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三 上 册 第 四 单元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56749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 三 上 册 第 四 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科学 三 上 册 第 四 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科学 三 上 册 第 四 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科学 三 上 册 第 四 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科学 三 上 册 第 四 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科学 三 上 册 第 四 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科学 三 上 册 第 四 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科学 三 上 册 第 四 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科学 三 上 册 第 四 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科学 三 上 册 第 四 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科学 三 上 册 第 四 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科学 三 上 册 第 四 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科学 三 上 册 第 四 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科学 三 上 册 第 四 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科学 三 上 册 第 四 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科学 三 上 册 第 四 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科学 三 上 册 第 四 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科学 三 上 册 第 四 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科学 三 上 册 第 四 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科学 三 上 册 第 四 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 三 上 册 第 四 单元教学计划.docx

《科学 三 上 册 第 四 单元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 三 上 册 第 四 单元教学计划.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科学 三 上 册 第 四 单元教学计划.docx

科学三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科学三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主题为“水和空气”。

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课):

认识水。

第二部分(第4—6课):

通过简单的实验和观察,完善对空气的认识,理解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第三部分(第7课):

让学生对固体、液体、气体的基本特征进行对比。

教学要求

科学概念:

物质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水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物质,它有许多的用途;水和其他液体比较,在颜色、气味、黏性、流动性等方面存在差异。

空气确实存在于我们周围,能被我们的感官感知;空气能占据空间,空气有重量。

量筒是一种标准工具,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多少。

过程与方法:

对液体、固体和气体进行系统的比较观察。

识别并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水、空气和其他液体的特征。

借助其他媒介和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观察水、空气和其他液体的特征。

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和测量的结果,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

运用口头、书面的形式,有目的地进行过程与方法的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

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认识到水和空气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物质,形成保护水和空气,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测量需要标准工具。

有了标准工具,测量信息的交流才成为可能。

课题

授课时数

起止日期

备注

1、水

1

第十七周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1

3、谁流得更快些

1

第十八周

4、比较水的多少

1

5、我们周的空气

1

第十九周

6、空气占据空间吗

1

7、空气有重量吗

1

第二十周

单元练习

1

 

课时教学计划

NO:

026

课题

第1课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教学日期

第十七周

重点

难点

用网状图展现对水的认识,熟练地运用各种感观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

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给每组准备:

7个黑色塑料袋或其他不透明的袋子、4个透明塑料袋(应是可封口的密封袋,用来装四种液体)1块石头、1块木头、1片树叶、分类用图纸。

给每个学生准备:

1瓶醋(500ml,分发给小组)、1瓶牛奶(500ml,分发给小组)、网状图记录纸1张。

给全班准备的材料:

有关水的课件资料、分类用图纸。

教学过程

教学札记

一、谈话导入。

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

在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水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于水,我们知道些什么?

二、我们知道的水。

1、师:

关于水,我们了解哪些?

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将自己知道的关于水的内容进行简单记录。

2、汇报交流,师有目的地进行板书,帮助学生概括、梳理。

3、师生交流总结,把关于水的知识归结为几个方面:

水在地球上的存在形态、水的作用、水与生物的关系、水的基本特点等。

4、播放一小段关于水的影像资料,进行拓展,同时渗透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5、引导完成书本上的泡泡图。

三、水在哪个袋中。

1、师:

在这几个袋子中分别装有石头、木块、树叶、水、醋、牛奶、空气这些物质。

(出示几个不透明的袋子)在不打开袋子的前提下,你们有什么办法猜测里面装的是什么,水又装在哪个袋中吗?

并思考这么猜测的根据是什么。

2、生实践,师巡回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观进行感知,并了解学生的想法。

3、交流讨论:

你们猜测的结果如何?

你们猜测的依据是什么?

这些物质中,比较难辨别的是哪些,为什么?

4、讨论交流:

把这些较难辨别的袋子单独取出,如果可以打开袋子,但不能直接用眼睛观察,能准确地找到水吗?

打算怎么做?

为什么?

5、生实践。

6、师:

对于袋中所装的物质,我们都有了自己的猜测,请大家把袋子都打开,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7、引导学生将袋中所装的物质进行分类,交流汇报自己的理由。

小结明确:

固体、液体和气体。

8、根据学生交流汇报的情况,告诉学生固体、液体和气体是正确分类方法中的一种,同时让学生进行交流,人们这样进行分类的理由是什么。

四、学生举例说明。

生活中常见的固体、液体和气体还有哪些。

板书设计:

固体

存在

1、物体液体水用途

样子

气体

课时教学计划

NO:

027

课题

第2课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过程与方法:

运用不同感官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用图表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尊重事实、重视证据。

教学日期

第十七周

重点

难点

观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具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运用不同感观比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图表的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准备:

2个塑料杯、1片玻璃、1张蜡光纸、1支筷子、2个试管、2根长木条(可以是长一些的牙签)1个玻璃杯、1个塑料瓶(矿泉水瓶)、1个水槽。

给每个学生准备:

记录纸两张纸。

教学过程

教学札记

一、谈话导入。

水是一种液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液体。

二、观察水和食用油。

1、导入:

水是一种液体,你们知道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液体?

这些液体是否都一样呢?

今天我们以水和食用油为例,进行研究。

2、学生观察:

提供给每组一杯水和一杯食用油,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两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把观察到的结果填写在维恩图中。

(提示:

在科学观察中,一般不用尝的方法)

3、交流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师板书展示。

三、滴液比较。

1、师:

水和食用油除了我们刚才所观察到的不同之外,还有不同之处吗?

比如,我们分别把水滴和油滴滴到蜡纸、玻璃片和报纸上,它们的状态一样吗?

2、生猜测,并讨论:

在实验中需要注意什么?

(师适当提示:

每一次将液滴滴在不同的物体上时,为了实验的可靠,需同时多滴几滴;每一滴的量要控制,不要太多,简单演示;要注意观察水滴和油滴在不同物体上后形成的形状是否一样。

3、生实践,将观察到的液滴状态画下来,并注明液滴是在什么物体上。

4、展示学生的记录,并交流讨论。

四、比较水和油的轻重。

1、师:

水和食用油相比,那种物质更重?

我们有什么办法比较?

2、生交流方法,并讨论、判断方法的可行性。

3、提供材料,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法进行实践,判断水重还是食用油重。

(这一实验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演示实验)

4、交流实验结果,并尝试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5、请学生将观察所得的结果补充到维恩图中,师补充到板书中。

五、借助多种容器,进一步观察水和食用油的相同点。

1、师演示,将水和食用油分别倒入一些形状不同的容器中,请学生观察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2、生交流、小结。

将两者的相同点补充到维恩图中。

六、总结提升。

1、全班交流:

水和食用油有哪些不同之处,又有哪些相同之处?

重点讨论它们的相同之处其他液体也具有吗?

这些相同点,固体具有吗?

2、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对于水是怎样的一种液体,你们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板书设计:

 

课时教学计划

NO:

028

课题

第3课谁流得更快一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进行预测并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理解公平实验,为保证公平,需要保持除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公开的、民主的讨论有助于辨识实验的准确性;小组内分工合作对开展实验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日期

第十八周

重点

难点

简单设计对比实验,描述并简单解释液体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影响。

设计对比实验,理解公平实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教学准备

给每组的材料:

1小杯水、1小杯油、1小杯洗洁精、1块玻璃、3个滴管(或吸管或塑料勺)、一张实验记录表。

给每个学生的材料:

一张维恩图。

教学过程

教学札记

一、谈话导入。

我们上节课认识了水和食用油。

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并展示上节课的维恩图)

过渡:

水会流动,油也会流动,它们流动的快慢一样吗?

二、设计流动比赛。

1、其他液体也会流动。

比如洗洁精,这也是一种液体。

(师出示三种液体)这三种液体流动速度一样吗?

如果不一样,你们推测,谁会流得更快一些?

2、有什么办法证明?

师引导:

如果要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最好进行一场公平的液体流动的比赛。

3、设计“流动比赛”的方案,小组内成员交流:

怎样做才能保证流动比赛是公平的?

哪个方法最好,为什么?

讨论后确定一个比赛方法。

4、全班交流比赛方法,围绕“保证比赛的公平、可行”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质疑,完善比赛规则。

三、实验、思考。

1、请小组成员根据自己选择确定的方案进行流动比赛,并记录。

(师要提示学生重复做几次实验)

2、全班交流,汇报,包括:

一共进行了几次实验,实验的结果如何,每次实验的结果都相同吗,大概是什么原因导致实验结果不一致等。

液体名称

洗洁精

食用油

猜测

实验结果

3、思考:

液体的流动快慢跟什么有关?

小结明确:

液体的流动快慢受到黏度影响。

四、液体、固体比较。

1、师让学生关注以板书的水和食用油的维恩图记录,明确水和油具有的共同特点,并思考洗洁精是否同样具有这些特点。

2、小结:

三种液体的相同点,固体具有吗?

固体和它们相比,有哪些不同?

师生讨论交流,完成固体和液体比较的维恩图记录。

3、讨论交流,对于“水是怎样一种液体”,我们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板书设计:

水>食用油>洗洁精

透明

3、谁流得更快一些水没有固定形状

流动

固体——不能流动

 

课时教学计划

NO:

029

课题

第4课比较水的多少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非标准单位的测量会导致结果的多样,标准单位的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使用标准和非标准单位测量液体的体积。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比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统一,有助于确立科学的标准。

教学日期

第十八周

重点

难点

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能较规范地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

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明确用标准单位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

教学准备

给每组的材料:

3个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1个玻璃杯、1个量筒、1条纸带、胶水、记录纸若干。

教学过程

教学札记

一、比较哪个瓶子水最多。

1、出示三个不同的瓶子,里面装有不等量的水。

请学生猜测,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多,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少,并说明理由。

2、怎样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并说明为什么这么想。

(师可适当提示前面所学的关于水的特性,如会流动、有重量、有体积等,鼓励方法的多样性)

3、交流讨论,比较不同的方法,选择操作最简单的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4、生实践操作后汇报结果。

(如出现结果差异较大或不同,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

二、比较水的多少。

1、师:

如果2号瓶中的水最多,但它比其他瓶中的水多多少,知道吗?

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2、学生讨论测量方法。

预设1:

生可能会直接说用有刻度的杯子,师需追问:

杯子上的刻度有什么用?

假如没有有刻度的杯子,该怎么办?

预设2:

生可能一时想不出用什么办法,师可直接出示小杯子、瓶盖等材料提示、引导,交流这些材料可怎么用。

预设3(可接预设2):

生知道借助一些更小的容器帮助测量,师可追问:

用小杯子量了,还多出半杯怎么办?

如果想知道得更精确,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3、自制刻度线测量

(1)如果我们要给一个杯子画刻度线,这些刻度线有什么用?

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刻度间距要相同)

(2)生实践:

自制的刻度条,并贴到一个玻璃杯上,再次比较三个不同瓶子里的水,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用自制刻度线测量的结果

瓶子

项目

1号瓶子

2号瓶子

3号瓶子

预测

测量结果

(3)交流测量结果,发现并讨论问题:

测量的结果相同吗?

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结果不同呢?

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三、认识并使用量筒。

1、师介绍量筒,并提示“测量要求”,问:

量筒刻度上的一格代表多少?

和我们自制的刻度比较,有哪些区别?

2、为什么量筒要平放?

为什么视线要与液面保持水平?

3、请学生用量筒测量三瓶水的多少,并汇报测量结果。

(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量筒,或上课时间不够,可采用教师演示方式进行)

用量筒测量的结果

瓶子

项目

1号瓶子

2号瓶子

3号瓶子

预测

测量结果

4、师:

你们知道这样一瓶矿泉水、一桶食用油有多少吗?

(出示食物或照片)这个数值就表示了一瓶矿泉水或一桶食用油的体积了。

5、共同讨论、明确。

5毫升水大概是多少呢?

50毫升水大概是多少呢?

四、引导练说一些常见的液体的体积。

 

 

课时教学计划

NO:

030

课题

第5课我们周围的空气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过程与方法:

对无法直接进行观察的物质借助其他媒介,感知它们的存在;用多种方式对物质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明白科学的结论需要客观事实(证据)来加以证明。

教学日期

第十九周

重点

难点

了解空气确实存在,知道空气的主要特征。

用实验证实空气确实存在,比水轻,也会流动。

教学准备

给每组准备:

2个透明塑料袋、2个玻璃杯、1个水槽、1根香、1个打火机、1个吹泡泡器(或吸管)、1杯洗洁精或肥皂水。

给每个学生准备:

气泡图记录纸一张、维恩图记录纸一张、实验记录纸两张。

教学过程

教学札记

一、我们知道的空气。

1、师:

还记得我们上次“猜测水在哪个袋里”的活动中,是怎么知道空气在哪的?

2、关于空气,我们还知道什么?

请把自己知道的内容填写到气泡图中。

3、交流,师帮助整理,形成班级的大气泡图。

并让学生思考,这些想法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需要进一步证实的?

二、空气的存在。

1、空气真的存在吗?

我们都说袋子中有空气,怎样才能证明袋中确实装有空气?

2、师:

这里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或许能帮助大家证明空气确实存在。

请大家分组讨论证实空气存在的方法,并利用材料操作一下,请注意记录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及实验的结果。

3、汇报交流证实空气存在的方法,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结果,说明是什么事实证明袋中空气确实存在。

(渗透“有些东西我们看不见,但并不是不存在”这一科学观念。

三、比较空气和水。

1、师:

既然空气确实存在,那么空气和水相比较,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

(出示关于水的维恩图,请学生回顾所知道的关于水的一些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对水和空气进行有联系的比较,扩大认识视角)

2、有什么办法证明水和空气的不同?

比如:

空气和水,谁轻谁重?

水会流动,空气会流动吗?

3、讨论证实的方法,重点对“空气会流动吗?

”进行展开。

4、比较空气和水的相同和不同点,并把比较的结果记录到维恩图中,全班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存在

无色

5、我们周围的空气无味

透明

 

课时教学计划

NO:

031

课题

第6课空气占据空间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过程与方法: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日期

第十九周

重点

难点

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准备:

1个玻璃瓶、1个玻璃杯、2个注射器、4根吸管、纸巾2张、1块橡皮泥。

给每个学生准备:

记录纸一张、维恩图一张。

教学过程

教学札记

一、空气占据空间。

1、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师操作演示,并引导学生思考:

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

如果不用石子而利用空气,能让水上升吗?

2、出示材料,用这些材料能否让装在瓶子里的水上升并流出来?

(保证不倾斜瓶子)

3、联想平时喝盒装饮料时,有什么经验?

这些材料该如何使用?

4、知道学生分组实验,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

橡皮泥有什么作用?

如果橡皮泥没有完全塞住瓶口,水能上升吗?

是什么原因让水上升的?

如果停止吹入空气,水还能上升吗?

如果想让瓶中的水不断上升,你们的办法是什么?

5、分组实验完成后,交流。

重点解释实验发生的现象。

二、杯中的纸会湿吗?

1、师演示,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请学生预测:

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为什么?

2、请各小组实验,请学生思考实验中要注意:

杯子要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要塞入杯底,防止掉下来。

3、生实验,记录实验时的现象及自己的思考。

交流实验情况:

杯中的纸巾有没有被水浸湿,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面。

思考讨论:

这两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

你们对空气的性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三、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1、出示注射器,请学生分别用注射器把水和空气抽入一部分,然后用手或橡皮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

2、生实验。

3、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注射器中的水和空气,在活塞下压或上拉时,有何不同。

并请学生思考,注射器里的空气在活塞向下压和向上拉时,可能会有什么变化,并尝试结合图来进行解释。

4、生交流自己的画和自己的想法。

5、介绍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运用,如皮球、喷水瓶、气枪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压缩后的空气的特性)。

6、把这节课所了解的关于水和空气的知识在维恩图中进行补充。

 

板书设计:

存在

无色

6、空气占据空间吗无味

透明

可以被压缩

 

课时教学计划

NO:

032

课题

第7课空气有重量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空气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轻。

过程与方法:

在称量的过程中,了解一些因素会影响称量结果,产生误差,学习准确称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及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日期

第二十周

重点

难点

知道并能设计实验证明空气有重量,但很轻;通过对石头、水、空气的三者比较,初步建立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概念体系。

设计多种方法,重复验证空气有重量,但很轻。

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准备:

1根长细木条(或竹条)、3根细线、1块橡皮泥、1个气球、1个皮球、1个托盘天平。

给每个学生准备:

石头、水、空气的比较表格。

演示实验材料:

1个皮球、1个托盘天平。

教学过程

教学札记

一、空气有重量吗

1、师:

水有重量,石头有重量,空气有重量吗?

有什么办法证明?

2、生讨论交流,提出采用自制的小天平来证实空气是否有重量。

并讨论自制小天平的方法。

3、指导学生自制小天平。

(建议:

天平上的图钉教师可在课前帮学生固定好。

4、小天平调平。

(先将气球挂上,另一端挂上重物,想办法使小天平平衡)

5、给气球充气,观察并记录小天平的变化。

(分组实验)

6、全班交流小天平的变化情况,思考:

所有小组的实验结果都一致吗?

可能是哪些原因引起实验结果不同?

有什么办法改进实验,使效果更明显,结果更精确?

二、改进小天平的测量效果。

1、讨论交流改进小天平测量的方法:

方法1:

同时将两个充足气的气球挂在小天平的两端,并调整天平,使小天平保持平衡,再将其中一个气球的气放掉,观察小天平的变化

方法2:

同时将两个充足气的气球挂在小天平的两端,并调整天平,使小天平保持平衡,在天平的一端再挂上一个或几个充足气的气球,观察小天平的变化

2、生选择方法进行实践,并讨论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

三、天平称量皮球的重量。

1、师:

为了让我们的实验结果更精确,更有说服力,我们可以利用实验室的天平称来进行研究。

2、师演示:

将一只充满气但未充足气的皮球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出重量(让学生来看),然后用气筒给皮球充足气,(需提醒学生注意充足气后,皮球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要保持皮球的大小一致)

3、师演示测量充足气的皮球的重量,请学生帮助观察重量是否增加,增加了多少?

思考:

说明了什么?

4、请学生观察对比,托盘天平和自制天平有哪些主要区别。

(托盘天平不仅可以测出空气是否有重量,而且可以较准确地测出到底增重了多少)

四、单元小结。

1、请学生将之前记录的维恩图等记录表取出,再发给学生一张新的石头、水、空气对比表。

请学生根据前面的实验情况和记录表完成对比表。

2、根据对比表分析:

这三种物质,有哪些特征是相同的,有哪些不同。

3、出示更多物质的图片,把这些物质分为液体、气体、固体三类,说明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4、出示之前填写的关于水和空气的气泡图,请学生思考:

还有哪些可以补充,原有内容中哪些是不正确的,需要改正。

五、整理我们的观察结果。

 

内容

形状

占据

空间

体积

流动

重量

固定

固定

不能

压缩

不易

压缩

不能

较重

很轻

石头

空气

 

 

课时教学计划

NO:

033

课题

单元练习

教学目标

巩固科学概念;掌握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与方法;

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日期

第二十一周

重点

难点

通过完成单元练习题巩固科学概念;掌握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准备

大、小各两块黑板、单元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的知识点。

二、巩固《学习活动手册》练习题。

三、质疑问难。

四、完成补充练习题。

(一)填空。

1、有人将水、醋、牛奶分为一类,称它们为;

将石头、木头和树叶分为一类,称为。

空气是单独的一类,称为。

2、通过上观察、比较,我发现水是一种、、的液体。

3、水、食用油和洗洁精三种液体,它们的相同点有,、

、;不同点有、、。

4、量筒用来,液体体积的单位是。

5、空气占据空间的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