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高考化学一模考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2319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5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定市高考化学一模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保定市高考化学一模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保定市高考化学一模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保定市高考化学一模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保定市高考化学一模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保定市高考化学一模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保定市高考化学一模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保定市高考化学一模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保定市高考化学一模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保定市高考化学一模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保定市高考化学一模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保定市高考化学一模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保定市高考化学一模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保定市高考化学一模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保定市高考化学一模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保定市高考化学一模考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保定市高考化学一模考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保定市高考化学一模考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保定市高考化学一模考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保定市高考化学一模考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保定市高考化学一模考试.docx

《保定市高考化学一模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定市高考化学一模考试.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保定市高考化学一模考试.docx

保定市高考化学一模考试

2016年河北省保定市高考化学一模考试 

一、选择题

1.用H2O2溶液处理含NaCN的废水的反应原理为:

NaCN+H2O2+H2O═NaHCO3+NH3,已知:

HCN酸性比H2CO3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

B.该反应中H2O2作还原剂

C.实验室配制NaCN溶液时,需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

D.0.1mol•L﹣1NaCN溶液中含HCN和CN﹣总数目为0.1×6.02×1023

2.1mol某链烃最多可与2mol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化合物A,化合物A最多能与12mol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化合物B,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烃分子内既有碳碳双键又有碳碳三键

B.该烃分子内碳原子数超过6

C.该烃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加聚反应

D.化合物B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3.在电解冶炼铝的电解槽中存在电解质W2[X2Y2Z4].已知其涉及的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均相同,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3倍,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

W>X>Y>Z

B.原子半径:

W>X>Y>Z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碱的碱性:

W<X

D.最简单氧化物的稳定性:

Y>Z

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氯气的氧化性

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于充满

Cl2的集气瓶口,试纸变蓝

B

配制480mL0.2mol/LNaOH溶液

准确称量NaOH固体4.0g溶于水,配制成500mL溶液

C

比较H2CO3和H2SO4的酸性强弱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定浓度为O.lmol•L﹣1Na2CO3溶液和

0.lmol•L﹣1NazSO4溶液的pH

D

证明氧化性:

H2O2>Fe3+

用硫酸酸化的H2O2滴入Fe(NO3)2洛液中,浓液变黄色

5.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4gCu粉与足量硫粉加热完全反应生成Cu2S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B.足量的CO2与39gNa2O2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C.18g的D2O与NA个﹣CH3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D.6.0g醋酸晶体中含有H+的数目为0.1NA

6.被称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一个薄层纸片(在其一边镀锌,在其另一边镀二氧化锰)作为传导体,在纸内的离子“流过”水和氧化锌组成的电解液.电池总反应为:

Zn+2MnO2十H2O═ZnO+2Mn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池的负极锌发生还原反应

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剂作用

C.当0.lmolZn完全溶解时,流经电解液的电子个数约为1.204×1023

D.电池正极反应式为MnO2+e﹣+H20═MnO(OH)+OH﹣

7.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

A.表示合成氨(放热反应),温度T1和T2对应的平衡常数为K1,K2、則:

T1<T2,K1>K2

B.反应:

X(g)+2Y(g)⇌3Z(g),b的溫度比a可能高

C.该温度下,加人FeCl3不可能引起出由b向a的变化

D.用水稀释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Ⅰ表示盐酸,Ⅱ表示醋酸,且溶液导电性:

c>b>a

二、非选择题

8.现拟在实验室里利用空气和镁粉为原料,制取少量纯净的氮化镁(Mg3N2).已知实验中加热条件下可能发生的以下反应:

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物

生成物

镁和氧气

氧化镁

镁和水

氧化镁和氢气

镁和氮气

氮化镁

氮化镁和水

氢氧化镁和氨气

镁和二氧化碳

氧化镁和碳

可供选择的装置和药品如图所示(镁粉和还原铁粉均已干燥,装置内所发生的反应都是完全的,整套装置的末端与干燥管相连接),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实现实验目的,在设汁实验方案时,除装置A、E、F外,还应选择的装置有

      (填字母代号);选择装置F的目的是      .

(2)连接并检査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打开自来水的开关,将空气从储气瓶压入反应装置,则气流流经导管的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

(3)通入气体后,如果同时点燃A、F装置的酒精灯,对实验结果中所得产品的质量比理论值      (填“大“或“小”),其一原因是同时点燃酒精灯,A中硬质玻璃管中的空气没有排净,其中的氧气、少量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与镁反应,生成了氧化镁.另一原因是      .

(4)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产物是氮化镁:

      .

9.铁盐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盐.下面是以富含硫酸亚铁的工业废液为原料生产氧化铁和制备草酸亚铁晶体(FeC2O3•xH2O)的工艺流程图(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

①pH>4时,Fe2+易被氧气氧化;

②NH4HCO3在热水中会分解;

③几种物质的溶解度(g/l00gH2O)如下

FeS04•7H2O

(NH4)2SO4

FeSO4•(NH4)2SO4•6H2O

20℃

48

75

37

60℃

101

88

38

(1)流程图步骤Ⅰ中,在提纯时需要加足量的铁屑的原因是      .

(2)在生产氧化铁的步骤Ⅲ中,生成FeCO3的离子方程式是      .

(3)上述流程图制备草酸亚铁过程中,用稀硫酸调溶液pH至1〜2的目的是      ,      趁热过滤的原因是      .

(4)己知煅烧FeCO3的化学方程式是4FeCO3+O2═2Fe2O3+4CO2.现煅烧464.0kg的FeCO3,得到316.8kg产品.若产品中杂质只有FeO.则该产品中Fe2O3的质量是      kg.

(5)已知:

某温度时,Ksp(FeC2O4)=1.0×10﹣6.Ksp(CaC2O4)=2.0×10﹣9,此温度下,FeC2O4若要在CaCl2溶液中开始转化为CaC2O4,则CaCl2的浓度必须不低于      mol•L﹣1.

(6)草酸(HzC2O4)是一种二元弱酸,广泛分布于动植物体中.已知0.1mol•L﹣1KHC2O4溶液呈酸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0.1mol•L﹣1KHC2O4溶液中:

c(K+)+c(H+)═c(HC2O4﹣)+2c(C2O42﹣)+c(OH﹣)

b.0.1mol•L﹣1KHC2O4溶液中:

c(K+)>c(HC2O4﹣)>c((H2C2O4)>c(C2O42﹣)

C.0.1mol/LKHC2O4溶液中滴加等浓度NaOH溶液至中性:

c(K+)>c(Na+)

d.浓度均为0.lmol•L﹣1KHC2O4和K2C2O4的混合溶液中:

2c(K+)═c(HC2O4﹣)+c(C2O42﹣)

10.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

2NO(g)+2CO(g)═N2(g)+2CO2(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N2(g)+O2(g)═2NO(g)△H=+180.5kJ•mol﹣l

C(s)+O2(g)═CO2(g)△H=﹣393.5kJ•mol﹣l

2C(s)+O2(g)═2CO(g)△H=﹣221kJ•mol﹣l

则2NO(g)+2CO(g)═N2(g)+2CO2(g)的△H=      kJ•mol﹣l.

(2)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CO.在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此时n(CO)=0.1mol,n(NO)=0.2mol,n(N2)=a mol,且平衡时混合气体压强为初始气体压强的0.8.

①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若保持温度及容器体积不变,平衡后在此基础上再向容器中充入2a mol的N2、0.2mol的NO,平衡将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

②下列各种情况,可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v生成(CO2)=v消耗(CO)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NO、CO、N2、CO2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E.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碳氧双键的同时消耗n molN≡N

③在t2时刻,改变某一外界条件,正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

可能改变的条件是      .

(3)有人提出可以用如图2所示的电解原理的方法消除汽车尾气,写出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

(4)如果要净化汽车尾气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用的措施是      .

A.降低温度B、增大压强同时加催化剂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D、及时将CO2和N2从反应体系中移走.

三、选做题

11.[化学一选修化学与技术]铬主要以铁合金(如铬铁)形式用于生产不锈钢及各种合金钢,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很多,常见的有Cr2O3、CrCl3、H2CrO4,、H2Cr2O7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和CrO42﹣,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危害,必须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两种.

方法1:

还原沉淀法,该法的工艺流程为:

CrO42﹣

Cr2O72﹣

Cr3+

Cr(OH)3↓

(1)第②步中用亚铁离子还原0.6molCr2O72﹣,至少需要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方法2:

电解法.该法用Fe做电极电解Cr2O72﹣的酸性废水,随着电解进行,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产生Cr(OH)3沉淀.

(2)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用电极反应解释)      ,溶液中同时生成的沉淀还有      (填化学式)

(二)三氯化铬易升华,在高温下能被氧气氧化,制三氯化铬的流程如下:

(3)重铬酸铵分解产生的三氧化二铬(Cr2O3难溶于水)需用蒸馏水洗涤,如何用简单方法判断其已洗涤干净      .

(4)已知CCl4沸点为76.8℃,为保证稳定的CCl4气流,适宜的加热方式是      .

(5)用如图装置制备CrCl3时,反应管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Cr2O3+3CCl4→2CrCl3+3COCl2,向三颈烧瓶中通入N2的作用之一是鼓气使反应物进入管式炉中进行反应;另一个作用是      .

(6)Cr对环境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废水中的Cr3+可用石灰乳进行沉降,写出沉降的离子方程式      .

12.【化学一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氮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农药、化肥等方面有重要应用.我们可以利用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去认识和利用它们,

(1)基态磷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等物质的量的NH3和N2混合气体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      .

(2)N、P、As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光化学烟雾易在PM2.5尘粒的催化作用下形成,光化学烟雾中含有NOx、

O3、CH2=CHCHO、HCOOH等二次污染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2O与CO2互为等电子体,其结构式为N=N=O

B.O3的沸点大于O2

C.N2O结构式可表示为N=N=O,中心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sp3

D.HCOOH在水中溶解度大的原因与氢键有关

(4)六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边长为dcm,该晶胞中含有      个氮原子、      个硼原子.

(5)N与砷(As)是同族元素,B与鎵(Ga)是同族元素,立方砷化镓晶体与立方氮化硼晶体结构类似,两种晶体中熔点较高的是      ;立方砷化镓晶体的晶胞边长为apm(1pm=10﹣12m),则其密度为      g•cm﹣3 (用含a的式子表示,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13.[化学一选修有机化学基础]在有碱存在下卤代烃与醇反应生成醚(R﹣O﹣R′)

R﹣X+R′﹣OH

R﹣O﹣R′+HX

化合物A经下列四步反应可得到常见的溶剂四氢呋喃,反应框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molA和1molH2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饱和一元醇Y,Y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5%,则A的分子式为      .

(2)第①②步反应类型分别为①      ②      .

(3)化合物B具有的化学性质(填写字母代号)是      .

A.可发生氧化反应

B.强酸或强碱条件下均可发生消去反应

C.可发生酯化反应

D.催化条件下可发生加聚反应

(4)写出C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四氢呋喃链状醚类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

(6)已知

,根据提示的信息,模仿以下提示的流程图设计合成路线,以苯酚为主要原料合成

,标明每一步的反应物及反应条件(有机物写结构简式,其它原料自选)

 

1.C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NaCN+H2O2+H2O=NaHCO3+NH3↑反应中O元素从﹣1价降低为﹣2价,C元素从+2价升高到+4价,结合电子转移和NaCN的性质分析.

【解答】A.NaCN中C为+2价,Na为+1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反应前后N元素化合价不变,故A错误;B.NaCN+H2O2+H2O=NaHCO3+NH3↑反应中O元素从﹣1价降低为﹣2价,所以反应中H2O2作氧化剂,故B错误;C.因为HCN酸性比H2CO3弱,所以实验室配制NaCN溶液时,需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防止水解,故C正确;D.无体积无法计算,故D错误.故选C. 

2.C

【考点】饱和烃与不饱和烃.

【分析】根据1mol某链烃最多能和2molH2发生加成反应,则分子中含有2个C=C键或1个C≡C,1mol该烷能和12molCl2发生取代反应,说明1个烷中引入12个Cl原子,加成时1个某链烃分子已引入4个H原子形成烷,所以1个链烃中共含有8个H原子,以此来解答.

【解答】A.依据分析可知,该烃分子中要么有2个双键,要么有1个三键,两者不能共同存在,故A错误;B.该烃含有的H原子数是8,不饱和度是2,故含有C原子数是5,故B错误;C.该烃含有双键或三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加聚反应,故C正确;D.化合物B为C5Cl12,类似戊烷,存在三种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故选C. 

3.B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分析】在电治铝的电解槽中存在电解质W2[X2Y2Z4],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均相同,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3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Y为O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其最外层电子数为3,则X为Al;该化合物中W应该带正电荷,含有两个铝离子、两个O离子,Z应该带负电荷,根据化合物代数和为0知,W应该带一个单位正电荷,Z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且这四种简单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所以W为Na、Z为F元素,则该电解质为Na2[Al2O2F4].结合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及元素周期律解答.

【解答】在电治铝的电解槽中存在电解质W2[X2Y2Z4],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均相同,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3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Y为O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其最外层电子数为3,则X为Al;该化合物中W应该带正电荷,含有两个铝离子、两个O离子,Z应该带负电荷,根据化合物代数和为0知,W应该带一个单位正电荷,Z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且这四种简单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所以W为Na、Z为F元素,则该电解质为Na2[Al2O2F4].A.通过以上分析知,原子序数X>W>Z>Y,故A错误;B.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所以原子半径:

W(Na)>X(Al)>Y(O)>Z(F),故B正确;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W>X,所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

W>X,故C错误;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Z>Y,所以最简单氧化物的稳定性:

Y<Z,故D错误;故选B. 

4.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A.强氧化性物质能氧化碘离子生成碘,碘能使淀粉试液变蓝色;B.配制480mL0.2mol/LNaOH溶液时,因为实验室没有480mL容量瓶,应该用500mL容量瓶;C.酸的酸性越强,其相同浓度的钠盐溶液pH越低;D.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解答】A.强氧化性物质能氧化碘离子生成碘,碘能使淀粉试液变蓝色,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于充满Cl2的集气瓶口,试纸变蓝,说明氯气将碘离子氧化生成碘单质,故A正确;B.配制480mL0.2mol/LNaOH溶液时,因为实验室没有480mL容量瓶,应该用500mL容量瓶,称量m(NaOH)=0.2mol/L×0.5L×40g/mol=4.0g,故B正确;C.酸的酸性越强,其相同浓度的钠盐溶液pH越低,室温下,用pH试纸测定浓度为O.lmol•L﹣1Na2CO3溶液和0.lmol•L﹣1NazSO4溶液的pH,pH越小的酸的酸性越强,故C正确;D.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氧化生成铁离子而干扰实验,所以不能实现实验目的,故D错误;故选D. 

5.C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A、求出铜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铜和硫反应后变为+1价来分析;B、求出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1mol过氧化钠转移1mol电子;C、重水的摩尔质量为20g/mol;D、醋酸晶体中不含氢离子.

【解答】A、64g铜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铜和硫反应后变为+1价,故1mol铜失去NA个电子,故A错误;B、39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5mol,而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1mol过氧化钠转移1mol电子,故0.5mol过氧化钠转移0.5NA个电子,故B错误;C、重水的摩尔质量为20g/mol,故18g重水的物质的量为0.9mol,则含9NA个电子;﹣CH3含9个电子,故NA个甲基中含9NA个电子,故C正确;D、醋酸晶体中不含氢离子,为氢原子,故D错误.故选C. 

6.D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电池的总反应:

Zn+2MnO2十H2O═ZnO+2MnO(OH),可知电池的负极Zn是电子被氧化,电极反应式为:

Zn+2OH﹣﹣2e﹣═ZnO+H2O,正极MnO2得电子被还原生成MnOOH,反应式为2MnO2+2H2O+2e﹣═2MnOOH+2OH﹣,以此解答.

【解答】A.由电池的总反应:

Zn+2MnO2+2H2O═2MnOOH+Zn(OH)2,可知Zn失电子作负极,Zn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B.该电池中正极MnO2得电子被还原生成MnOOH,则二氧化锰不是催化剂,故B错误;C.电子只能在导线中移动,不能流经电解液,故C错误;D.正极MnO2得电子被还原生成MnOOH,电池正极的反应为:

MnO2+H2O+e﹣═MnOOH+OH﹣,故D正确.故选D.

7.A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A、合成氨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左移,氨气的百分含量越小;B、b曲线表示的反应比a反应速率快,平衡不移动;C、温度不变,Kw不变,而氯化铁溶于水后水解显酸性;D、图象分析,醋酸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稀释相同倍数,强酸pH变化大.

【解答】A、合成氨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左移,氨气的百分含量越小,根据图象可知,温度T1<T2,而氨气的百分含量越高,说明平衡向右进行的程度越大,则K值越大,故有:

K1>K2,故A正确;B、图1所示反应:

X(g)+2Y(g)⇌3Z(g),b曲线表示的可以是增大压强,还可能是使用催化剂,温度变化平衡一定发生变化,图象不符合,故B错误;C、温度不变,Kw不变,而氯化铁溶于水后水解显酸性,故氯化铁溶于水后溶液中的c(H+)变大,而c(OH﹣)变小,即可以由a转化为b点,故C错误;D、图象分析,醋酸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稀释相同倍数,强酸pH变化大,Ⅰ表示盐酸,Ⅱ表示醋酸,导电性a>b>c,故D错误.故选A.

8.

(1)B、D  为了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2)j→h→g→d→c→k→l(或l→k)→a→b(或b→a) 

(3)大  由于镁全部本该生成氮化镁,装置F中的还原铁粉没有达到反应温度时,氧气不能除尽,导致氧气与装置A中的镁粉反应,使部分镁生成了氧化镁 

(4)取适量产物放入试卷中,滴加蒸馏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如果试管中的溶液出现浑浊,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可以证明有氮化镁生成 

【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分析】

(1)根据题中信息可知Mg在空气中点燃可以和O2、CO2、H2O反应,所以镁和氮气反应必须将空气中的O2、CO2、H2O除去制得干燥纯净的N2,浓硫酸作用是除去水蒸气,浓氢氧化钠是除去空气中二氧化碳,灼热的铜粉为了除去空气中氧气.

(2)根据先除杂后干燥的原理及固体加热试管必须干燥的原理可将装置进行排序.气体参与的物质制备实验中装置的连接一般顺序是:

制备气体→除杂→干燥→制备→尾气处理;

(3)因为A装置没有排完空气前就加热会让空气中的氧气、CO2、水蒸气等与镁反应,如果装置F中的还原铁粉没有达到反应温度时,氧气不能除尽,导致氧同镁反应,而使氮化镁中混入氧化镁;

(4)取适量产物放入试管中,滴加蒸馏水,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如果试管中的溶液出现浑浊,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可以证明有氮化镁生成.

【解答】

(1)根据题中信息可知Mg在空气中点燃可以和O2、CO2、H2O反应,所以镁和氮气反应必须将空气中的O2、CO2、H2O除去制得干燥纯净的N2,浓硫酸作用是除去水蒸气,浓氢氧化钠是除去空气中二氧化碳,灼热的铜粉为了除去空气中氧气,故答案为:

B、D;为了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2)气体参与的物质制备实验中装置的连接一般顺序是:

制备气体→除杂→干燥→制备→尾气处理,所以除去空气中的O2、CO2、H2O制备氮化镁,装置连接顺序是,j→h→g→d→c→k→l(或l→k)→a→b(或b→a),故答案为:

j→h→g→d→c→k→l(或l→k)→a→b(或b→a);

(3)因为A装置没有排完空气前就加热会让空气中的氧气、CO2、水蒸气等与镁反应,如果装置F中的还原铁粉没有达到反应温度时,氧气不能除尽,导致氧同镁反应,而使氮化镁中混入氧化镁,导致结果比理论值偏大,故答案为:

大;由于镁全部本该生成氮化镁,装置F中的还原铁粉没有达到反应温度时,氧气不能除尽,导致氧气与装置A中的镁粉反应,使部分镁生成了氧化镁;

(4)依据氮化镁和水反应生成氨气,方程式为Mg3N2+6H2O=3Mg(OH)2+2NH3↑,将产物取少量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如果能够看到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产物是氮化镁,故答案为:

取适量产物放入试卷中,滴加蒸馏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如果试管中的溶液出现浑浊,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可以证明有氮化镁生成. 

9.

(1)除去废液中的2Fe3+(或Fe+2Fe3+=3Fe2+) 

(2)Fe2++2HCO3﹣=FeCO3↓+CO2↑+H2O 

(3)防止亚铁离子水解 , 防止亚铁离子氧化  增大杂质的溶解度(防止低温时杂质析出),影响产品的纯度 

(4)288.0 

(5)2.0×10﹣6 

(6)ac 

【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分析】富含FeSO4的工业废液为原料生产Fe2O3和制备草酸亚铁晶体(FeC2O3•xH2O)首先从废液中提纯并结晶出FeSO4•7H2O,将FeSO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