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工程施工规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1000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站工程施工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基站工程施工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基站工程施工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基站工程施工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基站工程施工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基站工程施工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基站工程施工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基站工程施工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基站工程施工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基站工程施工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基站工程施工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基站工程施工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基站工程施工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基站工程施工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基站工程施工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基站工程施工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基站工程施工规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基站工程施工规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基站工程施工规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基站工程施工规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站工程施工规范.docx

《基站工程施工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站工程施工规范.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站工程施工规范.docx

基站工程施工规范

 

无线基站工程施工规范

V

 

编制

 

2009年6月20日

 

1、室外

图1

图1

1.1:

天线安装

1.1.1:

天线与跳线、馈线接口接触良好并作防水处理;(图1)

(说明:

在对馈线接口防水处理和接地防水时应该采用辅材中

宽70mm电工胶布进行第一层防水处理,后用防水胶泥进行第

二层防水处理,第三层用70mm宽电工胶布进行密封处理,第

四层用10mm电工胶布进行表面美观处理)

1.1.2:

馈线头位置不能用波导夹或扎带绑扎;

天线出来软馈保证有100—150mm直出;(图1)

1.1.4:

全向天线安装应牢固垂直,出水孔不能堵塞;

1.1.5:

定向天线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方位角偏差小于5度;

图2

1.1.6:

定向天线俯仰角偏差小于1度;

1.1.7:

定向天线背面填写该站的站名、基站类型、小区、

方位角度、下倾角度、安装日期;(图2)

天线横担、立杆安装

天线横担安装要水平、立杆要求垂直;

横担或立杆要加斜支撑,正常情况下斜撑与横担

或立杆保持有45度角;

切口要做防锈处理;

1.2.4:

立杆必须接地良好,要求焊接;

1.2.5:

立杆地脚螺丝要用水泥封补,膨胀螺丝要做防锈处理;

馈线布放

图3

1:

馈线不能交叉、扭曲、裂损、损伤。

1.3.2:

馈线布放整齐、美观、合理、弯曲半径符合设计要求;

(图3、图4)

线经

一次弯曲半径

二次弯曲半径

1/2

70mm

210mm

7/8

120mm

360mm

 

1.2.3:

馈线弯位弧度要求一致;(图5)

1.3.4:

馈线(天线侧)在铁塔上应留有一定的余量;

图6

1.3.5:

馈线波导夹间隔水平不能大于1500mm,垂直不

能大于1000mm,并要求方向统一、整齐美观;

每小区馈线需安装一排馈线波导夹,每排馈线

波导夹之间的距离不能大于5mm。

1.3.7:

波导夹紧固螺丝要求上紧,并且要求方向一致。

1.3.7:

室外跳线沿天线支撑件用粗扎带固定(使用

8×400黑色扎带固定),间隔小于500mm,

有条件的必须用波导夹固定;室外跳线必须

使用3M硬跳线,在施工过程中严禁出现空

中飞线或者不对跳线进行绑扎(图6)

图7

1.3.8:

在7/8馈线头附近尽量用波导夹固定;

1.3.9:

馈线两头及中间显眼处要用公司提供的标签,

认真、整齐、准确标识、;

1.3.10:

馈线孔要求作密封处理,且不透光;(图7)

1.3.11:

馈线在进馈线孔之前,有条件的一定要做防

水弯,防水弯低于馈线孔100mm;(图8)

1.3.12:

防水弯的弯位需明显、美观、整齐;

馈线进出孔有条件的要求有100-150mm直出

;(图9)

 

 

图10

1.3.14:

馈线按照设计要求良好接地,接地线与馈线要

有两次绑扎,绑扎长度不大于150mm,然后独立

绑扎;(如果线耳是用两颗螺丝紧固的,不要求

与馈线绑扎;(图10)

接地线与主地线及馈线的接触点应做防氧化处理;

1.3.16:

接地件安装整齐统一,接地线螺丝两端加固要

加垫片,配有花介的要用花介;(图11)

插图11

1.3.17:

室外馈线若长度超过20米,要两次接地;

(按设计要求或建设单位的要求进行)

室外馈线接地点应顺着馈线朝机房方向接地,

不能兜弯;(图12)

1.3.19:

馈线接地按小区分裂,每小区每个接地点最多

接三条地线,曲率半径>130mm;(图13)

图12

图13

图14

1.4室外走线架

要求水平、垂直、牢固、整齐、美观;

所有切割处及膨胀螺丝要做防锈处理;

要求接地良好可靠;焊接处要有足够的接触面;

1.4.4:

地脚螺丝用水泥封补;(图14)

因施工造成楼顶隔热层破损处应用水泥修补;

2、室内

2.1走线架及线槽

图15

2.1.1:

满足设计要求,做到水平、垂直、牢固、整齐美观;

走线架与墙要用托架固定;(图15)

吊挂要求垂直、牢固,按标准安装;

吊挂的数目按设计要求施工,间距不超过2米;

(图16)

有条件的尽量与墙或柱固定;

线槽开口大小适当,线槽两端加盖;

线槽不得在机架正面和下面开口;

线槽锯口处必须锉平;线槽尽量放在放在走线架外侧;

线槽要与走线梯平行放置,且与走线梯固定;(图17)

 

2.2机架安装及连线

机架安装应垂直、整齐、牢固,至少有一边撑墙固定,底座螺丝必须上紧,无线机柜用支架与走线梯连接,固定支架位于机柜的右侧;(图18、图19)

 

 

 

2.2.2:

相邻无线机架间前后均作加固处理;连接片要

做防锈处理;

图20

2.2.3:

所有信号线必须放入线槽内,线槽内所有线

每条独立绑扎;(图20)

2.2.4:

多余的连线不能盘放在机架内或上方;

2.2.5:

所有走线不能交叉及空中飞线;

2.2.6:

设备引到走线架的所有线尽量绑扎在支架上,

每隔130mm绑扎一次、要求间隔一致;

(图21)(图22)

图21

图22

 

2.2.7:

室内跳线要求平放不能立放和盘圈,尽量在走线架下面,并有一定弯曲度,弯位要顺,半径不小于70mm;(图23)

2.2.8:

电源线布放应整齐,不能有交叉,交、直流线应分开绑扎,且保证有一定的间隔;(图24)

 

 

图25

2.2.9:

信号线、无线设备地线应各自分开

绑扎;严禁互相绑扎在一起,地线加PVC套

管并在机架后侧直上;(图25)

2.2.10:

外部告警的连接线应尽量绑扎在隐蔽地方;

2.2.11:

所有连线应贴有公司提供的标签并按规范

准确粘贴、整齐;

2.2.12:

使用爱立信胶片时,胶片扎头向最近接

头;(图26、图27)

 

图28

2.2.13:

机架顶端光纤接头不得损坏;

2.2.14:

机架顶部标签要求统一高度粘贴,标签底部与机架

顶出风口平为标准;(图28)

2.2.15:

BBS基站进机架的电源线要求用线槽,不能盘在顶;

2.2.16:

所有连线要按造工程维护部制定的标准进行绑扎,

扎线头方向要求基本保持一致;扎线距离要统一;

2.2.17:

所有软跳从连接处出来必须有100mm以上的直出;

图29

2.2.18:

馈线接地件要靠内侧固定,接地线保持100mm直

出,且不能与软跳绑在一起,弯位要顺;(图29)

2.2.19PCM电缆头必须做的稳固,位置不能插错,PCM头

螺丝要上紧;

2.2.20:

无线机架顶到走线梯尽量使用白色扎带,告警线

用白色小扎带,其余走线使用黑色塑带;塑带头

统一在不显眼处;

2.3DF架

2.3.1:

DF架固定应垂直牢固;

图30

2.3.2:

DF架与线槽的间隔应保持一致约25mm;(图30)

2.3.3:

线槽安装要符合工程维护部制定的安装规范,线槽

内的所有线要求绑扎,且地线与信号线应分开用

卡码固定;(图31)

2.3.4:

DF架要求用随机配来的地线良好接地;

2.3.5:

告警线按规范跳线;

尽量按照顺序布放PCM电缆,且PCM电缆头方向

要一致;

 

2.3.7:

告警线、PCM线应有明显的标签并贴在正确位置;

(图32)

2.3.8:

线槽到DF架应开两个口,分别是信号线和地线,

信号线开口20mm、地线开口10mm,DF架下面粘

贴连线标签;(图30)

2.3.9:

DF架上的PCM线、告警线、地线都要粘有标签,

除地线外其余要注明该线的起点和终止点。

图34

于每对告警线所代表的告警内容,要注明在DF

架板背后的标签纸上;(图34)

所有的DDF架要求垂直安装,PCM接头位置要求

按照从上到下(按编号)的顺序安装

2.4电池安装

2.4.1:

要求安装牢固,面板齐全;

2.4.2:

螺丝安装要规范、接触良好;

图35

2.4.3:

电池走线地面可用线槽(1500mm内),其余用

走线架;(图35)

电池线两端应贴标签,准确注明正负极和组别;

电池面贴上组别及容量的标签及闪电危险标签;

(图36)

2.5AC屏

2.5.1:

固定要牢固、水平;

2.5.2:

内部连线要整齐,绑扎,电源线尽量走弯直角;

图36

2.5.3:

AC屏与走线架之间沿墙尽量用线槽连接;

2.5.4:

面板应贴有闪电危险标签;

2.5.5:

AC屏的空气开关按需要贴标签;

(指AC屏上标签不齐时)

2.5.6:

AC屏箱内不得留有工程余料及尘土;

2.6整流架--DC

2.6.1:

机架固定要垂直牢固;无整流模块的地方要封

装盖板;

电源线布放要整齐、美观,不能交叉;

2.6.3:

告警线应布放正确且绑扎美观;

内部走线要求绑扎;

2.6.5:

空气开关要求贴标签且按规范粘贴;

.6:

电源架必须从上面进线,按照工程维护部制定的

安装方法进行施工,电源地线与机壳地线分开;

2.6.7:

整流架内的空气开关必须按现有设备的顺序排放(A-C);

2.7接地

2.7.1:

所有馈线头、电缆头以及其它螺丝都应上紧;

2.7.2:

所有设备接地应分别与设备母地线连接良好;

2.7.3:

设备接地线均应顺母地排方向;

2.7.4:

接地铜夹两边要压紧;地线应穿出U型卡2mm左右;

布放均匀;每格走线梯最多放置两个铜夹;(图37、图38)

 

图40

2.7.5:

室内馈线接地要求牢固、接触良好、布线美观,

地线穿出2mm左右;

2.7.6:

接地线转弯处要求美观但不能人为用胶钳做成纯

直角;

2.7.7:

无线设备、电源设备、馈线的接地母地线应分开;

2.7.8:

母地线应绑扎在走线架后侧;

2.7.9:

所有地线均应贴标签(其中母地线应两端贴标签);

2.7.10:

室内馈线接地母地线末端应包扎,且不与走线架

连接;设备母地线末端必须用线耳与走线架良好

连接(图40)

2.7.11:

室内馈线接地线顺着馈线下行方向布放,接点向地线排方向;

2.7.12:

室内总地线排到爱立信设备地线排要使用≥50mm2的地线;

2.7.13:

交流线、直流线、地线必须分开帮扎;

3、其它

3.1.1:

设备应清洁,外表无灰尘;室内馈线要求擦干净;

3.1.2:

由其他施工队造成的不清洁亦应进行处理;

3.1.3:

由施工而造成的钻孔必须用灰填补后用涂墙料刷白,由

施工弄脏的墙壁,如手印、脚印等必须用涂墙料刷白;

3.1.4:

工程剩余材料、铁件要回收,木箱、杂物应清除,不能

留在现场,所有施工现场应打扫清洁;

3.1.5:

按照设计文件的容量与类型进行设备安装;

4、基站测试检查内容

4.1:

室内所有软跳头的两端必须上紧;

4.2:

PCM线的两端接头必须上紧;

4.3:

正确连接无线设备之间的连线,接头必须拧紧;

4.4:

天线波形与测试资料是否相符;

4.5:

正确定义VSWR告警门限;

4.6:

正确定义PCM参数;

4.7:

正确定义TEI值;

4.8:

正确IDB参数;

4.9:

正确定义外部告警并逐一模拟测试外部告警;

4.10:

正确设置DC架内部参数;(无厂家调测电源的地区)

4.11:

将IDB参数备份到软盘里;

4.12:

机架模块的固定螺丝必须上紧(包括电源架);

4.13:

检查设备状态是否正常;是否无遗留故障;

4.14:

认真填写机房登记本;

 

基站传输设备工程施工规范

V

 

编制

2009年6月20日

设备安装

槽道、列柜安装

1.槽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平面设计,偏差不得超过50mm。

2.列槽道应成一直线,偏差不应大于30mm。

3.连固铁与上梁、槽道与上梁接续应牢固、平直、无明显弯曲;电缆支架安装应端正,距离均匀。

4、列槽道两侧侧板宜分别与机架顶部前后面板相吻合,侧板间缝隙宜均匀,盖板、零件安装齐全。

5.主槽道的盖板、侧板、底板安装应完整,零件应齐全,缝隙均匀。

6.列间撑铁的安装应在一条直线上,两端对墙加固应符合施工图的设计要求。

7.吊挂安装应牢固,保持垂直。

8.铁件的漆面应完整无损,如需补漆其颜色与原漆色应基本一致。

机架安装

1.机架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设计要求。

2.机架的安装应端正牢固,垂直偏差不应大于机架高度的1‰。

3.列内机架应相互靠拢,机架间隙不得大于3mm,列内机面平齐,无明显参差不齐现象。

4.机架应采用膨胀螺栓(或木螺栓)对地加固,机架顶应采用夹板与列槽道(列走道)上梁加固。

5.所有紧固件必须拧紧,同一类螺丝露出螺帽的长度宜一致。

6.光纤分配架(ODF)、数字配线架(DDF)端子板的位置、安装排列及各种标志应符合设计要求。

ODF架上法兰盘的安装位置应正确、牢固,方向一致。

7.设备的抗震加固应符合邮电部通信设备安装抗震加固要求,加固方式应符合施工图的设计要求。

子架安装

1.面板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

2.综合架内电源端子应安装在架内最上方,往下间隔1U距离再安装DDF端子板,ODF子框应安装在综合架最下方,往上间隔1U高度安装SDH设备,PDH和微波设备安装在中间空余位机位。

3.子架和机架的加固应符合设备装配要求。

4.子架安装应牢固、排列整齐、插接件接触良好。

5.网管设备的安装应符合施工图的设计要求。

敷设电缆及光纤连接线

1.布放电缆应按YDJ44-89《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时技术规定》中的有关标准执行。

无论该机房是否有综合架,所有SDH设备的电源均应从电源柜二次下电相应电源端子引接,架内其它设备从架内引接电源。

2.线缆布放要整齐,无明显扭绞和交叉,同时考虑预留出设备扩容的布线位置。

电缆不溢出槽道,拐弯适度,无死弯,电缆进出槽道部位应绑扎牢固。

3.光纤连接线的规格、程序应符合设计规定,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文件及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4.布放尾纤时,要注意做好尾纤头及尾纤的保护,无死弯、绷直现象。

盘留的尾纤要顺序整齐,曲率半径要符合要求,捆绑力量要适中。

5.要保持光纤头的清洁,连接之前不得打开保护帽。

6.光纤连接线二端的余留长度应统一并符合工艺要求。

7.槽道内光纤连接线拐弯处的曲率半径不小于38~40mm。

8.电源线、信号线、尾纤要分离布放。

9.线缆的布放路由应符合施工图纸的规定。

编扎光纤连接线

1.光纤连接线在槽道内应加套管或线槽保护。

无套管保护部分宜用活扣扎带绑扎,扎带不宜扎得过紧。

2.编扎后的光纤连接线在槽道内应顺直,无明显扭绞。

布放数字配线架跳线

1.跳线电缆的规格程式应符合设计文件或技术规范的要求。

2.跳线的走向、路由应符合设计规定。

3.跳线的布放应顺直,捆扎牢固,松紧适度。

电缆成端和保护

1.射频同轴电缆的端头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缆余留长度应统一,同轴电缆各层的开剥尺寸应与电缆插头相应部分相适合。

(2)芯线焊接端正、牢固、焊锡适量,焊点光滑、不带尖、不成瘤形。

组装同轴电缆插头时,配件应齐全,位置正确,装配牢固。

2.屏蔽线的端头处理:

剖头长度应一致,与同轴接线端子的外导体接触良好。

3.剖头处需加热缩套管时,热缩套管长度宜统一适中,热缩均匀。

标识

1.每根尾纤两端做标识。

2.DDF架面板做标识。

3.ODF架面板做标识。

4.电源线做标识。

5.电源柜做标识。

6.设备机架做标识。

7.2Mb/s的8芯电缆在DDF侧刨线前做标识。

8.标识的格式应满足广西联通各分公司的要求和维护习惯。

 

基站空调设备工程施工规范

V

 

公司编制

2009年6月20日

一、空调器排水管安装

1、排水管与连机线、连机管一起包扎时,必须保证排水管在连机线、连机管下方。

2、包扎连机管时,不要包扎得太紧,防止将排水管挤扁,防止排水不畅。

3、自室内机接水盘至排水管出水口,排水管须一直稍向下倾斜,防止水管起伏不平,杜绝排水管有高过接水盘的现象。

4、排水管的管口不得插入污水池或易倒溢的水池中。

5、排水管单独走时,必须保证美观。

6、穿墙孔确保内高外低,以排水顺畅。

7、室外机高于室内机安装时,连机管应加有防水弯,以防室外雨水或冷凝水倒流入室内。

8、室内及过墙部分必须有保温措施,空调运转时不得有冷凝水滴下。

二、空调器冷凝管路

1、管路穿墙时管头要密封,防止尘、水进管

2、弯管时尽量使用弯管器,弯成90度,如不用弯管器,弯管时的弯曲半径尽可能大些。

3、管路总长度不能超过最大管长,内外机高度差必须在规定值之内

4、冷凝管路必须有保温措施,外套保温套管,空调运转时不得有冷凝水滴下。

5、管路安装必须保证整齐美观。

6、铜管进入机房要从房屋外墙的高部位进入。

三、空调器室内、室外机安装

1、室内机安装要求地面和空调背面固定安装,并且平直美观。

要求内机安装底座,以保证接水盘高于排水管,并保证空调底部固定牢固,底座具体尺寸规格根据实际安装环境确定。

2、柜式室内机固定地面要平整,以避免不平,产生共振噪音,整机应水平安装,前后左右的斜度在1度以内

3、钢筋混凝土墙面高强度水泥钉固定挂墙板不牢时,必须采用电锤打孔固定木楔子后加固挂墙板,避免挂墙板不平产生噪音。

4、室外机应尽量安装在高处,活动机房和一层简易机房安装在机房房顶,二层标准机房可安装在一层以上的机房外墙或机房房顶,租用机房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安装位置。

楼顶安装室外机打洞部位要作防水处理。

5、室内、外机架应采用热镀锌角钢涂刷防锈漆制作,或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

安装室外机支架必须用水平仪,进行校准后安装固定,以防止支架固定不平,产生噪音。

室内外紧固件都要用热镀锌件。

6、室外机支架组装必须达到紧固牢固,防止支架装机后变形、产生噪音。

7、室外机支架采用热镀锌角钢制作,固定位置时,必须选择牢固、坚硬、厚度应大于300mm以上的墙体,以防止墙体结构太薄强度不够,产生共振噪音和易造成室外机坠落。

室外机不能安装在非专用金属架上(如防盗网)。

8、安装室外机必须加固坚振垫,并将外机底脚固定螺丝(四个)全部均匀地紧固到位,严禁对一个螺丝先紧固到底,造成四个底脚固定受力不均匀,产生室外机壳变形出现噪音。

9、电源线采用RVVZ-1KV-4×4mm2铜芯电缆,信号线的安装必须按机型的规定要求选择专用线材,防止采用线材的电压等级、绝缘强度、电流容量不符合要求。

10、电源线和信号线安装时,必须按要求的线色对应接线端子排进行紧固牢固,线缆是否套穿PVC管应根据具体安装环境确定。

11、电源线和信号线采用包头焊片连接方式时,必须将接线端子排的螺丝卸下,将螺丝穿过包头焊片在进行紧固。

12、每台内外机的电源线和信号线及制冷系统管路相对应,并必须开单机方式分别对每台进行试机,以避免信号线连接错误。

13、电源线和信号线加长时,必须将线接头交错后用烙铁焊牢并将接头处用防水胶布粘贴牢固。

同时,用万用表检测加长线连接是否错误。

14、电源线和信号线加长时,应尽量将线接头放在室内。

15、空调保护地线必须按照设备安装规范连接并固定,室内机防雷接地采用RVVZ-1KV-1×35mm2,室外机不要求单独防雷接地,室内、外机应具有漏电保护地线连接,交流电源及漏电保护地线全部采用线径4mm2以上的阻燃铜芯电缆。

16、空调内机需预留相应的接线端子,并采用35mm2以上的阻燃铜芯电缆连接到室内接地排上。

 

基站工程设备、材料使用指引表

V

 

公司编制

2009年6月20日

建设方提供设备、材料使用指引表

序号

品名

使用用途

使用量发放标准

备注

1

设备、模块、已制好接头的信号线缆部份

用于完成设计文件中规定的施工内容

根据设计文件要求数量、规格、型号配置

 

2

线缆(含馈线、电源线、地线等自裁线缆)

用于完成设计文件中规定的施工内容

根据设计文件图纸中的实际内容,结合现场环境进行计算配置,要求比实际需要量损耗不能大于3%。

及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进行发放,严禁根据设计数量进行发放

按工程实际需求进行发放,严禁按设计文件中的设计数量发放

3

馈线夹

用于完成设计文件中规定的施工内容

根据计算工程所需馈线数量,按每小区每米使用一套进行计算发放

按工程实际需求进行发放,严禁按设计文件中的设计数量发放

主材使用指引表

序号

品名

规格(单位)

使用用途

使用量

其他要求

备注

1

7/8室内接地件

(套)

室内馈线放雷接地

每条馈线一套

 

 

2

7/8室外接地件0.6M(免胶试)

(套)

每条馈线两套

如果单条馈线过段(不超过10米),只需要一只

 

3

7/8室外接地件1.2M(免胶试)

JD-K7/8-1.5M(套)

室外馈线放雷接地,进馈线窗前接地,接地点接入室外地线排

每条馈线一套

 

 

4

两芯电话线

门禁告警、空调告警

每室内站20米左右

室外站不需使用

 

5

五类双绞线(网线)(含接头)

用于连接电源柜环境告警

每室内站10米左右,室外站5米左右

 

 

 

辅材使用指引表(室内站)

序号

品名

规格(单位)

使用用途

使用量

其他要求

备注

1

120平方线耳

电池线;室内、外主地线

12只

 

 

3

70平方线耳

DC直流接地、室内馈线地线

3只

 

 

4

35平方线耳

设备接地

35只

 

 

5

25平方线耳

 

根据实际情况使用

部份扩容站需要使用

 

6

16平方线耳

交流电源线连接、防雷箱连接

8只

 

 

7

10平方线耳

DC到无线设备

8只

每台无线设备需要8只

 

9

120平方热缩胶管

厘米

用于电缆与线耳接头出保护

120CM

每只线耳用量10CM左右

根据线缆颜色进行配发

11

70平方热缩胶管

厘米

用于电缆与线耳接头出保护

24CM

每只线耳用量8CM左右

根据线缆颜色进行配发

12

35平方热缩胶管

厘米

用于电缆与线耳接头出保护

140CM

每只线耳用量4CM左右

根据线缆颜色进行配发

13

25平方热缩胶管

厘米

用于电缆与线耳接头出保护

根据实际情况使用

每只线耳用量4CM左右

根据线缆颜色进行配发

14

16平方热缩胶管

厘米

用于电缆与线耳接头出保护

32CM

每只线耳用量4CM左右

根据线缆颜色进行配发

16

5×300黑色扎带

用于绑扎室外馈线接地、室外标签头尾绑扎

100条

每室外接地绑扎5条左右

根据实际小区数量进行配发

17

8×350黑色扎带

用于绑扎室外3米跳线

50条

每小区需求数量为10左右

根据实际小区数量进行配发

18

5×350白色扎带

用于绑扎室内电源线,地线(含室内外主地线)等

150条

 

根据实际小区数量进行配发

19

8×500白色扎带

用于绑扎室内电池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