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投资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4236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工商银行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工商银行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工商银行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工商银行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工商银行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中国工商银行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中国工商银行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中国工商银行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中国工商银行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中国工商银行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中国工商银行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中国工商银行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中国工商银行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中国工商银行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工商银行投资分析报告.docx

《中国工商银行投资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工商银行投资分析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工商银行投资分析报告.docx

中国工商银行投资分析报告

中国工商银行投资分析报告(股票代码:

601398)

姓名:

王耀学号:

2010119107

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银行业投资的行分析

1现状解析

2投资环境分析

3未来发展分析

第二部分:

对中国工商银行投资的基本分析

1中国工商银行现状分析

2发展前景分析

第三部分:

对中国工商银行投资的技术分析

1.K线图分析

2市场走势分析

第一部分.中国银行业投资的行业分析

内容:

1现状解析:

银行业在中国金融业中处于主体地位。

按照银行的性质和职能划分,中国现阶段的银行可以分为三类:

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策性银行。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整个银行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有力的支持中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截至2010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95.3万亿元,比2009年增长19.9%;负债总额89.5万亿元,比2009年增长19.2%;所有者权益5.8万亿元,比2009年增长31.2%。

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市场份额进一步发生变化。

从机构类型看,资产规模较大的依次为:

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银行,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份额分别为49.2%、15.6%、14.9%。

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外资银行资产份额比2009年分别上升1.06、0.78、0.60、0.24、0.13个百分点;大型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资产份额分别下降2.11、0.71个百分点。

  2011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包括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资产规模继续稳步增长,截至2011年三季度末,总资产余额达83.3万亿元,比2010年同期长16.7%;负债规模达78万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16.2%。

经济长期持续高增长为银行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国内商业银行五年的股份制改造使其内部权责明晰、流程合理、效率提升,银行业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得以改善,收益大幅提高,进入长期可持续快速增长之中。

尽管受宏观调控影响,经济增长有所回落,但预计银行业上市公司利润在08年、09年仍将分别增长50%以上、20%—30%。

  2投资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与政策

  1、宏观经济

  GDP增长从高位回落至10.1%,CPI从8.4回落7.1,宏观经济预警监测指数回落114.9(100为理想水平),先行指数为102.3(1996年为100,下同);一致指数为103.1;滞后指数为102.5。

经济过热危险解除,经济处于稳定运行状态的“绿灯区”。

说明经济运行整体向宏观调控目标转化,经济软着落预期加大,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增强。

  2、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可能兼顾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双重目标,CPI与GDP增幅组合有三种,即7、10组合;8、9组合、9、8组合。

  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9%,中国社会可承受通胀8%。

宏观政策应在抗通胀的同时避免硬着陆,处理好通胀与增长的关系,即“抑制通胀绝不意味着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

在不利的外部环境下,调控目标应趋向中游8、9组合。

目前,经济运行接近好的7、10组合。

  3、经济不确定因素

  CPI仍处高位,且PPI连续数月大于8,未来受PPI向CPI传导影响,及油、电等资源品价格进一步调整压力,消化各种大宗商品上涨,使CPI在未来几年将始终高位运行,协调各方利益,实现经济可持续较快增长成为考验政府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志。

  油价目前从高位回落,可能有所波动,但从大国博弈的角度看,中期调整趋势难以动摇。

  二、货币增量与经济增长

  1、经济发展促社会财富爆炸性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金融机构存款,银行存贷款快速增长,2007年末各项金融机构存款额达40.43万亿元。

虽然进行宏观调控,M2增速、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速有所回落,但仍接近20%。

截至2008年6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为57.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0%。

  2、中国经济模式特点及对银行业影响

  中国经济模式特点:

高积累、高投入、非均衡(投资与消费、地区之间、不同阶层之间)是中国经济最大特点,使M2增速与GDP增速比(即国民经济货币化率)极高(在2倍左右)成为常态。

高的M2增速与中国特殊的投资体制中国信贷资金不可避免的呈现高增长。

3未来发展分析

未来中国经济结构将更加优化,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继续提升,中国宏观经济仍将保持6-8%高速增长,中国银行业将继续得益于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

由于外部环境的改变,中国银行业将实施更加多元化的经营战略。

1、个贷断供影响资产质量

  以全国房价降幅最大深圳为例,深圳人民银行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12月末,深圳个贷余额为1421.3亿元;2006年12月末的个贷余额为1719.7亿元,增幅为21%,2007年底,接近2300亿元。

个贷中90%为房贷,至08年6月末,个贷不良率低于1%,远低于其它资产的不良率。

  08年6月,“国房景气指数”降幅趋缓,全国第二季度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9.2%,房屋销售价格涨幅比上季度低1.8个百分点。

房贷断供仅是个案不会在全国大量发生,房贷仍是银行资产中的优质资产。

  2、利率调整

  为应对物价过快增长,目前采用了货币从紧控制总需求,行政干预价格、财政支持增加农副产品供给等,对抑制物价过快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经济中冷热兼具情况下,货币政策维稳、财政政策对过冷行业必要支持成为管理层的主流意识,也是今后一段时间的政策走向,在物价持续下跌的时加息可能性不大。

第二部分:

对中国工商银行投资的基本分析

1中国工商银行现状分析

2010年,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商银行”)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主动适应全球金融监管变革要求,融入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大局,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巩固了全球市值最大、客户存款第一和盈利最多的大型上市银行地位,拥有优质的客户基础、多元的业务结构、强劲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截至年末,工商银行拥有397,339名员工,通过16,227家境内机构、203家境外机构和遍布全球的逾1,562家代理行以及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和自助银行等分销渠道,向412万公司客户和2.59亿个人客户提供广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基本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为主体,跨市场、国际化的经营格局,在商业银行业务领域保持国内市场领先地位。

  2010年末,总资产达134,586.2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735.69亿元,增长14.2%;总负债达126,369.6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5,308.46亿元,增长13.8%;总市值达2,335亿美元,居全球上市银行之首。

2010年实现净利润1,660.25亿元,较上年增长28.4%,增幅同比加快了12.0个百分点,继续稳居全球最盈利银行地位;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和加权平均权益回报率分别为1.32%和22.79%,处于全球银行业领先水平;每股收益为0.48元,较上年增加0.10元;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连续11年保持双下降,不良率降至1.08%。

受益于经营结构的优化、再融资的完成以及利润留成比例的适当扩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12.27%和9.97%,资本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2010年,工商银行积极应对宏观环境变化,加快经营结构调整,推进公司金融业务转型。

合理配置信贷资源,推进信贷结构调整,保持市场领先优势。

加强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互动,发展投融资顾问、债务融资工具承销、银团贷款业务,满足客户多元化融资需求。

加快现金管理、资产托管、养老金和对公理财等业务发展,优化公司金融业务结构。

支持中资企业“走出去”项目,拓展海外业务市场,加快发展跨境人民币业务,提升全球服务能力。

推进分层营销体系改革,构建差别化客户服务体系,提升优质客户服务水平。

荣获英国《金融时报》“中国最佳公司银行”称号。

2010年末,公司客户412万户,比上年末增加51万户;有融资余额的公司客户10.2万户,增加1.8万户。

  对公存贷存款业务方面。

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把握信贷投放总量、节奏和投向,优化信贷结构,实现信贷业务平稳健康发展,年末境内公司类贷款余额47,003.4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425.57亿元,增长18.8%。

利用机构网络优势,加强对产业链客户集群、城市圈客户群等营销,吸引和集聚客户资金,年末境内公司存款余额54,713.0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828.19亿元,增长14.3%。

根据人民银行数据,2010年末,工商银行公司类贷款和公司存款余额保持同业第一,市场份额分别为12.2%和12.8%。

  中小企业业务方面。

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不断完善产品体系,扩展专营机构覆盖面,累计建成1,200余家小企业专营机构,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荣获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优秀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称号,蝉联中国中小企业家年会组委会“全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十佳商业银行”奖项。

2010年末,有融资余额小企业客户63,081户,比上年末增加18,838户。

  机构金融业务方面。

与多家证券公司合作推出第三方存管开户预约等新产品,业务保持较快增长,客户数及资金量均居同业首位。

推广银银平台业务,延伸同业合作领域,国内代理行数量增至109家。

深化银保业务合作,提升代理保险业务量,推动在资产托管、现金管理和银行卡等多个业务领域合作。

巩固与政府机构客户合作关系,保持代理财政收付业务和预算单位公务卡发卡量同业领先。

  结算与现金管理业务方面。

推广结算积分和结算套餐服务,提升“财智账户”品牌知名度,把握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机遇,积极营销非金融机构支付代理业务。

2010年末,对公结算账户505万户,比上年末增加65万户,全年实现对公人民币结算量87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0.2%,继续领跑同业。

依托全球现金管理系统功能,巩固同业领先优势,连续第四年分别被《财资》、《金融亚洲》授予“中国最佳现金管理银行”称号,并荣获《亚洲银行家》首届“中国现金管理成就奖”。

2010年末,现金管理客户50.8万户,比上年末增长77.0%。

投资银行业务方面。

加快投资银行产品结构调整,推动投资银行业务快速发展。

创新推出股权投资基金主理银行业务,拓宽企业股权融资渠道。

拓展债券承销业务,全年主承销各类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2,070亿元,稳居境内市场第一。

投资银行业务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蝉联《证券时报》“最佳银行投行”称号。

2010年,投资银行业务收入155.06亿元,比上年增长23.7%。

  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业务方面。

累计完成53家境内外机构单证业务集中,新设合肥、成都单证分中心,提升单证和贸易融资业务集约化经营能力。

加快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在本行开立境内人民币清算账户的境外机构和代理行覆盖至31个国家和地区,初步形成全球人民币同业清算网络。

2010年,境内分行贸易融资累计发放9,747亿元,比上年增长43.4%,其中国内贸易融资6,244亿元,增长66.8%。

境内分行累计办理国际结算7,827亿美元,增长43.4%,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资产托管业务方面。

托管保险资产规模近万亿元,市场占比提升至39%。

全球托管业务稳步发展,托管QFII客户数位居中资银行首位,托管QDII资产规模保持市场领先。

推出“安心账户”资金托管业务,推广银行理财产品、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计划和股权投资基金托管等新兴托管业务,优化托管业务结构。

蝉联《全球托管人》、《环球金融》和《财资》等知名财经媒体中国最佳托管银行奖项。

2010年末,托管资产总净值28,75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9.2%。

  养老金业务方面。

发挥综合竞争优势,加大市场拓展力度。

推出“如意养老3号”企业年金计划产品,丰富业务和产品体系,扩大品牌影响力。

投产养老金综合管理系统,提升养老金服务和业务管理水平。

2010年末,共为22,790家企业提供养老金管理服务,比上年末增加4,470家;受托管理养老金427亿元,管理养老金个人账户912万户,托管养老金基金1,487亿元。

  贵金属业务方面。

形成实物类、交易类、融资类和理财类四大产品系列,推出多款品牌贵金属产品,推广品牌金积存业务,推出账户白银产品和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白银延期交收业务。

开展黄金租赁和黄金质押融资业务,推出首支挂钩实物贵金属理财产品——“如意金”复合型理财产品。

2010年,贵金属业务交易量2.44万吨,比上年增长23.6倍。

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清算量1,288亿元,继续保持同业领先。

  对公理财业务方面。

推出收益递增型分段计息理财产品、可赎回固定收益理财产品,拓展股票收益权理财产品、结构化证券投资理财产品等资本市场类投资产品,提升理财产品收益水平。

推出“如意人生”养老金系列理财产品,延伸理财产品功能。

荣获《21世纪经济报道》“最佳资产管理团队”称号。

2010年,累计销售对公理财产品21,655亿元,比上年增长20.6%。

[个人金融业务]

  2010年,工商银行加快个人金融业务经营管理体制转型,推进“强个金”战略实施,打造中国第一零售银行。

积极开发以商品交易市场为代表的新市场,拓宽个人金融业务领域。

构建工银商友俱乐部等新型营销平台,创新客户拓展方式,探索新的客户关系模式。

推动储蓄存款和理财业务良性互动发展,巩固储蓄存款和理财业务市场地位,扩大个人客户金融资产总量。

依托自身金融资源优势,加快银行卡、私人银行业务发展。

加快个人客户星级评价服务体系应用,拓展优质客户,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荣获《亚洲银行家》“中国最佳零售银行”称号。

2010年末,个人客户2.59亿个,其中个人贷款客户685万个。

根据人民银行数据,2010年末,储蓄存款和个人贷款余额均列同业首位,市场份额分别为17.1%和14.5%。

  储蓄存款方面。

以工银商友俱乐部、名人理财俱乐部等新平台为载体,拓展新的客户群体,拓宽存款资金渠道。

加强与对公业务联动营销,通过代发工资业务,推动集团式、批量式客户拓展。

2010年末,境内储蓄存款余额52,436.5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832.25亿元,增长12.5%。

其中,活期储蓄存款增加4,444.77亿元,增长24.6%;定期储蓄存款增加1,387.48亿元,增长4.9%。

  个人贷款方面。

紧密结合商品消费,大力发展个人消费贷款。

在商贸集群、产业集群资源丰富地区,拓展商户经营贷款。

积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推出个人小额贷款。

加快产品创新,推出个人循环贷款“卡贷通”和网络融资业务“网贷通”,充实个人信贷产品体系。

2010年末,境内个人贷款16,331.9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263.42亿元,增长35.3%,其中个人消费贷款增加1,099.30亿元,增长69.7%。

  个人理财业务方面。

加快银行类理财产品创新,相继推出中秋、国庆主题理财产品,可转债理财产品等。

大力推广期交、保障型保险产品,全年代理个人保险产品销售885亿元,比上年增长22.2%。

代理开放式基金销售3,561亿元,保持同业领先。

代理国债销售715亿元,稳居同业首位。

2010年,境内销售各类个人理财产品23,739亿元,比上年增长55.4%,其中销售个人银行类理财产品18,577亿元,增长109.4%。

  私人银行业务方面。

为个人金融资产在8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客户,提供涵盖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顾问咨询、私人增值以及跨境金融等内容的私人银行服务。

成立北京、上海、广州等十家私人银行分部,形成覆盖国内重点经济区域的业务布局。

荣获《欧洲货币》“中国最佳私人银行”和《21世纪经济报道》“年度中资优秀私人银行品牌”称号。

2010年末,私人银行客户突破1.8万户,管理资产3,543亿元。

[个人金融业务]

  2010年,工商银行加快个人金融业务经营管理体制转型,推进“强个金”战略实施,打造中国第一零售银行。

积极开发以商品交易市场为代表的新市场,拓宽个人金融业务领域。

构建工银商友俱乐部等新型营销平台,创新客户拓展方式,探索新的客户关系模式。

推动储蓄存款和理财业务良性互动发展,巩固储蓄存款和理财业务市场地位,扩大个人客户金融资产总量。

依托自身金融资源优势,加快银行卡、私人银行业务发展。

加快个人客户星级评价服务体系应用,拓展优质客户,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荣获《亚洲银行家》“中国最佳零售银行”称号。

2010年末,个人客户2.59亿个,其中个人贷款客户685万个。

根据人民银行数据,2010年末,储蓄存款和个人贷款余额均列同业首位,市场份额分别为17.1%和14.5%。

  储蓄存款方面。

以工银商友俱乐部、名人理财俱乐部等新平台为载体,拓展新的客户群体,拓宽存款资金渠道。

加强与对公业务联动营销,通过代发工资业务,推动集团式、批量式客户拓展。

2010年末,境内储蓄存款余额52,436.5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832.25亿元,增长12.5%。

其中,活期储蓄存款增加4,444.77亿元,增长24.6%;定期储蓄存款增加1,387.48亿元,增长4.9%。

  个人贷款方面。

紧密结合商品消费,大力发展个人消费贷款。

在商贸集群、产业集群资源丰富地区,拓展商户经营贷款。

积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推出个人小额贷款。

加快产品创新,推出个人循环贷款“卡贷通”和网络融资业务“网贷通”,充实个人信贷产品体系。

2010年末,境内个人贷款16,331.9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263.42亿元,增长35.3%,其中个人消费贷款增加1,099.30亿元,增长69.7%。

  个人理财业务方面。

加快银行类理财产品创新,相继推出中秋、国庆主题理财产品,可转债理财产品等。

大力推广期交、保障型保险产品,全年代理个人保险产品销售885亿元,比上年增长22.2%。

代理开放式基金销售3,561亿元,保持同业领先。

代理国债销售715亿元,稳居同业首位。

2010年,境内销售各类个人理财产品23,739亿元,比上年增长55.4%,其中销售个人银行类理财产品18,577亿元,增长109.4%。

  私人银行业务方面。

为个人金融资产在8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客户,提供涵盖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顾问咨询、私人增值以及跨境金融等内容的私人银行服务。

成立北京、上海、广州等十家私人银行分部,形成覆盖国内重点经济区域的业务布局。

荣获《欧洲货币》“中国最佳私人银行”和《21世纪经济报道》“年度中资优秀私人银行品牌”称号。

2010年末,私人银行客户突破1.8万户,管理资产3,543亿元。

[银行卡业务]

2010年,工商银行加强市场拓展,加快银行卡产品创新和服务水平提升,进一步巩固同业领先地位。

2010年末,银行卡发卡量3.5亿张,比上年末增加6,560万张。

全年银行卡消费额22,395亿元,比上年增长49.5%;银行卡业务收入136.87亿元,增长45.5%。

信用卡业务方面。

启动星级客户信用卡营销活动,加大交通卡、联名卡等优质项目推广力度,扩大发卡规模。

境内首家推出网上办卡业务,拓宽发卡渠道,提升发卡效率。

VIP客服中心新增34家,电话服务白金卡专线和集团专线投入使用,服务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蝉联美国《读者文摘》信用卡发卡银行类信誉品牌金奖。

2010年末,信用卡发卡量6,366万张,比上年末增加1,165万张;实现年消费额6,383亿元,比上年增长42.2%;境内信用卡透支余额915.61亿元,增加546.85亿元,增长148.3%。

信用卡发卡量、消费额、透支额均保持同业领先。

借记卡业务方面。

加快借记卡产品创新,推出工银商友卡、杨澜•灵通卡、嫣然天使基金灵通卡和淘宝灵通卡等主题卡,以及电信联名卡、公积金卡等联名卡,丰富灵通产品线,扩大发卡量。

发挥芯片卡业务科技领先优势,推出亚运灵通卡、宝贝成长卡等多款芯片借记卡,提升产品竞争力。

开展多种专项主题和区域性营销推广活动,增强客户刷卡消费意识,扩大刷卡消费额。

2010年末,借记卡发卡量2.91亿张,比上年末增加5,395万张;年消费额16,012亿元,增长52.7%。

[电子银行业务]围绕全行发展战略,推进电子银行向集交易、营销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业务平台转型。

全年共推出49项新产品,优化和完善155项原有产品功能,巩固电子银行核心竞争能力,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2010年,电子银行交易额比上年增长37.2%,电子银行业务笔数占全行业务笔数比上年提高9.0个百分点至59.1%,交易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发挥。

  网上银行方面。

推出企业网上银行跨境外汇汇款、个人网上银行在线财务分析系统以及同时覆盖企业和个人网上银行客户的全球账户管理业务,丰富网上银行产品体系开展网上银行资产业务创新,推出供应链金融平台、网贷通等新功能。

加快海外网上银行推广,在15家境外机构开通网上银行服务。

2010年末,企业网上银行客户比上年末增长26.5%,年交易额增长46.6%;个人网上银行客户增长27.7%,年交易额增长60.1%。

荣获《亚洲银行家》“中国最佳网上银行”、《环球金融》“中国最佳个人网上银行”等奖项。

  电话银行方面。

完成一体化电话银行工程建设,完善电话银行运营管理,实现全行坐席资源灵活调配。

推出短信客服,有效分流电话银行座席业务量,拓宽95588服务渠道。

电子银行中心(合肥)和电子银行中心(石家庄)投入运营,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推进海外电话银行中心建设,在工银加拿大、工银印尼和法兰克福分行开通电话银行服务。

手机银行方面。

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加快移动金融产品创新步伐,推出手机银行理财、贷款和向境外VISA卡汇款等新功能,丰富手机银行产品体系。

推进手机门户、电子地图等产品创新,拓展移动营销服务外延。

手机银行客户数量和交易额保持快速增长。

  自助银行方面。

优化自动柜员机选址布局,优化自助终端交易流程,丰富自助终端业务功能,提高自助设备使用效率。

2010年末,拥有自助银行11,414家,比上年末增长30.8%;自动柜员机42,868台,增长25.8%。

自动柜员机交易额33,753亿元,增长64.9%。

2发展前景分析

国际化经营

工商银行全面推进国际化经营战略,2010年国际市场布局取得新突破,抓住后金融危机阶段的有利机遇,新兴与成熟市场并举,加快境外机构申设和并购步伐。

河内分行、工银马来西亚和阿布扎比分行相继开业;完成对加拿大东亚银行、泰国ACL银行的股权收购并分别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加拿大)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泰国)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工银亚洲私有化;收购富通北美证券清算部门成立工银金融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签署金盛人寿股权买卖交易相关法律协议;巴黎分行、阿姆斯特丹分行、布鲁塞尔分行、米兰分行、马德里分行和巴基斯坦机构(卡拉奇分行、伊斯兰堡分行)申设境外监管审批顺利完成;韩国、印尼西亚、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二级网络拓展和本地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截至2010年末,工商银行在2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03家境外机构,其中境外分行及其分支机构21家,境外控股公司及其分支机构181家;与132个国家和地区的1,453家境外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

基本建成跨越亚、非、欧、美、澳五大洲,渠道多样、层次分明、定位合理、运营高效的全球金融服务网络。

境外机构(含境外分行、境外子公司及对标准银行投资)总资产757.27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35.21亿美元,增长45.1%;税前利润11.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2%,包括新设机构在内的全部境外经营机构均实现盈利。

[科技领先]

  工商银行以先进的信息科技持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2010年13项科技成果被人民银行评为年度银行科技发展奖,并荣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家版权局授予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创意金奖(中国)——推广运用奖”。

应用产品不断创新加快应用产品的研发与优化,建立全行统一的客户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