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9028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3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3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3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3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13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13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13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13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13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docx

《13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3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docx

13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13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13.1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13.1.1锅炉烟气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该项目的3台DZL2.8-1/95/70-AⅡ热水锅炉均配有GZL-Ⅱ-6型水浴除尘器,除尘效率96~99%、脱硫率可达80%。

治理后的烟气排放烟尘和SO2的浓度分别为71.7mg/m3和193.7mg/m3,通过H=50m,出口直径1.5m的烟囱高空排放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Ⅱ时段标准要求;经预测分析,对区域内环境空气影响轻微。

除尘水循环使用,并定期加入碱,pH值控制在9.0~10.0范围内,保证除尘器的脱硫效率。

综上所述,锅炉烟气治理措施可行。

13.1.2食堂油烟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根据第三章工程分析可知,该医院食堂供应800人次/日饭菜,基准灶头数为20个,规模属于大型食堂。

根据同类项目类比,该项目厨房油烟的浓度值为12mg/m3。

根据《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中对“大型”标准的规定,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2.0mg/m3,净化措施最低去除效率为85%,因此,该项目应使用油烟去除率不低于85%的油烟净化器。

厨房废气包括燃烧废气和厨房油烟两部分。

油烟中包括气体、液体、固体三相,液固相颗粒物的粒径一般<10μm,颗粒粘着性强,大部分不溶于水。

厨房废气中含有多种致突变物质、CO、NO2以及少量SO2。

厨师在厨房中每天工作时间一般在4小时左右,显然,长时间和废气的接触对厨师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根据一些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从事烹调工作者的鼻喉癌发病率高于其他职业,如果厨房中排气措施不合理,会对厨师等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

此外,还会造成室内烟气排放不畅、室外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解决该项目厨房废气污染,改善操作人员工作环境,本项目采取如下措施:

1)采用油烟去除率不低于85%的油烟净化器,厨房油烟经净化处理后,油烟浓度可降至1.8mg/m3,符合《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中对油烟排放浓度不得高于2.0mg/m3的规定。

2)加大厨房通风量,保证厨房内的适当负压,防止污染物外逸。

3)为改善厨师等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采用局部空调送风方式:

在夏季利用空调向工作点送凉风,冬季则直接向工作点送室外风。

4)定期对油烟净化器进行维护,使之在最佳工况下运行。

采取以上措施后,该项目厨房油烟排放符合《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之“大型”标准,即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2.0mg/m3,净化措施最低去除效率为85%。

厨房油烟经妥善处理后排放,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治理措施可行。

13.2污水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13.2.1污水特点

医院综合排水中生活污水所占比重较大,其主要成分有机物、悬浮物、油脂、pH等都与常见生活污水相似,但其成分更为复杂,门诊和病房排水因沾染病人的血、尿、便而具有传染性,有些污水还含有某些有毒化学物质和多种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

它们在环境中具有一定的适应力,有的甚至在污水中存活较长,必须经消毒灭菌后方可排放。

13.2.2政策法规

医院污水中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它对人民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八条规定:

含病原体的污水,必须经过消毒处理,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后,方准排放。

同时按照国家计委、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颁发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等有关规定,要求污水处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13.2.3医院污水处理的原则

1)凡排放到有集中污水处理厂市下水道的医院污水,以解决生物性污染为主,可以采用一级处理,凡排放到地面水域的医院污水,应根据水体的用途和环境保护部门的法规与规定,对污水的生物性污染,理化污染物质及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全面处理,一般采用二级处理。

2)为了节约经常运转费用,在采用一级处理流程时,医院医疗污水应与生活区污水分流;在采用二级处理流程时,医院医疗污水和生活区污水应与院内雨水分流。

3)医院污水处理设施应有防腐、防渗、防漏措施、各种构筑物均应加盖,寒冷地区应有防寒措施。

4)医院污水处理设施应有具有造价低廉、管理方便、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等,并严禁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5)医院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备有安全防护措施。

6)医院污水处理后重复使用时,必须采取慎重态度。

一般只限用于冲洗厕所、灌溉园林。

7)为了调节水量和水质,降低设备负荷,二级污水处理工程可设置调节池,调节池的容积应为平均小时污水量的4-6倍。

8)采用间歇式消毒时,消毒池应不少于2座,每座消毒池的容积应附加20~30%做为安全系数。

9)化粪池、沉淀池及接触池的污泥,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后的污泥,不得做为蔬菜或块根作物的肥料。

10)含放射性物质、重金属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水,必须先进行单独处理后,方得排入污水处理站。

13.2.4污水处理工艺比选

本项目污水排放到地面水域,根据医院污水处理原则,污水处理采用二级处理工艺,其工艺为“调节池→生物氧化→接触消毒”。

下面对生物氧化和接触消毒两个单元的工艺进行比选分析。

13.2.4.1生物氧化

医院污水采用生物处理,一方面是降低水中的污染物浓度,达到排放标准;另一方面可保障消毒效果。

生物处理工艺主要有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膜生物反应器、曝气生物滤池和简易生化处理等。

1)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以悬浮生长的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对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进行降解的废水生物处理工艺。

①工艺特点

a、活性污泥工艺的优点是对不同性质的污水适应性强,建设费用较低。

  b、活性污泥工艺的缺点是运行稳定性差,容易发生污泥膨胀和污泥流失,分离效果不够理想。

②适用范围

  传统活性污泥法适用于800床以上水量较大的医院污水处理工程。

对于800床以下、水量较小的医院常采用活性污泥法的变形工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

  SBR工艺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

SBR按周期循环运行,每个周期循环过程包括进水、反应(曝气)、沉淀、排放和待机五个工序。

SBR单个周期的进水、反应、沉淀、排放和待机都是可以进行控制的。

每个过程与特定的反应条件相联系(混合/静止,好氧/厌氧),这些反应条件促进污水物理和化学特性有选择的改变。

  SBR工艺具有流程简单、管理方便、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较低、处理效果好及设备国产化程度高等优点。

2)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采用固定式生物填料作为微生物的载体,生长有微生物的载体淹没在水中,曝气系统为反应器中的微生物供氧。

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微生物固定生长于生物填料上,克服了悬浮活性污泥易于流失的缺点,在反应器中能保持很高的生物量。

①工艺特点

a、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冲击负荷和水质变化的耐受性强,运行稳定。

  b、生物接触氧化法容积负荷高,占地面积小,建设费用较低。

  c、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泥产量较低,无需污泥回流,运行管理简单。

  d、生物接触氧化法有时脱落一些细碎生物膜,沉淀性能较差的造成出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稍高,一般可达到30mg/L左右。

②适用范围

生物接触氧化法适用于600床及以下的中小规模医院污水处理工程。

尤其适用于场地面积小、水量小、水质波动较大和污染物浓度较低、活性污泥不易培养等情况,管理方便。

3)膜-生物反应器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BioReactor,MBR)是将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反应器结合在一起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

根据膜分离组件的设置位置,可分为分置式MBR和一体式MBR两大类。

①工艺特点

a、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水质优质稳定,可以完全去除SS,对细菌和病毒也有很好的截留效果。

b、实现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龄(SRT)的完全分离,使运行控制更加灵活稳定;生物反应器内微生物量浓度高,可高达10g/L以上,处理装置容积负荷高,占地面积小,减小了消化所需体积。

c、有利于增殖缓慢的微生物的截留和生长,系统消化效率提高。

可延长一些难降解有机物在系统中的水力停留时间,有利于难降解有机物降解效率的提高。

d、MBR剩余污泥产量低,甚至无剩余污泥排放,降低了污泥处理费用。

②适用范围

该工艺适用于300床以下的小规模的医院污水处理工程,尤其适用于场地面积小、水质要求高和紫外消毒等的情况。

4)曝气生物滤池

曝气生物滤池(BAF)是生物膜处理工艺的一种。

采用一种新型粗糙多孔的粒状滤料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滤料表面生长有生物膜,池底提供曝气,污水流过滤床时,污染物首先被过滤和吸附,进而被滤料表面的微生物氧化分解。

目前BAF已从单一的工艺逐渐发展成系列综合工艺,有去除悬浮物、COD、BOD、消化、脱氮等作用。

①工艺特点

a、出水水质好。

BAF可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COD、细菌和大部分氨氮,出水SS小于10mg/L。

b、可靠性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无污泥膨胀问题。

c、BAF容积负荷高于常规处理工艺,并可省去二沉池和污泥回流泵房,占地面积通常为常规工艺的1/3~1/5。

d、需进行反冲洗,反冲水量较大,且运行方式复杂,但易于实现自控。

②适用范围

该工艺适用于300床以下的小规模医院污水处理工程,尤其适用于场地面积小和水质要求高等的情况。

5)简易生化处理工艺

①工艺特点

沼气净化池利用厌氧消化原理进行固体有机物降解。

沼气净化池的处理效率优于腐化池和沼气池,造价低,动力消耗低,管理简单。

②适用范围

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小型综合医院,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简易生化处理作为过渡处理措施,之后逐步实现二级处理或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

上述五种工艺的特点、适用范围与投资水平等汇总于表13-1中。

根据比选分析,本项目生物处理选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13.2.4.2消毒技术

医院污水消毒是医院污水处理的重要工艺过程,其目的是杀灭污水中的各种致病菌。

医院污水消毒常用的消毒工艺有氯消毒(如氯气、二氧化氯、次氯酸钠)、氧化剂消毒(如臭氧、过氧乙酸)、辐射消毒(如紫外线、γ射线)。

表13-2对常用的氯消毒、臭氧消毒、二氧化氯消毒、次氯酸钠消毒和紫外线消毒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归纳和比较。

通过比选,臭氧发生器、紫外线消毒一次性投资大且运行管理复杂;投加漂粉精、消毒液、漂白粉运行费用太昂贵;投加液氯技术成熟、效果好,但且危险性大,易泄漏,一次性投资也并不比二氧化氯发生器低多少,还易与有机物生成三氯甲烷等有毒物质;次氯酸钠发生器关键部位易损坏、体积大,电耗和盐耗都较高,操作管理不便。

因此,推荐使用经济性和技术先进性都适中的二氧化氯发生器消毒。

表13-1不同生物处理工艺的综合比较

工艺类型

优点

缺点

适用范围

基建投资

活性污泥法

对不同性质的污水适应性强。

运行稳定性差,易发生污泥膨胀和污泥流失,分离效果不够理想

800床以上的水量较大的医院污水处理工程;800床以下医院采用SBR法

较低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抗冲击负荷能力高,运行稳定;容积负荷高,占地面积小;污泥产量较低;无需污泥回流,运行管理简单。

部分脱落生物膜造成出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稍高。

600床及以下的中小规模医院污水处理工程。

适用于场地小、水量小、水质波动较大和微生物不易培养等情况。

膜-生物反应器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水质优质稳定,有效去除SS和病原体;占地面积小;剩余污泥产量低甚至无。

气水比高,膜需进行反洗,能耗及运行费用高。

300床以下小规模医院污水处理工程;医院面积小,水质要求高等情况。

曝气生物滤池

出水水质好;运行可靠性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无污泥膨胀问题;容积负荷高且省去二沉池和污泥回流,占地面积小。

需反冲洗,运行方式比较复杂;反冲水量较大。

300床以下小规模医院污水处理工程。

较高

简易生化处理工艺

造价低,动力消耗低,管理简单。

出水COD、BOD等理化指标不能保证达标。

作为对于边远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污水处理的过渡措施,逐步实现二级处理或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

表13-2常用消毒方法比较

优点

缺点

消毒效果

Cl2

具有持续消毒作用;工艺简单,技术成熟;操作简单,投量准确。

产生具致癌、致畸作用的有机氯化物(THMs);处理水有氯或氯酚味;氯气腐蚀性强;运行管理有一定的危险性。

能有效杀菌,但杀灭病毒效果较差。

次氯酸钠

NaOCl

无毒,运行、管理无危险性。

产生具致癌、致畸作用的有机氯化物(THMs);使水的PH值升高。

与Cl2杀菌效果相同。

二氧化氯

ClO2

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不产生有机氯化物(THMs);投放简单方便;不受pH影响。

ClO2运行、管理技术成熟,但只能就地生产,就地使用;制取设备复杂;操作管理要求高。

较Cl2杀菌效果好。

臭氧

O3

有强氧化能力,接触时间短;不产生有机氯化物;不受pH影响;能增加水中溶解氧。

臭氧运行、管理有一定的危险性;操作复杂;制取臭氧的产率低;电能消耗大;基建投资较大;运行成本高。

杀菌和杀灭病毒的效果均很好。

紫外线

无有害的残余物质;无臭味;操作简单,易实现自动化;运行管理和维修费用低。

电耗大;紫外灯管与石英套管需定期更换;对处理水的水质要求较高;无后续杀菌作用。

效果好,但对悬浮物浓度有要求。

13.2.5可行性分析

项目污水处理工艺最终确定为“调节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氧化氯发生器消毒”二级处理工艺,详见图3-3。

本工艺CODcr去除率80%、SS去除率70%、NH3-N去除率40%、BOD5去除率85%,消毒效果明显,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中二级标准,同时满足《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中标准,污水治理措施可行。

13.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项目主要噪声源是车辆进出以及机械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

对于车辆产生的噪声可从加强管理着手减少,停车场的位置设置指示牌加以引导,出口和进口分开,并设置明显的进出口标志,避免车辆不必要的怠速、制动、起动甚至鸣号。

对于一些机械设备,如鼓、引风机、抽风机、水泵等首先在设备选型上选用低噪声的先进设备,鼓引风机、水泵均设置于密闭的房间内并以多孔介质做减振垫,水泵于管道连接时采用柔性方式,在抽风机进出风口处设消声器。

采取上述措施后各噪声源对声环境影响轻微,院界噪声值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1类标准,防治措施可行。

13.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医院在固废收集处理过程中,将带有传染性的垃圾废料和不带传染性的严格分开,尽量减少了有毒有害垃圾和带传染性垃圾的数量,以利于废物的回收利用和处理。

生活垃圾收集实行分类化,纸质包装、金属包装、塑料包装和玻璃包装等通过分类收集(可利用、不可回收利用)减少垃圾的填埋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同时与环卫部门联系,使本项目的生活垃圾及时收集,及时清运至城市垃圾中转站,再定时清运进入城市垃圾处理厂统一处理,可以避免生活垃圾长时间堆放引起环境污染。

医疗废物暂时按规定收集、贮存,每天定时运往邯郸市医疗垃圾无害化焚烧处理场进行焚烧处理,污泥经过消毒处理后随医疗废物一并处理。

本项目固体废物处置率达到100%,治理措施可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