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第二部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9877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第二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第二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第二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第二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第二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第二部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第二部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第二部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第二部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第二部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第二部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第二部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第二部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第二部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第二部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第二部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第二部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第二部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第二部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第二部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第二部分.docx

《高中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第二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第二部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第二部分.docx

高中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1、崇拜自然——采猎文明——人与自然是恐惧与依赖的关系;

2、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3、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4、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①可再生资源:

关键在于“合理开发”——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促进更新

②非可再生资源:

关键在于“合理利用”——节约和综合利用,寻找新的代替品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1)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消耗资源的速度超过其再生速度;

(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原因是:

①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②经济技术水平低,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三)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1、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

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污染源:

工业生产、家庭生活、交通工具

①全球气候变暖——

★主要温室气体有CO2、CH4、N2O、O3等。

火山灰、植树造林能减弱气候变暖的趋势。

★危害:

沿海——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耕地减少,风暴潮和盐碱化加剧。

中纬度地区——蒸发量增大,耕地和草原退化,沙漠化扩大,农业种植面积缩小。

②酸雨(雾、雪)——“空中死神”:

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

★危害:

对水体,对土壤,对生物,对建筑物的影响。

③臭氧层破坏

(2)水污染:

工业废水;农业污水(来自农药、化肥);生活污水(各种洗涤水,包括氮、磷等)

(3)土壤污染:

(4)固体废弃物污染:

工业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

★危害:

污染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影响卫生传播疾病

★处理:

分类回收、综合利用;填埋;堆肥(发酵、高温杀菌);焚烧(发电)等

2、生态破坏:

破坏生态平衡——生物物种减少、森林和草原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

(1)生物物种锐减

①现状:

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程度越来越快。

(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发生在热带雨林)。

★生物的作用:

①经济方面—为人类提供食物、木材、工业原料等。

②生态方面—促进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构成生命支持系统。

②原因:

乱砍滥伐、过度捕猎、环境污染。

(外来生物入侵也能导致物种灭绝)

③危害:

生物多样性破坏,食物链断裂,使生态平衡失调。

(2)森林资源破坏——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森林面积减少的原因:

砍伐、开荒、开矿、薪柴采集、放牧和空气污染

(3)湿地减少——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①湿地的作用:

经济作用——提供食物、水源,航运、养殖、旅游、灌溉等

生态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

(湿地中的泥炭含有大量未分解的有机物,不参与大气CO2的循环,成为炭库,可缓解“温室效应”)

②湿地减少的原因:

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沉积;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沼泽)水量减少;围湖(海)造田,使湖泊、滩涂面积缩小;水体富营养化,使湿地功能减弱甚至丧失。

(4)土地荒漠化

①沙漠化的表现:

耕地、林地、草地、湿地缩小而引起的土地沙化、石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②主要分布地区:

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③西北沙漠化的成因:

★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土壤疏松;多风(暴雨、鼠害等)

★人为原因:

人口激增导致过度农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④防治的主要措施:

Ⅰ.控制人口数量:

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建立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Ⅱ.生态恢复和建设: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防风固沙

◇绿洲地区:

封沙育草(外围);植树造林(前沿);建立农田防护林网(内部)。

◇在缺乏水源的地区:

利用柴草等材料,在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固阻流沙。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农林牧业:

植树种草,合理放牧,退耕还林还草

★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

如开发新能源,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

Ⅲ.合理利用水资源: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考虑下游的生态保护。

(5)土壤次生盐渍化

①分布(我国):

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以及绿洲上(有水源灌溉的荒漠地区)。

②次生盐渍化的成因:

人为方面:

耕作技术落后,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

自然方面:

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聚集

三、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可持续发展内涵——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原则:

①公平性原则:

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②持续性原则:

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③共同性原则:

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环境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

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4)清洁生产:

评估产品对环境影响的传统方法只把焦点放在末端处理上。

清洁生产则从原料开采——生产——消费——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④庞大的人口压力:

⑤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人口压力大、经济迅速发展和资源利用率低。

⑥深刻的环境危机:

环境污染从城市迅速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范围仍在扩大。

生态极危机区分布于东部地区,这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人类活动频繁。

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

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

3、生态农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留民营村建设生态农业的措施:

①调整农业结构:

由单一的种植业调整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②开展综合利用:

以农畜产品为中心,发展饲料加工厂和食品加工厂。

③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

沼气的利用——原料来源于秸秆、人畜粪尿,沼液、沼渣还田或养鱼。

(理解留民营村农副产品综合循环利用图)

地理必修3主要考点

●区域和区域差异

考点详解

区域的含义l是指地球表面的某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指标方法划分的空间单元,这些空间单元之间的界线有明确的,也有过渡性质的。

区域差异1、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运用区域比较法研究;区域内部有整体性,运用综合分析法研究;

2、区域比较的方法:

(附表在后)

区域比较的方法

大项小项内容

自然地理特征位置1、纬度位置;2、海陆位置;3、相邻关系

气候1、气温特点;2、降水特点;3、气候类型概括;4、特殊气候现象。

地形1、地形单元;2、地势特征;3、主要地形类型;4、特殊地貌景观。

水文1、主要河流水文特征;2、主要湖泊水文特征;3、其他湿地水文特征。

植被动物1、地带性植被;2、典型动物;3、特殊物种。

土壤1、地带性土壤;2、特殊的非地带性土壤;

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资源构成;

2、资源优势及其问题;

人文地理特征人口民族民俗1、人口规模及密度;2、人口分布;3、民族。

语言及文化1、语言种类;2、宗教信仰;3、民俗文化;4、现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活动。

生产活动1、农业(作物、熟制、农业类型、在世界农业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农业区、农业区位条件);

2、工业(工业部门构成特征、工业区位条件、工业区及其重要工业城市)

其他其他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地理事物。

中国的区域差异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地形地势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平原、丘陵、盆地、山地相间分布在二、三级阶梯上海拔多在2000米左右,以高原、盆地为主,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上。

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以高原、盆地为主,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上。

气候季风气候显著,风向、降水、气温明显随季节变化。

雨热同期,温暖湿润深居内陆,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量少,日温差和年温差都较大。

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风力大,河谷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水文河流湖泊众多,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河水和地下水的补给雨水为主。

多数为内流河,湖泊以咸水为主,山地冰雪融水是主要的水源补给形式。

内流区与外流区兼备,高山湖泊众多,山岳冰川成为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

植被、土壤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有大量的农作物和人工林植被,森林植被发育土壤从东到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和戈壁。

土壤层稀薄,有机质含量低。

高寒荒漠广布,水分条件稍好地区有高山草甸、灌丛和山谷森林。

冻土广。

区域分异主导因素随纬度位置变化的气温是该区内部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距离海洋远近而变化的干湿状况,是该地区内部自然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随海拔高度而变化的垂直地带性是决定该地区内部自然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基础知识与原理

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背景:

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不均匀的,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

另一方面,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因此,为了适应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就必须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结论:

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和供需矛盾是导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根本原因。

2.方案:

主要是工程建设方面的相关问题,如各种工程方案的优、缺点比较,结合区域地理考查相关内容,影响工程建设的区位因素等。

这一部分内容一般不属课标要求考查的重点。

3.影响:

这一部分内容是课标要求的核心问题,侧重考查学生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的能力。

总体来说,资源跨区域调配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具体来说,要结合不同的资源类型、区域特征,从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来分析对资源输出地和资源输入地产生的积极和不利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不仅要关注对资源输出地和输入地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且还要注意对资源调配所涉及的有关区域(工程建设沿线地区)的影响,如西气东输工程沿途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区,对于沿线地区同样可以起到拉动经济增长、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增加就业机会、解决沿线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等积极影响,工程建设也可能产生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等相关负面影响。

又如,北煤南运对于沿线地区会加大交通运输(尤其是铁路运输)的压力、运输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归纳:

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一般解题思路:

结合世界、中国各类能源、资源分布图,要求学生关注各类能源、资源的分布、运输线路、沿线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征,其中重点是该类资源的特征、分布;输出、输入、沿线各地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线路的走向及影响选线的主要因素;沿线地区该种资源的补给需求状况;调配后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二、产业转移

1.概念:

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

产业转移一般包括对外直接投资、设立营销网络、建厂、设立研发机构等形式,其中设立研发机构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

跨国公司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有利于实现生产与开发一体化,缩短新产品生产周期。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市场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环境因素、资源问题等。

相关案例:

(1)二战后,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其主要因素是发展中国家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2)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美国东北部地区的产业向西部、南部转移,其主要因素是因为东北部地区的环境、资源问题。

该产业转移有利于东北部地区环境的改善,但若不注意发展其它产业,也可能造成就业问题和经济衰退。

(3)近年,台湾大量机电、IT企业向大陆转移,其主要因素是寻找新的市场。

(4)近年来,广东珠三角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山区和两翼转移,其主要因素是为了实现区域内部产业布局的均衡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当然其中也有山区和两翼地区的比较区位优势)。

3.国际三次产业转移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一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西德等国转移,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

二是20世纪60-80年代,日本、西德等国将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等),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汽车等附加价值较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将自身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重点发展自身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20世纪80年代我国抓住了以轻纺产品为代表的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历史机遇,完成了轻重工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20世纪90年代我国承接了大量制造业的国际转移,进入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快速发展阶段,使机电产品成为我国出口主导产品。

新世纪以来,我国积极承接以IT为主导的国际产业转移,使我国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地之一,还促进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成为全球IT制造基地。

同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迅速提高,并已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4.当前,中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的三大特点:

第一,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越来越多。

制造业仍然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在制造业中,高耗能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方面。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为减小本国的环境压力,从能耗、环保、税收等方面对高耗能项目进行限制,加上《京都议定书》生效后,这些国家为完成减排温室效应气体的任务,越来越多地将此类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越来越重要的行业,服务业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重点。

第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越来越多。

东部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一直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占据优势地位。

但西部地区所拥有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要素低成本优势等,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到西部进行投资。

东部地区外商到西部地区再投资,也已成为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

第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越来越多。

如制定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设立各种形式的开发园区、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资、技术引进和消化提升和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等。

跨国公司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但中小企业的作用也日益显著。

5.国内产业转移

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的衰退,另一方面,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促进中部崛起的实施,一些产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

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资源和区位优势明显,如果中西部地区努力完善体制机制,优化投资环境,推动本地区成为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基地、劳动力资源开发和输出基地,那么中西部地区将成为最佳的产业转移承接地。

6.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与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第一次始于改革开放初期,香港传统制造业(服装、纺织、电子元件等)大量向珠三角地区转移,这次产业转移一方面加快了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也使珠三角地区环境污染加重。

第二次产业转移始于20世纪90年代,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广东欠发达地区、甚至“泛珠三角”地区转移,而珠三角地区则通过大力引进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珠三角经过20多年的长足发展,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目前,珠三角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困境,突出表现在政策支持的削弱,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压力,珠三角经济体本身存在的缺陷(地理空间有限、资源约束越来越严重)、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

因此珠三角地区必须调整并优化承接国际产业的结构,全面提高产业整体素质,着力优化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拓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空间,有步骤地向东西两翼和山区进行产业转移。

今年3月,广东省政府出台《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产业转移”迅速成为各级政府、各地企业广泛关注的热点。

《意见》重点提出了扶持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的措施:

一是给予用地政策支持。

二是给予园区外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

三是确保园区电力供应。

四是加强园区企业用工培训。

通过教育扶贫或委托培养、培训等方式,由省属和珠三角地区有关技工学校、职业技术院校为山区及东西两翼培养紧缺专业的技能人才。

五是加大对产业转移的政策支持。

7.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对于转移地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承接地可以加快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产业转移可经使各地区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产业的分工和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一方面,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地理景观,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往往由乡村地区变为高度工业化地区;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也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产业转移地往往会出现就业机会减少,出现失业人口增加的现象;而对于产业承接地则可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1、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从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效益评价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自然方面:

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矿产等

◆人文方面:

人口、聚落、交通、文化、农业、工业等

如:

上中游河道特征——河谷狭窄,比降较大,多急流,水力资源丰富

下游河道特征——河谷较开阔,通航便利

2、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根据“资源优势”确定流域开发方向

◆资源开发:

水能资源开发——发电、养殖、旅游、航运、防洪等,有利于发展高耗能工业。

水资源开发——旅游、灌溉、养殖、航运等。

生物资源开发——旅游、教育等。

土地资源开发——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农业。

矿产资源开发——建立矿产开发基地,建立相应的工业部门(利用廉价电力)。

旅游资源开发——做好旅游规划,发展交通,发展旅游业。

◆生态(恢复)建设:

矿产资源开发:

①矿产资源开发导致植被破坏,产生的废石、废渣占用大量土地;

②不合理的开采引发地面沉降、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③矿产资源开发形成的废渣、废水中的有毒元素污染环境。

3、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根据“存在的问题”确定流域的治理措施

◆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①调整农业结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生物措施;②工程护坡、打坝淤泥等工程措施;③进行小流域治理。

◆对河流污染的治理措施:

①关闭污染较重的小工业;②对工农业及生活污水进行治理;③减少枯水期用水,使流量增加;④调整生产过程,适当在洪水期排污。

◆对生物资源破坏的治理措施: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适当迁出保护区内的居民;③调整农业结构,控制人类活动(如交通建设);④宣传教育。

●区域经济发展——农业

1、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或图示信息,弄清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根据与区域农业发展的相关程度,从光热、降水、水源、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人口密度、农产品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国家政策、资金投入、农业科技等方面评价其农业区位条件。

2、区域农业布局特点分析:

区域农业布局体现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对自然条件的适应和改造,以适应为主。

农业生产必须与自然条件相适应,这样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否则,会陷入经济效益不断下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恶性循环。

不同自然因素对农业布局有不同影响,主要控制因素是地形和气候。

地形:

从宏观看(大区域图)——山区适宜发展林业或牧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湿地(湖区、库区等)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

从微观看(小区域,通常为等高线图)——坡度较大的山地适宜营造水土保持林,较缓处可发展经济林木(如茶叶、果树等)或修筑水平梯田,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可发展种植业,湿地发展水产养殖业。

气候:

热量——不同热量带有各自的典型农作物品种。

水分——不同的干湿状况决定不同的用地类型:

湿润地区—水田,半湿润地区—旱地,半干旱干旱地区—草地。

3、区域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总体认识:

区域农业发展通常以中国地区为例,可迁移到发展中国家的其它地区。

中国农业发展总体和实现两个转变,即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转变。

因此首先要明确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区别。

对落后地区的农业发展来说,传统农业的特点就是其面临的问题,现代农业的特点大致即其发展的方向:

产业结构农业投入农业技术经营方式农产品商品率农民收入:

增收措施农业生态

传统农业:

中国农业大多为传统混合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结构单一而缺乏特色;以自给自足为目的,产品多样而缺乏优势。

低。

劳动密集:

手工劳动为主(精耕细作),粗放低低扩大生产规模(垦荒、扩大载畜量等),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人地关系紧张,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荒漠化、水旱灾害)

现代农业:

选择具有区域优势的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集中生产。

特色突出,优势明显。

高。

资金技术密集:

生物技术、机械化程度高集约高高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良品种等),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能源消耗大(农业污染较重)

问题总结:

对区域农业发展现状的评价通常要从上表所列诸方面着手,结合区域实际,选择最符合当地情况的项目展开分析或论述。

生态恶化区的农业发展还要结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围绕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的有关理论分析阐述。

4、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历史、现状、特点不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就不同。

答题时应结合区域实际,从以下项目中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条目作答。

加大资金、技术的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牧民生活条件;营造水土保持林、防护林,恢复生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防灾减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变种植业为主为多业并举,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商品农业、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商品率,提高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能源概述

1、概念:

凡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统称为能源。

2、分类:

(1)按形成和来源分类:

①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生物能、水能、风能等。

②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

地热、核能。

③来自月球、太阳对地球的引力而形成的潮汐能。

(2)按利用的技术状况分类:

①常规能源:

被人类利用多年,现在仍大规模使用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

②近若干年才被利用的能源,如核能、地热、海洋能、太阳能、沼气;或过去利用过,现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的能源,如风能。

(3)按性质分类:

①可再生能源:

使用后仍可更新或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生物能、风能等。

②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