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模拟题精选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02945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33 大小:1.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模拟题精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模拟题精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模拟题精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3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模拟题精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3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模拟题精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3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模拟题精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3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模拟题精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3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模拟题精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3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模拟题精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3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模拟题精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3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模拟题精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3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模拟题精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3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模拟题精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3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模拟题精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3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模拟题精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3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模拟题精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3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模拟题精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3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模拟题精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3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模拟题精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3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模拟题精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模拟题精选WORD版含答案.docx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模拟题精选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模拟题精选WORD版含答案.docx(1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模拟题精选WORD版含答案.docx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模拟题精选WORD版含答案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模拟题精选WORD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在一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M(g)+N(g)

2R(g)△H<0,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改变某一条件,其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刻的v(正)小于t2时刻的v(正)

B.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向密闭容器中加R

C.I、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M的体积分数相等

D.I、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

2.

对于可逆反应SiO2(s)+C(s)+N2(g)

Si3N4(s)+CO(g)(未配平)△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氧化剂为N2,还原产物为CO

B.增加焦炭的用量,生成氮化硅的反应速率增大

C.反应中每生成0.1molSi3N4转移的电子为1.2mol

D.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c(CO)/c(N2),升高温度K减小

3.

工业上利用Ga与NH3高温条件下合成固体半导体材料氮化稼(GaN)同时有氢气生成。

反应中,每生成3molH2时放出30.8kJ的热量。

恒温恒容密闭体系内进行上述反应,下列有关表达正确的是

A.I图像中如果纵坐标为正反应速率,则t时刻改变的条件可以为升温或加压

B.II图像中纵坐标可以为镓的转化率

C.III图像中纵坐标可以为化学反应速率

D.IV图像中纵坐标可以为体系内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4.

工业制备氮化硅的反应为:

3SiCl4(g)+2N2(g)+6H2(g)

Si3N4(s)+12HCl(g)ΔH<0,将0.3molSiCl4和一定量N2、H2投入2L反应容器,只改变温度条件测得Si3N4的质量变化如下表:

时间/min

质量/g

温度/℃

0

1

2

3

4

5

6

250

0.00

1.52

2.80

3.71

4.73

5.60

5.60

300

0.00

2.13

3.45

4.48

4.48

4.48

4.4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0℃,前2min,Si3N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mol·L-1·min-1

B.反应达到平衡时,两种温度下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相同

C.达到平衡前,300℃条件的反应速率比250℃快;平衡后,300℃比250℃慢

D.反应达到平衡时,两种条件下反应放出的热量一样多

5.

以反应5H2C2O4+2MnO4-+6H+=10CO2↑+2Mn2++8H2O为例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时,分别量取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迅速混合并开始计时,通过测定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编号

H2C2O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温度/℃

浓度/mol/L

体积/mL

浓度/mol/L

体积/mL

0.10

2.0

0.010

4.0

25

0.20

2.0

0.010

4.0

25

0.20

2.0

0.010

4.0

5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②、③所加的H2C2O4溶液均要过量

B.若实验①测得KMnO4溶液的褪色时间为40s,则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KMnO4)=2.5×10-4mol/L/s

C.实验①和实验②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②和③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D.实验①和②起初反应均很慢,过了一会儿速率突然增大,可能是生成的Mn2+对反应起催化作用

6.

一定量的锌粉和3mol/L的过量盐酸反应,当向其中加入少量的下列物质时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不影响产生H2总量的是

①铁粉②银粉③石墨粉④稀硝酸⑤CaCO3⑥浓盐酸

A.②④⑥B.①②⑤⑥C.②③⑥D.②③④⑥

7.

在某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X(g)和1molY(g)发生反应:

2X(g)+Y(g)

3Z(g) ,反应过程持续升高温度,测得混合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M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

B.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

C.平衡后充入Z,达到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增大

D.W、M两点Y的正反应速率相同

8.

T℃时,将2.0molA(g)和2.0molB(g)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发生下述反应:

A(g)+B(g)

2C(g)+D(s) △H<0; t时刻反应达到平衡时,C(g)为2.0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时刻反应达到平衡时,A(g)的体积分数为20%

B.T℃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2

C.t时刻反应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平衡逆向移动

D.相同条件下,若将l.0molA(g)和1.0molB(g)充入同样容器,达到平衡后,A(g)的转化率为50%

9.

2SO2(g)+O2(g)

2SO3(g)△H=-198kJ/mol,在V2O5存在时,该反应机理为:

V2O5+SO2→2VO3+SO3(快);4VO2+O2→2V2O5(慢)

A.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V2O5的质量B.V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198kJ/molD.升高温度,该反应的△H增大

10.

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

NO(g)+CO(g)

N2(g)+CO2(g)△H=-373.4kJ·mol-1。

在一容积为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NO和0.5molCO,5min后该反应达到平衡,此时N2的物质的量为0.06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后,若只升高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B.达到平衡后,再通入稀有气体,逆反应速率增大

C.0~5min内,NO的反应速率为2.4×10-3mol·L一1·min一1

D.使用催化剂,平衡常数不变

11.

短周期元素X和元素Y,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元素Y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b),L层电子数为(a+b),则X、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和水反应B.和硫酸反应

C.和氢氧化钠反应D.和氯气反应

12.

某温度下,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K=1.该温度下在体积均为1L的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CO(g)和H2O(g)的起始浓度及5min时的浓度如表所示.

起始浓度

5min时浓度

起始浓度

5min时浓度

c(CO)/mol/L

0.1

0.08

0.2

x

c(H2O)/mol/L

0.1

0.08

0.2

y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x=y=0.16

B.反应开始时,乙中反应速率比甲快

C.甲中0~5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v(CO)=0.004mol/(L•min)

D.平衡时,乙中H2O的转化率是50%,c(CO)是甲中的2倍

13.

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NH3)=0.1mol/(L•min)B.v(NH3)=0.2mol/(L•min)

C.v(H2)=0.3mol/(L•min)D.v(H2)=0.4mol/(L•min)

14.

图像常作为描述化学过程的一种方法,在化学中大量运用。

下列有关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Ⅰ表示VL0.1mol/L的氨水中滴加某种浓度的盐酸时,溶液pH的变化情况

B.图Ⅱ表示SO2与O2的可逆反应,t2时刻条件的改变可能是压强

C.图Ⅲ表示一个气体总休积减小的可逆反应中,压强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D.图Ⅳ表示某种放热反应,反应热为49.0kJ

15.

利用图1和图2中的信息,按图3装置(连接的A、B瓶中已充有NO2气体)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O2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不含离子键

B.2NO2⇌N2O4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向H2O2中加入Fe2(SO4)3后,B中颜色变浅

D.H2O2分解反应中Fe2(SO4)3作催化剂,可以使反应的△H减小

16.

将一定量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加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H2COONH4(s)

2NH3(g)+CO2(g)。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负对数(-lgK)值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点对应状态的平衡常数K(C)=10-3.638

B.该反应的△H>0

C.NH3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D.30℃时,B点对应状态的v(正)<v(逆)

17.

一定温度下,在三个恒容体积均为2.0L的容器中发生反应:

PCl5(g)

PCl3(g)+Cl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编号

温度(℃)

起始/mol

平衡/mol

达到平衡

所需时间/s

PCl5(g)

PCl3(g)

Cl2(g)

320

0.40

0.10

0.10

t1

320

0.80

t2

410

0.40

0.15

0.15

t3

A.平衡常数K:

容器Ⅱ>容器Ⅲ

B.反应到达平衡时,PCl5的转化率:

容器Ⅱ>容器Ⅰ

C.反应到达平衡时,容器I中的平均速率为v(PCl5)=0.1/t1mol•L-1•s-1

D.起始时向容器Ⅲ中充入PCl50.30mol、PCl30.45mol和Cl20.10mol,则反应将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18.

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A和B发生下列反应,A(s)+2B(g)

2C(g)△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若升高温度则达平衡后混合气体的

A.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B.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C.密度减小D.气体压强增大

19.

K2FeO4在水中不稳定,发生反应:

4FeO42+10H2O

4Fe(OH)3(胶体)+8OH-+3O2,其稳定性与温度(T)和溶液pH的关系分别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ⅠK2FeO4的稳定性与温度关系图ⅡK2FeO4的稳定性与溶液pH关系

A.由图Ⅰ可知K2FeO4的稳定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B.由图Ⅰ可知温度:

T1>T2>T3

C.由图Ⅰ可知上述反应ΔH<0

D.由图Ⅱ可知图中a

20.

下列事实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收集氯气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

B.加压条件下有利于SO2和O2反应生成SO3

C.将NO2球浸泡在热水中颜色加深

D.加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NH3

21.

(不定项)在温度T1和T2时,分别将0.50molCH4和1.20molNO2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CH4(g)+2NO2(g)

N2(g)+CO2(g)+2H2O(g),测得n(CH4)随时间变化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0

20

40

50

T1

n(CH4)/mol

0.50

0.35

0.25

0.10

0.10

T2

n(CH4)/mol

0.50

0.30

0.18

0.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CH4的平衡转化率为70.0%

B.该反应的△H>0、T1<T2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T1时向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30molCH4和0.80molH2O(g),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T1时向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50molCH4和1.20molNO2,与原平衡相比,达新平衡时N2的浓度增大、体积分数减小

22.

下列关于各图象的解释或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0.1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mol•L﹣1醋酸溶液的滴定曲线

B.图乙表示向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I的变化

C.根据图丙所示可知: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吸收热量,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D.图丁表示反应2SO2+O2⇌2SO3,t1时刻只减小了SO3的浓度

23.

(不定项)己知重铬酸钾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2CrO42-(黄色)+2H+

Cr2O72-(橙红色)+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溶液的pH降低时,平衡向左移动

B.恒温下,将上述溶液用蒸馏水稀释到原体积的2倍,平衡向右移动

C.当溶液颜色不变时,溶液的c(H+)/c(OH-)是一个定值

D.增大CrO42-浓度,平衡向右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24.

如图所示,隔板I固定不动,活塞II可自由移动,M、N两个容器中均发生反应:

A(g)+2B(g)

xC(g),向M、N中通入1mol和2molB的混合气体,初始M、N容积相同,保持温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x=3,达到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关系为:

φ(M)>φ(N)

B.若x<3,C的平衡浓度关系为:

c(M)<c(N)

C.若x>3,达到平衡后B的转化率关系为:

α(M)>α(N)

D.x不论为何值,平衡时M、N中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都相等

25.

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如下:

I.向5mL0.05mol/LFeCI3溶液中加入5mL0.05mol/LKI溶液(反应a),平衡后分为两等份

Ⅱ.向一份加入饱和KSCN溶液,变红(反应b);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显极浅的紫色

Ⅲ.向另一份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显紫红色

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a为:

2Fe3++2I-

2Fe2++I2

B.Ⅱ中,反应a进行的程度大于反应b

C.比较氧化性:

Ⅱ中,I2>Fe3+

D.比较水溶液中c(Fe2+):

Ⅱ<Ⅲ

26.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用平衡浓度计算,也可以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总压不变,用平衡分压计算平衡常数更方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于C2H4(g)+H2O(g)=C2H5OH(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体系的总压强为P,其中C2H4(g)、H2O(g)、C2H5OH(g)均为1mol,则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Kp=3/P

B.恒温恒压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

若此时A、B和C均增加1mol,平衡正向移动

C.一恒温恒压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N2(g)+3H2(g)=2NH3(g)达到平衡状态时,N2、H2、NH3各1mol,若此时再充入3molN2,则平衡正向移动

D.对于一定条件下的某一可逆反应,用平衡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和用平衡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其数值不同,但意义相同,都只与温度有关

二、填空题

27.

近年来,随着聚酯工业的快速发展,氯气的需求量和氯化氢的产出量也随之迅速增长。

因此,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

回答下列问题:

(1)Deacon发明的直接氧化法为:

4HCl(g)+O2(g)=2Cl2(g)+2H2O(g)。

下图为刚性容器中,进料浓度比c(HCl)∶c(O2)分别等于1∶1、4∶1、7∶1时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可知反应平衡常数K(300℃)____________K(400℃)(填“大于”或“小于”)。

设HCl初始浓度为c0,根据进料浓度比c(HCl)∶c(O2)=1∶1的数据计算K(400℃)=_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

按化学计量比进料可以保持反应物高转化率,同时降低产物分离的能耗。

进料浓度比c(HCl)∶c(O2)过低、过高的不利影响分别是____________。

(2)Deacon直接氧化法可按下列催化过程进行:

CuCl2(s)=CuCl(s)+

Cl2(g)ΔH1=83kJ·mol-1

CuCl(s)+

O2(g)=CuO(s)+

Cl2(g)ΔH2=-20kJ·mol-1

CuO(s)+2HCl(g)=CuCl2(s)+H2O(g)ΔH3=-121kJ·mol-1

则4HCl(g)+O2(g)=2Cl2(g)+2H2O(g)的ΔH=_________kJ·mol-1。

(3)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HCI的转化率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写出2种)

(4)在传统的电解氯化氢回收氯气技术的基础上,科学家最近采用碳基电极材料设计了一种新的工艺方案,主要包括电化学过程和化学过程,如下图所示:

负极区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反应方程式)。

电路中转移1mol电子,需消耗氧气__________L(标准状况)

28.

氮氧化合物是工业生产重要原料,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研究氮氧化合物相关反应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

(1)一步完成的反应称为基元反应,只由基元反应构成的化学反应称为简单反应,两个及以上基元反应构成的化学反应称为复杂反应,复杂反应的速率取决(等)于慢的基元反应速率。

基元反应aA+bB=cC+dD的速率方程为v=k·ca(A)·cb(B),其中k为速率常数。

已知反应NO2+CO=NO+CO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机理不同。

①温度高于490K时,上述反应为简单反应,请写出其速率方程______________。

②温度高于520K时,该反应是由两个基元反应构成的复杂反应,其速率方程v=k·c2(NO2),已知慢的基元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为NO、NO2、NO3,用方程式表示反应历程。

第一步:

____________________(慢反应)。

第二步:

____________________(快反应)。

(2)N2O4(g)

2NO2(g)ΔH=+57kJ·mol-1该反应是高中和大学化学学习的经典素材。

①对于上述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填字母)。

A.恒温恒容,加入N2O4重新达到平衡体系颜色加深

B.恒温恒容,加入NO2重新达到平衡NO2体积分数变大

C.绝热容器中,体系颜色不变,说明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D.恒温恒压下,加入N2O4重新达到平衡体系颜色不变

②T1K时,向1L真空容器中加入1molN2O4,达到平衡时NO2的平衡产率为20%,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____,达到平衡时吸收的热量为_____kJ。

某温度下,该反应达到平衡,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总压强为100KPa,密度为同状态下氢气密度的34.5倍,平衡常数KP=____KPa(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

③若v(N2O4)=k1·c(N2O4)v(NO2)=k2·c(NO2),T2温度下,若k1=k2,则T2____T1(填“高于”或“低于”)。

(3)复杂反应2NO(g)+O2(g)=2NO2(g)由两个基元反应构成,2NO(g)=N2O2(g)(快速平衡)N2O2(g)+O2(g)=2NO2(g)(慢反应),已知快反应为放热反应,其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k1和k2慢反应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k3和k4。

若v正=k·c2(NO)·c(O2)则k=______(用k1、k2、k3表示);

29.

氮元素有多种氧化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H2的燃烧热ΔH为-285.8kJ·mol-1。

N2(g)+2O2(g)=2NO2(g)ΔH=+133kJ·mol-1

H2O(g)=H2O

(1)ΔH=-44kJ·mol-1

则4H2(g)+2NO2(g)=4H2O(g)+N2(g)ΔH=__________。

(2)一定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40molN2O4,发生反应:

N2O4(g)

2NO2(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数据如下:

时间/s

20

40

60

80

100

c(NO2)/(mol·L-1)

0.12

0.20

0.26

0.30

0.30

①0-40s内,v(NO2)=________mol·L-1·s-1。

②升高温度时,气体颜色加深,则上述反应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③该温度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mol·L-1。

④相同温度下,若开始向该容器中充入0.80molN2O4,则达到平衡后c(NO2)________(填“>”“=”或“<”)0.60mol·L-1。

(3)N2O5是绿色硝化试剂,溶于水可得硝酸。

下图是以N2O4为原料电解制备N2O5的装置。

写出阳极区生成N2O5的电极反应式(注意阳极区为无水环境,HNO3亦无法电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湿法吸收工业尾气中的NO2,常选用烧碱溶液,产物为两种常见的含氧酸盐。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0.

近期发现,H2S是继NO、CO之后的第三个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它具有参与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事实中,不能比较氢硫酸与亚硫酸的酸性强弱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氢硫酸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而亚硫酸可以

B.氢硫酸的导电能力低于相同浓度的亚硫酸

C.0.10mol·L−1的氢硫酸和亚硫酸的pH分别为4.5和2.1

D.氢硫酸的还原性强于亚硫酸

(2)下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在较低温度下由水或硫化氢分解制备氢气的反应系统原理。

通过计算,可知系统(Ⅰ)和系统(Ⅱ)制氢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得等量H2所需能量较少的是_____________。

(3)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H2S(g)+CO2(g)

COS(g)+H2O(g)。

在610K时,将0.10molCO2与0.40molH2S充入2.5L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

①H2S的平衡转化率

=_______%,反应平衡常数K=________。

②在620K重复试验,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3,H2S的转化率α2_____α1,该反应的△H_____0。

(填“>”“<”或“=”)

③向反应器中再分别充入下列气体,能使H2S转化率增大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H2SB.CO2C.COSD.N2

31.

研究CO2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I.已知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C=O

C—O

C—H

H—H

O—H

键能/kJ·mol-1

745

351

415

436

462

则CO2(g)+3H2(g)

CH3OH(g)+H2O(g)ΔH=__________kJ·mol-1

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