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策略.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5628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届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届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届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届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届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策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届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策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届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策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届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策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届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策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届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策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届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策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届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策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届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策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届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策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届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策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届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策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届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策略.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届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策略.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届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策略.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策略.docx

《届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策略.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策略.docx

届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策略

2013年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策略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题型看,它以其较高的分值权重在高考中占据着非常重要位置,相对于现代文阅读而言,文言文试题平稳,可抓的规律较多,得分相对较易,因此是考生高考得分的一大亮点,因而它是考生在高考复习中不可忽视的一大环节。

一、明确文言文的考试要求

在进行系统分块复习前,教师务必先整体讲解文言文高考要求、高考选材以及历年高考相关情况,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江苏2011高考考试说明:

1、理解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

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

这里“文言虚词”的概念沿用传统提法。

“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主要结合文意理解和文句翻译进行考查。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

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2.分析综合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考查重点主要包括指明信息的具体内容,判断信息所属的性质,根据要求提取相关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重点考查对文章的层次、段落或整体的把握能力。

《考试说明》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浅易”指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基本读懂的程度。

浅易的标准:

a.词汇:

以文言常用词(或高考要求的120个实词、15个虚词)为主。

b.语法结构:

采用常见的文言句式。

c.体裁:

叙事为主,写景、抒情、说明及一般的说理文次之。

d.内容:

较少出现生疏的古文化常识或艰涩的古文化背景,少用典故。

e.风格:

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所以古白话不在其列)。

二、把握考点(抓两个根本的点----词语与内容,注意一个易被忽视的点-----修辞)

1、考点

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通假);虚词(15个);句式(4种);内容的理解(包括翻译断句等);信息的分析与筛选;内容归纳,中心概括;观点态度的分析与概括。

2、抓两个根本的点

文言文测试是由“言”和“文”两方面构成,这里的“言”是指文言知识(即古汉语知识),其中对实词虚词的理解是关键;“文”则主要指对文意的理解,其中对内容的理解是关键。

(1)词语

文言实词、虚词是构成文言文的根本材料,掌握文言实词、虚词是考好文言文的关键所在。

而且考查文意的理解能力,也是在理解实词和虚词意义的基础上读懂原文,再进行分析、概括才能得出,因此文言文复习,实词、虚词的复习特别重要。

文言虚词变化多,掌握起来有难度,但其数量少、规律性强,所以又不是特别难。

虚词常见的用法无需多讲,复习重点应放在不常用难以掌握的用法上。

比如“其”有代词、副词、连词等词性,代词使用的频率最高,多指第三人称,这种用法无须多讲,但作第一人称的用法应作为讲解重点,例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中的“其”应是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2)内容

对文言句式,文言翻译、断句,信息的分析与筛选,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观点态度的分析与概括等的考查均是建立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的基础上的。

对内容的理解要以对词语、句子的理解为基础和前提,要在阅读中抓住文中的人、事、理。

3、注意一个易被忽视的点——修辞

这个点虽没有明确地列在《考试说明》中,但我们对其也不能忽视,因为考题中可能会间接地涉及此点,或是它们对我们解答其他题目很有帮助。

如:

2003年全国卷第15题B项,该选项歪曲了文中“表动则景随”的意思,在原文它用以比喻“明君直臣”,而不是说明人的品性随朝代的变迁而自然变化的。

三、高考文言文试题特点

1、选材:

近年来高考文言阅读材料大多是人物传记。

字数在四、五百字左右。

2001年选自《史记·田单列传》,主人公田单;2002年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主人公李广;2003年所选文段为《旧唐书》人物传记和《资治通鉴》司马光的评说的组合文段;2004年天津卷选自《三国志·魏书·曹彰传》,主人公曹彰;2004年江苏卷选自《宋史·徐绩传》,主人公徐绩;2005年江苏卷选自《新唐书·阳城传》,主人公阳城;2006年江苏卷选自《宋史·董槐传》,主人公董槐;2007年江苏卷选自《三十国春秋》,主人公高进之;2008年江苏卷选自《后汉书·吴汉传》,主人公吴汉;2009年江苏卷选自《书沈通明事》,主人公沈通明,2010年江苏卷选自《欧阳修全集》,主人公谢氏;2011年江苏卷选自《苏轼文集》,主人公陈公弼。

近几年所选文段大多是人物传记,文面浅易,一些疑难生僻字句都有适当处理,或加注解。

选材多为廉吏、义士、忠臣、勇将等;材料所涉及的人与事或相夫教子、事亲至孝,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或古代贤臣良吏,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刚直抗上、执法如山等,既符合于传统的道德规范,又不失现实教育意义。

当然这些材料,也潜伏着变革的可能。

2、注重考查知识迁移能力:

虽然目前江苏高考不直接使用课本中的语言材料命题,但答案点一半来自课内,语文高考文言文的知识点一般都是教材中的直接或间接迁移。

如2006年《董槐传》第8题“遇槐严”中的“遇”联系到《鸿门宴》中“不如因善遇之”。

如2007年江苏卷“道济趋下阶”的“趋”与《滕王阁序》“他日趋庭,叨陪鲤对”的“趋”意思相同,都是“快走”的意思。

如2008年“或多惶惧,失其常度”的“度”与《刺客列传》中“群臣皆愕,尽失其度”同。

2009年“率倜傥非常之人”的“率”与“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之“率”(都,全)相同。

2010年“其平居语言容止”的“容”与《屈原列传》中“形容枯槁”之“容”(仪容、容貌)相同。

2011年“以公少年易之”的“易”与《高祖本纪》中“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之“易”(轻视、看不起)相同。

3、试题设置,稳中有变。

2001年以前,六道选择题,包括实词、虚词、古今词义、译句选择、信息编组、文意概括分析。

翻译放在选择题里面考。

2002年翻译改为主观题,没考古今词义,考了“之”的指代意义。

2003年以来,三道字词题缩减为两道字词题,一为实词,一为虚词,保留了信息编组题和文意概括分析题,增加了对作者观点的分析评价的考查。

2004年、2005年江苏新增两道翻译题,再加四道选择题,分别从实词、虚词、信息筛选、内容概括方面考查。

2006年减少了信息筛选题,增加一道翻译题。

2007年没有直接考虚词,却考信息筛选。

2008年文科附加题出现文言断句。

2009年文言文阅读,取材发生重大变化,与兄弟省市卷趋向一致:

关注本土文人小品。

《书沈通明事》以简洁的叙事为主,用精当的议论收尾,翻译变为10分。

2010年选的是欧阳修的《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考的是名家的人物传记,考题的设计和2009年一样。

2011年同样选择的是名家的人物传记《陈公弼传》,考题设计和赋分与2010年一样。

从趋势看,文言文考查试题设置趋于稳定,并且考查时越来越注重整体把握和文意理解。

四、分析今年18套高考试卷,有一些东西值得我们关注

(1)文言断句作为文科附加题,题型已经稳定,分值为6分。

(2)有的省份有简答题,如湖南(《严祺先文集序》)文言第四题“结合文意,请你谈谈作者对严祺先的文章‘欣赏叹诧’的原因。

(4分)”;.上海(《稼说送张琥》)文言第四题“本文与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在写作手法上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对此加以分析。

(3分)”,这对学生理解古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文言阅读考查的取材较为多样化,序跋、奏疏和哲理性散文已经出现在高考试卷中。

文言文考查不再局限于从二十四史中取材,三分之一以上的试卷开始以古代书序、单篇散文、先秦典籍等作为考查文本,江苏考查的是名家人物传记。

五、2012年江苏高考文言文命题方向

1、比较稳妥的考查:

(1)、实词(09、10年包括词组);

(2)、虚词(15个);(3)、信息筛选;(4)、想象推断;(5)、翻译;(6)、断句。

2、从江苏最近7年语文高考试卷的文言文阅读题选材来看,以人物传记为主,2012年不会有大变化,仍会侧重于人物传记,但不一定出自正史,可能仍旧会出自学者文集中写人记事的文章,文学色彩较浓。

人物传记的阅读要继续重视。

六、文言文复习策略

(一)文言实词

1、近几年考查情况

04江苏

05江苏

06江苏

07江苏

08江苏

09江苏

10江苏

11江苏

胜、夺、沮、更

谢、辞、引、数

遇、责、徇、麾

爽、刑、伺、趋

听、迫、壁、度

属、引却、魁垒、率

归、容止、著、庶几

耸、易、戟、蠲

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重点考查一词多义,这些词语基本上课本中出现过。

2、备课策略:

重点讲解的是推断文言实词的一些基本方法。

(1)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

例如:

(04年江苏高考题)“C.人怀异意,以沮新政”,题目中给的词义是:

阻止。

我们根据上文内容可以判定是正确的。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沮”前有连词,后有宾语,可见是动词,与上文“人怀异意”参悟,推断其意义并不困难。

(2)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例如:

“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

”(《屈原列传》)。

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

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

再如:

“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原列传》)。

“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

“疾痛惨怛”并列陈述几种情况,译为“疾病、痛苦、凄惨、忧伤”,那么“劳苦倦极”的“极”就不可译为“极点”。

(3)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

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例如:

(2008年江苏高考题)“D.或多惶惧,失其常度”,题目中给的词义是:

度:

考虑。

“度”字前有动词“失”,上下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风度”的意思,“考虑”是动词,明显不当。

(4)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

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例如:

(2005年江苏高考题)B项“强饮客,客辞”的“辞”可解释为“拒绝”,“王子皇孙,辞楼下殿”出自课本《阿房宫赋》,其中的“辞”可解释为“辞别”。

A项中“谢”都解释为“道歉”、“请罪”,“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选自课本《鸿门宴》。

C项中“引”都可解释为“举起”、“端起”,“引壶觞以自酌”出自课文《归去来兮辞》。

D项中“数”都解释为“屡起”、“多次”,“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出自课文《信陵君窃符救赵》。

(5)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

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

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例如: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

再如:

“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则迎刃而解,可以推断是“年幼”的意思。

再如《鸿门宴》中“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过:

责备

(6)成语对应法(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例如:

(2007年江苏高考题)“进之布指算,不爽”,“爽”有两个主要意思:

一是直率、痛快,二是违背、差失,其义项可分别见于成语“英姿飒爽”、“屡试不爽”。

再考虑上下文的语境,即可推断解释为“差错”是正确的。

(7)代入检验法(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

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

例如:

(2007年江苏高考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之布指算,不爽爽:

差错

B.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刑:

宰杀

C.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伺:

等候

D.道济趋下阶趋:

快走

【试题解析】A项“爽”解释为差错,显然合文意;B项“刑”为动词,解释为“宰杀”方与上文两人结义相符合;C项是说找机会观察发现“有异言,则杀之。

”,所以解释为“等候”就不符合上下文的意思,应解释为“窥探、观察、窥伺”,所以这个选项错误。

D项正确,“趋”和成语“趋之若鹜”中解释义同,都是快走,所以正确。

解释文言实词的意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必考内容,要提高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能力,只有把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方能奏效。

(二)文言虚词

1、近几年考查情况

04江苏

05江苏

06江苏

07江苏

08江苏

09江苏

10江苏

11江苏

之、而、乃、以

4个

1个

1个

最近五年没有专题考查虚词,至于2012年是否涉及不得而知。

2、复习方法

(1)分清虚实

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和虚化而来的,许多词既可作虚词用也可作实词用。

如06年江苏高考考得比较多的“以”字,就要区分其虚实。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欲以客往赴秦军(《信陵君窃符救赵》)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陈情表》)

这四个句子中的“以”就分别作实词“率领”“认为”和虚词“把”“用”讲。

区分是实词还是虚词,主要从语法角度进行分析,第一句“以”是整个句子的谓语(句前省略了主语妻、妾、客),没有其他词语可以作谓语了;第二句是“以”和“往赴”这连续的两个动词构成的连动句;第三句“以城”是介宾短语做句子的状语;第四句“以孝”也是介宾短语做句子的状语。

(2)辨明词义和用法

虚词大多是多义的,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

我们在复习中要注意对虚词进行一个一个的整理、归纳,从词性、使用方法上加以辨析。

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前后两个“乎”都相当于介词“于”,但前一个应翻译为“在”,后一个应翻译为“比”(“乎、于”的前面如果是一个形容词,那么就翻译成“比)。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中“乎”是一个形容词词尾,不译。

(3)通晓古今

有的文言虚词尤其是双音节词虽然在形式上被保留了下来,出现在现代汉语里,但其意义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所以”在文言文里表示原因、依据,如“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蔺列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而现在则用来表示结果。

再如“于是”在古文里更多的是两个单词,现在则是一个双音词。

这样的词语还有“可以”“以为”“至于”“指示”“其实”“以及”“因为”等,要做好系统的复习。

只有通晓古今,才可避免“以今释古”。

(4)重视课文

分析2011年各地高考卷中考查文言虚词的试题,发现最多的考查形式是与课文结合。

例:

(2011年江西卷高考题)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持节发仓粟以赈之作《师说》以贻之

B.上贤而释之令人有大功而击之;

C.庄助复为请告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D.尊宠于群臣无二以勇气闻于诸侯

【试题解析】共8个句子,4个句子来自于语段,4个句子来自于教材,如果对课文缺少了解,这种题目的得分率肯定不高。

3、应试技巧

1、语境推断法

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

例如《廉蔺列传》中有这样一个句子: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必”应该解释成什么,人教版的教材有过变更,有解释成“一定、实在”的,也有解释成“如果”的,抛开句子的语言环境,这两个似乎都能说得通。

但如果能够从语境角度加以分析,实际上不难分辨。

这是当时尚为门客的蔺相如对赵王说的一句话,如果解释成“一定、实在”,不符合蔺相如的身份。

退一步讲,即使后来蔺相如“拜为上卿”,也不可能这样说,无论如何,这包括着对赵王的不敬,如果蔺相如真这样说,那么蔺相如就不是智勇双全的蔺相如了。

这实在是一个脱离语境的解释。

解释成“如果”语气就委婉得多了。

又如: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四川卷)

A、隐于壶山之阳室西连于中闺

B、乃为英设坛席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待以师傅之礼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D、怪而问之拔剑撞而破之

【试题解析】该题答案是D,B项两个“乃”的意义就要根据语境来作分析。

“乃为英设坛席”是樊英屡次不应安帝征诏,安帝就在在多年礼待樊英之后,设坛席,待以师傅之礼,“乃”应该解释为“就”。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语出《石钟山记》,苏轼对以斧斤考击而去探寻石钟山命名的方式极不理解,在文章开头就说对这个方法“余尤疑之”,在“寺僧以小童持斧”时,他又“固笑而不信也”,所以,这个“乃”应该解释为“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

2、全句关照法

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有全句意识,许多虚词的意义不实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此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

如作语助词的“也、矣、焉、哉”,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语气“息息相关”。

作语气副词的“其”可作感叹、揣测、反问、希望、命令等多种语气,必须与整个句子结合起来分析。

例如: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湖南卷)

A.逮乎来世,周子复生于斯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亦每缀以排比之句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C.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  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D.上与《诗经》、《周易》同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试题解析】该题答案为B,A项前“乎”相当于“于”,后“乎”与句子整个语气配合,表疑问语气。

C项第一个“而”解释成“但是”,后一个“而”表并列关系,不译。

“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这个句子中,“不言法”与“法未紊”之间显然存在着转折关系;“所谓忠者不忠”与“所谓贤者不贤”无论从语法结构还是从语意上分析,都极其相似,从全句来看,是并列关系的连词,在这里可以不译。

3、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

比如“也”,句末语气助词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再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广将军之谓乎”,因为“其”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

例如: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10年四川卷)

A.以郡更察廉为楼烦长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B.久之乃得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得赤丸者斩武吏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疾病且死不出,火且尽

【试题解析】答案为B。

A项都是介词,凭……的身份。

B前一个是副词才;后一个是副词于是、就。

C项都是……的人。

D项都是副词将要。

4、语法分析法

一个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作用是不一样的,如果作主语,就是名词或代词,作谓语就是动词或形容词,如果作状语,就是副词、形容词或介宾短语。

虚词也是如此。

比如有虚词“以”的四个句子:

①俅以幸臣躐跻其位;②得全首领以没;③扈从以行;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以”字用法有一个规律,即“以”字的后面是名词,“以”为介词;“以”后面是动词,“以”为连词。

由此可知,题中①、④两句是介词,用于名词之前,与名词构成介宾短语,但一用在身份前,一用在工具前,意义不同;②、③同为连词,都是用于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关系,用法意义相同(表目的,用来)。

又如: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北京卷)

A.三请,不见许徒行见公曰

B.令国致乐不已狗马室妾,不已厚乎

C.公驱,及之康内愿夫子之幸存寡人

D.晏子乃返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试题解析】答案是D,A项“见”分别解释为“被”和“拜见”,“见”后分别是动词“许“和名词“公”。

B项“已”分别解释成动词“停止”和副词“太、过分”,两句“已”前都有副词“不”,但前句“已”后已经没有其他词语充当谓语,而后一句有形容词“厚”充当句子谓语。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语法结构来判断其意义。

5、代入检验法

将判断出来的意义代入句子中,若结合上下文,语意通畅,即可验证准确。

如“而、且”都有表承接、转折的意义,若判断为承接关系,可用“就、随后、那么”替代,若判断为转折关系,则可用“可是、但是”替代,替代后若前后语意不通畅,则说明判断不准。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重庆卷)

A、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B、昼则默诵,夜则闭户

   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

C、不得已而为盗耳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D、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试题解析】答案为B,两个句子都是两个则连用,表并列关系。

A项的“其”,分别是“那”和“他的”,单纯从结构上看,似乎差不多,但仔细推敲,如果采用代入法,就会发现,“其人”不能解释为“他的人”,而“其妻”不能解释为“那个妻”。

同样,C项两个“而”,前一个表顺承,相当于“就”“才”,后一个表转折,相当于“但是”,D项两个“为”分别是“因为”和表被动。

如果代入尝试一下,立马可以作出判断。

(三)“筛选文中的信息”

这是文言文阅读中的一个重要考点,也是一个难点,它考查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的分析能力,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中每年都出现,这种筛选有时要求指明信息的具体内容,有时要求答出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等。

1、找准对象,忌张冠李戴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文段,这类选文往往涉及到几个人物,而题干的要求则是“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某人……的一组”。

因而命题人在设计错例时,就时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即把其他人物所做之事错位到题干要求表现的人物身上。

在选文中出现的人物决不止一个,而我们答这个题是只要抓住题干中的“某人”的行为举止,就可以做初步筛选:

把罗列的句子中不是“某人”所说所想所做的句子排除,相应的包含这个句子的选项也就被排出,从而帮助解题。

[例1]、(2010年福建卷第3题)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周维城美好德行的一组是()

①引父足怀中以卧②立许字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