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大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3922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3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大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桥梁大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桥梁大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桥梁大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桥梁大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桥梁大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桥梁大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桥梁大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桥梁大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桥梁大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桥梁大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桥梁大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桥梁大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桥梁大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桥梁大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桥梁大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桥梁大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桥梁大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桥梁大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桥梁大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大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桥梁大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大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桥梁大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桥梁大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八、初步施工组织计划

一、施工组织机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表

二、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安全目标

三、对项目重点、难点工程的理解及施工方案、工艺流程

四、保证措施

1、质量体系与保证措施

2、人员安排与保证措施

3、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4、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施工后期的场地恢复措施

5、支付保障措施(有关农民工工资、劳务分包、材料采购、设备租赁、工程分包等的按期支付保证措施)

一、施工组织机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表

1.施工组织机构

拟为承包本标段工程设立的组织机构:

说明:

1.为履行本合同实施,项目经理部,负责统一对外及业主的联系,进行施工进度的控制并使各职能部门和施工队有机协作,在技术业务、工程质量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

2.项目经理部设立五部一室,即:

工程质量部、经营合同部、物资装备部、财务人事部、安全保卫部、综合办公室。

3.根据施工进度和施工顺序要求,进行施工施工作业队设置。

4.进场后立即成立党支部,支部下设小组,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负责廉政监督和精神文明建设。

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二、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安全目标

1.质量目标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工程质量是企业走向市场的立足之本。

我公司将本工程列为重点项目。

积极开展质量创优活动,争创优质工程。

对本标段工程项目实行“项目法管理”,严格按照ISO-9000族系列国际质量标准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制度,制定完善的质量手册等法律性质量文件(包括组织网络、各级责任制、资源配备、管理程序),制订本标段各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质量创优计划,用法律文件确保工程质量。

本工程质量要求符合: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公路桥涵养护技术规范》等国家地方现行的规范、标准。

2.工期目标(包括总工期、节点工期)

2.1总工期目标

经认真分析研究,拟于2010年11月1日开工,2011年3月31日交工,总工期5个月,严格响应招标文件中的工期要求。

2.2重要节点工期

(1)准备工作:

计划开工时间2010年11月1日~2010年11月10日;

(2)裂缝封闭:

计划开工时间2010年12月1日~2011年3月20日;

(3)裂缝灌浆及加固维修:

计划开工时间2010年12月1日~2011年3月20日;

(4)更换支座:

计划开工时间2010年11月11日~2011年2月10日;

(5)桥梁墩台加固处治:

计划开工时间2010年11月11日~2011年2月28日;

(6)其他工程:

计划开工时间2011年3月1日~2011年3月31日。

3.安全目标

本工程工程量较大,工序间交叉多,施工人员多,机械设备数量大、种类多。

我们充分认识到该工程有诸多不安全的因素,施工过程中要变被动为主动,想方设法克服不安全的因素,做到严格、周密、谨慎,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导自己,认真地做好工作,达到安全施工、文明生产的目标。

安全生产目标:

杜绝重大伤亡;无重大设备、火灾、管线、交通等事故;事故负伤频率控制在1‰以下;确保施工周边建筑物和各种管线的安全。

遵守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有关管理规定,并随时按受行业安全检查人员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三、对项目重点、难点工程的理解及施工方案、工艺流程

1.裂缝封闭、裂缝灌浆

裂缝分为:

宽度<1.5mm,采用树脂封闭胶进行涂刷封闭处理,在其表面反复进行涂抹,使胶料渗进裂缝内;宽度≥1.5mm,采用恒压灌注法对裂缝进行灌注,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油污,灌浆封堵。

部位:

桥面铺装砼、上部结构箱梁、下部结构墩柱等。

1.1裂缝封闭施工步骤:

(1)桥面裂缝处理:

去除原沥青面层,对原有桥面沥青铺装层作铣刨处理,直至露出混凝土铺装层,并进行凿毛处理;其次,将砼铺装层顶面冲洗干净,清除表面的碎屑及粉尘。

检查刨开的路面混凝土铺装层是否存在裂缝,如有则根据裂缝的不同程度,按下列步骤进行处理。

(2)防撞墙和上部箱梁及墩柱部位裂缝较直观,直接按下述方法处理。

(3)处理方法:

A、对宽度<1.5mm的裂缝,用角磨机切割片在裂缝处开"V"型槽,用专用裂缝灌注胶在其表面反复进行涂抹,使胶料渗进裂缝内,达到对裂缝的封闭弥补;

B、对宽度宽度≥1.5mm的裂缝,应采用恒压灌注法对裂缝进行灌注,以达到对裂缝的弥补,步骤如下:

①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油污;

②确定注入口:

一般按30~40cm距离设置一个"V"型注入口,注入口位置尽量设置在裂缝较宽、开口较畅的部位预留;

③封闭裂缝:

除预留注入口之外,采用封口胶封住裂缝,留出注入口;

④安设塑料底座:

用专用快干胶将底座粘于注入口上;

⑤安设灌浆器:

将配好的专用灌注胶注入软管中,把装有胶料的灌浆器旋紧于底座上;

⑥灌浆:

松开灌浆器弹簧,确认注入态,如胶料不足可补充再继续注入;

⑦注入完毕:

待注入速度降低确认不再进胶后,可拆除灌浆器,用堵头将底座堵死;

⑧灌注胶固化后敲掉底座及堵头,清理表面封缝胶。

⑨基面处理。

裂缝处理完毕后,将基面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清除表面的碎屑、粉尘以及油污。

1.2裂缝灌浆施工方法

(1)准备工作:

a、对照原竣工(施工)图纸,现场观测裂缝,绘制混凝土板的裂缝走向图,并做好记录,画好样图。

b、根据原混凝土结构图、裂缝布局、裂缝特点与施工部署等,确定所要封闭裂缝的走向并进行现场描线。

c、确定裂缝是否通缝,如果通缝,确定灌浆时另一侧的封缝的方法。

d、清除表面杂物和零碎混凝土,凿除表面混凝土,观察和分析裂缝走向和深度、宽度等,以便合理的采取修补方案。

(2)灌浆补缝施工流程:

裂缝处理→埋设灌浆嘴→封缝→密封检查→配制浆液→灌浆→封口结束→检查

(3)灌浆补缝施工工艺:

a.根据现场的测量定位描线依据及混凝土栏杆的结构设计特征,确定裂缝压力灌浆的先后顺序。

纵向裂缝从低处灌浆嘴两端同时开始灌浆,从高处灌浆嘴溢出。

横向裂缝从一端灌浆嘴开始灌浆,另一端溢出 。

b.灌浆拟采用环氧砂浆,使用时严格按产品说明书配制。

环氧基树脂是一种含有高效催化剂和载体等复合水剂的无机溶液,它具有极强的渗透能力,能渗入水泥混凝土内部(3cm以上)与碱类物质起二次化学作用,生成不溶于水的凝胶体,填补水泥混凝土内部细小微孔和缝隙,封闭毛细孔道,这样就形成了完整、理想而又具有一定强度的防水整体。

c.灌浆前应用钢丝刷等工具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白灰、浮渣及松散层等污物,然后再用毛刷蘸丙酮、酒精等有机溶剂,把裂缝两侧20~30mm处擦洗干净并保持干燥。

d.用环氧胶泥将裂缝封闭成一个密闭性空腔,有控制的预留灌浆嘴。

 

e.封缝时先在裂缝两侧(宽20~30mm)涂一层环氧树脂基液,后抹一层厚1mm左右、宽20~30mm的环氧树脂胶泥。

抹胶泥时应防止产生小孔和气泡,要刮平整,保证封闭可靠。

f.在裂缝交汇处、较宽处、端部以及裂缝贯穿处均应埋设灌浆嘴。

其间距当缝宽小于1mm时为350~500mm,当缝宽大于1mm时为500~1000mm。

在一条裂缝上必须有进浆嘴、排气嘴、出浆嘴。

g.埋设灌浆嘴时,应先在灌浆嘴的底盘上抹一层厚约1mm的环氧胶泥将灌浆嘴粘贴在预订的位置上。

h.裂缝封闭后应进行压气试漏,检查密闭效果。

试漏需待封缝胶泥固化到一定强度时进行。

试漏前沿封闭裂缝涂抹一层肥皂水,从灌浆嘴通入压缩空气,凡漏气处,应予修补密封至不漏为止。

i.环氧树脂和灌浆料的配制应按照每天的温度来调整配方及配比,浆液的一次配制量需以浆液的凝固时间和进浆速度来确定。

j.灌浆机具、器具及管子在灌浆前进行检查,运行正常时方可使用。

接通管路和灌浆嘴,用压缩空气将孔道及裂缝吹干净。

 

k.根据裂缝区域大小,采用单孔灌浆或分区群孔灌浆。

 

l.灌浆时应待下一个排气嘴出浆时立即关闭转芯阀,如此顺序进行灌浆。

 

m.灌浆应确保灌浆质量,压力应逐渐升高,防止骤然加压。

达到规定压力后,应保持压力稳定,以满足灌浆要求。

 

n.灌浆停止的标志为吸浆率小于0.01L/min,再继续压注几分钟即可停止灌浆,关掉进浆嘴上的转芯阀门。

o.灌浆结束后,立即拆除管道,用丙酮清洗管道和设备。

p.待缝内浆液达到初凝而不外流时,可拆下灌浆嘴,再用环氧树脂胶泥把灌浆嘴处抹平封口。

q.灌浆结束后,应检查补强效果和质量,发现缺陷应及时补救,确保工程质量。

r.灌浆施工时必须注意安全规定。

化学材料应密闭储存,远离火源。

在配制及使用现场,必须通风良好,操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戴防护口罩、乳胶手套和眼镜,并严禁在现场进食。

工作场地严禁烟火,并必须配备消防设施。

s.部结构箱梁底部和翼板灌胶时采用登高作业车进行操作,确保施工安全。

2.支座更换

2.1顶升体系安装:

在盖梁顶顶与箱梁底之间安放千斤顶组成的顶升系统。

每个盖梁顶共6只千斤顶。

每侧的千斤顶分为2组,每组配置一个位移传感器,共3个位移传感器。

2.2千斤顶均配有液压锁可以防止任何形式的系统及管路失压问题,从而保证负载有效支撑。

2.3限位装置:

桥梁在顶升过程中处于一种漂浮状态,由于油压千斤顶安装的垂直误差及顶升过程中其它不利因素的影响。

在顶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微小的水平位移,为避免出现此类情况,需在纵横向设置平面限位装置。

2.4整体顶升:

待所有准备工作做好后首先进行试顶升,若没问题便进行正式顶升,千斤顶最大行程为140㎜,每一顶升标准行程设定为50㎜,最大顶升速度为10㎜/min。

本工程只是支座更换,根据实际情况,顶升20-50mm就够了。

2.5顶升行程监测:

采用精度为±0.2㎜的位移传感器监测。

2.6支撑系统:

采用专用垫块作为临时支撑,钢垫块高度与千斤顶的行程相适应。

2.7新支座安装:

桥梁整体顶升达到要求后,根据设计要求的尺寸大小安装新的盆式支座。

2.8顶升液压系统

(1)千斤顶布置

采用的PLC控制系统,通过称重的方法,可以分别使各点顶升力可控,并把千斤顶编为前后分组。

完全可以克服上部荷载不均造成的偏心影响。

(2)千斤顶安装

为便于顶升操作,所有千斤顶均按向上方向安放,随着千斤顶的顶升在千斤顶的下方加设垫板,直至到达设计顶升高度。

千斤顶安装时应保证千斤顶的轴线垂直。

以免因千斤顶安装倾斜在顶升过程中产生水平分力。

在每个加力点位置,千斤顶或垫块与梁体及墩台的接触面面积必须经过计算确定,以不超出原结构物混凝土强度范围,保证结构安全。

(3)顶升专用垫块

顶升专用临时钢垫块用在千斤顶下。

临时钢垫块采用250×250×100mm钢结构垫板,两端用螺栓连接。

为适应千斤顶的顶升行程,钢垫块的高度为100mm,以满足不同顶升高度的要求。

为避免顶升过程中支撑失稳,钢垫块间应连接牢固。

(4)限位体系

由于千斤顶安装的垂直误差及顶升过程中其它不利因素的影响,在顶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微小的水平位移,为避免出现此类情况,需设置平面限位装置,限制纵横向可能发生的位移。

(5)称重

①保压试验

a、油缸、油管、泵站操纵台、监测仪等安装完毕检查无误;

b、按计算荷载的70%~90%加压,进行油缸的保压试验5小时;

c、检查整个系统的工作情况,油路情况;

②称重

a、为保证顶升过程的同步进行,在顶升前应测定每个顶升点处的实际荷载。

b、称重时依据计算顶升荷载,采用逐级加载的方式进行,在一定的顶升高度内(1~10mm),通过反复调整各组的油压,可以设定一组顶升油压值,使每个顶点的顶升压力与其上部荷载基本平衡。

c、为观察顶升处是否脱离,可用百分表测定其行程。

d、将每点的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比较,计算其差异量,由液压工程师和结构工程师共同分析原因,最终确定该点实测值能否作为顶升时的基准值。

如差异较大,将作相应调整。

(6)试顶升

为了观察和考核整个顶升施工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及对称重结果的校核,在正式顶升之前,应进行试顶升,试顶升高度10mm。

试顶升结束后,提供整体姿态、结构位移等情况,为正式顶升提供依据

(7)正式顶升

①试顶升后,观察若无问题,便进行正式顶升。

②正式顶升,须按下列程序进行,并作好记录:

a、操作:

按预设荷载进行加载和顶升;

b、观察:

各个观察点应及时反映测量情况。

c、测量:

各个测量点应认真做好测量工作,及时反映测量数据;

d、校核:

数据汇交现场领导组,比较实测数据与理论数据的差异;

e、分析:

若有数据偏差,有关各方应认真分析并及时进行调整。

f、决策:

认可当前工作状态,并决策下一步操作。

③顶升注意事项

a、每次顶升的高度应稍高于垫块厚度,能满足垫块安装的要求即可,不宜超出垫块厚度较多,以避免负载下降的风险;

b、顶升关系到主体结构的安全,各方要密切配合;

c、整体顶升过程中,认真做好记录工作;

d、顶升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工作,应指定专人观察整个系统的工作情况。

若有异常,直接通知指挥控制中心;

e、结构顶升空间内不得有障碍物;

f、顶升过程中,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施工现场。

(7)顶升过程控制

整个顶升过程应保持位移传感器的位置同步误差小于±2mm,一旦位置误差大于2mm或任何一缸的压力误差大于5%,控制系统立即关闭液控单向阀,以确保梁体安全。

顶升完成后,对计算机显示的各油缸的位移和千斤顶的压力情况,随时整理分析,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主梁顶升并固定完成后,测量各标高观测点的标高值,计算各观测点的抬升高度,作为工程竣工验收资料。

(8)支座更换

在千斤顶保持恒压的条件下,设置临时支撑,进行支座更换,待支座设置完毕后,放松千斤顶,待桥梁平稳下降至各支座上时,拆除所有千斤顶。

(9)支撑体系和液压系统拆除

支座安装完成并落梁后,即可进行液压系统和支撑体系的拆除。

①拆除液压系统的管路及其它附件,拆卸千斤顶并移走;

②按从上到下的次序拆除整个支撑体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

③清理现场。

四、保证措施

1.质量体系与保证措施

1.1质量保证体系见: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1.2质量管理机构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以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的工程技术、质检、试验、测量监控四位一体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同时为质检、试验、测量体系配备职业道德良好、工作态度认真、责任心强和技术水平高的工程技术人员,从人员素质上确保工程质量。

质量组织机构见下图:

质量组织机构

1.2.1质量管理机构

为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实现工程质量目标,成立质量自检自控组织机构,按照招标文件,合同条款,设计文件及施工规范要求,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施工工艺,做好工程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开展质量检查工作。

项目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每月组织一次质量检查和评比活动,每月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作业班组实行上、下工序交接检查制度,并对主要项目、关键工序实行跟踪检查,做到预防为主,把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1.2.2质量管理职责

我公司对本工程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建立层层负责的质量岗位责任体系,按其相应职责,权限签订质量终身负责责任状,确保质量控制得到层层落实。

项目经理职责

1)主持全面工作,确保全面履行项目合同的要求。

2)负责所建工程的施工进度、安全、质量、工期、成本和文明施工,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

3)负责对本标段工程施工所需的人力、资金、设备、物资进行资源配置,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4)健全创优奖励机制,对在创优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质量较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并将工程质量作为考核单位和个人的主要内容。

5)贯彻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监督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有权责令其停工或延工,并督促检查处置方案和预防措施。

副经理职责

1)贯彻落实质量体系的运行,对项目部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

2)主持定期的生产交班会,合理组织、协调施工力量,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以争创最大效益。

3)主持定期的安全质量大检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决策处理。

4)就安全、质量方面的问题同上级领导、业主、监理及地方主管部门接口协调。

5)组织领导技术室、设备物资室按相应的验收评定标准验收半成品、成品,确保合格的设备、材料投入生产,合格的半成品转入下道工序。

6)负责质量体系在项目部有效运行,组织定期的质量体系审核工作,改善其运行环境,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7)经常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工程质量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决策处理。

主持召开质量事故分析会,主持重大不合格品的评审并做出处理方案。

8)审批物资采购计划,并及时主持购买满足工程施工需求的物资、材料。

定期审批机械设备配置计划,并主持及时配置机械设备,同时对大型设备的申购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

总工程师职责

1)全面负责本项目的施工技术工作,主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明确技术保证和质量保证要求,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

2)审批关键和特殊工序的施工作业指导书及技术保证措施,主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工作。

督促施工技术室作好以下工作:

技术文件和技术资料的控制,检测设备的控制,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产品的防护和交付,不合格品的控制,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及实施,统计技术的应用及质量记录的控制工作,工程项目创优规划及措施的制订。

3)负责最终检验和试验,组织工程竣工交付。

工程管理部职责

1)组织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负责过程控制,对重大技术难点工作,关键和特殊工序进行施工技术交底,负责施工方案的指导和审核。

2)组织测量室对检测设备及本项目工程控制测量进行控制。

指导试验室对检验和试验状态进行控制。

3)组织工程防护,交付工作,对统计技术的应用负责。

组织提供采购产品的标准及主材计划。

4)严格按验收标准评定质量等级,提出工程质量分析报告。

组织对不合格品的评审及处置,协助总工程师组织工程竣工交付。

5)主持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制定,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验证。

对质量记录的控制工作负责。

6)组织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及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

参加定期的安全、质量大检查及QC小组活动,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7)指导工区技术室根据月施工计划编写作业班组旬日施工计划。

安全质量监察部职责

1)负责质量计划的宣传,落实工作,负责创优计划的策划和落实工作。

2)负责现场自检工作并配合监理工程师作好质量检验工作。

负责工程质量的检验和评比工作,负责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方案及其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工作。

3)编报质量记录

工程试验室职责

1)认真执行现行有关检验和试验的标准、规范和规程。

2)具体负责生产中原材料、工序的检验工作,熟练操作各类仪器设备,按有关要求进行各类检验和试验。

指导、检查和督促检验和试验人员开展工作,积极处理检验和试验工作中的技术问题。

按时收集、整理检验和试验报告,并及时上报。

3)参与不合格工程分析和质量事故调查会议,协助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

不受施工进度问题的干扰和影响,坚持原则秉公办事。

对检验和试验数据负责。

1.3质量保证措施

1.3.1本项目的管理人员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或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并具有一定的施工及管理经验。

1.3.2专业工程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培训,取得上岗证及相应的技术等级证、持证上岗。

1.3.3施工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操作者进行培训。

1.3.4新工人,变换工程人员和特种工种作业人员上岗前对其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1.3.5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每项工作都要由专人负责。

1.3.6按工作进度编制物资与设备需求计划表,力求准确,可靠。

1.3.7机械管理部门要定期维修、保养现场的施工机电设备,保证其满足施工需求。

1.3.8所有进场设备保持良好状态。

1.3.9钢材、水泥等物资采购按ISO9001的采购程序。

1.3.10强化质量意识,认真贯彻落实“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把创优工作贯穿到施工生产的全过程,在施工队伍选配、机构设置、施工方案、管理制度等方面紧紧围绕创优目标,以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为主线,全面组织优质生产。

1.3.11强化以各级第一管理者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配齐配强有关人员,做到各级领导、业务部门、现场指挥、作业班组质量责任明确,考核奖罚及时,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创优积极性。

1.3.12加强与建设、监理、设计单位的密切配合,主动听取监理工程师的意见,实现“四位一体”联合创优的管理格局。

1.3.13选调精干的管理人员及施工队伍,强化职工质量意识教育,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和技术考核,坚持持证上岗制度。

1.3.14健全内部检查制度,质检工程师由上级机构派驻,实行施工技术部门管理,质量检查部门监控的监管分立体制,立足自检自控,确保创优目标实现,将现场质检工程师“一次检查合格率”作为考核指标,提高工程检查的严肃性,权威性。

1.3.15完善激励机制和约束手段,采取定期评比,奖优罚劣,实行质量否决制度,运用经济杠杆作用,确保工程质量。

1.3.16加强工序质量控制,严格按ISO9001质量保证模式组织生产,依据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招标文件与施工合同条款质量要求制定各工序,各环节的操作标准,工艺标准和检查标准,对工序标准的执行情况做出记录,使各工序衔接有序。

1.3.17编制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网络计划。

按网络节点工期要求,分阶段控制,实现均衡生产,为保证工程质量创造条件。

1.3.18经理部设工程试验室,负责全标段的工程试验工作,对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严格检验控制,确保材料质量合格,资料齐全,试验数据准确;采取有效的试验检测手段,控制工程质量,严把计量关,对所有在用计量设备按规定进行检验标定,合格后投入使用。

1.3.19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坚持技术复核,采取有效的技术管理手段提高工程质量,经理部设精测组,负责本标段的控制测量布网与施工阶段复测工作。

工程技术人员做到施工图纸、技术交底、施工测量及时、准确、无误,实行技术交底复核签字制度,所有图纸交底,测量放样资料由技术主管审核签字标识后方能交付施工,各项资料保存完好,以备核查,对收到的设计文件,开工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会审和签认,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解决。

1.4质量管理措施

1.4.1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坚持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

以班组检查与专业检查相结合。

施工班组在上、下班交接前应对当天完成的工程的质量进行自检,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及时予以纠正。

1.4.2各工序工作完成后,由分管工序的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人员组织工班长,按技术规范进行检验,凡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坚决返工处理,直到再次验收合格。

1.4.3工序中间交接时,必须有明确的质量交接意见,每个班组的交接工序都应当严格执行“三工序制度”,即检查上道工序,做好本工序,服务下道工序。

1.4.4每道隐蔽工程完成并经自检合格后,由监理检验,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质量记录和隐蔽工程检查签证资料整理工作。

1.4.5所有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未经签字认可的,禁止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4.6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不合格的隐蔽工程项目,经返工自检和复检合格后,重新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并向驻地监理工程师发出复检申请,经检查认可后,及时签认手续。

1.4.7按竣工文件编制要求整理各项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并按ISO9001质量标准《文件、资料控制程序》分类归档保存。

工序施工中的施工日志、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分项、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记录等资料齐全。

按《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用碳素墨水填写,其内容及签字齐全,具有可追溯性。

1.5分项、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