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卷高考作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7945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卷高考作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东卷高考作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东卷高考作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广东卷高考作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广东卷高考作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卷高考作文.docx

《广东卷高考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卷高考作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卷高考作文.docx

广东卷高考作文

2013年广东卷高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

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

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

  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评析:

回顾历年来广东高考作文,2011年“回归原点”采用了命题作文的形式,2012年采用了材料作文的命题方式,这一转变,在2013年得到了继承。

但就内容来看,2012年的作文材料是“汤因比、涵娜希望回到公元一世纪”,“伊雷娜希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这一题目在当年得到了好评。

纵观2013年的高考作文,缺少了2012年的新意,材料显得陈旧。

具体而言,有以下特点:

1.关注生活,回归传统。

和2012年的高考作文相比较,今年的高考作文素材明显缺少创意,让人没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但是作文的材料更加切近生活,反映生活中的真爱,体现了一定的社会价值。

2.多方立意,容易操作。

今年的材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思考。

一是站在富人的角度,体现了爱心、关怀、施舍等思想,所以考生可以赞扬富人的“慷慨”,“捐助”等行为;也可以站在三个穷困家庭的角度来立意,第一个穷人家庭接受了“捐赠”并表示感谢,所以可以写“知恩图报”;第二个家庭犹豫地接受了,并表示偿还,为什么会犹豫呢,因为他们考虑到了“尊严”,“面子”,考生可以写“面子”,“尊严”,“偿还”等话题;第三个家庭选择了“拒绝”,因为他们考虑到了“自尊”,考生可以写“学会拒绝”,“拥有自尊”等话题。

3.综合考虑,全面把握。

从整个材料来看,富人的善举得到了三个截然不同的结局,原因在于人们的选择是不一样的,所以考生也可以写“选择方式”等话题。

神圣的尊严

海卡尔说:

人的尊严比金钱、地位、权势,甚至比生命都更有价值。

在美国纽约中央车站,人们向流浪汉或流浪艺人施舍时,一定得平等待之。

他们在表演时,身旁放着收钱的金色盘子或帽子,如果你没有欣赏他们的表演便投钱,会被拒绝,如果你欣赏完后没有鼓掌或者发表评论,他们照样不会接受你的钱。

因为他们认为:

“您的施舍,我的尊严,我们是平等的。

”所以人活着,要顶天立地,要昂首挺胸,要有尊严。

尊严,是一个人的颜面,是一个人得到他人认可的某种东西。

这种颜面不是虚荣的面子,不是用来炫耀的某些东西。

尊严,是一种操守,一种价值观,一种自立自强的精神;是一种通过自尊自爱,从而得到他尊他爱的美好感受。

尊严是神圣的,不可侵犯,不可亵渎,我们应该捍卫尊严。

一个人如果连尊严都没有,那他的生命必定是黯淡的,甚至是毫无价值的,人都应带着尊严活着。

有了尊严,你才会看得起自己,从而高标准严要求自己,不逾矩;有了尊严,别人才会敬重你,你的所作所为才有意义。

一个人,一个民族,如何获得尊严,不能靠别人,只能靠自己。

靠自身的修养,靠骨子里那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

自敬者人恒敬之,自贱者人必蔑之,这是最基本的道理。

有尊严地活着才有意义,决不可放弃做人的尊严;卑微的生命因尊严而高贵。

在大是大非面前,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视尊严为生命,他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美谈。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苏武宁牧羊塞外也不投降,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

他们有浩然正气,他们活得有尊严,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

就算失去了生命,也要捍卫尊严。

然而也有许多人为了生存,为了追名逐利,为了向上攀爬……出卖尊严。

现实生活中有为息事宁人屈辱下跪的,有为金钱触及道德底线的,更有为一时利益出卖人格的……尊严,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

奴颜婢膝,阿谀奉承,丢失尊严,丧失人格,就算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只会为世人所不耻。

文强、许迈永、曾锦春之流为了一己私利,出卖人格,出卖尊严,全然忘却了做人的基本准则。

李浩之流,为泄私欲,不惜任意限制、剥夺他人自由和生命,完全丧失为人的底线,丑恶至极。

尊严,不是谁特有的,世间万物都有尊严。

没有贫富差距,没有高低贵贱,尊严是平等的。

上至伟人,下至普通百姓,都有尊严。

尊严,神圣不可侵犯。

【点评】文章论证层次清晰,结构谨严。

首先由一句名言和一个事例自然引入尊严话题,再简要论述“什么是尊严”;接着从正反两方面重点论证“人为什么要有尊严”,既有古代仁人志士的典型事例,又有当今社会上的反面典型,恰当地使用了“素材二”中的句段,增强了论证的力度。

使用的素材或典型或新颖,材料非常丰富,论证充分。

慈善需行之有道

培根曾說,善性是人性與神性最相近的地方。

那麼慈善,自然也就是人性中善性最確鑿的流露。

慈善是一種精神的體現,不應流於形式。

缺乏關懷的慈善就成了施舍,而施舍,恰恰是毒藥。

慈善,不僅僅是助人,更重要的是“省人”。

當年,倘若今日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得到一碗免費的食物,而非勞動得來,那麼他大概也會像眾多飢民一樣瀕於困頓。

在做慈善的同時,在提供幫助的同時,要使被幫助者振作起來,鼓起生活的勇氣。

如果不能,勿寧不給,以免受者得之而依之,陷於沉淪。

慈善中包含的更多的是人性的關懷,而非單純對弱者的憐憫。

憐憫是不值一錢的,而關懷卻是無價的。

慈善還需以適應受者心理的方式施行。

亞聖孟子有雲:

嗟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陳光標的高調慈善自然是不提倡的,隻因更多讓人覺得像站在道德的高峰進行居高臨下的施舍。

不談流於形式之嫌,此舉更像在用受者的自尊心往自己臉上貼金。

生前曾被媒體批評“一毛不拔”的史蒂夫·喬布斯,去世后被發現賬上曾有一筆對斯坦福大學的高達25億美元的巨額捐款,而且是匿名的。

我想,流浪漢對玉米、燒餅之需要,應當更甚於也更樂於對五毛、一元之需要。

除了要在施行慈善時注入關懷,又以合適的方式施行之外,施行慈善還必須行之得處。

有些人,並不真的需要我們的善意。

正因為有人行善不得處,才會有某紅十字會人員的瘋狂炫富,才會有農夫和蛇的悲劇。

將慈善行之得處,不是吝惜我們的善心,而是為了更高效地利用我們有限的慈善資源,去幫助真正需要的人。

我們都是蒼穹下奔碌於浮世的小人物,我們的小慈善無法像蓋茨夫婦消滅天花病毒那樣一揮而就。

我們都有自己的一顆善心,中學生、律師、清潔工、公交車司機,沒有誰的善心更高貴。

正如布魯斯·韋恩所言,“英雄可以是任何人”,慈善可以流露於舉手投足間。

攙扶孕婦上公交車,為福利院打掃衛生,甚至與落單的老人閑聊,都可以是善心的體現。

古人根據人創作了神,而人依靠善心貼近了神。

善良的心性透過慈善的舉動點燃了歷史的火炬手手中的火把,照亮了人類的文明。

而這其中的火炬手,既可以是白手起家的富翁,也可以是拒絕施舍的窮人。

【點評】

“善性是人性與神性最相近的地方”。

此文開篇高屋建瓴,以人性的切入去探勘善性的本質,並對“慈善與施舍”做了確切的辨析,雖不過三言兩語,卻字字切中要義。

接著,作者在對慈善的關懷本質、施行方式、落實對象的幾個層面上進行了縝密有效地論述,思想成熟深入,表達擲地有聲,展現了一位關注社會思考獨立尊重內心的中學生的良好風范。

文章結尾兩段尤為令人稱道。

作者不被材料鎖定,在有限的生活經驗之上,以更為寬闊的胸襟,擴大了對善行的“施者”的界定,同時,與之延展的慈善的內涵和外延也有了更為豐富的現實意義。

確實,行善路上,人人都是高貴的善性傳遞者,財富與善心不一定成正比,尊嚴也從來沒有排行榜。

善在大愛裡,更在細節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