电子计算机等信息通信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5.9%至1.2倍(见表4)。

 

  能源生产增长加快。

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16.03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1.0%。

全年发电量19107.6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5.5%;原煤生产量16.67亿吨,增长15.0%;原油生产量1.70亿吨,增长1.8%。

 

  主要原材料生产快速增长。

全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8.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6.6%。

分产品看,钢产量2.22亿吨,增长21.9%;钢材产量2.41亿吨,增长25.3%;十种有色金属增长19.1%;氧化铝增长11.2%;烧碱增长7.7%;水泥增长18.9%。

 

  汽车工业增势强劲。

全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0%。

汽车产量444.4万辆,增长36.7%,其中轿车产量202.0万辆,增长85.0%。

 

表4:

2003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万吨

983.58

 

15.72

 

亿米

374.64

 

16.21

 

化纤

万吨

1181.14

 

19.16

 

万吨

1083.94

 

17.06

 

卷烟

万箱

3583.25

 

3.35

 

彩色电视机

万部

6541.40

 

26.89

 

家用电冰箱

万台

2242.56

 

40.26

 

能源生产总量

万台

 

 

 

 

房间空调器

万台

4993.40

 

59.27

 

一次能源生产总量

亿吨标准煤

16.03

 

11.00

 

原煤

亿吨

16.67

 

15.00

 

原油

亿吨

1.70

 

1.80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19107.62

 

15.52

 

万吨

22233.60

 

21.92

 

钢材

万吨

24119.35

 

25.28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1205.00

 

19.07

 

其中:

万吨

184.00

 

12.71

 

氧化铝

万吨

609.39

 

11.24

 

水泥

亿吨

8.62

 

18.90

 

木材

万立方米

4950.00

 

11.59

 

硫酸

万吨

3371.22

 

10.52

 

纯碱

万吨

1128.04

 

9.18

 

烧碱

万吨

945.27

 

7.67

 

乙烯

万吨

611.77

 

12.66

 

化肥(折100%)

万吨

4200.85

 

10.81

 

发电设备

万千瓦

3700.62

 

74.49

 

汽车

万辆

444.39

 

36.69

 

轿车

万辆

202.01

 

84.99

 

大中型拖拉机

万台

4.88

 

7.49

 

集成电路

亿块

148.31

 

53.99

 

程控交换机

万线

7379.93

 

25.92

 

移动电话机

万部

18231.37

 

50.10

 

传真机

万部

746.58

 

151.13

 

微型电子计算机

万部

3216.70

 

119.79

 

光通信设备

万部

8.65

 

34.11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152亿元,比上年增长42.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3784亿元,增长45.2%;集体企业实现利润480亿元,增长31.4%;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3764.6亿元,增长4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2680.5亿元,增长40.5%。

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1.9%。

行业盈利面明显扩大。

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8个行业利润保持增长。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和电力工业新增利润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新增利润的48.7%。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1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9%。

全国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459亿元,增长23.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118亿元,比上年增长26.7%(见表5)。

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中,东部地区投资24666亿元,增长33.6%;中部地区投资10092亿元,增长33.1%;西部地区投资7171亿元,增长26.4%。

 

表5:

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单位:

亿元

 

指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5118

 

26.7

 

其中:

国有及其他固定资产投资

39748

 

28.2

 

集体经济投资

7807

 

30.4

 

城乡居民个人投资

7563

 

16.0

 

其中:

基本建设投资

22729

 

28.7

 

更新改造投资

8444

 

25.1

 

房地产开发投资

10106

 

29.7

 

 

  工业投资增长明显快于其他产业。

全年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156亿元,增长3.7%,增速比上年回落19.8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投资15007亿元,增长39.1%,加快16.2个百分点。

其中工业投资14460亿元,增长39.0%,加快16.8个百分点。

部分工业行业投资高速增长。

在500万元以上项目中,钢铁投资增长96.6%,电解铝增长92.9%,水泥增长121.9%,汽车增长87.2%,纺织增长80.4%,煤炭增长52.3%。

第三产业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投资26480亿元,增长24.2%,加快9.8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10106亿元,比上年增长29.7%;全年商品房销售额7671亿元,增长34.1%,其中销售给个人增长35.8%,所占比重为92.5%。

 

表6:

2003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发电机组容量

万千瓦

3000

 

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

万千伏安

8300

 

新建铁路投产里程

公里

1164

 

增建铁路复线投产里程

公里

583

 

电气化铁路投产里程

公里

615

 

新建公路

公里

36444

 

其中:

高速公路

公里

4639

 

港口万吨级码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

万吨

8220

 

新增局用交换机容量

万门

6744

 

新增光缆线路长度

万公里

45

 

新增数字蜂窝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

万户

6232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长江三峡工程实现了蓄水、通航、发电的目标;青藏铁路建设累计完成新线铺轨317公里,占应铺轨里程的28.6%;西电东送工程向广东送电能力已突破500万千瓦;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已完成总投资的48%,东段线路全面完工,实现向华东地区供气;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和中线已开工4个单项工程;19项治淮骨干工程已完成总投资的49%。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5842亿元,比上年增长9.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2%。

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9777亿元,增长10.3%;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6065亿元,增长6.8%。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7693亿元,增长9.2%;餐饮业零售额6066亿元,增长11.6%;其他行业零售额2083亿元,增长0.2%。

 

  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8.5%,通信器材类增长70.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8.3%,家具类增长28.2%。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全年进出口总额达85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1%。

其中出口额4384亿美元,增长34.6%;进口额4128亿美元,增长39.9%(见表7)。

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均增长较快(见表8)。

 

  能源和原材料进口大幅度增加。

全年进口原油9112万吨,比上年增长31.3%;成品油2824万吨,增长38.8%;钢材3717万吨,增长51.8%;氧化铝561万吨,增长22.6%;铁矿砂及其精矿14813万吨,增长32.9%。

 

表7:

2003年进出口主要分类情况

 

单位:

亿美元

 

指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进出口总额

8512

37.1

出口额

4384

34.6

其中:

一般贸易

1820

33.7

加工贸易

2418

34.4

其中:

机电产品

2275

44.8

其中:

高新技术产品

1103

62.6

进口额

4128

39.9

其中:

一般贸易

1877

45.4

加工贸易

1629

33.3

其中:

机电产品

2250

44.6

其中:

高新技术产品

1193

44.0

 

表8:

2003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情况

 

单位:

亿美元

 

国家

出口额

比上年增长%

进口额

比上年增长%

美国

925

32.2

339

24.3

 

香港地区

763

30.5

111

3.7

 

 

欧盟

722

49.7

531

37.7

 

日本

594

22.7

742

38.7

 

东盟

309

31.1

473

51.7

 

韩国

201

29.4

431

51.0

 

俄罗斯

60

71.4

97

15.7

 

 

  外商直接投资保持较大规模。

全年批准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41081个,比上年增长20.2%;合同金额1151亿美元,增长39.0%;实际使用金额535亿美元,增长1.4%(见表9)。

 

表9:

2003年外商直接投资分主要行业情况

 

金额单位:

亿美元

 

行业名称

合同项目

合同金额

实际使用金额

个数

增长%

绝对数

增长%

绝对数

增长%

全国总计

41081

20.2

1150.7

39.0

535.1

1.4

其中:

农、林、牧、渔业

1116

14.5

28.7

17.5

22.8

34.8

10.0

-2.6

采掘业

211

6.6

72.1

3.4

-42.1

制造业

29281

807.5

36.2

369.4

0.4

建筑业

396

20.4

16.8

58.6

6.1

-13.7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

506

24.9

50.1

228.0

8.7

-5.1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2207

28.6

23.8

43.3

11.2

19.7

金融、保险业

23

35.3

3.2

-30.7

2.3

117.5

房地产业

1553

18.0

91.1

26.2

52.4

-7.5

社会服务业

4242

24.1

70.4

41.2

31.6

7.4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

85

70.0

2.7

4.4

1.3

-0.6

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

70

45.8

2.8

159.1

0.6

53.0

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558

145.8

7.5

41.1

2.6

31.0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对外设计咨询新签合同额2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0%;完成营业额172亿美元,增长20.1%。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全年实现增加值6531亿元,比上年增长7.0%。

 

  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5715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1%;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3亿吨,增长17.9%。

受非典疫情的影响,旅客周转量13795亿人公里,下降2.3%(见表10)。

 

表10:

2003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运输量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货物周转量

亿吨公里

57152

 

13.1

 

其中:

铁路

亿吨公里

17092

 

10.2

 

公路

亿吨公里

7010

 

3.4

 

水运

亿吨公里

32275

 

17.3

 

民航

亿吨公里

58

 

12.3

 

旅客周转量

亿人公里

13795

 

-2.3

 

其中:

铁路

亿人公里

4789

 

-3.6

 

公路

亿人公里

7679

 

-1.6

 

水运

亿人公里

64

 

-21.1

 

民航

亿人公里

1263

 

-0.4

 

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

亿吨

33

 

17.9

 

其中:

外贸货物吞吐量

亿吨

9.4

 

19.8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282亿元,比上年增长27.8%。

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43亿元,增长9.7%;电信业务总量6739亿元,增长29.6%。

全年新增局用交换机6744万门,总容量达到3.5亿门。

新增固定电话用户4908万户,年末达到26330.5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7129.2万户,乡村电话用户9201.3万户。

新增移动电话用户6269万户,年末达到26869万户。

年末全国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53200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1177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2部/百人。

 

  旅游业受非典疫情影响较大。

全年入境人数9166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4%。

其中,外国人1140万人次,下降15.2%;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8026万人次,下降5.0%。

在入境旅游者中,过夜人数3297万人次,下降10.4%。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74亿美元,下降14.6%。

全年国内出境人数达2022万人次,增长21.8%。

其中因私出境1481万人次,增长47.2%,占出境人数的73.2%。

国内旅游人数达8.7亿人次,下降0.9%;旅游总收入3442亿元,下降11.2%。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货币供应量增长加快。

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2122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6%,增速加快2.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84119亿元,增长18.7%,加快1.9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19746亿元,增长14.3%,加快4.2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加较多。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2036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2%;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69771亿元,增长21.4%(见表11)。

贷款结构继续改善。

全国农村信用社人民币贷款余额1697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186亿元。

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15736亿元,增加5091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1780亿元,增加3528亿元。

 

  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减少。

按照五级分类统计,年末银行业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2.44万亿元,比年初减少1906亿元,不良贷款的比例为17.8%,比年初下降5.32个百分点。

 

表11:

2003年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情况

 

单位:

亿元

 

指标

年末数

比上年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220364

 

20.2

 

其中:

企业存款

76785

 

19.4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110695

 

17.4

 

其中:

人民币

103618

 

19.2

 

各项贷款余额

169771

 

21.4

 

其中:

短期贷款

87398

 

13.8

 

中长期贷款

67252

 

30.0

 

 

  证券市场稳定发展。

全年证券市场通过发行、配售股票共筹集资金1358亿元,比上年增加396亿元。

其中,发行A股(包括增发及可转债)97只,配股24只,筹集资金820亿元,增加40亿元;发行B股、H股共24只,筹集资金537亿元,增加355亿元。

年末境内上市公司(A、B股)数量由上年末的1224家增加到1287家,市价总值4257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

 

  保险事业发展较快。

全年内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880亿元,比上年增长27.1%。

其中,寿险保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