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共19页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875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共19页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完整word版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共19页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完整word版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共19页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完整word版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共19页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完整word版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共19页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完整word版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共19页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完整word版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共19页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完整word版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共19页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完整word版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共19页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完整word版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共19页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完整word版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共19页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完整word版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共19页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完整word版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共19页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完整word版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共19页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完整word版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共19页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完整word版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共19页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完整word版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共19页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完整word版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共19页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完整word版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共19页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完整word版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共19页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共19页Word下载.docx

《完整word版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共19页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共19页Word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word版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共19页Word下载.docx

6.由于生物进化的结果,与糖酵解途径不同,三羧酸循环只能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7.原核生物中mRNA一般不需要转录后加工。

8.在植物体内合成十八碳脂肪酸与合成二十碳脂肪酸所涉及的酶系统完全一样。

9.反义(antisense)RNA是含有与某种mRNA互补碱基顺序的小分子细胞质RNA,可专一地抑制这

 种mRNA的翻译。

10.密码子和反密码子都是由A、G、C、U4种碱基构成的。

11.多肽链在形成α-螺旋后,其肽主链上所有的羰基氧与氨基氢都参与了链内氢键的形成,因此此构

象相当稳定。

12.凡是接受共价修饰调节的酶都不能通过别构效应进行调节,同样别构酶都不能接受化学修饰调节。

13.除通用遗传密码外,发现线粒体、腺病毒等有变义密码子,例如通用的终止密码子UGA在线粒体中编码色氨酸。

14.酶在细胞内的数量取决于它的合成速率和降解速率。

15.实验表明,通用的终止密码子UGA是编码硒代半胱氨酸的密码子。

三、选择题(15分,每题1.5分)

1.经脱氨基作用直接生成α-酮戊二酸的氨基酸是()

a.谷氨酸b.甘氨酸c.丝氨酸d.苏氨酸

2.用纸层析分离Ala、Leu、Lys的混合物,则它们之间Rf值之间的关系应为()

a.Ala﹥Leu﹥Lysb.Leu﹥Ala﹥Lys

c.Lys﹥Ala﹥Leud.Lys﹥Leu﹥Ala

3.大多数酶都能够()

a.增大催化的反应速度b.对底物和催化的反应均有专一性

c.有多个底物,但其中只有一个是天然底物d.在生理pH附近有最大活性

4下面关于最适温度的论述,正确的是()

a.温度远低于最适温度时,酶实际上处于失活状态,但未变性

b.最适温度是酶的特征常数

c.在最适温度以上,随温度增高,反应速度加快

d.在最适温度以下,随温度增高,反应速度急剧下降

5.关于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叙述错误的是()

a.简单扩散不需要消耗代谢能,不需要载体分子

b.协助扩散需要借助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进行

c.葡萄糖协同运输需要Na+、K+—ATP建立Na+梯度

d.协助扩散和简单扩散最重要的差别是后者有饱和效应

6.下列哪个酶既在糖酵解又在葡萄糖异生中起作用()

a.3一磷酸甘油醛脱氢酶b.磷酸果糖激酶c.己糖激酶d.果糖二磷酸酶

7.葡萄糖有氧分解中,从哪种中间产物上第一次脱羧()

a.异柠檬酸b.琥珀酸c.丙酮酸d.α-酮戊二酸

8.ATP合成过程中,下列那种物质专一性抑制FO()

a.抗霉素Ab.2,4-二硝基苯酚c.寡霉素d.一氧化碳

9.证明化学渗透学说的实验是()

a.氧化磷酸化重组b.冰冻蚀刻c.同位素标记d.细胞融合

10以下有关核糖体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

a.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b.核糖体小亚基参与翻译起始复合物的形成,确定mRNA解读框架

c.核糖体大亚基含有肽基转移酶活性

d.核糖体是贮藏核糖核酸的细胞器

四、名词解释(共20分,每个2分)

1.半不连续复制2.β-氧化

3..P/O4.中心法则

5.亚基6..乙醛酸循环

7.Na+、K+-泵8..反密码子

9.氨同化10.酶活力

五、问答题(共30分,其中第5题和第6题任选一题)

1.某DNA双螺旋经测定腺嘌呤为20%,求其它碱基的含量。

(3分)

2.用X-射线晶体学对己糖激酶催化葡萄糖生成6-磷酸葡萄糖的研究表明,己糖激酶有两块组成,当底物葡萄糖结合上去时,它能使酶的一块相对于另一块旋转12度,主链移动8&

Aring;

,两个半块闭合,葡萄糖被酶蛋白所包围。

请用你学过的生化理论对此实验进行解释。

(6分)

3.试述DNA复制和转录的区别。

4.简述糖、脂代谢的相互关系。

5.试举出3个生物化学领域著名实验,并作简单阐述。

(9分)

6.依据蛋白质的性质,试举出5种蛋白质分离纯化的实验技术及原理。

(9分)

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基础生化期末考试答案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0.5分)

1、4,1

2、复制起点,单,双,双链环状,双链线状

3、次黄嘌呤,鸟嘌呤核苷酸4、形成谷氨酸

5、NADPH,磷酸戊糖,柠檬酸穿梭6、1,3-二磷酸甘油酸

7、膜分子结构的不对称性,膜结构分子的流动性

8、c、a、b9、疏水、亲水

10、氨,天冬氨酸11、磷酸基、蛋白质合成、双糖和多糖的合成、磷脂

12、同功受体tRNA13、内吞作用、外排作用

14、30、50、40、6015、DNA、组蛋白

16、甲酰甲硫氨酸、甲硫氨酸17、异柠檬酸裂解酶、苹果酸合酶

18、吲哚丙酮酸、吲哚乙酸

二、是非题(共15分,每小题1分)

1、(√)2、(×

)3、(×

)4、(×

)5、(√)

6、(√)7、(√)8、(×

)9、(√)10、(×

11、(√)12、(×

)13、(√)14、(√)15、(√)

三、单项选择(共15分,每小题1.5分)

1、(A)2、(B)3、(D)4、(A)5、(D)

6、(A)7、(C)8、(C)9、(A)10、(A)

四、名词解释(共20分,每个2分)

1、半不连续复制:

DNA复制时,一条链是连续复制的,另一条链是不连续复制的,这种方式叫半不连续复制。

2、β—氧化:

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在α-碳原子和β—碳原子之间发生断裂,β—碳原子被氧化形成羧基,生成乙酰CoA和较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的过程。

3、P/O:

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伴随ADP磷酸化所消耗的无机磷酸的磷原子数与消耗的分子氧原子数之比,即每传递1对电子可偶联产生几分子ATP。

4、中心法则:

DNA通过自我复制,将遗传信息转录到mRNA分子上,然后通过mRNA翻译成为具有特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由蛋白质行使各种生物学功能。

Crick把这种遗传信息的流动称为分子遗传的中心法则。

后来人们又发现逆转录病毒可以其RNA为模板指导合成DNA;

某些病毒RNA可进行自我复制。

这些发现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和发展。

5、亚基:

形成蛋白质四级结构的聚集单位,又称亚单位。

由一条肽链组成,也可以通过二硫键把几条肽链连在一起组成。

6、乙醛酸循环:

是植物体内一条由脂肪酸转化为碳水化合物途径中的重要中间环节,发生在乙醛酸循环体中,其最终效果是将两分子乙酰CoA转变成一分子琥珀酸。

7、Na+、K+-泵:

又称为Na+、K+-ATP酶,该酶是由2个α亚基及2个β亚基组成的四聚体内在蛋白。

它利用水解ATP获取能量,推动细胞对K+的吸收

和Na+的排出。

8、反密码子:

tRNA链上的三个特定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反密码子能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且彼此反向平行配对。

9、氨同化:

由氮素固定或硝酸还原生成的氨,转变为含氮有机化合物的过程叫氨的同化。

氨的同化有两条途径:

谷氨酸形成途径和氨甲酰磷酸形成途径。

10、酶活力:

1961年国际酶学会议规定:

1个酶活力单位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在1min内能转化1μmol底物的酶量,或转化底物中1μmol有关基团的酶量。

1、某DNA双螺旋经测定腺嘌呤为20%,求其它碱基的含量。

A=T=20%;

G=C=30%

2、用X-射线晶体学对己糖激酶催化葡萄糖生成6-磷酸葡萄糖的研究表明,己糖激酶有两块组成,当底物葡萄糖结合上去时,它能使酶的一块相对于另一块旋转12度,主链移动8?

请用你学过的生化理论对此实验进行解释(6分)

(1)该实验现象可以用诱导楔合学说解释。

己糖激酶分子与底物接触之前,酶活性中心与底物分子的作用部位在空间上并不互补吻合,当二者在互相作用的过程中,由于酶的柔性而互相诱导,构象发生某些变化,使活性中心的功能基团处于有效位置后,酶才能与底物完全楔合,从而形成过渡态复合物,进而形成产物。

(2)另外己糖激酶由两块组成,当底物葡萄糖结合上去时,它能使酶的一块相对于另一块旋转12度,主链移动8?

,两个半块闭合,表明该酶为别构酶。

3、试述DNA复制和转录的区别。

(1)DNA的复制是以两条链分别为模板,进行全分子复制,而RNA转录则以DNA的一条链的某一段为模板,进行不对称转录。

(2)DNA复制需要引物,而RNA的转录不需要引物。

(3)DNA复制以脱氧核苷三磷酸为底物,产物为脱氧核糖核酸;

而RNA的转录以核苷三磷酸为底物,产物为核糖核酸。

4、简述糖、脂代谢的相互关系。

(1)糖可以转变成脂:

糖经过酵解,生成磷酸二羟丙酮和丙酮酸。

磷酸二羟丙酮还原生成甘油,丙酮酸氧化脱羧转变成乙酰CoA,合成脂肪。

另外糖分解代谢产生的能量及还原剂NADPH用于脂肪的合成。

(2)脂可以转变成糖:

脂类分解产生的甘油经磷酸化为3-磷酸甘油,而后转变为磷酸二羟丙酮,异生为糖。

在植物、细菌中,脂肪酸转化成乙酰CoA,后者经乙醛酸循环可异生为糖。

5、试举出3个生物化学领域著名实验,并作简单阐述。

(1)1944年,美国微生物学家Avery作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首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1953年,Wotson和Crick提出DNA双螺旋模型,它第一次提出了遗传信息的贮存方式及DNA的复制机理,

从而大大推动了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

(3)1981年,Thoamscech和Sidney

Altman发现Ribozyme,首次证明rRNA有催化活性,它的发现是酶学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6、依据蛋白质性质,试举出5种蛋白质分离纯化的实验技术及原理。

(1)透析和超滤:

根据蛋白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的胶体性质,利用半透膜阻留蛋白质分子,使之与其他可通过膜的小分子物质分离开。

超滤是在上述基础上增加压力,迫使蛋白质混合物中的其他小分子通过超滤膜,而使蛋白质分子被阻留在膜上。

(2)凝胶过滤层析:

当分子大小不同的蛋白质混合液流经凝胶装成的层析柱时,比凝胶孔径小的蛋白质分子进入凝胶孔内,比凝胶孔大的蛋白质分子则被排阻在外,当用溶剂洗脱时,大分子先被洗脱下来,小分子后被洗脱下来,故可用分部收集器将不同的蛋白质分开。

(3)等电点沉淀:

利用蛋白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小的原理,调节混合液的pH值,达到目的蛋白质的等电点使其沉淀,其他蛋白质仍溶在溶液中。

(4)有机溶剂沉淀:

蛋白质的溶解度与介质的介电常数有关,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介电常数较低而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能降低水的介电常数,使蛋白质分子中相反电荷间的引力增强,加之有机溶剂也能脱去蛋白质分子表面水膜,故使蛋白质易于凝聚沉淀。

(5)电泳:

当蛋白质在非等电点状态时,在电场中要向与其带相反电荷的电极泳动。

不同蛋白质分子所带的电荷性质、数量以及分子大小、形状等不同,所以各有其不同的迁移速度而彼此分离。

 

2004-2005第一学期基础生物化学期末试题

1、“多肽顺序分析仪”是根据___________反应原理来设计的。

2、饱和脂肪酸从头合成的还原力是___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代谢途径和_________转运过程所提供。

3、生物膜最显著的理化特性是____和____。

4、球状蛋白分子中,一般____性氨基酸侧链位于分子内部,___________性氨基酸侧链位于分子表面。

5、三磷酸核苷酸是高能化合物,ATP参与________转移,GTP为________提供能量,UTP参与________,CTP与________的合成有关。

6、原核细胞核糖体由___________S小亚基和___________S大亚基组成;

真核细胞核糖体由___________S小亚基和___________S大亚甚组成。

7、真核生物染色体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

8、蛋白质合成时,原核细胞的起始氨基酸为___________,真核细胞的起始氨基酸为___________。

9、糖酵解在细胞的___________中进行,该途径是将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同时生成___________的一系列反应。

10、乳糖操纵子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三部分基因组成。

11、体内转一碳单位的载体是___________。

12、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年提出的。

13、蛋白质含量测定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大肠杆菌的DNA转录由___________酶催化完成,它的全酶由___________组成,其中___________亚基识别启动子。

15、在DNA复制中,前导链合成是___________,而随后链合成是___________,这种复制方式称为___________复制。

二、判断题(共15分,每题1分)

1、pH值7时,多聚赖氨酸能自发形成a-螺旋。

()

2、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分子量小的先下来,分子量大的后下来,与凝胶过滤是一样的。

3、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最重要的作用力是氢键。

4、tRNA分子中含有较多的稀有碱基。

5、原核生物1个mRNA分子只含有一条多肽链的信息。

6、鱼藤酮能阻断呼吸链中电子由细胞色素b向细胞色素c1的传递。

7、解释氧化磷酸化的机理目前大多数人支持的是化学渗透假说。

8、ATP虽然含有大量的自由能,但它并不是能量的贮存形式。

9、在原核生物翻译过程中,若合成一个三肽,需要消耗11个高能磷酸键。

10、不同来源的DNA链,在一定条件下能进行分子杂交是由于它们有共同的碱基组成。

11、别构酶的反应速度对底物浓度曲线均为“S”形。

12、辅酶辅基在酶催化反应中的作用是协助酶蛋白识别底物。

13、当有竞争性抑制剂存在时,酶促反应速度的Vmax不变,而Km增大。

14、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具有hnRNA,都需要转录后加工过程。

15、氨酰tRNA合成酶既可识别特异的氨基酸,又可识别携带它的tRNA,故对蛋白质合成的精确度具有重要作用。

三、选择题(共15分,每题1.5分)

1、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由于正常的血红蛋白分子中的氨基酸被另一个氨基酸所置换()

(1)Val→Glu

(2)Gln→Val

(3)Glu→Val(4)Ala→Gln

2、下列与DNA解链无关的是()

(1)单链DNA结合蛋白

(2)DNA聚合酶

(3)DNA解旋酶(4)拓扑异构酶II

3、人体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

(1)尿酸

(2)氨

(3)尿素(4)β-氨基异丁酸

4、下列有关真核生物mRNA的论述,哪个说法错误的?

()

(1)mRNA是基因表达的最终产物

(2)mRNA的遗传密码方向是5'

-->

3'

(3)3'

端polyA结构与其从细胞核到细胞质转移有关

(4)5'

帽子结构可防止其被核酸酶降解

5、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有()

(1)异柠檬酸&

reg;

a-酮戊二酸

(2)草酰乙酸&

PEP

(3)琥珀酰CoA&

琥珀酸(4)G&

G-6-P

6、对于一个遵守米氏方程的酶,当活性达到最大反应速度的99%时,底物浓度是其

Km值的倍数为:

(1)10

(2)100

(3)90(4)99

7、与核酸中嘌呤环和嘧啶环上的原子来源都有关的氨基酸是:

(1)丙氨酸

(2)天冬氨酸

(3)亮氨酸(4)甲硫氨酸

8、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肽链延伸方向是()

(1)从C端到N端

(2)从N端到C端

(3)定点双向进行(4)从C端和N端同时进行

9、反密码子UGA能与下列哪个密码子配对结合?

(1)UCA

(2)CAU

(3)ACU(4)TCA

10、大肠杆菌mRNA上起始密码子上游的SD序列可与某种RNA的3&

cent;

端配对,然后启动多肽链生成,这种RNA是()

(1)5SrRNA

(2)snRNA

(3)16SrRNA(4)23SrRNA

(1)超二级结构

(2)盐溶(3)增色效应(4)酶的活性中心

(5)ATP合酶(6)糖异生作用(7)β-氧化作用(8)反密码子

(9)分子伴侣(10)半保留复制

五、问答题(共30分,其中第5、6题任选一题)

1、DNA和RNA的结构有何异同?

2、测定酶活力时,为什么要测定酶反应的初速度?

(4分)

3、试述三羧酸循环在代谢中的枢纽作用。

4、蛋白质合成体系包括哪些主要组分?

简述其作用。

(8分)

5、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性?

变性后有何特点?

举例说明蛋白质变性在实践中的应用。

6、结合你所学的生化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NH4)SO4,随其量的增加,溶液出现沉淀。

(2)在分离提取核酸时,A260/A280的比值增高。

2004-2005第一学期基础生物化学期末试题答案

1、Edman2、NADPH,磷酸戊糖,柠檬酸

3、(膜组分的)不对称性,(膜的)流动性4、疏水性,亲水性

5、(磷酸)能量,蛋白质合成,糖原(淀粉)合成,磷脂合成6、30,50,40,60

7、DNA,蛋白质8、N-甲酰甲硫氨酸,甲硫氨酸

9、细胞质,葡萄糖,丙酮酸,ATP10、结构基因,操纵基因,启动基因

11、四氢叶酸(THF,FH4)12、Watson,Crick,1953

13、凯氏定氮,双缩脲法,Folin-酚法(考马斯亮蓝法)14、RNA聚合酶,

15、连续的,不连续的,半不连续复制

二、判断题(共15分,每题1分)

1、(×

)2、(×

)4、(√)5、(×

6、(×

)7、(√)8、(√)9、(×

)10、(×

11、(×

)12、(×

)13、(√)14、(×

)15、(√)

1、(3)2、

(2)3、

(1)4、

(1)5、(3)

6、(4)7、

(2)8、

(2)9、

(1)10、(3)

11、(C)12、(C)13、(A)14、(C)15、(A)

(1)超二级结构:

在蛋白质中,由若干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即?

?

螺旋、?

折叠片和?

转角等)组合在一起,彼此相互作用,形成有规则、在空间上能辩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来充当三级结构的构件,这些组合体称为超二级结构。

(2)盐溶: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中性盐时,可使蛋白质溶解度增大,这种现象称为盐溶。

(3)减色效应:

当单链DNA发生复性时,260nm波长的紫外吸收值降低的现象。

(4)酶的活性中心:

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催化底物发生化学反应的部位,包括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

(5)P/O:

生物氧化过程中,伴随ADP磷酸化所消耗的无机磷的磷原子数与消耗的分子氧的氧原子数之比,即每传递一对电子可偶联产生几分子ATP。

(6)必需氨基酸:

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不能满足需要,必需从食物当摄取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

(7)β-氧化作用:

是指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在α-碳原子和β-碳原子之间发生断裂,β-碳原子被氧化形成羧基,生成乙酰CoA和较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的过程。

(8)反密码子:

tRNA链上的三个特定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反密码子能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且彼此反向平行配对。

(9)分子伴侣:

这是一类在细胞内能帮助新生肽链正确折叠与组装成为成熟蛋白质,但其本身并不构成蛋白质组成部分的一类蛋白因子,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

(10)半保留复制:

在DNA复制过程中,每个子代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五、问答题(共30分,其中第5、6题)

1、DNA和RNA的结构有何异同?

答:

相同点

(1)分子中都含有磷酸、戊糖、碱基;

(2)都是由核苷酸通过3?

-5?

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3)在生物体内都是以核蛋白形式存在。

---3分

不同点

(1)DNA分子中的戊糖是2-脱氧核糖而RNA的戊糖是核糖;

DNA的碱基是由A、G、C、T组成,RNA的碱基组成有A、G、C、U;

(2)通常情况下,DNA是由二条链组成的双螺旋结构,RNA是由一条链组成的,只有局部双螺旋;

(3)DNA能够形成超螺旋,tRNAR

的三级结构是倒L形。

2、测定酶活力时,为什么要测定酶反应的初速度?

测定酶活力时,之所以要测定酶反应的初速度是因为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底物浓度的降低、产物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