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与安防总结.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25326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与安防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消防与安防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消防与安防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消防与安防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消防与安防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消防与安防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消防与安防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消防与安防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消防与安防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防与安防总结.docx

《消防与安防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与安防总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消防与安防总结.docx

消防与安防总结

消防篇总结

第一章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

1.火灾发生发展的过程有4个阶段,即早期阶段、阴燃阶段、火焰放热阶段和衰减阶段、

2.火灾控制系统一共有三部分组成:

火灾探测、报警和联动控制!

3.火灾探测器对火灾发出的燃烧气体、烟雾离子、升温、火焰进行探测,将探测器的火警信号转化为火警电信号。

4.根据警戒的范围不同,探测器的可以分为:

点型、线型和空间型探测器.

5.根据对不同的参量的响应及不同的响应方法,可以分为感烟式、感温式、感光师、复合式和可燃气体探测器。

6.输入模块是二总线制的火灾控制系统中开关量的探测装置或触点型装置与输入总线连接的专用部件。

7.火灾报警控制器按系统连线方式可以分为多线制火灾报警器和多线制火灾报警器。

8.火灾报警控制器按信号处理方式分为有阀值开关量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无阀值开关量火灾控制器。

9.根据系统的功能、容量来选择火灾报警控制器。

10.联动控制器应实现对放、排烟风机。

正压送风机、中央空调机组以及新风机组的控制,实现对电梯、防火卷帘门、电动防火门的控制。

实现对消防电源、消防水泵、喷淋泵、消防广播的控制。

11.消防广播又称为火灾事故广播,为火灾发生时疏散人员、指挥灭火用。

12.消防专用电话应为独立的消防通行网络。

消防控制器室应该设置消防专用话机,供火灾发生时指挥灭火作用。

火灾探测器类型:

a,根据警戒范围不同分为:

点型火灾探测器、线型火灾探测器、区域型火灾探测器。

b,根据对不同火灾参量的响应及不同的响应方法分为:

感烟式、感温式、感光式、复合式、和可燃气体探测器。

c.根据使用环境分为:

陆用型、船用型、耐酸型、耐碱型、、防爆型。

d.根据是否复位分为:

可复位火灾探测器(自动~、遥控~、手动~)、不可复位火灾探测器(需要调换组件才能恢复)

e.根据维护保养可拆不可拆可分为:

可拆式火灾探测器、不可拆式的火灾探测器。

f.按其他方式分类:

延时型、非延时性。

模拟型探测器、开关型探测器。

露出型探测器、埋入型探测器。

火灾探测器的选用:

a.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产生大量的烟和少量的热,很少或没有火焰辐射的场所,应选用感烟探测器。

b.火灾形成阶段发展迅速,有强烈的火焰辐射产生和少量的烟热,可选用火焰探测器。

c.火灾发展迅猛,有强烈的火焰辐射及大量的烟、热,应选用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火烟探测器和他们的组合。

d.对火灾的形成不可预料,可进行模拟实验,根据实验结果选用火灾探测器。

e.对无遮挡大空间保护区域宜选用线型探测器。

f.对可能存在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的场所应选用可燃气体探测器。

g.对于防爆区域应选用防爆型火灾探测器。

h.防火要求很高,需要早期发现火灾的场合,应采用气吸式感烟探测器。

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类型:

(1).按其用途分类:

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火灾报警控制器

(2).按系统连线分类:

多线制~、总线制~。

(3).按信号处理方式分类:

阀值开关量~、模拟量~。

(4).按机械结构分类:

壁挂式~、柜式~、台式~。

联动控制器类型:

(1).按消防控制中心控制器的组成方式分类:

单独的联动控制器、带联动控制功能的报警控制器

(2).按其用途分类:

专用的联动控制装置、通用的联动控制器。

(3).按电气原理和系统连线方式分类:

多线制联动控制器、总线制联动控制器、总线制与多线制并存的联动控制器

第二章消火栓灭火系统

1.水灭火系统又分为消火栓灭火系统和自动喷淋灭火系统。

2.消火栓灭火系统可以分为室内灭火系统和室外灭火系统。

3.消防给水系统应该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当建筑高度不超过100米时,高层建筑最不利点的静水压力应该不低于0.07MPa;当高层建筑高于100米时,高层建筑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应该不低于0.15MPa。

4.室外消防给水管网有两种系统结构:

枝状管网消防给水系统和环状管网消防给水系统。

5.水泵接合器是消防队从室外水源取水,向室内消防管网供水的接口。

其接合器的数量N=Q/q,Q室外消防用水量(L/s),q是每个水泵接合器供水量(L/s)一般取10~15L/s。

第三章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由供水设施、湿式报警阀、闭式喷头、水流指示器、管网、自动喷洒头报警器及火灾报警控制器等组成。

他的供水管路和喷头内始终充满水。

其适用于室内温度不低于4℃且不高于70℃的建筑物内。

闭式喷头在系统中起温度探测作用,当火灾现场的环境温度达到喷头公称动作温度时,喷头破裂,消防水自动喷向火灾现场。

2.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由供水设施、干式报警阀、闭式喷头、水流指示器、管网、充气设备和自动喷洒头报警器及火灾报警控制器等组成。

与湿式不同之处是,没有发生火灾的平时,报警阀后的系统配水管网内充有压气体(空气或氮气),发生火灾时,喷头动作,管网内有压气体从碰头释放驱动水流指示器,管网充水排气,由喷头喷水灭火。

广泛用于室外、环境在4℃以下和70℃以上而不宜采用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地方。

3.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由供水设施、预作用阀、闭式喷头、水流指示器、管网、充气设备和自动喷洒头报警器等组成。

与干式相比当发生火灾时,在保护区的火灾探测器首先发出报警信号,延迟30s证实无误后,启动预作用阀,是压力水迅速充满管道,把原来呈干式的系统自动转变为湿式系统,完成预作用过程。

也就是在充水排气的时间上有差异。

适用于高级宾馆、重要的办公大楼、大型商场等不允许因误喷而造成水渍损失的建筑物内,也适用于干式系统使用的场所。

4.雨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由开式喷头、控制系统、雨淋阀和管道等组成。

按其淋水管网充水与否可分为空管式雨淋喷水灭火系统和充水式雨淋喷水灭火系统。

适用于需要大面积喷水,快速扑灭火灾的特别危险场所。

5.水喷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由供水管网、雨淋阀组、过滤器和水雾喷头等组成。

灭火和冷却效果好,用水量少,通常用来扑灭闪点高于60℃的液体火灾、固体火灾和电气火灾;也可用于可燃气体的甲、乙、丙类液体的生产、储存装置或装卸设施进行防护冷却。

6.水幕系统:

由水幕喷头、火灾探测器、火灾报警控制器、供水管道和控制阀门组成。

水幕系统不是灭火设施,不能直接用于扑灭火灾,经常与防火卷帘、防火幕配合使用,用于局部降温保护,也可以单独使用,用来保护无法用防火幕、防火墙或防火卷帘作保护、分区的大空间。

第四章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

v二氧化碳不导电,可灭电气火灾。

又因为它是干燥的无腐蚀性的不燃气体,所以可用来扑灭精密仪器、机械设备、珍贵文物等火灾。

v二氧化碳在任何气候中不会冻结,能长期保存不失效,灭火后不留渣滓又易利用通风将余气吹走。

1.高压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的组成:

气体灭火控制单元(包括灭火控制器、声光报警器、紧急启动/截止按钮、放气指示灯、氮气启动瓶组等)、灭火剂存储单元(包括高压气瓶、容器阀、连接管、单向阀、集流管)、分配装置及管网(包括选择阀、管网、喷嘴等)等组成。

2.灭火机理:

当二氧化碳气体释放到起火空间,起火空间中的含氧量降低,当含氧量降低到火焰扩散燃烧所产生的氧气含量以下时,限制了燃烧物的燃烧条件,达到现场灭火的目的。

3.适用范围:

高压二氧化碳全淹没式灭火系统用于扑救封闭空间内的火灾,适用于无人居住或工作人员在发生火灾后30s内能撤离的通信、电视、广播机房、电子计算机房、贵重设备室、精密仪器室、档案室、资料室等。

高压二氧化碳局部应用灭火系统应用于扑救不需封闭空间条件的具体保护对象的非深位火灾。

适用于对猝火槽、油浸变压器、机械设备进行保护,当防护区有很大开口而又无法关闭,或采用全淹没式系统灭火剂用量大,采用此系统较为合适。

第五章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

v七氟丙烷(HFC-227ea,FM200)灭火系统七氟丙烷灭火剂具有良好的清洁性—在大气中完全汽化不留残渣、良好的气相电绝缘性,适用于以全淹没灭火方式扑救

▪电气火灾

▪液体火灾或可熔固体火灾

▪固体表面火灾

▪灭火前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保护计算机房、通讯机房、变配电室、精密仪器室、发电机房、油库、化学易燃品库房及图书库、资料库、档案库、金库等场所。

v主要由灭火剂储瓶、灭火剂储瓶框架、瓶头阀、液流单向阀、选择阀、安全阀、自锁压力开关、驱动钢瓶、驱动钢瓶框架、电磁阀、气流单向阀、管网和喷嘴等部件组成。

▪灭火剂储瓶:

用于存放七氟丙烷灭火剂。

按设计要求充装七氟丙烷灭火剂和驱动气体(氮气)。

▪灭火剂储瓶框架:

用于安装、固定灭火剂储瓶。

▪瓶头阀:

用于密封和释放灭火剂储瓶中的灭火剂,并具有充装灭火剂和超压排放的功能。

v液流单向阀:

用于系统释放灭火剂时,防止灭火剂向灭火剂储瓶回流。

v选择阀:

安装在系统集流管上,用以控制灭火剂的流向,从而保证灭火剂流向发生火灾的保护区。

v安全阀:

当集流管中压力过高时,安全阀膜片即爆破泄压,从而起到保护系统的作用。

v自锁压力开关:

安装在选择阀后,当灭火剂通过时,可向控制器发生释放反馈信号。

v驱动钢瓶:

用以储存驱动气体(氮气)。

v驱动钢瓶框架:

用以安装、固定驱动钢瓶。

v电磁阀:

用于封存和释放驱动钢瓶中的驱动气体,并具有超压泄放和充装的功能。

v气流单向阀:

用来控制驱动气体的流向,从而保证系统按预先设计的程序动作。

v管网:

用来输送灭火剂。

v喷嘴:

用来雾化灭火剂并向保护区均匀喷放。

工作原理-WorkingTheory

v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灭火控制系统结合使用,与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相同。

 

第六章惰性气体灭火系统

惰性气体IG-541灭火系统主要由火灾探测控制单元、灭火剂存储单元、分配装置及管网等组成。

1.惰性气体灭火剂IG-541是由40%的氩气、52%的氮气和8%的额二氧化碳混合而成。

常温存储于钢质无缝气瓶中。

2.灭火机理:

平时正常的空气由21%的氧气、小于1%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成分的气体组成。

当惰性气体灭火剂被释放到保护区时,它将形成一种严格的、合适的混合比的空气,将氧气含量降低到12.5%,同时将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到4%,达到灭火的目的。

3.适用于:

可燃气体和可熔化固体的火灾;灭火前可关闭气源的火灾;可燃固体的表面火灾;电气及带电设备的火灾;保护封闭区间或本身有容纳灭火药剂外罩的设备。

 

安防系统总结

第七章入侵报警系统

1.入侵报警系统是用探测器对智能建筑内、外重要地点和区域进行布防。

在探测到有非法入侵行为时,及时向有关人员给予警示,并记录下入侵的时间和地点。

2.入侵报警系统的组成:

探测器、信道、控制器和控制中心组成。

3.主动红外探测器、激光探测器是典型的线入式探测器,主动红外控制器的发射机发出一束经调制的红外光束,被红外光束接收机接收,形成一条红外组成的警戒线。

当被探测的目标入侵时就会发出警报,经过放大信号就会传送至控制中心。

4.面型报警探测器的警戒范围为一个面,当警戒面上出现危害时,就会发出报警信号。

5.空间报警探测器是指报警范围为一个空间的报警器。

6.被动红外报警器、声控探测器、声发射探测器、超声波探测器、微波侵入探测器、微波-被动红外双鉴器、超声波-被动红外双鉴器都是典型的空间报警器。

7.入侵报警控制器还能向与该机接口的全部探测器提供直流工作电压。

第八章视频监控系统

1.一般的视频监控系统都由摄像、传输、控制、图像处理和显示等部分组成。

2.按摄像机现场工作照度划分为常规照度摄像机、低照度摄像机和常规照度和低照度自动转换的摄像机三种。

3.摄像机的光学镜头的作用是把被观测目标的光像聚焦于摄像管的靶面或CCD传感器件上。

4.电动调焦、聚焦、光圈的镜头称为电动三可变镜头,是电视监控系统中常有的镜头之一。

5.硬盘录像机用计算机取代了原来模拟闭路监视系统的视频举证主机、画面处理器、长时间录像机等多种设备。

6.云台用来承载摄像机、摄像机镜头和防护罩,同时也有手动和电动之分。

电动云台通过电机带动实现上下左右的视野范围的控制。

第九章门禁管理系统

门禁管理系统一般有出入口目标识别、出入口信息管理和出入口执行机构3部分组成。

1.IC(IntegratedCircuitCard)卡

卡的尺寸为54mm×85.6mm,厚度为0.76-0.8mm。

卡片按国际标准有8个触点,6个触点与芯片相连,提供电源、时钟、复位和数据通信,另外的2个触点为备用触点。

工作原理:

IC卡芯片是感应卡中存储数据的核心,最低启动工作电压为2-3v,最大工作电流为μA,感应卡中的电感线圈L和谐振电路出了能接受和发送信号以外还将接收的电波经由滤波电路转换成直流电源,在经过直流升压电路提升至IC卡的工作电压,解决了非接触式的感应卡无源和非接触的工作方式。

2.门禁管理系统的硬件

系统的硬件是由主控模块、网络隔离器、门禁隔离器、门禁控制模块、锁具、门磁开关盒专用电源等几部分组成。

其中主控模块是系统的中央处理单元,连接各功能的和控制单元装置,具有集中监视、管理、系统生成及其诊断等功能。

功能强大的系统软件实现安全管理、报警、电梯、门禁控制和电源联动控制等功能。

家庭安防系统可分为与对讲公网的家庭安防系统,报警专网的家庭报警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