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全纪录凤凰大视野.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55819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淮海战役全纪录凤凰大视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淮海战役全纪录凤凰大视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淮海战役全纪录凤凰大视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淮海战役全纪录凤凰大视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淮海战役全纪录凤凰大视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淮海战役全纪录凤凰大视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淮海战役全纪录凤凰大视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淮海战役全纪录凤凰大视野.docx

《淮海战役全纪录凤凰大视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海战役全纪录凤凰大视野.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淮海战役全纪录凤凰大视野.docx

淮海战役全纪录凤凰大视野

淮海战役

(一):

粟裕向毛泽东立军令状盘活中原战场

2009年05月18日10:

24凤凰网专稿【大中小】 【打印】已有评论36条

相关标签:

[毛泽东][淮海战役][粟裕]

《生死对决——淮海战役全纪录》系列:

淮海战役,是国民党政权败亡台湾的关键一战,也是国共三大决战中规模最大,打得最惨烈的一战。

国民党八十万部队,除少数阵前起义,没有像辽沈与平津战役中整兵团建制的投诚现象,全部死战到底。

而共产党则付出了超过辽沈与平津两战伤亡总和的代价。

蒋介石输了辽沈与平津,还可图与中共划江而治,输了淮海,才真是大势已去。

因此淮海战役堪称决战中的决战。

这一战又以其以少胜多而被载入世界经典战例之册,共产党以六十万部队加五百万人民群众的支援,战胜了装备与战力优于自己的八十万国民党精兵。

直至今天,它仍被各国军事家们津津乐道,反复研究。

然而,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场决定国家命运的战役,竟然并非出自双方精密长久的谋划。

都是打一步看一步,在战前,无论毛泽东还是蒋介石,都没想到,仗会打到如此规模,以至一战解决问题。

而毛泽东之前所设想的解放战争夺取胜利之路,根本不是以这样一种江北大决战的方式。

直到开打后数天,决战的思路才渐渐形成。

整个战役的过程充满了不可思议的偶然和必然。

即便多年之后,当年的国民党将领仍连叹此战的结果,非战之罪,而是天意。

这场战役,是上世纪毛泽东与一干中共将领们鼎力合作的巅峰之战,也是蒋介石与国民党精英们漏洞百出的窝囊之战。

回顾这段战史,折射出历史的必然,也让人看到当时国共两党从政治,军事,精英团队,以及民心各个层面的较量。

第一集:

转折年代

1947年,蒋介石向陕北山东发起重点进攻,企图压缩共产党以求聚歼。

毛泽东出其不意命太行山的刘邓大军千里跃进,直插国统区腹地大别山,使国共对峙的战场骤然转向中原。

随后刘邓大军因双方兵力的悬殊,陷入极端的困境,为了打破这个局面,毛泽东决定让华野副司令粟裕带领一部主力向江南跃进,以解刘邓之围。

同时设想,以此模式逐渐渗透,直至取得全国胜利。

但粟裕却不同意毛的主张,他坚持认为,中原困局可以有另外的解决办法,为此,他向毛泽东多番斗胆直陈,直至毛泽东答应给他一个机会,但同时给他立下严格的军令状,须在四到八个月间歼敌十个旅。

粟裕在成功完成这一任务后,终于让中原战场变成一盘活棋,这时,他提出,建议立即进行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

(二):

徐州剿总

2009年05月19日16:

39凤凰网专稿【大中小】 【打印】已有评论1条

《生死对决——淮海战役全纪录》系列:

第二集:

徐州剿总

在全国各战区中,蒋介石最重视的就是中原,这关系到南京的安危。

早在48年6月,白崇禧就向他提出,中原兵力应该统一指挥,以守江必守淮之法建构坚固防御体系。

但蒋介石不信任白,一意将中原分为两个指挥中心,重兵放在徐州,以庸将刘峙指挥,以小部分兵力放武汉归白崇禧指挥。

淮海战役开始前,徐州处在一个相当不利的态势下,剿总副司令杜聿明以及国防部参谋部高层都看到了这一点,认为应迅速调整部署,合并两大指挥中枢,以形成守江必守淮的态势。

但因为蒋介石的举棋不定,以及白崇禧拒不指挥,直到淮海战役打响,国民党方面竟然始终没有动作。

中共一方,原先提出的淮海战役其实只是一个中等规模的歼灭战。

毛泽东的意图,华野歼灭部分敌之有生力量后,仍渡江南进,把战场向南推进。

战役发起两天后,粟裕得到情报,发现国民党大军有向南总退却的模样,如果国民党主力退守淮河,中共将很难击破这道防线。

他紧急向中央建议,应将徐州之敌抑留江北予以歼灭,毛泽东迅即做出指示,歼敌于徐州附近,勿使南窜。

这时,中共方面已经确定,这将是一场江北大决战。

淮海战役(三):

淮海硝烟起

2009年05月19日16:

42凤凰网专稿【大中小】 【打印】已有评论2条

《生死对决——淮海战役全纪录》系列:

第三集:

淮海硝烟起

1948年11月4日,华东野战军指挥部发出淮海战役攻击命令。

华野数十万大军秘密南下,直扑黄百韬兵团。

一天之后,徐州剿总也发布徐蚌会战指令,命各兵团向徐州收缩。

国共双方几乎同时拉开了淮海大战的帷幕。

而此时,华野的攻击目标——黄百韬兵团却迟迟没有行动,在刘峙的命令下,黄百韬在新安镇白白浪费了两天时间,直到华野部队攻入新安镇前一天,才匆忙撤退。

在新安镇扑了空的粟裕紧张万分,要知从新安镇到徐州只有两天路程,如果黄百韬安然退到徐州,与其他国民党重兵集团会合,淮海战役将面临流产的危险。

然而,就在这时,蒋介石却命黄百韬停在了离徐州不到百里的碾庄。

另一边,中共策反人员在争分夺秒地策动碾庄以北的国民党第三绥靖区起义。

在最关键的时刻,第三绥区的起义,打开了碾庄的北大门,华野部队迅速南下,切断了黄百韬退回徐州的通道,将他重重包围在了碾庄。

淮海战役(四):

血战碾庄圩

2009年05月22日09:

51凤凰网专稿【大中小】 【打印】已有评论2条

《生死对决——淮海战役全纪录》系列:

第四集:

血战碾庄圩

黄百韬在碾庄陷入重围,蒋介石急命杜聿明到徐州指挥,以解黄百韬之围。

同时调集黄维兵团、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北上加入战团。

在杜聿明的亲自指挥下,邱清泉李弥两兵团集中全部火力,由陇海路两侧向碾庄推进。

一时间,华野三面受敌,情况危急。

与此同时,黄百韬在碾庄拼死血战,也让华野部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为此,毛泽东发表急电,指示要下决心付出十万人的代价来夺取胜利,粟裕也命令部队改急袭为攻坚,逐村逐堡向前推进。

11月22日,在历经了十几天的惨烈搏杀后,黄兵团在碾庄的指挥部终于被攻破,黄百韬在一片芦苇塘前举枪自尽。

淮海战役(五):

国共两党情报战

2009年05月22日09:

56凤凰网专稿【大中小】 【打印】已有评论1条

《生死对决——淮海战役全纪录》系列:

第五集:

隐蔽战线

在淮海战役中,隐蔽战线的作用功不可没,中共地下党对国民党从上到下的渗透,成为战后国民党总结其失利原因的重要一条。

而在战场另一端的情报战中,技侦部队的相互较量也时刻决定着两军的成败。

钱树岩和顾柏衡,当年是潜伏在徐州剿总内部的中共地下党员。

徐充,是华野四中队的一名密码破译人员。

这一集,我们将带你走近这些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了解他们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淮海战役(六):

“总前委”的诞生

2009年05月26日16:

09凤凰网专稿【大中小】 【打印】已有评论0条

相关标签:

[淮海战役][总前委][黄维兵团]

《生死对决——淮海战役全纪录》系列:

第六集:

总前委

黄百韬兵团被歼灭后,驰援无望的黄维兵团成为了中共圈定的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的作战目标。

这也是淮海战役这场终极决战中,最关键的一环:

它不仅意味着在大别山里吃尽苦头、战力大减的中原野战军,要打赢实力强悍的黄维兵团,并且,在第一阶段疲劳已极的华东野战军,要在南北两个方向上阻挡住五个兵团五十万大军的同时,还要加入打黄维的战团,三面作战。

任何一个方向稍有差池,都不免翻盘。

随着战局的日益复杂,一个新的指挥机构诞生了,它就是总前委。

在中野和华野两大野战军的共同作战的第二阶段中,总前委发挥了特殊的协同作用。

淮海战役(七):

战场无间道

2009年05月26日16:

12凤凰网专稿【大中小】 【打印】已有评论0条

相关标签:

[淮海战役]

《生死对决——淮海战役全纪录》系列:

第七集:

战场无间道

1948年11月底,国民党杜聿明集团的三十万人马在一片乱境当中撤出徐州。

这是蒋介石挽救危局的最后一搏。

大军究竟向什么方向撤退呢?

此前,国防部作战厅中共产党的卧底郭汝瑰设计了向东撤退的方案。

然而杜聿明对郭汝瑰的怀疑,使他与蒋私下制定了西撤计划。

这一计划使华野的粟裕陷入了极大的被动,当他得知杜聿明已经向西走了一天时,粟裕紧张到了极点,就是在千钧一发的时刻,蒋介石与杜聿明却犯了一系列错误,杜聿明让部队休整使华野赢得了整整一天的追赶时间,而郭汝瑰的成功离间,则使蒋介石在最紧要的关头严令杜聿明调转向南,正好掉进了华野追击的包围圈。

淮海战役(八):

围攻双堆集蒋介石主力兵团被歼

2009年05月26日16:

17凤凰网专稿【大中小】 【打印】已有评论2条

相关标签:

[淮海战役][蒋介石]

《生死对决——淮海战役全纪录》系列:

第八集:

围攻双堆集

黄维被围双堆集后,并未慌张,名列五大主力的十二兵团有着极强的战术素养和战斗意志。

中野与华野联手,经过残酷异常的血战,一步步逼近了双堆集的核心。

就在这危急时刻,蒋介石想到了爱将胡琏,胡琏抱着把部队带出来的信念,飞进了双堆集。

但是,长达二十天的围困和苦斗,让早已缺衣少食的十二兵团消耗到了极限。

1948年12月5日,两大野战军近30万兵力,同时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向黄维兵团不到10万人发出最后总攻。

10天的浴血奋战后,黄维兵团1个兵团部、4个军、11个师、1个快速纵队被全部歼灭,司令官黄维、中将副司令官吴绍周被俘,只有副司令胡琏突围成功。

淮海战役(九):

风雪陈官庄

2009年05月27日15:

42凤凰网专稿【大中小】 【打印】已有评论0条

《生死对决——淮海战役全纪录》系列:

第九集:

风雪陈官庄

被围陈官庄的杜聿明别无良策,只有苦撑待变。

毛泽东为了稳住平津战役中的傅作义集团,做出了对杜集团围而不打,暂不攻击的决策。

这时,老天却故意与国民党作对,河南出现了百年不遇的连降大雪,空投不能进行,三十万部队饥寒交迫。

在前途一片迷茫之际,众将领也心态各异,饥饿和生存的矛盾让包围圈中出现了各种怪现象。

包围圈外,却是五百万支前大军用小推车创造出的战争奇迹,老百姓送来的馒头和包子此刻比炮火更加有效,而杜聿明一度萌生的保全部队与共产党谈判的想法,却因第二兵团司令邱清泉的坚决态度而胎死腹中。

淮海战役(十):

蒋介石公告隐退国民党精锐尽失

2009年05月27日15:

44凤凰网专稿【大中小】 【打印】已有评论14条

第十集:

几度夕阳红

1949年元旦,蒋介石在南京发表文告,表明隐退决心。

元月六日,几十万华东野战军,从四面向陈官庄发起总攻,以摧枯拉朽的气势突破了陈官庄防线,三十万人的部队分崩离析。

邱清泉在混战中毙命,杜聿明被俘,只有李弥侥幸逃脱。

至此,历时两个月的淮海战役结束。

此役过后,国民党军精锐尽失,再无力与共产党逐鹿天下。

六十年后,再访当年这一惨烈战役的亲历者,无论属于哪一阵营,他们的共同心愿是,珍惜和平,永无战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