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外科学第十章枕颈部疾病.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2254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外科学第十章枕颈部疾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外科学第十章枕颈部疾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外科学第十章枕颈部疾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外科学第十章枕颈部疾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外科学第十章枕颈部疾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外科学第十章枕颈部疾病.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外科学第十章枕颈部疾病.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外科学第十章枕颈部疾病.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外科学第十章枕颈部疾病.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外科学第十章枕颈部疾病.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外科学第十章枕颈部疾病.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外科学第十章枕颈部疾病.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外科学第十章枕颈部疾病.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外科学第十章枕颈部疾病.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外科学第十章枕颈部疾病.docx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外科学第十章枕颈部疾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外科学第十章枕颈部疾病.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外科学第十章枕颈部疾病.docx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外科学第十章枕颈部疾病

第十章 枕、颈部疾病

第一节 枕部粘液囊炎

枕部粘液囊炎(bursitisofocciput)主要发生于马属动物,其它动物非常少见。

发病后,枕部出现肿胀或瘘管,临床上称为项肿或项瘘。

(一)局部解剖 马的枕部共有3个粘液囊:

皮下粘液囊主要多见于老马;枢椎棘上粘液囊是不经常有的;真正常发病的是第三个粘液囊即寰枕粘液囊,位于项韧带索状部和寰椎之间。

(二)病因 

枕部受到机械性刺激,其中以笼头、皮带的摩擦和压迫为常见。

另外还有化脓性细菌、布氏杆菌、蟠尾丝虫感染等因素。

(三)症状

急性粘液囊炎较为少见,一般为急性外伤所致,伤后粘液囊呈急性炎症变化,有血性或浆液性渗出液。

慢性粘液囊炎相对多见。

可因长期压迫或反复摩擦而发生。

病理表现为充血、水肿和增生,囊壁增厚。

急性粘液囊炎病初患部出现轮廓不清但有波动感的炎症区,局部增温、疼痛、肿胀。

转为慢性时,囊壁可逐步增厚,肿胀和波动更加明显。

继发化脓性感染时,红、肿、热、痛等症状表现强烈,并有脓性积液,有时有全身症状,如脓肿灶破溃则易形成瘘管,病畜常头颈伸直,头颈运动不灵活。

(四)治疗

枕部粘液囊炎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早期可按炎症治疗原则进行。

慢性者,囊内注射抑制滑膜分泌的药物,如3%蛋白银或胶体银。

注射前应尽量将囊内液体抽出。

另外还可以在囊内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或醋酸强的松龙,但慢性病例则需长期治疗,往往会超过动物的价值。

如保守疗法无效,或者出现瘘管,则可采取手术疗法。

手术引流是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使用链激酶样制剂有利于引流。

根治手术时,可选用枕侧部切口,将感染的粘液囊整体切除。

在瘘管形成后,还应把所有管壁病理性肉芽组织切除,术前可用亚甲兰灌注作染色,正常组织不染色,而瘘管则被染色,按染色指示较易全部切除病理性肉芽组织。

对病原微生物所致枕部粘液囊炎,实行局部治疗、抗生素治疗、疫苗治疗及综合治疗等方法。

第二节 腮腺炎

腮腺炎(parotitis)是腮腺及其导管的急性或慢性炎症。

各种动物均可发生,患病的腮腺常可发生脓肿。

(一)病因 

本病通常是由于腮腺或其邻近组织的创伤或感染所致。

由于腮腺位于体表,易受损伤。

另外由于腮腺导管开口于口腔黏膜,易受异物或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从而导致导管及腮腺的炎症。

猪、犬等还有传染性腮腺炎,有证据表明人腮腺炎病毒可感染犬。

继发性腮腺炎常与传染病有关,如马腺疫、牛结核病、牛放线菌病、犬瘟热等。

另外还有继发于咽炎、鼻炎等疾病而发生腮腺炎的。

(二)症状

病初无明显的临床表现。

急性腮腺炎在耳下局部出现疼痛、肿胀及增温,触之敏感。

常有体温升高,由于疼痛和肿胀,时有流涎、食欲减退或废绝、吞咽困难。

脓肿破溃导致脓汁排入周围组织或口腔中,口中散发出恶臭气味。

这种脓肿应与腮腺囊肿进行区别。

如经皮破溃,则可导致腮腺瘘管形成。

通常在脓肿切开或破溃后,多数病例能较快地痊愈。

慢性腮腺炎患部呈坚实、无痛性肿胀,其它症状均不明显。

(三)治疗

轻度感染并有中等程度的肿胀时,可选用全身性抗生素疗法。

较为严重的感染,在未发生局限化之前,对病灶进行热敷,还可采用青霉素盐酸普鲁卡因封闭疗法。

腮腺的新鲜创可按创伤的治疗原则进行处理。

当形成脓肿时,成熟后应切开、排脓。

如脓肿腔较大,可用硝酸银棒在其内部腐蚀,以加速痊愈进程,排脓后应留置引流条。

最好能每天清洗处理病灶。

排液以后应采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磺胺类或广谱抗生素)疗法,连用4~5天。

对经久不愈的腮腺瘘管,可考虑腮腺部分摘除或全摘除术。

结扎连通的腺管更为安全。

第三节 颈静脉炎

颈静脉炎(jugularphlebitis)可发生于各种家畜,以大中家畜多见。

(一)病因 

最常见的是因为颈静脉采血、放血、注射等不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反复多次地刺激或损伤颈静脉及其周围组织;其次是颈部手术时,造成颈静脉组织的损伤和继发感染;更严重的是将刺激性药物(如氯化钙、水合氯醛等)漏至颈静脉外,从而导致无菌性颈静脉周围炎,而继发颈静脉炎。

(二)症状

根据炎症发生的范围和性质可分为下列几种:

1.颈静脉炎 指单纯性颈静脉本身组织的炎症,静脉管壁增厚,硬固而有疼痛。

一般发病后5~6天即可逐步恢复正常。

2.颈静脉周围炎 颈静脉沟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炎症现象,患部肿胀、热、痛明显。

随着病程的发展,至后期在颈静脉沟中可出现质地稍硬的、高低不平的增生性肿胀。

3.血栓性颈静脉炎 颈静脉沟出现炎性水肿,局部热、痛,颈静脉内有血栓形成,并在沟内出现长索状粗大的肿胀物,质较硬,血栓远心端颈静脉怒张,患侧眼结膜瘀血,甚至头颈浮肿,当侧副循环建立后,则这些现象逐渐缓解。

血栓近心端颈静脉触之空虚。

4.化脓性颈静脉炎 视诊及触诊可发现弥漫性温热、疼痛及炎性水肿。

不易触知颈静脉。

病畜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

头颈部活动受限,有时可见头部浮肿。

以后患处可出现一处或多处小脓肿,脓肿破溃后,不断排出混有组织碎片的脓汁。

在某些重症病例,血栓和血管壁可发生化脓性溶解,而突然发生大出血,并危及生命。

如经血流途径发生全身性转移,可形成败血症。

(三)治疗

病畜应停止使役并制动,以防炎症扩散和血栓碎裂。

并根据不同病因和病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对注射刺激性药物失误而漏至颈静脉外时,应立即停止注射,并向局部隆起处注入生理盐水,同时用20%硫酸钠热敷。

也可在隆起周围用盐酸普鲁卡因封闭。

若隆起过大,可考虑在其下缘作切口,以排出漏出的药物。

如是氯化钙漏出,可局部注射10~20%硫酸钠,以使形成无刺激性的硫酸钙。

无菌性血栓性颈静脉炎,可应用局部温热疗法。

也可应用消炎消肿散、复方醋酸铅散等外敷。

不宜涂有刺激性强的软膏。

颈静脉周围蜂窝织炎时,应早期切开,切口要大,深达受侵害的肌肉,以有效地清除坏死组织和渗出液。

化脓坏死性血栓性颈静脉炎时,宜采用颈静脉切除术。

第四节 食道疾病

一、食道狭窄

食道的管、腔变窄而影响吞咽者,称食道狭窄(strictureofesophagus)。

(一)病因 

1.食道创伤 由于食道受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寄生虫等致伤因子的作用,使其黏膜发生增生性炎症形成瘢痕,瘢痕老化收缩后引起食道狭窄。

食道切开术后缝合过紧也可导致本病。

2.食道管腔受压 如食道壁内外肿瘤、脓肿、颈部肌炎、甲状腺肿大、犬永久性右位主动脉弓都可由于压迫食道而致食道狭窄。

(二)症状

主要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水的吞咽无影响。

患畜不能连续大量采食,采食过程中可能突然出现停食现象。

有时可出现食物反流,如果是颈部食道狭窄,常可在患畜采食时见到狭窄部前方有团块状物膨出。

反复阻塞可使食道弹力变弱,可能会导致食道扩张或憩室。

病程长时,患畜日趋衰弱。

(三)诊断

选用大小合适的胃管进行插入。

到达狭窄部时,可感觉阻力变大,甚至插入困难。

X光检查时,常可发现在狭窄部前有大量气体。

如灌入硫酸钡混悬液,透视下可见钡柱到达狭窄部时流速趋缓,随后食道黏膜皱折的影像发生改变(瘢痕性狭窄)。

如果是因食道内外的压迫所致狭窄,压迫处可见充盈缺损,而显示压迫物的轮廓。

(四)治疗

由于食道管腔受压所致的食道狭窄应根据病因加以治疗。

如肿瘤摘除、治疗颈部肌炎等,以去除压迫物。

创伤性食道狭窄可采用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

1.非手术疗法 多采用探条扩张术,使食道黏膜及其下层的瘢痕组织撕裂,从而解除食道的狭窄。

应根据食道狭窄的部位及程度,选择合适的扩张器如气囊导管或食道探条。

1~2周重复一次,持续2~3个月。

2.手术疗法 即采用食道狭窄部切除术和端端吻合术。

该疗法适用于颈部食道,且狭窄部较短。

二、食道损伤

食道损伤(injuriesofesophagus)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是食道创伤,各种家畜均可发生。

(一)病因 

家畜因外伤而引起食道创伤很少见。

这些创伤通常是由于咬伤、角顶伤等所造成。

大多数食道损伤是由于尖锐异物如铁丝、骨片、碎玻璃等随饲料而误咽入食道,而从食道黏膜面往外刺伤,造成食道损伤。

另外粗暴地操作胃镜、插胃导管,也易损伤食道黏膜。

(二)症状

根据皮肤的完整与否,食道创伤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类。

开放性食道损伤通常是锐性异物伤及颈部皮肤的同时伤及食道。

往往是贯通创。

故患畜在采食或饮水时,常会漏出皮肤外。

闭合性创伤常因误咽异物造成。

一般颈部皮肤保持完整。

但患畜采食时,食糜和水可通过食道的创口溢出食道,而在皮下积聚。

胸部食道的闭合性创伤较为罕见。

溢出食道的食物在结缔组织内可导致感染。

进而出现一系列感染症状。

如果食道仅为黏膜层损伤,则症状较轻。

间或出现颈部僵硬、吞咽困难。

由于食道黏膜的再生能力较强,所以较轻的损伤在临床上不易被察觉。

(三)诊断

颈部食道创伤可根据病史结合临床症状作出初步诊断。

闭合性食道创伤及胸部食道创伤,可用硫酸钡混悬剂灌喂,并进行X光线透视或摄影检查,可见钡剂在创伤处溢出,并有食道黏膜影像的改变。

也可用胃镜直接检查,能确定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四)治疗

对闭合性食道非贯通创,通常采取保守疗法,可饲以流食,并给予含碳酸氢钠的饮水。

如果异物仍存在,则需手术或用内窥境取出异物。

对外伤引起的食道开放性创伤,根据创伤的新鲜程度,按创伤的治疗原则进行处理。

对新鲜创,在严格的消毒处理后,可行食道修补术,密闭创口,但要防止缝合过紧而致食道狭窄。

皮肤创口按常规缝合。

对陈旧创,特别是有唾液及食物漏出而污染创口时,需用防腐药物彻底清洗后,关闭食道,并做创部引流,如食道感染严重,则可待感染消退后再作缝合。

皮肤创口作假缝合并引流。

无论食道缝合与否,最好留置胃导管,胃导管可固定于头部,并保留6天。

经胃导管鼻饲流食,以维持畜体营养需要。

开放性食道创伤治疗期间都需进行全身抗菌疗法,并视病情予以支持疗法。

对闭合性食道贯通创,处理原则基本同陈旧性开放性食道创伤。

注意彻底清除异物和消毒。

对胸部食道的贯通创,视其机体情况,考虑是否有必要行开胸术进行处理。

第五节 气管异物

气管及支气管异物(trachealforeignbodies)可发生于各种家畜。

一般发生较少,但如果发病,通常比较危急。

(一)病因 

1.内在性 临床比较少见。

如破溃的支气管淋巴结;各种炎症所致的肉芽、伪膜、分泌物等;还有一些寄生虫如奥斯勒丝虫、蛔虫等寄生或于气管、支气管中移行而致。

2.误吸性 由于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如在咽麻痹、喉麻痹、食道阻塞、全身麻醉等情况下,将口腔中的食物吸入气管、支气管中;宠物尤其是幼龄者在进食和口中含着玩具及其它相对较小的异物时,因打闹、受惊吓等而深吸气,极易将异物吸入气管。

3.人为因素 在用胃管给动物投药或食物时,误把导管插入气管所致。

如果投入物为液体和粉末状还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

(二)症状

异物进入气管后,由于黏膜受刺激而引起剧烈呛咳,继而呕吐和呼吸困难,但片刻后症状可逐渐减轻或缓解。

视异物大小和停留于气管的部位而产生不同的症状。

如异物较大,嵌顿于喉头,可立即窒息死亡,如是不全阻塞,会有吸气性呼吸困难和喉鸣。

异物居留于气管者,可随呼吸移动而引发剧烈阵咳和呼吸困难,出现气喘哮鸣。

如异物随呼吸气流撞击气管,可闻气管拍击音,触诊气管时,气管有撞击感。

异物停于一侧支气管,患畜咳嗽、呼吸困难及喘鸣症状会减轻。

但稍后即可能因为异物阻塞和并发炎症,产生肺气肿或肺不张。

少数细小异物可进入末梢支气管,但一般无明显症状。

经数周或数月后,肺部可产生病变,如反复发热、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

(三)诊断

一般根据病史、症状即可诊断。

必要时可作X线透视可后拍片,以及支气管镜检查。

(四)治疗

异物已进入气管或支气管,其自然咳出的概率较小,须设法取出异物。

可通过喉镜、气管镜或支气管镜检查,并将异物取出。

如取出异物时导致喉部损伤,或可能发生喉水肿时,术后应使用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如为寄生虫性异物,应使用相应的抗寄生虫药物。

第六节 颈椎疾病

一、颈椎间盘脱位

颈椎间盘脱位(dislocationofcervicalintervertebraldisc)又称颈椎间盘脱出,是指由于颈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向背侧突出压迫脊髓,而引起的以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脊椎疾病。

多见于体形小、年龄不大的犬,猫亦可发生,其它家畜发病很少。

该病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间盘的纤维环和背侧韧带向颈椎的背侧隆起,髓核物质未断裂,一般称之为椎间盘突出;另一种是纤维环破裂,变性的髓核脱落,进入椎管,一般称之为椎间盘脱出。

颈椎间盘脱位约占脊椎椎间盘脱位病例的15%。

(一)病因 

本病主要是由于椎间盘退行性变化所致,不过退变的诱因目前尚无定论。

1.品种和年龄:

很多品种犬都可发病,不过Dachshunds,Pekingeses(北京犬),FrenchBulldog(法国斗牛犬)等品种发病率较高。

3~6岁犬发病率最高。

2.遗传因素 有人通过对Dachshund犬系谱分析,发现椎间盘脱位的遗传模式一致,既无显性也无连锁性,有易受环境影响的多基因累积效应。

3.激素因素 某些激素如雌激素、雄激素、甲状腺素和皮质类固醇等可能会影响椎间盘的退变,有报导在100例患椎间盘脱位病犬的T3和T4测定后,甲状腺机能减退病例为39~59%,可疑犬为10~20%。

4.外伤 伤一般不会导致椎间盘脱出,但可作为诱因。

(二)症状

颈椎间盘突出的好发部位为第2~3节和第3~4节椎间盘。

由于椎间盘突出而压迫神经根、脊髓或椎间盘本身,故颈部疼痛十分明显,患畜拒绝触摸颈部,疼痛常呈持续性,也可呈间歇性。

头颈运动或抱着头颈时,疼痛明显加剧。

触诊时颈部肌肉高度紧张,颈部、前肢过度敏感。

患畜低头,常以鼻触地。

耳竖立,腰背弓起。

多数患畜出现前肢跛行,不愿行走。

重者可出现四肢轻瘫或共济失调。

(三)诊断

根据病史和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则需进行X线脊髓造影检查或CT等影像学检查。

(四)治疗

1.保守疗法 病初时适用。

主要方法是强制休息。

可用夹板、制动绷带等限制颈部活动2~3周,并配合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消炎镇痛药物。

有神经麻痹者可选用B族维生素口服或注射。

保守疗法可使患畜症状改善,但也有一半左右可能复发。

2.手术疗法 在保守疗法无效、病情复发、症状恶化时可考虑手术疗法。

颈椎间盘脱位手术治疗常用腹侧颈椎开窗术和减压术。

前者指通过在椎间盘上钻孔,刮取突出物,以防髓核再度突入椎管,后者指通过椎板切除术,从椎管内去除椎间盘组织,以减轻或解除对脊髓的压迫。

下面以犬为例,介绍颈椎腹侧开窗术的手术方法。

动物全身麻醉,仰卧保定。

头部用绷带固定,两前肢后方转位。

病变颈椎腹侧切开皮肤。

钝性分离两对胸锁乳突肌和胸骨舌骨肌,暴露气管。

用牵引器将靠近术者一侧的颈动脉鞘拉向术者一侧,食道及对侧颈动脉牵向术者对侧,暴露颈长肌。

根据影像学检查对病变椎间盘定位,分离覆盖在其腹侧纤维环上的颈长肌。

用手术刀切开腹纵韧带和腹纤维环,切口呈小窗口状,暴露髓核。

然后用小刮牙器将其刮出。

为尽量刮出髓核组织,刮牙器在窗内应向前、背侧方向刮取。

具体方位和深度应依据影像学的表现。

另外,邻近椎间盘也可考虑作开窗术,以预防椎间盘脱位。

也有在颈背侧、稍偏于一侧作切口,行减压术的报导。

近年来医学上有在脱出的椎间盘内注射髓核溶解酶,手术创伤轻微的椎间盘镜取出髓核等新技术报道。

二、斜颈

斜颈(torticollis)多发生于马属动物,牛、羊次之,猪及宠物等亦可发生。

斜颈是颈部向一侧偏斜或扭转的一类症候群。

包括骨骼、肌肉、神经等软组织的损伤或机能障碍,至少是一侧性异常。

(一)病因 

斜颈病因非常复杂,但以机械性损伤最为常见。

其中主要为与颈椎长轴成一定角度的暴力所致,如僵绳被踩,而动物猛拉;突然摔倒头颈弯曲,并被压于体下;车祸或动物头颈侧部撞到坚固的物体等。

另外侧卧保定时头颈未确实固定、从高处跌落、头颈猛摆而致颈部肌肉和韧带等软组织拉伤、颈椎脱位及骨折等也致病。

其次为一侧性颈部肌肉的风湿病,颈肌麻痹也可引起斜颈。

先天性斜颈、颈神经性斜颈在临床中少见。

另外某些动物耳部疾病也有斜颈的症状,如兔耳部疥癣、猪及宠物的中耳炎等。

(二)症状

本病的主要症状就是发生颈部偏斜,但具体表现差异较大。

仅是颈部肌肉损伤导致的斜颈,症状较轻,患部肌肉肿胀,病初局部增温、疼痛,常常出现运动障碍。

如果由于颈椎椎体或椎弓骨折或颈椎脱位,则症状明显,常在发病后即由于脊髓的损伤而倒地不起,视其损伤程度,严重时可致高位截瘫。

如为颈部肌肉风湿病,则表现出风湿病的一般症状,可参阅本书有关章节。

(三)预后

颈椎脱位和骨折所致斜颈预后不良。

肌肉及软组织单纯性挫伤、拉伤、断裂等所致斜颈预后良好。

(四)诊断

颈椎脱位、颈椎骨折所致斜颈需通过X线诊断或CT诊断。

颈部软组织损伤所致斜颈要根据病史、症状综合分析。

颈肌肉风湿所致者,可参照风湿病诊断。

耳病所致斜颈可根据病史、症状及病原检察进行诊断。

(五)治疗

由于斜颈的病因较为复杂,治疗时要针对病性,采取相应的疗法。

对颈椎脱位、骨折及风湿病、耳病所致斜颈的治疗参阅本书有关章节。

对颈部肌肉、韧带、肌腱等软组织损伤所致的斜颈,如动物卧地不起,则应尽可能使其站立,并限制其头颈部运动。

在早期,颈部可用夹板或石膏绷带加以固定,并注意整复。

对充血性水肿可将头部抬高,并使用刺激性擦剂,如樟脑酒精、樟脑鱼石脂软膏等,或行物理疗法,以促进炎症的消散。

对耳疥癣所致斜颈,可用相应的杀螨剂以杀灭病原,疥癣痊愈后,斜颈症状即消失。

三、颈椎脱位

颈椎关节脱位(dislocationofcervicalvertebrae)是由于暴力作用颈椎,导致椎关节脱位,并可能导致脊髓损伤的外科病。

本病可分为全脱位与不全脱位两类,以不全脱位多见。

本病在斜颈中占有一定比例。

各种家畜均可发生,幼畜多发。

由于第4~6颈椎活动范围大、易发病,其它颈椎也可发生。

(一)病因 

主要是机械性暴力作用于颈椎,如冲撞、打击、猛跌、强烈拖拉,家畜猛烈挣扎等,使颈椎关节超出活动范围而突然发病。

另外在分娩或难产时,不正确地助产,仅牵拉头部而不拉前肢,常会拉伤幼畜颈部而发病。

(二)症状

颈部突然出现异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斜颈症状。

头颈偏向一侧,即使轻轻复位,松手后又会弹回原位。

不全脱位时症状表现较轻,全脱位时局部畸性明显,头颈倾斜严重,也不易复位。

全脱位时,往往由于脊髓受到损伤,而卧地不起。

颈椎脱位的部位不同,症状也可有差异。

在寰枢关节脱位时,表现头部僵直,上扬,颈部感觉过敏,前、后肢运动失调或不同程度的轻瘫;其后的颈椎脱位时,可发生四肢痉挛性麻痹和四肢反射活动过强,如损伤严重,尤其是伤及膈神经时,可发生高度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三)诊断

应根据病因、病史和临床表现,结合X线检查,作出诊断。

X线检查对确诊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作X线检查时,通常需全身麻醉。

X线平片能确定脱位的部位和程度,如需确定脊髓损伤的程度,可作脊髓造影检查。

(四)治疗

1.现场急救 颈椎脱位者发生后,病情一般都较危重,应考虑有脊髓损伤的可能性。

所以搬动动物时要小心谨慎,以防损伤加重,有条件时可用镇静剂或镇痛剂。

从发病后到治疗时,尽量保持颈椎平衡。

2.颈椎复位 应尽早进行。

需全身麻醉,常用超短效巴比妥类麻醉药,并注意防止麻醉时呼吸功能的抑制而致窒息。

侧卧保定,颈部突起的一侧在上。

复位的要点是进行头颈牵引后,缓缓用力压迫突出部,直至颈椎恢复正常的生理曲线。

全脱位时复位难度较大,如脊髓受压,可考虑行椎板切除术、脊髓减压术。

3.颈椎固定 复位后的颈椎需固定。

可因地制宜地使用夹板或支架。

也可用颈椎溶合术作内固定。

4.护理 如发生脊髓损伤,很易导致膀胱麻痹而尿潴留,因此要防止泌尿系感染并经常导尿,卧地不起时还易导致便秘和褥疮,应常灌肠,并变换体位。

用地塞米松对神经损伤是有效的。

另外还需适当地进行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

四、颈椎骨折

颈椎骨折(fractureofcervicalvertebrae)较常发生于马、牛、羊、犬等家畜也可发生,一般前4个颈椎为好发部位,尤其第3~4颈椎发生最多。

颈椎骨折可分为椎体骨折、椎体不全骨折和椎骨棘突、横突等骨折。

(一)病因 

强大的直接或间接暴力是最常见原因,如跌落时头颈部着地,人为的粗暴打击,动物间剧烈的打斗,猛烈的冲撞,头部保定不确实时动物大幅度摇摆头颈等。

颈部肌群的强力收缩,可能会导致椎骨突起的骨折。

骨代谢病如骨质疏松、佝偻病、氟中毒等是颈椎病理性骨折的诱因。

(二)症状

颈椎骨折的临床表现因受伤部位及对脊髓和脊神经的影响程度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第2颈椎骨折时,头颈呈强直姿势。

其它椎体骨折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斜颈。

患部因软组织损伤而出血,可导致肿胀,但需与单侧肌肉收缩和头颈低位时的水肿相区别,触压肿胀部位时疼痛反应明显,一般不易出现骨磨擦音。

颈部运动障碍,多数椎体骨折病例卧地不起,即使人为使之站立,运步也很勉强,头低垂,前肢不愿负重。

如椎体腹侧骨折,并伤及气管时,可出现气管塌陷或狭窄,从而出现呼吸困难。

一般情况下,颈椎椎体全骨体都可能伤及脊髓及附近脊神经,椎管内还可能形成血肿并压迫脊髓,从而出现高位截瘫。

这种情况下,预后不良。

颈椎的棘突、横突等附件骨折时,症状轻微,有不同程度斜颈、局部压痛、颈部肌肉强直、局部出汗、运动受限等症状。

一般来说,颈椎的压缩性骨折非常少见。

(三)诊断

根据病因、病史、症状等进行综合分析,确认则需进行X线诊断。

需注意颈椎突起、椎弓的病变,怀疑有脊髓损伤时,还可进行脊髓造影,以确定脊髓是否受压。

(四)治疗

椎体棘突和横突的骨折一般不需特别治疗,注意护理,待其自愈。

椎体不全骨折时,可考虑外用夹板、支架等进行固定,4~6周后拆除固定物。

椎体全骨折时,一般预后不良。

因此应根据经济价值来决定治疗方案,并判定是否有必要进行治疗。

治疗则通常采用手术复位,并行内固定。

内固定可根据骨折的部位和程度选用骨髓针,接骨板等骨科器材,也可选用颈椎棘突椎间融合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