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05080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8.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docx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docx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流程及控制要点

1.1施工工艺流程

预制叠合板施工工艺如下:

基层清理→弹线处理→支撑体系安装→预制叠合板底板吊装→预制叠合板底板调整→预制叠合板底板拼缝→机电管线敷设→叠合板钢筋绑扎及埋件安装→预留洞口支模→检查验收→叠合层混凝土浇筑→叠合层混凝土养护→拼缝模板及板底支撑拆除。

预制墙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6-1-1剪力墙结构PC施工工艺流程

预制阳台板、空调板类叠合板施工工艺如下:

基层清理→弹线处理→阳台板、空调板支撑安装并与结构内侧拉结牢固→板底支撑标高调整→阳台板、空调板吊装→校核阳台板、空调板标高及位置→阳台板、空调板临时性拉结牢固→阳台板、空调板钢筋与梁板钢筋绑扎牢固→梁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拆除支撑。

预制楼梯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基层清理→测量放线→楼梯上下口座浆找平→楼梯吊装就位→楼梯位置调整→楼梯上下口灌浆处理→防火隔墙板吊装→防火隔墙板调平→防火隔墙连接→防火隔墙板与结构之间缝隙封闭。

预制女儿墙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基层清理→测量放线→外露连接钢筋校正→设置标高调整螺母→预制女儿起吊、就位→临时固定→预制女儿墙板校正→预制女儿墙间后浇节点钢筋绑扎→机电管线预埋→灌浆施工→后浇节点模板支设→后浇节点混凝土浇筑→女儿墙模板及支撑拆除。

1.2装配式施工节点

1.2.1叠合板施工节点

叠合板后浇板带接缝形式如下图所示。

图5-2-1-1叠合板后浇接缝连接构造1

图6-2-1-2叠合板后浇接缝连接构造2

板边构造形式如下图所示。

图6-2-1-3中间层剪力墙端支座钢筋构造1图6-2-1-4中间层剪力墙中间支座钢筋构造2

墙体水平现浇带配筋如下图所示。

图6-2-1-5墙体水平现浇带(中间层)配筋图

图6-2-1-6墙体水平现浇带(顶层)配筋图

预制叠合板无外伸钢筋连接做法如下图所示。

图6-2-1-7预制板无外伸板底纵筋支座做法1图6-2-1-8预制板无外伸板底纵筋支座做法2

1.2.2墙体施工节点

图6-2-2-1“一”字型现浇带钢筋连接示意图

图6-2-2-2“L”型现浇带钢筋连接示意图

图6-2-2-3“T”型现浇带钢筋连接示意图

图6-2-2-4外墙水平施工缝示意图

图6-2-2-5外墙垂直施工缝示意图1图6-2-2-6外墙垂直施工缝示意图2

1.3外防护脚手架工程

本工程外脚手架采用落地式双排、三排盘扣脚手架相结合的形式。

因本工程为装配式整体结构,不得破坏外墙面层,故南北山墙连墙件拉结设在外墙门窗洞口处,如下图所示。

图6-3-1外墙门窗洞口拉接平面图

图6-3-2外墙门窗洞口拉接立面图

住宅楼山墙部位洞口较少,不能满足连墙件两步三跨设置要求,故对山墙位置处按如下方式进行处理。

对于超高不多的外脚手架体系,采用SAP2000对东、西山墙位置架体进行整体受力分析,采用优化结构支撑体系,增强锚固点刚度,来解决变形和倾覆问题,如下图所示。

图6-3-3东西山墙位置架体整体计算简图图6-3-4东西山墙位置架体平面布置简图

对于超高较大及体系变形较大的脚手架方案,采用镶嵌脚手板方案,将空间杆系结构改为空间板系结构。

进行整体结构抗风设计。

图6-3-5内嵌钢板整体计算简图

脚手架具体搭设详见《超高落地外防护脚手架施工方案》。

1.4塔吊附着及锚固

根据各塔吊的最终高度和性能要求,9层及以上楼座附属塔吊需要与周转房主体结构进行锚固,均在地上7层进行锚固。

锚固方法为锚固梁通过外墙门窗洞口与固定在锚固层楼板及顶板的工字钢和槽钢上面。

通过计算分析,由于此种方法锚固点对楼板撬动力过大,此位置处楼板需改为现浇顶板。

分析结果如下所示。

图6-4-1塔吊锚固点整体受力分析云图

图6-4-2塔吊锚固机构简图

塔吊锚固平面如下图所示。

图6-4-3塔吊锚固点平面布置图

塔吊锚固具体设置详见《*****塔吊锚固施工方案》。

1.5结构测量定位

轴线内控点布置:

在浇筑首层楼板时,按照内控点位置,预先埋设150x150x10mm厚钢板,钢板与顶板钢筋焊接牢固,并高出结构楼板面5mm。

首层放线内控点位经复测确定后,在预埋钢板上钻孔(直径2mm)嵌镶铜丝。

做为首层以上各施工层控制线竖向投测的基准点,以上各层楼板施工时在内控点竖向相应位置留置A100mm圆孔洞。

为防止竖向投测误差,每6层重新布置内控点。

图6-5-135户型吊线洞预留图

图6-5-240户型吊线洞预留图

图6-5-350户型吊线洞预留图

竖向投测:

把铅垂仪架在内控点的钢板上,对中整平后打开激光开关向上投测,在上方洞口用接收靶接受激光,并把激光调整到最小,并在每个控制点上做0°、90°、180°、270°四个方向上的投测,然后取其四个点的中心点作为本层轴线控制点的定位基准点,每个投测上来的控制点,用经纬仪打90°校核合格后放出井字线,然后再放出各细部轴线、墙边线、门窗洞口线,精度要求在2mm以内。

1.6电梯井道提升平台

电梯井操作平台采用定型化钢制提升平台。

本工程1#、3#楼各有5个电梯井口,2#、4#、5#楼各有4个电梯井口。

电梯井道净截面尺寸均为2100x2200mm。

为保证施工安全,采用定型钢制电梯井操作平台完成电梯井内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

各楼电梯井形式如下图所示。

图6-6-135户型电梯井平面图

图6-6-240户型电梯井平面图

图6-6-350户型井平面图

电梯井平台采用三角式支撑操作平台,吊环采用直径22mm(未经冷拉的一级钢)与平台支撑上槽钢焊接,每个平台4个。

平台采用12#槽钢,材质均为Q235B级。

电梯井平台与结构墙距离25mm,平台上满铺5mm厚花纹钢板,与槽钢焊接。

操作平台各槽钢之间焊接时焊缝要饱满,达到2级焊缝质量要求。

平台荷载取值考虑平台(含钢板自重)自重外附加4人在平台上施工的活荷载。

在使用过程中严禁在平台上堆放任何材料且不得将平台作为墙体模板的支撑点。

作业平台搁置在14a#工字钢上,两面支承,每侧两根14#工字钢,工字钢伸出电梯井墙面400mm,在墙体另一侧留出300x300x10mm钢板与墙体固定。

图6-6-4电梯井提升平台示意图1

图6-6-5电梯井提升平台示意图2

1.7预制叠合楼板施工

1.7.1施工工艺

预制叠合板施工工艺如下:

基层清理→弹线处理→支撑体系安装→预制叠合板底板吊装→预制叠合板底板调整→预制叠合板底板拼缝→机电管线敷设→叠合板钢筋绑扎及埋件安装→预留洞口支模→检查验收→叠合层混凝土浇筑→叠合层混凝土养护→拼缝模板及板底支撑拆除。

1.7.2施工准备

根据施工图纸,检查叠合板构件类型,确定安装位置,并对叠合板吊装顺序进行编号,根据施工图纸,弹出叠合板的水平及标高控制线,同时对控制线进行复核。

各栋号叠合板吊装顺序如下图所示。

图6-7-2-35户型预制板吊装顺序布置图

35户型每栋楼标准层叠合板各55块。

叠合板统计如下表所示。

表6-7-2-35户型预制构件概况(标准层)

序号

项目

型号

规格(mm)

数量(块)

所在层

重量

1

叠合板

YB-35-1a

4630x2000

8

1~9/12/15

2

叠合板

YB-35-1a(F)

4630x2000

8

1~9/12/15

3

叠合板

YB-35-1b

4630x2000

8

1~9/12/15

4

叠合板

YB-35-1b(F)

4630x2000

8

1~9/12/15

5

叠合板

YB-35-1c

4630x2000

8

1~9/12/15

6

叠合板

YB-35-1c(F)

4630x2000

8

1~9/12/15

7

叠合板

YB-35-2a

4230x2000

1

1~9/12/15

8

叠合板

YB-35-2b

4230x2000

1

1~9/12/15

9

叠合板

YB-35-2c

4230x2000

1

1~9/12/15

10

叠合板

YB-35-3

3300x1930

2

1~9/12/15

11

叠合板

YB-35-3a

3300x1930

1

1~9/12/15

12

叠合板

YB-35-3a(F)

3300x1930

1

1~9/12/15

图6-7-2-240户型预制板吊装顺序布置图

40户型,标准层叠合板各35块。

叠合板统计如下表所示。

表6-7-2-240户型预制构件概况(标准层)

序号

项目

型号

规格(mm)

数量(块)

所在层

重量

1

叠合板

YB-50-1a

6130x2200

4

1~12/15

2

叠合板

YB-50-1a(F)

6130x2200

4

1~12/15

3

叠合板

YB-50-1b

6130x2200

8

1~12/15

4

叠合板

YB-50-1c

6130x2200

4

1~12/15

5

叠合板

YB-50-1c(F)

6130x2200

4

1~12/15

6

叠合板

YB-50-6a

5230x1400

1

1~12/15

7

叠合板

YB-50-6b

5230x1400

2

1~12/15

8

叠合板

YB-50-6c

5230x1400

1

1~12/15

9

叠合板

YB-50-6d

5230x1400

1

1~12/15

10

叠合板

YB-50-9

4000x2230

3

1~12/15

11

叠合板

YB-50-9a

4000x2230

1

1~12/15

12

叠合板

YB-50-7

4430x2830

1

1~12/15

13

叠合板

YB-50-7(F)

4430x2830

1

1~12/15

图6-7-2-350户型预制板吊装顺序布置图

50户型标准层叠合板42块。

叠合板统计如下表所示。

表6-7-2-350户型预制构件概况(标准层)

序号

项目

型号

规格(mm)

数量(块)

所在层

重量

1

叠合板

YB-50-1a

6130x2200

4

1~6

2

叠合板

YB-50-1a(F)

6130x2200

5

1~6

3

叠合板

YB-50-1b

6130x2200

9

1~6

4

叠合板

YB-50-1c

6130x2200

4

1~6

5

叠合板

YB-50-1c(F)

6130x2200

5

1~6

6

叠合板

YB-50-5a

5130x1300

2

1~6

7

叠合板

YB-50-5b

5130x1200

2

1~6

9

叠合板

YB-50-5d

5130x1300

1

1~6

10

叠合板

YB-50-5d(F)

5130x1300

1

1~6

11

叠合板

YB-50-9

4000x2230

3

1~6

12

叠合板

YB-50-9a

4000x2230

1

1~6

13

叠合板

YB-50-10

5130x1800

1

1~6

14

叠合板

YB-50-10a

5130x1800

1

1~6

15

叠合板

YB-50-11

5130x2100

1

1~6

16

叠合板

YB-50-11a

5130x2100

1

1~6

17

叠合板

YB-50-11(F)

5130x2100

1

1~6

1.7.3弹线处理

当支承墙体现浇时,为便于控制安装标高,将剪力墙墙体浇筑超过叠合板安装底标高20mm,在预制叠合板底板安装前,在墙体弹叠合板预制板底标高线,根据安装需要采用角磨机将顶部超高部位切割掉,切割形成安装基面。

当支承剪力墙为预制构件时,在叠合板安装前检查预制墙体标高是否符合要求。

图6-7-3-1预制叠合板就位弹线示意图1图6-7-3-2预制叠合板就位弹线示意图2

1.7.4顶板支撑体系

叠合板支撑采用独立支撑模板体系和碗口架支撑模板体系两种。

独立支撑模板体系

(1)独立支撑模板体系可最大限度的减少架料及木模板的使用量。

(2)顶板独立支撑模板体系有独立钢支柱、三角稳定架、几字形钢框木梁等组成。

(3)顶板独立支撑及托架调至相应标高,上方放置的龙骨(可周转使用的“托梁”)间距根据设计要求不得大于1800mm,沿长边方向布置,每道两个支撑,每个支撑距离叠合板边不大于400mm。

预制叠合板支撑体系距墙体间距为450mm~500mm之间。

支撑拆除时保留支撑不得少于2层。

对35户型,每叠合板布置6根独立钢支撑。

对40、50户型,典型叠合板布置8根独立钢支撑。

图6-7-4-135户型标准层独立钢支撑平面布置图

图6-7-4-240户型标准层独立钢支撑平面布置图

图5-7-4-350户型标准层独立钢支撑平面布置图

碗扣架支撑模板体系

碗口架支撑模板体系由碗口架立杆、水平杆、U托及托梁等组成。

碗扣支撑架用于各楼座公共走道现浇混凝土顶板、梁。

碗扣架横向步距900mm,纵向步距离600mm、900mm、1200mm组合设置。

水平杆步距1200mm,架高2700mm,立杆上端承插可调U托,U托上部支撑托梁。

图5-7-4-7碗扣架支撑布置详图

1.7.5叠合板吊装

叠合板起吊时,必须采用模数化吊装梁吊装,要求吊装时四个吊点均匀受力,起吊缓慢保证叠合板平稳吊装。

吊具和构件重心在垂直方向上重合,吊索与吊装梁水平夹角不小于60度。

吊装前对叠合板进行吊装数值计算。

详见《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施工方案》。

图6-7-5-1叠合板支撑平面定位图

叠合板吊装过程中,在作业层上空500mm处略作停顿,根据叠合板位置调整叠合板方向进行定位。

吊装过程中注意避免叠合板上的预留钢筋与墙体的竖向钢筋碰撞,叠合板停稳慢放,以免吊装放置时冲击力过大导致板面损坏。

叠合板安装就位后,利用板下可调支撑调整预制叠合板底板标高。

预制叠合板底板位置调整完毕后,摘掉塔吊吊钩。

1.7.6叠合板板缝处理

叠合板底板与墙体交界处板缝采用高强砂浆封堵。

图6-7-6-1叠合板模板施工图1图6-7-6-2叠合板模板施工图2

叠合板之间拼缝处底部模板采用15mm多层板,次龙骨采用50x100mm方木,主龙骨采用Φ20U形钢筋环。

吊模支撑采用双排Φ16丝杆吊模,丝杆纵向间距600mm。

为了防止拼缝浇筑时漏浆,叠合板板边加工时预留为4×50mm(深x宽)的企口,企口内塞10mm宽防水胶条。

图6-7-6-3叠合板后浇带模板施工图

1.7.7水电管线敷设

楼中敷设管线,正穿时采用刚性管线,斜穿时采用柔韧性较好的管材。

避免多根管线集束预埋,采用直径较小的管线,分散穿孔预埋。

施工过程中各方必须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1.7.8叠合板钢筋绑扎

根据在叠合板上方钢筋间距控制线进行钢筋绑扎,保证钢筋搭接和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利用叠合板桁架钢筋作为上铁钢筋的马凳,确保上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对已铺设好的钢筋、模板进行保护,禁止在底模上行走或踩踏,禁止随意扳动、切断格构钢筋。

1.7.9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应按相关规范对叠合板安装及现场钢筋绑扎等项目进行检查验收。

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定位卡具检查并校正预制构件外露钢筋。

在浇筑混凝土前将插筋露出部位包裹胶带,避免浇筑混凝土污染钢筋接头。

为保证预制叠合板底板及支撑受力均匀,混凝土浇筑从中间向两边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控制入模温度,混凝土浇筑应连续施工,一次完成。

使用平板振捣器振捣,使混凝土中气泡溢出,保证振捣密实。

叠合构件与周边现浇混凝土结构连接处混凝土浇筑时,应加密振捣点,保证结构部位混凝土振捣质量。

混凝土浇筑时,注意不要移动预埋件位置,且不得污染预埋件外露连接部位。

浇筑混凝土时,避免局部混凝土堆载过大。

工人用木刮杠在水平面上将混凝土表面刮平,随即用木抹子搓平。

混凝土浇筑弯沉后及时养护,保证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后浇层与预制墙板的结合面应采取拉毛措施。

专业工长负责季节性施工保护及测温工作。

1.7.10支撑拆除

每栋楼独立支撑配置数量3层,三脚架配置1层。

后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临时支撑。

支撑保留层数2层。

1.8预制阳台板施工

1.8.1施工工艺

基层清理→弹线处理→阳台板、空调板支撑安装并与结构内侧拉结牢固→板底支撑标高调整→阳台板、空调板吊装→校核阳台板、空调板标高及位置→阳台板、空调板临时性拉结牢固→阳台板、空调板钢筋与梁板钢筋绑扎牢固→梁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拆除支撑。

1.8.2安装准备

熟悉设计图纸、检查核对构件编号,确定安装位置,并标注吊装顺序。

1.8.3弹控制线

根据施工图纸将阳台的水平位置线及标高弹出,并对控制线及标高进行复核。

1.8.4阳台支撑体系搭设

预制阳台支撑采用盘扣架搭设,同时根据阳台板的标高位置线将支撑体系的顶托调至合适位置处。

为保证阳台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需要设置拉结点将阳台支撑体系与外墙连成一体。

阳台板主龙骨采用100mmx100mm木方,间距1200mm,。

图6-8-4-1预制阳台支撑图

1.8.5阳台吊装就位

预制阳台采用预制板上预埋的四个吊环进行吊装,确认丝扣吊环连接牢固后缓慢起吊。

待预制阳台板吊装至作业面上500mm处略作停顿,根据阳台板安装位置控制线进行安装。

就位时要求缓慢放置,严禁快速猛放,以免造成阳台板震折损坏。

阳台板按照弹的控制线对准安放后,利用撬棍进行微调,就位后采用U托进行标高调整。

阳台吊装就位后根据标高及水平位置线进行校正。

阳台部位的机电管线铺设,管线铺设时必须依照机电管线铺设深化布置图进行。

1.8.6混凝土浇筑

待机电管线铺设完毕后进行叠合板上贴钢筋绑扎,为保证上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钢筋绑扎时利用叠合板的桁架钢筋为上铁钢筋的马凳。

叠合面上铁钢筋验收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1.8.7成品保护

预制叠合阳台板进场后堆放不得超过四层;

吊装预制叠合阳台板之前需采用橡塑材料成品护阳角;

施工过程中不得踩踏叠合板上钢筋桁架,不得损坏、污染叠合面。

1.9预制楼梯施工

1.9.1施工工艺

基层清理→测量放线→楼梯上下口座浆找平→楼梯吊装就位→楼梯位置调整→楼梯上下口灌浆处理→防火隔墙板吊装→防火隔墙板调平→防火隔墙连接→防火隔墙板与结构之间缝隙封闭。

1.9.2安装准备

熟悉图纸,检查核对构件编号,确定安装位置,并对吊装顺序进行编号。

1.9.3弹控制线

根据施工图纸弹出楼梯安装控制线,对控制线及标高进行复核。

楼梯侧面距结构墙体预留20mm空隙,为抹灰层预留空间;梯井之间根据楼梯栏杆安装要求预留100mm空隙。

在楼梯段上下口梯梁处铺20mm厚干硬性砂浆找平层,找平层标高要控制准确。

1.9.4预制楼梯吊装

预制楼梯板采用水平吊装,用螺栓将通用吊耳与楼梯板预埋吊装内螺母连接,起吊前检查卸扣卡环,确认牢固后方可继续缓慢起吊。

待楼梯板吊装至作业面上500mm处略作停顿,根据楼梯板方向调整,就位时要求缓慢操作,严禁快速猛放,以免造成楼梯板震折损坏。

楼梯板基本就位后,根据控制线,利用撬棍微调,校正。

楼梯段校正完毕后,将梯段预埋件与结构预埋螺栓固定。

预制楼梯板与现浇部位连接采用干硬性砂浆座浆处理。

楼梯板螺栓固定后,在预制楼梯板与休息平台连接部位采用干硬性砂浆座浆处理,要求从楼梯板的一侧向另外一侧灌注,待座浆料从另一侧溢出后表示灌满。

图6-9-4-3预制楼梯节点做法详图1

图6-9-4-4预制楼梯节点做法详图2

1.9.5预制楼梯成品保护

预制楼梯板进场后堆放不得超过六层,堆放时垫木必须垫放在的楼梯吊装点下方。

在吊装前预制楼梯采用多层板钉成整体踏步台阶形状保护踏步面不被损坏,并且将楼梯两侧用多层板固定做保护。

在吊装预制楼梯之前将楼梯埋件处砂浆灰土等杂质清除干净,确保预制楼梯连接质量。

1.10预制墙体施工

1.10.1施工工艺

图5-10-1-1剪力墙结构PC施工工艺流程

1.10.2施工准备

(1)预制构件弹线

吊装前在预制剪力墙构件上弹出建筑标高1000mm控制线以及预制构件中线,如下图所示,以方便吊装作业面对构件的调整。

(2)工作面测量放线

依据施工图放出轴线以及预制剪力墙构件外边线、洞口边线、墙体平面控制线等,如下图所示。

弹出墨线清晰,便于预制剪力墙满足安装的同时有利于调整安装精度。

(3)预制墙体标高调整

预制剪力墙板下部20mm的灌浆缝使用预埋螺栓实现。

当预制墙体长度小于2m时设置2对调节螺栓,位置设置于距离墙两端部500~800mm处。

当预制剪力墙墙体大于2m时适当增加螺栓数量,长度3m设置3对调节螺栓,长度4m设置4对调节螺栓。

安装完成后使用水准仪抄平。

(4)现浇层竖向结构外露连接钢筋处理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底部连接部位的现浇层结构施工时,与预制构件相连接的竖向钢筋采用专业钢筋卡具进行固定,保证钢筋的间距、垂直度满足要求。

混凝土振捣时,采用PVC管对墙体竖向钢筋进行保护,避免污染。

如下图所示。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拆除保护用PVC套管,检查后浇层外露连接钢筋位置是否准确,对超出允许偏差的钢筋进行处理。

当外露钢筋倾斜时,进行校正,保证外露连接钢筋位置准确,便于顺利就位。

外露连接钢筋偏差如表6-10-2-1所示。

表6-10-2-1外露连接钢筋位置、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中心位置

+3,0

尺量

外露长度、顶点标高

+15,0

尺量

(4)吊具检查

每次吊装预制构件前都要对吊具进行检查,包括钢丝绳、吊环、吊装钢梁。

1.10.3构件吊装

预制墙板吊装工艺如下:

核对构件编号、安装位置,检查构件外观→墙板与吊装钢梁连接紧固→试吊装,确认吊挂牢固→墙板吊装至作业面上方500mm→墙板预埋套筒对准外露预埋钢筋,缓慢放下→墙板就位。

(1)预制墙板吊装前,施工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熟悉图纸,按照吊装流程核对构件类型及编号,确认安装位置,并标注吊装顺序。

灌浆套筒内部有杂物时,应清理干净,保证通畅。

(2)将专用吊具连接到塔吊吊钩,缓慢移动到构件上方。

将吊环安装在剪力墙上部预埋螺栓内,将钢丝绳上的吊钩卡入吊环。

吊索与构件水平夹角不宜小于60度,不应小于45度。

确认连接后,将预制墙板吊起,起吊过程中预制墙板不得与堆放架发生碰撞。

(3)起吊时下方需配置3人,一人为信号工,负责调度;另外两人负责确保构件不发生磕碰。

用塔吊缓慢吊起墙板,待板的底部上升至地面500mm时略作停顿,再次检查吊具是否牢固,板面是否有污损。

确认无误后,信号工通知塔吊起吊,所有人员远离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