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厂机组大修热控专业检修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90923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电厂机组大修热控专业检修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热电厂机组大修热控专业检修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热电厂机组大修热控专业检修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热电厂机组大修热控专业检修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热电厂机组大修热控专业检修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热电厂机组大修热控专业检修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热电厂机组大修热控专业检修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热电厂机组大修热控专业检修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热电厂机组大修热控专业检修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热电厂机组大修热控专业检修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热电厂机组大修热控专业检修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热电厂机组大修热控专业检修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热电厂机组大修热控专业检修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热电厂机组大修热控专业检修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热电厂机组大修热控专业检修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热电厂机组大修热控专业检修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热电厂机组大修热控专业检修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热电厂机组大修热控专业检修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热电厂机组大修热控专业检修施工方案.docx

《热电厂机组大修热控专业检修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电厂机组大修热控专业检修施工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热电厂机组大修热控专业检修施工方案.docx

热电厂机组大修热控专业检修施工方案

热控专业检修施工方案

1电动执行机构检修方法与质量要求

1.1一般检查:

1)执行机构外观应完好无损,行程范围内无阻,开关方向标志明确;名牌与标志牌完好、正确、字迹清楚。

2)润滑油应无泄漏,油位显示正常;有油质要求的执行机构应进行油质检查,若发现油质变差应及时更换润滑油(通常情况下一个大修周期宜更换一次润滑油)。

3)安装基础稳固,刹车装置可靠,手动与电动间的切换灵活;在手动位置时摇手柄手感均匀,连杆或传动机构动作平稳、无卡涩。

4)执行机构的行程应保证阀门、挡板全程运动,并符合系统控制的要求;通常情况下,转角执行机构的输出轴全程旋转角应调整为0o~90o,其变差一般不大于5o;转角位置调好后,拧紧限位块,在手动或电动冲力下无滑动现象。

5)接线牢固、无松动,插头和插座连接可靠。

6)智能型执行机构内熔丝容量符合要求,层叠电池电压正常。

7)控制硬件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可在显示画面信息窗口上检查各条故障提示。

5.4.1.2解体检修:

一般情况下可不进行解体检修,必须进行解体检修时,应按照制造厂使用说明书中有关规定进行(解体时,弹子轴承须加注清洁的二氧化钼润滑剂)。

1.3绝缘检查,应符合制造厂要求。

1.4调校方法与技术标准:

1)执行机构机械零位、全开位的校准。

a)手摇使执行机构至全关状态,紧固下限位块,调整下限位开关动作。

b)手摇使执行机构至全开状态,紧固上限位块,调整上限位开关动作。

c)配有手操器的执行机构,在全关或全开状态下,用手操器进行设置。

2)位置变送器的校准。

a)断开输入回路后系统送电,手操使输出轴转动至机械零位,调整输出电流为量程的零位。

b)手操使输出轴转动至全开位,调整位置变送器输出电流为量程的满度。

c)执行机构按行程的25%,依次递增直至上限,再依次增减至下限,测量输出电流,允许有0.5%线形误差至全开状态,紧固上限位块,调整上限位开关动作。

3)外置行程开关的校准。

a)电动使执行机构至全关时,调整行程开关动作,位置变送器输出正好为零。

b)电动使执行机构至全开时,调整行程开关动作,位置变送器输出正好为满度。

4)基本误差及回程误差的校准。

a)输入按量程的25%信号,依次递增直至上限,再依次增减至下限,读取相应的正、反行程位置变送器输出值。

b)电动执行器的行程基本误差应不大于允许误差限:

回程误差应不大于允许误差限的1/2。

5)阻尼特性的校准。

分别输入25%、50%、75%信号,输出轴分别停在相应的位置时,正、反行程转角位置上作“半周期”摆动的次数应小于3次。

6)不灵敏区测试。

输入50%信号,当输出轴稳定在对应位置上时,微调增加输入信号,直到输出轴有一个可察觉的行程变化,记录此时输入信号值I1;然后在相反方向微调减小输入信号,直到输出轴有一个可察觉的行程变化,记录此时输入信号值I2;

按以下公式计算不灵敏区:

△=(I1-I2)/IX100%

式中:

△为不灵敏区,%;I为输入量程,mA该不灵敏区应不大于执行机构的允许误差。

7)全行程时间测试。

输入信号由量程的0%阶跃变化为量程的100%时,执行机构从始点运动到终点的全行程时间误差,应不大于该执行机构额定行程时间的20%。

8)联调试验。

检查系统接线正确无误后,在计算机上进行手操,进行联调试验。

1.5投运前检查与验收:

1)外观检查符合质量要求。

2)测量回路接线号牌清晰、齐全,接线正确、美观,用手轻拉无松动,进出线口已封堵。

3)现场设备挂牌清晰、正确。

4)仪表检修前后校准记录齐全、规范,数据正确。

5)原工作回路已恢复,合上盘内电源开关,合上仪表电源开关,阀位显示与实际阀位相符。

2电信号气动执行机构检修方法与质量要求

2.1一般检查:

1)执行机构及附件应完好。

2)紧固件不得有松动和损伤。

3)阀门、执行机构全行程方向标志清楚,执行机构作用方向规定为:

输入信号增加时阀门开度增加,为正作用;输入信号增加时阀门开度减少,为反作用;如不符合使用要求,应按说明书规定方法进行调整。

2.2调整前检查性校准:

通过控制室操作装置(手操器或工作员站),先依次发出正量程的输出信号,后依次发出反量程的输出信号,依次记录每一次校准点位置反馈值、执行机构和操作装置的实际位置。

2.3清洁和上油

清洁机械部分上的灰尘,用洗耳球对定位器内部模件吹扫;对连接和转动部分上润滑油。

2.4绝缘检查,应符合制造厂要求。

2.5调校方法与技术标准:

1)电气转换器和气动转换器的校准。

a)电气转换器(I/P)量程调整:

当I/P输入电流为4mA时,调整I/P零位电位器,使I/P输出气管路并联的校准用标准用压力表,指示为规定的低限值(0.02MPa);当I/P输入电流为20mA时,调整I/P零位电位器,使I/P输出气管路并联的校准用标准压力表,指示为规定的高限值(0.1MPa)

b)气电转换器量程调整:

当电气转换器(I/P)输出气管路并联的校准用标准压力表,指示为规定的低限值(0.02MPa)时,调整P/I零位电位器使输出电流为4mA;指示为高限值0.1MPa时,调整P/I满度电位器为20mA

c)在DCS上先发出量程的0、25%、50%、75%、100%输出信号,然后发出100%、75%、50%、25%、0输出信号,依次记录每一校准点I/P输入电流值下对应的I/P输出气压和P/I的输出电流

d)全程基本误差要求不大于量程的2%。

2)执行机构的零位和满度的校准。

在调整前检查性校准中,若基本误差值

≥2/3允许误差值时,应进行以下校准:

a)对应于控制指令0%,调整执行机构和气动阀门至全关位置,调整位置变送器输出电流为零位。

b)对应于控制指令100%,调整执行机构和气动阀门至全开位置,调整位置变送器输出电流为满度。

c)反复调整零位和满度,直到两者符合要求。

3)限位开关动作的校准:

a)对应于控制指令零,执行机构至全关位置时,调整下限限位开关动作。

b)对应于控制指令满度,执行机构至全开位置时,调整上限限位开关动作。

4)位置变送器的校准(如安装有变送器的进行此项工作):

a)对应于控制指令零和100%,位置变送器输出电流应分别为4mA和20mAb)位置变送器的基本误差不大于执行机构允许误差。

5)基本误差及回程误差的校准:

a)同调整前检查性校准相同。

b)执行机构的基本误差应小于±1.5%的额定行程,其回程误差应小于1.5%

的额定行程

c)执行机构的基本误差应小于±2%的额定行程,其回程误差应小于3%的额定行程。

6)不灵敏区(死区)校准。

a)校准应分别在25%、50%、75%位置下进行。

b)阀位输出的不灵敏区应不大于输入信号量程的0.6%。

c)阀位输出的不灵敏区应小于0.6%的额定行程。

7)空载全行程时间校验。

阶跃改变输入信号,执行机构从下限到上限或从上限到下限的全行程时间应符合下表要求。

空载全行程时间表

输出力矩N.m

160~400

600~

2500~

8000~

1600

6000

16000

全行程时间

≤5

小于s

12

30

60

8)自锁性能校准(如安装有此设备则进行此项工作)。

a)输入信号为50%,执行机构处于工作状态.

b)突然断去电源、气源、或信号,执行机构应能自锁,阀位变化每小时应不大于全行程的5%。

c)断电信号给出后,执行机构的自锁应在1s内完成。

d)自锁后阀位的变化每小时应不大于量程的±10%。

e)调节气动自锁阀上的手动旋钮可改变闭锁压力,但闭锁压力的调整不得低于0.3MPa。

9)气源压力变化影响试验。

输入信号为50%,调节气源压力偏离额定工作压力的±10%,执行机构书粗转角的变化应不大于额定转角的±1%。

3电磁阀检修方法和质量要求

3.1检查和检修:

1)确认被检修的电磁阀已停电,工作许可条件满足。

2)清除设备积灰、积油,补全标牌。

3)紧固电磁阀及行程开关(如有损坏则更换)

4)检查气源管路无漏气。

3.2绝缘和线圈电阻检查。

1)拆卸接线,用500V摇表测试该电磁阀线圈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MΩ。

2)用万用表测试线圈电阻值,线圈电阻值应符合制造厂出厂指标。

3.3调校方法和技术标准:

1)恢复接线,检查接线应正确、牢固。

2)电磁阀送电,远方操作该电磁阀,电磁阀动作应正确可靠,灵活无卡涩,吸合时应无异常声音。

3)检查行程开关,应动作可靠,正确反映阀门的开、关方向。

4仪用气源检修方法和质量要求

5.1仪用气源母管至仪表的分支仪表管应采用不锈钢管,仪表后的支管应采用紫铜管、不锈钢管、PVC管或尼龙管,如不符合要求应及时更换。

4.2气源储气罐和管路低凹处的自动疏水器,应保证灵活可靠。

4.3启动仪用空气系统,气源压力应能自动保持0.6MPa—0.8MPa范围,否则应检修处理。

4.4检查气管路、管路中各部件自身及连接处,应畅通无泄露;过滤减压阀的气压设定值,应符合运行要求。

4.5具有自动排污功能的空气过滤器或过滤减压阀,其排污、排水功能应正常,性能应符合制造厂的技术要求。

4.6检查气源管路、阀门的标志,应保证正确、清晰、齐全。

4.7仪用气源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4.8试验项目和技术标准符合规范要求。

4.9验收:

1)气源质量检查应符合要求,记录完整。

2)气源试验项目正常,记录齐全。

3)各减压阀设定正确,记录齐全。

5取源部件检修

5.1基本要求:

1)感温与取源部件的安装应牢固、位置、朝向便于检修。

2)取源部件的材质宜与主管道材质相同。

3)取源处管道和取源部件的外露部分保温应一致,完好。

4)测量系统设备、部件及全程连接处均应有标志牌,接线牢固且标号牌齐全,标志牌或标号牌应字迹清楚、正确。

.5.2感温元件检修方法与质量要求

1)一般管道中安装感温元件时,保护套管端部进入管道距离应符合要求(高温、高压大容量机组的主蒸汽管道,感温元件的插入深度宜在70mm——100mm

之间,或采用热套式感温元件,其他情况宜略超过管道中心)。

2)其他容器中安装感温元件时,其插入深度,应能较准确反映被测介质的实际温度。

3)丝扣型热电偶在主蒸汽管道上严禁采用焊接方式。

4)感温件保护套管的垫片应符合规范要求。

5)为保护煤粉管道和烟道上的感温件保护套管,应在套管面向煤、烟流动方向安装保护罩。

6)直径小于76mm的管道上安装感温元件时,应加装扩大管或选用小型感温件。

7)测量金属表面温度的热电偶、热电阻,应与被测表面接触良好,靠热端的热电偶电极应沿测表面敷设不小于50倍热电极直径的长度,并确保保温与电极之间绝缘良好。

8)从护套中抽出热电偶进行校验时,要及时合上护套盖子,以免灰尘等杂物进入护套内。

检修后的热电偶保温要确保良好。

9)隐蔽测量件的检修应同时有两人以上工作并进行复核、记录和签证;感温元件应安装牢固,安装位置和方法能确保测温正确;测量过热器管壁温度的感温件,应装于保温层与联箱之间的中部附近(顶棚管以上50mm的保温层内),沿途隐蔽电缆应固定牢固。

.5.3取压部件检修方法与质量要求

1)风压取压部件安装,应垂直向上偏角小于45o,取压口应垂直向上,测

量设备若安装于取压部件的下方,取压管应向上600mm后再下弯

2)拧开取压部件检修孔密封螺帽,对其内壁进行检查、清扫;检修后取压部件口及内壁应无积垢。

3)清扫、检修防堵灰吹扫装置,若为电动防堵灰吹扫装置,则:

(1)关闭装置电源,拆下电机接线,用500V摇表测试电机线圈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MΩ。

(2)用万用表测量电机线圈电阻,应符合制造厂要求。

(3)检查定时器时间设定应正确,电机添加适量的润滑油,应转动灵活、无卡涩。

(4)检查装置的各螺丝无缺少,并予以紧固;恢复并紧固接线。

(5)系统送电,启动电机应无异音异味。

4)排除吹扫装置过滤减压阀积水,调整过滤减压阀使吹扫空气压力至0.1MPa左右,调节浮子流量计使风量至60L/H左右。

5)检修后,吹扫装置应无积灰、积垢,吹扫管路应畅通。

.5.4电接点水位测量筒检修方法与质量要求

1)电接点座的封焊口不得有气孔,裂纹和较明显的电腐蚀现象。

测量筒应垂直安装,垂直偏差不得大于2o,其中零点水位孔与汽包正常水位线应处于同一水平面。

2)公用线须接地良好。

为防止公用线连接处高温氧化,应通过筒体接地螺柱焊接接地条,接地条上的接地点应在保温层外。

3)电极丝扣和压接面应完好无缺陷。

电极表面应清洁、光滑、无肉眼可见的横沟和机械损伤、残斑。

在环境温度5o—35oC、相对湿度不大于85%的条件下,用500V兆欧表测试电极芯对筒壁的绝缘电阻,应大于20μΩ。

4)安装电极时,垫圈应完好,其平面无径向沟纹,丝扣上应涂抹二硫化钼或铅粉油。

5)电极芯线应伸出引出孔2mm,瓷套管应完整,与电接点芯线的连接引线应采用耐高温的导线,每根线应编号清楚、核对正确、连接紧固。

6)检修后,电接点水位测量筒应进行保温。

.5.5水位测量筒检修方法与质量要求

1)检查水位平衡容器中点(零水位)与压力容器正常水位线应处于同一水

平面

2)增装或更换水位测量筒时,应核对水位测量筒的内部结构和安装尺寸。

3)平衡容器与压力容器之间的连接管应有足够的流通截面,外部应保温,一次阀门应横装以免内部积聚气泡影响测量。

压力容器汽侧至平衡容器的导管应水平略有向上坡度,水侧引出导管应水平。

引至差压仪表的正、负压管应水平引出400mm后再向下并列敷设。

4)平衡容器除顶部用作冷凝蒸汽的部分裸露外,其余部分应有良好的保温。

5)平衡容器经排污阀连接至压力容器下降管的排水管,应有适当的膨胀弯。

.5.6流量取源部件检修方法与质量要求

1)机组检修中,热工人员应配合机务人员完成对流量取源部件的检修和安装。

2)节流件在管道中安装时,其上游端面应与管道轴线垂直,不垂直度不得超过±1o,与管道的不同心度不得超过0.015D(1/β-1);节流件的法兰与管道的连接面应平齐,使用的密封垫片,在夹紧后不得突入管道内壁。

3)均速管的轴线,应与管道轴线垂直相交,插入管道时,动压孔应迎着介质流向,静压孔中心线应与管道轴线重合。

4)新装管路系统,应在管路冲洗或吹扫后在进行节流件的安装。

.6机柜、电气线路、测量管路检修与试验

6.1机柜检修方法与质量要求注:

电源柜、控制柜、屏、台、箱,中间接线柜及就地接线盒,以下统简称为机柜。

1)机柜停运检修前,进行以下检查,异常情况做好记录,并列入检修项目;

(1)测量控制机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若不符合制造厂要求,检修中予以处理。

(2)机柜照明及照明开关控制、机柜散热风扇运转情况。

(3)柜内设备及部件的工作状态指示灯及运转状况。

2)控制机柜进行检修前,内部设备均应退出运行,并切断机柜所有电源。

3)清扫机柜、部件、各通风孔和防尘滤网;

(1)清扫用的压缩空气压力一般控制在0.05MPa左右,须干燥无水、无油污;清洁用吸尘器应有足够大的功率,以便及时吸走扬起的灰尘。

(2)若需对设备进行清洗(如马赛克盘清洗),应使用专用清洗剂。

(3)防尘滤网除尘,若有损坏及时更换。

(4)机柜若安装有模件,应将模件全部拔出并作好定位标记,然后再对模件、机柜及内部的机架、槽位等进行清扫,清扫后模件插槽须清理干净,以免模件插入时发生卡涩现象。

(5)清扫后机柜应清洁无积灰、无污绩。

4)机柜外观检修,检修工作完毕后,应满足:

(1)机柜无明显的破损变形,安装端正稳固,螺丝齐全,底脚无锈蚀,柜内外油漆完好无缺损。

(2)柜门密封条、柜底密封垫完好,柜门把手、门锁、插销等附件齐全可用。

(3)柜内设备及部件完好无损,安装整齐、牢固,螺丝齐全,仪表安装倾斜度不大于2o。

(4)露天安装的机柜,防水措施可靠。

(5)机柜检修插座、照明灯具完好,照明开关动作灵活。

(6)柜内电缆、进出线套管和软管,排列整齐,接头紧固。

5)柜内设备及部件检修。

检修工作完毕后应满足:

(1)模件安装机架槽位外观无损伤,插槽无变形,接插件无破损,插针无弯曲断裂。

(2)模件无断裂,机械损伤,元件无松动、脱落,印刷线路板无烧伤痕迹。

(3)模件、接插件的插拔畅顺无阻碍,恢复连接后接插牢固,各紧固部件无松动。

6)机柜接线检修:

(1)柜内的外壳地(保护地)电源地(逻辑地)屏蔽地(模拟地)的连接方式应符合有关规定或制造厂的要求。

(2)对“一点”接地要求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检修中应逐一松开信号屏

蔽线与地的连接,测量信号屏蔽线与地间绝缘应完好,否则应查明原因予以消除

(3)对机柜的接线混乱部位进行整理;整理后排线绑扎应整齐牢固,电缆和接线头标志应齐全、内容正确、字迹清晰。

(4)接线端子螺丝应齐全,无放电烧焦痕迹,导线与端子或绕线柱接触应良好、正确、美观,用手轻拉接线应无松动;如是压接线或绕接线,应保证线与端子和线针接触良好。

(5)多股软线芯与端子连接应加入接线片或镀锡。

端子每侧的接线一根为宜,不宜超过两根。

(6)裸露线查明原因后予以恢复,经确认无用的裸露线应包扎后放入接线槽中;检修完工验收时应无裸露线头遗留。

(7)检修中如有接线回路变更或整改,应执行规定管理流程,并按正确的图纸,对相应的控制回路接线重新进行核对、试验,确保实际接线与图纸相符

7)机柜及设备标识完善。

8)投运前检查与验收要求:

(1)机柜内、外设备应已就位完毕,且完好无损、清洁无积灰;柜内熔丝齐全,容量正确,开关扳动无卡涩。

(2)停运前检查记录缺陷应处理完毕。

(3)各检修项目均符合要求,记录完整、详细。

(4)绝缘电阻符合规定要求,测试记录完整、详细。

(5)系统已恢复,柜内孔洞已封堵。

9)机柜通电后检查与要求:

(1)各电源指示灯应指示正常,用万用表测量各机柜电压及检修电源插座电压,应无异常(若为双路供电,两路电压应分开测量)。

(2)机柜状态指示灯及模件上各指示灯状态应显示正常。

(3)散热风扇通电后,转动应平稳,无卡涩、无异音,转动方向正确。

用万用表检查温度开关应无异常,否则及时更换。

(4)柜内照明控制正常。

6.2电气线路检修方法与质量要求

1)检查电缆的安全性,应满足:

(1)控制室、电子设备室、微机室等通往电缆夹层、穿越楼板、墙壁、柜盘等处的所有电缆孔洞和盘面之间的间隙,应封堵完好,封堵材料符合不然或阻燃的要求。

(2)靠近高温管道、阀门等热体的电缆隔热措施可靠。

靠近带油设备的电缆盖板应密封。

(3)检修后的动力和信号电缆敷设应符合关于分层、屏蔽、防火和接地的有关规定。

(4)电缆上无任何重物压迫或悬挂其上面。

2)检查补偿导线,应满足:

(1)补偿导线的型号与热电偶的分度号、允差等级应相符;截面积应满足测量系统允许最大线路电阻的要求,一般不小于1.0mm,补偿导线端头应有正负标志,连接极性不得有误。

(3)补偿导线敷设时中间不得有接头,其敷设走向应避开高温区域。

否则应采取隔热措施和耐高温补偿导线。

3)更换绝缘不合格或损伤的电缆、电线,更换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1)更换的电缆绝缘电阻符合控制测量线路要求。

(2)保护系统和油系统禁止用橡皮电缆。

(3)进入轴承箱内的导线应采用耐油、耐热绝缘软线,导线应固定牢固,拆卸方便,引出线密封无渗漏。

(4)一般情况下电缆不应有中间接头,如需要应工艺要求制作安装,并验收合格后用耐火防爆槽盒将其封闭。

(5)电缆芯线不得有伤痕,敷设后两端应作电缆头。

4)整改现场热工设备的安装位置应满足:

(1)设备安装牢固、操作、检修方便,振动影响小,环境温度应符合制造厂规定,防护措施可靠。

(2)端子箱周围温度不得高于50度,线路长度不得超过25米。

5)线路标识:

(1)线路中转的各接线盒、柜应标明编号。

(2)电缆两端、现场仪表和阀门的挂牌应齐全、内容正确、字迹清晰。

6)测试项目与技术标准:

1)绝缘电阻测试,应在设备和线路清洁后、机械检修工作完毕后进行

(2)绝缘电阻测试前,应脱开相连的设备。

(3)绝缘电阻测试条件、绝缘表电压等级和绝缘电阻应符合有关规定。

7)验收:

(1)检修后,电缆符合有关规定。

(2)各线路绝缘电阻测量记录完整。

(3)电缆敷设和布线记录详细、齐全。

6.3测量管路检修方法与质量要求

1)截止阀的耐压、耐温耐腐蚀性能应与主管道相同,其截面积不小于导管的流通面积;当导管上装有冷凝器时,截止阀安装位置应靠近冷凝器。

2)更换有裂纹、伤痕、重皮、腐烂、损伤的导压管和穿越楼板、平台等处已损坏的保护管。

3)同参数多个测量仪表不应共用一次阀门或二次阀门。

一、二次阀门和排污门检修后应完好无损、无泄漏、操作灵活。

4)用压缩空气,吹扫风、烟、粉测量管路,应无堵塞,否则应疏通,并操作管路中最低点的放水阀,排除积水,操作汽水测量管路中最高点排汽阀,排除空气。

5)真空压力和冷凝器水位测量管路严禁装设排污阀。

6)检修后,测量管路应满足:

(1)保持一定坡度,无倒坡现象。

(2)排列整齐、牢固、无抖动,无任何重物压迫或悬挂在上面。

(3)承受压力温度的测量管路与电缆距离应大于150mm。

(4)排污阀门下的排水槽引至地沟。

(5)管路油漆完好,颜色符合要求。

7)试验项目与技术标准:

(1)风、烟测量管路密封性试验:

测量管路检修完毕后应确保畅通无阻后,拧下取样点侧接头,用堵头堵死接头;拆下仪表侧接头,用三通连接头、压力表和针型阀,针型阀后面连接气源或气泵。

打开阀门,调节压力至规定试验标准压力时,关闭阀门,进行严密性试验。

在规定时间内,压降应满足规定要求,否则应重新进行,直至合格为止。

试验结束后,恢复两侧接头原状并拧紧,保证密封良好。

(2)汽、水、油系统测量管路耐压试验:

汽、水、油系统的热工二次阀门前测量管路,宜在主设备耐压试验前完成检修工作,并随同主设备一起进行耐压试验。

分别关闭各二次阀门,当主设备耐压试验开始开始起压时,拧开一次阀门,待测量管路充水后,打开测量管路排污阀,排净污水后,关闭排污阀。

检查各测量管路和阀门接头的渗漏点,做好各渗漏点标记和记录后,关闭一次阀门进行处理。

重开一次阀,重复上一步,直至测量管路无渗漏,在规定时间内压降符合规定要求。

8)验收:

(1)各检查项目符合要求,记录完整、规范。

(2)风、烟测量管路严密性试验和汽、水、油系统测量管路耐压试验结果符合要求,记录完整、规范。

(3)测量管路投运后应无泄漏、堵塞。

7温度检测仪表检修和校准

7.1外观检查:

保护套管不应有弯曲、裂纹、磨损和显著腐蚀等缺陷,套管上的固定螺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