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贸易投资环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2588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度贸易投资环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印度贸易投资环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印度贸易投资环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印度贸易投资环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印度贸易投资环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印度贸易投资环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印度贸易投资环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印度贸易投资环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印度贸易投资环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印度贸易投资环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印度贸易投资环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印度贸易投资环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印度贸易投资环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印度贸易投资环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印度贸易投资环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印度贸易投资环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印度贸易投资环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印度贸易投资环境.docx

《印度贸易投资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度贸易投资环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印度贸易投资环境.docx

印度贸易投资环境

印度贸易投资环境

摘要:

2009年印度对多种产品的进口关税进行了调整,并加强对敏感产品

的进口管理。

除此之外,印度还出台了对手机、无线通信设备的进口限制措施。

由于印度的关税和进口限制政策变动频繁,提醒中国相关进出口企业及时关注相关政策调整。

为帮助我国企业、相关机构和组织全面了解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印度的贸易和投资政策、制度及具体做法,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本文对印度的贸易投资环境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印度贸易投资环境

一、引言

投资环境investmentenvironment即投资经营者所面对的客观条件。

投资,特别是国际间的投资的效果,与投资地点客观条件的好坏直接相关。

对投资者来说,必须考察各国各地区不同的投资环境,把资金投向有利的环境中。

对欢迎外来投资的国家和地区来说,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各方面投资,以解决资金不足的困难,繁荣本国本地经济。

影响和决定投资环境的因素有很多:

①社会政治因素。

国家安定,国泰民安的国家和地区,因为投资风险小,自然会吸引投资者。

②市场因素。

市场是否健全、价格体系是否合理、市场结构与规模如何、居民的消费能力与消费习惯怎么样,都会直接影响投资效益。

③资源因素。

如矿产蕴藏量和开发水平、利用状况等。

④交通运输通信信息因素。

这是投资的循环和神经系统,如交通不便、通讯闭塞,就不能吸引投资者。

⑤资金因素。

包括资金的来源、途径等等。

⑥劳动力因素。

主要是指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能否适应投资者的需要。

⑦经营管理水平、吸收先进技术的能力、为生产经营服务的状况等。

长期以来,中印经贸关系和两个国家庞大的经济规模极不相称,双边贸易水平较低,金额较小。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冷战的结束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深。

两国增加了贸易往来。

1990年双边贸易额为2633亿美元;1998年达到19.22亿美元。

从2000年开始,双方贸易额增长迅速。

2001年达到3596亿美元,同比增长达23.4%;2002年为49.45亿美元,增长达37.6%;2003年为75.95亿美元,增长达53.6%;2004年的双边贸易额则突破百亿达到136亿美元,增长达79.1%;2005年双边贸易额达187亿美元,增长达37.4%;2006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48.6亿美元,同比增长32.9%。

@2007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387亿美元,是1995年的33倍,年均增长34%。

目前,中国是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印度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

二、双边贸易投资状况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9年,中印双边贸易总额为433.8亿美元,同比下降16.3%。

其中,中国对印度出口296.7亿美元,同比下降6.1%;自印度进口137.1亿美元,同比下降32.3%。

中方顺差159.6亿美元。

中国对印度出口的主要商品是:

电机电气设备、机械器具、有机化学品、钢铁制品、浸渍纺织制品、光学照相精密仪器设备等;自印度进口商品主要包括矿砂、棉花、有机化学品、天然珍珠宝石、钢铁、机器零件、铜及铜制品等。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9年中国公司在印度完成承包工程营业额57.9亿美元;完成劳务合作营业额58万美元。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9年,经中国商务部批准或备案,中国77个,实际使用金额5520万美元。

三、政治因素

(一)政治体制

印度为实施社会主义的联邦共和国,属于联邦内阁制,采立法,司法及行政三权分立.

1.行政

行政分中央,州政府及地方政府三级,中央由总统,副总统,总理及部长理事会组成,州共有Andhra等28州及Andaman&Nicobar,Pondicherry等7个中央直辖区(unionterritories)组成.

2.立法

立法机关师袭英国议会制度,分以下二院:

(1)联邦院(上院RajyaSabha)

(2)人民院(下院LokSabha)

3.司法

司法机关分以下3级:

(1)最高法院(SupremeCourt)

(2)高等法院(HighCourt)(3)地方法院(DistrictCourt)院,为各该州高等法院的下属机构,分民事庭及刑事庭(SessionCourt).

(二)、重要政党

印度各地共约有100个全国,地方级的大小不一的政党,主要政党包括国大党(Congress),印度人民党(BhartiyaJanataParty,BJP)及印度共党产(CommunistPartyofIndia,CPI).传统上印度个有强大的反对党,反对党领袖在国会上有其重要的地位,前执政的BJP现为最大反对党.

四、经济因素

(一)产业概况

1、软件代工服务业

印度挟英语人口众多,工资低廉,政府政策支持,有系统进行员工训练,与欧美时差可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等各项优势,在国际软件市场上渐露头角,主要软件公司如HCL等已发展成为大型跨国企业,主要客户包括制造业,电信业,银行及金融业,政府机关及国防工业等.管理等领域各具特色及专长。

然印度软件业因成长过快,小厂争相投入,造成业者杀价竞争以抢夺人才及市场的不良现象,员工流动率过高。

未来印度政府仍将致力发展软件产业,公民营电信公司近年亦加紧投资电信基础建设,而产业已成气候且人力成本仍远低于欧美情形,预计欧美等国将软件服务业外包至印度的风潮仍将持续进行.

2、纺织业

纺织业占印度工业总产值的14%,产业规模庞大,是印度仅次于农业之第二大促进就业产业.印度纺织的主要优势在棉,黄麻,丝等天然纤维及部份人纤产量丰富,有庞大的编织及针织产能,劳工成本低及供量充足,业者熟悉欧美市场;缺点则包括业者规模过小,基础建设不佳,资金成本过高,缺乏资金更新技术及设备等.印度政府除鼓励纺织技术升级外,将对100家纺织厂进行动整,其中部份无法竞争者加以关闭.

3、制药业

印度制药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无论是技术,药品品质及种类,都已达一定水平,从简单的头痛药到较复杂的抗生素及心血管药物,都可自行制造,所生产药品获得美国食品暨药物管理局(FDA)核准之案件,是除美国以外最多的国家.该产业年产值约100亿美元,居全球第13,如以产量计,居全球第4,由于印度药厂素质佳,经验丰富且生产成本低,临床实验时程较欧美大幅缩短,近年印度药厂渐成为国际主要药厂研发,测试及制造基地,预计未来印度每年约可取得40-100亿美元的委外承制订单,在全球每年600亿美元的外包药品市场中占上一席之地.

4、电信通讯业

由于印度幅员广大人口众多,通讯需求庞大,对手机,电话机,答录机,传真机,调制解调器及公共电话等均有需求.至通讯网络设备部分自国外进口,此外Lucent,Fujitsu及Siemens也在印度生产通讯传输设备.由于竞争激烈,为取得经济规模及市占率,近来各通讯

业纷纷展开合并及业务合作.

5、汽摩托车工业

(1).汽车

印度2005年轿车及休旅车销售量首度超过百万,预计往后每年成长15%,至2010年市场规模可达250万辆.由于未来前景佳,各国际国内车厂莫不大力扩厂。

由于印度经济成长迅速,各地不断兴建高速公路,增加对商用车的需求,预计至2010年可达50万辆,印度政府计划将印度发展成为小型车的生产及出口重镇.

(2).摩托车

由于城郊及农村人口占总人口70%,加上所得持续增加,15-24岁年轻人口占总人口25%,摩托车需求持续大幅增加。

印度产制零配件虽具竞争力,然部份零配件如传动轴,钢圈等较中国价昂,故印度部份车厂已改自中国进口,本土大型零配件业则以引进欧美技术,购并欧美零件厂以获得行销渠道。

6、电子业

由于印度本土电子厂商竞争力有限,电子零组件无法完全供应许多在印度设厂的国际电脑,通讯及消费电子等3C大厂生产所需,我国部分电子零组件厂商可针对此一商机,积极拓展.

7、农渔畜牧业

(1).农业

印度以农业立国,65-70%的人口依赖农业为生,全国43%的土地用于农耕以养育10亿以上人口,农产占GDP产值19.3%。

由于耕地多缺乏完善灌溉系统,60%的农地仰赖每年7-9月季风雨季带来充沛雨量,但因降雨量不稳定,影响农作物收成至钜,使得许多农民生活困难,因还不起农业贷款而自杀时有所闻,农业爰成为印度政府相当重视的产业之一。

(2),渔业

印度海岸线长7,516公里,有50万平方公里的浅海区及3,937个渔村,全国渔船约80万艘,每年捕获量约380万吨,其中93%由简单的中小型渔船于近海捕捞,7%由大型渔船至东部海岸专门捕虾.主要出口国为日本,美国,欧洲,中国大陆及东南亚各国.

(3),畜牧

印度饲养家畜共4.7亿头,包括乳牛2亿头,水牛9,000万头及大量的羊,猪鸡,骆驼等,牛奶及蛋类产量成长快速,从事畜牧业投资报酬高于农耕.原因在于印度仅有1/3的耕地配有灌溉系统,其余需仰赖降雨,而印度每年降雨量有3/4来自7至9月的季风降雨,雨量不稳定,全印度耕地约有1/4常遭水患,故应改进灌溉技术及系统,并提高农耕及施肥技术始能提高收成.

(二)国民产出

印度2008年的主要经济指标与中国在1996年经过通货膨胀调整的相应数据处于同一水平,目前印度的GDP约为中国的三分之一。

印度财政部长近日认为,他已经让印度经济走上正轨,将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印度将和中国并驾齐驱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大型经济体。

(三)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

印度一共有12亿人口,其中大约70%的居民生活在农村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000美元。

人均年收入仅有460美元,并且有3亿印度人每天的生活费仅有1美元或不到1美元。

(四)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独立之后的第一个三十年1974年-1980年,印度的经济增长达到均3.6%,人均GDP的增长达到1.4%。

尽管印度经济增长是印度摆脱殖民历史的基它远远低于印度潜在的经济增长,也远低于亚洲四小龙的增长速度。

第二阶段:

1980年,印度经济加速增长,年平均GDP增长速度为5.6%,人均GDP增长速度为3.4%。

1991年是印度独立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流动性危机和财政赤字的增加促使政府采取紧急措施重建国内外对经济的信心。

政府将危机挑战转变为实施一揽子经济改革的机会。

他们成功地稳定了财政,使外部部门自由化,取消了对工业的限制,改革税收和金融部门,使公共部门商业化。

上述改革释放出强大的推动力,将印度经济引领到一个高速增长的轨道上来。

这些改革带来了经济的好转。

在1991/1992年度实际上的停滞之后,印度GDP在接下来的5年里加速增长,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平均6.7%)。

值得注意的是,在“八五”期间,所有主要的部门如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均明显比危机前的十年增长更快.

第三个阶段:

随着1990年代的经济改革在整个经济系统中产生效果,印度经济进入到了一个更高的增长通道。

2003年印度经济继续稳步增长,由中速增长阶段进入到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阶段。

在这一阶段2003/2004年度以后的每一年度,以市场价格测算的GDP增长速度都超过8%。

预测2007/2008年度印度经济增长将达8.7%,与这一趋势完全一致。

此轮经济增长的动力由储蓄和投资的增加支撑,并且表现为生产力和竞争能力的改进。

(五)进出口情况

产值最高的产业:

能源,软件,纺织,汽车,珠宝

主要出口产品:

宝石珠宝,石油,化学制药化装品,成衣,机械,运输工具,金属制品,棉纱布,铁矿,橡胶玻璃。

主要出口国家:

美国,阿联,中国,新加坡,英国,香港,德国,比利时,意大利,日本

主要进口产品:

石油,电子产品,黄金,机械,有机无机化学品,钢铁,铁矿及废五金,煤,运输设备

主要进口国家:

中国,美国,瑞士,德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南韩,阿联,英国,日本

五、法律和法规环境

(一)《反垄断法》

印度严格的《反垄断法》已于2008年实施,律师和企业高管们警告说,这可能会使跨国并购交易受到拖延甚至阻挠。

(二)税收体系

印度具有发展完善的税收体系。

主要税种有:

中央政府征收的所得税、关税、中央消费税和服务税。

邦政府征收的销售税、印花税、邦消费税、土地收益税和职业税。

印度政府针对不同类型的投资有不同的减税政策,包括对优先投资领域和在特定地区投资的产业激励措施。

对非居民的代扣税率是由议会每年通过的金融法案决定的。

对于与印度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的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代扣税率。

对于中国来说,对股息红利和利息支出以及特许使用费的代扣税率均为10%。

(三)主要投资法令

印度自1991年采行自由化经济政策后,开放向外人投资为重要政策之一,该年公布的工业政策(IndustrialPolicy,1991)是产业及投资的基本政策,投资相关规定经过10余年的演进及不断的放宽,目前除

(1)零售业(单一品牌除外)

(2)核能(3)乐透(4)赌博等产业不允许外人投资外,多数均为经由自动许可(automaticroute)途径并可由外人100%投资的项目.需先申请许可者仅有以下数项:

需申请工业证照项目:

1,保留给小型企业经营项目;

2,预定设厂地点有设厂限制

外国或海外印裔投资人收购印度现有公司股份

超过限制外人投资上限或禁止外人投资项目

(四)产权保护法

近20年来,政府修订并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版权法》、《信息技术法》和《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法》等,初步建立和完善了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法律体系。

为适应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1994年政府修订了《版权法》,明确界定了未经版权持有人授权,复制计算机软件,出售、出租盗版计算机软件的行为皆属违法。

违法者如被认定有罪,将被处以7天至3年的监禁或5万卢比(约合1万元人民币)以上20万卢比(约合4万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或两罚并用,该法被印度官方认为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法律之一。

政府各部门和行业组织也不断打击软件盗版活动,对举报者给予重奖。

目前,软件用户的版权意识开始增强,软件盗版率已经降到60%左右,远远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90%以上的盗版率,这使印度的软件产品逐渐得到了西方国家的认可。

2000年5月,印度议会通过了《信息技术法》。

该法修订了《证据法》、《刑法》和《储备银行法》等相关法律的有关条文,对非法进入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篡改源文件、传播计算机病毒、复制软件和伪造电子签名等违法行为等都做了明确界定,并制定了具体的罚则。

同时,还提出电子合同、电子文书和数字签字的法律依据,使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发展有法可依。

2000年10月18日《信息技术法》的正式实施不仅使印度成为世界上12个有信息技术法的国家之一,还标志着印度已构建了较完善的信息技术产业法律保障体系。

六、社会、文化与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及土地面积

位于南亚次大陆,介于印度洋、阿拉伯海、孟加拉湾间,海岸线7,516公里,北以喜马拉雅山与中国为邻,东与孟加拉及缅甸为邻,西边与巴基斯坦为邻。

国土面积328万7,263平方公里。

(二)气候

印度多数地区气候受冬季东北及夏季西南两大季风影响,属热带季风型,温度介于10-40度间.每年6至9月的夏季季风(monsoon)为全国多数地区带来暴雨,其中东北Meghalaya州东南部是全球降雨最多的地方,雨量达10,900公厘.每年夏季雨季降雨情形决定农业收成良莠,也影响占全国人口60%农业人口的生计.

(三)能源

1.电力

电力供应不足是印度经济发展首要问题,全国高峰用电时的平均缺电约11%,各地经常无预警停电,尤其夏季高峰用电时更常发生,另因电价昂贵,各地窃电情形严重,即使首都新德里每日停电数起情形普遍,迫使许多厂商,住家均自备发电设备,稳压器,不断电系统等.近年私人电力公司已渐参与发电及配电经营,

2.石油

随着经济日趋发展,能源需求日增,所需原油的80%仍仰赖进口。

国内油价深受国际油价涨跌影响,加上中央及州政府对燃油课徵货物税,销售税等税目,汽油每公升45-47卢比(约略超过1美元),柴油27-29卢比(约0.6美元),贵于我国及东南亚国家.

3.天然气

蕴藏量相当丰富,约达8,535亿立方尺,由于近年外海常探勘到天然气,故产量年有增加,惟除了自产外,为保障天然气来源,印度亦积极推动修筑由中亚经巴基思坦的天然气管线.天然气除供工业使用外,亦是家庭及公用车辆使用燃料,政府对天然气进行补贴,以15公斤装的煤气筒为例,各地价格略有不同,约在290-300卢比间.

4.水

印度是水资源缺乏的国家,据水资源部统计,全国20个主要河谷地区已有8个地区缺水,2025年将有11条主要河川乾涸,故一般民生自来水的供应并不充裕,许多地区都分时供水,断水时有所闻,且部份地区水质甚差,非但无法生饮,甚且难以使用,饮用水需选购合格矿泉水.在缺水季节,多数地区仰赖地下水源供应,但随着过渡使用,地下水源日渐枯竭.

(四)通讯

通讯是印度改采自由开放经济政策以来最成功的产业,不但家庭使用有线或无线电话日趋普及,另宽频用户亦超过百万用户,成长甚快.

(五)运输

1.铁路

印度铁路始于1853年由孟买至Thane短短的34公里,至今已发展成62,759公里6,867车站的庞大运输网,分为9个运行区,是印度各地客,货运输的主要工具,印度铁路公司是全印度最大国营企业,雇用员工150万名.惟因铁道号志,车辆老旧,加上人谋不显扬,铁路事故频繁.

2.公路

目前联接主要城市新德里,盖尔各答,清奈及孟买等四大城市的所谓全国高速公路网已大致完成90%,都会地区联外道路亦规画中,但其施工水平仅稍及我国的省道,公路上机慢车,牛车等争道情形普遍,影响行车速度,并非一般认知的真正高速公路,即使在改革开放已15年后的2006年,一辆货运卡车由盖尔各答至孟买间2,150公里的距离仍费时8天,沿途经过许多的收费站及检查站,足资说明印度陆运仍相当落后,且跨州运输仍有过多管制,影响厂商运行成本至钜.

3.航空

国际及国内飞航班次频繁,尚称方便,但各地机场设施老旧,拥挤不堪,已不敷日增的飞航需求,新德里,孟买,邦加罗,海德拉巴等地均见机场新,扩建工程,但进度缓慢,工期延误司空见惯.印度每年仅约投资GDP的3.5%于基础建设,金额约210亿美元,而中国投资GDP的10.6%,金额达1,500亿美元,所以双方的距离已渐拉渐远.据印方估计,未来10年内至少需引进1,500亿美元的外人投资于基础建设.

4.重要商业中心

⑴孟买(Mumbai):

人口1,640万,是印度最大经济州Maharashtra的首府,也是最大港口及工商金融中心,有印度金融首都之称,惟街道窄小公共设施落后,遇雨成灾,交通瘫痪,市内有蔓延10余公里的全球最大贫民区;

⑵盖尔各答(Kolkata):

人口1,320万,是WestBengal州首府,也是印度东部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各项产业发达,有全印度第一条地铁;

⑶邦加罗(Bangalore):

人口570万,是Kanataka州首府,近年印度高科技产业及软件重镇,许多跨国企业均设有研发园区,区内俨然可比美欧美环境,然因都市未妥善规画,市内交通混乱拥挤,机场亦甚拥挤老旧,正待改善;

⑷清奈(Chennai):

人口640万,是TamilNadu首府,也是印度东南沿海最

大港口及工商城市,近年工商业发展迅速,是许多汽车厂及我国鸿海

所属的富士康集团手机选定的设厂地点.

(二)人文及社会环境

种族:

亚利安人占70%,德拉威(Dravidian人)占25%,蒙古人及其他占3%。

宗教:

印度教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0.5%,回教约13.4%,另基督教约2.3%、锡克教约1.9%、佛教0.8%、耆那教(Jains)0.4%,其他尚有拜火教(Zoroastrianism)、犹太教等少数宗教族

人口及结构:

依据美国中央情报局全球国情网资料,估计,截至2009年7月,印度总人口约有11亿6,608万人。

男性约6亿人,女性约5亿6,500万人,依据美国CIA2009年估算资料,印度人口14岁以下占31.1%,15岁至64岁占63.6%,65岁以上占5.3%;全国平均年龄约仅25.3岁。

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UNFPA)推估,2030年时印度将成为全球人口最多国家。

教育普及程度:

依据印度2001年人口普查报告,全国7岁以上人口识字率为64.84%,其中男性约75.26%,女性约53.67%。

全国平均识字率约60%,其中男性约75%,女性53%,文盲超过3亿5,000万人。

语言:

官方语言为北印度语(Hindi),但宪法载有Hindi、Bengali、Telugu、Marathi、Tamil、Urdu、Sanskrit等可使用的22种语言。

英语为政府及企业主要语言,是政府与未使用北印度语的各州间沟通的主要工具。

对外商态度:

印人习与外国人相处,对外国企业及外国人不生排斥,且因外资带来的资金及技术有于印度经济发展及促进就业,更是受到尊重,未有反商情事发生,因薪资等问题的罢工事件固偶有发生,但基本上不难解决.

技术环境

印度高新技术产业比较发达,近20年来,印度政府一直将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锁定在信息、生物和材料三个领域。

这主要是基于在知识经济时代,印度可以利用其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认识。

在《2020年科技远景发展规划》中,印度政府明确提出:

到2020年,印度不仅要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还要成为信息技术大国、生物技术大国和核技术大国。

另外,印度在服装上也注重高科技,运用棉织物的吸湿快干技术,风暴牛仔技术,强韧棉整理技术,100%棉自然弹织物加工技术,抗菌防臭整理技术织物的阻燃整理技术等技术提升棉印产品质量,提升服装档次。

印度政府在营造政策环境、完善法律体系、人才培养和储备、加大投入等方面做出了比较大的努力。

七、总结

联合国贸发组织新2009年7月发布的世界投资展望报告显示,受经济不景气影响,印度吸收FDI排名为第三位,仅次于中国和美国。

印度的发展如同一个神话。

始于15年前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使印度成为当今世界上成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印度融入了全球经济体系,并在快速发展中保持着稳健均衡。

虽然印度部分投资环境不算优秀,但是总体来讲,对于投资商而言,还是有相当大的吸引力的。

印度的发展空间很大,相信今后印度的发展会更加的迅速。

 

我国与有关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投资概况

有关贸易伙伴的贸易投资管理体制

有关贸易伙伴的贸易和投资壁垒情况

一、双边贸易投资概况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7年中印双边贸易总额为386.5亿美元同比增长55.5%。

其中.中国对印度出口240.2亿美元同比增长64.7%.自印度进口146.3亿美元同比增长42.4%。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07年底中国公司在印度累计完成承包工程营业额396亿美元,完成劳务合作台同金额2290万美元。

2007年经中国商务部批准或备靠中国在印度的非金融粪对外直接投资额为1580.5万美元。

2007年印度对华投资项目78个实际使用金额3404万美元

二、贸易投资管理体制概述

2.1贸易管理制度及其发展

2.1.1关税制度

关税管理制度《1962年海关法》和《1975年海关关税法》是印度关税制度的

基本法律。

印度财政部下属的中央销售税及关税委员会负责关税的耕定与调整并在每年的政府财政预算熏中公布当年的主要关税调整情况。

《1975年海关关税法》规定了进出口商品海关关税分粪适用税率及具体征税办法。

印度关税太部分为从价税。

关税主要包括基本关税附加关税特别附加关税等。

f2)关税水平疑其变化。

近年来印度政府不断出台降低关税政策2006-2007财政年度平均最意国适甩关税已经从2001—2002财政年度的323%降至15B%。

0{2Q072008财政预算》。

2007年2N28R印度财政部发布的{2007—2008财政预算》对关税进行了调整下调了部分关税高峰并对部分产品的进口关税进行了调整。

关税谓整的内窖主要包括-非农产品的关税高峰从125%下降至10%发级铜的关税从20%降10%所有炼焦攥【不论是否含灰粉)都实行免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