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索固山后八军画家胡瓌是契丹人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938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乌索固山后八军画家胡瓌是契丹人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乌索固山后八军画家胡瓌是契丹人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乌索固山后八军画家胡瓌是契丹人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乌索固山后八军画家胡瓌是契丹人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乌索固山后八军画家胡瓌是契丹人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乌索固山后八军画家胡瓌是契丹人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乌索固山后八军画家胡瓌是契丹人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乌索固山后八军画家胡瓌是契丹人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乌索固山后八军画家胡瓌是契丹人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乌索固山后八军画家胡瓌是契丹人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乌索固山后八军画家胡瓌是契丹人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乌索固山后八军画家胡瓌是契丹人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乌索固山后八军画家胡瓌是契丹人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乌索固山后八军画家胡瓌是契丹人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乌索固山后八军画家胡瓌是契丹人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乌索固山后八军画家胡瓌是契丹人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乌索固山后八军画家胡瓌是契丹人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乌索固山后八军画家胡瓌是契丹人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乌索固山后八军画家胡瓌是契丹人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乌索固山后八军画家胡瓌是契丹人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乌索固山后八军画家胡瓌是契丹人吗.docx

《乌索固山后八军画家胡瓌是契丹人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索固山后八军画家胡瓌是契丹人吗.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乌索固山后八军画家胡瓌是契丹人吗.docx

乌索固山后八军画家胡瓌是契丹人吗

画家胡瓌的族籍问题考证

摘要:

胡瓌是九、十世纪间专门表现北方草原民族生活题材的主要代表画家,其生活年代、族籍以及真实的身份一直都留有阙疑,从有限的直接史料记载中很难判断出这些基本情况。

目前各方的研究多数赞同把胡瓌确定为辽代契丹人,并提出了胡瓌是“北方草原画派”创始人的观点。

本文认为胡瓌是唐代末期的粟末靺鞨乌素固部落的贵族遗裔,其绘画技法的师承脉络主要来自于中原地区的“番马画”传统,因此他的艺术成就并不能作为辽代契丹人文化、艺术的代表。

关键词:

北方草原画派慎州契丹乌素固部落

作者:

付爱民男美术学硕士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博士研究生

ABSTRACT:

HuGui(胡瓌)wasamainartistinthe9th-10thcentury,whointerpretationedthesubjectmatteraboutthosenationalitylivedinthesteppeofnorthChina.Whenhelived?

Whichnationalhebelonged?

Whathisstartuswas?

Theanswerstothesequestionhadnotbeenfoundcleanly.It’sdifficultthatwemakeabasicjudgmentbybeingbasedonafewdirecthistoricalmaterial.Uptothepresent,mostoftheresearchresultfromeverysidedagreedthatHuGuiwasaQidan(契丹)artistintheLiaoDgnasty(907-1125),andraisedapointofviewthatHuGuiwasoneofthefoundersoftheNorthChinaSteppeSchoolOfPainting.Inthisthesis,IthinksHuGuiwastheposterityofthearistocratfromtheUsuly-gu(乌素固)tribeofSuMoMoHe(粟末靺鞨)intheendofTangDgnasty.SohisskillmaywasasuccessortothetraditionalsubjectnamedFan-horse(资讯展会fromtheCentralPlainsofChina.That’sall,hisachievementsinthekindsofartistshouldnotislookedonaimportantdeputyofthecultureandartcreatedbytheQidanpeopleintheLiaoDgnasty.

胡瓌是九、十世纪间专以“番部人马”为题材的北方少数民族画家,生平事迹记载极少,见于画史者不过百余字。

他对后来的人物、鞍马类绘画影响巨大,五代、两宋时期学仿者众多,如五代李玄应、李玄审、北宋陈用志、黄宗道等,均曾学习胡瓌风格画“番部人马”【1】。

画史关于胡瓌的文字记载中,有关生活年代、族籍、籍贯诸问题留有疑问和矛盾,至今仍置悬而未决,因此有必要对相关史料详细整理,以期有个接近事实的推论。

陈兆复先生早年提出了“北方草原画派”的观点【2】,认为主要在辽时期,游牧民族通过和汉地文化的交流、融合,再结合本民族的绘画传统、生活习俗特点,在充满民俗审美情趣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画派,并产生了本民族自己的绘画大师,其中主要的代表人物就是胡瓌。

陈先生倾向于胡瓌是契丹人的说法,许多研究北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及相关美术史的论著亦多论定胡瓌是辽代的契丹人【3】。

一个画派形成的主要标志就是代表大师的出现,本文认为如果胡瓌不是辽代契丹人,那么将北方草原画派的史论重心置于辽代或将草原绘画兴旺的主体功绩归属契丹族之立论都是不确切的,故有以下考证。

早在六世纪的绘画作品里游牧民族形象就已不时出现【4】,随后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番部人马”从“鞍马门”中独立出来,逐渐成为部分中原画家专攻的人物画题材【5】。

从魏晋南北朝到唐初的数百年间,画史也留下过几位北方游牧民族画家的事迹,其中有的甚至是冠绝当时的名家【6】。

但是,在佛教美术和宫廷绘画盛极一时的年代,少数民族画家一般只是徒具血统的宗教和宫廷画家,偶有些乐于表现游牧民族生活深圳ktv招聘题材的中原画家也多不被当时的画坛所重视深圳ktv这时,深圳KTV招聘(热招网址)属于北方少数民族自己的“画派”深圳招聘还没有真正成形。

在唐代发生的另外一件事加速了北方草原绘画的兴盛。

唐初的中央政府实行开放的民族政策,在边疆设置“羁縻府州”有效地维护了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部分羁縻府州设在靠近边塞的内地以安置投诚的少数民族部落,保留他们原来的习俗,仍命各族酋长管辖【8】。

这些羁縻府州以其独特的身份和地理位置对民族间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据史料考察:

胡瓌就很可能是唐初从北方徙居幽州附近的北方民族羁縻贵族的后裔。

胡瓌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北宋刘道醇所撰的《圣朝名画评》中:

……古今为番马者亦可数:

胡瓌得其肉、东丹得其骨,光辅兼有之。

——畜兽门·神品·赵光辅

陈用志亦善画番马,学胡瓌略得其奥,而多出己意……

——畜兽门·能品·陈用志

刘道醇在修撰《圣朝名画评》之际,“捃拾”《广梁朝名画目》【9】之遗者,续编一部《五代名画补遗》,其中有胡瓌的传记一篇:

胡瓌,山后契丹人,或云瓌本慎州乌索固部落人。

善画番马,骨格体状富于精神,其于穹庐部族、帐幕旗旌、弧矢鞍鞯,或随水草放牧,或在驰逐弋猎,而又胡天惨冽,沙碛平远,能曲尽塞外不毛之景趣,信当时之神巧,绝代之精技欤?

故人至于今称之。

予观瓌之画,凡握笔落墨,细入毫芒,而器度精神富有筋骨,然纤微精致,未有如瓌之比者也。

——畜兽门·神品·胡瓌

刘道醇的生平不详,仅知为河南大梁人,略可推测为专门从事画史编修的学者,比较起来又不是官方权威。

书前有陈洵直作于仁宗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十二月的序,由此可知《圣朝名画评》和《五代名画补遗》的成书当不晚于此时。

而此时距离胡瓌的生活年代也不过一个多世纪,这个时期对他的记载与传闻尚不至有大的谬误,况且刘道醇关于胡瓌的信息很可能是来自那个专学胡瓌风格的名家陈用志【10】,故非常可信。

约十五年以后,曾经历任供备库使、西京左藏库副使、文思副使等职的郭若虚在新修撰的《图画见闻志》中如是说:

胡瓌,范阳人。

工画番马,虽繁复细巧,而用笔清劲。

至于穹庐什器,射猎生死物,靡不精奇。

凡画驼马鬃尾,人衣毛毳,以狼毫缚笔疏渲之,取其纤健也。

有《阴山七骑》、《下程》、《盗马》、《射雕》等图传于世。

子虔,有父风。

——卷二纪艺篇·唐末·胡瓌

郭若虚是宋真宗郭皇后的侄孙、相王赵允弼的女婿,据传郭家世代雅好收藏,向以鉴别精明而著称,由他所编撰的这部画史得到了历代史家权威的认可。

后世修史者常有因袭传写填补章节之举,比如北宋末期的官方画史著作《宣和画谱》,在卷八番族篇里有胡氏父子的传记,语句悉出《图画见闻志》中,并无新意。

《宣和画谱》里唯一有参考价值的文献是其中记录的当时御府收藏的胡氏父子一百零九幅作品的题目,为研究胡瓌画风提供了相当具体的资料。

其它画史文章不是沿袭《五代名画补遗》些乐于表现游牧民族生活深圳ktv招聘题材的中原画家也多不被当时的画坛所重视深圳ktv这时,深圳KTV招聘(热招网址)属于北方少数民族自己的“画派”深圳招聘还没有真正成形。

旧说便是传抄郭若虚语,如《画鉴》、《图绘宝鉴》等,其余是几篇偶尔提到了胡氏父子的诗文、题跋或一些收藏记录中对研究和判断胡瓌生平很有帮助的文献,如《广川画跋》、《宛陵先生集》等【11】。

胡瓌生平的文字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五代名画补遗》、《图画见闻志》中的两篇传记,而其中关于族籍和年代的说法不同:

刘道醇等认为胡瓌是五代山后契丹人或原籍是慎州乌索固部落人(当属涑沫靺鞨);而郭若虚认为胡瓌是唐末范阳人,未明言族籍问题。

考“山后”之称,始于五代早期刘仁恭据卢龙置“山后八军”而得名,地在幽州附近今太行山北端、军都山迤北地区,可理解为太行山山后。

至宋代中期后,“山后”地区的概念已扩大到宋人企图收复被契丹人占据的山后及代北失地的全部【12】。

范阳为唐代河北道第一重郡,即幽州(今北京一带),后又在西南部析建范阳县(地在今河北涿县),最享盛名的是做为唐代方镇的“范阳节度使”——行政区划兼幽州与卢龙,唐亡则废。

从地区的划分来看,山后与范阳二者实为同一地区。

另据《旧唐书·地理志》:

慎州为唐初所置的羁縻州,用以安置前来投诚的涑沫靺鞨乌素固部落。

其地本在营州(今辽宁朝阳)所辖,约在今吉林的扶余府东,即唐初的粟末靺鞨人领地和后来的渤海国属地,渤海立国后一度改为“涑州”,取其毗邻涑沫水(今松花江)之意,辽灭渤海后又复慎州旧名【13】。

唐慎州因武则天执政时契丹人叛乱,曾移置山东淄、青地界,几年后即回迁北方隶属幽州,落户在河北良乡县的都乡城(见图1)。

同时迁移至河北道的尚有瑞、师、玄等处置契丹、室韦、突厥、昭武九姓降胡部落的羁縻府州十七所,安史之乱时全部被叛军鼓动胁从反唐,叛乱止息后各部“入据河朔”独立散处,原羁縻制度解体而部族、府州之名亦随之废止【14】。

时河北地区进入藩镇割据时期,河北与中原的行政关系疏离,部族酋长的族系统治反而相对独立。

观唐代河北道地图,都乡城距范阳县仅十公里左右,至幽州范阳郡所也只在五十公里以内,所以慎州之说和范阳说可以互证其准确性。

图1唐代河北道藩镇割据形势

唐末与五代并不能确切地划分界限,但定胡瓌为辽代契丹人,显然是根据《五代名画补遗》中“山后—五代—契丹人”的字面逻辑推衍而出的结果。

辽立国于五代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同年八月举兵南侵,占据了代北、河曲阴山一带。

公元921年辽太祖分掠河北道诸地,其中包括良乡一带,公元923年皇子耶律德光再南侵幽州等地【15】。

但这段时间内契丹军队以攻掠为主,并未长期占据山后土地。

直至公元937年,石敬塘献燕云十六州、借助契丹军事力量灭后唐以后,山后等地始归辽属。

此前,山后及范阳各地虽频被战火,却始终归属于后唐等中原政权或藩镇军阀,若要认定胡瓌是辽代人,则首先需确定他主要是在后唐灭亡以后在此地区活动的。

各部画史都把胡瓌列在东丹王李赞华之前。

李赞华本名耶律倍,辽太祖时皇太子,契丹破渤海国后耶律倍领其国为“东丹王”。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死后,耶律倍受到即位的皇弟耶律德光的排挤,南投中原后唐朝廷并受到明宗的礼遇,赐汉名东丹慕华,后又改为李赞华。

《辽史》有传:

他在后唐天成五年即辽天显五年(公元930年)来到中原,至后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被杀【16】,这五、六年为其主要活动时间。

《图画见闻志》中说胡瓌是唐代人,李赞华是五代人。

而按照《五代名画补遗》的叙述常规,人物的排列多是以时间先后为序。

如果郭若虚和刘道醇的说法正确,那么胡瓌便至多是从后唐天成五年(公元930年)往前的人物,无论从时间还是地理的角度来看只能作为唐五代间或唐末的画家,却不能定为辽代人。

宣和御府收藏的胡瓌、胡虔父子作品能够多达百幅【17】,说明他们生活、创作的时间不可能是战乱频仍的年代,山后一带从五代早期就已经成为各路藩镇军阀纷争的主要战场,男丁尽征【18】的历史环境下不会产生出如此高产量的画家家族。

河北羁縻民族遗裔在安史之乱后由于酋长的行政自由也有经济复兴的机会,虽时局不稳但只要不参与军阀角逐,自保一方水土是能做得到的。

所以胡氏画家家族只有可能是在唐末的这一时期形成。

另有胡瓌是瓦桥(今河北雄县)人的传说【19】,五代时又有李玄应、李玄审兄弟画番马专学胡瓌格调,初步估计大约到胡虔时山后已大乱,胡氏家族南迁过拒马河曾在瓦桥关一带居留,后渐衰落。

李氏兄弟是汉地旺族,偶得南迁后的胡氏家藏,宋皇室收藏多半应来自李氏,所以郭若虚才会知道李玄应二人学胡瓌之事并记录于史册。

因此,本文论定胡瓌是唐末的画家,接踵的难题是他究竟是什么民族?

是生活在山后地区的契丹人还是“乌索固”人?

“乌索固”在史籍中做“乌素固”。

根据《旧唐书·地理志》,乌素固部落是东北少数民族中涑沫靺鞨人的一支,同书中亦有作浮渝靺鞨之谓的【20】。

“涑沫”当是“粟末”,系因河流得名,“浮渝”也应是“扶余”,本同指一地,正是在慎州的北部原地【21】。

而在同书《室

图2唐代史书中出现的两个乌素固位置

韦传》中又云乌素固部落“居室韦诸部最西,与回纥接界,当俱沦泊之西南”(见图2)【22】。

那么,依据“瓌本慎州乌索固部落人”之说,胡瓌或为靺鞨,或为室韦,但都不是契丹人。

刘道醇把“乌素固”误作“乌索固”,可见他并不了解两《唐书》关于慎州和室韦的记载,说明此信息并不是作者凭借史籍的杜撰,很可能是了解胡氏家世者口传下来的,如上文提到过的陈用志或李玄应等。

陈兆复先生主张胡瓌是契丹人的理由有三:

一、《五代名画补遗》中已直言胡瓌为山后契丹人;二、至今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胡瓌必为乌素固部落人;三、今天胡瓌的传世作品都是描绘契丹人生活的【23】。

目前第三条理由已被证伪,些乐于表现游牧民族生活深圳ktv招聘题材的中原画家也多不被当时的画坛所重视深圳ktv这时,深圳KTV招聘(热招网址)属于北方少数民族自己的“画派”深圳招聘还没有真正成形。

因为在唐末五代以北方民族为表现题材的中原画家很多,如李渐及其子李仲和、后蜀蒲师训、周行通等【24】,不能据此理由,认定作者即是他所表现的民族。

胡瓌究竟是“契丹人”还是“乌素固人”?

《补遗》的作者似乎没有找到明确的答案,为后世的研究留下了极大的障蔽。

河北自唐初以来以北方少数民族族裔的居民占大多数,所以胡瓌家族是北方民族无疑。

从胡瓌、胡虔父子的姓名来看,他们显然又是已经深受汉文化熏陶的子弟:

唐末五代时北部中原地区取名风俗习用流行字,如彦章、威、温等。

瓌、虔也属于当时的流行趋势,如出身山后地区的名将贺瓌、罗彦瓌与大盗李虔【25】,说明早在胡瓌之前他的族众就已经在山后地区定居并且广泛接受了汉地文化的改造,有很良好的汉地文化、艺术教育传统。

而契丹立国之初,国主和皇族子弟的汉名都是后来因需要而新取的【26】,足见胡瓌家族肯定不是在当时从北地迁来的契丹人。

辽代契丹人所用的汉式姓氏只有耶律和萧(一为皇族,一为后族)【27】,唐以来契丹人用汉姓的也仅闻有李、孙、杨、王、万,不见有用胡姓的旁例【28】。

考唐代的北方民族汉姓,主要是皇家御赐(一般赐皇族姓)或原有氏族的谐音,也有随当地汉族贵族的姓氏等。

唐代汉族胡姓的北方郡望主要是在西部,南北朝时鲜卑人“纥骨氏(另写作胡骨氏、乌骨氏)”改汉姓为“胡”,是北魏宗室十姓之一,另有敕勒人(一做高车人、铁勒人)护骨氏也改为胡姓入中原居住【29】,河北应留有移民,具体不可考。

根据有限的野史记录,河北胡氏的郡望应正在范阳郡附近:

唐玄宗开元至天宝年间有一武进士胡某,祖籍河北易州(距良乡、范阳郡仅约二十公里),青年时约随军出征北边(按唐史此时北征应是与契丹、奚族交战),后来60岁时盐州刺使郭某举荐参加了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的武举科考“军谋越众”科的考试,策问及第,授东宫卫佐官、兼参谋范阳军事【30】。

可惜第二年安史之乱就爆发了,战乱期间已不知何去何从。

胡某的族属不详,但从其一生命运来看,家族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有类似游牧民族出身的尚武门风,子弟的教育基础较好,应是易州地区的望族,胡瓌家族很可能与这个胡姓武进士家族有关联。

今靺鞨、室韦人及认为是乌素固人后裔的各民族中已知满、锡伯、鄂温克族姓中都有谐音为“胡”的古老姓氏【31】。

乌素固部落人从唐武德初归附中原政府时已经开始接受中原文化的影响,神龙初年因战乱南迁河北,仍以本族酋长治理,从而在唐代开元盛世之际形成了若干支定居河北地区的乌素固贵族集团,他们受到唐中央政府羁縻政策的优待,并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改用汉人姓名、学习汉族的文学艺术等。

从历代关于胡瓌的记载中分析,他的创作主题很民间化,没有政治、历史题材,也少见战争内容,更没有宗教题材。

他的用笔被中原画史形容为“纤微精致”、“繁复细巧”,可见未受中原文人审美趣味的影响,盖虽接受了汉族传统人文教育,仍不失游牧民族本来性格。

因此可以肯定他不是从辽地迁来的契丹人,而是唐代迁居内地游牧民族羁縻酋长的后裔。

至于刘道醇说胡瓌为“山后契丹人”,也有可能是因为宋时山后地区已全归契丹所有,当时的东北其他各族均已被辽人征服,如包含有室韦乌素固人后裔的阴山室韦(史或称阴山鞑靼、阻卜)及室韦乌古部、奚等族皆被辽国合并,并常受驱使南征。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契丹”已经是一个行政地区(辽早期国号称为契丹)的名词,而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族名。

如刘道醇在《圣朝名画评》中称高益为“契丹涿郡人,太祖时遁来中国”,高益的族属基本可以判断为汉人,刘此时说的“契丹”显然是和“中国”相对的行政地理概念,而不是民族概念【32】。

因此本文认为,在刘道醇撰写画史之时,“契丹”是一个行政地区名,而“乌素固”才是族名,与当代的研究习惯有所不同。

也有学者认为胡瓌是室韦人【33】,这是两《唐书》中所存在的一个很奇怪的矛盾:

在民族志传里乌素固部落是属于室韦人的一个部落,居住在呼伦池以西的广阔草原;而在地理志的羁縻州记录里,乌素固又是粟末靺鞨人的一支,居住地却是在东北地区的东部。

如果说他们是同一支部落经过了较大地域跨越的迁徙,看起来有些证据不足。

因此许多研究者至此停步。

事实上,两个“乌素固”正是同一个部族,他们是古沃且人的后裔。

据历史地理学家乌云达赉先生对鄂温克族起源问题的调查研究,“乌素固”是沃沮—通古斯语usulygu的音译,今译为“乌苏里江”。

些乐于表现游牧民族生活深圳ktv招聘题材的中原画家也多不被当时的画坛所重视深圳ktv这时,深圳KTV招聘(热招网址)属于北方少数民族自己的“画派”深圳招聘还没有真正成形。

据高句丽古代史《三国史记》记载,乌素固—乌苏里江部落在公元280年从乌苏里江上游地方西迁至第二松花江(即粟末水)西岸地区,所以又名“粟末乌素固部”,意为第二松花江地方之乌苏里江部落。

隋开皇中(公元590—591年),粟末乌素固部“由于与高丽战不胜”继续向西迁徙,沿洮儿河进入呼伦贝尔和蒙古高原东北部,形成了《旧唐书·室韦传》中所载的“乌素固部落”、“移塞没部落”(“移塞没”即伊敏—海拉尔河)、“西室韦部落”(分布在根河流域与海拉尔河之间)。

乌云达赉先生据《蒙古秘史》的记载认为,元初活动于呼仑贝尔地区不同于蒙古诸部的“三姓人”,就是这三个部落的后代,他们是兀洼思氏、答亦儿氏、合阿氏人,这些古老的姓氏至今仍为呼伦贝尔地区的鄂温克人沿用,今简称杜[dulas]、代[daayire]、何[hein]。

乌云达赉先生通过研究确定唐武德初(公元618—619年)的慎州位置在今吉林辉南辉发城屯,当时慎州境内的柳河—辉发河流域和东辽河上游的渭津河流域,居住着三个近亲部落支系,分别是双河系[juurlupgu]或[jurlug]、渤海—奢岭系[buhai-seer]和柳河—大氏[tungu-daayir]些乐于表现游牧民族生活深圳ktv招聘题材的中原画家也多不被当时的画坛所重视深圳ktv这时,深圳KTV招聘(热招网址)属于北方少数民族自己的“画派”深圳招聘还没有真正成形。

【34】。

由此知粟末乌素固人的古姓氏[hein]、或部落名[honkir](元史作弘吉剌)、[haran](明代称哈兰)都有可能在改为汉式时谐音简化为“胡”。

因此本文以为胡瓌是粟末靺鞨乌素固人遗裔的可能性大于其他。

对胡瓌族籍问题的考证非比一般的钻牛角尖,胡瓌是否契丹人?

是否居住在塞外?

姑妄论断造成草原画派形成于北方少数民族游牧地区的误导,本文以为根据模糊论据的立论有误。

如上述,胡瓌的绘画技法体系就不是来自于北方民族地区,而是在中原靠近边塞地方接受的汉地绘画基础教育。

我们必须注意唐代河北地区所发生的整体胡化和胡人汉化的历史【35】,河北地区的牧区化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举迁入时就已经开始了。

在这样的历史地理环境下,胡瓌有机会身临塞外少数民族的生活情景或者本部落还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本民族的生活习俗,所以在他的作品里可以见到“卓歇”、“牧放”、“盗马”、“早行”、“射雕”、“按鹰”等草原民族丰富的日常生活细节【36】

胡瓌父子创作题材名目与唐、五代其他“番马”画家的创作题材关系

题目名称

所表现的内容

与其他画家关系

卓歇

“卓”为立,行程中的短暂停歇。

番部卓歇

有酋首的部落集体行动时的“卓歇”,依北方民族风俗一般为夫妇二人同行,类墓室壁画中的出行图。

搪瓷反应釜、搪玻璃反应罐、搪瓷搅拌器()

番部骆驼

游牧民族队伍乘骆驼出行。

未见记载。

牧驼

放牧情景,一般景别较广阔。

未见记载。

盗马

游牧民族不同部落间时常发生的冲突,可能表现的是人马追逐、驱马奔逃的紧迫场面。

后蜀周行通有同名作品。

牧马

逐马放牧的场景,有群马嬉戏的情景,人物休闲。

五代李玄应兄弟有放马白本。

早行

估计有部族眷属送行、准备出行物品的情景

未见记载。

报尘

有敌人来犯,独骑飞奔回部报信。

未见记载。

起尘

疑即起程。

未见记载。

下程

部落迁移到达目的地,族众卸装物品。

未见记载。

射雕

举弓逐猎场面。

唐李渐与子李仲和、后蜀周行通有同名作品

转坡番骑

在山坡掩映中的游牧民族部队。

未见记载。

番骑

游牧民族的军队出行或将士肖像等

五代王仁寿有类似作品;五代王蜀房从真、蒲师训等有类似作品。

出猎

准备出发的猎手。

未见记载。

按鹰

臂上架鹰的猎手。

搪瓷反应釜、搪玻璃反应罐、搪瓷搅拌器()

毳幕

帐幕群落之中的人物活动。

后蜀周行通有类似作品

汲泉

在野外凿地取水。

未见记载。

牧放平远

大场景的放牧场面,类唐代流行的牧放图景。

唐李渐与子李仲和、后蜀周行通有川原放牧;韦偃有牧放

对马

马匹嬉戏。

未见记载。

阴山七骑

出猎的骑士七乘,疑有与竹林七贤对应之意。

后蜀周行通有同名作品

平远射猎七骑

同上,但场景景别或较前者为阔。

同上

猎骑

追逐猎物的精彩瞬间。

唐初汉王元昌有同名作品;

从上表可以看出,后蜀周行通的创作与胡瓌的创作来自同一个体系【37】,这说明胡瓌的创作题材、技法师承与唐代的主流人马画创作相一致。

至少早在中唐时期此“番马”画风即已成熟,大约唐玄宗避难入蜀后有不少“番马”画家随同迁入【38】,之后两地文化交流日益往来不绝,使蜀地虽不见北方游牧民族真容,竟然也在唐末及五代时流行起了“番部人马”画风。

而胡瓌画目中唐代中原画家所没有触及的题目,正是北方草原民族生活的一些生动细节,没有亲身生活体验是不会有如此广博的题材涉猎的。

说明胡瓌的“草原绘画”是北朝、唐初即已出现的“番马画”的进一步发展,他比中原西部的画家更熟悉北方草原生活,但不表现慕华亲汉的政治历史题材,且与许多同时期的“番马”画家兼作“鬼神人物”截然不同【39】。

他的作品是真正的民俗性的草原绘画,其创作行为既不服务于宫廷贵族;也与传统的文人书斋相区别;更不会秉承猎奇眼光刻意表现民族生活的独特性。

他的创作主体市场在本地区游牧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