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音乐兴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4612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小学音乐兴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培养小学音乐兴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培养小学音乐兴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培养小学音乐兴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培养小学音乐兴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培养小学音乐兴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培养小学音乐兴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培养小学音乐兴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培养小学音乐兴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培养小学音乐兴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养小学音乐兴趣.docx

《培养小学音乐兴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小学音乐兴趣.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培养小学音乐兴趣.docx

培养小学音乐兴趣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一、绪论

小学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在不同的教案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案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案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b5E2RGbCAP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古人说:

"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

"因此,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到教案的成功与否,只有当学生对其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会乐意去学,才会去积极思维,才会受教育于轻松愉快之中。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

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获取知识,解决歌曲中的难点,充分体现了“教案生活化”的理念。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有重视音乐兴趣的培养,才能顺利的、更好的完成音乐教案,才能真正使学生感受美、体现美,在艺术的空间中尽情翱翔驰骋,教师才能真正达到“培养人”的目的。

p1EanqFDPw

 

三、具体的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主要策略

如何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学生,让孩子们真正的体验音乐魅力,就要紧紧抓住少年儿童普遍喜爱流行乐,都有着自己崇拜的“星晨”这一现象,充分发挥校园课内外这一大舞台,利用新的教案理念,怎样把孩子们从盲目的“追星”及学唱流行乐中引入到自我展现、自我创造的乐曲中来,那就需要教师利用身边的各种媒介来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这是课程改革条件下每一位音乐工作者都在深思的问题。

确实,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当一个人情绪高涨、精神愉快时,他的认知效果就会好,学习兴趣也强烈并能积极主动地学,喜欢学和坚持学,甚至会创造性的学。

我们在教案过程中经常会对学生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的确,只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就能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

因为学生的任何一种兴趣都是在活动中实践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学生对音乐兴趣的培养也得从实践中获得。

也就是要让学生在自我参与、自我体验、自我陶醉的过程中去体现成功的乐趣。

课程改革实验的东风为教师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对音乐的兴趣鼓起了喜悦的风帆。

为此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DXDiTa9E3d

<一)、对音乐兴趣的理解和意义

1、兴趣和音乐兴趣的含义。

兴趣,它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肯定的情绪态度。

音乐兴趣是指个体对音乐或对音乐的某方面内容具有积极和肯定性的积极反应,这种反应是与个体对音乐的情感相联系的。

一般说,这种持久的兴趣,有助于推动人深入钻研和努力学习,以取得事业的成功,如缺乏这种品质,就容易风异思迁,难以长进。

所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巨大动力。

RTCrpUDGiT

2、兴趣的意义。

小学生的音乐兴趣都具有容易激发,但也不易持久,不易稳定的心理倾向。

因此,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既可能是建立音乐兴趣的时期,也可能是转移音乐兴趣的时期。

由于音乐兴趣是小学生音乐审美活动的内在动力,教师在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激活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是十分重要的。

5PCzVD7HxA

3、了解学生,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铺垫。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对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水平、技能基础、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等方面作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如对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谈话、观察、演唱等说法,了解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感受力和表现力以及个别擅长等基本情况。

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来制订自己的教案,为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作铺垫。

小学生容易接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的并富有情趣的事物。

针对这个特点,在教案前要充分准备好一些直观形象的教具,教案中采用灵活多变的教案方法,使学生爱学、乐学。

jLBHrnAILg

<二)、培养学生音乐兴趣

1、感受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音乐是发自人内心深处的呐喊”,通过让学生感受音乐来了解哀心、乐心、喜心、怒心、敬心、爱心的不同的心情,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xHAQX74J0X

<1)、情景创设,让学生感悟音乐

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活动,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反映。

在教案中,我尝试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探讨对“情感”这两个字的理解,学生你一句,他一句,热情高涨。

通过由易到难的问题激发学生对的音乐的兴趣,强调音乐与情感的联系。

LDAYtRyKfE

苏霍姆林斯说:

“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儿童年龄小,经验有限,生活中的形象再现的越明显、越具体,对他们的思想影响就越强烈。

”采用情景教案,我尝试用“感知—理解—深化”三个阶段来进行。

Zzz6ZB2Ltk

第一阶段:

感知创设画面,引入情景,形成表象。

第二阶段:

理解—深入情景,在演唱领会感情时,抓住影歌相同之处,从图影导课,把歌曲与图影融为一体。

第三阶段:

深化—再现情景、丰富想像,深化感情。

学生从没有想到音乐里面会有这么多的情感因素,上课时顿时变得活跃起来。

音乐课能不能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是不需要去猜测的,只要教师能让学生把注意力投入到音乐之去,学生就会马上感觉到一种情感之流在不断的动力,学生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音乐的理解力。

dvzfvkwMI1

我曾看到这样一个实例。

一位教师上一堂欣赏课为主要目的的音乐课,他首先强调了欣赏课的重要性,接下来整堂课就是进行听乐曲的练习,没有让学生自己了解所乐曲所描述的感觉,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反应很被动。

当听课者问及为什么这样上课?

这位教师回答说:

“大学里老师就是这样给我们上课的。

”他还表达了一个非常好的愿望:

“让学生多听欣赏曲目,为学习音乐打好基础。

”显然,这位教师把专业音乐训练中的“欣赏课”依样搬到普通的小学音乐教育教案中来,显然是行不通的。

rqyn14ZNXI

学生如果连最起码的“情感”二字都不清楚,谈何欣赏力,更如何树立起对音乐的喜爱呢?

<2)、理解歌词,感悟音乐

许多音乐教师,尤其是上些农村的音乐教师都比较喜欢把歌曲直接口授声传,差不多会唱了就行,也不会去让学生弄清歌词含义课就上完了。

出现的问题是一部学生会,一部学生不会,长期以往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直线下降。

现行的小学音乐教材强调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维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首先要挖掘歌曲的内含,不能含糊过关。

EmxvxOtOco

<3)、理解歌词的具体步骤

第一、引起共鸣。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主要能让学生获得内在愉悦,以及教师或其他学生所给予的外在的积极肯定的强化。

所以要依托感情共鸣,利用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情绪反映,引导学生对优秀的音乐作品产生兴趣。

SixE2yXPq5

第二、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反映。

通过学生自己读词、品词,同时为了帮助学生认识音乐作品的情感必须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反映。

6ewMyirQFL

如教案《我爱我的家乡》时,通过让学生读歌词,从歌词中了解我们美丽的中华民族,了解自己的家乡,树立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使他们不由自主的想唱好这首歌曲。

让学生理解《故乡恋情》的歌词了解“千佛之国”的泰国,学生通过阅读、交流感受到远方游子对故乡的绵绵思绪,就像一幅淡雅而略带朦胧的山水画,引起学生和作者的共鸣。

kavU42VRUs

通过自己的探索,我发现只要学生能自己参与感受,那这节音乐的教案效果就会特别好,所以在歌词理解这部分教案时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必不可少的。

y6v3ALoS89

2、运用实践性教案方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1)、语言性实践教案的探索

在音乐教案中许多教师都是采用单一的“填鸭”式的教案方法。

教师教一句,学生学一句,学生也能非常快的就学会歌曲。

但这一教案方式造成的后果就是有的学生喜欢音乐课,有的学生不喜欢音乐课;有的学生能很快接受知识,有的学生就比较困难。

长此以往,这种教案手段单一、信息量少、活动量小、教案过程缺乏艺术性、创造性的教案模式,务必造成能力稍逊一筹的学生对音乐课的厌恶。

M2ub6vSTnP

学习《新课程标准》后,我尝试充分运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发现法,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采用讲授法时我注重启发学生积极动脑,并根据学生的提出的问题,指导学生做各种各样的练习。

运用谈话法时注重因材施教,提出的问题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利用讨论法进行教案时,使学生更加的发挥了他们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发现法,使学生通过思考、讨论等途径自主实践、自行学习知识,调动了每位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如:

在《杨柳青》教案中,我先让学生通过搜集相关的江苏民歌,再让学生自己探讨自己搜集的资料,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感悟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受我们江苏的变化与发展,让学生领悟歌曲的魅力所在。

0YujCfmUCw

语言性实践教案时要注意:

第一、向学生提出研究或要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启发诱导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eUts8ZQVRd

第二、对学生提出质疑与答案进行验证,让学生掌握一些科学研究方法。

第三、对结论修改、补充,总结。

改变传统教案中教师的“教”和学生围着教师单一的“学”,让学生和老师真正的做到了互动,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师生共同创造一种良好的研究问题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集中注意力,思维活跃,情绪旺盛,并培养他们既发挥个体独立研讨,又培养共创共生的团队意识,养成合作共享的人格品质,让学生在自主中翱翔于音乐的天空。

sQsAEJkW5T

<2)、创作性实践教案的探索

在新课程里,创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一教案内容充分发挥了学生想像力和创造力,也是能调动学生对学习兴趣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

在教案《春晓》时,通过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写、自己画、自己动、互相论等方法,使学生陶醉于自己的创作中,使学生们感觉到创造就在身边,在学习里、在生活里,并不“高深”,并不“难以触及”。

GMsIasNXkA

<3)、创作时具体步骤

第一、确立创作内容。

创作的选择是创造性实践教案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

好的创造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可以激励学生创造的信心,可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所以要注意内容的新颖性、价值性、兴趣性、实践性、挑战性、实际性、可创造性。

TIrRGchYzg

第二、确立创作形式。

音乐的创作形式要根据内容和实际情况,可让学生自由选择个人创作、小组合作和集体探究。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独立的思考、收集等活动获得的知识技能。

7EqZcWLZNX

第三、形成结果。

第四、表达交流。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形成信息互动、情感互动、思想互动、方法互动,达到资源共享、欢乐共享的目的。

lzq7IGf02E

同时我们的创作教案要生活化,这样就会极大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喜爱。

如:

为歌曲创编动作。

如歌曲易于用动作表现的话,应尽量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发挥想像,自编动作来表现歌曲。

如在教唱《小蜻蜓》这一课时,我想方设法启发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进行想像,创编出了优美的舞蹈动作。

在我的启发下,学生创编出了许多优美的舞蹈动作:

唱“飞到西来飞到东”时许多学生都用双臂模仿飞翔的姿势,或前后飞、或左右飞、或旋转飞;唱“不吃粮食不吃菜”时有的同学双手晃动,有的同学单手晃动,好像在告诉别人,小蜻蜓不吃粮食也不吃菜;学生对自己创编的动作特别有感情,因此练习起来也很认真。

为歌曲改编歌词。

在教案中,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给熟悉的歌曲创编新的歌词或改编部分歌词,既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又能提高学生演唱新歌的兴趣,同时还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在教唱《粉刷匠》时,当学生唱会了歌曲后,我便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粉刷匠》的曲调创编歌词。

经过小组讨论后,有的同学将歌名改为《我是一个值日生》:

我是一个值日生,工作很负责。

我要把那大教室,擦得很干净。

擦了桌子又擦窗,抹布飞舞忙。

哎呀我的两只手,酸呀酸死了。

有的同学创作的却是《我是一个好学生》、《我是一个飞行员》、《我是一个小警察》等等。

学生唱着自己改编的歌曲,创造力顿时被激发出来。

一个同学唱完自编歌词的歌曲后,其他同学都争先恐后地要把自己创编的歌词唱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音乐课堂教案生活化的设计”是从音乐课堂教案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出来的,它既是一种教案观念,又是课堂教案的指导思想和考察评价课堂教案的基本尺度。

zvpgeqJ1hk

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造性教案,鼓励学生在创造时更注重体验创造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真正做到“以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为目的,使学生成为全面的、高素质的现代人。

NrpoJac3v1

3、用律动教案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过去的教案中,由于教师采用的教案手段比较单一,方法比较简单,所以学生动的相对比较少。

这种教案模式,使学生的音乐律动能力较差。

新的小学音乐教材的特点是结构短小、旋律动听、节奏明快、形象鲜明等。

针对这些特点我尝试着在课中穿插律动音乐教案。

1nowfTG4KI

<1)、做中学。

如:

在教案《认识打击乐器》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来敲一敲、听一听,让学生既成为探究者又成为表演创作者,让他们在做中学到知识,体现师生的互动。

fjnFLDa5Zo

<2)、乐中学。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现代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注重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一切音乐教案活动的设计都以让学生喜爱音乐为最终目的。

如:

在教案《幸福拍手歌》时,我让学生进行拍手打节奏的同时,让学生还尝试用跺脚、拍凳等手段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爱好。

让书本知识呈现出鲜活的生命,是课堂教案生活化的重要标志。

例如歌曲《小奶牛》中的节奏教案,我就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巧妙让学生用生活中熟悉并喜爱的各种小动物的叫声读节奏,在快乐的小动物叫声中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使学生轻轻松松地在游戏般的生活情境中完成了整首歌曲的节奏教案,既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很好地完成了教案任务。

tfnNhnE6e5

<3)、玩中学。

一个健康小孩都喜欢玩,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教案中尝试让学生去“玩”音乐。

如:

在《忆江南》的教案中通过多媒体的介入,我让学生好似身处江南,在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中让学生玩的开心,让学生在玩中学得知识,让学生在玩中享受音乐。

游戏是孩子们生活中最喜欢玩的活动之一。

用游戏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学唱新歌的兴趣。

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获取知识,解决歌曲中的难点,充分体现了“教案生活化”的理念。

如歌曲《咯咯哒》的教案,重点解决含十六分音符的节奏,我先带领学生玩母鸡捉虫的游戏,接着母鸡吃饱了,我又和孩子们玩起了母鸡下蛋的游戏,问学生:

“你们知道母鸡下了蛋很高兴,它是怎样叫的,请学生模仿老师,咯咯咯咯哒,这样学生在快乐的游戏过程中掌握了含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HbmVN777sL

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主动的做中学、乐中学、玩中学,充分体验了音乐作品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培养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进行了审美体验,充分调动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树立的学生对学习音乐的自信心。

V7l4jRB8Hs

4、用丰富的演唱形式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学生会感觉到很枯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能采用丰富而多彩的演唱形式来解决。

通常可以采用合唱、齐唱、独唱、分男女唱等形式,我们要注意以下两点:

83lcPA59W9

<1)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艺术的精髓并不是技术,而是心灵。

一旦心灵可以毫无障碍的自由表达,便能创造出完好的音乐效果。

”由此可见,歌唱教案中要处理好情感与技术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教案中,教师有感情的范唱会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通过学生对歌曲情感等表现要素的分析,增强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运用各种手段表现歌曲,有助于学生恰当地表达音乐作品的情感。

选择优秀的中外儿童、民歌,积累一批歌唱曲目。

教案中教师尽量要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为前提,同时应注意发现和鼓励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音乐水平的提高。

mZkklkzaaP

<2)在歌唱教案中进行必要的歌唱基本技能的训练

要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观念,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要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的歌唱方法。

教案中,都是要经常关注学生的嗓音保护问题。

教师在引导学生正确地演唱的同时,对于变声期的学生要引导他们采用其他方式参与音乐活动。

AVktR43bpw

5、让多媒体的介入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多媒体教案是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最直接的一种教案方法。

教案时它的直观性能使学生获得具体、生动、真实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观察力。

ORjBnOwcEd

<1)示范。

为学生提供音响对比材料,便于学生模仿和训练。

教师要采用机动灵活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

<2)比较。

为学生提供音响对比材料,指导学生分析比较。

如:

学生欣赏抽象音乐《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时,如果只采用挂图简单介绍乐器和情景联想式的欣赏,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而且效果也不会太好。

但利用多媒体教案既有生动的图像,又有完美的声音,学生对所学内容也就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2MiJTy0dTT

<3)音画结合。

在音乐教案过程中,把音乐与画有机结合起来,做到音画同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体验音乐作品,引起联想,增强教案效果。

gIiSpiue7A

 

四、结论

在课堂教案中,现代化教案手段的应用,使传统课堂教案不便解决的问题变得简单,使抽象的音乐知识生动化,让学生感知音乐、理解音乐、激发学生求知欲是有积极意义的,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uEh0U1Yfmh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生活、联系社会、联系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

通过我在音乐教案方面对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探索和研究,让学生从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给学生们的音乐课增添了生机和乐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知识,锻炼了多种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树立了对音乐的兴趣和对学习音乐的自信心。

教案方法内容丰富、样式多样,我将继续探索和学习,使音乐课更加精彩。

IAg9qLsgBX

 

参考文献

[1]尹红音乐教案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版

[2]朱德全易连云教育学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版

[3]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4]沈倩读与写•教育教案版2018年第5版

[5]陈秀清浅谈音乐课中的‘兴趣教案的四点体会’2007年河池学

[6]于佳浅谈音乐课中的‘兴趣教案’2008艺术教育学

申明:

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