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江苏省南通市基地学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1891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江苏省南通市基地学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届江苏省南通市基地学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届江苏省南通市基地学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届江苏省南通市基地学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届江苏省南通市基地学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届江苏省南通市基地学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届江苏省南通市基地学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届江苏省南通市基地学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届江苏省南通市基地学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届江苏省南通市基地学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届江苏省南通市基地学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届江苏省南通市基地学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届江苏省南通市基地学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届江苏省南通市基地学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届江苏省南通市基地学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届江苏省南通市基地学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届江苏省南通市基地学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届江苏省南通市基地学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届江苏省南通市基地学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届江苏省南通市基地学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江苏省南通市基地学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docx

《届江苏省南通市基地学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江苏省南通市基地学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江苏省南通市基地学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docx

届江苏省南通市基地学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2020届高三基地学校第三次大联考

语文I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经过很长一段时期的努力,我们遏止了传统村落的自然消亡,但是空心化、建设性破坏等依然是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所以,传统村落

是严格保护。

传统村落是珍贵的农耕文明遗产。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让传统村落在新格局下进行功能定位,重新

城乡发展,是今后的一个重要议题。

(▲),因为发展才能体现传统村落的价值,发展才会让传统村落传承下去。

今后,我们要积极推动传统村落申报世界遗产,通过加强宣传、打通渠道、完善设施,让世界了解中国

、数量庞大的农耕文化遗产,了解中国美丽鲜活的传统村落。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燃眉之急融入绚丽多彩

B.当务之急汇入绚丽多彩

C.燃眉之急汇入丰富多彩

D.当务之急融入丰富多彩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传统村落要在城乡融合背景下得到持续保护,这是传统村落最好的发展

B.传统村落要在城乡融合背景下不断加以发展,这是对传统村落最好的保护

C.在城乡融合背景下既要实现传统村落不断发展,又要给予传统村落最好的保护

D.在城乡融合背景下只有给予传统村落最好的保护,才能实现传统村落不断发展

3.下列在不同语境中的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你经常忘记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多么希望你从小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对了,还要把上课做小动作的毛病改掉,好吗?

(劝诚语)

B.特邀您作为嘉宾莅临我校校园文化节,相信您能荣幸观赏到开幕式上最具青春韵律的表演,敬候您的光临。

(邀请函)

C.恳请参加“XX市文化旅游区研讨会”的专家和市民,务必于10月14日上午9点准时到达指定地点参加会议。

(通知)

D.本人昨日下午于学校阅览室,不慎丢失《揭开核武器的神秘面纱》一书,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不甚感激!

(寻物启事)

4.对下面这则新闻要点的概括,准确的一项是(3分)

“青春回眸”诗会是《诗刊》社近年来继“青春诗会”后重点打造的又一诗歌活动品牌,在国内文学界产生广泛影响。

本次诗会包括“诗群交流点评会”“新时代诗歌的时代意识”主题研讨会、山水人文采风等多项活动。

与会者认为,在这个时代,诗歌不能缺位,诗人们应共同努力,推动诗歌创作繁荣发展,并创作出伟大的作品,来见证时代。

A.“青春回眸”诗会是有广泛影响的诗歌品牌活动。

B.本届“青春回眸”诗会包括研讨会、采风等活动。

C.举办“青春回眸”诗会源于诗歌创作的时代使命。

D.“青春回眸”诗会的愿景是以伟大作品书写时代。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伏隆传

隆宇伯文,少以节操立名,仕郡督邮。

建武二年,诣怀宫,光武甚亲接之。

时,张步兄弟各拥强兵,据有齐地。

拜隆为太中大夫,持节使青、徐二州,招降郡国。

隆移檄告曰:

“乃者,猾臣王莽,杀帝盗位。

宗室兴兵,除乱诛莽,故群下推立圣公以主宗庙。

而任用贼臣,杀戮贤良,三王作乱,盗贼从横,忤逆天心,卒为赤眉所害。

皇天祐汉,圣哲应期,陛下神武奋发,以少制众。

故寻、邑以百万之军,溃散于昆阳,王郎以全赵之师,土崩于邯郸,大肜、高胡望旗消靡,铁胫、五校莫不摧破。

梁王刘永,幸以宗室属籍,爵为侯王,不知厌足,自求祸弃,遂封爵牧守,造为诈逆。

今虎牙大将军屯营十万,已拔睢阳,刘永奔迸,家已族矣。

此诸君所闻也,不先自图,后悔何及!

”青、徐群盗得此惶怖,获索贼右师郎等六校即时皆降。

张步遣使随隆,诣阙上书,献鳆鱼。

其冬,拜隆光禄大夫,复使于步,并与新除青州牧守及都尉俱东,诏隆辄拜令长以下。

隆招怀绥缉,多来降附。

帝嘉其功,比之郦生。

即拜步为东莱太守,而刘永复遣使立步为齐王。

步贪受王爵,犹豫未决。

隆晓譬曰“高祖与天下约,非刘氏不王,今可得为十万户侯耳。

”步欲留隆与共守二州,隆不听,求得反命,步遂执隆而受永封。

隆遣间使上书曰:

臣隆奉使无状,受执凶逆,虽在困厄,授命不顾。

又吏人知步反畔,心不附之,愿以时进兵,无以臣隆为念。

臣隆得生到阙廷,受诛有司,此其大愿;若令没身寇手,以父母昆弟长累陛下。

陛下与皇后、太子永享万国,与天无极。

”帝得隆奏,召父湛①流涕以示之曰:

隆可谓有苏武之节。

恨不且许而遽求还也”其后步遂杀之,时人莫不怜哀焉。

五年,张步平,车驾幸北海,诏隆中弟咸收隆丧,赐给棺敛,太中大夫护送丧事,诏告琅邪作家,以子瑗为郎中。

(节选自《后汉书·伏隆传》,有删节)

【注】①湛:

伏湛,伏隆的父亲。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盗贼从横,忤逆天心忤:

违反

B.大肜、高胡望旗消靡靡:

倒下

C.隆招怀绥缉绥:

安抚

D.虽在困厄,授命不顾授:

接受

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督邮,汉代设置督察地方驿亭转运文书及物资的官员,如《三国演义》中写到“张飞怒打督邮”。

B.节,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作为凭证的符节,如《苏武传》“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C.牧守,州牧和郡太守的合称,州官称牧,郡官称守,如《三国志·文帝纪》“朝士明制度,牧守由政事”。

D.万户侯,古代食邑万户的高官,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此诸君所闻也,不先自图,后悔何及!

(4分)

(2)帝得隆奏,召父湛流涕以示之曰:

“隆可谓有苏武之节。

恨不且许而遽求还也!

(6分)

8.伏隆出使青、徐二州通告各郡的檄文讲了哪两层意思?

请简要概括。

(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

鹧鸪天东阳道中

辛弃疾

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①。

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人历历,马啸啸,旌旗又过小红桥。

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②。

【注】①香篝:

熏笼。

水沉:

一种香料,即沉香。

②碧玉梢:

指马鞭用碧玉宝饰成。

9.词的三、四句“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描写了什么样的景?

表达了什么样的情?

(5分)

10.请简要分析下片中“人历历,马啸啸”与杜甫《兵车行》中的“车辚辚,马萧萧”在表达效果上的异同点。

(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屈原《离骚》)

(2)

,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

(3)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

(4)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杜牧《阿房宫赋》)

(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从今若许闲乘月,

(陆游《游山西村》)

(7)一日克复礼,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8)

,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商隐《咏史》)

五、现代文阅读

(一)(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雪后

王统照

北京附近有个村庄,离铁道不远。

十二月某日下了一天的雪,到下午才止住。

第二天天色虽还没明,全镇的房舍、树木,在白色积雪中映着,破晓的时候格外清显。

晨鸡喔喔地啼了几声,接连着引起了镇里的犬吠。

正在这时,村庄的前面,忽然起了一个沉重响亮的声音,接着就是枪声、马蹄践在雪上的声、呼喊的声,还央杂着一些细小声响。

这等声响约停了二十分钟,又复大作起来。

破茅屋中,被雪光映着,靠北墙一张床上躺着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身旁有个五六岁的男孩子。

他们盖着薄薄絮被,冷风从沉黑的窗中穿进,使他们几乎不敢露出头来。

重大可惊的声响,从冷厉空气里传到他们的耳膜来。

那个妇人也早已醒了,然而她的心,正悬在辽远的地方,和不可思议的事上去,没说话。

小孩子正盼着天明,好继续游戏。

他也不怕冷,时时爬起来,瞧瞧窗户,只见很白亮的,却也不知天明没有。

看看母亲,正睡得熟,不过看她的头发,时时有些松动,又听着从她喉里,发出一种轻细像是哭的微声来,和平日抱着他,在她膝上,看一封信时发出来的声息一样。

这时村前的响声正砰砰拍拍大作起来,他不知怎的一回事,但是觉得耳朵里几乎装不下了。

他没听过这种声响,更不知是什么声响。

因为他自下生以后,所听见的鸡鸣声、簸谷声、春鸟的歌声、田圃里的桔槔放水声、母亲拍着他睡唱儿歌的声,这些声都是他很注意的,再大一点而可怕的声响,就是村中的群狗互相打架的声了。

这雪后的早上忽有这种狂轰的大声响,他一向没曾听过。

他小而冻破的手也有些颤动,似乎觉得窗隔一动一动地也将倒下来了,他于是滚到母亲怀里道:

“什么?

……什么?

我的耳朵……”

他母亲用枯瘦的手腕将他搂住道:

“不要怕,是军队打野操的声响。

……”

“什么军队?

……”他很疑惑地这样问。

“军队是肩着枪刀打仗的……”

“就和李文子拿的那个用纸糊的枪一样吗……他说是他父亲给他买的……”

她却没即时回答他,这时窗外的炮声又作,她便含糊着道:

“不!

……不!

……”

他便不再问了,害怕的心也减去了一些,但是在他母亲怀里很注意地听那忽轻忽骤断续的声响。

她一手搂着这个可怜的孩子,一手把披下来的乱发慢慢拢上额角。

室中已甚明亮,然而却觉得越发沉静,风声吹着落在地上的雪花,沙沙地打在纸窗上响。

半昀,那孩子忽然问道:

“母亲,……我父亲,……你说也有枪,他现在哪里?

也在黑夜里做这种事吗?

……”

她听他这句幼小而痴想的话,却没的什么说,只是从眼角里流下了一颗泪珠,滴在孩子的短发上。

天明了,村前的声响也停止了。

冬晨的空气非常清冷,似乎也从长眠中醒悟过来一般,而村中的人都拿这早上的事作谈料。

村前,雪后的一片田野里,白茫茫的雪光有许多凌乱杂沓、泥土交融的痕迹。

田野旁一条小河,也全结了冰。

惨淡的日光映在冰上,也不见得有些融化。

北风奇冷,吹着树枝上的雪堕落在河冰上,发出轻清的声响。

一望无际的雪,地上不见有一个行人。

独有在被中惊怕的孩子,这时他却不怕冷,远远地领了四五个小伙伴,冒着咽人的寒风,从镇中跑出。

他像首领似的,要表示他的功绩,脸上虽是冻得发了紫,他却是一边跑着,一边鼓起

勇气,和他那些小同伴断断续续地说道:

“宝云……和妞姐儿,……你们看看我昨儿用雪盖的小楼啊!

……我和吴妹妹盖的。

……就在河边上,……就在河边上,管许你们一瞧就乐了。

”……走!

……看小楼去。

……”他不等说完就跑到河边,那些小孩子也咭咭呱呱地随在他身后乱说。

可是,河水仍然全冻着,树枝堕雪仍然时时掉在冰上,一望无的田野里,仍然是白光幻耀,但他沿着河岸,跑来跑去,就是没有了他与他的吴妹妹昨晚很辛苦用雪堆成的小楼。

河岸上只有纵横的马蹄和无数皮靴的痕迹,就是昨天晚上很平的雪地上,也忽地扫去一道,堆起一片,完全不是昨天那个样子。

他急得乱说也说不清楚,别的孩子,也看得呆了!

那个戴绿绒花结帽的小姑娘,却眼包着幼稚而可怜的泪痕道:

“瞧咧!

……没有了!

谁给我们毁坏了!

.....你们瞧我的手咧。

…她伸出小手来给这些孩子看,白而嫩的皮肤上已红了几块,且肿得裂破了。

他们看看河水、地上的痕迹,都不说一句话,静悄悄地从雪道上回村里去。

那位小姑娘跟在一群小孩子后面时时回头,从包着泪的眼光中望望河岸的残雪。

她头上的花结,也被风吹着飘飘地微动。

一九二〇年十一月

(节选自《春雨之夜》,有删改)

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清晨孩子听到从母亲喉里“发出一种轻细像是哭的微声”,这一细节主要表现了妇人对此时此刻枪声的恐惧,害怕失去自己和孩子的生命。

B.枪声过后,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来到河岸,看到河岸上只剩下马蹄和皮靴的痕迹,而没有了辛苦用雪堆成的小楼,突出了孩子们的伤心失望。

C.虽然外面有着声响,孩子滚到母亲怀里,害怕的心也减去了一些,一是因为年幼,他对于枪声不理解,二是因为母亲的怀抱带给了他安全感。

D.小说前半部分着重描写破晓时听到枪声后母子的心理,后半部分转而描写天亮后孩子们寻找雪盖的小楼的情形,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13.分析文中画线句所表现的人物心理。

(6分)

14.小说中有多处关于雪的描写,请分析其作用。

(6分)

六、现代文阅读

(二)(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中国古代文人的家国情怀

刘金祥

家国情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质素和闪亮因子。

是华夏儿女最真挚的情感归宿和最浓烈的精神底色。

在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国与家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家是缩小的国,国是放大的家,个人命运与民族存亡息息相关,换言之,家国情怀是建立在血缘和亲情基础上的一种社会伦理关系,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家国情怀的核心要义,集中体现出经世济民的中国古代文人忠孝一体、家国同构的人格追求,而这种人格追求又是以齐家修身为前提的,正如《大学》所言: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这是家国情怀传承流布的内在动因和基本条件。

有鉴于此,古代许多开明之家贤达之士恪守“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信条,注重以家训家规来教诚家人和子弟,以诗词家书来蒙养门生和后人,启发和引导他们勤学奉公、崇德向善、敬业乐群、恤民效国。

例如被视为中国古代士大夫楷模的范仲淹,先后编写了《戒诸子及弟侄》《六十一字族规》等家训族规,以此濡染和教化范氏子弟和族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与其说是一种情感诉求和心灵皈依,不如说是一种生命自觉和文化承续。

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追求,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忧后乐的责任担当,家国情怀往往与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紧密相连,与情真意切的诗意表达密不可分。

中国古代文人是在几千年风雨水火中熬炼出来的特殊分子,家国情怀不仅融进他们的血液里,而且递嬗为他们的人文基因。

这些基因延续了一代又一代,使中国古代诗词既潜蕴着眷顾家庭的孝悌,又凸显着报效国家的忠贞,传承着中华文脉的“道”统。

古往今来,书生诗心容天下,忠贞见笔端。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的《礼记》“儒行”篇教导儒生“苟利国家,不求富贵”,于两千多年前就将中国儒家的人文理想融入个人价值取向之中,成为鞭策历朝历代知识分子修齐治平的箴言和信条,晚清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林则徐还将这一信条发扬光大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从政理念。

唐诗中的边塞诗是唐诗中思想性最为深刻、艺术性最为奇崛的部分之一,其中体现家国情怀的诗作更是让人为之惊叹、动容和感奋,有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的愤激骏切,有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昂扬豪迈,有李白“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刚烈决绝,有杜甫“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的洒脱从容,有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慷慨悲切,有王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洒脱坚毅,有张为“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的慷慨激昂,有令狐楚“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的深沉凄婉。

这些振聋发聩的醒世励志诗篇,不仅是诗人也是炎黄儿女血性报国情怀的生动体现,律动着作者以国为家、家国一体的价值理念。

(节选自《中国古代文人的家国情怀》,有删改)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家国情怀是建立在血缘和亲情基础上的一种社会伦理关系。

B.家国情怀的核心是在家尽孝、为国尽忠,体现出古人忠孝一体、家国同构的人格追求。

C.在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不仅融进中国古代文人的血液里,而且成为他们的人文基因。

D.文章连续例举边塞诗句,阐明边塞诗虽然风格多样,但都能体现诗人的家国情怀。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仲淹编写家训族规潘染和教化范氏子弟和族人,体现了古代开明贤达之士注重以家训家规来教诫家人和子弟。

B.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与情真意切的诗意表达往往与家国情怀密不可分,《岳阳楼记》就是此种现象的一个代表。

C.唐代边塞诗是体现家国情怀的诗作,因此它是唐诗中思想性最为深刻、艺术性最为奇崛的部分之一让人为之惊叹。

D.醒世励志的边塞诗展示出以国为家、家国一体的价值理念,因此它也是所有炎黄子孙血性报国情怀的生动体现。

17.中国古代文人的家国情怀是怎样传承的?

(6分)

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材料一:

美国农业部近日发布转基因食品标识最终版规定,要求从2020年1月1日起,含转基因成分5%以上的食品以适当方式标注转基因信息。

这是美国在转基因食品方面出台的第一个全国性强制标注规定。

美国是转基因作物的第一种植大国,在国际上约占40%的份额,其市场上70%至80%的加工食品含转基因成分。

但美国政府此前并不要求给转基因食品贴上标识,理由是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实质等同”。

2014年5月,美国佛蒙特州立法要求在该州销售的转基因成分超过0.9%的食品均须进行转基因食品标识,一些州也随之跟进。

2016年美国农业部发布《国家生物工程食品信息披露标准》,它将转基因食品称为生物工程食品。

新标准规定,转基因食品的标注阈值是5%,转基因成分含量不高于5%,就不必标注。

转基因成分含量高于5%的食品,就必须向消费者披露转基因信息。

标识有多种选择,包括文字说明、写着“生物工程”的图标、电子或数字链接以及使用短信等,小型食品生产商或小型包装也可选择提供电话号码或网址,供消费者查询转基因信息。

(摘编自《美国发布转基因食品标识新规,各方褒贬不一》,科技日报,2019年1月1日)

材料二:

有人认为,转基因标识政策会让消费者认为产品不安全或对环境有害。

不过也有研究发现,明确标注转基因信息不但不会“吓跑”消费者,反而有助于减少他们对转基因产品的顾虑。

美农业部长桑尼·珀杜在一份声明中说,新规“增加了美国食品系统的透明度,为受监管实体就何时、如何透露生物工程成分建立了指导方针”确保了转基因食品标识的一致性,“避免了可能让消费者产生困惑的零碎州级标识体系”。

同时,新规招致一些批评。

一些反转基因组织认为,新规细则不够严格,对标识的内容与形式的要求宽松。

有批评者称,新规有太多的豁免。

比如一些转基因原材料如果经过了“高度加工”,最终产出的食品可由生产商自愿而非强制标注。

这意味着,一些从转基因作物提取的成分可能被排除在转基因食品之外,包括从转基因甜莱提取的糖、用转基因玉米生产的玉米糖浆、转基因菜籽生产的油等。

目前,主流科学界认为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可安全食用。

比如,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学院2016年曾发布报告确认,转基因食品对健康无不利影响。

(摘编自《综述:

美国转基因食品标识新规褒贬不一》,新华网,2018年12月26日)

材料三:

标识转基因食品,原本是保护和尊重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一种做法:

实际上,却可能同时意味着是对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的区别对待。

有转基因技术的支持者因此认为,既然无法证明转基因作物的风险大于传统作物,就没有必要对转基因成分进行标识,因为这种区分只会强化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负面印象。

而转基因技术的反对者则强调,转基因技术本身具有人工“特殊性”,它违背了生物演化的“自然性”,因而蕴含风险,一些风险可能还尚未被科学家发现,进行标识是在对人类社会负责。

我们认为,在我国现阶段,采取强制标识的方法是恰当的,这是在社会和民众仍然对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存在巨大关切和争议性认知的情况下,所采取的负责任的做法。

尽管标识本身可能带来一系列的成本问题和认知误区,但取消标识并不有助于减轻误解。

相反,将有关产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加以标识,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也能传达出政府和企业对基因食品安全的信心。

从某种意义上,这可以视作一种制度性背书,长远来看有利于减少或消除人们对这一技术的排斥与害怕,进而提高对转基因食品的接受度。

在转基因食品的标识问题上存在争论,这是正常的现象。

但这种争论不能混淆问题的性质。

人们应该意识到,标识转基因食品,和这类食品的安全性没有关系。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其实在其获得许可进行生产时,理论上已经得到确保。

(摘编自《转基因标识:

风险意识与食品安全的逻辑辩争》,澎湃新闻,2018年10月27日)

18.下列对材料中“转基因标识”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美国农业部近日发布的转基因食品标识最终版规定,是美国在转基因食品方面出台的第一个非全国性强制标注规定。

B.转基因强制标注规定出台之前,美国政府认为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实质等同”因而不要求给转基因食品贴上标识。

C.此次的新规将转基因食品称为生物工程食品,其中规定一些转基因原材料如果经过了“高度加工”,其最终产出的食品也必须强制标注。

D.人们不能因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上存在争论而混淆问题的性质,应意识到无论标识与否,都和这类食品的安全性有关系。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美国转基因作物约占全球40%的份额,其市场上70%至80%的加工食品含转基因成分,是当之无愧的转基因作物第一种植大国。

B.在转基因食品广受争议之时,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学院代表主流科学界发声:

转基因食品对健康无不利影响。

C.由于转基因技术本身具有人工“特殊性,它违背了生物演化的“自然性”,因而蕴含风险,对其进行标识是对人类社会负责。

D.在社会和民众仍然对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存在巨大关切和争议性认知的情况下,采取强制标识的方毫无益处。

20.在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上具有哪些争议的观点?

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6分)

八、作文(70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只有从极细微的积累开始,坚持不懈,方能获得成功。

做事如此,做人亦如此……

2020届高三基地学校第三次大联考

语文Ⅱ(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2~24题。

(10分)

太原王埙示所为文,好举孟子之所道者。

与之言,信悦孟子,而屡赞其文辞。

夫沿河而下,苟不止,虽有迟疾,必至于海。

如不得其道也,虽疾不止,终莫幸而至焉。

故学者必慎其所道。

道于杨墨老庄佛之学而欲之圣人之道犹航断港绝潢以望至于海也故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

今埙之所由,既几于知道,如又得其船与楫,知沿而不止。

呜呼!

其可量也哉!

(节选自韩愈《送王秀才序》)

22.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5处)(5分)

23.文中“老庄”分别指

(人名),是我国

学派的代表人物。

(3分)

24.材料中的“船与楫”各指什么?

(2分)

二、名著阅读题。

(15分)

25.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三国演义》中,华雄被斩杀,吕布出战斩杀多名联军大将。

张飞、关羽、赵云先后上阵,三人围住吕布厮杀。

吕布招架不住三人之力,退回虎牢关。

B.《白光》中虚幻诡异的白光,既指白银之光又象征着陈士成毕生追求的升官发财的欲望;白光的虚无性、虚妄性,注定了陈士成人生归宿的悲剧性。

C.《茶馆》中,日本投降后,流氓特务霸占了王利发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茶馆,王利发和常四爷、秦二爷三位老人撒着捡来的纸钱,为自己苦难的一生祭莫。

D.《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怀疑克劳狄斯就是毒死父亲的凶手,本可轻而易举复仇,但还是放弃了,最后只能被逼装疯,这些情节揭示了他优柔寡断、软弱的性格。

E.《老人与海》中“狮子”是圣地亚哥的精神源泉,他虽然衰老,但想到狮子,就增强了力量,勇敢地战胜硕大的马林鱼和成群的鲨鱼,成了硬汉式的英雄人物。

26.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第五回写贾宝玉看到《金陵十二钗》正册上画有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织,其判词云: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这则判词写的是谁?

判词概括了她什么样的经历?

(6分)

(2)《家》中写觉新“回到自己的房里,关上门倒在床上用铺盖蒙着头哭,为了他的破灭了的幻梦而哭”,觉新有什么样的幻梦?

他的幻梦为什么会破灭的?

请简要回答。

(4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材料,完成27~29题。

中华文化追求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