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中医诊断重修辅导.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2896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中医诊断重修辅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级中医诊断重修辅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级中医诊断重修辅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级中医诊断重修辅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级中医诊断重修辅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级中医诊断重修辅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级中医诊断重修辅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级中医诊断重修辅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级中医诊断重修辅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级中医诊断重修辅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级中医诊断重修辅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级中医诊断重修辅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级中医诊断重修辅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级中医诊断重修辅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级中医诊断重修辅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级中医诊断重修辅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级中医诊断重修辅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级中医诊断重修辅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级中医诊断重修辅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级中医诊断重修辅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级中医诊断重修辅导.docx

《级中医诊断重修辅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中医诊断重修辅导.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级中医诊断重修辅导.docx

级中医诊断重修辅导

2013年级针灸推拿专业中医诊断学重修辅导题

命题单位:

中医教研室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

考试日期:

20年月日开卷□闭卷□答卷时间:

小时

题号

合计

满分

得分

得分

一、填空题。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本大题共X小题,每空X分,共X分。

1、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是脉经。

2、气血同病常见的证候有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气随血脱

3、上焦病证主要包括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太阴肺病变。

4、心肾阳虚证是以心悸和水肿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5、六经指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

6、太阳病证可分为经证和腑证。

7、经络辨证可分为十二经病证和奇经八脉病证。

8、心与其它脏腑的兼症有心肾不交证、心肾阳虚证、心肺气虚证、心脾两虚证

9、胆郁痰扰以眩晕耳鸣或惊悸失眠,舌苔黄腻为辨证要点。

10、望小儿指纹,将小儿食指分为三关,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

11、气病临床常见的征候,可概括为气虚、气陷、气滞、气逆四种。

12、温热病按照卫气管血的方法来辨证,可分为卫分证候、气分证候、营分证候和血分证候

13、浮脉类的脉象,有浮、洪、濡、散、芤、革

14、望面色,黄色主脾虚、湿证。

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

痛证及瘀血。

得分

二、单选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X个选项中,仅选一个最佳答案。

本大题共X小题,每小题X分,共X分。

A型题

1.根据脏腑在舌面上的相关分布,舌尖属(D)。

A.肾B.肝C.脾

D.心E.以上都不是

2.潮热而兼胸闷不饥、头身困重者,多属(C)。

A.阳明潮热B.气虚发热C.湿温潮热

D.阴虚潮热E.阳虚发热

3.表实证临床表现的特点是(D)。

A.头身困重、脉浮缓B.发热面赤、无汗C.恶寒、头身疼痛

D.恶寒发热、无汗E.低热、汗出

4.症见胸肋灼痛、急躁易怒、头晕口苦、咳嗽咯血、舌红、脉弦数,可诊断为(C)。

A.肝火上炎B.肝胆湿热C.肝火犯肺

D.肺阴亏虚E.肝阳上亢

5.微脉主要见于(A)。

A.阳衰B.气虚C.阴竭

D.血虚E.肾虚

6.寒热往来、胸肋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食,证属(D)。

A.表寒里热证B.寒热错杂证C.上热下寒证

D.半表半里证E.上寒下热正

7.病人饭后神疲,困倦易睡者,多属(B)。

A.痰湿中阻B.脾气虚弱C.心肾阳虚

D.热入心包E.肾阴虚

8.脘腹胀满,不思饭食,身重困倦、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证属(C)。

A.肝胆湿热B.大肠湿热C.脾胃湿热

D.肝阴不足E.以上均非

9.目暗睛迷、反应迟钝、动作失灵、强迫体位,是由于(B

)。

A.肺脾精气衰竭B.肝肾精气俱衰C.心之精气衰败

D.邪陷心包E.热入心包

10.病人头痛和裹、肢体困重者为(B)。

A.痰湿头痛B.风湿头痛C.风热头痛

D.风寒头痛E.肝阳头痛

11、下列既可见于热证,又可见于寒证的舌象是(D  )

A、红舌 B、绛舌C、淡白舌 

D、紫舌E.淡红舌

12、久病舌红少苔,多见于( D )

A、热邪壅肺 B、胃热亢盛C、肝胆火盛 

D、阴虚内热E.肝胆湿热

13、右手寸口脉关部分属脏腑是( C )

A、肺 B、肝胆C、脾胃 

D、肾E.心

14、气血本虚,又为湿邪所困的患者,多见( C )

A、迟脉 B、弱脉C、濡脉 

D、微脉E.数脉

15、滑数脉多见于(  A)

A、痰热内蕴证 B、肝阳上亢证C、肝气郁结证 

D、阴虚内热证E.气血亏虚证

16、根据经络的分布,分辨头痛的经络病位,头项痛者多属(B  )

A、阳明经 B、太阳经C、少阳经 

D、厥阴经E.太阴经

17、患者面赤身热,口渴饮冷,烦躁不宁,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数。

此属(  B)

A、表热证 B、里实热证C、里虚热证

D、戴阳证E.表寒里热证

18、里虚寒证出现畏寒肢冷的病机是( B

 )

A、寒邪束表,卫气失宣

B、阳虚失于温煦 

C、阴寒内盛,阳气被郁

D、气血失调

E.以上都不是

19、饮停胸胁,症见胸胁饱满,咳嗽时牵引作痛。

此属( C )

A、痰饮 B、支饮C、悬饮 

D、溢饮E.以上都不是

20、患者身倦乏力,少气懒言,胁痛如刺,拒按,舌淡有紫斑,脉沉涩。

此属( C)

A、气虚证 B、血瘀证C、气虚血瘀证 

D、气血两虚证E.阴阳两虚证

21、患者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尿道灼痛,舌尖红赤,苔黄脉数。

此属( C )

A、心火亢盛证 B、肝火上炎证C、小肠实热证 

D、膀胱湿热证E.肝胆湿热证

22、下列除哪项外,都是燥邪犯肺证和肺阴虚证的相同表现?

( C )

A、干咳痰少 B、痰粘难咯C、发热恶风 

D、舌干少津E.以上都不是

23、下列哪项不见于阴虚风动证?

( B )

A、手足蠕动 B、角弓反张C、眩晕 

D、舌红少津E.肢体抽搐

24、患者以腹痛、里急后重、下利赤白粘液为主症,应考虑为( D )

A、肝脾不和证 B、脾气虚证C、脾肾阳虚证 

D、大肠湿热证E.肝胆湿热证

25、心悸、气短与下列哪项同见,对诊断心阳虚证最有意义?

( C )

A、神疲乏力B、面色淡白而消瘦C、形寒肢冷 

D、头晕目眩E.自汗

26、肝胆湿热证,多见( B )

A、口泛清水 B、口苦泛恶C、干呕呃逆 

D、呕吐酸腐E.眩晕

27、口淡乏味常见于下列哪项?

( A )

A、脾胃气虚 B、脾胃湿热C、肝胃不和 

D、肝火上炎E.肝胆湿热

28、某男孩8岁,近日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嗳出酸腐气味,大便不调,苔厚腻,脉滑。

此属( C )

A、胃气虚证 B、湿热蕴脾证C、食滞胃脘证 

D、胃火炽盛证E.脾阳虚证

29、下列哪项不是肝火上炎证与肝阳上亢证的相同临床表现?

( C )

A、面红目赤 B、头晕目眩C、腰膝酸软 

D、急躁易怒E.以上都不是

30、身材矮小,智力和动作迟钝,骨骼痿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者,应考虑为(  B)

A、肾阳虚证 B、肾精不足证C、脾肾阳虚证 

D、肾阴虚证E.气血亏虚证

31、根据胁肋胃脘胀痛,嗳气易怒,吞酸嘈杂,情绪抑郁,饮食减少,苔薄黄,脉弦等症,可考虑为( C )

A、肝火上炎证 B、肝脾不和证C、肝胃不和证 

D、胆郁痰扰证E.肝胆湿热证

32、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是下列哪项的典型表现?

( B )

A、太阳病证 B、少阳病证C、阳明病证 

D、太阴病证E.厥阴经证

33.望神最主要的是可以判断以下哪项?

( D )

A气血的盛衰B津液的盈亏C病性的寒热

D精气的盛衰E邪正的强弱

34.面色黄白虚浮,多属:

( D )

A气虚B血虚C阴虚

D阳虚水泛E阳气暴脱

35.痰少而粘,难于咳出者,多属:

( C )

A寒痰B湿痰C燥痰

D热痰E肺痈

36.疮疡红肿高大,跟盘紧束,焮热疼痛,诊断为:

(B  )

A疖B疔C痈

D疽E癣

37.皮肤生椭圆形小水泡,晶莹明亮,顶满无脐,浆液稀薄,分批出现,大小不等,诊断为:

( B )

A天花B水痘C风疹

D湿疹E热气疮

38.病人腹大而胀,叩之如鼓者为:

(  B)

A水臌B气胀C食积

D徵积E瘕聚

39.初按不甚热,按久热明显,称为:

( C )

A骨蒸潮热B寒热往来C身热不扬

D虚阳浮越E阴虚发热

40.下列哪项不是血瘀证的证候特征:

( E )

A刺痛固定B色脉改变C包块拒按

D出血成块E胸胁胀闷

41、望神最主要的是可以判断以下哪项(D)

A、气血的盛衰B、津液的盈亏C、病性的寒热

D、精气的盛衰E、邪正的强弱

42、面色恍白虚浮,多属(B)

A、气虚B、血虚C、阴虚D、阳虚水泛E、阳气暴脱

43、满面通红多见于何证(A)

A、湿热证B、阴虚证C、肝胆湿热D、戴阳证E、气虚发热

44、阴虚证病人的典型面色是(B)

A、满面通红B、两颧潮红C、面青颊赤

D、面苍白颧赤如妆E、面黄而晦暗

45、下列哪项不属面青的主病()

A、寒证B、痛证C、血瘀D、湿证D、惊风

46、痰少而粘难于咳出者,多属()

A、寒痰B、湿痰C、燥痰D、热痰E、肺痈

47、呕吐物清稀无酸臭味者,多属()

A、伤食B、寒呕C、热呕D、肝火犯胃E、肝胆郁热

48、脏腑在舌面上的分布,一般认为舌中属()

A、肾B、肝胆C、心肺D、脾胃E、三焦

49、判断肾与膀胱病,一般常观察()

A、舌尖B、舌中C、舌根D、舌下络脉E、舌系带

50、望舌的方法首先要注意(A)

A、伸舌的姿势B、气候条件C、禀赋体质D、性别E、年龄

51、舌体胖大,边有齿痕,主(D)

A、心阴不足B、肝血亏损C、肺阴亏虚D、脾虚湿盛E、肾精不足

52、舌尖起芒刺,多为(C)

A、胃肠热盛B、胃阴不足C、心火亢盛D、肝胆火盛E、肾阴亏虚

53、下列哪项与淡白舌的主病最无关(D)

A、气血虚B、阳虚C、亡阳D、阴虚E、寒症

54、紫舌主(B)

A、气滞B、血瘀C、痰凝D、津亏E、血虚

55、实热证最常见那种舌苔(A)

A、白腻苔B、腐苔C、黑滑苔D、薄黄苔E、黄燥苔

56、下列哪项不属苔质的变化(C)

A、润燥B、腻松C、萎软D、厚薄E、剥落

57、以下那种舌象可见于正常人(A)

A、舌有裂纹B、舌光滑无苔C、舌有芒刺D、舌胖娇嫩E、舌边有齿痕

58、创立“六经辩证”的医家是(D)

A、林亿B、成无几C、王叔和D、张机E、华佗

59、创立三焦辩证的医学家是(B)

A、叶天士B、吴鞠通C、薛生白D、刘河间E、王孟英

60、可出现自汗、盗汗并见的证为(A)

A、气阴两虚证B、血液亏虚证C、阴液亏虚证

D、痰湿中阻证E、阳气亏虚证

61、肝郁气滞胸胁痛的特点是(C)

A、刺痛B、隐痛C、灼痛D、制痛E、胀痛

62、脾胃虚弱所致脘腹疼痛的特点为(D)

A、胀满疼痛B、刺痛固定C、痛如刀绞D、隐隐作痛E、走窜不定

63、血瘀所致头痛的特点为(B)

A、胀痛B、刺痛C、绞痛D、重痛E、制痛

64、肾阴不足,所致腰痛的特点为(D)

A、刺痛固定不移B、冷痛绵绵不休C、重痛活动受限

D、隐隐作痛喜按E、痛处游走不定

65、神智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属于(C)

A、独语B、错语C、谵语D、郑声E、呓语

66、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属于(B)

A、错语B、独语C、谵语D、郑声E、狂言

67、病人情绪抑郁,胸闷不畅而发出长吁或短叹声者属于(B)

A、喷嚏B、太息C、嗳气D、呃逆E、喘息

68、少腹及牵引睾丸坠胀冷痛为主常见于(A)

A、寒滞肝脉证B、肝胆湿热证C、肝风内动证

D、肝阳上亢证E、肝气郁结证

69、以胃脘胀闷疼痛嗳腐吐酸为主要表现常见于(B)

A、胃阴虚证B、食滞胃脘证C、寒湿困脾

D、脾不统血E、湿热蕴脾

70、右胁肋部胀痛,纳呆、尿黄、舌红苔黄腻为主要表现常见于(B)

A、寒滞肝脉证B、肝胆湿热证C、肝风内动证

D、肝阳上亢证E、肝气郁结证

71、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益甚,腰膝酸软乏力为主要表现常见于(B)

A、肾气不固B、肾阳虚C、肾阴虚D、肾不纳气E、肾精不足

72、以久咳痰血,腰膝酸软,遗精、口燥咽干、骨蒸潮热、颧红盗汗为主要表现常见于(C)

A、肝肾阴虚B、脾肾阳虚C、肺肾阴虚D、肾阴虚E、肺阴虚

73、面色黄白虚浮,多属(D)

A、气虚B、血虚C、阴虚D、阳虚水泛E、阳气暴脱

74、病人面黄虚浮,多属(D)

A气虚B、血虚C、脾虚D、脾虚湿蕴E、肝胆湿热

75、肾精久耗,阴虚火旺病人可见(B)

A、面黑暗淡B、面黑焦干C、面色黧黑

D、眼眶周围发黑E、面色淡青或青黑

76、六经传变中,由太阳病转变为太阴病,称为()

A、越经传B、循经传C、直中D、表里传E、并病

77、小儿囟门迟闭,多属(D)

A、气虚B、血虚C、津亏D、肾虚或血热E、脾胃虚弱

78、疮疡红肿高大,根盘紧束,欣热疼痛,诊断为(C)

A、疖B、疔C、痈D、疽(无头疽)E、癣

79、皮肤生椭圆形小水疱,晶莹明亮,顶满无脐,浆液稀薄,分批出现,大小不等,诊断为(B)

A、天花B、水痘C、白蓓D、湿疹E、热气疮

80、痰少而粘,难于咯出者,多属(C)

A、寒痰B、湿痰C、燥痰D、热痰E、肺痈

81、舌体胖大,边有齿痕,主(D)

A、心阴不足B、肝血亏损C、肺阴亏虚

D、脾虚湿盛E、肾精不足

82、舌尖起芒刺,多为(C)

A、胃肠热盛B、胃阴不足C、心火亢盛

D、肝胆火盛E、肾阴亏虚

83、热盛伤津,气血雍滞可见(A)

A、舌绛紫而干B、红绛舌C、青紫舌

D、淡红舌E、舌青紫而润

84、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属于(B)

A、错语B、独语C谵语D、郑声E、狂言

85、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是(C)

A、难经B、脉诀C、脉经D、内经E、濒湖脉诀

86、脉有胃气的最主要表现是(D)

A、不浮不沉B、不大不小C、沉取不绝

D、从容和缓有力E、柔和有力

87、下列哪项不是数脉的主病(A)

A、寒凝B、实热C、虚热D、虚阳外浮E、阴虚

88、结、代、促脉的共同点是(B)

A、脉来急数B、脉来时止C、脉来迟缓

D、止有定数E、止无定数

89、病人腹大而胀,叩之如鼓者为(B)

A、水臌B、气胀C、食积D、徽积E、暇聚

90、初按不甚热,按久热明显,称为(C)

A、骨蒸潮热B、寒热往来C、身热不扬D、虚阳浮越E、阴虚发热

91、形成里证的原因,下列哪项不是(B)

A、饮食不慎B、六淫外感C、表证内传

D、劳倦所伤E、七情刺激

92、寒热证候转化最主要的原因是(B)

A、体质的强弱B、阳气的盛衰C、邪气的性质

D、阴血的盈亏E、治疗的当

93、表证入里最常见于(B)

A、伤寒病中B、外感病中C、杂病之中

D、温病之中E、外伤病中

94、头晕神疲,气短乏力,久泄不止,肛门坠胀,时有便意,舌淡嫩,脉虚。

属于(C)

A、气血两虚证B、阳气亏虚证C、气虚下陷证

D、心肺气虚证E、肾气不固证

95、下列哪项不是血瘀证的证候特征(E)

A、刺痛固定B、色脉改变C、包块拒按

D、出血成块E、胸胁胀闷

96、导致失液代谢失常而停聚的脏器最主要者为(D)

A、脾胃肠B、心肺脾C、肾膀胱

D、脾肺肾E、肝脾肾

97、某男,心悸,面色淡白,失眠健忘,舌淡脉细,最宜诊断为(D)

A、心阳虚证B、心阴虚证C、心气虚证

D、心血虚证E、心脾两虚证

98、咳喘无力,气短,自汗,吐痰清稀,舌淡脉弱者,最宜诊断为(A)

A、肺气虚证B、心肺气虚证C、肾不纳气证

D、脾肺气虚证E、肺气阴两虚证

99、脾气虚、脾阳虚、脾气下陷、脾不统血四证的共同见症是(B)

A、畏寒肢冷,肢体浮肿B、食少便溏,少气乏力

C、腹部疼痛,喜温喜按D、脘腹重坠,食后益甚

E、便血纽血,月经量多

100、下列哪项对诊断胃阴不足最无意义(B)

A、潮热盗汗B、干呕呃逆C、舌红少苔

D、胃脘隐痛E、口燥咽干

B型题

A、麻疹B、风疹C、隐疹

D、湿疹E、丹毒

1、疹色淡红,细小稀疏,皮肤瘙痒,诊断为:

B

2、疹色桃红,形似麻粒,先发于发际颜面,渐及于躯干四肢,诊断为:

A

A、寒湿泄泻B、湿热泄泻C、脾虚泄泻

D、痢疾E、肠痈

3、大便清稀水样,多属:

A

4、大便溏泄,完谷不化,多属:

C

A、两经或三经证候同时出现

B、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

C、一经证候已罢,继而出现另一经证候

D、互为表里的阴阳两经证候同时出现

E、外邪入犯,直接出现三阴经的证侯

5、“合病”是指:

A

6、“并病”是指:

B

X型题:

(一题多选)

1、黄腻苔的主病有哪些:

ACE

A、食积热腐B、痰湿胶结C、湿热内蕴

D、热盛津伤E、痰饮化热

2、肝肾亏虚,精血不足可导致下述哪些症状:

AC

A、目昏B、目痛C、目眩D、目痒E、目赤

3、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的共同见症有哪些:

ABCD

A、失眠B、心烦C、盗汗D、心悸E、多梦

4、壮热口渴,咳喘气粗,面赤烦躁,舌红苔黄,脉数者,可诊断为下列哪些证:

ADE

A、气分证B、风热犯肺证C、肺热炽盛证

D、下焦病症E、痰热壅肺证

得分

三、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x小题,每小题x分,共x分。

1、常色:

健康人面部皮肤的色泽,称为常色。

其特点是:

明润、含蓄

2、合病:

伤寒病二经或三经同时受邪,起病即同时出现各经主症。

3、郑声:

神志不清,声音细微,语多重复,时断时续,为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

4、反关脉:

脉不见于寸口而出现在寸口的背侧,名叫反关脉

5、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临床特征的一种脾胃肠病证

6、假神是垂危病人突然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是临终前的征兆,并非佳兆

7、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者,称为谵语

8、叹息

9、真寒假热指内有真热而外见假寒的证候

10、气滞证人体的某一脏腑或某一部位气机阻滞、运行不畅所表现的证候

11、盗汗指病人熟睡之后汗出,醒后则汗止,称为盗汗。

常伴潮热、颧红等症,见于阴虚内热。

12、脾气下陷气反下陷所引起,临床以精神倦怠,脘腹重坠作胀,食入益甚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得分

四、简答题。

(本大题共x小题,共x分。

1、望神的意义是什么?

得神、失神与假神如何鉴别?

(1)得神

表现:

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精神较旺,面色荣润含蓄,表情丰富自然;目光明亮,精彩内含;反应灵敏,动作灵活,体态自如;呼吸平稳;肌肉不削。

病机:

正气未伤,脏腑未衰。

意义:

病情较轻,预后较好。

(2)失神

表现:

①精亏神衰:

神志不清、精神萎靡、语言错乱、面色无华。

两目晦暗。

动作艰难、反应迟钝、强迫体位。

呼吸微弱或喘促。

形体羸瘦。

②邪盛神昏:

壮热烦躁、四肢抽搐。

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

卒然昏倒、两手握固、牙关紧闭。

病机:

精气大伤,脏腑衰败。

意义:

预后不良。

(3)假神

含义:

是指是垂危病人精神暂好转的假象医学|教育网。

表现:

神志:

本已失神,突然精神转佳,目光明亮。

语声:

语声低微断续,突然言语不休,语声清亮。

面色:

原来晦暗,突然面红如妆。

饮食:

原不欲食、食少,突然暴食、多食。

病机:

精气衰竭已极,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绝。

意义:

预后凶险,为死亡前兆。

2、简述舌诊的临床意义。

舌诊的临床意义可归纳为:

①判断邪正的盛衰。

如舌质红润,主气血旺盛;舌色淡白,为气血两虚。

②区别病邪性质。

如热邪可致舌红绛,舌苔黄或灰黑而干燥;寒邪可致舌淡紫,苔白或灰黑而滑腻。

③辨别病位浅深。

如薄苔主病邪在表;厚苔主病邪入里。

舌红则邪尚在气分;舌绛紫则邪已深入营血。

④推断病势进退。

如苔色由白转黄,苔质由薄转厚,由润转燥,多为病邪由表入里,由轻变重,由寒化热,为病进。

反之,则为病邪渐

3、胃病寒热虚实的鉴别

 

4、脾气虚证临床表现

指脾气不足,运化失职,以食少、腹胀、便溏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2.临床表现:

不欲食,纳少,脘腹胀满,食后胀甚,或饥时饱胀,大便溏稀,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面色淡黄或萎黄,舌淡苔白,脉缓或弱

5、肝胃不和与肝郁脾虚证有何异同。

答案要点:

肝郁脾虚证与肝胃不和证二者均有肝气郁结的表现,而见胁肋胀痛或窜痛,伴有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善太息等症。

答案要点:

但肝胃不和证胃失和降表现突出,常有胃脘胀痛、嗳气、呃逆等;答案要点:

而肝郁脾虚证脾失健运表现明显,可见食少腹胀便溏等症

6、心气虚、心阳虚、心阳暴脱三证的鉴别

相同点:

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自汗。

不同点:

①心气虚:

面色淡白或晃白,舌淡苔白,脉虚医学|教育网。

②心阳虚:

畏寒肢冷,心痛,面色晃白或晦暗,舌淡胖苔白滑,脉微细。

③心阳暴脱:

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

面色苍白,口唇青紫。

神志模糊,或昏迷。

7、常见舌色异常有哪些?

(5分)

1)淡红舌:

舌色淡红,不深不浅者,称淡红舌。

是心血充足,阳气旺盛,鼓动血液上荣于舌所致,为气血调和之象。

常见于健康人、表证、或脏腑病初起,气血未伤者。

(2)淡白舌:

舌色较正常淡红舌色淡,称淡白舌。

主气血亏虚证,或虚寒证。

(3)红绛舌:

鲜红者称红舌,深红者称绛舌,是气血上壅舌络所致。

主热证,有实热和虚热之分。

实热证,舌红绛起芒刺,苔黄燥或灰黑而干;虚热证,见舌红绛少津,少苔或无苔。

外感热病,邪热入气分时,见红舌;热入营血时,见绛舌。

舌尖独赤者,为心火

 

8、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

9、正常脉象。

正常脉搏的形象特征是:

寸关尺三部皆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4~5至,相当于是72~80次/分钟(成年人),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节律一致,尺部沉取有一定的力量。

并随生理活动、气候、季节和环境等的不同而有相应变化。

  古人将正常脉象的特点概括称为“有胃”、“有神”、“有根”

10、弦脉脉象及主病。

脉象特征:

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多见于肝胆病,疼痛痰饮等,或为胃气衰败者。

也见于老年健康者。

春季平人脉象多稍弦。

高血压和低血压的状况都能出现,主要看脉是否有力。

11、简述寒湿困脾证与脾阳虚证的临床异同点。

寒湿困脾证淡不渴,肢体浮肿,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腻,脉濡缓

脾阳虚证腹胀,食欲不振,腹部疼痛,喜温喜按,泻下清稀,肢末不温,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肢体困重,水肿,小便不利,或白带清稀量多,舌质淡或胖,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而弱。

以脾气虚证,伴见寒象为临床特征

12、肝阳上亢常见临床表现。

 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头重脚轻,舌红少津,脉弦或弦细数

即太阴型:

内倾心理,不善交际,情感隐匿,孤独寂寞,悲观消沉,柔弱喜静;少阴型:

内倾心理,深思熟虑,情绪冷淡,疑虑多思,节制力强,优柔寡断;太阳型:

外倾心理,性情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