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双通教育 提升课程领导力.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8903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双通教育 提升课程领导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推进双通教育 提升课程领导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推进双通教育 提升课程领导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推进双通教育 提升课程领导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推进双通教育 提升课程领导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推进双通教育 提升课程领导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推进双通教育 提升课程领导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推进双通教育 提升课程领导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推进双通教育 提升课程领导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进双通教育 提升课程领导力.docx

《推进双通教育 提升课程领导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双通教育 提升课程领导力.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推进双通教育 提升课程领导力.docx

推进双通教育提升课程领导力

推进双通教育提升课程领导力

在推进双通教育中提升课程领导力华东模范中学一、提升课程领导力的基础:

双通理念1、学校发展沿革国家和上海市的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都把推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放在了重要位置,这就要求学校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

中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动力主要是在中学阶段形成和确定。

如何针对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与最佳发展,为学生今后的持续发展做好必要的准备性教育,这是我们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我校2005年9月正式命名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这是学校发展的历史机遇,同时也对学校持续发展提出的新挑战。

如何继承学校文化传统、弘扬双通道教改精神,如何探索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环境条件的学校发展之路,促进并实现学校持续的内涵发展是我校重点思考的问题。

当前,我校高中学生的综合水平处于高中学生群体的中等状况,表现在学习行为方面,我校学生主要有两大类型:

一种是学习比较认真,但学习方法需要进一步改善,一种是脑子比较灵活,但学习习惯需要进一步改善;表现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计划与安排、合作与交流、选择与处理、应对与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普通较弱,而这些能力恰恰是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的通用能力。

2、双通教育的内涵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通识和通能的重要时期,我们既要关注基础知识、基本意识和基本技能培养(通识教育),又要关注学生在今后社会生存和终身发展中所必备的基本能力的培养和教育(通能教育)。

通识教育由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来保障,通能教育可以通过一系列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实施来体现。

坚持以双通理念引领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实践,遵循国家课程计划,以通能教育的研究为重点,探索并分阶段实施双通课程教学模式,不断改善学校中的学习行为、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提高学校效能,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是我校新一轮发展的要点。

3、通用能力四领域十六指向学校通过拓展型研究型通能课程和基础型课程的通能实施,以及其他课程活动,让学生在课程活动中经历和体验,提升通用能力。

通用能力共包括计划与安排、合作与交流、选择与处理、应对与创新四个领域的十六指向。

二、提升课程领导力的途径:

三大项目的实施我校以通能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全面实施导师制和N项活动的推进来提升课程的组织与管理:

1、项目一:

以通能课程的建设提升课程开发能力通能课程是在双通教育理念下关注学生通用能力提升的校本课程,目前主要在我校高中基础型课程、研究型、拓展型课程中实施。

在基础型课程上的通能实施,是我们遵循国家课程标准,探索基础学科在双通教育中的实践。

在高一、高二年级的理、化、生、政、史、地学科中每学期选择三门课程实施,在不增加课程教学时间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通识和通能。

研究型、拓展型课程的通能实施,是根据416通能指向,制定通能课程教育目标,关注通能指向的半学期短课程,实行全开放式课程实施;通能教育课程以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等为主要内容,如《生活中的物理》、《新闻采访与写作》、《法律与生活》、《说明书的使用与解读》、《生活中的化学》、《小型赛事组织与管理》、《羽毛球爱好者》、《孔子与当下》、《电视美学》、《数学与建筑》、《应用文实务》、《演讲与口才》等课程。

通能课程以活动方式开展,学生以完成课程活动为目标,通能课程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从而达成通能教育四领域十六指向的落实,学生在通能课程中的经历、体验和感悟的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设计充分关注通能项指向的学生活动。

每个课程一般会有3-4次外出实践活动,各课程的教学实施采取三个三分之一的教学形式,即三分之一课堂教学与交流,三分之一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三分之一的外出社会实践或实验,从而确保有足够多的活动关注通能指向。

经历通能课程活动,学生甚至家长都体会到:

通能课程与常规课程有巨大差异,它不同于以往教育教学内容,学生可以在活动中切实体验到自身能力的提高,可以有活动的经历和体验以及感悟。

如在组织某项活动中的活动策划、方案设计、经费申请、场地落实、对外联络等等,由陌生到熟悉,由生疏到默契,由失败到成功,感悟良多,体验非凡,这对于他们将来的成才与发展都有很大帮助,难怪有很多同学都期待那个让他能够自由发挥的下午。

2、项目二:

以导师制的实施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而因材施教是一个亘古不衰的永放光芒的教学策略,使素质教育能够最大化的达到预设目标,我校的高中学生导师制由此应运而生。

高中学生导师制是适应教改而出现的新型教学模式,我们研究课程设置,实施导师带教制:

每个导师均带教三至八名学员,适时进行学习,生活和心理指导;使师生关系更具有针对性,合作性,突出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的培养。

在授课过程中探究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的导教方法。

目前,导师制的全面实施已经在我们高一高二年级推行,这对于学校和60多位导师既是一个挑战,也是学校在新一轮发展上的重要任务。

导师制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导师和学生通过每周一课时的集体导教和不定期的个别导教,以及寒暑假期间的社会实践课程,导教活动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

导师制下的课程活动,有别于一般的课程活动,它更加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把过程与方法放在先于知识与技能的地位,几年的实践证明,导师制的产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途径,同时也使得教师的综合业务培训变得更实在和卓有成效。

3、项目三:

以N项活动的落实提升课程组织实施能力N项活动作为静安区域重点推进的地方课程,是一种高度开放的生成性课程,我校一系列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生活体验为目标,以学生活动为载体的课程构成了N项活动这一特定的校本课程群。

自2009年起,我校结合专题教育活动、导师制、通能课程等学校特色项目积极推进N项活动的实践和研究,近3年来,我们有20多个项目得到经历,特别是在2010年5月中旬,我校N项活动的开展向区内同行的展示得到领导和专家的广泛认可,更加坚定了我们校本化推进N项活动的信心。

目前,N项活动在我校的推进既遵照了区项目指导专家组的要求,也充分体现了我校导师制、通能课程等华模特色,是我校对区域课程建设的一种新贡献。

三、提升课程领导力的策略:

双通教育课程的规划、计划和实施1、课程建设的推进根据上海市课程计划的要求与华东模范中学双通教育理念,我校课程结构由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以及其他教育活动组成,在这一课程框架下,根据通识与通能教育的要求,校本化推进课程的实施。

三类课程总体框架:

三类课程分框架:

(1)基础型课程:

双通教育课程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2)拓展型课程(3)研究型课程2、教学过程的推进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课时安排上,严格遵循上海市课程计划,确保学生在基础教育水平和通用能力培养上的合理配比,达成学生培养目标上的共性确保和特色发展,使得华东模范中学学生是合格高中生基础上而通用能力突出者。

我校双通教育课程实施工作,重点抓好了以下几项工作:

(1)、结合我校实际安排好课程计划,形成科学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层次多、选择空间大的课程编排方案。

课程编排既符合国家课程要求,又体现学校实际和地方特色。

如根据基础型课程的通能实施和研究型、拓展型通能课程的课程特点,我们把他们统一安排在一个下午,以便于课程的实施和操作、管理。

(2)、重视课程建设、课程资源开发管理工作,尤其是通能课程的开发与设研究型课程(E模研究型课程(通能)社区服务与社会实导师制导学活动社团活动拓展型课程(D模块)自主型拓展型课程限定型拓展课程基础型课程A模块课B模块课C模块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命科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艺术科学和社会体育与健身劳动技术信息科技专题教育与班团活动学军学农学工置。

提高学校建设课程、实施课程和管理课程的能力,建立符合实际、灵活多样的课程体系。

2年多来,经历五轮开发,我校已经初步开发出拓展型、研究型通能课程26门。

(3)、重视专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和发展。

专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在活动管理和落实上难度较大,我校对此高度重视,加强研究与落实,在课程活动中着力开展好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等工作。

(4)、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大力改革教学常规,制订实施基于模块的个性化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和教学计划,建立学生个性化选课和选课指导制度,形成了分类别、模块化、有效反映学生学习状况的学分制方案,为具体实施做好了制度准备。

(5)、逐步建立了一系列与双通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6)、建设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及教师专业发展评估系统。

重视和加快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组织和鼓励广大教师密切结合教学实践,积极开展富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研能力与水平,使双通教育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自身不断成长的过程。

3、综合素质评价推进研究开发切实可行的高中学生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案和教学监测方法,构建发展性的评价制度与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测体系,特别是通能课程的学生评价和关于导师制记录评价平台的操作与管理,保证学生成长记录的真实性与可信性。

通能课程的评价采用记录评价和调查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学校双通教育课程研究和管理小组每学期对课程的实施进行听课和了解,对听课情况进行记录;学校双通教育课程研究和管理小组对课程结束后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检查和记录,分析后形成改进意见;课程实施过程中,在学校网站上开辟课程反馈栏目,对课程实施进行即时调查;每学期对选课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对课程进行评价;每学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课程实施的情况,对课程进行评价。

4、教育质量监控推进质量是学校的生命,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为保证课程顺利实施,必须建立全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

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包括听课制度、备课制度、教研制度、考试制度、会议制度、学籍管理制度、科研制度等等,都是课程评价的有效载体。

而最为特别的是我校教育与咨询评价制度。

四、推进课程领导力的归宿:

教师专业发展目前,我校共有专任教师116人,本科及以上学历率100%,高级教师27人,占23.3%,一级教师55人,占47.4%,35岁以下57人占49.1%,35-45岁39人占33.6%,45岁以上20人占17.2%,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

作为一所完全中学,课程实践执行的锻炼,我校教师在教学经历和教学素养上,有了很大提升,目前主要学科教师具有初高中教学经历41人,占35.3%。

今后要做的就是在高端人才(如学科带头人、领军人才、市区名教师)的选拔和培养上有所成效。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导力量和关键要素,学校搭建了教师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项目平台,欢迎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学校建设的各类项目,为他们参与学校双通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提供实践和培训的机会,使他们在参与项目建设和活动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重点的有:

1、通过四环节十六字组织实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2007年,确立了学习四环节十六字后,教师们统一了认识,在全校分年级、分学科、有重点地的学习和研修并推进落实。

通过几年的研究和实施,总结出了改善不同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经验,也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在2009年10月,我校又从教师教学行为的基本环节入手,提出了教师教学行为四环节十六字。

在接下来的这两年,教师针对教学行为要求,选择自己的增值点加以改进、实践和研究。

2、通过中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大奖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我校每年组织2次大奖赛,一次为教学赛:

各教研组推选出3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第二年为45岁以下中高级教师)参加,一次为主题班会评优。

大奖赛促进了教师的自我学习和研修,同时对他们的课程认识和操作上进行具体指导和培训。

3、通过通能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自2009年7月起,我校有40多位教师参加到通能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研修当中,在他们的共同探讨下,学校开发出通能课程20多门,初步完成9门基础型课程的通能实施方案,形成了一些通能课程的实施和操作的基本管理办法、策略和案例、论文,更重要的是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通用能力。

4、通过课堂增值行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009年1月起,我校在区教育局的领导下积极推进课堂增值行动,如结合学生学习行为和教师教学行为的两个四环节十六字的重点关注字,由教师自主选择增值点,申报家常实践课的校级公开,然后结合自己的实践,完成有关案例或者论文、增值创意的设计,同时教研组也根据本组确定的主题开展教学研讨活动,2年来教师完成有关成果200多篇。

5、通过一课多教异地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五年来我们还选派53位青年骨干教师赴杭州、大连、深圳、贵州、西藏、银川和上虞参加异地教学和研究活动,这既促进了多地教学交流和共同提高,也使我校教师的课程理念得到发展和锻炼。

6、通过外校、外地教师与我校结对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009年起,松江华实高中每学期派3到5位教师在我校跟岗、结对研修,福建晋江8所学校也先后派出60多位教师、安徽安庆七中2批20多位、阜阳中学6位、拉萨江苏中学4位教师在我校进行10天左右的短训,他们深入我校课堂教学第一线,进行了观摩、听课、评课研讨、小组交流和反思等活动。

有老师说我校教师的教学风格、特色和新课改的理念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我们也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积极、主动、认真、好学、勤恳的精神面貌。

7、通过不同类型的三校课程研修活动和八校研修团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五年来我校开展的主要的校际联合研修活动有三个:

区内的爱国-华模-民立联合研修活动,2年多来一直坚持每学期有4次左右的联合研修;市内的甘泉中学、五十四中学、市四中学等八校研修,主要侧重于试题研修;市内与奉城高中和华师大松江实验中学的不定期实训等。

五、今后设想与期待解决的问题关于通能课程,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如何推荐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

学生通用能力的提升和兴趣如何长期保持?

课程实施途径、场地如何多样化?

关于导师制,导师制的全面实施如何发挥更大成效?

导师制下的班级制的破与立如何把握?

关于学分制,学分制的推行与现今考试制度和导师制如何整合?

当然,作为一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我们知道:

华模要走的路还很长,特别是在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硬件上、政策上都还需要各级领导、政府、社会等各方面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