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感情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9315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4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感情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感情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感情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感情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感情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感情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感情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感情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感情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感情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感情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感情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感情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感情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感情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感情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感情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感情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感情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感情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感情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docx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感情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感情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感情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docx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感情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语文专题练习

(一)

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感情

1.【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

杜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

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

②玉花骢:

唐玄宗御马名。

③赤墀:

宫殿前的红色台阶。

④闾阖:

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

⑤斯须:

一会儿。

(1)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

曹霸是怎样做到的?

请简要分析。

(5分)

(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

请简要分析。

(6分)

2.【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

河的支流。

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

②六帝:

代指六朝。

③三吴:

古吴地后

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

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

鱼。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6分)

(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分)

1.【2017届湖南长郡中学高三上月考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

庾信①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

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

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注:

①庾信:

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周时期所作。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寻思”两句借景抒情,不仅有故国覆灭、封侯梦想破碎的叹惋,也有当下不能为国建功的自嘲。

B.“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表达自己如今延期官场,像庄子般旷达闲适之情。

C.“残月”两句由“中夜”暗渡而来,对仗工整,表达出时光流逝但诗人却如故的悲哀之情。

D.“露泣”两句烘托出诗人凄凉哀伤、也象征着诗人往昔的功名之心已如萤火般破碎漂流。

(2)本诗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都使用了“琴”“书”两个意象,所抒情感有何不同?

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6分)

2.【2017届河南南阳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11分)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1)尾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它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5分)

(2)“闲”是全诗的“诗眼”,试联系全诗谈谈作者是怎样体现老翁“安闲”这一特点的。

(6分)

3.【2017届贵州思南中学高三上半期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各题。

(6分)

奉寄韦太守陟①

(唐)王维②

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

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

寒塘映衰草,高馆③落疏桐。

临此岁方晏④,顾景咏悲翁。

故人不可见,寂寞平陵东。

【注】①韦太守陟曾任吴郡、襄阳等地太守。

②王维在边关写此诗。

③高馆:

驿馆。

④岁方晏:

一年将尽。

(1)本诗前六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5分)

(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

(6分)

4.【2017届福建漳州一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各题。

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

黄庭坚

故人昔有凌云赋,何意陆沉黄绶①间?

头白眼花行作吏,儿婚女嫁望还山。

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

寄语诸公肯湔祓②,割鸡③令得近乡关。

注:

①黄绶:

黄色的印绶,低级官吏的标志。

②湔祓:

即荐拔。

③割鸡:

语出《沦语·阳货》,用作治理一县的代称。

孔子到了子由作县宰的武城,“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

‘割鸡焉用牛刀?

’”

(1)诗中“故人”的形象特点是什么?

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6分)

(2)诗歌结尾运用了“割鸡”的典故,有何用意?

请简要回答。

(5分)

1.【2016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

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

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①晁楚老、杨民瞻:

辛弃疾的友人。

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

“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

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此处化用杜诗。

(1)本词上阕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

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

(5分)

(2)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请简要分析。

(6分)

2.【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内宴奉诏作

曹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

古代兵书。

③时髦:

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

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1)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

为什么?

请简要分析。

(5分)

(2)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6分)

1.【2017届广东湛江市高三上期中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尧夫彝叟兄弟

司马光

园僻青春深,衣寒积雨阙。

中宵酒力散,卧对满窗月。

旁观万象寂,远听群动绝。

只疑玉壶冰,未足比明洁。

【注】①尧夫,范仲淹次子。

彝叟,范仲淹第三子纯礼。

本诗写于宋神宗西宁年间(1068-1077),王安石变法后,司马光出于政治不得意时期。

②青春,即春季。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诗人与鲜于子骏,范氏兄弟聚饮南园,酩酊大醉,当即写下此诗赠好友。

B.首联写园林偏僻,连绵春雨初停,寒气袭人,反衬出于朋友相聚的喜悦。

C.“卧对满窗月”,此举使人从视觉的角度写酒醒后,银色的月光洒满窗。

D.“万象”只有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景象,“群动”意谓宇宙间的各种声响。

E.颈联“万向寂”“群动绝”远近结合,写四周景色,一派沉寂,悄无声息。

(2)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6分)

2.【2017届贵州铜仁一中高三上第三次月考】古代诗歌阅读(11分)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元好问

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赢马月三更。

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①官有程。

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

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②识姓名?

注:

①“岂不怀归”出自<诗经•小雅•出车》②春官:

指礼部,礼部掌管人才推荐、选拔、考试诸事。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句中“鸟羽轻”是指诗人把插有鸟羽的征召文书看得很轻,表现其不在意。

B.“敝裘赢马月三更”,紧承首句,“月三更”更是扣紧题目中的“夜赴”,写出了诗人连夜赶路的情景。

C.“未能免俗私自笑”,通过细节描写,传神地写出诗人被官府征召后不可抑制的满足与喜悦之态。

D.第二联中“官有程”三字,直接点明官府征召有期限要求,诗人接到文书后,不得不日夜兼程,向邓州进发。

E.本诗采用了虚实相生、用典等表现手法,收到了言简意丰、耐人寻思的艺术效果。

(2)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

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6分)

3.【2017届湖南衡阳八中高三上第四次月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文后各题。

野老

杜甫

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注】此诗定于上元元年(760年),这时杜甫刚在成都西郊的草堂定居下来。

经过长年颠沛流离才有一个栖身之所。

琴台:

是成都的一处名胜,相传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当垆卖酒的地方,这里代指成都。

(1)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有什么作用?

(6分)

(2)诗的后四句抒发诗人哪些感情?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分)

4.【2017届江苏泰州中学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岐。

重临事异黄丞相

(1),三黜名惭柳士师

(2)。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3)东过连山(4)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注】

(1)黄丞相:

西汉时贤相黄霸,受汉宣帝信任,两次出任颍川太守,清名满天下。

(2)柳士师:

柳下惠。

士师,狱官。

《论语》: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3)桂江,漓江,此处指柳宗元将要前往的柳州。

(4)连山:

指诗人所往之地连州。

(1)诗歌首联交代了诗人与友人柳宗元怎样的人生境况。

(3分)

(2)诗中颈联是如何写两人分手时的情景的?

请简要分析。

(4分)

(3)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3分)

高考语文专题练习

(一)

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感情

答案

1.

(1)【答案】第一问:

曹霸所画玉花骢神奇雄俊,如飞龙跃出,其他人画的“凡马”在此马前都不免相形失色。

第二问:

曹霸先凝神构思,苦心布局,然后落笔挥洒,顷刻间一气呵成。

(2)【答案】①画工如山貌不同:

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成功,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②迥立闾阖生长风:

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

2.

(1)【答案】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

(3分)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一家、

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3分)

(2)【答案】

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1.

(1)【答案】CD

(2)【答案】本诗中的“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是说中夜生起愁思,于是弹琴读书。

幽幽琴声响遍屋里,诉说着无边无际的愁,满床书卷翻遍,愁思难解。

(2分)通过“琴”“书”等意象抒发了无法解脱的深广复杂的愁苦、忧思之情。

(1分)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乐琴书以消忧”是说弹琴读书能获得快乐而消除忧愁,(2分)通过“琴”“书”等意象抒发了摆脱忧愁缠绕的官场生活,回归田园的快乐之情。

(1分)

2.

(1)【答案】深秋气候寒冷,雨声淅沥,霜叶落满庭的凄冷萧瑟的秋天早晨景象。

(2分)照应首句,以景结情,烘托,突出了老翁心境的安闲自适,淡泊清静。

(3分)

(2)【答案】颔联:

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睡美,正说明他心无所虑,具有闲适的情怀。

颈联:

夜已过去按理说老翁应该起床了但却还要"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躺着,生动的描绘出体衰闲散的老翁的形象。

尾联:

老翁晓晴时仍未起,而是悠然看满阶红霜叶,突出了老翁心境的淡泊。

(每联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3.

(1)【答案】前六句描写了荒芜萧瑟、空旷无边、秋日肃杀的景象。

为整首诗的基调做了一个铺垫。

(2)【答案】作者表达了怀念友人的淡淡悲伤之情。

首先通过描写环境来营造一种悲凉的气氛,年终岁末,故人难觅,内心什么孤独寂寞。

4.

(1)【答案】①怀才不遇。

从首联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故人”才华横溢却沉沦于下等官吏,写出了人才的遭受埋没。

②贫贱自守,不慕荣利,诗的颔联,写友人的为官,实是迫于生计,非其本愿,可以见出他贫贱自守,不慕荣利的品格。

③放旷不羁。

诗的颈联,豪兴犹在,盛年不再,在豪放旷达中含无限感慨。

④抑郁不平。

以“心犹不死”一句而论,貌似放达,内里却有种种牢骚抑郁。

(答对一点给2分,答出三点即可)

(2)【答案】(5分)运用“割鸡”的典故,与首联描写故人才高位卑呼应(2分),表达了对被埋没的才识之士的理解与同情(1分),对“故人”怀才不遇的怨恨不平(1分),抒发了对现实政治的强烈不满之情(1分)。

1.

(1)【答案】第一问:

霸陵受辱亭尉,射虎中石,功高难封侯。

第二问:

通过对这些事迹的提炼铺陈,营造了英雄晚景落魄的氛围,暗寓了作者有相似的境遇。

(2)【答案】化用杜诗,回应朋友邀约同居山间的盛情,赞赏朋友的高风;借李广自比,表达了对南宋当局的不满;结句融情于景,抒写了壮志难酬的悲凉。

2.

(1)【答案】观点一:

作“弱”“昏”好。

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

作“健”“明”好。

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2)【答案】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

1.

(1)【答案】(5分)A.B(A2分;B3分。

(2)【答案】①孤独寂寞。

园林偏僻荒芜,以后,寒气袭人,夜半酒醒,辗转难眠,倍感孤寂。

②对高洁品性的坚守。

以比玉壶冰海明洁的明月自喻,表明对自我操守的坚守。

③内心的压抑与委屈。

尽管品性高洁却仍不被理解,政治上不得志,感到压抑委屈。

(每答对一点给三分,其中答对情感一分,分析二分。

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分析到位也可酌情给分。

2.

(1)【答案】AC

(2)【答案】①希望终老田园:

怎不怀归的心情和此生只应与田园相伴到老的感慨。

②心念国事:

官府文书到了,半夜三更奔赴邓州幕府;③不得不应召为国效力的矛盾无奈之情:

“官有程”,与“只合田间老”的矛盾(“怎不怀归”与“官有程”的矛盾)

3.

(1)【答案】首联,概括写草堂周围环境,江岸回曲,竹篱茅舍,柴门迎江,一切如此自然。

(1分)

颔联,写草堂之外人的活动和江村的景色,澄碧的百花潭中,渔民们正在欢快地下网捕鱼。

江流回曲,适于泊舟,一艘艘商船也映着晚霞在此靠岸。

(1分)

诗的上半部分,是诗人野望之景,出语纯真自然,犹如勾画了一幅素淡恬静的江村闲居图(1分),整个画面充满了村野之趣,传达了此时此刻诗人的闲适心情。

(2分)诗人由“贾客船”而引起他对“长路”的联想,为后面抒情作铺垫。

(1分)

(2)【答案】颈联,“长路”承上“贾客船”而来,扰乱了诗人平静的心境,令诗人想起那漫漫归途。

然而剑门失守,不仅归路断绝,而且整个局势紧张危急,使诗人忧念日深。

在这迷惘痛苦之中,诗人仰头见到白云,不禁感慨自己浮云般的飘泊之身却留滞蜀中,诗人借云抒情,深婉含蓄,表达了诗人流寓剑外、报国无门的痛苦,以及找不到出路的迷乱心情。

(3分)

尾联,传出了诗人哀愁伤感的心情。

诗人感叹去年洛阳再次失陷后,至今尚未光复,蜀中也隐伏着战乱的

危机,听那从萧瑟秋风中的成都城头传来的画角声,十分凄切悲凉,流露出诗人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

(2分)

4.

(1)【答案】被贬远地十载,始得奉召还朝;再次贬放远地;友人分别在即。

(每点1分)

(2)【答案】典型景物衬托。

看空中回雁,闻岸边猿啼,凄凉之景中烘托离别悲愁;视听结合,上句描绘诗人与友人站在荒郊看大雁消失,下句写正在愁肠百结之时却又听到了凄厉的猿啼,视听结合,意境凄凉;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细节描写,一“随”一“遇”,极目远望,“回雁”见行见逝,自己想随却不能随之,正在痛苦,却遇“断猿”之声,动作及心理描写把他们共同的望乡之情极为凄婉地传达出来了。

(每点2分,两点4分)

(3)【答案】对志同道合又遭隔别的友人的深情厚谊,与朋友分别的不舍之情;对当政者的不满;对自己还才不遇、忠而见弃的自嘲;思念故乡的愁苦。

(一点1分)

高考语文专题练习

(一)

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感情

解析

1.

(1)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

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键点

(1)上看:

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某一词语),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

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

(2)下看:

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

(3)中看:

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特别注意诗歌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

孤独自寂)。

后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是诗的主旨。

(即我们平时讲的五读:

读题目、读作者、读内容、读注释、读命题。

)第二步,明了答案构成要点(即给分点)。

小口径问题什么答什么,大口径问题一般要包括三个要

(1)采用的写作手法:

常见写作手法(技巧)见后面所附四大类13小类。

(2)手法揭示的内容:

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写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么特点,或抒发(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哲理)。

(3)所起的作用:

此种写法在内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

(内容方面的作用:

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

形式方面的作用:

前后照应,虚实结合,先总后分,一问一答)(注意:

不同类型题目的三个要点的侧重点不一样,问什么则什么是回答的重点;且三个要点的顺序要根据具体题目的类型有机组合。

一般情况下,我们要写明白:

此诗写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

(2)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

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文艺表现方法)、篇章结构。

题目类型:

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变体:

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

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或就某一方面提具体问题。

答题要领:

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

(1)必须准确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其次才是对相关表达技巧的具体的鉴赏。

(2)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3)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

再次,解释(4)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

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的流畅优美的赏析。

比如本题,从提问来看,应是考查篇章结构的技巧。

2.

(1)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句翻译+情感主旨。

(2)

【解析】

试题分析:

回答本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后关于“任公子”的注释,结合全诗内容进行

分析。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充分利用标题和注解答题。

1.

(1)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抒情方式:

一、直接抒情:

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

如《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中“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写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直接表达了少女至真、至善、至烈的爱情,显得坦荡、真率而震憾人心。

再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以慷慨悲凉的基调,把自己因怀才不遇而生出的一腔愤懑、抑郁之情通过诗句喷泻而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二、间接抒情:

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

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的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叙事则因事抒情,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史抒怀。

1.因事抒情:

如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叙事中,寓含着作者急于回家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再如唐代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2.借景抒情:

诗人对某种景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乐景乐情: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写于杜甫在饱经历乱后,暂且在成都草堂有了一个安身之地,其心情是愉悦安宁的。

这首诗通篇写景,景色浓丽、美好,传达出作者愉悦欣喜的感情。

这是乐景写乐情的例子。

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从春草中,从园柳和鸣禽中,诗人感到春天的蓬勃生机,透露出喜悦的感情。

哀景哀情:

如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

现在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

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

首尾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合一体,“妙合无垠”。

乐景哀情:

古人说过“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例如元稹的《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这首诗一二句写了一座空虚冷落的古行宫,宫中鲜花盛开,正是春天来了。

三四句写几个白头宫女,闲坐着回忆玄宗时候的往事,可见这几个宫女是玄宗时候的宫女,现在已经年华老去。

抒写了宫女一生的凄凉,哀怨的情怀,寄托了诗人对世事昔盛今衰的感慨。

诗歌所表现的是凄凉哀婉的心情,却着意描写\\\"宫花红\\\",根据我们生活中的体会,红花那热烈的色彩,盛开的景象,往往烘托欢乐的心情,热闹的场面,生机勃勃的青春,但在这首诗中,却与\\\"古行宫\\\"\\\"白头宫女\\\"形成了反差,盛开的红花和寥落的行宫相映衬,让人有一种时移事迁的盛衰之感,春天的红花和宫女的白发相映衬,表现了红颜易老的人生感慨;红花美景与凄凉的心境相映衬,突出了宫女被禁闭的哀怨情绪。

红花,在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这都是利用好景致与坏心情的矛盾,突出中心思想。

以乐景反衬哀情,其情之哀更增。

哀景乐情:

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通过这些,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

这画面充满着辛酸和悲哀。

后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

3.托物言志:

托,寄托,借助;物,客观事物;言,表达;志,志向,志愿,思想,情感,哲理,等等。

简单地说,托物言志,就是借助具体外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例如:

李忱的《瀑布联句》中“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借写瀑布,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应志存高远,不畏艰辛,努力实现人生目标。

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