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8980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25玲玲的画

教学目标:

1.会认“玲”等8个生字,会写“叭”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有启发的句子。

德育目标:

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识记生字,正确书写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看课文插图,问:

你想认识她吗?

认真看老师写她的名字——“玲玲”。

如有学生姓名或亲友姓名中有“玲”字的,上台教大家识记这个字,注意读准后鼻音。

(告诉学生,“玲”字在人名中用得较多)

2、板书课题,学生就课题质疑,老师随机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学习生字,读通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2、引导学生自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会的生字词,并在小组内合作认读生字词。

3、检测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

4、根据学生认读情况,重点指导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

5、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检测本课生字的读音。

6、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

三、理解词意,感悟课文

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课文内容,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3、汇报自己这次又读懂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句子,读出玲玲着急和高兴的心情。

5、理解爸爸的话“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看图学着爸爸的样子读读这句话。

四、交际训练,鼓励学生做个善于思考的孩子

1、这样的事,你遇到过吗?

跟大家说一说。

2、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你打算怎样做?

五、作业

制作一张小报,题目自拟,要求有三个栏目:

①你认识吗(集中展示课外认识的字);②你知道吗(集录课外积累的词语);③你能猜出来吗?

(字谜集锦)。

 

第二课时

一、读一读,巩固所学知识

1、认读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演一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课文我们已经学过了,谁愿意做爸爸和玲玲来演一演这个小故事。

三、写一写,牢记生字字形

1、本课要写的生字中,你记住了哪个?

是怎么记的?

重点指导“糟”“楼”二字的书写。

2、学生书写本课生字,老师巡视,根据学生情况个别指导。

3、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评议。

四、练一练,积累好词佳句

1、抄写背诵爸爸最后说的话。

2、抄写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小结

六、拓展:

将课文故事讲给父母听,再请他们讲一个类似的故事。

七、作业:

八、板书设计:

 

26蜜蜂引路

教学目标:

1、会认“莫”等6个生字,会写“讶”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德育目标:

学习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正确书写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课前准备:

生字卡、列宁的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1、学生介绍收集到的列宁的有关资料。

2、老师补充介绍并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a.自读全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b.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随机引导。

(“引”应该读“yǐn”,不读“yǐnɡ”。

“附近”应该读“fùjìn”,而不是“fǔjìn”)

c.竞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3、汇报交流识字方法。

三、巩固识字

1、指名、集体读生字卡片。

2、做游戏巩固识字。

四、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

“附”要写得左窄右宽,单人旁要写在竖中线上;“寸”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面一点。

“派”字的第四笔是撇,不是横。

“敲”的右半边不支。

2、练习写字。

3、展示学生书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

第二课时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思考: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同桌交流初步感知的课文内容。

二、朗读感悟

1、分组朗读课文的第1、2段。

a.讨论:

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

小组之间交流,随机理解“附近”“当地”。

b.分别出示下面两句话,把画线的词语换一换,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

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

c.集体朗读第1、2段。

2、学习第3段。

a.小组合作。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可以画画,可以表演,可以朗读,体会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他是怎样想的。

b.汇报交流。

指名请同学汇报,借助学生的画或老师自己利用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花丛”“蜜蜂”“园子与养蜂人”之间的关系。

体会列宁的心理活动。

c.谈感受。

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3、指导朗读第4段。

4、集体朗读全文。

三、创编表演

1、创设口语交际的氛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分角色表演,列宁找到养蜂人的经过和心理活动。

四、作业:

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五、板书设计:

 

27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会认“寓”等10个生字,会写“守”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寓言故事。

德育目标:

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难点:

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从课外查找有关寓言的知识、收集其他寓言故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出示课题“寓言两则”,由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来解释课题。

(“寓言”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寓”是“寄托”的意思。

“则”的意思就是“篇”)

二、教学《揠苗助长》

1、理解课题、了解故事。

a.学生讲解题意:

“揠”是拔的意思。

“助”是帮助。

“长”是生长。

b.按照“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的顺序来进行学习。

c.要求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

a.范读课文,听准生字字音。

b.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2)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注意指导读错的字。

3)同桌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c.巩固生字。

1)读生字卡片。

(齐读、指读、开火车读)

2)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

老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3、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出示四个问题:

a.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长高时,他的心情怎样?

将描写他心情的词句画出来。

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吗?

b.种田人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做的?

怎么说的?

结果怎样?

c.这则寓言给你怎样的启示?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d.我们已经知道种田人的愿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或亲属,你怎样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愿望?

4、诵读全文,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守株待兔》)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交代教学目标。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

每个寓言都是通过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寓言两则的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

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寓意,学会生字。

2、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守株待兔》,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大家边看边想:

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3、揭示课题,释题。

1)揭示课题,正音。

2)释题:

问:

“株”是什么意思?

守株呢?

待兔又是什么意思?

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4、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提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段落序号。

二、学习课文,理解寓意

1、学习1、2段。

a.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那个人为什么会守在树桩旁边等待兔子呢?

b.默读课文,说说那个种田人是怎样得到这只野兔的?

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读给大家听。

(板书:

捡到兔子)

c.出示生字“窜”“撞”,理解意思。

(窜——乱跑;撞——碰)

d.他捡到野兔后,心里是怎么想的?

e.他这样想可能吗?

对不对?

为什么?

2、学习第3段。

a.自由读课文,说说这个人后来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板书:

整天坐守庄稼全完了

b.齐读第3段。

3、理解寓意。

a.他这样做对不对?

错在哪里?

学生讨论、交流。

b.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c.老师总结寓意。

(注意语言要浅显易懂)

d.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呢?

举例说说。

e.老师总结:

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于偶然得到的东西,我们不应该抱有侥幸的心理,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取得收获。

f.齐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1、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2、出示要求写的九个字,学生自己分析字形,提出书写应注意什么。

3、指导写字。

四、拓展:

把本课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再请他们讲一个寓言故事。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读读想想”。

六、板书设计:

 

28丑小鸭

教学目标:

1、会认“烘”等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德育目标:

使学生懂得从小要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教学重、难点:

正确书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激发学习兴趣。

2、学生说说看见了什么,整体感知丑小鸭出生后的遭遇。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范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想有什么问题。

2、学生质疑。

3、学生互相解答,老师参与。

4、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a.自读全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与同桌合作读准字音。

b.小组合作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老师巡视指导容易读错的字。

(易错的字:

烘、亏)

c.同学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记字的方法。

5、小组内轮流读课文。

小组长组织同学注意倾听,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6、小组间竞赛读课文,看看哪组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7、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巩固生字

1、读生字卡片。

(齐读、指读、小组内合作认读)

2、用做游戏的方法巩固生字。

四、课堂练习

1、读词语。

2、积累词语。

五、课外作业:

了解《丑小鸭》的故事情节。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1、内容如下:

我校招收小演员,欢迎广大学生踊跃参加。

2、明确目标:

需要把课文读得流利、动听,这样才能更好地感染别人。

故事读得流利,我们已经做到了,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谁能读得动听,打动听众的心。

二、自行探索,感悟课文

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自由读、同桌评读、小组轮流读、轻声读),看看有什么感受?

2、读完课文后会有很多感受吧,小组内先交流一下。

三、小组交流,汇报体会

1、让学生说说丑小鸭出生时的样子,体会其“丑”。

并复述第1、2段的内容。

2、小组合作,汇报感受。

每个小组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读后说说这一段落给你什么感受?

a.第3段重点理解“讨厌”“欺负”“孤单”,体会丑小鸭的可怜。

b.第4段重点通过表演小鸟“讥笑”和猎狗“追赶”,体会丑小鸭的可怜。

c.第5段重点通过学生想像丑小鸭是怎样“悄悄过日子”来体会丑小鸭的可怜。

d.第6段重点通过观看图丑小鸭趴在冰面上冻僵了,体会丑小鸭的可怜。

e.第7段重点通过读“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

”这句话,体会丑小鸭高兴、愉快、激动、幸福的心情。

四、拓宽空间,升华认识

1、假如这只“丑小鸭”来到你的身边,你会对它说些什么?

2、这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见到了“鸭妈妈”“哥哥”“姐姐“会说些什么?

 

第三课时

一、巩固练习

1、认读要求认识的字。

a.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集体读。

b.分组竞赛认读。

2、自荐《丑小鸭》的故事。

3、分小组交流自己积累的本课词句。

二、写字指导

1、指导观察。

2、示范指导。

a.范写“鹅”和“翅膀”两个词。

b.“鹅”为左右结构,应注意左窄右宽;“翅”字,注意捺应该伸长;“膀”应左窄右宽。

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4、展示书写的字,师生评议。

三、完成课后练习,阅读“我知道”

1、明确课后练习“读读写写”的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同桌互相订正。

3、自读“我知道”,再说说自己还读过安徒生的哪些作品。

四、作业:

选看《安徒生童话选》。

五、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

29数星星的孩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并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德育目标:

在读中感悟张衡从小勤于观察、善于观察、乐于观察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12个生字。

2.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

提示“数”(sh()的读音。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标出自然段。

2、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

3、老师简介张衡生平事迹。

4、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张衡小时候的一件事。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自学生字,了解音形义。

2.检查自学效果。

(1)字音:

数:

它是一个多音字,在“无数”中读sh,在“数星星”中读sh。

斗:

它是一个多音字,在“北斗星”中读,在“斗争”中读。

(2)字形:

最后一横略短些。

楚:

上半部分是一个“林”,注意两个捺都改成点。

3.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然后再读字词,记忆字音、字形、词意。

4.指导书写,让学生写字头。

(四)作业:

1.写生字各一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男女生比赛读课文。

二、先学第6自然段,知道这段主要内容。

1.课文的哪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

2.读了这段你还知道了些什么?

3.齐读第6自然段。

三、学习1、2、3自然段。

1.学习第1自然段,体会夜空的美丽。

(1)看课文第一幅插图,即夜空的美景。

(2)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夜空的美丽。

然后再读书里写夜空的话。

(3)范读这句,自己练读,齐读。

2.看课文第二幅图。

(1)找书上有关的句子,说说谁在干什么?

(2)指名有语气地读第1自然段。

3.学习2、3自然段。

(1)指名读奶奶的话,说说为什么奶奶叫张衡“傻孩子”,“又”说明了什么?

(2)指名读张衡的话,说说他说了几句话。

问:

从张衡说的这三句话中,你看出什么?

(3)指名分角色读奶奶和张衡的话,说说奶奶和张衡对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四、学习4、5自然段。

1.默读第4自然段,看看爷爷说了几次话。

2.指名读爷爷的第一次话,说说爷爷同意谁的观点,他告诉了张衡什么知识?

3.指名读爷爷的第二次话,出示北极星和北斗星的投影。

4.比较句子,说说这组句子有什么不同。

5.齐读第4自然段,再说说北斗星和北极星的运行规律。

6.张衡听了爷爷的话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从书上找出有关的句子读读。

7.张衡观察的结果是什么?

“果然”说明了什么?

8.如有条件,用投影演示北斗星、北极星运转的情况。

五、总结全文。

1.指名分角色读全文,说说为什么张衡长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2.总结:

张衡长大以后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具有刻苦钻研精神。

我们要学习张衡这种精神,提高自己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长大才能成为有所作为的人。

六、作业:

1.写字词各三遍。

2.抄写课后作业(3)的句子。

3.读课文两遍。

七、板书设计:

 

30爱迪生救妈妈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德育目标:

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2.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辞别”了张衡,我们又迎来了充满智慧的小爱迪生。

看,童年的爱迪生是多么聪明:

妈妈的病情十分严重,切除阑尾的手述必须马上进行,可是,昏暗的灯光急坏了爸爸和医生。

多亏小爱迪生急中生智,想出了办法,把昏暗的灯光聚集在一起,救了妈妈的命。

二、识字写字

1.识字指导。

(1)读准生字。

(2)识记生字。

(3)巩固生字。

在游戏中回忆已经认识的生字,看谁记得多。

2.写字指导。

捡—检;谈淡—炎;斤诉—斥;由抽—油;

才困—团;青贝—责;情生—性。

三、积累运用

1.建议积累“检查、急性、急忙、迟疑、片刻、斥责、委屈、亮堂、发明家、一溜烟、明晃晃、环顾四周、恍然大悟”等词语。

2.让学生用几句话讲一件发生在课堂上或家里的小事,争取把课文中学的词语用上几个。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

你知道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他发明的吗?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他小时候的故事。

请自读课文,读后你最想对他说什么?

小组交流。

朗读感悟

二、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词语,读通句子。

2.师生齐读课文,感知全文内容。

读后让学生说说大意。

3.老师范读,让学生初步感悟课文。

生评议。

4.选读课文,在体会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中欣赏课文。

(1)医生。

动作:

“环顾四周”、“还是摇头”;表情:

“迟疑”、“满意地笑容”;语言:

“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在读中感悟医生开始的束手无策,以及此后对小爱迪生想出的办法感到满意和夸赞的感情。

(2)爸爸。

表情:

“又急又气”、“恍然大悟”;语言:

“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在读中感受爸爸的心情和对小爱迪生前后态度的变化。

(3)爱迪生。

动作:

“一溜烟似的奔出”、“捧着”;表情:

“委屈”;语言:

“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

不信您瞧!

”在读中感悟小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5.朗读课文比赛。

小组派代表朗读第三、四自然段,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6.议一议,说一说。

爱迪生想出什么办法救了妈妈?

爱迪生为什么从小就那么聪明?

三、作业:

四、板书设计:

 

31.恐龙的灭绝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积累词语。

德育目标:

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界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懂得要为探索科学奥秘不断努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积累词语。

2.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界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生介绍恐龙的资料。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内交流解决不认识的字。

3.指名逐段读课文,并评议。

4.用自己的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三、识字写字

1.识字指导。

出示卡片齐读、开火车读。

2.写字指导。

(1)写正确。

“染”九缸水放在木架上,“九”别写成“丸”。

谜:

先写言字旁,再写“米”,最后写走之。

“寒”字下边是两点。

(2)写美观。

长横要突出:

亡、染、类。

短横宜收敛:

“谜”字右边的短横,“传”字上边的短横,“类”字上边的短横,“严”字的上下两横,“寒”字中间的三横。

撇捺应伸展:

“染、类、寒”三字下面的撇、捺。

四、作业:

1.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

1.你想知道恐龙灭绝的原因吗?

2.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里告诉了我们几种说法。

3.自由交流,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的几种说法。

然后要求学生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恐龙灭绝的一种说法。

4.引导学生质疑。

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5.认识第四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启发学生帮助科学家再想出一些可能的原因。

可在小组里开展讨论。

三、积累运用

1.除课本后面“读读抄抄”中列出的词语外,自己再从文中积累一些好词。

2.在科学探究中,发现与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非常重要,阅读教学中理解感悟一些科学小品文需要弄清楚有关事物之间的关系。

四、作业:

1.课后收集一些有关恐龙的资料、图片,在教室的一角举办一个小型展览。

五、板书设计:

 

32阿德的梦

教学目标

1.会认“德”等12个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探索未来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激发学生探索未来的兴趣。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导入

同学们,你们做过梦吗?

做过什么样的梦?

给同学们讲一下。

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他的名字叫阿德,有一天他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梦。

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好,我们来学习课文《阿德的梦》。

XX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XX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阿德的梦里有几件神奇的事情,都是什么?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

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课文中的要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读音。

2.汇报学习生字情况:

包括字音,组词。

注意区别“型”和“形”。

型,模型、新型。

形,形状、形式。

系,多音字。

系(xì),关系;系(jì),系鞋带。

3.小组合作学习: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组长检测。

4.用生字软件检测生字认读情况。

四、作业:

1.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抽读生字卡片。

男女声比赛朗读课文。

二、合作学习,扩展知识

1.小组学习:

先读一读课文,再想一想你知道哪些有关课文中讲到的科学知识(如可视电话、掌上电脑),在组内交流一下再向全班介绍。

2.汇报交流。

(要求:

先读一段课文,再说自己了解的知识)

3.你认为课文中写的这些事情会发生吗?

说一说你心目中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

三、巩固识字,练习朗读

1.老师出示本课的生字,学生找出文中带这个生字的词语、句子,读一读。

2.指名分段读课文。

集体朗读全文。

四、扩展活动

1.搜集各种你喜欢的有关未来世界的知识,大胆想象,设计出你想象中未来世界的样子。

2.汇报形式:

图画、科学小品、手抄报等。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发现汉字的一字多义的特点。

2、联系生活实际识记生字,并积累成语。

3、看图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4、绘画、写话、培养初步的习作能力。

5、完成填字游戏,进行谜语展示。

德育目标:

鼓励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做善于思考的孩子。

教具准备:

小黑板一幅图画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小黑板出示三个句子

2、指名读三句话,再读学习伙伴的提示语,想想三句话中“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