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教学之行动研究以国中数学为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98137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意教学之行动研究以国中数学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创意教学之行动研究以国中数学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创意教学之行动研究以国中数学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创意教学之行动研究以国中数学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创意教学之行动研究以国中数学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创意教学之行动研究以国中数学为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创意教学之行动研究以国中数学为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创意教学之行动研究以国中数学为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创意教学之行动研究以国中数学为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创意教学之行动研究以国中数学为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创意教学之行动研究以国中数学为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创意教学之行动研究以国中数学为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创意教学之行动研究以国中数学为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创意教学之行动研究以国中数学为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创意教学之行动研究以国中数学为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创意教学之行动研究以国中数学为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创意教学之行动研究以国中数学为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创意教学之行动研究以国中数学为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创意教学之行动研究以国中数学为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创意教学之行动研究以国中数学为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意教学之行动研究以国中数学为例.docx

《创意教学之行动研究以国中数学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意教学之行动研究以国中数学为例.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创意教学之行动研究以国中数学为例.docx

创意教学之行动研究以国中数学为例

創意教學之協同行動研究─以國中數學為例

張世忠

中原大學教育學程中心

高雅莉鄭婷芸彭欣茹

桃園縣立東興國中桃園縣立東興國中桃園縣立東興國中

 

摘要:

本文主要目的是透過協同行動研究,探討國中創意數學教學之實施效果,讓教師對其教學實務所遭遇問題加以反省與改進。

本研究是根據Altrichter等人(1993)行動研究過程的四個階段來設計。

一位大學指導教授和三位實習教師共同參與本研究,實施對象是三個國中班級共有99位學生,學習程度呈常態分布。

採用問卷調查方式為主要蒐集資料,並以教學札記作輔助資料。

研究結果發現多數學生喜歡創意教學;希望老師多設計不一樣的課程,但不要整學期實施;他們認為創意數學上課很有趣,並且容易學習應用在生活中;升學壓力是影響創意教學實施之重要因素;低成就學生喜歡創意數學的比例勝過高成就學生;升學壓力對高成就學生之創意教學實施影響最大等。

最後研究者針對真實的教學情境以及研究的過程中所面臨到的問題,做一個反省與自我回饋。

關鍵字:

九年一貫課程、創意教學、數學教學、協同行動研究

前言

二十一世紀是教師面臨專業挑戰的新紀元,加上九年一貫課程的革新,使得校園無論在行政、課程編制、教師本身與教學方面,都面臨了一陣「再造」和「再生」的運動。

為了實現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理想與接受此項挑戰,除了教育部施行的多項相關配套措施之外,學校在行政方面也有相關的配合方式:

第一、強化教師的課程專業能力。

第二、強化教師的教學專業能力。

第三、建立教學資源系統。

第四、鼓勵教師進行課程與教學行動研究。

特別是課程與教學行動研究即知、行、思合一的教師專業成長方式,教師即研究者、教室為實驗室,其目標在於解決教育實務問題,幫助教師本身於教育理論與實務方面之結合更有效能。

換句話說,「行動研究」是教師在真實的情境中,以其關注的教育問題為中心,並以實務研究者的角色,提出問題、蒐集資料、計畫行動、及反省探究,來改善實務的教育情境,進而建構優質的學習環境(Carr&Kemmis,1986;吳明隆,民90)。

傳統的教育學術研究讓研究與實務分開,就是大學教授負責學術研究,而基層教師負責研究結果的執行,然而教師的行動研究,教師成為主要的研究者,乃將研究者與執行者結合,其目的是尋求他們對於事件、情境、和問題的理解,進而解決實際所遭遇的問題(Mckernan,1991)。

不論研究場所是在一間教室或校園內,行動研究提供了立即解決性與及實用性,對教育實務問題的解決提供了一種有效而科學的研究方法(Gay,1992)。

就課程而言,學校是落實課程最重要的單位,而教師是決定課程改革成敗的最關鍵人物。

就教學方面而言,九年一貫課程除了希望教師團隊合作教學之外,更鼓勵教師教學能夠創新。

在透過適當的課程設計之下,讓學生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並營造一個適當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都能快樂的學習。

雖然,新課程的改革與實施,對於老師而言,無論是教學方式或課程方面都是一大轉變、一個新嘗試;也或許多數學生與家長仍是抱持著懷疑與不安的態度,但相信只要老師們準備好了,勇於突破現況,必定可以為自己即將面對的不定數增加自信心與動力。

有鑑於此,在這樣一個新教學觀─「教學創新」的引領之下,讓研究者萌生一股「創意教學」的念頭。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裡,老師通常都會將最好的解題模式與技巧教給學生;因此,此教學方式不但訓練了一批機械解題的學生,也培養出一批機械式教學的老師,更形成了以「一套教科書、一支粉筆走天下」的教學方式(張世忠等,民90)。

當學生把數學公式當語文知識來背誦、靠死記方式來獲得高分時,我們不禁擔憂,未來數學教育的前景在何處?

而這樣的一個傳統教學方式,更隱藏著兩個方面的危機,對於老師而言,其最大的隱憂即是「一本教科書」的教學方式容易使教師的教學流於刻板化,進而喪失了教學的創新與活力,而老師最終只能是個「教書工具」,而非教學指引者。

再者,對於學生而言,因學生的學習數學策略是記憶性,而非理解方式,因此在長久「背多分」的情形之下,不但抹殺了學生的創造力,也很難讓學生學習到如何在活動與討論中主動建構知識。

在傳統的數學教育之下鮮少思考到,數學是什麼?

為何要學數學?

是在「學」數學,亦或是「做」數學?

若真要探究答案,大概就是為了要升學吧!

每當研究者站在這個教學的舞台上,有別以往學生的身分時卻不禁思考到〝我們到底要教給學生什麼樣的知識?

〞數學本身就是思考,若無法給予他們思考空間,則他們體會不出數學的迷人之處,而教師所要做的不就是一個引導者嗎?

指引學生走入數學的殿堂,並培養學生思考數學的能力,進而喜歡學習數學,甚至能用數學的語言來學習數學及表達想法。

而此份的行動研究,即是要讓學生在無壓力的學習情境中,由研究者本著九年一貫課程的教學創新之精神,來進入研究主題─「國中創意數學」,以活潑、有創意的方式來引導孩子,並達到有意義的學習。

文獻探討

省略

研究設計與方法

本研究目的是透過協同行動研究,探討國中創意數學教學之實施效果,讓參與本研究之實習教師對其教學實務所遭遇問題加以反省與改進。

根據Altrichter等人(1993)行動研究過程的四個步驟來設計:

(一)發現問題,

(二)釐清問題的情境,(三)發展行動策略並付諸實踐,(四)公開知識,採用質與量並重的研究方法,其研究人員、研究設計、資料蒐集及資料分析等,分述如下:

一、研究人員

參與本研究之人員,主要分為兩類:

(1)協同行動研究者

一位大學指導教授和三位實習教師共同參與本研究,這三位實習教師都同時在一所桃園縣立國中實習,這三位教師學習態度都非常認真,且具有創新及反省能力,都自願參加本研究。

(2)參與學生

三個國中班級,共有99人參加此次協同行動研究,其中男生56人,女生43人,學生程度呈常態分佈,其中約有1/3學生反應較快,大部分學生認真聽講及抄筆記,部分學生會與老師互動,班級氣氛和諧,彼此相處融洽。

二、研究設計

1.發現問題

在面臨新舊教育政策變革之際,三位協同行動研究之實習教師都曾受過舊式的數學教育,也體會出以「填鴨」方式的數學學習方式是多麼令人感到恐懼與退卻。

幸運的是他們走過來了,但大家可曾想過,還有很多孩子每天生活在逃避數學的日子裡!

甚至從睡夢中驚醒。

難道,「數學」是如此可怕?

唯恐避之而無不及?

因此,研究者嘗試將創新教學融入生活,將生活事物亦能融入教學當中,並經由有趣的生活例子,加上些許創意,冀望能引起學生遺忘許久的學習動機,也希望學生能在活動當中達到有意義的學習。

2.釐清問題的情境

此研究的主題是「創意數學」,且以行動研究的方式來進行。

研究者透過討論的方式,並協助本研究之實習教師瞭解行動研究的意義與特色,並經由蒐集到的資料整理並加以分類可得到下列幾項:

第一、針對於教學創新方面的題材以及具有創意又涵蓋數學科目的資料歸為一類,此方面資料是針對於教師教學法的資料收集。

第二、將生活中與數學有關的資料匯集為一類,主要是希望能從獲得的資訊當中印證,數學領域的知識亦能融入我們的生活情境中,並破除學生「為何要學數學?

對我的生活有何幫助?

」的迷思。

第三、對於師生之間的互動,研究者亦將從收集到的資訊中探討,教師如何引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動機,並進而樂於學習數學;以及在教與學的過程當中如何增加師生間良好的學習互動模式。

3.發展行動策略並付諸實踐

研究者共同發現要整學期全程實施創意教學,在現實升學考試壓力之下似乎不可能,於是採用主題單元創意教學方式,由三位實習教師(研究者)分別在其所授課之班級來實施,採用共同合作計畫方式,但個別執行教學,其他研究者則在旁給予輔助之。

以當學期之數學教材單元為主題,避免教學進度落後,並讓創新教材融入數學課程中。

本研究實施一學期共6個主題單元之創意教學,其中代表三個主題創意教學過程與策略說明如下:

【主題一】第一冊3-1「以符號代表數」

有別於大多數老師為求節省時間及傳授學生更多解題技巧,直接使用課本或坊間講義之傳統上課方式,研究者嘗試以二個小遊戲及改編課本內容模擬之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們一步步走進研究者精心設計的創新數學殿堂。

教學活動一開始,教師讓全班每位同學寫下任意一數,經過乘以2、加上4、再乘以5等運算步驟(參考課本漫畫內容改編)後,抽問數位同學最後算出的數迅速反推他們原先設定的數。

第二個小把戲是以每排為單位,派出一個同學到黑板前,相同地,請他們任意寫下一數,加61、乘2、減22、除以2、減原數,待全數計算完畢後,讓全班觀察出現何種神奇現象?

在全班疑惑為何台上每位同學即使一開始的數字不同,最後卻都變成50的神奇結果,而頻頻問及為何會如此的好奇心驅使下,教師成功地引起大家的學習動機,正式進入此單元。

教學者較強調數學生活化之觀念,將課本中之內容作一番修正,模擬一種生活情境,讓學生假想老師的冰店開張,偕同學生一同設計價目看板海報,藉由“任意冰品加上煉乳粉圓的差價、同學們前來捧場人數與總花費的關係,以及優待大家打對折後冰價的變動…等”之情境模擬,引導學生逐步能將符號與數字產生連結概念,逐步熟練符號的運用、數字的代入,及體會如何將此章節之觀念應用於真實生活經驗中,刺激學生就舊有之經驗轉化為學科內容學習。

這絕對與大多數老師僅以板書說明重點、逐題講解敘述內容或解題技巧之講述式教學型態截然不同。

【主題二】第三冊4-1「變數與函數」

此單元的實施方式,教師將由三個活動主題進入課程內容。

第一、藉由電算器之操作來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首先學生先行分組,以「排」為單位,由老師將電算器的設定方式告訴單排的同學先按一組□□□,之後再將電算器交給雙排的同學,所有同學照著老師的口令執行動作。

此時會發現每位學生所得之數字皆相同。

這時由各組討論之後再請同學回答下列問題,「究竟教師在計算機上動了什麼手腳?

」。

而教師的解答即是:

一個x(按入的數)只有一個y(得到的數)與之對應;此時即可導出一對應關係式。

第二、再經由電算器之操作,引導出今日的教學主題─「函數關係」。

此單元亦是由學生依照老師的口令並運用計算器來完成,口令動作之前,請全班同學心中先想一個數字輸入電算器中,並按照老師的口令執行動作,指令執行完畢,教師再經由學生所得到之數字來猜測學生原來心目中的數字,這時全班學生的表情呈現一陣驚訝與不解,「為何老師都知道我在想什麼呢?

」當然,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不但可激起其求知慾與好奇心;另一方面,亦可讓學生更加明瞭函數的對應關係。

此時,教師即可導出「函數」名詞之定義。

第三、利用準備好之教具─糖果製造機,來解說日常生活中具有「函數」現象之實例。

此活動與日常生活極為相關,目的是希望能以生活上的例子作為課程之教材。

教師準備了糖包數包(自製)、糖果機(自製紙箱)與糖果數顆。

操作過程是由老師將糖包數包放入糖果機中,則糖果機經過運作之後,便製造出數顆糖果;其中糖包數與糖果數會呈現一個關係。

在教學進行中,教師亦使用獎勵之方式鼓勵學生勇於表達,並建立完善且師生互動性高的學習情境,讓學生能經由活動來融入課程之中。

【主題三】第三冊3-4「一元二次方程式的應用」

本單元和傳統講述式上課的方式最大不同的地方是經由分組活動方式進行,然而大部分的題目及算式皆由學生做發表,教師僅站在協助的角色上,最後再由教師做結論。

此活動創新的地方主要是希望學生能利用所學的解一元二次方程式,去算出一些與生活上有關的數目字,例如像身高的「黃金比例」,讓學生知道「一元二次方程式」的應用不是只有在課本中。

教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算出與自己有關的「一元二次方程式」,而且知道學習這單元有何用處。

而且也藉由這個活動與學生分享對於自己身材的滿意度有多少?

愛美是天性,而且常發現國中生的煩惱之一便是自己身材問題。

如果t=軀幹長÷身高(公分),(軀幹長是指肚臍到腳底的距離),且t=1/(1+t)時(這是一元二次方程式轉化式),人的外表比例是最美的。

這時就請學生算出t=?

一個人的身材比例才會接近所謂的「黃金比例」。

將全班分成4組,男生、女生各佔一半。

每次答最快的和答對的都有加分。

全班每一人都要準備一個計算機和一條皮尺,教師亦有準備,並附加學習單一張。

在活動進行中,每一組中每一人都有被分配到事情、有的人紀錄,有的人算出代表同學的「t」等於多少?

有的同學幫忙量身高及軀幹長。

教師採用分組競賽的方式進行,希望在良性的互動中,讓同儕之間互相幫助、分工合作,一方面,利用合作學習的方式來凝聚班上的向心力;另一方面,也利用學生彼此共同進行一件事時,增進人際關係。

4.公開知識

透過發表及討論的方式,研究者(實習教師)分享參與研究的過程與心得,並鼓勵其寫出專題研究報告,撰寫行動研究的過程、心得與結果,公開其研究成果。

三、資料蒐集

此份研究是以問卷調查的方式作為主要研究工具,並由研究者共同討論研擬之。

研究者將問卷題目區分為五個層次:

完全不同意、不太同意、沒感覺、還算同意與完全同意。

問卷又分為兩種:

原始問卷與第二份問卷(附件一)。

原始問卷包含十二題選擇題與一題開放性問答題;第二份問卷是經由原始問卷不足之處加以修改而形成,增為十四題的選擇題與一題開放性問題。

第二份問卷增加的問題包括:

「答題者之個人背景」、「此種上課方式,會讓我擔心面對考試」與「如果沒有升學壓力的情形之下,我會喜歡『創意數學』勝於傳統上課方式」等三個問題。

另外,研究者(實習教師)透過撰寫教學札記,藉由上課之觀察學生的動作與反應,尤其是對於課堂所發生的教學問題或學生問題,詳加描述加以記錄。

如果有採取任何反應或處理的方式,則加以評斷與反省。

4、資料分析

本研究先以問卷調查之資料進行資料統計分析,再以學生開放意見與教師之觀察教學札記探討質的分析。

資料分析方面,採Patton(1990)建議的步驟。

首先,集合所有原始性的資料;其次,組織、分類和編輯原始性資料。

最後,依研究問題與發現的類型,進行交叉分析。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份原始問卷調查後,有幾位數學學科成績表現普通或較需要加強的學生,向研究者表示非常喜歡此種上課方式,期盼多些類似的教學內容等等,而研究者亦感受到幾位數學成績很好之學生似乎對此種上課方式不感興趣形成一種強烈的對比。

故經由研究者共同討論後,達成共識增修為第二份問卷(附件一),考慮到「學生成績之高低」對於問卷填寫之影響,因此將所有學生樣本當中,將資料分成三群組:

80-100分群組、60-80分群組、60分以下群組。

此分類之目的主要是探討學生數學程度之高低對於「創意數學」之教學方式是否有所不同。

以下研究者將就研究對象是全體學生和各群組比較之意見二大部分來進行探討與分析。

1、全體學生

1.多數學生希望老師多設計不一樣的課程,但不要整學期實施

整體而言,從附表

(一)得知,大約有81%學生們「希望老師多設計不一樣的課程」,研究者從「希望老師多設計不一樣、好玩的課程,好讓我們學習得更好、更棒」、「多點新創意,可以讓學生好懂」等學生的回應中可窺知。

另一方面,有61.5%學生希望整學期、整學年,甚至國中三年皆用「創意數學」的上課方式;49.1%學生覺得老師偶爾以「創意數學」教學就好,不用常常。

這意味至少49.1%學生重疊贊同上述二個觀點。

據研究者分析,造成此種結果有三個可能性,

(一)也許是部分學生對問卷回答之態度不夠嚴謹;

(二)也許「我覺得老師偶爾以『創意數學』教學就好,不用常常」的反向敘述句造成部分學生的困擾及混淆;(三)在升學壓力下,學生們對「創意數學」的新教學法產生「又愛又怕」的情愫,「愛」創意數學有趣好玩的教學內容,「怕」會因此考場失利,而造成兩種模稜兩可的思路。

2.多數學生認為創意數學上課很有趣,並且容易學習應用在生活中

附表

(一)說明有70%不認同「我覺得『創意數學』的上課方式很無聊、很多餘」這句話;加上有71%學生認為「我覺得創意數學的上課方式讓我了解到如何將數學應用於生活中」,多數學生認為「創意數學」的教學方式讓他們了解到如何將數學應用於生活中,他們也有能力將學科上所學的運用於生活中,「創意數學可讓我上課很有趣,容易學習,也不會打瞌睡」,「創意數學能讓我們在生活中自由發揮」,「老師的糖果製造機做的很有趣,上課的方式讓我很開心」等證實大多數學生的心聲。

但是由於考試成績對他們而言仍是佔有重要的一項,所以部分學生仍對於「創意數學」仍存有一絲懷疑,懷疑教師用「創意數學」的教學方式是否真的讓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去應付未來之基本學力測驗。

雖然目前基本學測的題目都很靈活且與日常生活的題材息息相關,但因為學生在之前的教育方式影響下,還是會覺得教師能夠教的越多越好,最好是一些較艱難的題目讓他們挑戰。

3.升學壓力是影響創意教學實施之重要因素

照理說,學生希望老師能多多設計有別以往課程之教材,乃是喜歡較為創新且活潑之教學方式,但為何又希望老師只是偶爾實施「創意數學」?

這樣的現象或許可從附表

(一)72%學生同意「如果沒有升學壓力,我會喜歡『創意數學』勝過於講述式上課方式」題目中窺之。

研究者認為,學生喜歡遊戲、輕鬆且創意的方式來聽課是無庸置疑的,但畢竟礙於升學的壓力,總是會讓學生質疑,這樣一個上課方式是否跟的上課程進度?

至於程度方面是否會不如其他學生?

有學生提出「創意數學的教法不錯,可是平常的上課方式也不能忽略」、「如果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學的很好,所以我認為還是要有適當的壓力」的情況看來,還是有近三成的學生支持傳統數學教學方式,或是有條件地認同創意教學型態。

4.多數學生喜歡創意教學之上課方式

整體而言,75%學生喜歡「創意數學」的上課方式,81%學生表示不同意「創意數學的上課方式很無聊與多餘」。

多數學生認為「我很喜歡老師的上課方式,雖然這種方法挺花時間的,但我還是粉喜歡」、「老師上的課真是太棒了,真希望下次也是你上」等。

甚至有學生反應「希望並不只是數學能用『創意數學』,希望其他科目也能那麼有趣!

像這樣用創意的方式來幫助我們學習,一定是不錯的方法」,可見依然有學生肯定創意教學、活潑化教學的價值,

經由數據的比例顯示:

「我喜歡平時的上課方式勝過於創意數學」,此題分布的最為零星,29%學生贊同、42%學生不贊同,亦有29%學生仍是處於無意見狀態。

縱使學生在「如果可以,我希望老師多設計不一樣的課程」、「如果沒有升學壓力,我會喜歡『創意數學』勝過講述式上課方式」、「大體而言,我喜歡『創意數學』的上課方式」此三題的選項上,多數學生是抱持著同意的態度,但為何在「我喜歡平時的上課方式勝過於『創意』數學」此題中,卻是如此平均的比例呢?

可見學生們對於傳統的教學方式並不喜歡,但又對創新的教學方式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因此有些學生在無奈的情形之下,則選擇了「沒感覺」這項目。

或許在此現象的解釋上,其因素之一可歸咎於社會上根深蒂固的「升學壓力」觀念吧!

因為經由多數學生的回應來看,若是在沒有升學壓力的情形之下,學生會較偏好於「創意數學」的教學方式,在此概念的比例上,就將近有七成多之學生是贊同的;加上亦有近八成之學生是偏向於喜歡「創意數學」之上課方式。

問卷題目

完全

不同意

不太

同意

沒感覺

還算

同意

完全

同意

A.我覺得「創意數學」的上課方式很無聊、很多餘

45.9%

24.6%

20.5%

7.4%

1.6%

B.我覺得「創意數學」的上課方式讓我了解到如何將數學應用於生活中

1.6%

6.6%

21.3%

41.0%

29.5%

C.如果可以,我希望老師多設計不一樣的課程

1.6%

3.3%

13.9%

29.5%

51.6%

D.我喜歡平常的上課方式勝過「創意」教學

23.0%

18.9%

29.5%

13.9%

14.8%

E.我希望整學期、整學年,甚至國中三年皆用「創意數學」的上課方式

2.5%

10.7%

25.4%

27.9%

33.6%

F.我覺得老師偶爾以「創意數學」教學就好,不用常常

7.4%

14.8%

28.7%

31.1%

18.0%

G.如果沒有升學壓力,我會喜歡「創意數學」勝過講述式上課方式

1.6%

6.6%

19.7%

17.2%

54.9%

附表一:

整體學生

二、各群組比較

1.低成就學生喜歡創意數學的比例勝過高成就學生

從附表

(二)中,在「我喜歡平常的上課方式勝過『創意』教學」的題目中,按照高成就學生(80-100分群組)、中程度學生(60-80分群組)、低成就學生(60分以下群組)之順序,「同意」向度分別占該群組之32.6%、28.5%、23.3%,比例依序降低;「不同意」向度分別占該群組之37.2%、42.8%、46.7%,比例依序升高。

由此清楚可見,學校評量成績愈是優秀的學生,愈在乎分數和學業成績,他們愈不贊成「創意數學」的教學型態,因為「創意數學」的上課方式,會讓他們質疑學習內容的可靠性,會使他們面對考試失去信心。

然而有一成數學學科成績平均60分以下學生指出並不希望老師多設計不一樣的課程,是三群組中最高比例,原因可能是如同一位學生表示「我的數學不是很好,所以創意數學對我來說,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雖然如此,如果真的要讓學生比較較喜歡傳統數學或創意數學時,低成就學生中有近五成選擇「創意數學」,難怪有學生說「我對數學其實沒有太大的好感,對於『創意數學』的感覺還是平平,不過比傳統數學好多了」,比80-100分群組之高成就與60-80分群組之中程度學生的四成左右比例高一些。

問卷題目

完全不同意(﹪)

不太同意(﹪)

沒感覺(﹪)

還算同意(﹪)

完全同意(﹪)

低標

中標

高標

低標

中標

高標

低標

中標

高標

低標

中標

高標

低標

中標

高標

A.我覺得「創意數學」的上課方式很無聊、很多餘

30.0

42.9

60.5

26.7

22.4

25.6

30.0

28.6

4.7

13.3

4.1

7.0

0

2.0

2.3

B.我覺得「創意數學」上課方式讓我了解如何將數學應用於生活中

3.3

2.0

0

10.0

6.1

4.7

16.7

26.5

18.6

50.0

38.8

37.2

20.0

26.5

39.5

C.如果可以,我希望老師多設計不一樣的課程

6.7

0

0

3.3

2.0

4.7

16.7

10.2

16.3

23.3

36.7

25.6

50.0

51.0

53.5

D.我喜歡平常的上課方式勝過「創意」教學

26.7

22.4

20.9

20.0

20.4

16.3

30.0

28.6

30.2

10.0

16.3

14.0

13.3

12.2

18.6

E.我希望整學期、整學年

皆用「創意數學」的上課方式

3.3

2.0

2.3

10.0

10.2

11.6

33.3

16.3

30.2

26.7

30.6

25.6

26.7

40.8

30.2

F.我覺得老師偶爾以「創意數學」教學就好

6.7

8.2

7.0

10.0

18.4

14.0

43.3

26.5

20.9

23.3

32.7

34.9

16.7

14.3

23.3

G.如果沒有升學壓力,我會喜歡「創意數學」

勝過講述式上課方式

0

2.0

2.3

0

4.1

14.0

23.3

18.4

18.6

23.3

20.4

9.3

53.3

55.1

55.8

H.大體而言,我喜歡「創意數學」的上課方式

0

0

0

10.0

2.0

2.3

26.7

16.3

20.9

23.3

44.9

32.6

40.0

36.7

44.2

2.升學壓力對高成就學生之創意教學實施影響最大

「如果沒有升學壓力,我會喜歡『創意數學』勝過講述式上課方式」此題作個比較,我們清楚看見同意的比例,按照高成就學生(80-100分群組)、中程度學生(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