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基础知识历届中共会议.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5767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基础知识历届中共会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综合基础知识历届中共会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综合基础知识历届中共会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综合基础知识历届中共会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综合基础知识历届中共会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综合基础知识历届中共会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综合基础知识历届中共会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综合基础知识历届中共会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综合基础知识历届中共会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综合基础知识历届中共会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基础知识历届中共会议.docx

《综合基础知识历届中共会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基础知识历届中共会议.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合基础知识历届中共会议.docx

综合基础知识历届中共会议

中共一大:

→时间:

1921年7月23日-8月初

→地点:

上海

→人物:

李达、李汉俊(上海)、张国焘、刘仁静(北京)、毛泽东、

何叔衡(长沙)、董必武、陈潭秋(武汉)、

王尽美、邓恩铭(济南)、陈公博(广东)、周佛海(日本东京)

→会议内容: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

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

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二大:

→时间:

1922年7月16日-23日

→地点:

上海

→人物:

陈独秀、张国焘、李达、蔡和森、高君宇、王尽美、向警予、

施存统、项英、邓恩铭、邓中夏、张太雷

→会议内容:

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阐明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动力,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和9个决议案

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 主革命纲领,为全国各族人民的革

命斗争指明了正确的奋斗目标。

三大:

→时间:

1923年6月12日-20日

→地点:

广州

→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瞿秋白、张太雷、张国焘

→会议内容:

中心议题——是国共合作问题(第一次国共合作)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中央执

行委员会组织法》、《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和8个决议案。

四大:

→时间:

1925年1月11日--22日

→地点:

上海

→人物:

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李维汉

→会议内容:

中心议题是:

党如何加强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如何在

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两方面进行准备,以适应革命大发展的需要。

大会通过《对于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大会代表报告之议决案》、《对于中央执行

委员会报告之议决案》、《对于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代表报告世界共产主义运动

状况之议决案》、《对于同志托落茨基态度之议决案》、《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

决案》、《对于职工运动之议决案》及对于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党

的组织、宣传工作11个议决案,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发表

了《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大会宣言》。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逮捕屠杀。

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举行反共会议,正式同共产党决裂,疯狂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持续三年多的大革命失败了。

五大:

→时间:

1927年4月27日-5月10日

→地点:

武汉汉口

→人物:

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毛泽东、任弼时、刘少奇、邓中夏、

张国焘、彭湃、方志敏、恽代英、罗亦农、董必武、项英、陈潭秋、苏兆征、向警予、蔡畅

→会议内容:

中心议题是总结过去经验,明确今后革命发展前途,确定党在最近时期的任务。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接受共产国际第七次大会关于中国问题决议案

之决议》、《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议决案》、《土地问题议决案》、《职

工运动议决案》、《组织问题议决案》、《对于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决议案》及《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武装起义:

1927年8月1日起

全国广泛开展了反对国民党的斗争,并深入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

六大:

→时间:

1928年6月18日-7月11日

→地点:

莫斯科

→会议内容:

大会通过了《政治决议案》、《苏维埃政权组织问题决议案》、《土地问题决议案》、《农民问题决议案》、《职工运动决议案》、《军事工作决议案》(草案)、《关于组织问题草案之决议》、《宣传工作的目前任务》、《关于共产青年运动的工作决议案》、《妇女运动决议案》、《关于党纲的决议案》、《关于民族问题的决议案》等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章第四次修正案

通过了"定广州暴动为固定的纪念日"以及关于党纲、大会宣言问题

的决议

红军长征:

1934年10月

1933年10月,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围剿”。

由于博古、

李德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红军奋战一年,没能打退敌人的“围剿”。

1934年10月,中共中原机关和中央红军8万多人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与陕北红军于陕甘苏区吴起镇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宣告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红军攻克遵义城,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解决了当时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会议最后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张闻天代替博古负党中央的责任。

遵义会议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西安事变:

1936年 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抗日战争的爆发: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全面抗日战争正式爆发。

(卢沟桥事变)根据国共谈判达成的协议,在陕北的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8省13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25日

115师取得了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对日作战的胜利。

敌后抗日战争:

1941年到1943年

战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

为了战胜严重困难,坚持敌后抗战,中共中央先后提出十大政策。

在这些政策中,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是两个中心环节

 

七大:

→时间:

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

→地点:

陕西延安

→会议内容: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分析了国内外的政治形势,指出了抗战的前途和任务,并号召全党发扬三大作风,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党的任务而斗争

周恩来—《论统一战线》

大会:

分析了形势,指明抗战的前途和任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就是:

制定了人民军事路线的完整体系。

党的政治路线: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投降

书上签字。

至此,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国共谈判:

1945年8月29日—10月10日地点:

重庆

中共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争取实现国内和平,建立一个民主的联

合政府。

为了争取时间进行内战准备,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进行谈判。

内战爆发:

1946年6月26日

蒋介石撕毁“双十协议”和“停战协议”,以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

发动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三大战役:

1948年秋,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抓住战略决战的有利时机,组织了辽、淮

海、平津三大战役。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时间:

1949年3月

→地点:

西柏坡

→会议内容:

①提出了彻底推翻国民党的统治,迅速夺取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的各项方针;

②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③分析了全国胜利后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④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

⑤革命胜利后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基本胜利。

八大:

→时间:

1956年9月15日-27日

→地点:

北京

→会议内容:

1、提出了国内主要矛盾的新结论,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

2、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方针;

3、强调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4、着重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重申了党反对个人突出、反对对个人歌功颂德的方针

整风运动:

1957年4月

中共在全党开展了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

在整风运动中,发生了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错误。

 

八届九中全会:

1961年1月 ,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

字方针,国民经济开始转入调整的轨道。

七千人大会:

1962年1月

在会上,大家发扬民主,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

“大跃进”以来实际工作和指导思想上的错误。

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九大:

→时间:

1969年4月1日-24日

→地点:

北京

→会议内容:

讨论并通过了林彪代表党中央作政治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

其中党章把林彪作为"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写入总纲。

十大:

→时间:

1973年8月24日-28日地点:

北京

→会议内容:

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作政治报告,王洪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大会通过了上述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

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

粉碎四人帮:

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十一大:

→时间:

1977年

→地点:

北京

→会议内容:

总结了党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任务。

 

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1978年5月,《光明日本》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特约评论员文章,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讨论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思想的束缚,开始把人们从多年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

1978年12月地点:

北京

→会议内容:

①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

③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十一届六中全会:

→时间:

1981年6月地点:

北京

→会议内容:

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对建国以来的一系列重大历史问题做出了正确的结论。

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

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十二大:

→时间:

1982年9月地点:

北京

→会议内容:

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

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宏伟纲领。

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

 

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年 地点:

北京

→会议内容:

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

十二届六中全会:

1986年9与28日

→会议内容:

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突出强调了社会追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从而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更加全面

十三大:

→时间:

1987年

→会议内容:

中心议题是加快和深化改革。

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了政治体

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方针,确定了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南方谈话:

1992年

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要

求全党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步伐。

十四大:

→时间:

1992年

→会议内容:

概括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大:

→时间:

1997年

→会议内容:

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并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大会在进一步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后,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三次政治斗争:

1999年

1抗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斗争;

2②对李登辉“两国论”的批评;

3③揭批“法轮功”的斗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2000年2月

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十六大:

→时间:

2002年

→会议内容: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了本世纪头20年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十六大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在新世纪继续前进的方向。

十七大:

→时间:

2007年10月

→会议内容:

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新的全面部署。

大会深刻全面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并将其写入党章。

 

十八大:

→时间:

2012年11月

→会议内容:

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内容:

①大会首次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增添了科学的思想武器。

②大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新阐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中,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③大会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