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总知识点复习测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3488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总知识点复习测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总知识点复习测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总知识点复习测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总知识点复习测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总知识点复习测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总知识点复习测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总知识点复习测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总知识点复习测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总知识点复习测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总知识点复习测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总知识点复习测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总知识点复习测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总知识点复习测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总知识点复习测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总知识点复习测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总知识点复习测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总知识点复习测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总知识点复习测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总知识点复习测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总知识点复习测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总知识点复习测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docx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总知识点复习测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总知识点复习测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总知识点复习测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docx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总知识点复习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精品】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2a+c=c+2a运用了()。

A.加法交换B.加法结合律C.减法的运算性质

2.(2分)要使

是真分数,

是假分数,a应该是()。

A.1B.8C.9D.10

3.圆的半径扩大3倍,面积扩大()

A.3倍B.6倍C.9倍

4.一种商品提价10%后,销售量大减,于是商家又降低10%出售,现在的价格与最初的价格相比()

A.提高了B.不变C.降低了D.无法确定

5.如图的长方形分成两个部分,想一想,哪个部分的周长长.()

A.上面的长B.下面的长C.一样长

6.下列式子中是方程的是()

A.3x+4x<10B.7+4=11C.3x+2=8

7.53.2先扩大10倍,小数点再向左移动两位,结果是()

A.0.532B.5.32C.53.2D.532

8.用一根绳子围城长方形,长是1.5米,宽是5分米,如果再用这根绳子围城新长方形,那么新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比,()

A.更大B.更小C.一样大D.无法确定

9.下面三个算式中,商大于1.95的算式是()

A.1.95÷1.9B.1.95÷1C.1.95÷0.5

10.出勤率、出粉率、发芽率、合格率中,不可能达到100%的是()。

A.出勤率B.出粉率C.发芽率D.合格率

11.学校新购买故事书和科技树共240本,这两本书本数的比不可能是()

A.7:

2B.6:

4C.5:

7D.3:

5

12.甲×0.65=乙×0.79(甲、乙都不等于0),那么()

A.甲大于乙

B.甲小于乙

C.甲等于乙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13.(6分)(9.3×

﹣7.3)÷2

14.如果小明向南走80米,记作+80米,那么小华从同一地点向北走50米,记作  米,这时他们两人相距  米.

15.在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梯形的和.

16.在○里填上“>”、“<”或“=”.

7吨○9000千克6厘米○60厘米8000千克○8吨3吨○3000克

98毫米○9厘米4米○32分米1009米○1千米9米20厘米○2米

17.

(1)鸡和鸭的比是:

(2)鸭和鸡、鸭总数的比是:

(3)鸡比鸭多

,鸭比鸡少

评卷人

得分

三、计算题(题型注释)

18..口算.(8分)

66×20=

72+9=

25×40=

70×80=

45×2×5=

45×4×5=

36×8×5=

30×20=

19.解方程.

x=

x﹣205x=16

+4x=

20.0.9999×11.3﹣0.1111×92.7=.

21.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38.75﹣(24.5+8.75)

0.25×0.8×4×0.125

89.3×43+38×89.3+893×1.9

2.85÷[(1.3+0.6)×5].

22.直接写出结果.

23×30=25×400=4×700=125×80=36×40=

12×40=40×50=14×70=500×8=630÷30=

23.47.3-1.7×5-1.5

评卷人

得分

四、解答题(题型注释)

24.

填空。

25.一张长方形纸板周长是78厘米,长是24厘米,宽是多少厘米?

面积是多少?

26.琦琦买了一本《格林童话》,花了8.3元;又买了一天《小小少年》,花了9.5元。

小亮买这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她付给阿姨20元,够钱吗?

27.王叔叔买了一辆5200元的摩托车.按规定,买摩托车要缴纳10%的车辆购置税.他买这辆摩托车一共要花多少元?

28.在绿化祖国采集树种的活动中,某校五年级2个班级,每班采集树种20千克,六年级3个班共采集70千克,平均每班采集树种多少千克?

29.一块梯形麦田,上底是76米,下底是120米,高50米,一共收小麦9310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小麦多少千克?

30.说一说,算一算(用虚线加上坐标才能量度数)

(1)描述小强从家到学校所经过的路线.

(2)小强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200米,几分钟到校?

3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是48厘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参数答案

1.A

【解析】1.

考点: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分析: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据此解答。

解答:

2a+c=c+2a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2.C

【解析】2.

专题:

分数和百分数。

分析:

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是真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是假分数,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要使

是真分数,a要小于10,要使

是假分数,a要大于或等于9,所以a只能是9。

点评:

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

考点:

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

3.C

【解析】3.

试题分析:

这道题中圆的半径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像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假设法,把它的半径假设成一个具体的数,根据面积公式算出它们原来和扩大后的面积,再用除法算一算它的面积扩大多少倍即可判断.

解:

假设这个圆原来的半径是1厘米,则扩大3倍后半径是3厘米,

原来圆的面积S=πr2=π×12=π(平方厘米),

扩大后圆的面积S=πr2=π×32=9π(平方厘米),

9π÷π=9倍;

答:

圆的半径扩大3倍,面积扩大9倍.

故选:

C.

【点评】在数学的学习中,要学会应用“假设法”,也叫举例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4.C

【解析】4.

试题分析:

一种商品提价10%,是把原来的价格看作单位“1”,商家又降低10%出售,是把原价提价10%之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求出现价和原价进行比较即可.

解:

1×(1+10%)×(1﹣10%)

=1×1.1×0.9

=0.99

=99%;

答:

现在的价格是最初的价格的99%;

故选C.

【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是理解题中的两个10%所对应的单位“1”是不同的,提价10%,是把原来的价格看作单位“1”,又降低10%出售,是把原价提价10%之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

5.C

【解析】5.

试题分析:

因为上面的周长=长方形的长和宽和+中间的曲线的长,下面的周长=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和+中间的曲线的长,进行解答继而得出结论.

解:

因为上面的周长=长方形的长和宽和+中间的曲线的长,下面的周长=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和+中间的曲线的长

所以上面的周长=下面的周长;

故选:

C.

【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长方形的特征及图形的特点,并结合周长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6.C

【解析】6.

试题分析:

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①含有未知数;②等式.由此进行选择.

解:

A、3x+4x<10,虽然含有未知数,但它是不等式,不是方程;

B、7+4=11,只是等式,不含有未知数,不是方程;

C、3x+2=8,既含有未知数又是等式,具备了方程的条件,因此是方程.

故选:

C.

【点评】此题考查方程的辨识:

只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才是方程.

7.B

【解析】7.

试题分析:

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可知:

53.2先扩大10倍,是532,小数点再向左移动两位,结果是

5.32;据此解答即可.

解:

53.2先扩大10倍,小数点再向左移动两位,结果是5.32.

故选:

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

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比原来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反之也成立.

8.D

【解析】8.

试题分析:

围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周长与围成新的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都等于绳子的长度,据此先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出绳子的长度,再确定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再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判断即可.

解:

1.5米=15分米

周长:

(15+5)×2

=20×2

=40(分米)

长+宽=40÷2=20分米,

所以新长方形的长和宽可为:

19分米、1分米;2分米、18分米;…;11分米、9分米;

15×5=75(平方分米)

19×1=19(平方分米)

11×9=99(平方分米)

19<75<99

所以新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面积无法比较.

故选:

D.

【点评】此题考查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的计算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新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的周长都等于绳子的长度.

9.C

【解析】9.

试题分析:

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商小于这个数;除以一个等于1的数,商等于这个数;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0除外),商大于这个数;据此判断.

解:

A、1.95÷1.9,1.9>1,所以1.95÷1.9<1.95;

B、1.95÷1,1=1,所以1.95÷1=1.95;

C、1.95÷0.5,0.5<1,所以1.95÷0.5>1.95;

故选:

C.

【点评】根据除法的性质及小数的意义进行判断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10.B。

【解析】10.解决此题首先要理解出勤率、出粉率、发芽率、合格率的含义,还应具备一定的生活常识。

所谓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把小麦加工成面粉时,小麦皮是不能磨成粉的,所以出粉率不可能达到100%。

11.A。

【解析】11.因为书的本数只能是整数,所以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和一定是240的因数,

7:

2,7+2=9,9不是240的因数,所以不符合题意;

6:

4,6+4=10,是240的因数,所以符合题意;

5:

7,5+7=12,是240的因数,所以符合题意;

3:

5,3+5=8,是240的因数,所以符合题意。

12.A

【解析】12.

试题分析:

在积非0的乘法算式中,当积一定时,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则越小;据此即可判断.

解:

由分析可知,甲×0.65=乙×0.79(甲、乙都不等于0),甲大于乙。

13.0.2.

【解析】13.

试题分析:

本题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计算即可:

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解:

(9.3×

﹣7.3)÷2

=(7.75﹣7.3)÷2.25,

=0.45÷2.25,

=0.2.

点评:

当式中同时含有分数与小数时,要根据式中数据的特点灵活将它们进行互化后进行计算.

14.﹣50,130

【解析】14.

试题分析:

此题主要用正负数来表示具有意义相反的两种量:

向南走记为正,则向北走就记为负,直接得出结论即可.

解答:

解:

如果小明向南走80米,记作+80米,那么小华从同一地点向北走50米,记作﹣50米,这时他们两人相距80+50=130米;

故答案为:

﹣50,130.

15.上底,下底.

【解析】15.解:

在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梯形的上底和下底.

故答案为:

上底,下底.

16.<,<,<,=,>,>,=,<.

【解析】16.

试题分析:

(1)7吨=7000千克,7000千克<9000千克.

(2)单位相同直接比较数值,6厘米<60厘米.

(3)8000千克=8吨.

(4)3吨=3000000克,3000000克>3000克.

(5)98毫米=9.8厘米,9.8厘米>9厘米.

(6)4米=40分米,40分米>32分米.

(7)把1千米化成1000米再加9米等于1009米.

(8)2米=200厘米,20厘米<200厘米.

解:

(1)7吨<9000千克;

(2)6厘米<60厘米;

(3)8000千克<8吨;

(4)3吨=3000克;

(5)98毫米>9厘米;

(6)4米>32分米;

(7)1009米=1千米9米;

(8)20厘米<2米.

故答案为:

<,<,<,=,>,>,=,<.

【点评】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整数或小数或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化成什么单位要灵活掌握.

17.4、3、3、7、

【解析】17.

试题分析:

(1)

(2)分别把鸡和鸭的数量看作4份的数和3份的数,则两种家禽的总量为4+3=7份的数,进而根据比的意义即可求解;

(3)用鸡的数量和鸭的数量之差,再除以鸭的数量,即可得解;用鸡的数量和鸭的数量之差,再除以鸡的数量,即可得解.

解:

(1)鸡和鸭的比是4:

3;

(2)鸭和鸡、鸭总数的比是3:

(4+3)=3:

7;

(3)(4﹣3)÷3=

(4﹣3)÷4=

故答案为:

4、3、3、7、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的意义,以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方法的灵活应用.

18.1320;81;1000;5600;450;900;1440;600

【解析】18.

考点:

整数的乘法及应用;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分析:

根据整数加法、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45×2×5,45×4×5,36×8×5运用乘法的结合律进行简算.

解答:

66×20=132072+9=8125×40=100070×80=5600

45×2×5=45045×4×5=90036×8×5=144030×20=600

点评:

此题考查了整数加法、乘法的口算能力.

19.

【解析】19.解:

(1)

x=

=

÷

x=

(2)x﹣205x=16

(﹣204)x=16

﹣204x÷(﹣204)=16÷(﹣204)

x=﹣

(3)

+4x=

+4x

=

4x=

4x÷4=

x=

20.0.9999.

【解析】20.

试题分析:

0.9999×11.3﹣0.1111×92.7,首先根据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将原式转化为:

0.1111×101.7﹣0.1111×92.7,再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解:

0.9999×11.3﹣0.1111×92.7

=0.1111×101.7﹣0.1111×92.7

=0.1111×(101.7﹣92.7)

=0.1111×9

=0.9999.

故答案为:

0.9999.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及应用,以及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

21.

(1)5.5;

(2)0.1;

(3)8930;

(4)0.3.

【解析】21.

试题分析:

(1)根据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2)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

(3)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乘法,最后算除法.

解:

(1)38.75﹣(24.5+8.75)

=38.75﹣24.5﹣8.75

=38.75﹣8.75﹣24.5

=30﹣24.5

=5.5;

(2)0.25×0.8×4×0.125

=(0.25×4)×(0.8×0.125)

=1×0.1

=0.1;

(3)89.3×43+38×89.3+893×1.9

=89.3×43+38×89.3+89.3×19

=89.3×(43+38+19)

=89.3×100

=8930;

(4)2.85÷[(1.3+0.6)×5]

=2.85÷[1.9×5]

=2.85÷9.5

=0.3.

【点评】考查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简便计算.

22.23×30=69025×400=100004×700=2800125×80=1000036×40=1440

12×40=48040×50=200014×70=980500×8=4000630÷30=21

【解析】22.

试题分析:

根据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解答即可.

解:

23×30=69025×400=100004×700=2800125×80=1000036×40=1440

12×40=48040×50=200014×70=980500×8=4000630÷30=21

【点评】直接写得数时,注意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细心解答即可.

23.37.3

【解析】23.

试题分析:

先算乘法,再算连减。

解:

47.3-1.7×5-1.5

=47.3-8.5-1.5

=37.3

24.

②;①;③

 

【解析】24.

考察队物体的观察。

仔细从不同的方向和位置观察物体,即可得到答案。

25.宽是15厘米,面积是360平方厘米

【解析】25.

考点:

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分析:

由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可得:

宽=周长÷2﹣长,代入数据求得宽是多少厘米,再利用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得解。

解答:

78÷2﹣24=39﹣24=15(厘米),24×15=360(平方厘米);所以宽是15厘米,面积是360平方厘米。

26.花了17.8元,付20元够用

【解析】26.

考点:

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分析:

根据加法的意义,将买两本书的钱数相加,即得一共花了多少钱.然后将花的总钱数与20元比较即得20元是否够用。

解答:

8.3+9.5=17.8(元),20>17.8。

一共花了17.8元,付20元够用。

27.5720元

【解析】27.

试题分析:

把摩托车的原价看作单位“1”,摩托车要缴纳10%的车辆购置税,实际花费为摩托车原价的(1+10%),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即可.

解:

5200×(1+10%)

=5200×1.1

=5720(元)

答:

王叔叔买这辆摩托车一共要花5720元钱.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判断出单位“1”,进而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

28.50千克.

【解析】28.

试题分析:

运用乘法分别求出五年级、六年级采集树种的量,再运用加法求出,五年级、六年级采集树种的量之和;用采集树种的量之和除以总班数,即为平均每班采集树种多少千克.

解:

(20×2+70×3)÷(2+3)

=(40+210)÷5

=250÷5

=50(千克)

答:

平均每班采集树种50千克.

【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先求出五年级、六年级采集树种的量之和,在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解答即可.

29.1.9千克.

【解析】29.

试题分析:

首先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

s=(a+b)h÷2,求出这块麦田的面积,再根据总产量÷数量=单产量解答.

解:

(76+120)×50÷2,

=196×50÷2,

=4900(平方米),

9310÷4900=1.9(千克);

答:

平均每平方米收小麦1.9千克.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梯形的面积公式以及总产量、数量、单产量三者之间关系的实际应用.

30.先向正北方向走到路口,再从路口向北偏东60°方向走,即可到达学校.

4分钟到校

【解析】30.

试题分析:

(1)依据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即可描述出小强从家到学校所经过的路线;

(2)因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于是量出小强从家到学校所经过的路线的长度,即可求出这条路线的实际长度;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用小强从家到学校的路程除以速度,即可得到校的时间.

解:

(1)小强从家到学校所经过的路线是:

先向正北方向走到路口,再从路口向北偏东60°方向走,即可到达学校.

(2)量得小强家到路口的图上距离为1厘米,则实际距离为200米,

路口到学校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实际距离为3×200=600(米),

所以小强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200+600=800(米),

800÷200=4(分钟),

答:

4分钟到校.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的灵活应用,以及线段比例尺的意义的理解情况.还用到时间、路程、速度的关系.

31.5厘米

【解析】31.48÷12=4(厘米)答:

这个正方体棱长是4厘米

有与正方体共有12条棱,则正方体的棱长=棱长和÷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