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化学仿真押题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80080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99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化学仿真押题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杭州市化学仿真押题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杭州市化学仿真押题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杭州市化学仿真押题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杭州市化学仿真押题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杭州市化学仿真押题模拟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杭州市化学仿真押题模拟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杭州市化学仿真押题模拟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杭州市化学仿真押题模拟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杭州市化学仿真押题模拟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杭州市化学仿真押题模拟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杭州市化学仿真押题模拟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杭州市化学仿真押题模拟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杭州市化学仿真押题模拟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杭州市化学仿真押题模拟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杭州市化学仿真押题模拟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杭州市化学仿真押题模拟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杭州市化学仿真押题模拟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杭州市化学仿真押题模拟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杭州市化学仿真押题模拟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杭州市化学仿真押题模拟试题.docx

《杭州市化学仿真押题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化学仿真押题模拟试题.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杭州市化学仿真押题模拟试题.docx

杭州市化学仿真押题模拟试题

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化学仿真模拟试题C·解析版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Si28S32Cl35.5K39

Fe56Cu64Ba137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SiO2B.Na2O2C.MgOD.FeOOH

【答案】C

【解析】

考点:

考查碱性氧化物的识别。

2.下列仪器名称为“蒸发皿”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为研钵,B为蒸发皿,C为坩埚,D为表面皿。

故B正确。

考点:

考查仪器识别、仪器名称。

3.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葡萄糖B.醋酸C.石墨D.氯水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葡萄糖是非电解质,醋酸是一种弱电解质;石墨是属于单质,氯水为混合物,都不是电解质。

故答案为B。

考点:

考查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辨析。

4.下列分散系属于悬浊液的是

A.水玻璃B.重晶石C.石灰乳D.碘酒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溶液;重晶石是硫酸钡的俗称,不属于分散系;石灰乳为氢氧化钙悬浊液;碘酒为碘的酒精溶液,属于溶液。

故答案为C。

考点:

考查分散系的类别、物质俗称等。

5.下列燃料提供能量时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氢气B.甲醇C.天然气D.核燃料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氢气、甲醇、天然气均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提供能量,所以提供能量时均发生化学变化;核燃料通过核裂变或核聚变提供能量,不涉及化学变化。

故答案选D。

考点:

考查燃料的能量提供途径等。

6.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镁合金被大量用于制造火箭、导弹和飞机的部件

B.苏打是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也可以作为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C.浓硫酸可作干燥剂,但不能干燥二氧化硫、氯气等气体

D.工业制玻璃和炼铁过程中都要加入石灰石,其目的是除去杂质二氧化硅

【答案】A

【解析】

考点:

考查常见无机物的性质与用途。

7.下列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3NO2+H2O

2HNO3+NOB.NaH+H2O

NaOH+H2↑

C.SO2+H2O2

H2SO4D.IF5+3H2O

5HF+HIO3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凡是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A项中N的化合价有升有降,B项中H的化合价发生变化,C项中S和O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A、B、C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项,反应IF5中I为+5价,F为−1价,反应前后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故D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错误。

考点:

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8.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CH2F2的电子式:

B.乙醇的球棍模型:

C.Cl原子结构示意图:

D.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F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应标出,正确的电子式为

,A不正确;B.乙醇结构

简式为CH3CH2OH,分子中含乙基和羟基两个基团,该球棍模型正确,即B正确;C.氯原子核电荷数为17,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7,C不正确;D.硝基苯分子中氮原子与碳原子成键,在结构简式中应明确表示出来,正确的结构简式为

,D错误。

考点:

考查化学用语的正误判断,涉及电子式、结构简式、分子模型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等。

9.将二氧化硫通入下列溶液中,不褪色的是

A.品红溶液B.CuSO4溶液C.溴水D.酸性KMnO4溶液

【答案】B

【解析】

考点:

考查二氧化硫的性质与实验现象。

10.下列对化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配制1mol·L−1的硫酸铜溶液200mL,需要称取胆矾晶体40g

B.蒸馏实验中,冷凝管中冷却水应从下口通入,从上口放出

C.欲除去Fe粉中混有的I2,可加热使I2升华

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的方法是:

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向溶液中加入适量双氧水发现有血红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原溶液中存在Fe2+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配制1mol·L−1的硫酸铜溶液200mL,需要称取胆矾晶体的质量为1mol·L−1×0.2L×250g·mol−1=50g,A错误;B.蒸馏实验中,冷凝管不论是倾斜放置还是直立放置,冷却水都应该从下口通入,从上口放出,使冷却水充满冷凝管,达到较好的冷凝效果,B正确;C.加热时Fe与I2发生反应生成FeI2,因而混入新的杂质,C错误;D.生成的Fe(SCN)3能溶于水,实验现象为出现血红色溶液,不会产生沉淀,D错误。

考点:

考查溶液配制、实验基本操作、物质分离与提纯、离子检验等。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富勒烯包括C60、C70和单层或多层的碳纳米管,这些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B.CH2=O与(CH3)2C=O互为同系物,

为同种物质

C.C6H14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氯元素的核素也有4种:

35Cl、37Cl、35Cl−和37Cl−

D.CH3CH2COOH与HCOOCH2CH3的最简式相同,性质也相同

【答案】A

【解析】

考点:

考查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与同分异体的概念与辨析。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

BaO+2H++SO42−

BaSO4↓+H2O

B.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双氧水:

2Fe2++H2O2

2Fe3++O2↑+2H+

C.向NH4HSO4溶液中滴入过量NaOH溶液:

H++OH−

H2O

D.水溶液中,等物质的量Cl2与FeI2混合:

2Cl2+2Fe2++2I−

2Fe3++4Cl−+I2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A.该反应可分两步反应考虑,BaO首先与水反应生成Ba(OH)2,生成的Ba(OH)2再与稀硫酸反应生成BaSO4沉淀,其中H2SO4可改写为离子,离子方程式为:

BaO+2H++SO42−

BaSO4↓+H2O,A正确;B.该反应中,只有氧化产物Fe3+和O2,没有还原产物,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正确的反应是H2O2把Fe2+氧化为Fe3+,H2O2本身被还原,还原产物为H2O,离子方程式为:

2Fe2++H2O2+2H+

2Fe3++2H2O,B错误;C.当NaOH溶液过量时,NH4+能与OH−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NH4++H++2OH−

NH3·H2O+H2O,C错误;D.还原性I−>Fe2+,所以Cl2首先与I−反应,当Cl2与FeI2物质的量相等时,Cl2只能氧化I−,离子方程式为:

Cl2+2I−

2Cl−+I2,D错误。

考点:

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13.短周期元素X、Y、Z、W、T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X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Z、W、T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B.XW2与ZY2晶体类型,化学键类型相同,XW2的熔点比ZY2的高

C.H2WO3的酸性比H2ZO3的酸性弱,因为W原子的得电子能力Z的强

D.钠与W可形成离子化合物Na2W和Na2W2

【答案】D

【解析】

考点:

考查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元素推断、化学键与晶体类型等。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气灶改烧天然气时,应增大天然气的进入量或减小空气进入量

B.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

C.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是一种混合物,常含有苯、苯的同系物及烃的衍生物

D.分子式为C2H4O2且能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一定是乙酸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煤气成分为CO和H2,1molCO或H2完全燃烧需0.5molO2,而1molCH4完全燃烧需2molO2,所以为使天然气充分燃烧,应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小天然气进气量,A错误;B.苯与溴水混合,由于萃取作用而分层,不会发生化学反应,B错误;C.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是一种混合物,成分复杂,主要含有苯、苯的同系物及烃的衍生物等有机物,C正确;D.分子式为C2H4O2且能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也可能是酯HCOOCH3,因为碱性条件下HCOOCH3能发生水解反应,D错误。

考点:

考查常见有机物的性质与应用等。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2(NH2)CH2COOH是一种α−氨基酸,可以和甘氨酸反应形成肽键

B.有机玻璃、酚醛树脂、合成橡胶、泡沫塑料、人造羊毛都是有机高分子

C.将牛油和烧碱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容器底部有固体析出

D.向淀粉水解液中加入含NaOH的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一定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答案】B

【解析】

考点:

考查人类营养物质的性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

16.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X和2molY,发生下列反:

X(g)+2Y(g)

M(g)+2N(g)ΔH=

akJ·mol−1(a>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到达平衡状态时,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反应速率也不会发生改变

B.反应达到平衡时,X和Y的转化率相等

C.v正(X)=2v逆(N)时,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D.到达平衡状态时,反应吸收akJ能量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加入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无影响,但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A错误;B.假设消耗xmolX,同时消耗2xmolY,X的转化率为x,Y的转化率为2x/2=x,因此X和Y的转化率相等,故B正确;C.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应是2v正(X)=v逆(N),故C错误;D.此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达到平衡时,吸收能量小于akJ,故D错误。

考点:

考查化学平衡特征、转化率与反应热等。

17.Mg—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电极B上会生成少量气体,该气体可能是H2

B.电池工作时,电子由电极A经外电路流向电极B

C.若采用阴离子交换膜,能防止负极区形成Mg(OH)2沉淀

D.电池工作时的主要反应为:

2Mg+O2+2H2O

2Mg(OH)2

【答案】C

【解析】

考点:

考查原电池工作原理,包括电极反应及总反应、正负极判断、离子迁移方向等。

18.常温下,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pH=a的Na2A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a−14mol·L−1

B.pH均为3的醋酸溶液和盐酸等体积混合后,pH<3

C.某酸HA溶液的pH=3,则加入等体积pH=11的NaOH溶液,所得溶液pH>7

D.测定0.01mol·L−1的NH4HSO4溶液的pH小于7,可证明NH3·H2O为弱电解质

【答案】A

【解析】

考点:

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pH的计算及弱电解质的证明等。

19.根据下列能量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2(g)+B2(g)

2AB(g)是一个放热反应

B.2molAB的总能量大于1molA2和1molB2的能量之和

C.1molA2(g)和1molB2(g)的能量之和为a kJ

D.2AB(g)

A2(l)+B2(l) ΔH<(b−a)kJ·mo1−1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根据能量关系图,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即此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

错误;B.没有指明物质的状态,故B错误;C.akJ·mol−1为正反应活化能,不是A2(g)和B2(g)总能量,

故C错误;D.根据能量关系图可知,2AB(g)

A2(g)+B2(g)为放热反应,其反应热H=(b−a)kJ·mol−1,

而A2(g)

A2(l)、B2(g)

B2(l)属于吸热过程,因此2AB(g)

A2(l)+B2(l)H<(b−a)kJ·mol−1,故D

正确。

考点:

考查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热化学方程式、反应能量关系图等。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熔融态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SCl2、NCl3、CCl4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C.硫酸氢钠溶于水或受热熔融时,都需克服离子键和共价键并电离出H+

D.H2O、H2S、H2Te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大,热稳定性也依次增强

【答案】B

【解析】

考点:

考查物质晶体类型、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原子稳定结构等。

21.已知:

CO(g)+2H2(g)

CH3OH(g)ΔH=−116kJ·mol−1。

在1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模拟合成实验,将1molCO和2molH2通入容器中,分别在300℃和500℃反应,每隔一段时间测得容器中的甲醇的浓度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00℃时,开始10min内H2的平均速率v(H2)=0.04mol·L−1·min−1

B.反应达到平衡时,两温度下CO和H2的转化率之比为1∶1

C.300℃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116kJ

D.500℃时,若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1/2,则v(正)增大,v(逆)减慢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开始10min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2v(CH3OH)=

=0.08

mol·L−1·min−1,A错误;B.原料的投料比与反应物的计量数比相同,则转化率相等,B正确;C.300℃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生成0.90molCH3OH,则放出的热量为104.4kJ,C错误;D.增大体系的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D错误。

考点:

主要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和反应速率的计算。

22.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6g苯和立方烷(C8H8)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0.2NA

B.分子总数为NA的CO与C2H4的混合气体其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

C.25℃时,1L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为0.2NA

D.42g乙烯和环丙烷的混合气中含C—H键的数目为4NA

【答案】A

【解析】

考点:

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载体,考查物质组成与结构、气体摩尔体积、化学反应等内容。

23.酒石酸(简写为H2A)是一种二元弱酸。

常温下,向0.1mol·L−1的酒石酸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H2A、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等物质的量的NaHA和Na2A混合物溶于水,所得溶液中c(HA−)=c(A2−)

B.pH=3.04时,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c(H+)>c(HA−)=c(H2A)

C.pH=4.00时,c(A2−)+c(HA−)+c(H2A)=0.1mol·L−1

D.已知酒石酸氢钾难溶于水,若用酒石酸沉淀K+,溶液pH在3.5~4.0之间为最佳

【答案】D

【解析】

考点:

考查中和滴定与图像分析、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守恒规律及应用等。

24.实验室用含少量氧化铁杂质的废铜粉制取无水硫酸铜的实验步骤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量酸”不适合用硝酸或浓硫酸

B.通入的气体A可以是O2或Cl2

C.生成沉淀D可能的离子方程式为3CuO+2Fe3++3H2O

2Fe(OH)3+3Cu2+

D.滤液C经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即得无水硫酸铜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实验目的是制取无水硫酸铜,若实验过程用硝酸,易生成硝酸铜而引入新的杂质,若用浓硫酸,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O2,污染环境,所以该实验的“过量酸”应选用稀硫酸,A错误;B.若气体A为Cl2,则会引入杂质CuCl2,B错误;C.加入固体B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使Fe3+变为沉淀而除去,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可选用CuO、Cu(OH)2或Cu2(OH)2CO3,若固体B为CuO,则加入CuO与过量酸反应生成Cu2+,由于溶液pH增大,酸性减弱,Fe3+水解生成Fe(OH)3沉淀而被除去,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CuO+2Fe3++3H2O

2Fe(OH)3+3Cu2+,C正确;D.滤液C经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得到的是带结晶水的硫酸铜晶体,D错误。

考点:

考查物质制备实验,涉及反应原理、物质分离与提纯、实验基本操作等。

25.某混合物X由Na2O、Fe2O3、Cu、SiO2中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

某兴趣小组以两条途径分别对X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1.92g固体只含CuB.由Ⅰ可知X中一定存在Fe2O3和Cu

C.原混合物中m(Fe2O3)∶m(Cu)=1∶1D.不能确定X是否含有Na2O和SiO2

【答案】D

【解析】

考点:

考查无机物推断,掌握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是解题基础,定性、定量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是解题关键。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0分)

26.(6分)烃A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16g·L−1,以A为主要原料制取D、F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

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烃A、CO、H2O按等物质的量发生反应生成E。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③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2)加热条件下,F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B能发生银镜反应、加成反应

B.用NaHCO3溶液能鉴别B、C、E

C.D有两种官能团,能发生加聚反应和水解反应

D.F是D的同分异构体,易溶于水,密度比水的大

【答案】

(1)CH≡CH(1分)加成反应(1分)

(2)

(2分)

(3)AC(2分)

【解析】

 

(2)根据已知信息,反应④为:

CO+H2O+CH≡CH→CH2=CHCOOH,即E为丙烯酸CH2=CHCOOH,而F分子含有4个碳原子,其分子式为C4H6O2,则反应⑤为E与甲醇的酯化反应,F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CH3,故F在碱性条件下与NaOH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丙烯酸钠和甲醇,化学方程式为:

(3)A.B为乙醛,含有醛基,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生成羧酸,也能与H2加成生成相应的醇,A正确;B.C

为乙酸,E为丙烯酸,都能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所以不能用NaHCO3溶液鉴别C和E,B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知,D为CH3COOCH=CH2,含有碳碳双键和酯基两种官能团,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

应,酯能发生水解反应,C正确;D.F为CH3COOCH=CH2,虽然与D所含官能团相同,却是两种不同的酯,所以D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但F属于酯类物质,不易溶于水,密度比水的小,D错误。

考点:

考查常见有机物推断、结构与性质、同分异构体、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等。

27.(6分)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一种无机盐X(仅含五种元素,且含有结晶水)的组成和性质。

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另将生成的气体甲与过量灼热氧化铜粉末反应,生成两种单质,将该反应气体产物通入浓硫酸洗气后测得标况下的气体乙为224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溶液乙中通入过量气体甲时产物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的气体甲与过量氧化铜还能发生另一种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气体乙在标况下的体积仍为224mL,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答案】

(1)(NH4)2SO4·2FeSO4·2H2O(2分)

(2)Fe2++2NH3·H2O

Fe(OH)2+2NH4+(2分)

(3)2NH3+6CuO

Cu2O+N2+3H2O(2分)

【解析】

(2)过量氨气通入溶液2中,氨水与Fe2+反应生成Fe(OH)2沉淀,其离子方程式为:

Fe2++

2NH3·H2O

Fe(OH)2+2NH4+,由于固体1中所加盐酸过量,则溶液2中含有盐酸,盐酸也能与NH3反

应:

H++NH3

NH4+(或写成H++NH3·H2O

NH4++H2O)。

(3)所得氨气与CuO反应,生成的气体乙(N2)仍为0.01mol,即氧化产物不变,则只能还原产物不同,

应为Cu2O,故所发生的另一种氧化还原反应为:

2NH3+6CuO

Cu2O+N2+3H2O。

考点:

考查物质推断,通过定性分析、定量计算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

28.(4分)黄铜矿的主要成分为CuFeS2,其余杂质全为SiO2。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验证在空气中煅烧生成Cu、Fe3O4和SO2。

已知亚硫酸易被空气氧化:

2H2SO3+O2

2H2SO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指出该装置的一个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取硬质试管中适量的固体,用一定浓度的盐酸溶解,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则证明产物中有Fe3O4,判断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

【答案】

(1)品红溶液褪色(1分)

(2)缺少尾气处理装置(或B与C之间的防倒吸装置)(1分)

(3)不正确。

因为Fe3O4溶于盐酸生成FeCl2和FeCl3,只检验Fe3+而没有检验Fe2+,不能证明生成了Fe3O4(2分)

【解析】

(3)实验结束后,取硬质试管中适量的固体,用一定浓度的盐酸溶解,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只能证

明溶液有Fe3+,不能证明是否存在Fe2+,所以不能确定实验产物中有Fe3O4。

考点:

考查化学实验现象描述、实验评价、物质检验等。

29.(4分)取9.66g含有Ba(NO3)2、K2CO3、KOH的固体混合物溶于足量水中,向反应后的容器中逐滴滴加2mol·L−1的盐酸,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混合物中Ba(NO3)2的物质的量至少为__________mol。

(2)x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答案】

(1)0.0200(2分)

(2)15.0(2分)

【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