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扎实推进水利建设管理再上新台阶.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2352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扎实推进水利建设管理再上新台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扎实推进水利建设管理再上新台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扎实推进水利建设管理再上新台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扎实推进水利建设管理再上新台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扎实推进水利建设管理再上新台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扎实推进水利建设管理再上新台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扎实推进水利建设管理再上新台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扎实推进水利建设管理再上新台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扎实推进水利建设管理再上新台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扎实推进水利建设管理再上新台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扎实推进水利建设管理再上新台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扎实推进水利建设管理再上新台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扎实推进水利建设管理再上新台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扎实推进水利建设管理再上新台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扎实推进水利建设管理再上新台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扎实推进水利建设管理再上新台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扎实推进水利建设管理再上新台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扎实推进水利建设管理再上新台阶.docx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扎实推进水利建设管理再上新台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机制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扎实推进水利建设管理再上新台阶.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扎实推进水利建设管理再上新台阶.docx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扎实推进水利建设管理再上新台阶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落实责任

扎实推进水利建设管理再上新台阶

潘军峰

 

经省政府同意,我们召开全省水利工作会议。

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省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兴水战略及2011年水利工作,安排部署2012年工作,动员和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抢抓机遇、创新机制、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扎实推进水利建设管理再上新台阶,为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兴水战略及2011年水利工作回顾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省委、省政府下达水利部门的工作任务主要有8项,分别是:

应急水源、大水网、农田灌溉、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农村饮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防洪保安。

一年来,经过全系统八万名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各项目标任务均圆满完成。

(一)35项应急水源工程全部建成

35项应急水源工程是我省实施兴水战略的标志性工程,也是从根本上缓解我省水源工程滞后,地表水利用不足的战略举措。

2008年以来,我省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投资140亿元,全力推进这批工程建设。

到2010年底累计完工27项,2011年又完工了剩余的8项。

这8项分别是:

松塔水电站、禹门口东扩、八泉峡水库、石膏山水库、恋思水库、西里水电站、清峪水库和汾河下游防洪工程。

与原工程规划相比,因省际协调未果而调出应急水源工程的有吴家庄水库和淜头水电站,因建设机制问题一直未开工的守口堡水库2012年将开工建设。

调入的三项应急水源工程预备项目是临汾西里水电站、清峪水库和投资10亿元的汾河下游防洪工程。

这三项工程2011年已全部完工。

至此,我省历史上不同时期规划的重点水利项目,除个别调整外全部完成。

到2011年末,35项应急水源工程有10余项下闸蓄水,加上完成除险加固的百余座病险水库,全省水库蓄水量达到20亿m3,是“十五”期间年均蓄水量的3倍,是历史最高年份10亿m3的2倍。

我省水库拦蓄地表水的目标基本实现,为“十二五”大水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大水网建设全面启动

在35项应急水源工程全部建成、百余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省地表水供需水量达到基本平衡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立足保障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用水需求,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做出了全面启动“两纵十横、六河连通”大水网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审查批准了《山西大水网规划》。

2011年4月8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大水网建设动员大会,袁纯清书记宣布大水网全面启动,王君省长做了动员讲话。

经过全系统干部职工一年时间的奋力攻坚,到2011年底,东山供水、中部引黄、辛安泉供水、小浪底引黄等四大骨干工程前期工作顺利完成,可研报告全部批复立项,建设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得到落实,“三通一平”等基础工作扎实推进。

(三)农田实灌面积再创历史新高

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粮食安全这一目标,我省将增加农田实灌面积作为“硬指标”,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泵站更新改造、小农水重点县、西山沿黄泵站、灌区末级渠系配套等工程建设,全面落实灌溉电价水价补贴政策。

从2008年开始,每年新增6.67万hm2(100万亩)实灌面积,2011年达到120.67万hm2(1810万亩)的历史最好水平,较“十五”末净增40.67万hm2(610万亩);农业灌溉用水量达到38亿m3,引黄灌溉用水量由2005年的1.2亿m3增加到8亿m3。

(四)水保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通过重点实施水保淤地坝、坡改梯、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建设,2011年全省共计新建水保淤地坝281座,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5.6万hm2(384万亩),坡改梯工程0.69万hm2(10.4万亩),水土流失累计治理度达到51%。

(五)农村饮水安全标准进一步提高

2011年,在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的基础上,我省以“巩固提高、强化管理”为重点,建成2843处工程,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了150.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标准,自来水入户率由2010年的75%提高到81%。

农村饮水水价补贴政策全面落实。

依托县级抗旱服务队组建的111个县级饮水工程管理服务中心全部挂牌成立。

(六)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保护工作有效开展

通过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采取多种措施拧紧节水阀门,2011年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

强力推进关井压采,进一步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鼓励使用地表水,严格控制地下水,全省地下水水位平均回升0.38m。

与此同时,水利部正式批复我省为全国第一个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省,以五大河流地表水、六大盆地地下水、19处岩溶大泉岩溶水的保护与修复为核心的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七)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扎实推进

通过采取集中设计审批、细化分解任务、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把工程质量等措施,2011年我省完成58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9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竣工或主体完工,7条新开工。

(八)防洪保安取得全面胜利

2011年,面对极端天气频发的严峻防汛形势,全省各级防指严密防守、严阵以待、科学应对,认真落实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按期完成8个县的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成功应对了多次强降雨过程,最大限度减轻了灾害损失,实现了全省水库不垮坝、主要河流堤防不决口的预期目标,创造了我省大范围、强降雨形势下无洪水伤亡的新纪录。

与此同时,水利改革、科技创新和依法治水扎实推进,党风廉政、精神文明和政风行风建设成果丰硕,水电农村电气化县项目和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稳步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提高,水利财务审计和工程稽察有效开展,水利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创建通过水利部验收,水利安全生产、水利普查和“五五”普法受到省部表彰,离退休干部工作、政务公开、水利宣传、应急管理、统计档案、信访群团、机关后勤等各项工作均取得较好成绩。

全省水利系统凝心聚力、团结奋进、奋发有为,形成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开创了“十二五”水利建设新的局面。

在2011年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的水利工作满意度测评中,测评满意度达到100%。

2011年,全省水利投资达到148亿元。

其中,争取中央投资39.8亿元,是“九五”、“十五”十年期间中央支持我省水利投资的总和。

省级投资达到40亿元,是山西历史上省级投入最多的一年。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运筹帷幄、科学决策的结果,是水利部精心指导、全力支持的结果,是省直有关部门、市县党委政府和社会方方面面鼎力支持、协同配合的结果,是全省广大水利干部职工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水利厅党组,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水利工作的各有关部门,市县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向全省水利干部职工、特别是长年奋战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

在看到水利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作为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我们也深切感受到全年的工作还有不少考虑不周、检点不到的问题,还有不少需要认真反思、亟待解决的问题。

刚才,奥雨迎组长代表厅党组对2011年度水利工程项目稽察的有关问题进行了通报。

这里面,既有水利工程设计深度不够、监理控制不严的问题,也有施工单位随意出借资质、工程违法转包和层层转包的问题;既有项目法人法制意识淡薄、建设资金使用混乱的问题,也有水行政主管部门把关不严、监管不力的问题。

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予以解决。

二、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力推进2012年各项水利工作

关于“十二五”时期的全省水利工作,省第十次党代会、省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已提出了明确要求。

大水网工程、山老区“一村一井”工程、五小水利等农田水利工程及水保生态和防洪保安等,都写入了省第十次党代会和政府工作报告。

我省今年的水利工作,就是要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做好以大水网建设为中心的全省水利工作。

概括起来,有九个方面的内容。

(一)突出抓好大水网工程建设

大水网工程,是省第十次党代会、省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也是水利部河湖连通的试点工程。

省政府常务会进行了多次专题研究,为促进工程顺利实施,省政府成立了由王君省长担任组长,郭迎光副省长担任副组长,各有关厅局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大水网建设领导组。

大水网总体构架为“两纵十横、六河连通”:

第一纵是黄河北干流线。

北起偏关县老牛湾,南至芮城县风陵渡,全长763km,是我省重要的供水水源和应对特大干旱的水源保障。

目前,在黄河干流上已建起万家寨、龙口、天桥等3处水利枢纽工程,规划在“十二五”开工的项目有古贤水库及龙门反调节水库。

这些工程建成之后,将改变我省地高水低、水资源难以利用的状况。

第二纵是汾河—涑水河线。

以汾河为主干,与万家寨引黄南干线和涑水河连通,纵贯我省南北腹部盆地,连通第一至第九横,全长约800km。

这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用水最多、缺水最严重的区域。

近年来,汾河干流经过河道整治和清水复流工程建设,初步达到了“堤固、河畅、水清、岸绿”的建设目标。

除黄河和汾河外,另外连通的4条河流是我省北部的桑干河、忻定盆地的滹沱河、晋东南的漳河、沁河。

构成我省大水网的新老工程数量共计76项,各项工程将从2011—2014年逐步开工,至2015年最迟2016年全部建成。

为了切实搞好大水网建设工作,一是各有关市县、特别是已开工的四大工程所覆盖的6市32县,都要成立工程建设领导组,加强对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的领导。

各县政府主要领导要把县域内小水网建设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分管领导要亲自抓。

各县水利部门要组建专门工作队伍,按照省厅要求,加快完成配套工程前期立项工作,为小水网开工建设做好准备。

同时,要全力配合好大水网工程建设的征地、拆迁、移民等工作,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是大水网工程受益区配套工程建设资金,省厅将按照统一标准补助到各市,各市可结合各县实际情况,对省级补助资金进行调配使用。

同时,省厅将设立大水网建设专项奖补资金,用于大水网骨干工程外部环境创建、小水网工程建设的奖励。

(二)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2012年,全省农田实灌面积要在2011年的基础上再增加6.67万hm2(100万亩),达到126.67万hm2(1900万亩)。

主要任务:

一是继续实施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泵站更新改造,确保10月底前完成2011年下达的8个节水改造项目和4个泵站改造项目建设任务。

二是全面实施山老区“一村一井”工程,确保年底前完成2011年、2012年360眼井的打井及配套工程建设任务,发展井灌面积0.48万hm2(7.2万亩)。

三是全力抓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

第一批11个重点县三年建设任务要在2012年7月底前全部完成,并做好竣工验收准备;第二、三批21个重点县2012年度建设任务要在10月底前全部完成。

同时,要抓紧做好2012年度新增重点县的立项申报工作。

四是扎实推进西山沿黄提黄灌溉工程建设。

已经开工的15处工程要在年底前确保有12处建成受益。

要扎实做好其他工程前期设计工作,重点对河滩取水形式、高扬程泵站设计和经济林灌溉制度进行专题研究,为项目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五是继续落实好农业灌溉电价水价补贴和灌区末级渠系建设补贴政策,确保年内再完成1万km末级渠系建设任务。

(三)加快推进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

要按照省政府与水利部、财政部签订的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责任书的要求,确保完成88座小

(一)型和65座重点小

(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积极推进汾河二坝闸、忻府区西曲拦河闸2座病险水闸除险加固,确保当年开工建设、当年竣工验收。

加快推进2011年11月份下达投资的洪洞县洪安涧河、襄垣县浊漳西源、岚县普明河等18条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确保10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

其他已开工的12条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要尽快完成建设任务。

同时,要扎实做好汾河中下游河道生态修复的各项扫尾工作,确保年底前完成竣工验收。

(四)扎实推进水保生态建设

要组织实施好国家和省级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确保全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0万hm2(300万亩),完成坡改梯0.47万hm2(7万亩),水土流失累计治理度达到53%。

在武乡、左权、兴县等革命老区启动实施首批10条“红色小流域”建设工程,在宁武、静乐、岚县等汾河上游8县启动实施汾河上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三期工程。

加强水保项目监督管理,出台符合山西实际的《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加大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力度,推动水保监督工作再上新台阶。

(五)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2011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升到与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相同的高度。

前不久,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及分阶段目标,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做出了全面部署。

目前,厅里正在研究制定我省的贯彻落实意见,抓紧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2012年,要紧紧围绕“水权分配、用水计量、指标考核”,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完成全省主要河流水量分配方案,建立市、县两级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

尽快完成全省地下水和19处岩溶大泉水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现状调查,建立地下水和岩溶大泉用水水量控制指标体系。

二是完成汾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沁河等主要河流水域纳污能力分析,提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建立纳污总量控制“红线”。

建立全省主要河流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和评价考核体系,开展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年度评价和考核工作。

三是扎实推进太原、晋城、阳泉、侯马等部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开展市县两级和主要行业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制定工作,尽快建立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体系。

2012年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要下降3.5%。

(六)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减灾工作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年,做好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确保全省安全度汛,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尤为重要。

各级防指和水利部门要努力在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上下功夫,在提升水旱灾害防治水平上下功夫,在建设群测群防体系上下功夫,特别是在115个县山洪灾害预警预报体系基本建成后,防汛工作要逐步从传统的“防、撤、抢”体系建设向群防群控、科学防控、依法防控转变,由事发时的应急处置向预案先行、预警预报、主动防御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确保在设防标准内全省水库不垮坝、主要河流堤防不决口、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具体要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要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

层层签订责任书,逐级公布责任人名单,对每座水库、重点河段、边山峪口分别落实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报汛责任人和抢险责任人。

二是要加快推进山洪灾害预警预报体系建设。

进一步修订和完善重点市、县和重要大中型水库的防洪预案,启动乡、村山洪灾害预案编制工作,确保今年完成18个县的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任务。

三是要抓紧水毁工程修复与河道清障,加强水情、雨情、旱情的预测预报,做好中小河流、中小水库、水电站、边山峪口和淤地坝等薄弱环节的安全度汛工作。

四是要认真贯彻《山西省抗旱条例》,进一步强化基层防汛抗旱组织体系建设,完成省市抗旱规划编制工作,启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我省防汛抗旱工作的法制化、信息化、数字化水平,为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七)着力抓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建设

按照水利部批复我省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省的实施方案,今年要重点开展两项工作:

一是完成地下水超采区复核,划定禁采区和限采区,编制完成关井压采实施方案,全面实行关井压采行政首长负责制,大力推进超采区和地表水供水区的水源置换和关井压采,削减地下水开采量,逐步实现采补平衡,促进地下水位止降回升。

二是完成岩溶泉域水资源保护规划和兰村、晋祠、古堆等岩溶泉水复流方案编制工作,通过采取工程和生态治理相结合的措施,开展泉域保护区综合整治。

规划建设一批水源涵养、拦蓄补水工程,增加补充泉水流量,有效改善岩溶泉域水生态环境。

(八)大力普及农村自来水

要继续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大型集中供水工程,突出解决水质不达标问题,认真落实农村供水水价补贴政策,全面推进自来水入户,力争年内改善和提高12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标准,全省农村自来水入户率再提高5%,达到86%。

要切实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维护和管理,制定《农村饮水工程管理办法》,实现全省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服务中心“全覆盖”。

要进一步抓好农村饮水水质监测,依托管服中心和大型集中供水工程,逐步建立覆盖全省的农村水质监测网络,确保农民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九)加快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建设

我省水利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全省“十二五”水利投资将高达1000亿元,其中国家投资将在700亿元以上,比“十二五”以前时期国家投资总和还要高出一倍左右。

其中60%为面上的民生水利工程。

而我省民生水利工程普遍存在的情况是多、小、散、乱。

项目多、项目小、分布散、管理乱。

各级水利部门监管工作难以到位,项目设计难以深入,项目审批疲于应付、流于形式。

全省民生水利工程存在质量差、效率不高等问题。

为了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今后一个时期要在全省全面推广标准化建设这一工作,用标准化加快设计进度,提高设计质量;用标准化加快建设进度,提高工程质量;用标准化规范各级水利部门行为,减少水利投资上的人为因素。

综观世界工业化进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没有技术标准就没有技术进步;没有标准化就没有工业化、集约化生产,就没有现代工业体系,没有水利工程建设的标准化就无法实现水利现代化。

实行标准化建设,是引领今后水利事业发展迈入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在这次会上,省厅专门印发了推进农田水利工程标准化建设的意见。

希望各市、县认真组织实施,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使遍布全省的农田水利工程有一个大的技术进步。

总的要求是:

按照“标准化设计、集约化生产、程序化管理、定额化补助”的原则,下大力气推进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设计,就是渠道、闸门、分水口、机耕桥等农田灌溉工程建筑物,都要按照省厅分批公布的标准图集标准型号进行选择,包括统一标志、统一编号。

集约化生产,就是各市、县可结合实际,选择或成立专业生产厂家,按照标准图集,采取统一模具规格、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生产流程进行专业化生产,形成全省范围内的统一产品;既便于工程建设,也便于维修置换。

同时,通过集约化生产有效降低成本,确保产品质优价廉。

程序化管理,就是按照省厅确定的标准化规格进行项目设计、项目审批。

各设计文件不再人为地进行各种图表的设计、计算,而是通过初步计算,选择建筑物、渠道的型号上报。

这将极大地减轻设计人员的工作量。

为推进标准化建设,2012年对不符合标准化建设要求的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不再受理。

定额化补助,就是省厅在合规性审查的基础上,按照工程设计采用的防渗渠道和多类建筑物的规格型式及工程量,采用统一标准进行定额补助。

这将极大地推进廉政建设,增加工程补助资金安排的透明度,提高行政效能。

在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工程标准化建设的同时,大水网工程也要推行标准化。

大水网隧洞施工合同文本、工程概预算标准,以及隧洞各类围岩施工技术标准已经统一。

今后各类基建工程也要逐步按照大水网建设确定的标准进行建设管理。

标准化建设是一场革命。

各级设计、施工、管理人员要提高认识,要自觉地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做好各自的工作。

水土保持、农村供水、河道治理等各项水利工作,下阶段也要陆续推进各自领域的标准化建设。

在做好以上九项工作的同时,要确保完成定襄南庄等4个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和陵川东双脑等3个水电农村电气化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平顺赤壁水电站、泽州三姑泉二级水电站项目建设;继续推广水产健康养殖,年内力争新增部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5家,完成266.67hm2(4000亩)池塘标准化改造和新建任务,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8%;尽快完成部分应急水源工程移民安置和补偿工作,认真落实好水库移民后扶政策,维护水库库区和移民区和谐稳定;扎实做好水利普查工作,严把填表上报、数据处理、审核验收等关键环节,确保圆满完成普查任务;积极开展以水库为依托的水利风景区建设,努力打造具有山西特点的水文化旅游景点;着力强化水利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强水文站网体系和数字水利建设,认真办好第四届水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加快推进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太原新校区建设,建立水利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扎实搞好党的纯洁性教育学习教育活动,努力培养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水利干部职工队伍。

三、讲求效益、创新机制、强化管理、落实责任,确保2012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当前,我省“十二五”水利改革发展的思路已经明确、目标任务已经敲定,摆在我们面前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扎扎实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总的要求是:

突出一个“干”字,狠抓一个“管”字,体现一个“严”字。

“干”就是要扑下身子、尽心尽责,恪尽职守、真抓实干,把省委、省政府交给的任务一件一件落实好、完成好;“管”就是要动脑筋、出实招、出硬招,力求在管理上有新举措、制度上有新突破、效益上有新体现;“严”就是要以制度建设为基石,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实现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生产安全。

(一)采取有力措施,下更大力气、更大决心解决“工程效益”不佳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省相当一部分水利工程“效益”发挥不佳。

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成的一批水库工程,有三分之一是病库、险库、干库;不少大中型灌区的实际灌溉面积不到有效面积的零头;有的工程建成之后从没有达效。

这里面,既有项目规划设计的原因,也有周边环境控制不力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管理不到位造成的。

很多地方热衷于上项目、开工程,工程建成后就很少研究工程运行的问题。

对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从根本上扭转这一状况。

特别是在35项应急水源工程基本建成、大水网工程开工建设之际,必须再次重申:

效益是工程的建设之本,是工程建设的总目标,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和灵魂。

为促进工程效益的发挥,今后一个阶段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加强水利工程达效目标考核,逐步推行新建水利工程后评价制度。

从2012年开始,省厅将对新建大中型工程,特别是35项应急水源工程项目的达效情况进行严格考核。

各市县要对辖区内的水利工程进行认真梳理,新建水利工程要逐步推行后评价制度。

凡是近几年新建成、迟迟不能达效的水利工程,要从工程规划、设计等方面进行全盘分析,查明原因,及时整改。

同时,对历史上建成多年而一直未能发挥效益的工程项目,也要认真反思原因,寻找解决方案。

对其他100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由各市水利局进行专门论证,分析工程达效情况,提出相应整改措施,确保工程效益发挥。

二是在认真做好规划上下功夫。

规划是避免重复建设、保证总体受益、防止工程相互“效益”抵消的最好措施。

规划制定由于没有特定的受益对象,也能较少地受人为因素干扰和影响,相对来说较为可靠。

当然前提和基础必须是科学的和符合当地实际的规划。

各级水利部门一定要结合辖区内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做好规划。

我省在2007年35项工程建设初期提出的“宁小勿大、宁缺勿滥、不图虚名、注重效益”原则,今后仍然是水利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水利工作者绝不允许贪大、贪多。

绝不允许只建工程,不求效益。

三是在基础数据的真实性上下功夫。

部分水利工程效益不佳的原因多是规划设计的基础数据失真。

个别地方为了上项目,不惜对真实数据进行修改,不惜断章取义,使设计结果和实际大相径庭。

为此,各级水利部门的领导一定要深入一线、了解情况,真正做到不唯书、不唯本、不唯上,唯实求真。

水利工程投资巨大,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无一不是用老百姓的血汗钱建起来的。

如果工程长期发挥不了效益,老百姓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