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部分真题精选.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89409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2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路部分真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线路部分真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线路部分真题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线路部分真题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线路部分真题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线路部分真题精选.docx

《线路部分真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路部分真题精选.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线路部分真题精选.docx

线路部分真题精选

  [单项选择题]

  1、输电线路路的设计必须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是()

  A.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符合国情。

  B.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C.安全可靠、先进合理、经济适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D.安全可靠、先进合理、经济合理、资源节约、环境优美。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根据GB50545-2010《规范》

  1.0.1条,选B。

  [多项选择题]

  2、输电线路设计气象条件,下列哪项原则是正确的?

()

  A.500kV输电线路基本风速、设计冰厚重现期宜取50年。

  B.500kV输电线路基本风速、设计冰厚重现期应取50年。

  C.220kV输电线路基本风速、设计冰厚重现期应取30年。

  D.220kV输电线路大跨越基本风速、设计冰厚重现期应取50年。

  参考答案:

B,C

  参考解析:

根据GB50545-2010《规范》

  4.0.1条,应选

  B、C。

220kV输电线路大跨越基本风速、设计冰厚重现期亦为30年。

  [多项选择题]

  3、除无冰区段外,地线设计冰厚应较导线冰厚增加5mm。

下面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

  A.地线设计冰厚增加5mm,仅针对地线支架的机械强度设计。

  B.地线设计冰厚增加5mm,并非仅针对地线支架的机械强度设计。

  C.导线和地线距离配合时,地线设计冰厚应与导线一致。

  D.导线和地线距离配合时,地线设计冰厚亦应较导线冰厚增加5mm。

  参考答案:

A,C

  参考解析:

根据GB50545-2010《规范》

  p.77,

  4.0.6条条文说明,以及《国家电网公司110~500kV输电线路通用设计修订技术要求汇总》

  (2011年11月),应选择(A)、(C)。

  [单项选择题]

  4、送电线路的杆塔接地装置主要是为了泄流雷电流入地,以保持线路具有一定的耐雷水平。

对于由水平接地体或垂直接地体组成的接地装置,为减少相邻接地体的屏蔽作用,接地极间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

  A.垂直接地极的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两倍;水平接地极的间距不应大于5m。

  B.垂直接地极的间距不宜大于其长度的两倍;水平接地极的间距不宜大于5m。

  C.垂直接地极的间距不应小于其长度的两倍;水平接地极的间距不宜小于5m。

  D.垂直接地极的间距不应大于其长度的两倍;水平接地极的间距不应小于5m。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按照《线路设计手册》p137关于接地装置形式的规定,或依据DL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第

  6.4.3条。

应选择C。

  [多项选择题]

  5、当输电线路地线采用镀锌钢绞线时,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

  A.500kV输电线路,无冰区段地线最小标称截面应不小于80mm2,覆冰区段应不小于100mm2。

  B.220kV输电线路,采用LGJ-400/35导线,无冰区段地线最小标称截面应不小于50mm2,覆冰区段应不小于80mm2。

  C.220kV输电线路,采用LGJ-400/35导线,无冰区段地线最小标称截面宜不小于50mm2,覆冰区段宜不小于80mm2。

  D.220kV输电线路,采用LGJ-630/55导线,无冰区段地线最小标称截面宜不小于80mm2,覆冰区段宜不小于100mm2。

  参考答案:

A,C,D

  参考解析:

根据GB50545-2010《规范》

  5.0.12条,应选

  A、C、D。

  《规范》中条文是“宜符合”,不是“应”,故B错。

  [多项选择题]

  6、铝钢截面比不小于

  4.29的钢芯铝绞线,下列哪些防振措施(当有多年运行经验时可不受此限)表述是正确的?

()

  A.当平均运行应力安全系数为

  4.0时,不论档距大小,应采取防振锤(阻尼线)或另加护线条的防振措施。

  B.当平均运行应力安全系数为

  4.545时,不论档距大小,应采取护线条的防振措施。

  C.当平均运行应力安全系数为

  5.56时,只要档距不超过500m,不需采取防振措施。

  D.当平均运行应力安全系数为

  6.25时,只要档距不超过500m,不需采取防振措施。

  参考答案:

A,B,D

  参考解析:

根据GB50545-2010《规范》第

  5.0.13条表

  5.0.13、第

  5.0.8条,设计安全系数与拉断力的百分数之积为1。

应选

  A、B、D。

C答漏“非开阔地区”的限制,错。

  [多项选择题]

  7、某220kV架空线路,采用双分裂导线LGJ-630/55,经济输送容量为510MW(功率因数为

  0.95,下同),按导线允许温度验算允许载流量时(导线最高允许温度+70℃、环境温度为+25℃计算),允许最大输送容量为

  789.16MW,已知导线最大弧垂发生在最高气温+40℃时,计算导线对地面、建筑物等及各种架空线路的垂直距离时,导线最大弧垂计算温度应按下列()原则计算。

  A.按经济输送容量时,导线温度应取运行温度+40℃;

  B.按导线允许温度验算允许载流量时,导线温度应取最高允许温度+70℃;

  C.按导线允许温度验算允许载流量时,导线温度应取运行温度+40℃;

  D.跨越标准轨铁路、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且跨越档距超过200m时,导线温度应取+70℃。

  参考答案:

A,C,D

  参考解析:

根据GB50545-2010《规范》

  13.0.1条,选

  A、C、D。

  [多项选择题]

  8、大型发电厂和枢纽变电站的进出线,两回或多回路相邻线路应统一规划,下列哪些表述是不正确的?

()

  A.在走廊拥挤地段应采用同杆塔架设

  B.在走廊拥挤地段宜采用同杆塔架设

  C.应按紧凑型杆塔架设

  D.宜按紧凑型杆塔架设

  参考答案:

A,C,D

  参考解析:

根据GB50545-2010《规范》

  3.0.6条,应选

  A、C、D。

  [多项选择题]

  9、选择送电线路的路径时,下列哪项原则是正确的?

()

  A.选择送电线路的路径,宜避开军事设施、大型工矿企业及重要设施等,符合城镇规划。

  B.选择送电线路的路径,应避开军事设施、大型工矿企业及重要设施等,符合城镇规划。

  C.选择送电线路的路径,应避开重冰区、不良地质地带、原始森林区。

  D.选择送电线路的路径,宜避开重冰区、不良地质地带、原始森林区。

  参考答案:

B,D

  参考解析:

根据GB50545-2010《线路设计规范》

  3.0.2及

  3.0.3条,应选择

  B、D。

  [多项选择题]

  10、防腐型铝绞线在电力工程中一般应用在以下哪些区域?

()

  A.海雾含盐量较大的沿海地区

  B.周围气体对铝有明显腐蚀的场所

  C.变电站屋外配电装置的软母线

  D.电厂升压站和变电站进出线2公里范围内

  参考答案:

A,B

  参考解析:

A、B。

依据SL311-2004《水利水电工程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第

  3.2.2条。

  [单项选择题]

  11、某500KV架空送电线路,三相导线水平排列,间距12,采用4×LGJ400/50导线,子导线直径

  27.63,分裂间距为45,导线的表面系数取

  0.82,请计算导线的电晕临界电场强度最接近下列哪项数值?

(不计海拔高度的影响)

  ()

  A.3.05MV/m

  B.3.51MV/m

  C.3.119MV/m

  D.2.75MV/m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导线的电晕临界电场强度公式为(《线路设计手册》公式(2-22))

  故答案为C。

  [单项选择题]

  12、某500kV线路,已知某线路的波阻抗Zn=263(Ω),线路的自然功率最接近下列哪项?

()

  A.1110.5MW

  B.950.6MW

  C.895.5MW

  D.1000.0MW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根据《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

  p.24,线路的自然功率为B。

,故答案

  [单项选择题]

  13、某220kV输电线路,采用双分裂LGJ-400/35导线,为系统通信需要,两根避雷线中,一根采用复合光缆OPGW,自阻抗为Z0,另一根采用铝包钢绞线JLB40A-150,自阻抗为Zs,两根地线之间的互抗为Z0s。

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短路电流I将从地线返回,良导体铝包钢绞线将起分流作用,保护复合光

  缆。

铝包钢绞线的分流表达式为()。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单项选择题]

  14、某220kV输电线路,采用酒杯型塔,三相导线水平排列,相间距离7m,导线为LGJ-400/35,单导线,直径为

  26.82mm,请问每相的平均电抗X1为下列哪项?

()

  (提示:

频率为50Hz)

  A.0.3957(Ω/km)

  B.0.4455(Ω/km)

  C.0.4219(Ω/km)

  D.0.4025(Ω/km)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根据《复习指导书》

  p.659~

  p.661中的有关公式,三相水平排列导线的几何平均距离为单导线几何平均半径为

  0.81×

  0.02682÷2=

  0.01086(m)

  每相的平均电抗为:

  [单项选择题]

  15、某单回路220kV架空线路,最大输送容量为480MW(功率因数为

  0.90),拟釆用钢芯铝绞线(导线最高允许温度为+70℃,环境温度为25℃),导线参

  数如下表,请计算并合理选择导线为下列哪一种?

()

  A.500mm2;

  B.2×300mm2;

  C.2×400mm2;

  D.2×630mm2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取经济电流密度为

  1.15A/mm2,则按经济电流密度应选择的导线截面

  为,故应选2×630mm2导线,即答案应为D。

  [单项选择题]

  16、某500kV单回路架空输电线路,4分裂相导线,分裂间距为45mm,采用酒杯型直线塔,三相导线水平排列,相间距离12m,供电负荷年最大利用小时在5000以上,功率因数

  0.95,要求输送有功功率1200MW,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每根子导线的铝截面最接近下列数值()。

  A.355mm2;

  B.497mm2:

  C.391mm2;

  D.405mm2。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负荷年最大利用小时在5000以上时,取经济电流密度为

  0.9A/mm2,∵1MW=103kW,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每相导线的截面为:

,相导线为4分裂,故一根子导线的铝截面为1621/4=

  405.25(mm2),故答案为D。

  [单项选择题]

  17、设计《规范》给出了海拔不超过1000m地区可不验算电晕的导线最小直径。

下列哪项是不符合规范的?

()

  A.110kV,导线外径为1×

  9.6mm

  B.220kV,导线外径为1×

  21.6mm

  C.330kV,导线外径为1×

  33.6mm

  D.500kV,导线外径为1×

  36.24mm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根据GB50545-2010《规范》

  5.0.2条表

  5.0.2,应选D。

对500kV,应为2×

  36.24mm。

  [单项选择题]

  18、某220kV架空线路,海拔1000m以下,根据审定的污区分布图,线路所经地区为Ⅲ级污区,拟采用双伞型XWP2-100绝缘子,该绝缘子爬电距离450mm,请选择悬垂绝缘子片数()。

  A.15片

  B.16片

  C.17片

  D.18

  片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根据《规范》

  7.0.5条,当采用爬电比距法时,所需绝缘子片数为,根据《规范》附录B,Ⅲ级污区要求的爬电比距为

  2.50~

  3.20cm/kV,考虑污区的发展,取其上限λ=

  3.20cm/kV,根据《规范》

  p.100条文说明,“双伞型绝缘子的Kε值可取为1”,将相关数据代入上式,得:

  [单项选择题]

  19、某500kV输电线路,海拔3000m,悬垂绝缘子串拟采用170mm盘式绝缘子(不考虑爬电比距),需要的片数为()。

  A.25片

  B.26片

  C.27片

  D.28

  片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题目说明“不考虑爬电比距”,亦即不是按工频电压的爬电距离要求来确定绝缘子片数。

根据GB50545-2010《线路设计规范》

  7.0.2条

  7.0.2表及

  7.0.8条的要求,海拔3000m要求的绝缘子片数为,取特征指数m1为

  0.38,代入上式,得现在采用170mm盘式绝缘子,在不考虑爬电比距的前提下,绝缘子串工频闪络、操作过电压闪络和雷电冲击闪络电压和绝缘子形式关系不大,而主要决定于串长,近似线性关系。

根据上式计算结果,当绝缘子串采用155mm的绝缘子时,需

  27.42片,那么采用170mm的绝缘子时需要的片数为:

  [单项选择题]

  20、某110kV输电线路,由于高海拔的原因(不是防污方面的要求),悬垂绝缘子串采用10片146mm高度的盘型绝缘子,要求的雷电过电压间隙(防雷电压50%与放电间隙按线性考虑)为()。

  A.1.25m

  B.1.43m

  C.1.18m

  D.1.38m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根据GB50545-2010《线路设计规范》第

  7.0.9条表

  7.0.9-1,110kV最少绝缘子(片高146mm)片数为7片,雷电过电压间隙为

  1.00m;

  “当因高海拔而需增加绝缘子数量时,雷电过电压最小间隙也应相应增大”,所以要求的

  雷电过电压间隙为:

,故答案为B。

  [单项选择题]

  21、某500kV输电线路,设计基本风速为

  31.5m/s,覆冰5mm,年平均气温+20℃,采用四分裂LGJ-400/35导线,子导线截面

  425.24mm2,外径

  26.82mm,代表档距450m,主要参数如下表:

无冰悬垂绝缘子串重2167N,覆冰悬垂绝缘子串重2717N,大风绝缘子串风压730N,覆冰绝缘子串风压28N,上表中导线比载单位为×10-3(

  m.mm2)。

  排位时,耐张段内某塔水平档距525m,垂直档距625m(假定大风工况与覆冰工况垂直档距相同),应该采用的绝缘子串为()。

  (不考虑断线、断联及常年荷载工况,不计纵向张力差)

  A.单联120kN绝缘子串

  B.双联70kN绝缘子串

  C.单联160kN绝缘子串

  D.双联100kN绝缘子串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更多内容请访问《睦霖题库》微信公众号[单项选择题]

  22、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提高线路雷击塔顶时的耐雷水平,简单易行的有效措施是()

  A.减少对边相导线的保护角;

  B.降低杆塔接地电阻;

  C.增加导线绝缘子串的绝缘子片数;

  D.地线直接接地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根据DL/T620-1997附录C中的公式(C17),雷击塔顶时的耐雷水平为

  从式中也可看出,对边相导线的保护角与雷击塔顶时的耐雷水平无关(保护角与绕击率有关);

  “地线直接接地”没有说明接地电阻,不是“有效措施”。

  (这是用“排除法”来解题。

)式中U50%是绝缘子串和杆塔空气间隙的50%放电电压,因此增加导线绝缘子串的绝缘子片数(当然杆塔雷电过电压空气间隙亦应相应增加)能高线路雷击塔顶时的耐雷水平。

降低杆塔接地电阻虽同样能提高线路雷击塔顶时的耐雷水平(因其在分母),但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很困难,所以本题不宜选择。

  故答案为C。

  [单项选择题]

  23、同塔双回路,存在两个回路同时遭受雷击闪络的可能性,两回路同时跳闸将对系统较大冲击,严重影响系统的可靠性,有效防止两个回路同时闪络很重要。

下列哪些措施是国家电网公司在2010年《110~500kV输电线路通用设计》中推荐采用降低或避免因塔顶遭受雷击而引起的双回路同时跳闸事故的措施?

()

  A.采取“平衡高绝缘设计”;

  B.减少对边相导线的保护角;

  C.降低杆塔接地电阻;

  D.两回路中提高一回路的绝缘水平,即“一高一低”绝缘配置。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110~500kV输电线路通用设计修订技术要求汇总》

  (2011年11月),应选择A。

  [单项选择题]

  24、某220kV线路,位于年雷暴日40地区的山区,采用猫头型直线塔,塔全高33m,地线对边相导线的保护角为10゜,雷击杆塔和导线时的耐雷水平分别为110kA和12kA,雷击次数为30次/100km.a,建弧率

  0.8,线路的跳闸率为()。

  A.0.615次/100km.aB.0.506次/100km.a

  C.0.374次/100km.a

  D.0.415次/100km.a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单项选择题]

  25、某山区220kV线路,采用酒杯塔直线塔,塔全高36m,为了使雷电绕过避雷线直击导线的绕击概率不大于

  0.20%,地线对边相导线的保护角应控制在多少度以内?

()

  A.9.33゜

  B.17.21゜

  C.20.10゜

  D.13.73゜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根据DL/T620-1997附录C中的公式(C19),得出地线对边相导线的保护角为(不应大于)

  [单项选择题]

  26、某交流220kV架空输电线路,采用独立耐张段跨一通航河流,跨河档距925m,拟采用2基呼高均为90m的酒杯型直线塔跨河,请计算跨越塔在气温为15℃,无风情况下挡距中央导、地线间的最小安全距离为何值?

()

  A.10.0m

  B.11.0m

  C.12.1m

  D.12.5m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根据计算,挡距中央导、地线间的最小安全距离为,根据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P.15,

  6.3.3条,“根据雷击档距中央避雷线时防止反击的条件,大跨越档导线与避雷线的距离220kV线路为

  11.0m,两者取其较小值,故应选B。

  [多项选择题]

  27、某山区220kV架空输电线路,架设双避雷线,年雷暴日数≥40,在下列哪些情况下,线路将要跳闸?

()

  A.雷击线路附近,由电磁感应在架空线路三相导线上产生感应过压;

  B.雷击杆塔顶部发生闪络并建立电弧;

  C.雷绕过避雷线击于导线发生闪络并建立电弧;

  D.雷击避雷线档距中央与导线发生闪络。

  参考答案:

B,C

  参考解析:

根据《线路设计手册》

  (第二版)

  p.125,“由于感应过电压一般很少达到500~600kV,故对60kV及以上线路,感应过电压一般不会引起闪络。

”再根据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p.40,“运行经验证明,雷击避雷线的档距中间且与导线发生闪络的情况是极其罕见的,可不予考虑。

”发生

  B、C情况线路将要跳闸,故选

  B、C。

  [多项选择题]

  28、某采用双地线的单回路架空送电线路,导线绝缘子串长3m,地线的支架高度为2m,不考虑地线串长和导地线弧垂差时,下面的两地线间的水平距离哪些满足现行规定要求?

()

  A.20M

  B.22M

  C.24M

  D.26M

  参考答案:

A,B,C

  参考解析:

根据GB50545-2010《规范》

  7.0.15条,两根地线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地线与导线间垂直距离的5倍,即5×(3+2)=25(m),只要不超过25m,即满足现行规范要求,故答案为

  A、B、C。

  [单项选择题]

  29、GB50545-2010《规范》规定:

  “有地线的杆塔应接地。

”架空输电线路每基杆塔接地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雷电流入地引起的跨步电压

  B.改善导线绝缘子串上的电压分布(类似于均压环的作用)

  C.为了导泄雷电流入地,以保证线路有一定的耐雷水平

  D.确保带电作业的安全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根据《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

  p.136,应选C。

  [单项选择题]

  30、某110kV输电线路,导线为LGJ-300/40,自重比载

  32.8×10-3N/

  m.mm2,最高气温时的应力为

  50.75N/mm2,覆冰工况时的垂直比载为

  60.5×10-3N/

  m.mm2,综合比载为

  61.6×10-3N/

  m.mm2,应力为

  103.38N/mm2,某直线塔的水平档距为400m,最高气温时垂直档距为560m,则该塔覆冰工况时的垂直档距为多少米?

()

  A.520m

  B.540m

  C.558m

  D.577m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单项选择题]

  31、某220kV架空送电线路,采用两分裂LGJ-300/40导线,气象条件为:

  注:

最大破坏张力为厂家提供的计算拉断力×

  0.95,取g=

  9.8已知导线自

  重比载,覆冰时的垂直比载,已知最低气温和最大覆冰是两个有效控制条件,则存在有效临界档距为()

  A.155m

  B.166.4m

  C.183.2m

  D.128m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单项选择题]

  32、某500kV架空送电线路,四分裂LGJ-400/35导线,导线自重比载

  31.111×10-3N/

  m.mm2,最大弧垂发生在最高气温工况,40℃时导线最低点应力为

  51.52N/mm2,该线路以两基直线塔跨越一110kV线路,跨越档距550m,悬垂

  绝缘子串长

  5.4m,跨越断面如下图:

两导线悬挂点

  A、B标高分别为A=520m,B=470m,被跨电力线离B塔200m,被跨越点地线C标高为464m,不考虑裕度,交叉点两线路间的净空距离为()m。

  A.4.88;

  B.5.83;

  C.3.04;

  D.7.02。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单项选择题]

  33、某架空输电线路,档距1200,悬点高差h=120,最高气温时导线最低点应力σ0=60N/mm2,自重比载γ1=

  2.5×10-2N/

  m.mm2用斜抛物线公式计算最大弧垂为()。

  A.72.5m

  B.80.15m

  C.75.37m

  D.81.23m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根据《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

  p.180表3-3-1中档内档距中央弧垂的公式

  [单项选择题]

  34、某架空输电线路,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