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机械加工专业专业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3992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5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制高职机械加工专业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五年制高职机械加工专业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五年制高职机械加工专业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五年制高职机械加工专业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五年制高职机械加工专业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五年制高职机械加工专业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0页
五年制高职机械加工专业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0页
五年制高职机械加工专业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0页
五年制高职机械加工专业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0页
五年制高职机械加工专业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0页
五年制高职机械加工专业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0页
五年制高职机械加工专业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0页
五年制高职机械加工专业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0页
五年制高职机械加工专业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0页
五年制高职机械加工专业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0页
五年制高职机械加工专业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0页
五年制高职机械加工专业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0页
五年制高职机械加工专业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0页
五年制高职机械加工专业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0页
五年制高职机械加工专业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0页
亲,该文档总共9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制高职机械加工专业专业教学计划.docx

《五年制高职机械加工专业专业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制高职机械加工专业专业教学计划.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制高职机械加工专业专业教学计划.docx

五年制高职机械加工专业专业教学计划

 

机械加工专业

五年制“三二分段”职业教育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五年制“三二分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现状与行业背景

(一)专业现状与建设发展策略

1、专业建设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通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在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优质教育资源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专业建设成效明显。

但是,全国高职院校专业发展情况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在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灵活,办学活力不足;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脱节,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应用脱节,教学手段和方法针对性不强;师资队伍的数量、质量与结构不能满足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制度尚未建立;毕业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态度不能完全满足工作要求,学校的实训实习条件、职场环境亟待完善,职业精神培养亟需加强等诸多方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专业建设、改革与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

2、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政策策略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实施,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整体提高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教育部、财政部决定2011-2012年实施“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重点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策略,指出了高等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主体功能区定位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提升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水平、条件装备水准和产业服务能力,大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为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实现中国创造战略目标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支撑。

(二)行业背景与专业发展目标

1、行业背景

机械加工专业对接装备制造业,就山西省的产业结构情况来看,装备制造业是继煤炭、焦化、冶金、电力之后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十二五”时期,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将以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高端产品;以大企业大集团、园区、产业集群为抓手,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政策支持,加强军地联合,大力实施自主创新和品牌战略,全力推进“555”工程建设;重点发展煤炭机械、汽车工业、铁路装备、新型电子信息装备、新能源和节能环保装备等到五大战略性装备制造行业,统筹发展重型机械、特色军工民品、纺织机械、液压元件、农业机械等五大传统装备制造行业;加快发展锻造、铸造、钕铁硼深加工、不锈钢深加工、铝镁合金深加工等五大特急装备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化装备制造体系,实现山西装备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

新型产业格局的形成与发展,生产、管理、服务一线迫切需要大量的适应产业领域生产技术发展、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具有高技能和具备良好职业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2、专业发展目标

机械加工专业建设要紧贴地方产业发展状况,积极主动与行业、企业合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

二、人才需求与职业岗位调研分析

为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内容与岗位标准对接,构建基于任务驱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对接岗位标准的课程与课程标准,通过企业调研与岗位考察,明确了岗位任务、岗位职责、工作过程与工作要求等要素,并对岗位从业人员知识、素质、能力明确了要求。

(一)行业人才需求紧缺

从人才市场2012年人才供求情况来看,机械制造业成为最缺人的行业,从普通技术工人到管理人才都十分抢手,各类学校毕业生供不应求,据粗略统计,机械类人才几乎占到所有单位所需人才的四分之一。

(二)职业岗位分布宽广

机械加工专业毕业生就业出路宽,适应岗位分布广泛,职业岗位与人才分布情况见表2-1。

表2-1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职业岗位与人才分布比例表

工作领域

职业岗位

人才分布比例

生产一线

钳工、车工、铣工

数控机床操作工等

46%

装配工

调试员

16%

质量监控

质量员

检验工

10%

设备维修

设备管理员

维修工、机电员

3%

车间技术

工艺员

15%

管理与服务

技术员调度员、计划员、资料管理员、标准化员、营销员、售后技术服务

10%

(三)职业岗位任务明确

依据专项调研、平时调研数据和岗位考察分析,归纳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职业岗位与对应工作任务,专业职业岗位(群)与对应的工作任务见表2-2。

 

表2-2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职业岗位(群)与对应工作任务表

 

1、车间技

术岗位

(1)机械制造工艺设计

1)产品零件图与装配图消化;

2)根据工艺方案、工艺流程的设计,组织车间工艺审核,设备、工装模具调配;

3)机械图样绘制;

4)生产工艺(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机加工工艺)编制、产品装配工艺文件编制物料材料及零部件的各种标准和检测方法制定;

5)编制材料工艺定额和生产工艺定额及监督实施;

6)协助车间按计划组织生产,与质量部门密切合作,分析生产流程冲突,对与工艺有关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及时妥善处理生产现场出现的质量、技术问题;

7)审核车间工艺方案,按工艺流程设计填写生产和装配工艺卡,对现场管理、工艺改进和成本控制进行调研,收集工艺数据;

8)参与新产品的设计开发,针对工艺难题进行技术攻关;协助车间制定新产品的试制工作计划,对准备工作和修改工作实行管理,审核设备工装的使用,并检查设备及工装生产要求符合性;

9)协助工艺主管编制工艺手册、质量控制点指导书等工艺文件,培训操作人员正确地维护并操作已有的和新购设备、工装,配备工位器具,指导员工严格按工艺流程程进行生产;

10)协助车间按规定制定、编写、修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监督、检查各工序员工严格执行;

11)负责车间各种工艺记录的管理和修订工作,认真检查工艺记录的填写和保存情况,检查并指导员工填写好、用好记录,定时收集、整理、装订、归档;

12)负责员工的工艺技术培训工作,组织员工学习工艺规程和各种标准操作程序,教育员工遵守工艺规程,并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保证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正确执行,提高生产操作水平,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13)参加制订(或修订)半成品、成品及原材料质量标准和成品等级标准,并贯彻执行。

14)参加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质量事故及设备事故的分析调查工作,积极开展技术进步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并组织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15)负责建立车间工序控制点,并严格检查执行情况,使产品生产处于受控状态。

16)负责组织技术分析工作,重点是质量、效率、定额等方面,每月分析各技术经济指标波动的原因并对各岗位进行考核。

17)负责试制室工艺装备等多种机加工工艺流程编制、工时定额拟定。

 

续表2-2

岗位(群)

岗位任务

1、车间技

术岗位

(2)机械零件设计

1)开发与设计机械零部件,如:

机械传动与机构设计,机械零件材料选用与结构设计;通用件与标准件的选用等;

2)绘制产品零部件图及装配图;

3)产品的可行性分析、验证;

4)机械零部件、工装夹具、模具设计,绘制产品工程图纸及装配图;

5)负责改进产品及加工制造工艺,持续降低成本等相关设计;

6)负责生产及检验用工具的设计及相关工作;

7)对图纸、说明书、产品样本进行分类管理,测绘备件、修改图纸并确认与会签;

8)跟踪加工过程,对现场提供技术支持。

(3)机械制造工艺装备设计

1)负责新产品开发、老产品改进所需的工艺装备设计;确保工艺装备设计的实用性设备与通用工装选用;专用工艺装备设计与验证。

2)负责协助试制室工艺装备制造过程中关于设计图纸出现问题的解决。

3)负责完成工艺装备验收的监督及工艺装备使用的培训。

4)负责工艺装备材料及辅料的消耗定额的监督实施。

5)负责解决生产过程中因工艺装备出现的技术问题。

6)负责生产过程中工艺装备的创新设计工作。

7)贯彻执行技术规范和开发流程。

8)按计划推进表要求完成设计工作并按期如实进行工作汇报。

9)新产品开发、老产品改进工艺规程的编制。

确保工艺文件的完整性、正确性、统一性。

工艺装备材料及辅料的消耗定额的制定。

10)生产车间工艺装备平面布置图设计,对工位设置与物流流向的合理性、通道的通畅性负责。

11)对生产线操作员工工艺培训、质量意识教育、工作技能培训及考核。

12)贯彻执行技术规范和开发流程。

13)按计划推进表要求完成设计工作并按期如实进行工作汇报。

14)完成工艺科长、技术部长交办的其它任务。

(4)机械制造工艺实施

1)工艺试验;现场工艺安排;工艺规程贯彻;工艺实施与生产技术服务;

2)协助车间按规定制定、编写、修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监督、检查各工序员工严格执行;

3)负责车间各种工艺记录的管理和修订工作,检查工艺记录的填写和保存情况,检查并指导员工填写好、用好记录,定时收集、整理、装订、归档;

4)负责员工的工艺技术培训工作,组织员工学习工艺规程和各种标准操作程序,教育员工遵守工艺规程,并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保证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正确执行,提高生产操作水平,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5)参加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质量事故及设备事故的分析调查工作,积极开展技术进步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并组织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6)负责建立车间工序控制点,并严格检查执行情况,使产品生产处于受控状态。

续表2-2

2、生产一

线岗位

(1)原材料与毛坯准备

1)原材料准备;

2)毛坯种类选用与制造方法确定;

3)金属材料热处理工序安排。

(2)机械零件加工

1)机械零件图纸识读,CAD制图软件熟练使用,会PRO/E或UG等三维制图软件;

2)图纸消化,工艺文件消化,分析工序任务与要求;

3)机床操作与保养;

4)刀具与工装的选用和调整;

5)机械零件加工精度测量;

6)具备处理工艺问题的能力;

(3)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

1)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2)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3)数控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

(4)特种加工设备操作与控制

1)特种加工设备操作、调试与夹具安装、调整,装卡工件;

2)操作线切割机床,对零件进行成型加工;

3)操作线切割机床,操作电火花机床;

4)维护保养机械设备、工装设备,排除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

(5)先进制造工艺设备操作与控制

1)机械零件三维造型设计;

2)数控加工程序自动编程;

3)机械CAD/CAM集成制造加工;

(6)机械产品装配

1)装配工艺规程贯彻;2)机械产品装配与调试。

3、质量控制与检验岗位

(1)机械加工质量控制与检测

1)完成对产品的进料检验;

2)加工过程检验,根据检测结果对工序做出判定,即过程各个要素是否处于正常的稳定状态,从而决定工序是否应该继续进行生产;

3)根据检测结果对产品做出判走,即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格和标准的要求;

整机装配检验;

4)负责整机调试出厂检验,检验报告和调试报告的收集汇总,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反馈;

5)负责对外协机加工件、标准件、零配件的检验;

6)产品的最终检验等工作进行监督、审查;

7)问题处理、协调与跟踪;

8)其他上级交代的工作事项。

(2)质量管理与运行

1)开展车间生产服务,进行机械加工质量控制;

2)严格执行质量体系文件和检验方法;

3)对检测过程中分析的质量问题要编制检验与质量分析报告。

4、设备运行与管理岗位

(1)设备机修保养

1)典型机床部件的拆装与维护;机床液压、气动传动系统运行与维护;

2)负责从设备调试开始到设备的大故障维修的履历管理,内容包括设备基本情况、维修书、改善报告书等相关文件组织填写、归档存位,定期整理工作;

3)制定维修作业计划,制定周、月、年预防维修日历计划,制定点检预防计划;

4)制定零部件维修内容、修理方案及技术要求,负责维修车间零部件维修管理工作;

5)制定安装支援计划,验收、调试新设备,并向维修班讲解机械原理及修理要领,解决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设备电修保养

1)电子电气线路性状检测与元器件选配;

2)机床电气系统运行与维护;

3)PLC控制系统的控制与运行;

4)制定维修作业计划,制定周、月、年预防维修日历计划,制定点检预防计划;

5)制定电气部件维修内容、修理方案及技术要求,负责维修车间电气部件维修管理工作;

6)制定安装支援计划,验收、调试新设备,并向维修班讲解电气原理及修理要领,解决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机械设备安装、调试、检测、维修与管理

1)机床性能状态指标与精度检测;

2)机床安装、调试与维护;

3)机械生产设备保养计划、定期预防性维修计划、抢修预案制订。

5、产品营销与售后技术服务等岗位

1)国内外技术交流、用户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安装及售后技术服务;

2)熟悉企业产品市场动态;

3)对产品出现一般问题能予以解决;

4)收集、汇总、分析、传递、管理、市场信息;

5)对“三包”零件的组织、协调、发运;

6)生产调度与其它管理。

(四)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准确

(1)典型工作任务归纳与提炼

通过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在实践专家对其职业生涯成长历程起重要作用的具有代表性、具有职业性的工作任务进行归纳的基础上,结合专业职业岗位考察与调研分析,全面提炼出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18项,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和完整的工作过程性。

职业岗位与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见2-3。

 

表2-3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职业岗位(群)与对应典型工作任务

岗位(群)

典型工作任务

工艺员

与车间

技术员

机械传动与机构设计

机械零件设计

机械零件工作图与装配图绘制

机械制造工艺编制与实施

机械制造工艺装备设计及验证

机床

操作工

原材料与毛坯准备

机械零件加工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

先进制造工艺设备操作与控制

数控自动编程与加工

装配工

机械产品装配

质检员

检验工

机械加工质量指标分析与检测

机械加工质量指标控制

质量体系文件编制与控制

设备员

维修工

机械传动系统与机构装调与维护

电路测试与维修

机械设备液气电控制系统运行与维护

机械设备安装、测试、维护与管理

(2)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典型工作任务能呈现出该职业的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形式,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

主要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见附表2-4。

 

表2-4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工作任务

工作岗位

工作步骤

工作对象

工作方法

使用工具

工作组织/方式

工作要求

与其他任务的关系

所需的知识与能力

机械

常用机构与

传动设计

机械

操作工

维修工

车间

技术员

首先熟悉所使用机械中机械常用机构与传动的工作原理、功用、特性、设计基本理论

然后正确进行机械设备的操作、使用、维护与维修,充分发挥机械的工作性能

最后根据工作需求对设备进行改进、创新设计

机械设备

工作需求

按机械常用机构与传动设计工作原理

工作需求

机械设备操作说明

计算机

网络

机械设计手册

个人操作

个人设计

团队协作

读懂机械设备使用说明

正确操作、使用、维护与维修

找出使用不足关键技术

按工作需求改进设备、创新设计

机械工程材料知识的应用

工程力学理论的应用

公差配合与测试技术的应用

机械零件工作图与装配图绘制的应用

相关知识

机械常用机构、机械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要领

机械常用机构与传动设计的方法、步骤及基本知识

有关技术标准和技术资料

新概念和新技术的发展

职业能力

熟练掌握机械常用机构、机械传动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形成机械常用机构与传动设计思路

熟练进行机械常用机构与传动设计

职业素质

认真对待工作

注意科学安排任务

注重沟通交流

注重合理化建议

续表2-4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工作任务

工作岗位

工作步骤

工作对象

工作方法

使用工具

工作组织/方式

工作要求

与其他任务的关系

所需的知识与能力

机械

零件设计与选用

机械

操作工

维修工

车间

技术员

首先熟悉所使用机械中机械零件的功用、组成、类型、特点及设计、选用基本理论

 

然后正确进行机械设备的操作、使用、维护与维修,充分发挥机械的工作性能

最后根据工作需求对设备进行改进、创新设计

机械设备

工作需求

按机械零件设计与选用准则

工作需求

机械设备操作说明

计算机

网络

机械设计手册

个人操作

个人设计

团队协作

读懂机械设备使用说明

正确操作、使用、维护与维修

找出使用不足关键技术

按工作需求改进设备、创新设计

机械工程材料知识的应用

工程力学理论的应用

公差配合与测试技术的应用

机械常用机构与传动设计的应用

机械零件工作图与装配图绘制的应用

相关知识

机械零件的功用、组成、类型、特点及设计、选用基本理论

机械零件设计与选用的方法、步骤及基本知识

有关技术标准和技术资料

新概念和新技术的发展

职业能力

熟练掌握机械零件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

形成机械零件设计与选用的思路

熟练进行机械零件设计与选用

职业素质

认真对待工作

注意科学安排任务

注重沟通交流

注重合理化建议

续表2-4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工作任务

工作岗位

工作步骤

工作对象

工作方法

工作依据

使用工具

工作组织/方式

工作要求

与其他任务的关系

所需的知识与能力

原材料与毛坯准备

机床操作工

材料员

工艺员

1.工艺员根据零件图纸或工艺文件选择原材料与毛坯类型;

2.型材备料;

3.铸、锻件毛坯图纸设计与制备;

4.根据图纸要求检验材料与毛坯;

材料;

毛坯

按照相关技术文件和生产计划,单独或合作实施

生产

计划;

零件

图纸;

工艺

技术

文件;

切割机床

刀具

工具

量具

检测仪器

1.技术部门工艺交底;

2.生产部门下达任务;

3.车间分工备料或制备毛坯;

合理选择机床、刀具

夹具、检测仪器

严格按工艺文件组织实施

按图纸要求检测零件

认真清理加工现场

图纸与工艺文件的消化

 

工艺实施

机械加工质量检测与控制

相关知识

零件图纸的绘制与识读

零件材料及热处理

机床、刀具、夹具的安装与使用

职业能力

熟练掌握机床操作规程

严格按照工艺实施加工

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根据加工情况调整加工参数

职业素质

安全文明操作

注重节能、环保要求

合作协调沟通

总结经验共享资源

续表2-4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工作任务

工作岗位

工作步骤

工作对象

工作方法

工作依据

使用工具

工作组织/方式

工作要求

与其他任务的关系

所需的知识与能力

机械零件加工

机床操作工

生产技术员

工艺员

1.根据零件图纸或工艺文件选择机床、刀具、夹具、量具、工具等;

2.加工前准备及调试机床;

3.按照工艺规程进行工艺实施;

4.根据图纸要求检验零件;

5.现场清理及设备保养

机械零件图纸;

工艺技术文件;

机床;

机械零件

按照相关技术文件资料,单独或合作实施

生产计划资料;

零件图纸;

工艺技术文件;

机床安全操作规程。

机床

刀具

夹具

工具

量具

检测仪器

1.生产部门下达任务;

2.技术部门领取工艺文件资料;

3.库房领取毛坯件及相应刀具等;

4.现场组织实施加工;

合理选择机床、刀具

夹具、检测仪器

严格按工艺文件组织实施

按图纸要求检测零件

认真清理加工现场

图纸与工艺文件的消化

原材料与毛坯准备

工艺实施

刀具与工装的选用和调整

机械加工质量检测与控制

相关知识

零件图纸的绘制与识读

零件材料及热处理

机床、刀具、夹具的安装与使用

职业能力

熟练掌握机床操作规程

严格按照工艺实施加工

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根据加工情况调整加工参数

职业素质

安全文明操作

注重节能、环保要求

合作协调沟通

总结经验共享资源

 

续表2-4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工作任务

工作岗位

工作步骤

工作对象

工作方法

工作依据

使用工具

工作组织/方式

工作要求

与其他任务的关系

所需的知识与能力

机械产品

装配

维修工

设备管理员

装配工

首先装配工艺分析绘制装配简图

然后编制装配工艺规程

最后装配调试

机械零部件

机械产品

 

按任务计划

依据装配工艺文件

图纸

量具

装配工具

个人操作

团队合作

熟练装配术语

绘制装配简图

会合理选用工量具

熟悉常用装配拆卸方法

故障诊断

机械产品的安装与调试

日常保养维护

相关知识

绘识图能力

公差配合

机械加工知识

钳工知识

职业能力

故障诊断能力

机械零部件张培方法

零部件的清洗

零部件的测量

职业素质

认真对待工作

注意科学安排任务

注重团队合作

注重合理化建议

 

续表2-4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工作任务

工作岗位

工作步骤

工作对象

工作方法

使用工具

工作组织/方式

工作要求

工作依据

与其他任务的关系

所需的知识与能力

机械设备液气电控制系统运行与维护维修

设备员

维修工

操作工

1.故障诊断,明确故障原因

2.零部件维修内容、修理方案及技术要求;

3.负责维修车间零部件维修管理

4.机械生产设备保养计划、定期预防性维修计划、抢修预案制订

设备图纸

设备实物

1.利用诊断工具确定故障产生原因

2.制定维修方案、时间、人员及维修应达到的技术要求

3.制定设备保养计划、定期预防性维修计划、抢修预案

机修

工具

电修

工具

个人操作

团队合作

快速准确诊断排除故障

依据维修操作规程

 

依据机械设计手册

机械零件设计

机械产品装配

质量控制与检测

机械工艺实施

相关知识

液压、气动知识的应用

电气控制知识的应用

机械设计传动知识应用

维修管理知识应用

职业能力

1.熟练掌握常见故障诊断、维修步骤及方法

2.能够熟练使用维修工具;

3.掌握常用液压、气动元件性能、工作原理

4.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