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市政道路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标 50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935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32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市政道路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标 50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优秀市政道路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标 50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优秀市政道路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标 50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优秀市政道路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标 50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优秀市政道路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标 50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优秀市政道路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标 50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优秀市政道路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标 50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优秀市政道路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标 50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优秀市政道路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标 50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优秀市政道路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标 50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优秀市政道路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标 50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优秀市政道路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标 50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优秀市政道路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标 50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优秀市政道路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标 50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优秀市政道路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标 50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优秀市政道路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标 50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优秀市政道路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标 50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优秀市政道路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标 50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优秀市政道路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标 50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优秀市政道路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标 50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秀市政道路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标 50Word格式.docx

《优秀市政道路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标 50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市政道路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标 50Word格式.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优秀市政道路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标 50Word格式.docx

二、道路施工测量

本工程整个施工路段基本上为直线段,交叉路口和管线分布复杂,测量放样工作量比较大。

为保证工程各结构物平面位置的放样及高程准确,根据工程特点,拟采取如下测量方案:

 a.测量设备设置:

设置测量组一组,配备水准仪3台,全站仪1台。

 b.设置坐标控制网及水准点:

为保证施工测量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在施工现场设置足够数量的互相通视的坐标控制点及高程水准点。

根据设计图坐标控制点,用全站仪敷设三级坐标控制点并与已交底坐标控制点联网做闭合测量,闭合角度差在允许范围内平差分配得各控制坐标点。

这些桩点设置在施工现场内浇灌砼保护,用钢筋桩面刻十字丝保存。

每60~100米设一水准点并作闭合导线测量,闭合差在允许范围内平差分配得各水准点高程。

设置的坐标控制网及各水准点每隔一月左右做一次复核测量,防止各点的沉降或碰动。

 根据所设置坐标控制网,直接测放各工程构筑物的平面位置,但须同时用其它坐标控制点进行交汇复核,根据所设置各水准点可以方便进行施工高程测量。

三、原路面破碎、清理及基底处理

1、原路面破碎

原有路面采用液压破碎锤破碎,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挖运至弃碴场。

路面清除完毕后采用重型振动式压路机进行碾压,平地机整平。

2、基底处理

工程所处位置一部分为房基土,一部分为新填路基,填筑前先清除工程土、垃圾、草皮、稻根及淤泥等。

新路基与现状路路基相接时,采取路基开蹬搭茬处理,蹬宽1.0米、蹬高0.2米,并且在开蹬处铺设双向聚丙烯土工格栅,格栅搭接宽度为每侧各1.0米;

对加宽路基除路基开蹬搭茬处理外,在施工路面面层前,骑缝处满铺一层玻纤格栅,搭接宽度每侧2米,以防纵向裂缝。

对地下水位较高的个别路段设置碎石垫层(厚度20cm,具体范围根据开挖后实际情况确定),采用中央分隔带向两侧倾斜3的横坡使其内的水向两侧排,避免影响路基。

基底处理完毕,及时报请驻地监理人员检查,检查合格且签证后方可进行分层填筑。

3、路基填筑

路基填筑工艺流程分为“四区段、八流程”,四区段即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验区段。

路基填筑采取挖掘机挖土,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摊铺,平地机整平,重型振动压路机压实,核子密度仪跟踪检测的施工方法。

A、土工试验

土方施工前,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对填土方进行液塑限、塑性指数、颗粒分析、含水量与密实度、有机质含量、击实试验等,确定填料和最佳含水量等各项指标,作为实施路基土方施工的依据。

B、水平分层

按路基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每层使用一种填料。

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不超过20cm,路床顶面层最小厚度不小于10cm。

C、摊铺平整

自卸汽车将填料运至路基指定位置后,用推土机进行摊铺,平地机平整。

填层面在纵横向平顺均匀以保证碾压效果。

D、碾压夯实

碾压前对填筑层的分层厚度、平整程度和填土的含水量进行检验,确认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碾压,否则含水量低于该类土最佳含水量2%时,用洒水车进行表层喷水,高于最佳含水量2%时,进行晾晒。

碾压时,横向接头重叠不小于0.4m,相邻填筑区段理叠不小于1m。

E、检测

碾压完成规定遍数后,采用核子密度仪对压实土的含水量和压实系数进行检查,检验合格并经监理认可后方可进行上层填筑。

路基压实度及其它有关要求见《路及压实度及其他有关要求表》。

F、路基面整修

路及压实度及其他有关要求表

项目分类

压实度(%)

(重型压实标准)

填料最大粒径(cm)

填料最小强度CBR(%)

路堤

上路床(0~30cm)

≥95

10

8

下路床(30~80cm)

5

上路堤(80~150cm)

≥93

15

4

下路堤(>150cm)

≥90

3

零填及路堑路床0-30cm

路基按设计标高填筑完成后,恢复中线、水平及路肩边桩,按设计修整路拱。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见《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四、路面基层工程施工方法

1、底基层施工

A、施工准备

在铺筑底基层前,将路基顶面的浮土、杂物清理干净,。

路基的标高、平整度、压实度、宽度、横坡必须符合设计文件和有关验收规范的标准。

路面结构层主要技术指标

指标

结构层

平整度(mm)

强度(Mpa)

级配碎石底基层

≤15

≥0.6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98

≤10

≥3.0

粗粒式沥青砼面层

≤5

中粒式沥青砼面层

细粒式沥青砼面层

B、施工测量

在合格的路基或垫层上恢复中线,直线地段每20m设一桩、曲线地段每10m设一桩,按设计宽度钉设钢桩(钢桩位置=底基层宽度+0.25m)并测设高程(放样高程=底基层设计标高+0.1m),然后挂上钢丝线。

作为摊铺机行走标高基准线及导向线。

C、原材料及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基层中使用的各种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要求。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规定,底基层先试配后再进行试验,并根据所用材料及试验情况逐步调整。

配合比设计过程中,至少应做五个不同剂量混合料的击实试验,以确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D、拌和、摊铺

底基层的拌和采用三碴拌和站拌和,拌和时应掌握以下几点:

配料准确,含水量要略大于最佳含水量,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含水量。

拌和要均匀。

拌和时,保证集料的最大粒径和级配符合要求,必要时,先筛除集料中不符合要求的颗粒,根据集料和混合料含水量的大小,及时调整混合料的含水量。

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到铺筑现场,车上的混合料采用蓬布覆盖,以防水分损失。

摊铺时按照试验路段确定的松铺系数调整摊铺厚度,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底基层平整度,并局部修整。

E、碾压

先用轻型压路机稳压1-2遍,随后对路面进行检查,对有不平整地段局部进行人工修整,再用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4-6遍,最后静压1-2遍,压实度不小于95%。

为保证底基层边缘部位的压实度、标高符合要求,防止集料向边缘处挤压,施工前,应检查底基层两侧培土压实度情况,必要时采用沿纵向按照底基层宽度摆放方木,并加斜支撑的方法进行处理。

底基层碾压时应注意:

碾压过程中,石灰粉煤灰土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最佳含水量。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石灰粉煤灰土不受破坏。

压路机要匀速行驶,保持1.5-2.0公里/小时。

应从外侧向内侧碾压,纵向平行于道路中心线。

压路机轮印每次重叠30cm。

F、接缝处理

人工将末端切直,紧靠混合料放入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应与级配碎石层的压实厚度相同,整平并紧靠方木的级配碎石。

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砾或碎石回填约3米长,其高度应高出方木几厘米,碾压密实。

在重新开始摊铺之前,将砂砾或碎石和方木除去,并将下承层顶面清扫干净。

如摊铺中断后,未按上述方法处理横向接缝,而中断已超过2-3小时。

则应将附近及下面未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并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一端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

G、养护和交通管制

底基层碾压成型后,采用洒水养生。

养生期不少于7天,养生期间,采用喷管式洒水车视天气情况不间断洒水,确保底基层表面湿润。

施工完毕的底基层应封闭交通,除洒水车外,所有施工车辆不得在底基层面上行驶。

2、基层施工

A、原材料符合专业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

B、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各项指标需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C、施工工艺、施工顺序及要求同底基层施工。

D、接头处理。

E、路面基层施工工艺见《路面基层施工工艺框图》

尽可能不设或少设横缝,对于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横向施工缝,施工时采用在铺上一层时,用玻璃纤维格栅将接缝封闭,且上下两层的接缝应错开1m以上,不得重合。

摊铺混合料时,中间不宜中断,如因故中断时间超过30min,应设置横向接缝。

其施工方法如下:

横向施工缝设置:

每工作日结束时自然形成横向施工缝,中途停机30min以上时也应作施工缝处理,施工缝采用平接口,即在第一段施工终止前将端头摊铺平齐压实。

接缝施工时,用切缝机将第一段在施工高程和平整度合格处予以切齐,清除切除的水稳碎石,洒适量水分润湿切缝处,然后再摊铺新的水稳混合料。

上基层与下基层的施工横缝保持错开3m的间距。

禁止上下层的横缝位置重叠影响基层整体性。

路面基层施工工艺框图

横向施工缝处,压路机应沿横方向碾压见《横向施工缝碾压示意图》,以保证施工缝两边接茬平顺。

横向施工缝碾压示意图

3、路面面层施工

面层与基层之间洒布稀浆封层沥青。

稀浆封层的沥青材料采用慢裂的洒布型阳离子乳化沥青(PC-2),用量0.7~1.1L/㎡。

施工前,将工作面清扫干净,并且对结构物、侧缘石和植被采取措施加以保护,防止沥青污染。

乳化沥青用沥青洒布车自动喷洒,在沥青洒布机喷不到的地方采用手工洒布机。

稀浆封层施工施工工艺见《乳化沥青稀浆下封层施工工艺框图》。

乳化沥青稀浆下封层施工工艺框图

4、路面面层施工

将混合料要接触的构造物、侧缘石及横向施工缝侧壁涂刷粘层沥青。

恢复中线,路侧每隔10m设标高控制桩,控制桩采用Φ16mm钢筋加工,并按标准拉力挂上5mm钢丝作为摊铺机走行时控制标高的基准线。

改性沥青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B、混合料的运输

沥青混合料的出料温度宜控制在150℃~165℃范围,高于170℃或低于145℃的混合料应予放弃。

沥青混合料采用15T自卸汽车运输,车厢内清扫干净,并在车厢底板及侧模内涂刷一薄层油水(柴油与水的比例为1:

3)混合液。

运料车应用蓬布覆盖以保温及防污染。

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安设计规定施工。

C、混合料的摊铺

摊铺混合料之前必须对下承层进行检查验收,特别应注意污染情况,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处理,否则,不得进行沥青混凝土的摊铺。

为消除和防止混合料离析,采用一台ABG423型摊铺机组成梯队联合摊铺。

为提高面层的路面平整度,面层的摊铺采用基准平衡梁控制标高、厚度、平整度。

沥青混合料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摊铺,在摊铺机前方至少有2辆车等候,做到每天只停机一次。

正常施工时,面层摊铺温度不低于110~130℃,不超过165℃;

低温施工时不低于120~140℃,不超过175℃。

改性沥青抗滑表层施工温度比下面层高10~20℃。

雨天、表面有积水或日平均气温低于10℃,暂停施工。

摊铺不中途停顿,摊铺好的沥青混合料紧接碾压,如因不能及时碾压,停止摊铺。

E、混合料的压实成型

混合料的碾压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

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严禁“调头和急刹车”。

混合料碾压速度、遍数及碾压温度按《面层碾压遍数、速度及温度表》控制。

初压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

碾压应从路肩侧向中间进行,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碾压时应将驱动轮面向铺机。

复压紧接在初压后进行,使摊铺层迅速达到规定的密实度,直到无明显轮迹。

压实原则同初压,先慢后快,先边后中。

振动压路机倒车时应先停止振动,并在向另一方向运动后再开始振动,以免混合料形成鼓包。

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直至无轮迹。

F、接头处理

横向接缝:

当由于工作中断,摊铺混合料的末端已经冷却,或者在第二天恢复工作时,做成一道与铺筑方向大致成直角的横向接缝。

上下两层面预留的横缝至少错开1m,下面层施工缝须避开基层施工缝预防产生反射裂缝。

横缝应用切缝机切成垂直上下层面的平接缝见《沥青砼路面平接缝示意图》,铺筑接头时先在压实段上面铺设一些热混合料,使接缝处预热软化。

横缝碾压时应先清除掉接缝预热混合料,并顺横缝方向进行,采用双钢轮机,压路机先置于已压实的一侧,以后每压一遍钢轮便向新铺段横移20cm,直至双钢轮全部碾压新铺层面后改作纵向常规碾压见《沥青砼路面纵向碾压示意图》。

沥青砼路面平接缝示意图

沥青砼路面纵向碾压示意图

G、开放交通

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结束后应在温度下降到60℃以下方可开放交通,如急需开放应配备洒水车及时洒水冷却,初期通车时尽量使车辆在路面全幅范围内均匀行驶。

沥青混凝土路面层施工工艺见《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框图》。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框

5、路缘石施工

1、刨槽

侧缘石集中购置,其供应商经建设单位认可后方可购买投入使用。

在基层施工完后,未铺沥青面层前施工。

侧缘石在铺筑路面基层后,沿路面边线刨槽,做基础安装。

人工刨槽,按要求宽度向外刨槽,一般加宽约30cm,靠近路面一侧,比线位宽出不大于5cm,刨槽深度比设计加深1-2cm以保证基础厚度。

2、安装侧缘石

安装侧缘石前应按侧石顶面宽度误差的分类分段铺砌,以达美观。

安装时先拌制1:

3(体积比)石灰砂浆,砂浆厚度1-2cm。

曲线处侧、缘石注意外型圆滑,相邻侧石间缝隙用8mm厚木条或塑料条掌握。

缘石不留缝,侧石铺砌长度不能用整数侧石除尽时,剩余部分可用调整缝宽的方法解决,但缝宽应不大于1cm。

不得已必须段侧石时,应将断头磨平。

3、回填土

缘石安装后,人工刨槽的槽外一侧沟槽用土分层填实,宽度不小30cm,层厚不超过15cm。

外侧经夯实后与路缘石顶面齐平,内侧用上述同样材料分层夯实,夯实后要比缘石顶面低一个路面层厚度。

4、勾缝

侧石勾缝时,先把侧石缝内的土及杂物剔除干净,并用水润湿,然后用1:

2.5水泥砂浆(水泥325以上)灌缝填实勾平,用弯面压子压成凹形,适当泼水养护3天以上。

6、排水管道工程

1、施工要求

1.管道选材及接口:

在车行道下的雨水,污水管道均采用Ⅱ级承插式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在其他地面下的排水管道,当管顶覆土大于4.0米时,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管顶覆土小于4.0米时,采用Ⅰ级承插式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雨水管为水泥砂浆接口,污水管道采用沥青油膏接口。

2.管道基础:

根据95S615标准图要求,当管顶覆土为0.7~3.5米时,做120°

混凝土基础(95S222-5);

管顶覆土4.0~6.0米时,做180°

混凝土基础(95S222-6);

施工中沟槽应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防止基土扰动,遇到软弱地基再另作处理。

3.雨污水预留管:

雨污水预留管除注明者外均为d600,污水过路管均为d300。

4.雨水口:

路口雨水交汇处一般设偏沟式双箅雨水口,线路段设偏沟式单箅雨水口,雨水口采用铸铁箅圈,箅子,并应设混凝土边框.雨水口深度为1米。

雨水连接管单箅、双箅分别采用DN200,DN300,并均以i=0.02坡向雨水检查井。

5.管道回填

基槽回填土的密实度要求不得低于下列数值:

胸腔填土重型90%

管顶以上0.5米范围内重型85%(要求用木夯夯实)

管顶上部0.5米以上至路面回填土部分按道路要求回填。

2、施工方法

施工主要工艺流程为:

沟槽开挖→基坑支护→地基处理→基础施工→管道安装→基坑回填土。

根据施工安排采取平行流水作业,避免沟槽开挖后暴露过久,引起沟槽坍塌,同时可充分利用开挖土进行基坑回填,以减少施工现场的土方堆积和土方外运数量。

雨水管道施工工艺和方法如下:

①管沟开挖:

根据现况管线的分布和实际地质情况,拟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的方法。

人工填土层用机械开挖和人工开挖,分别采用1:

0.25和1:

0.33的放坡系数,开挖沟底宽,应比管道构筑物横断面最宽处侧加宽0.5米,以保证基础施工和管道安装有必要的操作空间,开挖弃土应随挖随运,以免影响交通;

场地开阔处,开挖弃土应置于开挖沟槽上边线1.0米以外,以减少坑壁荷载,保持基坑壁稳定;

沟槽开挖期间应加强标高和中线控制测量,以防超挖。

当人工开挖沟槽深度超过2.0米且地质情况较差时,需对坑壁进行支撑(详见沟槽开挖及支撑方案图)。

当采用机械开挖至设计基底标高以上0.2米时,应停止机械作业,改用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

②地基处理:

管沟开挖完毕,按规定对基底整平,并清除沟底杂物,如遇不良地质情况或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应及时与甲方、设计、监理单位协商,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重锤夯实,换填灰土、填筑碎石、排水、降低水位等方法处理。

经检查符合设计及有关规定要求后及时施工基础以封闭基坑。

③钢筋混凝土管基础采用135°

和180°

砼带状基础,钢筋砼管枕,基础砼标号为C10。

砼基础施工时采用现场立模浇筑。

④管道安装:

管道安装应首先测定管道中线及管底标高,安装时按设计中线和纵向排水坡度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保持平顺,无竖向和水平挠曲现象。

雨水管为水泥砂浆接口,污水管及d>

1000的雨水管为钢丝网水泥砂浆接口。

管道安装时,管道接口要密贴,接口与下管应保持一定距离,防止接口振动。

管道安装前应先检查管材是否破裂,承插口内外工作面是否光滑。

⑤回填:

回填前应排除积水,并保护接口不受损坏。

回填填料符合设计及有关规定要求,施工中可与沟槽开挖、基础处理、管道安装流水作业,分段填筑,分段填筑的每层应预留0.3米以上与下段相互衔接的搭接平台。

管道两侧和检查井四周应同时分层、对称回填夯实。

管道胸腔,部分采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基础较宽)每层0.15米厚分层填筑夯实,管顶以上采用蛙式打夯机,每层0.3米厚分层填筑夯实,回填密实度严格按回填土的压实度标准执行。

管道开挖和支撑方案如下图所示。

3、排水管道的闭水试验

排水管道闭水试验是在试验段内灌水,井内水位不低于管顶经上2m(一般以一个井段为一段),然后,在规定的时间里,观察管道的渗水量是否符合标准。

试验前,用1:

3水泥砂浆将试验段两井内的上游管口砌24cm厚的砖堵头,并用1:

2.5砂浆抹面,将管段封闭严密。

当堵头砌好后,养护3~4d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进行灌水试验。

灌水前,应先对管接口进行外观检查,如抹带有裂缝,脱落等缺陷,以便及时进行修补,以防灌水时发生漏水而影响试验。

漏水时,窨井边应设临时行人便桥,以保证灌水及检查渗水量等工作时的安全。

严禁站在井壁上口操作,上下沟槽必须设置立梯、戴上安全帽,并预先对沟壁的土质、支撑等进行检查,如有异常现象应及时排除,以保证闭水试验过程中的安全。

4、工艺和安全要求

管道安装前,宜将管、管件按施工设计的规定摆放,摆放的位置应便于起吊及运送,起重机下管时,起重机架设的位置不得影响沟槽边坡的稳定。

管道安装应采用专用工具起吊,装卸时应轻装轻放,运输时应稳、绑牢、不得相互撞击;

管节堆放宜选择使用方便,平整、坚实的场地,堆放时应垫稳,堆放层高应符合有关规定,使用管节时必须自上而下依次搬运。

管道应在沟槽地基,管基质量检验合格后安装,安装时宜自下游开始,承口朝向施工前进的方向,管节下入沟槽时,不得与槽壁支撑及槽下的管道相互碰撞,沟内运管不得扰动天然地基。

管道采用天然地基时,地基不得受扰动;

槽底为坚硬地基时,管身下方应铺设砂垫层,其厚度须大于150mm;

与槽底地基土质局部遇有松软地基,流沙等,应与设计单位商定处理措施。

管道安装时,应将管节的中心及高程逐节调整正确,安装后的管节应进行复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管道安装时,还应随时清扫管道中的杂物,管道暂时停止安装时,两端应临时封堵。

雨期施工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合理缩短开槽长度,及时砌筑检查井,暂时中断安装的管道应临时封堵,已安装的管道验收后应及时回填土;

做好槽边雨水径流疏导路线的设计,槽内排水及防止漂管事故的应急措施;

雨天不得进行接口施工。

新建管道与已建管道连接时,必须先检查已建管道接口高程及平面位置后,方可开挖。

给水管道上采用的闸阀,安装前应进行启闭检验,并宜进行解体检验。

沿直线安装管道时,宜选用管径公差组合最小的管节组对连接,接口的环向间隙应均匀,承插口间的纵向间隙不应小于3mm。

闸阀安装应牢固、严密、启用灵活、与管道直线垂直。

钢筋混凝土管节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发现裂缝、保护层脱落、空鼓、接口掉角等缺陷,应进行修补并经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管座砼采用分层浇筑,管座平基混凝土抗压强度应大于5.0N/mm2,方可进行安管。

管节安装前应将管内外清扫干净,安装时应使管节内底高程符合设计规定,调整管节中心及高程时,必须垫稳,两侧设撑杆,不得发生滚动,管节中心,高程复验合格后,应及时浇筑管座砼。

钢筋砼管安装时,插口进入承口后,应将管节接口环向间隙调整均匀,再用水泥砂浆填满、捣实、表面抹平,接口必须平直,填料密实,饱满、表面平整、不得有裂缝现象。

检查井底基础与管道基础同时浇筑,排水管检查井内的流槽,宜与井壁同时砌筑,表面采用水泥砂浆分层压实抹光,流槽应与上下游管道底部接顺。

给水管道的井室安装闸阀时,井底距承口或法兰盘的下缘不得小于100mm,井壁与承口或法兰盘外缘距离不应小于250mm(DN400mm)。

井室砌筑应同时安装踏步,位置应准确,踏步安装后,在砌筑砂浆未达到规定的强度前不得踩踏,砌筑检查井时还应同时安装预留支管,预留支管的管径、方向、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管与井壁衔接处应严密,预留支管的管口宜采用低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砌筑封口抹平。

检查井接入的管口应与井内壁平齐,当接入管径大于300mm时应砌砖圈加固,圆形检查井砌筑时,应随时检测直径尺寸,当四面收口,每层收进不应大于30mm,当偏心收口时,每层收进不应大于50mm。

砌筑检查井、雨水口的内壁应采用水泥砂浆勾缝,内壁抹面应分层压实,外壁应采用水泥砂浆搓缝挤压密实。

检查井及雨水口砌筑至设计标高后,应及时浇筑或安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