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对柴油的助燃和消烟作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84075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3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对柴油的助燃和消烟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实验3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对柴油的助燃和消烟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实验3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对柴油的助燃和消烟作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实验3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对柴油的助燃和消烟作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实验3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对柴油的助燃和消烟作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实验3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对柴油的助燃和消烟作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实验3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对柴油的助燃和消烟作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实验3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对柴油的助燃和消烟作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实验3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对柴油的助燃和消烟作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实验3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对柴油的助燃和消烟作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实验3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对柴油的助燃和消烟作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实验3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对柴油的助燃和消烟作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实验3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对柴油的助燃和消烟作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实验3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对柴油的助燃和消烟作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实验3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对柴油的助燃和消烟作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实验3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对柴油的助燃和消烟作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3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对柴油的助燃和消烟作用.docx

《实验3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对柴油的助燃和消烟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3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对柴油的助燃和消烟作用.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验3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对柴油的助燃和消烟作用.docx

实验3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对柴油的助燃和消烟作用

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对柴油的助燃和消烟作用

姓名孙美霞年级、班级2010级化学5班

学号20102401202课程名称综合化学实验

试验时间2014年3月31日课程密码31771

实验指导老师何广平老师实验评分

1前言

1.1实验目的

了解二茂铁及其衍生物的应用,特别是作为一种优良的燃料助燃催化剂,其重要的经济价值与环保价值。

掌握利用氧弹卡计测量油品燃烧所产生的热量的操作技术,应用CACE系统评价油品的燃烧效率。

学会评价自制的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对柴油的助燃和消烟作用。

1.2二茂铁概述

二茂铁[(C5H5)2Fe]是一种橙黄色针状或粉末状结晶物,具有类似樟脑的气味,熔点173~174℃,沸点249℃,不溶于水,而溶于甲醇、乙醇、乙醚、苯、汽油、煤油、柴油等有机溶剂,具有高度热稳定性和耐辐射性,加热到470℃也不分解。

二茂铁的毒性很小,大白鼠20天口服致死量为600mg/kg,狗日服100mg/kg时,在四周内未见中毒现象。

在化学性质上,二茂铁与芳香族化合物相似,不易发生加成反应,容易发生取代反应。

自二十世纪50年代人类首次成功合成二茂铁以来,二茂铁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应用得到广泛地研究。

文献报道二茂铁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归纳起来可分为化学合成法和电化学合成法。

电化学法电耗高,不适合电力紧张、电价高的地区,且电化学法难以得到高纯度产品。

在化学合成法中有醇钠法、乙二胺法、相转移催化合成法、二甲基亚矾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其中醇钠法、二甲基亚矾法工艺简单,对环境污染少,具有实际生产意义。

醇钠法又有甲醇钠法和乙醇钠法,成本较低,但要求无水操作。

甲醇钠法毒性较大,而乙醇钠法安全无毒,操作环境好。

二甲基亚飒法没有无水要求,操作方便,生产安全,毒性小,但生产成本较醇钠法高。

二茂铁有多种用途,其主要用途是作燃料助燃剂。

二茂铁添加到固体燃料、液体燃料中,可以起到明显的消烟、助燃和节省燃料的作用。

尤其是添加到燃烧时会产生大量黑烟的烃类中,其效果尤为显著。

二茂铁对芳烃燃烧时的消烟作用最好,其次为烯烃、环烷烃、烷烃。

二茂铁还可用于提高汽油辛烷值,可代替四乙基铅制得无铅汽油。

由于二茂铁的这种助燃、消烟作用,可以起到提高发动机功率、节能和减少大气污染的效果,它是一种优良的环保、节能产品。

此外,二茂铁及其衍生物还可以用作紫外线吸收剂、热稳定剂和光稳定剂,在医药和其它领域也得到独特应用。

我们以前曾对二甲基亚矾法制二茂铁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改进,本文拟对乙醇钠法合成二茂铁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和探讨,旨在为工业生产提供最佳的合成路线和工艺条件,并对二茂铁添加到柴油中的助燃消烟作用进行了初步的考察。

2实验内容

2.1实验原理

2.1.1燃烧热的测量原理

利用氧弹卡计测量柴油燃烧产生的热量。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样品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促使卡计本身及其周围的介质(本实验用水)温度升高,测量介质燃烧前后温度的变化,就可求算出该样品的恒容燃烧热,在量热计与环境没有热交换情况下,其关系式为:

m样Qv==W(卡+水)△T-m点火丝Q点火丝

式中,m样为样品的质量,g;Qv为样品的恒容燃烧热,J/g;W(卡+水)为氧弹卡计和周围介质的热当量,J/℃,它表示卡计和水每升高1℃所需要吸收的热量;W(卡+水)一般用经恒重的标准物(苯甲酸)来标定,苯甲酸在恒容条件下燃烧其Qv=26459.6J/g;m点火丝为点火丝的质量,g;Q点火丝为点火丝(铁丝)的在恒容条件燃烧放出热量,其值为6694.4J/g;△T为燃烧过程温度的升高值,经过雷诺作图法可校正由于系统热漏等原因产生的△T的测量偏差。

本实验以△T/m研究添加剂对柴油燃烧效率的影响规律。

2.1.2不完全燃烧条件下二茂铁对燃油燃烧效率及燃烧速率的影响

根据上面的实验原理与方法,对于不完全燃烧条件下二茂铁对柴油燃烧的影响可从燃烧速率(△T/△t),燃烧效率(△T/m)以及燃烧后炭渣的重量和尾气成分的变化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尾气可通过氧弹装置中的排气孔收集,利用相关的分析方法进行尾气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以寻找二茂铁与柴油量的最佳配比,从而了解二茂铁作为柴油燃烧过程中的添加剂其环保价值和经济价值。

2.2仪器与药品

实验仪器

GR3500型氧弹式热量计及氧弹式热量计控制箱(湖南长沙科学仪器厂)、电子天平、镊子、玻璃棒、试管、试管架、移液管、洗耳球

实验药品

二茂铁、柴油

2.3实验步骤

一、氧弹量热计的使用与QV的测量

利用氧弹量热计测定样品的恒容燃烧热QV,以QV、△T/W、△T/△t作为柴油燃烧效率与燃烧速率的评价指标。

量热计水当量值(水:

3000ml):

W(卡计+水)=14541.35(J/k);

Q铁丝=6694.4J/g

二.不完全燃烧条件下二茂铁对柴油燃烧燃值和燃烧速率的影响

充氧压力:

0.9atm。

1.称取柴油1.0克,测量柴油燃烧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经雷诺作图法求取△T;

2.称取柴油1.0克,加入二茂铁(自合成样品或标准试剂样品),使柴油中二茂铁含量1.0%;,测量柴油燃烧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经雷诺作图法求取△T;

2.通过△T,分别计算柴油和添加了二茂铁柴油燃烧QV、△T/W;并仔细观察坩埚灰渣情况和排出气体气味,称量灰渣重量.

3.通过燃烧反应曲线,通过燃烧时温度上升的速率和△T,求取△T/△t.g比较不同配比的柴油其燃烧速率的差异.

4.分别测定含量柴油和添加了二茂铁柴油燃烧后尾气排放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含量.

三.二氧化硫气体的测定实验步骤

1.二氧化硫标准曲线的绘制

(1)取12支10ml具塞比色管,分A、B两组,分别对应编号,A组按下表配制标准系列

•二氧化硫标准系列(标准液浓度1.00微克/ml)

管号012345

二氧化硫标准液(ml)00.501.002.005.008.00

二氧化硫吸收液(甲醛吸收液)10.009.509.008.005.002.00

二氧化硫含量(微克)00.501.002.005.008.00

二氧化硫含量(微克/毫升)010.050.100.200.500.80

(2)B管组各管中分别加入0.05%PRA(盐酸副玫瑰苯胺,显色剂))使用液1ml,

(3)A管组分别加入0.06%胺磺酸钠溶液0.5ml(用于屏蔽溶液中氮氧化物对测

定的干扰),1.5mol/L氢氧化钠0.5ml,混匀.

(4)迅速分别将A组逐管中溶液全部倒入对应编号并已装有PRA使用液的B管中.立即具塞摇匀后显色5分钟后,以水为参比溶液,在577nm处测定样品中二氧化硫含量.

(5)将扣除空白试样的吸光度与二氧化硫含量作图,可得二氧化硫标准曲线.

2.样品测定

将4.00ml二氧化硫吸收液(甲醛吸收液)放入吸收瓶中,用于吸收氧弹中

的燃烧尾气.然后将吸收瓶中的样品全部移入10ml比色管中,用少量二氧化硫吸

收液(甲醛吸收液)洗涤吸收管,倒入比色管中,并用吸收液稀释至5.0ml标线.

加入0.060%胺磺酸钠0.5ml,摇匀.放置10分钟,以除去氮氧化物干扰,加入

1.50ml/mol氢氧化钠0.5ml,混匀.再将此管中溶液倒入已装入PRA使用液1ml的比色管中,具塞摇匀,室温下显色5分钟,在577nm处测定所测样品消光值。

根据消光值通过二氧化硫标准曲线查得相应二氧化硫浓度,根据所测样品总体积计算排放的二氧化硫总量,以每克柴油放出二氧化硫的微克数衡量燃烧尾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四.二氧化氮气体的测定方法------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1.二氧化氮标准曲线的绘制

1.取六支10ml具塞比色管,按下表配置成亚硝酸钠标准溶液系列

亚硝酸钠标准溶液(标准液浓度2.5微克/毫升)

管号012345

亚硝酸钠标准液(ml)00.400.801.201.602.00

水(ml)2.001.601.200.800.400

显二氧化氮色液(ml)8.008.008.008.008.008.00

亚硝酸浓度(微克/毫升)00.100.200.300.400.50

2.将各管混合均匀,置于暗处中放置20min(室温低于20℃时显色40min以上)后,用1cm比色皿,在波长540nm处,以水为参比液,测定其吸光度.

3.将扣除空白试样的吸光度与亚硝酸浓度作图,可得亚硝酸钠标准曲线.

2.样品测定

将5.00ml二氧化氮显示液放入吸收瓶中,用于吸收氧弹中的燃烧尾气.然

后将吸收瓶中的样品暗处放置20min(室温低于20℃时显色40min以上),用1cm比色皿,在波长540nm处,以水为参比液,测定其吸光度,将所测消光值在二氧化硫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二氧化硫浓度,根据所测样品总体积计算排放二氧化硫的总量,以每克柴油放出二氧化硫的微克数衡量尾气中二氧化氮的排放量。

 

2.4实验现象与结果

柴油不完全燃烧后,坩埚中的残渣为黑色,在吸收反应后的气体时,闻到刺激性气味。

添加二茂铁后,坩埚中残渣为棕褐色,在吸收反应后的气体时,闻到刺激性气味。

实验数据处理结果

第一部分——测NO2含量:

(1)实验1:

不加二茂铁—不完全燃烧条件下柴油的燃烧情况(测NO2含量):

柴油/g

燃烧前铁丝质量/g

燃烧后铁丝质量/g

柴油渣/g

烧掉的油/g

1.0095

0.0122

0.0040

0.1529

0.8566

表1(实验1)不加二茂铁—不完全燃烧条件下柴油燃烧热数据

点火前

点火后

后期温度

时间/min

温度/℃

时间/min

温度/℃

时间/min

温度/℃

1.0

27.332

4.0

27.352

10.0

29.043

2.0

27.338

5.0

27.582

11.0

29.114

3.0

27.343

6.0

28.031

12.0

29.165

7.0

28.404

13.0

29.205

8.0

28.794

14.0

29.237

9.0

28.948

15.0

29.263

将上述所的数据作图,并进行雷诺图解法校正温度改变值,得到如下图1:

得到△T=29.04-27.36=1.68k

由于实验过程中烧掉的铁丝质量很小,忽略不计,因此算得:

QV=W(卡计+水)×△T÷m样=14541.35J/k×1.68k÷0.8566g=28519.108J/g

△t=9.0-4.0=5min即300s

所以体系的燃烧速率:

△T/△t=1.68K÷300s=0.00560K/s

则燃烧效率:

△T/m=1.68K÷0.8566g=1.96K/g

(2)实验2:

添加0.0096g二茂铁—不完全燃烧条件下柴油的燃烧情况(测NO2含量):

柴油/g

燃烧前铁丝质量/g

燃烧后铁丝质量/g

柴油残渣/g

烧掉的油/g

0.9865

0.121

0.0103

0.1503

0.8362

表2(实验2)添加0.0096g二茂铁—不完全燃烧条件下柴油燃烧热数据

点火前

点火后

后期温度

时间/min

温度/℃

时间/min

温度/℃

时间/min

温度/℃

1.0

30.638

5.0

30.859

11.0

32.510

2.0

30.628

6.0

31.618

12.0

32.557

3.0

30.620

7.0

31.985

13.0

32.596

4.0

30.616

8.0

32.224

14.0

32.629

9.0

32.358

10.0

32.447

将上述所的数据作图,并进行雷诺图解法校正温度改变值,得到如下图2:

得到△T=32.372-30.587=1.785k

QV=W(卡计+水)×△T÷m样=14541.35J/k×1.785k÷0.8362g=31040.791J/g

△t=10-5=5min即300s

所以体系的燃烧速率:

△T/△t=1.785K÷300s=0.00595K/s

则燃烧效率:

△T/m=1.785K÷0.8362g=2.13K/g

综上所述,加入二茂铁的柴油燃烧速率大于不加二茂铁的柴油燃烧速率;

加入二茂铁的柴油燃烧效率大于不加二茂铁的柴油燃烧效率。

(3)NO2标准曲线的绘制

NO2含量(ug/mL)

0

0.01

0.02

0.03

0.04

0.05

吸光度A

0.111

0.174

0.243

0.294

0.360

0.455

扣除空白后吸光度

0.000

0.063

0.0132

0.183

0.249

0.344

由图可得二氧化氮的标准曲线方程为:

Y=0.66654x-0.0045

样品吸光度A

NO2含量

/(μg/mL)

每克柴油燃烧放出的NO2量

/(μg/g)

不加二茂铁

0.132

0.205

1.197

加二茂铁

0.151

0.234

1.399

 

第二部分——测SO2含量:

(1)实验3:

不加二茂铁—不完全燃烧条件下柴油的燃烧情况(测SO2含量):

柴油/g

燃烧前铁丝质量/g

燃烧后铁丝质量/g

柴油残渣/g

烧掉的油/g

1.0116

0.0126

0.0036g

0.1475

0.8641

表3(实验3)不加二茂铁—不完全燃烧条件下柴油燃烧热数据

点火前

点火后

后期温度

时间/min

温度/℃

时间/min

温度/℃

时间/min

温度/℃

1.0

32.033

5.0

32.576

10.0

34.028

2.0

32.002

6.0

33.304

11.0

34.077

3.0

31.995

7.0

33.651

12.0

34.114

4.0

31.989

8.0

33.849

13.0

34.143

9.0

33.961

14.0

34.170

图(实验3)不加二茂铁—不完全燃烧条件下温度-时间曲线

得到△T=33.921-32.179=1.742k

QV=W(卡计+水)×△T÷m样=14541.35J/k×1.742k÷0.8641g=29314.93J/g

△t=9-4.5=4.5min即270s

则体系的燃烧速率:

△T/△t=1.742K÷270s=0.00645K/s

燃烧效率:

△T/m=1.742K÷0.8641g=2.016K/g

(2)实验4:

添加0.0100g二茂铁—不完全燃烧条件下柴油的燃烧情况(测SO2含量):

柴油/g

燃烧前铁丝质量/g

燃烧后铁丝质量/g

柴油残渣/g

烧掉的油/g

0.9975

0.0123

0.0075

0.1205

0.877

表4(实验4)添加0.0097g二茂铁—不完全燃烧条件下柴油燃烧热数据

点火前

点火后

后期温度

时间/min

温度/℃

时间/min

温度/℃

时间/min

温度/℃

1.0

29.236

5.0

29.402

10.0

31.064

2.0

29.211

6.0

30.053

11.0

31.140

3.0

29.199

7.0

30.504

12.0

31.204

4.0

29.193

8.0

30.779

13.0

31.247

9.0

30.953

得到△T=30.940-29.090=1.850k

QV=W(卡计+水)×△T÷m样=14541.35J/k×1.850k÷0.877g=30674.46J/g

△t=9.0-4.5=4.5min即270s

则体系的燃烧速率:

△T/△t=1.850K÷270s=0.00685K/s

燃烧效率:

△T/m=1.850K÷0.877g=2.109K/g

综上所述,加入二茂铁的柴油燃烧速率大于不加二茂铁的柴油燃烧速率。

加入二茂铁的柴油燃烧效率大于不加二茂铁的柴油燃烧效率。

(3)SO2标准曲线的绘制:

SO2含量(ug/mL)

0

0.05

0.1

0.2

0.5

0.8

吸光度A

0.050

0.068

0.084

0.108

0.165

0.228

扣除空白后吸光度

0.00

0.018

0.034

0.058

0.115

0.178

由图可得二氧化硫的标准曲线方程为:

Y=0.2148x+0.0081

样品吸光度A

SO2含量

/(μg/mL)

每克柴油燃烧放出的SO2量

/(μg/g)

不加二茂铁

0.084

0.353

2.860

加二茂铁

0.072

0.344

2.371

3实验结果与讨论

根据上述四个实验和数据处理,可得下表:

表5不同配比的二茂铁-柴油混合体系不完全燃烧时燃烧效率及燃烧率

柴油

/g

二茂铁

/g

△T

/K

Qv

/(J/mol

△T/△t

/(K/s)

△T/m

/(K/g)

NO2含量

/(ug/g)

SO2含量

/(ug/g)

实验1

1.0095

1.68

28519.11

0.00560

1.96

1.197

实验2

0.9865

0.0096

1.79

31040.79

0.00595

2.13

1.399

实验3

1.0116

1.74

29314.93

0.00645

2.02

2.860

实验4

0.9975

0.0097

1.85

30674.46

0.00685

2.11

2.371

综合上表,可得出:

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实验三和实验四的数据,添加二茂铁后,柴油的燃烧

值变大,柴油燃烧效率变大,柴油燃烧速率也变大,这符合了文献中提到的二茂铁作为助燃剂,能促进燃油的燃烧,提高燃料利用率。

二茂铁在柴油中助燃的机理为:

二茂铁是作为抗氧剂加入柴油中,它实际上就是一种游离基终止剂,能使柴油能氧化燃烧,当形成过氧化物时能使烃类氧化的建反应中断,又能进一步向氧化方向进行,使燃烧更完全。

2、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数据,可以得出添加二茂铁后柴油燃烧放出的NO2的含

量增多了。

根据实验三和实验四的数据,可以得出添加二茂铁后柴油燃烧放出SO2的含量减少了。

对于NO2的含量增多,这不符合文献中所提到的二茂铁可以作消烟作用,减少烟尘对大气的污染。

造成该实验结果的可能原因有:

①实验次数造成的误差,由于本身实验的时间限制,所做的实验次数仅为一次,导致数据误差较大。

若能重复几次实验取平均值,能减少或避免实验误差。

②实验操作所造成的偏差,由于我们组是5个人,各步骤分工虽然很明确,但是由于操作不熟练,有可能使充氧气的量每次都不一样,在燃烧后排气体时没有完全排完或漏气的问题。

③实验所配试剂不准确,造成后期计算的误差。

④数据处理中,用作图法得到的△T有误差。

3、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实验三和实验四的数据,实验过程中发现,添加二茂

铁后黑色的残渣明显变少,这符合文献中所提到的二茂铁可以作消烟作用,减少烟尘对大气的污染。

4.结论

由以上实验数据以及分析,我们可以得知,二茂铁在柴油的燃烧能起节能消烟助燃添加剂,可以促进柴油更充分燃烧,降低柴油发动机的排烟量和尾气中有害气体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量,可减轻排放气体对环境的污染,增强发动机的效率。

本实验的关键是柴油燃烧后,气体排放并吸收的操作,该步骤最好由同一个人负责进行,可以减少操作中所造成的误差。

通过本实验操作与学习,我们了解了二茂铁以及衍生物的应用,特别是作为一种优良的燃料助燃催化剂,其重要的经济价值与环保价值,并掌握利用氧弹卡计测量油品燃烧所产生的热量的操作技术,应用CACE系统评价油品的燃烧效率和进一步巩固燃烧值测定的操作技术。

[参考文献]

[1]何广平,章伟光.二茂铁的合成及二茂铁对柴油燃烧速率和燃烧效率影响的研究[J].临析师范学院,2004,26(6):

96-98

[2]黄卫,栗洪道.二茂铁的合成与应用研究.广东化工.1999.6:

23-25

[3]何广平,曾荣华,陈佳宏.燃烧促进剂对柴油的助燃消烟作用与尾气成分测定[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4):

27-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