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安全专题教育家长会提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0740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珍爱生命安全专题教育家长会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珍爱生命安全专题教育家长会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珍爱生命安全专题教育家长会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珍爱生命安全专题教育家长会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珍爱生命安全专题教育家长会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珍爱生命安全专题教育家长会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珍爱生命安全专题教育家长会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珍爱生命安全专题教育家长会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珍爱生命安全专题教育家长会提纲.docx

《珍爱生命安全专题教育家长会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珍爱生命安全专题教育家长会提纲.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珍爱生命安全专题教育家长会提纲.docx

珍爱生命安全专题教育家长会提纲

珍爱生命安全专题教育家长会提纲

**市教育体育局多次下通知提醒,安全事故往往会给家庭和孩子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稍有一点疏忽和一丝懈怠都很可能给家庭带来沉重的伤害。

安全教育关乎孩子的生命安全,家长们一定要根据自己孩子的身心特点,选择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孩子能切实认识到安全事故的危害,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家长一定要将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监护工作放在心上,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特别是加强放学后、周末、节假日期间和孩子结伴外出游玩时的管理,经常进行预防溺水、交通等安全教育,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现对一些安全教育事项和大家一起交流:

一、引导孩子要树立理想,培养品质,热爱生命

“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育。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见证了许多,也叹息了许多。

我们看到医生、护士奔赴战场,我们看到消防员、警察救火救人,我们看到快递员、乘务员坚守岗位,我们看到最勇猛的战士、最勇敢的人民不畏艰辛、冲锋在抗洪救灾一线……

这个特殊的2020年,我们深切感受到白衣天使的大爱逆行,我们见识到了中国军人的钢铁脊梁,我们见证了无数普通与不普通的人的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这些可敬的逆行者,用一生践行信仰,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用心灵点燃生命的灯,用坚强编织美丽的彩虹。

看到这些,我们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要用行动向孩子诠释什么是理想、信仰、品德……

我们要让孩子从内心感悟到什么是真、善、美,领悟到什么是爱国、敬业、奉献,从而树立正确三观。

树立理想,培养品质,热爱生命,从一点一滴,从一言一行做起。

二、重视陪伴,用心沟通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最困扰父母的一件事是,没有时间陪伴孩子。

每天忙于生计的父母,哪有那么多时间陪孩子?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陪伴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无论如何,父母缺席的教育,都是不称职的、危险的。

父母的角色无人可以代替,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的整个世界,是他的铠甲。

父母与孩子的每一天相处,都会在孩子心底生根、发芽、开花,成为孩子跌倒爬起的动力,未来面对世界的勇气。

生活不易,为人父母更不易,但再苦再难,一定要陪伴孩子成长。

父母要学会与孩子相处,学会和孩子好好沟通,再忙都要抽出时间陪伴孩子。

陪伴,不是陪着,不是看管,更不是说教和斥责,而是爱与关注。

父母的用心陪伴,是孩子成长的安全带。

三、家长要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批评教育孩子

(一)忌先入为主,要先听孩子说话

很多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往往是一股情绪涌上来,随之负面语言便滔滔不绝了。

甚至有时候,结束了漫长的批评,孩子却一个字也没机会说。

这样的批评往往是破坏加伤害性的,因为缺乏理性思考。

如果能在批评之前,给孩子说明的机会,结果会大不一样。

因为父母给孩子机会进行自我解释的过程,其实也是在刺激父母的理智脑,帮助父母思考和调整情绪。

(二)对事不对人

批评孩子时要就事论事,并跟孩子说明他被批评的原因,让孩子心服口服,不然,孩子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受到批评,也难以起到效果。

(三)根据孩子的性格,选择适合的批评形式

有的孩子敏感内向,对批评反应激烈,父母在教育时要注意语气柔和一些,不可过分严厉;有的孩子,活泼外向,敏感度低需要强刺激,这时父母的态度可以严肃一些。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还是要根据孩子自己的气质特点因材施教。

(四)控制批评时间

心理学上有个“超限效应”现象,指的是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

简单地说:

再正确的批评姿势,再端正的受批态度,也熬不住家长说个没完没了。

父母们之所以会长时间批评,都是自我感觉孩子没听进去。

但孩子吸纳信息的能力本就弱,超时批评只会让孩子心理倦怠。

点到为止的批评,才是把感悟责任和自愈权交回给孩子。

(五)让孩子感受到关爱

批评的目的不是引发低落情绪,而是情绪低落后的自我唤醒。

但很多父母只做到了前半部分,而没能促发后半部分的价值。

批评孩子时,让孩子感到你的关爱,对他说一声“我爱你”吧。

这样,孩子在进行自我批评时,才会更理性地专注于错误本身,不至于将所有归因于“父母不爱我”;同时更能受教。

要知道很多时候,犯错的小孩,不是不能改,只是跟父母怄气不想改。

(六)这些时候,一定别批评孩子

有些时刻,是不适合批评孩子的。

为了保护孩子稚嫩敏感的心灵,请一定注意:

1.当众人面的时候

父母在人前批评孩子,本意是想让孩子长记性,最后可能“印象深刻”的目的达到了,他却因为自尊心被践踏,那深深的羞耻感成为了他一生的阴影。

2.吃饭的时候

一家人围坐一起吃饭的时刻,本应该分享一天中彼此的经历,是最美好最放松的时刻。

可是,很多爸妈就喜欢利用这个机会来教育批评孩子。

特别是平时忙于工作,没有多少时间陪伴孩子的父母,更喜欢趁这个时候絮叨孩子的问题。

从夹菜的姿势说到学习不上进再说到生活拖拉品格低下,种种问题都牵扯了出来。

听得孩子满肚子怨气,扔下碗筷就走。

吃不好饭还不是最糟糕的后果,有些孩子甚至因此对与家人一起吃饭产生了阴影,出现厌食的现象,这种阴影可能会一直影响着他。

所以,饭桌前就把口边的唠叨咽回去,分享点开心的事吧。

3.睡前

通常在临睡前,人的情绪会变得敏感,孩子更是如此。

你觉得是平素常用的语气,在孩子听来就变重了。

家长搞不懂为什么随便说一句话,孩子就会哭泣,睡着后,还会说梦话。

甚至有的孩子在梦里还会哭醒过来。

最后,我们要做的不是正确地批评孩子,而是让孩子做正确的事情。

孩子怕的也不是批评,而是盲目无理的批评。

“如何批评孩子”的课题,是成长路上,一个需要家长认真思考学习的大课题。

四、重视防溺水教育

(一)警示案例

2021年3月27日下午3点多,浙江临海市东塍(chéng)镇下街村广场水塘边,一名女童为捡玩具不慎落水。

2021年3月29日19时许,蓝天救援队在灵龟山公园邕(yōng)江河段搜寻到10岁麻某某并打捞上岸,其已无生命体征。

经勘查,判断为意外溺亡。

2021年3月29日,温州苍南县灵溪某中学15岁男学生溺亡。

2021年4月2日,广西钦(qīn)州,3名女孩溺亡。

2021年4月5日下午,青岛平度市云山镇3岁的小女孩、10岁的小男孩、35岁的妈妈落入水中。

小女孩和妈妈不幸溺亡,10岁的小男孩被附近路人成功救起。

2021年4月24日下午1点左右,德州市德城区两名小学生在河边玩耍时,不幸滑入水中全部溺亡,一名7岁、一名11岁,令人痛心。

(二)防溺水警示:

 天气转暖,学生户外活动增多,未成年人溺水死亡事故时有发生,请广大家长务必充分认识到溺水事故的危害性,特别是放学后、周末、节假日期间加强对孩子的教育与监管。

一是要教育叮嘱孩子远离危险水域,谨防溺水事故。

二是发现有人溺水时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特别强调:

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喊大人并报警。

救人也要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

三是孩子外出活动时要知同伴、知去向、知归时,如若孩子长时间不回家,应立即寻找。

五、重视交通安全教育

(一)警示案例

3月12日,郑州一中学门口,一名初三男生骑电动车与公交车相撞,被碾压不幸身亡。

3月14日下午,信宜城南某中学对出路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位身穿校服的女孩子在斑马线上过马路的时候被一辆小车撞倒并推行了数米。

4月6日,浙江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龙瑞大道与工贸路交叉路口,一对双胞胎兄弟过马路时误入盲区,惨遭大货碾压一死一伤。

(二)防交通事故警示

要经常对孩子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的教育。

家长要看好家里的车辆,不能让孩子骑着随意外出,未满12周岁学生不准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学生不准骑电动车,未满18周岁的学生严禁驾驶摩托车、三轮车、拖拉机、汽车等机动车辆上路。

不乘坐“黑校车”,不乘坐无证无牌车辆,严禁家长骑电动三轮车让几个孩子坐在车斗内,不乘坐超员车辆。

不让爷爷奶奶等年龄较大人员骑电动车、电动三轮车等接送孩子。

老人驾驶技术一般,反应能力慢,遇到紧急情况不能及时应对,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六、重视防欺凌安全教育

(一)警示案例

贵州镇宁现学生暴力事件。

4月7日,一段疑似在校外发生霸凌事件的视频在各大网络平台传开。

视频显示,事发环境疑在一酒店内,三名女生对一名女生拳脚相加,扇耳光、撕扯头发,下手狠毒,另外还有一人在录制视频。

广西凌云一学生校内遭同学殴打。

3月25日,因口角琐事,劳某纠集隆某等人对陆某进行殴打,造成陆某受轻微伤,涉事人员均为伶站瑶族乡初级中学八年级学生。

4月14日,一段长达10余分钟的校园暴力视频引发广泛关注。

视频画面中,一男生在宿舍遭4个男生暴力殴打,被棍打、扇耳光、撕头发。

棍子都被打断后,施暴者并没有停止,继续逼被打男生下跪。

(二)防欺凌知识普及

1.何为校园欺凌

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2.校园欺凌的危害

被欺凌者:

引发肢体创伤、引发心理疾病。

欺凌者:

形成错误认知,性格的畸形发展,因惯性走向犯罪。

成年后其犯罪概率高于平均水平。

3.怎样辨别孩子遭受欺凌暴力?

如果孩子遭受了校园欺凌,个体会有所变化,教师家长需细致观察,认真对待:

(1)身体经常出现难以合理解释伤口(如红肿、淤青和割伤等)

(2)经常告知家长自己生病,无明确原因的头疼、肚子疼或其他不舒服,要请假在家休息不想上学,甚至迟到旷课逃学。

家长送孩子到校后,害怕家长离开。

(3)出现失眠、做噩梦尖叫、食欲下降、精神恍惚,心不在焉等异常行为。

(4)在学校或家里闷闷不乐,突然变得少言寡语,情绪表现上突然出现焦虑、胆小、沉默寡言,沮丧、悲伤甚至试图自杀。

(5)对课程学习突然没有兴趣,成绩下滑,学习不在状态。

(6)刻意改变上下学的时间或路线,有时可能携带刀具。

(7)书包、文具和衣服等会有所破损撕裂,其他物品丢失、损坏。

(8)下课后常常自己一个人活动,减少与其他同学沟通和交流的频率。

比原来话少,将自己封闭。

(9)有时以各种理由给家长要钱、甚至偷窃家里的钱物,家长要保持高度警觉。

(10)拒绝谈论学校里的事情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或谈论时闪烁其词,兴致不高。

如果孩子有这些现象,教师家长及时沟通,校内校外紧密关注,甄别孩子是不是遭受了校园欺凌?

如果家长确认孩子遭遇校园欺凌事件或听说校园欺凌事件,要第一时间与班主任和学校联系。

六、家长一定要尽到监护责任,保护孩子,安全第一

每次家长会都会讲安全,每次下发的安全材料都会需要家长学习并签字,不是像个别家长说的那样,学校就会推卸责任,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校社共同的参与,学校只是以这种形式提高家长和孩子的安全意识,让家长重视孩子的安全教育,这是学校负责任的表现。

一次一次的悲剧,一次一次血的教训。

孩子的安全比什么都要重要,家长一定要承担起安全的监护责任。

孩子在家期间,家长要配合学校的工作,将安全意识根植于孩子心中,让孩子懂得临危止步。

溺水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防拐防骗安全教育、疫情防控安全教育……家长一定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意识教育。

保护好孩子,是每个家长不容推卸的责任。

 

***小学安全办

2021年4月3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