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04021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6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中国历史七上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教材分析

本课有四块内容,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历史巨著《史记》、道教和佛教,分别反映的是两汉时期的科技、中医学、史学和宗教思想。

两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发展时期。

政治上,统一王朝气势恢宏,民族众多文化多元,中外交流频繁;封建经济恢复和进一步发展。

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从而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学情分析

七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同时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探究。

但学生阅读史料尤其是古文史料时仍有一定的困难。

教师应当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合理分析相关史料,帮助学生理解、感悟历史。

同时,教师应当在学习中引导学生树立史料意识,掌握较为科学的历史学习方法,感受历史学科的魅力。

教学目标

通过对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史料的学习,了解造纸术的发明过程和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民族自豪感;知道张仲景和华佗的事迹,学习古代科学家刻苦钻研的精神,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知道司马迁生平及其编撰的《史记》的内容特点和影响;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的产生、教义及其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

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历史巨著《史记》。

难点:

道教和佛教。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与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交流的事物有哪些?

导入:

佛教常用语“大千世界”、“因果”、“五体投地”等。

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造纸术的发明过程和对传播文化的作用;

2.知道张仲景和华佗的贡献,学习古代科学家刻苦钻研的精神;

3.知道司马迁生平及其编撰的《史记》的内容特点和影响;

4.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的产生、教义及其影响。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过渡语:

丝绸之路的开通,打开了东西方文明沟通交流的最后一扇大门,不仅中国的丝绸、冶铁、凿井等技术西传,西方的瓜果、音乐、魔术、宗教也纷至沓来,佛教,就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我们就将来学习大一统的汉朝科技与文化的发展。

师生共同解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重难点。

检查、巩固学习成果,温故知新。

 

用佛教用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明确学生学习目标任务,有的放矢。

【感知历史】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自主学习:

1.造纸术什么时候出现和改进的?

2.说说张仲景和华佗在医学方面取得的成就。

3.简介司马迁和他的历史巨著《史记》。

4.列举道教和佛教的在产生、传播影响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整理史实:

充分利用表格、图示等方法整合本节课的基本史实。

1.教师问题导学,学生自主学习本课基本史实。

2.学生交流展示自主学习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3.教师通过历史地图和文字等史料,穿插讲解曹操见许攸和赤壁之战等相关历史小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基本史实。

4.师生根据前面自主学习的内容,整理史实,完成本课的板书设计。

同时联系多种记忆方法,如关键词记忆法,知识体系记忆法,数字记忆法等。

教师过渡语:

两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发展时期。

政治上,统一王朝气势恢宏,民族众多文化多元,中外交流频繁;封建经济恢复和进一步发展。

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从而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在初步学习本课的基础上,梳理基本史实。

同时,充分利用趣味性的历史细节,丰满历史课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探究体验】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史料探究、体验感悟

一、造纸传文明

材料一: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

鱼网以为纸。

元兴元年,奏上之。

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

材料二:

甲骨文、金文、竹木简、帛书图片

材料三:

“纸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过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会过分”。

——美国学者德克•卜德

二、妙手治难症

材料一:

《伤寒杂病论》中许多著名方剂在现代人民卫生保健中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例如:

治疗乙型脑炎的白虎汤,治疗肺炎的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治疗急、慢性阑尾炎的大黄牡丹皮汤,治疗胆道蛔虫的乌梅丸,治疗痢疾的白头翁汤,治疗急性黄疽型肝炎的茵陈蒿汤,治疗心律不齐的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瓜蒌薤白白酒汤等,都是临床中常用的良方。

材料二:

华佗发明了酒服麻沸散的麻醉术。

一次,有个推车的病人,曲着脚,大喊肚子痛。

不久,气息微弱,喊痛的声音也渐渐小了。

华佗切他的脉,按他的肚子,断定病人患的是肠痈。

因病势凶险,华佗立即给病人用酒冲服“麻沸散”,待麻醉后,又给他开了刀。

这个病人经过治疗,一个月左右病就好了。

三、放眼看宗教

《西游记》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蕴含了许多学派的思想,有对佛教尊崇的描写,有对道家修行求长生的描述,同时还把儒家思想融入其中。

请举例说明《西游记》体现儒佛道的内容。

结合材料说说如何看待佛教和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

四、史学溯源流

材料一“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叙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历代史作者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至极则也。

材料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

材料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教师教学策略:

在学生交流展示基础上精讲点拨,注意指导精读史料的方法。

学生学习策略:

精读史料——分析图片史料的细节,找寻文字史料的关键词、关键语句,理解材料的出处和可靠性,理解材料所要表达的观点。

研究史料之间的关系。

分小组讨论、展示。

一、造纸传文明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使用的书写材料主要有哪些?

分别有哪些缺点?

(2)蔡伦改进后的造纸术具有哪些优点?

根据材料三思考:

造纸术的发明对社会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二、妙手治难症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内容,请你写出张仲景、华佗的主要成就。

三、放眼看宗教

请举例说明《西游记》体现儒佛道的内容。

结合材料说说如何看待佛教和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

四、史学溯源流

1.材料一中司马迁所创的“全史”的名称是什么?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部书采用了什么写作体例?

《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材料二中“通古今之变”中的“古”“今”分别指何时?

“古”指远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今”指汉武帝时期。

3.鲁迅在评价这部书时,说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为何对这部书评价这么高?

“史家之绝唱”指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在所有史书中地位最高。

正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谓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是指《史记》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因为这部书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与屈原的《离骚》地位相同。

4.司马迁有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对照司马迁的经历和成就,你如何看待这句话?

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出哪些人生道理?

司马迁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的写出了《史记》,活得有价值,有意义;人活着,就要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国家为人民多做贡献,即使死也要死得有价值。

教师结束语:

两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发展时期。

这体现在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

两汉时期的主要特征有统一王朝,气势恢宏;民族众多,文化多远;中外交流频繁;科技领先世界。

 

通过史料探究,突破重点,进行主题学习。

【巩固检测迁移运用】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巩固检测

1.有一位老中医善于养生之道,每天坚持锻炼,其所表现出来的虎、熊、鹿、猿、鸟各种形态惟妙惟肖,许多一同晨练的人为之叹服。

请问这套体操是古代哪位医家创编的?

()

A.扁鹊B.张仲景C.华佗D.孙思邈

2.战国时,诸子各派游说、讲学时,随身携带的各种著作和典籍往往要用车搬运,很不方便。

后来促使这一现象发生根本变化的发明是()

A.造纸术B.火药C.印刷术D.指南针

3.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

请问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A.秦朝时期B.西汉时期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

4.《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①商汤灭夏②齐桓公称霸

③商鞅变法④赤壁之战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5.戴佳同学在图书馆看到一本没有封面的古代史书,目录如右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本史书应是()

A.《论语》B.《伤寒杂病论》

C.《史记》D.《资治通鉴》

学生完成课后检测练习,教师矫正反馈。

所学知识巩固检测,迁移运用。

 

部分资料:

1.《西游记》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蕴含了许多学派的思想,有对佛教尊崇的描写,有对道家修行求长生的描述,同时还把儒家思想融入其中。

首先《西游记》主要是描写师徒五人取经路上的经历,取经路就是反映他们在一次次经历磨难最后到灵山感悟到最终的解悟,修成正果的过程。

这本身就反映一种佛家修行的理念。

除了对于佛教的描写,小说中还有许多对于道教的描述,如对太上老君炼制仙丹等内容。

中国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在中国开始处于一种主流地位,《西游记》中在唐僧被黄袍怪变成老虎,白龙马劝猪八戒去请孙悟空时就说“大师兄是有仁有义的美猴王”。

而孔子思想的核心即是“仁”。

2019-2020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

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15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单元

第三单元

主备人

时间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习张仲景、司马迁等人为了理想,面对挫折,努力拼搏的精神。

能力目标

学会归纳两汉时期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

知识目标

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对中医学的贡献、《史记》,道教和佛教等基本史实。

重点

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史记》

难点

道教和佛教

学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

教法

比较法、讨论归纳法、情景教学法

课前

准备

1、学生课前做好预习,通读本课内容,找出造纸术发明的意义

2、老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并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故事导课:

西汉时有一个叫东方朔的大文学家,此人真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据说有一次,他向汉武帝上一奏本,说起来还真是吓人一跳,这个奏本足足用了三千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汉武帝足足看了一个多月,那个累啊,真是难以形容啊!

同学们,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2、阅读教材67--71页,思考下列问题,5分钟后检测,看谁回答的准确。

1、在纸发明之前,古人用什么材料来书写?

2、谁改进造纸术?

他是怎么改进的?

这项技术的发明和改进有什么重大意义?

3、两汉时期最著名的医学家是哪两位?

他们做出了哪些贡献?

4、本课介绍了西汉时期的哪位史学家?

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这是一部什么体例的史书?

5、本课介绍了哪两种宗教?

这两种宗教的创立者是谁?

教义是什么?

对我国有何影响?

三、学习新课

(一)科技展厅---造纸术

1、看图,思考:

在纸发明以前中国古人都有哪些书写材料,这些材料有哪些缺点?

缺点:

青铜器坚硬,简用竹木制成,分量很重;帛虽轻,但价格昂贵。

人们使用起来都受到限制。

2、展示《甘肃天水出土的纸质地图》,让学生知道考古学家在陕西西安、甘肃天水等地多次发现西汉时期的麻纸。

这证明西汉时已生产纸。

请同学们:

想一想这种纸有什么缺点?

(这种纸质地粗糙,使用不便)

师:

这幅纸质地图为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纸。

3、播放视频《蔡伦改进造纸术》,回答:

蔡伦用什么原料造纸?

这种纸有什么优点?

(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优点:

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4、师生通过看《造纸工艺流程图》,让学生回答造纸的工艺流程是什么?

?

洗涤原料--浸渍沤制--焚烧草木灰--蒸煮--舂捣--制浆--捞取纸浆--晾晒--码放

5、师:

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取名为“蔡侯纸”。

6、看《造纸术传播图》,说出造纸术的发明有什么伟大的意义?

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7、根据图片分析造纸术的消极影响?

8、材料研读:

《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改进造纸术后:

“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查查看,元兴元年是公元哪一年?

(处理课本68页)

中国历史上有好几个年号为元兴的。

105-105年,东汉汉和帝刘肇,第二个年号元兴,用了9个月;

264-265年,三国东吴末帝孙皓,年号元兴;

404-406年,东晋,晋安帝司马德宗,年号元兴。

显然,这里的元兴元年,指的是105年。

9、思考:

纸广泛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你能说说有哪些方面吗?

10、动脑筋:

你知道再生纸吗?

今天人们大力提倡使用“再生纸”有什么重要意义?

意义:

①减少污染,保护环境;②节约资源

过渡语: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漫长的岁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至今影响世界。

中医学就是中华文化的璀璨之星,在国际上受欢迎和认可。

(2)医学展厅

1、明辨是非:

学生读幻灯片中的一段文字,找出文章中的错误信息

2、张仲景纠正了华佗的错误说法,使学生明确:

张仲景在医学方面的贡献

3、知识拓展:

出示麻沸散的相关资料

华佗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把麻醉药试制成功。

他给它起了个名字—麻沸散(sàn)。

他让患者和酒服下麻沸散,使患者失去知觉,再剖腹开腔、割疡洗腐,用桑皮线缝合,涂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间康复。

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

4、师;今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华佗创造的“五禽戏”成为今天很多人养生的健身操。

(展示幻灯片18)

5、师讲述韩国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及中国申遗情况,落实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家国情怀”。

明白;保护文化遗产,不容有失。

6、教师从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引出问题:

你的日常生活会涉及到中医吗?

你怎样看待中医医学?

(三)史学展厅

1、出示司马迁生平简介,让学生对司马迁有初步认识

2、播放视频《司马迁》,结合幻灯片中司马迁的经历,思考:

司马迁的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

1.10岁开始读古书,遇到疑难问题总要反复思考,直至明白。

(探究精神)

2.20岁那年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实地考察风土人情,收集历史资料。

(史料考证)

3.38岁那年,司马迁做了太史令,大量阅读朝廷史官记载。

(史料阅读)

4.48岁那年,因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而受“腐刑”,忍辱发愤著书,全力完成了《史记》。

(仗义,不畏强权、坚忍不拔)

5、结合时代背景讲述《史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6、材料研读: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想一想,司马迁这句名言的含义是什么?

(人总会死,有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价值,有的人死比羽毛还轻,没有意义。

(4)宗教展厅--道教

1、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回答道教时间、起源、创始人等基础知识。

2、展示道教的基本主张

1)、道教认为生、老、病、死虽是宇宙中不可抗拒的规律,但通过自身修炼,可以做到长生不死,得道成仙。

2)、精神修炼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主张修身养性,消极避世。

3)、炼制丹药是另一种重要方法,丹药分外丹和内丹,外丹用炉鼎烧炼矿石药物而成,说服之可令不老不死,内丹就是气功。

3、师生一起探讨:

道教传播的原因

太平道以治病来传道,对贫苦民众有很大的吸引力,太平道传播很快。

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在教义和传播方式上相似,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

(5)宗教展厅--佛教

1、学生说出佛教的地位、起源地、创始人、基本教义和传播原因、传播过程和影响。

2、展示四幅佛教图片,了解宣扬佛教的著名景点。

3、议一议:

我国封建统治者提倡和扶持宗教。

同学们分析一下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

宗教可以麻痹人民的思想,有利于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

(6)收获展厅

秦汉文化灿烂辉煌,通过众多展厅的参观,你有何启示?

先民的哪些品质值得咱们学习?

启示:

当时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为我们的祖先感到自豪。

精神品质:

勤于实践,乐于探索,勇于创新。

4、本课小结(见幻灯片34)

五、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我懂得了。

布置

作业

必做题

选做题

板书设

造纸术的发明蔡伦改进造纸术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和华佗麻沸散和五禽戏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史记》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道教和佛教

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同步测试(带答案)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一、单选题

1.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传入欧洲后,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人物中对造纸术的完善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A.蔡伦B.祖冲之C.张仲景D.郦道元

2.在今天陕西省韩城市郊有一座古柏环绕的“汉太史公墓”,郭沫若同志曾为之题词:

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这位“太史公”的杰作是()。

A.《春秋》B.《史记》C.《汉书》D.《后汉书》

3.下列哪一示意图,正确体现了东汉以后思想领域所形成的局面?

()

A.

B.

C.

D.

4.下列科技成果中,对世界人类文化的进步贡献最大的是()。

A.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B.《伤寒杂病论》的编写C.《九章算术》的成书D.“麻沸散”的发明

5.下列著作中属于数学专著的是()。

A.《九章算术》B.《齐民要术》C.《伤寒杂病论》D.《水经注》

6.今天我们用华佗再世称赞某人医术高明。

历史上华佗()。

?

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

?

擅长外科手术

?

创制麻沸散

?

编制五禽戏

A.?

?

?

B.?

?

?

C.?

?

?

D.?

?

?

7.某同学看了电影《霸王别姬》后,非常想多了解一些关于项羽、刘邦等人的知识,他可以参考的是()。

A.《论语》B.《墨子》C.《史记》D.《诗经》

8.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下关联错误的一项是()。

A.蔡伦——改进造纸术B.张衡——写成《九章算术》一书

C.华佗——制成“麻沸散”D.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

9.被誉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我国信徒众多,影响甚广。

这与中国政府一贯以来推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密切相关。

该宗教由古代印度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大约是在()。

A.秦朝末年B.西汉末年C.东汉末年D.唐朝末年

10.“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因果报应”等经典名言出自()。

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

11.以下搭配对应正确的是()。

A.外科鼻祖——张仲景B.医圣——华佗

C.司马迁——《史记》D.张衡——《伤寒杂病论》

12.司马迁著的《史记》,体例完备,史料翔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

这部史书可以作为我们了解历史史实的重要参考资料,你在《史记》中不可能查到的历史史实有()。

A.秦始皇统一度量衡B.武王伐纣C.陈胜吴广起义D.北京人已经使用火

13.

工艺流程与生产水平密切相关。

观察下图,它反映了我国汉代哪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程?

()

A.造纸

B.炼铁

C.纺织

D.制瓷

 

14.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陈胜D.班超

15.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

16.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肆虐全球,2009年广东中医药防治甲流高峰论坛称,中医中药在防治甲流方面的优势是肯定的,这一点连国家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都予以认可。

我国古代哪部著作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

A.《伤寒杂病论》B.《本草纲目》C.《齐民要术》D.《女史箴图》

17.自西汉以后的两千多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的是()。

A.道家学说B.法家学说C.佛家学说D.儒家学说

18.在一部电视剧里,描写了刘邦的夫人吕后为了逃避战乱,逃到了尼姑庵中,对于这一情节的设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个故事是正确的,因为当时佛教已经传入我国

B.这个故事是错误的,因为当时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

C.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但是符合事实的

D.这个故事不太真实,因为她逃入的是道观

19.在电视剧《西游记》里,孙悟空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丹药,你知道“太上老君”被哪一宗教尊为教主吗?

()

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

20.据记载,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战争不断,瘟疫流行,他家族中男女老少原有200多人,不到10年,就死去三分之二。

张仲景在痛悼家人之余,认真钻研古代医学著作,又博采众方,结合自己的经验,写成了一部奠定我国中医学基础的名著()。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神农本草经》D.《本草纲目》

二、分析题

(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他生活在汉武帝时期,年轻时曾游历过许多名山大川,调查过重要的历史遗迹,了解过各地的风土人情,接触过各种人物,采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后来有阅读了大量的图书,终于撰写成了一部通史巨著。

21.

(1)材料中的“他”是谁?

(2分)“巨著”指的是什么?

(2分)

 

(2)材料中“巨著”的体裁是什么?

(2分)

 

(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史记·五帝本纪》材料二

孝武皇帝者,孝景中子也。

母曰王太后。

孝景四年,以皇子为胶东王。

孝景七年,栗太子废为临江王,以胶东王为太子。

孝景十六年崩,太子即位,为孝武皇帝。

孝武皇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

——《史记·孝武本纪》

22.

(1)《史记》的作者是谁?

(1分)

(2)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史记》的内容是什么?

其地位如何?

(2分)

(3)鲁迅先生是如何评价《史记》的?

(1分)

 

23.(8分)纸的使用及其普遍,它的发明是在中国。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我国造纸术发明于何时?

(2分)造纸术发明后,是谁改进了造纸术?

(2分)

 

(2)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有何历史意义?

(4分)

答案:

1-5.ABAAA6-10.BCBBA11-15.CDADD16-20.ADBBB

21.

(1)司马迁《史记》

(2)纪传体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