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问答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8787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问答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问答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问答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问答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问答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问答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问答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问答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问答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问答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问答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问答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问答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问答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问答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问答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问答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问答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问答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三、如果对口招生区域登记入学适龄儿童网上报名公办小学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数,如何安排入学?

2019年,本区将继续按照“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优先”的原则,优先安排户籍地与实际居住地(具备相应的房产证)一致的适龄儿童就近入学。

即适龄儿童户籍在学校对口招生地段内,户主须是学生的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之一,且房产证产权人须为户主本人(全部或共同共有产权);

学生本人为户主的,房产证产权人须为学生本人(全部或共同共有产权)或其父母(全部或共同共有产权)。

户籍迁入日期、产证上的登记日期截止为2019年4月23日,办理入学手续截止日为8月10日。

2019年,如某校对口招生区域内符合上述入学条件的“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登记入学适龄儿童网上报名公办小学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数,招办将按照适龄儿童户籍迁入时间先后排序安排入学,超额部分作统筹安排。

具体可关注相关学校的招生告示。

四、适龄儿童如何在本区进行小学入学信息登记?

2019年小学招生入学对象为:

2012年9月1日-2013年8月31日出生,年满6周岁的儿童;

确因身体状况等特殊原因不能当年度入学的,可向招办申请推迟一年入学。

上一年度因身体状况等特殊原因未入学的,可向招办提出入学申请。

4月8日-4月23日,在园适龄儿童家长在幼儿园登记孩子入学信息,未入园适龄儿童家长在区指定地点(具体可查阅《2019年浦东新区幼升小入学信息区级指定登记点一览表》)登记孩子入学信息,获取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和“入学报名告知书”。

4月23日为本市小学入学信息登记截止日,之后不得更改入学信息。

家长获取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后,须在4月23日前按照规定样式上传适龄儿童的照片,作为入学报名、公办小学验证或民办小学面谈活动(以下简称“面谈”)的重要依据。

入学信息登记截止日后,逾期未完成小学入学信息登记的未入园及新来沪适龄儿童,家长可于6月4日—8月10日自行前往尚有学额的公办学校或政府委托招生的民办小学,完成信息登记、审核、确认。

五、本区如何统筹安排本市户籍人户分离的适龄儿童、少年就学?

根据本市有关规定,继续做好本市户籍“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居住地登记入学工作。

2019年,以下两类适龄儿童、少年可以申请在本区居住地登记入学。

(一)本市户籍“人户分离”(居住地具备相应房产证)的学生:

待区域内“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学生安排后,视学校招生情况,按房产证地址就近安排公办学校,房产证产权人须为学生父母(全部或共同共有产权)或其本人(全部或共同共有产权)。

产证上的登记日期截止为2019年4月23日。

(二)本市外区户籍“人户分离”(居住地无相应房产证)的适龄儿童、少年:

本市外区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确有困难,不能在户籍地入学,凭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出具的《本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居住登记(回执)》申请在本区就读的,按居住地统筹安排入学。

初中阶段招生,办理申请回户籍(居住)地就读手续的截止日期为4月13日。

小学阶段招生,办理申请回户籍(居住)地就读手续的截止日期为4月23日。

六、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四部门关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市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意见的通知》(沪府办规〔2018〕5号)等要求,2019年,来沪人员适龄随迁子女需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凭证》,父母一方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且一年内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满6个月(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不含补缴)或连续3年(从首次登记日起至2019年6月30日)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

符合入学条件的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申请在本区就读的,其所持的居住证件上的居住地址,应与其父母所持居住证件上的居住地址相一致,且居住地址在本区。

七、本区如何统筹安排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

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小学阶段以安排进入公办学校为主,部分区域公办教育资源紧缺的,统筹安排进入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小学就读。

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小学毕业学生符合在本区就读初中条件的,统筹安排至公办初中就读。

在外省(自治区、直辖市)就读五年级,符合入学条件的非本市户籍(含港澳台)学生,如需在本区就读六年级的,可携带相关证件自行前往尚有学额的公办初中申请入学。

办理申请就读手续截止日期为8月10日。

八、本区公办小学如何进行验证?

5月16日前,招办通过“上海市义务教育报名系统”或手机短信,向学生家长发出公办小学第一批验证通知,告知公办学校验证安排,5月18日—5月19日,学生家长持相关证件(原件)前往相应的公办小学进行现场验证。

5月31日前,招办通过“上海市义务教育报名系统”或手机短信,向学生家长发出公办小学第二批验证通知,告知公办学校验证安排,6月15日—6月16日学生家长持相关证件(原件)前往相应的公办小学进行现场验证。

九、本区如何安排未被民办学校录取的适龄儿童、少年就读?

未被民办小学录取的适龄儿童,根据公办小学第一批验证和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以“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优先”、同类排序靠后为原则(比如同属人户一致类,即排在此类靠后),由招办按照当年度区、校招生政策和操作细则安排入学。

未被民办初中录取的学生,由招办安排进入公办初中就读;

如已填报《本市户籍学生回户籍(居住)地就读申请表》,按照填表时所选择的户籍(居住)地,由相关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进入公办初中就读。

十、本区学校今年如何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

经区教育局批准,部分学校按规定项目、计划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

3月15日,教育局网上公布区体育、艺术特长生的招生学校名单、招生项目、招生计划等。

招生学校根据区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方案,制订学校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方案,经教育局德育处审定后,通过学校网站公布招生简章,明确招生项目、招生计划、申报条件、录取办法等。

初中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实施网上报名。

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须于4月14日-4月15日,在“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的“小升初艺体特长生报名”栏目在线报名,限报名就读意愿区一所初中的一个项目,并于4月18日前在“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的“学生照片上传”栏目中按规定要求上传学生本人近期照片。

4月20日—4月21日进行体育、艺术特长生统一测试。

4月22日中午12点前,招生学校将拟录取的体育、艺术特长生名单交局德育处审核备案。

4月23日,小升初体育、艺术特长生拟录取名单在“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公示,幼升小体育、艺术特长生拟录取名单在录取学校网站上公示。

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工作于4月28日前完成。

十一、家长可通过哪些渠道了解本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信息?

家长可通过“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网址:

)、浦东教育体育网站“招生考试”栏(网址:

十二、本区招生咨询、监督以及信访部门的地址和电话是什么?

(一)浦东新区招生办公室

地址:

南码头路118号邮编:

200125

咨询电话:

583034065830812058307991

(二)浦东新区教育局信访办

锦安东路475号邮编:

201204

监督电话:

207427202074272758876317

附:

2019年上海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问答

一、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基本原则是什么?

2019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以国家和上海市的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为目标,以切实维护适龄儿童的合法入学权益、规范学校招生行为为原则,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程序,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公民办小学实施同步招生,公民办初中同时启动招生工作,实施小升初艺体特长生网上报名。

二、“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可为家长提供哪些服务?

为准确掌握本市适龄儿童的人口信息,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工作,完善民办学校网上报名和录取办法,2019年本市继续应用“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网址:

,以下简称“入学报名系统”)。

“入学报名系统”2019年3月18日起向社会开放,为全市适龄儿童、少年的家长以及各区招生工作提供便利服务。

通过“入学报名系统”,适龄儿童、少年的家长可及时了解市教委公布的招生政策和政策问答、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实施办法、划片招生方案等,进行网上报名,查询子女入学相关信息等。

为方便家长查阅相关信息,2019年政务微信公众号“上海教育”(SHMEC-xwb)的“教育大厅”继续开列“义务教育入学报名”菜单,一键进入“入学报名系统”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可查看义务教育招生信息。

2019年“入学报名系统”继续和“中国上海一网通办”()实现信息联动。

家长访问“一网通办”栏目,登录、报名和查看孩子报名入学的相关信息。

三、适龄儿童如何进行小学入学信息登记?

2012年9月1日至2013年8月31日期间出生,年满6周岁的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和符合条件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

所有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就读本市小学均须进行小学入学信息登记。

2月25日前,家长须对适龄儿童入学的相关人口信息(适龄儿童姓名、性别、身份证件号码、户籍地址、居住地址,以及监护人居住证、就业失业登记信息等)进行比对确认,如与实际情况不符,应到公安部门或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补办或更正。

符合入学条件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所持的《上海市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凭证》上的居住地址,应与父母所持《上海市居住证》上的居住地址相一致。

4月8日-4月23日为小学入学信息登记日,4月23日后不得更改入学信息。

信息登记方式为:

在园适龄儿童:

家长在幼儿园登记孩子入学信息,获取《上海市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和《2019年上海市幼升小入学报名告知书》。

本市户籍人户分离的适龄儿童在进行入学信息登记时,家长可选择户籍地就读或居住地就读,事先请关注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入学实施细则。

未入园适龄儿童:

家长携带相关证件,前往各区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登记点为孩子进行入学信息登记,获取《上海市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和《2019年上海市幼升小入学报名告知书》。

完成入学信息登记后,家长可通过手机获取“上海基础教育”发出的短信:

“XXX家长:

您好!

您已完成孩子的入学信息登记,请登录及时上传学生照片,查看招生政策及您孩子的入学相关信息。

用户名为您孩子的证件号码;

初始密码为XXXXXX。

《上海市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为入学报名的重要凭证,请妥善保管。

【上海基础教育】”

完成信息登记,家长应于4月23日前,在“入学报名系统”首页点击“学生照片上传”按钮,按照规定格式上传适龄儿童的照片(白色背景、近期免冠数码照片,像素为272*354,分辨率为350dpi,jpg格式),作为入学报名、公办小学验证或民办小学面谈的重要依据。

如家长上传照片符合要求,可直接作为入学后注册学籍需要的照片;

如家长难以上传规定格式照片,至少保证上传儿童照片的头像清晰可辨,不会影响入学报名,待入学注册学籍后再采集规定格式的照片。

四、今年如何实施幼升小公民办同步招生?

幼升小公民办同步招生主要包括统一入学信息登记、同步网上报名公办小学或民办小学、同步进行公办小学第一批验证和民办小学面谈等环节。

1.统一入学信息登记:

4月8日-4月23日,在园适龄儿童家长在幼儿园登记孩子入学信息,未入园适龄儿童家长在各区指定地点登记孩子入学信息,获取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和入学报名告知书,并在“入学报名系统”的“学生照片上传”栏目按规定要求上传学生照片。

2.同步网上报名:

完成信息登记的适龄儿童家长,须在“入学报名系统”进行在线报名,选择“公办小学报名”或“民办小学报名”,其中公办小学报名时间为4月26日-5月3日,民办小学报名时间为4月26日-4月28日。

3.同步进行公办小学第一批验证和民办小学面谈:

5月18日-5月19日为本市公办小学第一批验证日,也是民办小学面谈日。

5月20日起,对公办小学第一批通过验证的适龄儿童陆续发放入学告知信息,民办小学陆续发送录取确认信息。

如家长不选择报名公办小学,又未被民办小学面谈后录取的,根据第一批公办小学验证和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以本市户籍人户一致优先、同类排序靠后(比如同属人户一致类,即排在此类靠后)为原则,由相关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当年度区、校招生政策和细则安排入学。

五、本市公办小学如何进行验证?

5月18日-5月19日为全市公办小学第一批验证日。

网上报名公办小学的儿童家长根据短信通知或“入学报名系统”查询的相关信息按时到校进行验证。

本市户籍儿童:

家长须带领适龄儿童,携带户口簿、《上海市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预防接种证,在居住地登记就读的还需携带《本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居住登记(回执)》或廉租房相关材料证明等。

非本市户籍儿童:

家长须带领适龄儿童,携带户口簿、《上海市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预防接种证;

父母一方有效的《上海市居住证》、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证明或《就业失业登记证》,以及适龄儿童本人的合法居住证件(《上海市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凭证》)。

5月20日起,对已验证通过的适龄儿童,陆续发放公办小学入学告知信息。

各区指定的验证点将对适龄儿童家长携带的证件进行验证,并通过居住证读卡机对适龄儿童本人及父母居住证件和证件有效期限进行验证,通过有关信息系统对随迁子女父母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证明或灵活就业登记证明进行信息比对。

6月15日-6月16日为全市公办小学第二批验证日。

六、区教育行政部门如何统筹安排本市户籍人户分离的适龄儿童就学?

根据本市有关文件规定,2019年继续做好本市户籍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少年居住地登记入学工作。

具有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确有困难不能在户籍地入读小学的,凭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出具的《本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居住登记(回执)》(凭居住房屋产权证明、租用公房凭证、包括公共租赁房在内的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等办理),申请居住地登记入学(截止日为2019年4月23日)。

各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登记入学人数和学校资源分布情况在区域内统筹安排本市户籍“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如登记入学的学生数少于学校招生计划数时,按照“就近对口入学”的原则,安排学生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

如登记入学的学生数大于学校招生计划数时,按照“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优先”原则,先安排户籍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的适龄儿童、少年,再统筹安排本市户籍“人户分离”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统筹时参照适龄儿童、少年实际居住时间、与同住监护人的关系等因素先后排序。

3月15日前,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公布本市户籍“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入学实施细则。

本市集体户籍适龄儿童参照居住地登记入学办法就读。

本市户籍居住廉租房的适龄儿童可凭户口簿及相关居住证明在廉租房所在地登记入学,由区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就近入学。

七、来沪人员适龄随迁子女就读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四部门关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市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意见的通知》(沪府办规〔2018〕5号)等要求,2019年,来沪人员适龄随迁子女需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凭证》,父母一方满足下列两种情形之一:

第一种情形:

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且从2018年7月1日起有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满6个月的证明(不含补缴);

第二种情形:

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且连续3年(从首次登记日起至2019年6月30日)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

2019年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受理随迁子女办理入学手续截止日为8月10日。

区教育行政部门可结合本区实际,统筹安排适龄随迁子女入学。

小学阶段以安排进入公办小学为主,部分地区公办教育资源紧缺的,可统筹安排进入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小学就读。

初中统一安排至公办学校就读,入学后学校应告知学生及家长完成义务教育后报考高中阶段学校的相关规定和政策。

八、今年小学升入公办初中如何进行系统操作?

公办初中如何对口入学?

今年“入学报名系统”继续与小学五年级学生学籍信息对接。

4月2日-4月13日,小学五年级学生家长须在学生就读小学,核对“入学报名系统”中的关键信息(户籍地址、居住地地址等),并填写家长手机号码(作为家长接收初中入学信息的联系方式),获取《上海市初中入学信息核对表》。

如发现有关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应在4月13日前凭有效证件到学生就读小学进行更正。

4月13日为本市小学五年级学生初中入学关键信息核对、更正截止日。

在外省(自治区、直辖市)就读五年级的本市户籍学生、非本市户籍学生,如需在本市就读六年级的,须到户籍或居住所在地的指定登记点办理入学信息登记手续(截止日期为2019年8月10日),获取《上海市初中入学信息登记表》,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

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在生源预测的基础上,公布各公办初中招生入学划片方案。

由于受人口出生高峰等因素影响,部分公办初中招生入学划片范围可能会有适当调整。

按照区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划片入学方案与招生计划,采取小学划片对口、居住地段对口或“电脑派位”等方式免试招收小学毕业生进入初中就读。

公办寄宿制学校(上海市回民中学除外)限在本区范围内招生。

九、跨区就读小学五年级学生小学毕业该在哪个区参加考试?

可以回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就读公办初中吗?

跨区就读的本市户籍小学五年级学生,应在就读学校参加小学毕业考试,毕业后可在学籍所在区就读初中,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申请回户籍(居住)地所在区就读初中。

确需回户籍(居住)地入学的学生,应向就读小学提出申请,由学校告知审核证件、网上申请、统筹安排等事项,家长在网上填报《本市户籍学生回户籍(居住)地就读申请表》,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由户籍(居住)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进入公办初中学校就读。

办理申请回户籍(居住)地就读手续的截止日期为4月13日。

十、如果想就读民办初中,如何进行网上报名?

2019年民办初中招生实行网上报名并上传照片的办法,有意愿选择民办初中就读的学生,请家长及时关注民办初中发布的招生简章。

5月4日-5月6日接受民办初中网上报名。

报名时登录“入学报名系统”,点击“民办初中报名”按钮进行网上报名。

进入网上报名页面,会出现“报名指南”,提示家长要通过“报名登录”“填报志愿”“确认提交”“报名成功”四个环节方能确保报名成功。

家长须仔细阅读“报名指南”并勾选“我已阅读民办学校网上报名指南,知晓民办报名步骤,同意民办报名成功后不再修改民办报名志愿”后,方可正式报名。

家长需输入孩子的学生证号(学籍副号)、学生姓名、家长手机号码,获取手机验证码后,方可进入民办初中志愿填报流程。

先自动跳转到所确定的区,再填报民办初中志愿。

每个学生最多可填报本区或者全市有寄宿条件的民办初中3个志愿。

在填报志愿前,应事先关注民办初中招生简章中关于面谈对象的要求。

网上报名完成后,系统会提示家长在5月13日前按规定要求上传学生近照,家长手机也可获取【上海基础教育】发送的报名成功、上传学生照片的短信。

未上传照片的学生将不能参加民办初中面谈。

上传学生近照需点击“入学报名系统”首页的“学生照片上传”按钮,按照规定格式上传学生照片(白色背景、近期免冠数码照片,像素为272*354,分辨率为350dpi,jpg格式),作为民办初中面谈的重要依据。

如家长难以上传规定格式照片,至少保证上传学生照片的头像清晰可辨,不会影响入学报名,待入学注册学籍后再采集规定样式的照片。

十一、民办学校何时面谈?

如何进行面谈?

全市民办学校统一的面谈时间为5月18日-5月19日。

民办学校仅举行一轮面谈。

参加民办学校面谈的学生,可凭民办学校发送的面谈通知短信或“入学报名系统”的通知,携带户籍证明、居住登记申请回执等相关证件;

或本人居住证件以及父母一方的居住、缴保或灵活就业等相关证件。

参加民办小学面谈的还须携带《上海市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参加民办初中面谈的还须携带《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等。

民办学校通过面谈的方式招收新生。

由于民办学校的功能是满足市民多元教育需求,在不看各类竞赛证书、等级考试证书的前提下,各学校会依据本校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通过活动考察、面谈交流等双向选择的环节,从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团队合作、实践能力、身心素质、兴趣爱好、家庭教育等方面,有所侧重地选择学生。

虽然选择重点不同,但看重的是学生发展的综合素质。

因此,建议家长不要突击“应试”,不要携带学生简历或各类证书,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理性选择合适的学校,避免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十二、民办学校如何进行录取?

民办学校招生实施按志愿分批次录取。

5月20日-5月21日进行第一志愿录取,5月23日-5月24日进行第二志愿录取,5月26日进行第三志愿录取(限民办初中)。

学生家长应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回复短信或登录“入学报名系统”及时完成确认工作。

家长一旦完成确认后,该生即被民办学校所录取,不再被安排至公办小学或公办初中就读。

十三、如果未被民办学校录取,如何安排公办学校就读?

未被民办小学录取的适龄儿童,根据第一批公办小学验证和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以本市户籍人户一致优先、同类排序靠后(比如同属人户一致类,即排在此类靠后)为原则,由相关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当年度区、校招生政策和细则安排入学。

未被民办初中录取的学生,由小学就读区教育行政部门安排进入初中就读;

如已填报《本市户籍学生回户籍(居住)地就读申请表》,按照填表时所选择的户籍(居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