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和老教材的区别.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1196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和老教材的区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和老教材的区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和老教材的区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和老教材的区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和老教材的区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和老教材的区别.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和老教材的区别.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和老教材的区别.docx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和老教材的区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和老教材的区别.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和老教材的区别.docx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和老教材的区别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

凤呜大王*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和老教材的区别

天骄小学李丽君

我从两个大方面谈一谈统编版语文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的区别,第一是新教材内容上的新,第二是教法上的新。

其中第一部分分为以下五点:

一是选文方面

选文方面是一个最直观的变化,先说一说统编版教材在课文数量上的变化。

和原来人教版比较课文数量减少了,比如一年级上册,人教版原来有41课,现在减少为32课,汉语拼音的课量也减少了,识字课却增加了;一年级下册,人教版原有39课,现在也减为29课。

三年级下册,老版教材32课,新版28课。

课文数量减少,是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调整,使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重视口语、读书等方面内容,也更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提升。

新教材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各格外重视。

二是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

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结构是分单元组织教学,若干个板块的内容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

小学低年级分三个板块:

一是课文,二是识字,三是汉语拼音。

在目录里很明显就能体现出来。

到了三年级,没有识字单元,每册有一个习作单元,上册一个阅读单元,下册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

三是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部编本”语文教科书如何体现知识体系和能力点?

有四个“渠道”。

统编语文教材如何体现知识体系和能力点呢?

小学阶段有四个“渠道”。

第一,是教师教学用书,会给大家排列一个表,每个学段、单元,甚至每一课要学习哪些基本的知识,进行哪些必要的训练,都一目了然。

第二,每个单元的导语(从三年级开始),对本单元的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学习的重点,包括知识点和能力点,都有提示。

第三,是每一课的思考题和拓展题,必定有一两题是按照相关的知识点或者能力点来设计的。

第四,综合性学习,写作,名著选读等方面,全都有学习方法或者训练目标等提示,有的还比较具体。

四是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

“部编本”语文教科书就有意识改变这种课型不分的状况,加大了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度。

新教材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这就建构了“教读一自读一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五是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部编版”语文教科书在小学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一开始就引导学生的读书兴趣。

每册书中还有《快乐读书吧》板块,这就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教读一自读一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制。

以上的是统编版语文教材在内容上与老教材的区别。

第二大部分分为以下七点:

一是汉语拼音的新定位

过去的教学都是学生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

这回改了:

把拼音学习推后个把月,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

这个改变体现一种更切实的教学理念。

其实,传统的语文教育都是从认字开始,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

以前的蒙学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反复诵读,慢慢就会认字了。

“统编本”多少有点回归传统。

入学教育以后,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的楷体字扑面而来,会给刚上学的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个印象可能是一辈子的印象。

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雪对风”等,很传统,也很有趣。

为什么这样安排?

 要的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留给孩子们的“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

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别有意味的:

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先认字后学拼音,还有一个考虑,那就是幼小衔接,放缓坡度。

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学生而言,一上来就学拼音,比较难,等于给了一个“下马威”,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

现在把拼音学习推后一点,能减少他们的畏难情绪。

主编认为拼音学习再往后推一两个星期也无妨,总之是要想办法让小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挺有意思的。

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认字读书的兴趣,这比什么都重要。

对刚上学的孩子而言,汉语拼音学习比较难,该如何进行拼音教学呢?

老师们要明确,学拼音是为了识字,当然,还有普通话正音。

拼音是认字的工具,但别当作阅读的工具。

汉语拼音只是拐杖,学会认字就可以不要这个拐杖了。

所以,拼音教学要实事求是,降低难度。

例如,发音是比较难学的。

学拼音当然要教发音的方法,但也不要过分要求。

一年级能拼读音节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能直呼音节。

拼音字母表是要熟记的,但不强求背诵默写。

声母、韵母的音节能够书写即可,是否工整不必讲究。

总之,学拼音就是帮助认字,不能代替认字。

拼音对学普通话有正音作用,但不要把读拼音当作学普通话的办法。

 

另外,“统编本”语文教材的拼音教学内容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将拼音教学与认字教学结合起来,学拼音结合认字,彼此融通。

二是《和大人一起读》列入教学计划

《和大人一起读》是新教材的亮点之一。

大人指父母、老师或其他家庭成员与亲友。

一般而言,一年级刚上学的学生自己还不会读书,所以需要大人和他们一起读。

这个栏目的用意是激发读书的兴趣,让孩子刚上学就喜欢语文,喜欢读书。

这也是幼小衔接的学习方式。

让孩子先和大人一起读,慢慢过渡到自己读,这个过程需要大人的引导。

因为以前的教材中没有这个栏目,所以大家不知道在教学中如何处理。

我建议教师把这个栏目纳入教学计划,但不要处理成一般的课,要把它看作课堂教学的延伸,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

让家长少看电视、少打麻将、少上微信,多和孩子一起读书,这也等于创造了语文学习的良好氛围。

可以适当给家长布置“作业”,让他们配合做好“和大人一起读”。

“一起读”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也不必布置作业,因为附加的任务多了,压力大了,兴趣就少了。

应当让孩子在大人的陪伴下进行无压力的自由轻松的阅读。

《和大人一起读》的教学目标,就是激发学生读书和学语文的兴趣。

三是识字、写字教学应更有科学性

首先是实行 “认写分流,多认少写”。

这是“统编本”低年级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

这样做,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尽快过渡到独立阅读阶段创造条件。

认识字和学会写,是两个不同的目标,小学要求低年级认识常用字1600个左右(以前是要求1800个),其中800字左右会写,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不要加码。

不要回到过去那种“四会”的要求,因为认、讲、用、写是很难齐头并进的,那样做效果可能欲速则不达。

新教材在识字教学的安排上是有讲究的,一般而言,只要按现教材设定的各个阶段目标推进,学生到二年级下学期大致可以实现独立阅读。

新教材有意安排了“多元认字”内容,就是说,不完全依赖拼音认字,还要多通过字形、结构、偏旁等去认字。

如果单纯依赖拼音识字,可能会拖累识字的效率,不利于尽快进入无拼音的实际阅读阶段。

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范读、熟字带生字、尽量勾连口语词等。

在教后面的单元时,要巩固和复现之前认识的汉字,避免回生。

一年级要尽量照顾到多元识字,到二年级下学期,一般就掌握多元认字方法了。

那时,学生不仅会拼音识字,还会根据上下文猜读、根据形声字构字规律猜读等方法了。

四是如何上好古诗词课

“统编本”语文教材的古诗文篇目增加了。

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有古诗文129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比原人教版教材增加很多,增幅达80%左右。

怎样教好古诗文的课?

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不用进行过多的阐释,也不要太多活动,宁可多读几遍、多读几篇。

比如,给一年级学生讲《春晓》,讲春天到来的感觉以及那种发现,让孩子大致懂得写了什么,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就可以了,不要让孩子去记什么“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心情”之类,因为“珍惜春天的美好心情”之类,不是一年级孩子能理解的。

古诗词教学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汉语之美,也许学生一时说不清美在哪里,总之是积淀下来,有所感觉了。

小学生学古诗文,是比较难的,要求别过高,不必在所谓主题思想、意义价值、艺术手法等方面讲太多。

五是注意课型的区分

课型的区分在一年级还不太能看出来,到了三年级,课文就分为两种类型,或者两种课型,一是精读课,二是略读课。

加上课外阅读,就建构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

精读课主要是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就是举例子、给方法、激发读书的兴趣;而略读课主要让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自己去试验、体会,很多情况下,略读课就是自主性的泛读。

课型不同,功能也不同,彼此配合进行,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

那么小学怎么上好精读课?

要安排好预习,不要布置太多作业,主要就是提一些有趣的问题作铺垫和引导,激发阅读的兴趣。

教读的重点是教阅读的方法,同时也适时教一些写作方法,两者结合起来。

略读课是把教精读课的方法沉淀运用。

老师不要多讲,就让学生自己去读。

六是提倡阅读教学“1+X”

现在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病就是学生读书少、不读书。

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课文,如果光是教课文、读课文,不拓展阅读量,那么无论怎么用力,语文素养也不可能真正提升上去。

“统编本”语文教材比起以往的教材,更加注意往课外阅读延伸了,但阅读量还是不够。

所以总主编大人主张加大课外阅读,鼓励“海量阅读”,鼓励学生读一些“闲书”,也就是和考试甚至和写作并不一定“挂钩”的书,鼓励读一些“深”一点的书,可以“似懂非懂”地读,“连滚带爬”地读。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起读书的兴趣。

我们的语文课不能满足于精读精讲,不能要求阅读全都围绕写作,还要在精读精讲之外,教给学生各种实用的读书方法,比如快读、浏览、跳读、猜读、群读,还有非连续文本阅读、检索阅读,等等。

“统编本”语文教材在不同文体的阅读以及多种读书方法的教学方面,开始做一些尝试。

所谓”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让学生自己读,读不懂也没关系,慢慢就弄懂了。

这就是为了增加阅读量,改变全是精读精讲而且处处指向写作的那种教学习惯。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

凤呜大王* 

 

推荐拓展阅读课文:

这里介绍一种,那就是由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组织编写、人教社出版的《语文素养读本》。

其选文的经典性、可读性都比较好,能大致配合新教材各个年级、学段的教学目标,从小学到高中共24册,每学年2册,大家可以参考选用。

七是教学中处理语文知识的讲授

新教材每个年级和各个单元的课程内容目标力图更清晰,教学的要点也更清晰,要让我们一线老师备课时了解应当有哪些“干货”,做到“一课一得”。

“统编本”语文教材已经在努力重建中小学的语文核心素养的体系,这是“隐在”的体系,不是“显在”的。

不刻意强调体系化,还是要防止过度的操练。

在教学实施中不去追求“体系化”,但还是要有体系的。

怎么去掌握新教材的知识体系,又怎么在教学中落实那些知识点和能力点呢?

一是参照教师用书。

教师用书会有知识点、训练点的提示。

二是看单元导语。

每个单元都会提出教学的要点。

三是研究思考题和各个栏目的要求。

思考题往往体现对知识点或语文能力训练的要求和落实。

语文知识的教学必须加强,但还是以“随文学习”为主,不要从概念到概念地讲解。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

凤呜大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