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教科版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2.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3638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季教科版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秋季教科版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秋季教科版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秋季教科版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秋季教科版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秋季教科版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秋季教科版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秋季教科版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秋季教科版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秋季教科版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秋季教科版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秋季教科版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秋季教科版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秋季教科版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秋季教科版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秋季教科版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秋季教科版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秋季教科版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秋季教科版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秋季教科版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季教科版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2.docx

《秋季教科版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季教科版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2.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秋季教科版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2.docx

秋季教科版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2

教科版(2017)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1(含答案)1

期末达标测试卷

(1)

第一部分知识检测站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10分)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10分)

1.日食、月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2.一束白光通过照到白屏上,会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

3.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三个圈层。

4.同一根香,燃烧相同长度所用的时间。

5.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摆绳变长,每分钟摆动次数。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摆锤的质量变大,每分钟摆动次数。

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6.身体的“总指挥”是脑,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和等部分。

二、判断题。

(每题1分,共10分)

1.光碰到镜面后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光的反射现象。

()

2.光在传播中遇到物体,一定可以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

()

3.地震和火山的形成都与地球的内部运动有关。

()

4.大风把沙、土壤运到远方并沉积下来,会形成沙漠。

()

5.为了让水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流,我们可以改进水钟,使容器中的水位不变。

()

6.研究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时,一次可以改变两个因素,这样研究的效率更高。

()

7.小科的水钟计时还不到10分钟,盛水容器中的水就满了,他应该将滴水孔钻得更大。

()8.传出神经负责把信号从身体的各个器官传递到神经中枢。

()

9.我们的关节提供了运动的动力。

()

10.人的情绪、意志、行为是可以通过大脑来控制的。

()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A.彩虹B.工作的电视机屏幕C.工作的投影仪屏幕

2.如右图所示,一个人从一盏路灯下走过时,人影的长度变化是()。

A.先变长,再变短B.先变短,再变长C.逐渐变短

3.下列物体中,没有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A.五官科医生用的额镜B.家用穿衣镜C.眼镜

4.“湖静映彩霞”是光的()现象。

A.直线传播B.折射C.反射

5.下列岩石中属于变质岩的是()。

A.玄武岩B.砂岩C.大理岩

6.在做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中,我们用()模拟岩浆。

A.土豆泥B.番茄酱C.酒精灯

7.我国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原因是()。

A.侵蚀作用B.地震C.沉积作用

8.(金华期末真题)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控制不发生变化的条件有(两T)。

A.一个B.两个C.很多个

9.下列三种仪器中,利用光影来计时的是()。

A.日晷B.指南针C.地球仪

10.(钟的滴水速度与()无关。

A.水位的高低B.液体的颜色C.滴孔的直径尖()

11.(宁波期末真题)研究“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方案如下。

这个实验想要研究的是()。

A.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有关吗

B.摆动幅度不同,会影响摆的摆动快慢吗

C.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什么关系

12.兰兰要做一个每分钟摆动30次的摆,她做的第一个摆,每分钟摆动了35次。

下列改进措施中正确的是()。

A.增加摆绳的长度B.增大摆锤的质量

C.减小摆绳的长度D.减小摆锤的质量

13.(温州期末真题)人体心脏的位置在自己胸口的()。

A.左侧B.右侧C.正下方

14.(嘉兴期末真题)门上都有合页,如右图,它的作用类似于我们人体的()。

A.关节B.骨骼C.肌肉

15.“为有暗香来”用到的感觉器官是()。

A.眼B.鼻C.舌

第二部分实验探究园

四、填图画图题。

(共10分)

1.山区公路经常出事故,交通部门要在公路上安放反光镜使来往司机能看见对面过来的车辆,请你帮助交通部门设计安放两只反光镜。

(反光镜用小圈来表示)(4分)

2.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

(6分)

(1)请写出右图中序号代表的地形:

①②

③④⑤

(2)当山谷间形成大江大河时,由于河流不断地向下侵蚀而形成的地形是。

五、探究题。

(共40分)

1.“囊萤映雪”描述了两个家贫而又刻苦读书的人的故事。

其中的“囊萤”是指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捉一些萤火虫来照明读书;“映雪”是指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月亮的光亮来读书。

(6分)

(1)在“囊萤映雪”中,属于光源的是()。

A.萤火虫B.月亮C.雪

(2)“映雪”这个故事中,孙康主要利用的是()现象。

A.光的折射B.光的反射C.光的直线传播

(3)类似的故事还有“凿壁偷光”,讲述的是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利用邻居家的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匡衡利用的是()。

A.光的折射B.光的反射C.光沿直线传播

2.右面是一条河道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河流弯道处,甲、乙两岸,河水流速较快的是岸,甲岸发生的主要变化是,乙岸发生的主要变化是,B区域的面积会逐渐。

(2)在河水对两岸长期的作用下,这条河流的弯道处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越来越直B.越来越弯C.保持不变

(3)图中C区域沉积的成分主要是()。

A.大石块B.鹅卵石C.细沙

3.摆的研究。

(12分)

李红同学在实验室探索“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她用两个铁架台、棉线、铁球组成了一个简易的摆,请和她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图甲的括号内写出摆对应结构的名称。

(2分)

(2)图甲和图乙是研究摆的快慢与关系的一组实验装置,此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保持相同的条件是、等。

(4分)

(3)李红通过图中的实验装置得到如下数据。

(4分)

①分析数据前,我们都要对数据进行处理,上表数据中你认为最有可能是实验操作错误产生

的数据是。

②我们常常要进行多次重复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4)李红在家研究机械摆钟,她拿来秒表对着机械摆钟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发现机械摆钟走慢了,正确的调整方法是()。

(2分)

A.向上调节螺母B.向下调节螺母C.增大摆锤质量

4.小科同学学习了“健康生活”单元后,回忆起曾经学过的一些和我们的身体相关的知识,便采用了图示的方法描述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官(如右图)。

(14分)

(1)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

A.肺B.心脏C.胃

(2)在这个图示中,心脏的作用是。

(3)上述图示中右下角这个消化器官的名称是。

(4)手握哑铃做手臂的屈伸运动时,胳膊上的肌肉会()。

A.变硬B.变软C.没有变化

(5)我们屈臂和伸臂时,之所以能灵活地运动,主要是()在发挥作用。

A.骨骼B.关节C.肌肉

(6)当我们运动后,心脏的跳动会(填“变快”“变慢”或“不变”)。

(7)我们的身体非常复杂,全身各系统、器官和细胞都是在的控制下,相互配合,完成各自的功能。

 

期末达标测试卷

(一)

【知识检测站】

一、1.光沿直线传播2.三棱镜3.地壳地幔地核

4.相等5.变少不变6.小脑脑干

二、1.√2.×3.√.4.√5.√6.×7.×8.×9.×10.√

三、1.B2.B3.C4.C5.C6.B7.C8.C

9.A10.B11.C12.A13.A14.A15.B

【实验探究园】

四、1.

2.

(1)①山地②高原③盆地④丘陵⑤平原

(2)峡谷

五、1.

(1)A

(2)B(3)C

2.

(1)甲侵蚀沉积变大

(2)B(3)C

3.

(1)

(2)摆绳长度摆绳长度摆锤质量摆动幅度

(3)①25②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排除偶然事件,使实验更准确

(4)A

4.

(1)A

(2)提供血液流动的动力(3)胃(4)A

(5)B(6)变快(7)神经系统

一、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选择题

1.夜晚,小刚朝前走并经过一个路灯,他影子长度的变化将会是()。

A.先变短后变长B.先变长后变短C.不变

解析:

A

2.光在水中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A.直线B.曲线C.波浪线

解析:

A

3.选择题。

  

(1)下列能证明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是(   )。

 

A.光从太阳到地球大约需要8分钟

B.白天能看到书上的字

C.夜晚城市上空有很多光柱

(2)在排一列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是因为(   )。

 

A.光速极快

B.光的反射

C.光沿直线传播

(3)在做验证光的传播路线的实验时,三张卡纸上打洞的位置是(   )。

 

A.不同的

B.相同的

C.任意的

(4)下列关于光的传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光像射线一样向四面八方射出

B.光是直直的向前照射的

C.光是沿着曲线传播的

(5)在做验证光的传播路线的实验时,应该做(   )实验。

 

A.1次

B.2次

C.多次

(6)下列空管中,当我们用激光笔照射(   )的一端时,会有光从另一端射出。

  

A.

B.

C.

(7)光在水中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A.直线

B.曲线

C.折线

【答案】

(1)C

(2)C

(3)B

(4)C

(5)C

(6)A

(7)A

【解析】【解答】

(1)选项A只能证明光的传播速度快。

B选项只能证明光线有自己特殊照明功能。

C选项可以证明光线沿直线传播。

(2)因为光线总是沿直线传播,只要看到前方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

(3)在做验证光的传播路线的实验时,三张卡纸上打洞的位置是相同的。

(4)光线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5)多次测量实验才能得出普遍规律。

(6)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A选项才能看到光线,

(7)光在水中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分析】本题考查有关光线的知识,光线在同种均匀介质是沿直线传播的,是常考的知识点。

4.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片中的仪器叫(   )。

 

A.磨盘

B.司南

C.日晷

(2)这种仪器是用来(   )的。

 

A.指定方向

B.测定时间

C.记录位置

(3)这种仪器的工作原理是(   )。

 

A.根据磁场指向南北

B.根据风向的变化确定方向

C.根据日影的变化测定时间

【答案】

(1)C

(2)B

(3)C

【解析】【解答】

(1)图片中的仪器叫日晷

(2)这种仪器用来测量时间,类似于古代的钟表。

(3)这种仪器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日影的变化测定时间。

【分析】认识这种仪器的原理和工作方式,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5.选择题。

  

(1)同一时刻,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   )。

 

A.长短相同

B.形状相同

C.方向相同

(2)小明在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时,他发现物体的影子逐渐变长,这种现象应该发生在(   )。

 

A.早晨

B.上午

C.下午

(3)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在不同时刻(   )。

 

A.方向保持不变

B.方向和长短都发生变化

C.长短保持不变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的规律是(   )。

 

A.从东到西,长——短——长

B.从西到东,长——短——长

C.从西到东,短——长——短

(5)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   )。

 

A.左边

B.中间

C.右边

(6)下列关于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规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影子最长时,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

B.物体的影子最短时,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

C.物体的影子长短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无关

【答案】

(1)C

(2)C

(3)B

(4)B

(5)C

(6)B

【解析】【解答】

(1)同一时刻,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方向相同。

(2)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因为太阳是在无时无刻的转动。

所以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在不同时刻方向和长短都发生变化。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的规律是从西到东,长——短——长。

(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右边。

(6)中午影子最短,太阳在正上空;傍晚和清晨早晨影子最长,太阳在地平线。

【分析】了解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6.用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射长方形小木块,木块在墙上的影子(    )。

A. 相同                                        

B. 不同                                        

C. 都不是

【答案】B

【解析】【解答】用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射长方形小木块,木块在墙上的影子大小、方向都不同。

【分析】本题考查影子方向与光源照射方向的关系。

7.当我们从光线较弱的环境下走到强光下时,眼睛的瞳孔会(       )。

A. 放大                                         

B. 缩小                                         

C. 不变

【答案】B

【解析】【解答】人在弱光下,瞳孔会变大,在强光下,瞳孔会缩小,当人从弱光走到强光环境中时,瞳孔会从大变小。

【分析】本题考查不同环境下,瞳孔的变化。

8.下列有利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红色                                         

B. 黑色                                         

C. 白色

【答案】C

【解析】【解答】白色物体更有利于光的反射。

【分析】本题考查反光性能强的颜色。

9.下列不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

A. 医生带的额镜                           

B. 灯罩内部白色的油漆                           

C. 皮影戏

【答案】C

【解析】【解答】皮影戏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

【分析】本题考查光反射的应用。

10.下列物体中,反光性能最好的是(       )。

A. 平面镜                                   

B. 白色的墙                                   

C. 水泥地面

【答案】B

【解析】【解答】白色的物体反光性能最强。

【分析】本题考查反光性能强的颜色。

11.下面对物体产生影子的道理分析正确的是(     )。

A. 光传播时,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一部分的光就会被挡住,物体的背光面就有一个暗区,这就是影子。

B. 光传播时,遇到透明的物体,一部分的光就会被挡住,物体的背光面就有一个暗区,这就是影子。

    

C. A和B均正确

【答案】A

【解析】【解答】光传播时,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一部分的光就会被挡住,物体的背光面就有一个暗区,这就是影子。

【分析】本题考查物体产生影子的原因。

12.太阳光到达地球的时间约需要(   )。

A. 8秒钟                                       

B. 8分钟                                       

C. 8小时

【答案】B

【解析】【解答】光传播的速度是30万千米每秒,光从太阳发出到达地球需要8分钟。

【分析】本题考查光从太阳发出到达地球需要的时间。

13.地球上的光主要来自于(        )。

A. 太阳                                         

B. 电灯                                         

C. 火把

【答案】A

【解析】【解答】地球上的光主要来自于太阳。

【分析】本题考查光的主要来源。

14.不同时间,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       )。

A. 位置保持不变                   

B. 方向保持不变                   

C. 长短、位置和方向都发生变化

【答案】C

【解析】【解答】不同时间,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长短、位置和方向都发生变化。

【分析】本题考查阳光下影子变化规律。

15.下列物体与潜望镜利用的原理相同的是()。

A.放大镜B.医生用的额镜C.近视眼镜

解析:

B

二、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选择题

16.在用可乐瓶制作水钟时,关于刻度的划分正确的是(   )。

A. 从瓶底开始                  B. 从瓶底以上形状规则的部分开始                  C. 从任意地方开始

【答案】B

【解析】【解答】再用可乐瓶制作水钟,由于水钟的原理是等时性,所以各单位的距离要均匀统一,所以只能从瓶底以上的部分进行划分。

【分析】水钟利用的是等时性,所以各单位的距离要统一、均匀。

17.在做水钟的滴漏实验中,下列因素中与滴漏的滴水速度无关的是()

A.滴漏中的水位B.滴水孔的大小C.容器的颜色

小江自制了一个如右图所示的水钟水钟的刻度条贴在下面的容器上。

据此回答4~6题。

答案:

C

18.在夜晚时,下列做法中不能用来测量时间的是(  )。

A. 放置一个简易日晷                           

B. 观察沙漏                           

C. 点燃一盘蚊香

【答案】A

【解析】【解答】A、日晷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所形成的影子来计时的,由于夜晚没有光线,因而夜晚不适用,符合题意。

B、沙漏利用沙子在重力作用下,以一定的速度流下来计时,不符合题意。

C、蚊香燃烧速度一定,因而可以用来计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计时工具一般利用等时性,也有利用影子的,比如说日晷。

19.太阳快到头顶上了,估计时间接近(  )。

A. 早上8点                                  

B. 上午10点                                  

C. 正午12点

【答案】C

【解析】【解答】A、早上八点太阳在东方,刚离开水平线没多久。

不符合题意。

B、上午十点太阳在东边离地平线很远,但还未到头顶上,不符合题意。

C、正午12点,太阳快到头顶上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地球绕着太阳转,所以位置才会相对改变。

20.在用饮料瓶制作水钟时,关于刻度的划分正确的是(  )。

A. 从瓶底开始                  B. 从瓶底以上形状规则处开始                  C. 从任意一个地方开始

【答案】B

【解析】【解答】从瓶底以上形状规则处开始,才能保证其液面下降的周期性稳定,方可用来计时,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掌握水钟的用途和制作原理。

21.现代钟表的原动力是机械力和(  )力两种。

A. 重                                             B. 水                                             C. 电

【答案】C

【解析】【解答】现在的钟表主要分机械表钟和电子表钟,前者其原动力是机械力后者其原动力是电力,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钟表是一种计时工具,对我们生活影响巨大,掌握常见计时工具。

22.人类计时器的发展有一定的顺序,从简单到精细的一组是(  )。

A. 日晷-水钟-摆钟                        

B. 摆钟-日晷-水钟                        

C. 水钟-摆钟-日晷

【答案】A

【解析】【解答】根据历史发展史实以及各种计时工具的规律可知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掌握常见计时工具以及他们的准确性。

23.科学课上,王老师讲了摆的研究后,要求每位同学放学回家后做一个每分钟摆动30次的摆,高飞同学在父亲的帮助下做的摆每分钟不能摆动30次,则高飞同学应该(  )。

A. 改变摆锤的重量                        B. 调整摆绳的长度                        C. 调整摆幅的大小

【答案】B

【解析】【解答】根据摆钟的构造原理,摆钟转动的速度与摆长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分析】由于摆锤的速度只与摆长有关,与摆锤的质量,摆幅的大小都没有关系,所以本题选B选项。

24.钟摆的长度越短,摆动的速度就(  )。

A. 越快                                         

B. 越慢                                         

C. 不变

【答案】A

【解析】【解答】钟摆转动的速度快慢与摆长有关,钟摆的长度越短,钟摆转动的速度就越快,反之,钟摆的长度越长,钟摆转动的速度就越慢。

【分析】钟摆的长度是影响钟摆转动速度的因素,钟摆越短,速度越快。

25.许多动植物都会精确记录它们的成长过程,树木以(   )来记录它的成长过程。

A. 年轮                                         

B. 大小                                         

C. 高矮

【答案】A

【解析】【解答】每增加一年,树木的年轮都会增长一圈,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年轮来记录树木的形成。

【分析】我们可以用过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来大致计算时间。

26.影响单摆摆动快慢因素的是摆绳长短,(   )证实了这一点。

A. 傅科                                        

B. 牛顿                                        

C. 伽利略

【答案】C

【解析】【解答】傅科证明地球是公转的;牛顿发现了重力定律;伽利略证实了影响单摆摆动快慢因素的是摆绳长短。

【分析】牢记各种科学家以及它们对应的发现。

27.小江还没有把水钟的刻度条贴上去,它可能是()。

答案:

B

28.人类计时工具从简单到精确的一组是(   )。

A. 太阳钟—水钟—摆钟                

B. 水钟—摆钟—太阳钟                

C. 太阳钟—摆钟—水钟

【答案】A

【解析】【解答】人类一开始利太阳钟等方式来计算时间,但是这样的方式误差较大;水肿的误差较小,随着科技的进步,摆钟是现代家庭计算时间的工具。

【分析】我们可以用过某些除钟表外的方式来计算时间。

29.如右图,学校里有三个秋千,小明想要荡得快一点,应该选择()。

A、1号秋千B.2号秋千C.3号秋千

答案:

C

30.最简单的钟摆只要(   )。

A. 一条细绳                            

B. 一个重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