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水体的运动规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5962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4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三水体的运动规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专题三水体的运动规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专题三水体的运动规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专题三水体的运动规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专题三水体的运动规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专题三水体的运动规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专题三水体的运动规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专题三水体的运动规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专题三水体的运动规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专题三水体的运动规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专题三水体的运动规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专题三水体的运动规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专题三水体的运动规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专题三水体的运动规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专题三水体的运动规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专题三水体的运动规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专题三水体的运动规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专题三水体的运动规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专题三水体的运动规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专题三水体的运动规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三水体的运动规律.docx

《专题三水体的运动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三水体的运动规律.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三水体的运动规律.docx

专题三水体的运动规律

专题三:

水体的运动规律

郭友刚

【考情分析】

本专题主要包括水循环和洋流。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地球上的水(包括陆地水和海洋水)是塑造地球形态的重要外部力量,其在地理试题中占的比值近年有上升趋势。

结合近年高考情况,预计2012年本专题高考趋势如下:

第一,以选择题考查陆地水、水循环的原理及应用。

第二,结合图文材料以选择题或综合题形式考查陆地水体相互关系、特别是河流的补给方式的区域差异。

第三,以综合题考查海水温度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四,从海洋水热交换对大气环流影响的角度,考查气候异常与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的关系。

【复习策略】

在复习应考中,应该侧重以下内容:

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

如将区域地理与高中自然地理结合起来,将河流与地形结合起来,将洋流与气候结合起来。

要求能正确阅读区域分布图、发展过程图,着重进行考前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盐度曲线图、海水等温线图、洋流分布图等。

学习基础上重视地理概念的特征、地理成因、地理演变、地理规律等的归纳,善于对主干相似知识的比较鉴别。

【知识梳理】

【线索一】从宇宙环境看地球

【线索二】地球运动的特点——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2)

【线索三】光照图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四个点

2)三个角

【规律总结】识读和运用光照图的基本思路

(1)

(2).

(3)

(4)

(5)

(6)

【查缺补漏】

1.有关地球运动的四组易混概念辨析

2.地球运动学习中常见的三个误区

【典型例题】

热点1:

地球运动的相关计算

【典例1】(2011·山东文综)下图为某区域海上航线示意图。

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

热点2: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典例2】(2011·江苏地理)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

据此回答

(1)、

热点3:

晨昏线的应用和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限时训练】(10分钟)

【课后提升】

完成《世纪金榜》P5~7

1~2,6~7,12~13题

2010届高考地理知识梳理大全:

水的运动

1.陆地水

(1)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一条河流可能有多种补给方式,但其径流的变化特点取决于最主要的补给方式的变化特点。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补给特点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

雨水补给

以夏秋为主

时间较集中;不连续;水量变化大

降水量多少、季节分配、年际变化

我国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融雪水补给

春季

有季节性;水量较稳定

流域积雪量及流域气温

东北地区

冰川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

有季节性;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水量较稳定

流域境内冰川或永久积雪贮量大小及气温高低、日变化

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与沼泽水补给

全年

较稳定;对径流有调节作用

湖泊、沼泽补给

普遍

地下水补给

全年

稳定;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

地下水与河流水位相互补给关系

普遍

(2)水循环

①主要环节

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Ⅰ水循环维持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联系各个圈层,促进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Ⅱ水循环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但要明确水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⑶水循环对气候、生态、地貌等方面都产生深刻影响。

2.海水运动

⑴形式

波浪:

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破坏力极大

潮汐:

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一天观察到两次,白天称为潮、夜晚为汐。

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小内大,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潮势,形成钱塘潮。

 

小潮大潮

洋流:

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又叫海流,越向深处流速越小。

⑵洋流

①成因:

风海流――盛行风与地转偏向力作用下-东西方向的洋流。

(信风、西风、极地东风、南亚季风)

补偿流――流向海水减少区的补偿运动-垂直方向(上升流、下降流)、水平方向(一般为南北方向,赤道逆流例外)

密度流――由于海水温度、盐度差别引起(直布罗陀、曼德海峡等处的密度流)

②分布:

中低纬度大洋环流(以副热带为中心)-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东岸暖流、西岸寒流

中高纬度大洋环流(以副热带为中心)-北太平洋、北大西洋,逆时针-东岸寒流、西岸暖流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以赤道为中心)-冬季东北风,向西流,逆时针;夏季西南风,流向相反

南极绕极环流-西风漂流(南纬30-60度海域)、纬度更高的极地东风漂流

我国大陆沿岸的沿岸流:

冬季受偏北风的影响,沿海海水向南流动形成沿岸流(寒流)。

重要海域的洋流分析:

直布罗陀海峡:

表层大西洋地中海,底层地中海大西洋。

原因:

受地中海地区气候的影响,地中海蒸发旺盛,周围河流淡水注入少,海水的盐度高,密度大,水面降低;而大西洋盐度比地中海低,密度小,海平面低些。

卡特加特海峡:

波罗的海北海

曼德海峡:

表层印度洋红海;底层红海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

夏季印度洋南海,冬季南海印度洋。

原因:

夏季北印度洋海水

向东流,马六甲海峡北部海平面高于南海海平面,海水由北向南流;冬季反之。

③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增加盐度;寒流――减温减湿降低盐度(同一纬度海洋比较)

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处――营养盐类上泛――渔业资源丰富(世界大渔场的分布)

污染物扩散与航行路线:

注意洋流流向与风向。

海-气相互作用:

如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

目前最严重的海洋污染是石油泄漏造成的

探究点一 河流特征的分析

1.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

(1)河流水系一般指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

它包括源地、注入地、流程、流域、支流及分布,以及落差等要素。

分析河流水系特征主要分析河流的源地、流向、河流长度、水系归属和水系形态(如树枝状、扇形等)、流域概况(面积、水力资源等)、河道宽窄曲直、河网密度(支流的发育程度)等。

即向、系、积、道、度(支流的发育程度)等方面。

(2)河流水文特征即水情,分析河流水文特征主要从河水结构、变化等入手,如流量、流速、水位、汛期、水温和冰期、含沙量以及特殊水文现象如凌汛等方面。

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

径流量——主要与流域内的气候有关,降水量、流域面积、干流长度、支流多少都对径流量有影响。

水位——主要与降水的季节变化或气温变化有关。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

同等条件下,植被覆盖率高的流域水位变化要小于植被覆盖率低的流域。

结冰期与凌汛——主要与气温有关。

最冷月均温小于0℃,有结冰期,若河流同时又是从较低纬度地区流向较高纬度地区的,则还会有凌汛现象。

含沙量——主要与流域内植被状况有关。

土质、气候、流速、经济活动等对河流含沙量也有影响。

2.河谷特征

上游河谷:

形成流水侵蚀地貌,河谷呈“V”字形,多峡谷、急流与瀑布等。

下游河谷:

形成流水堆积地貌,河谷宽浅,河中多沙洲、江心岛,河口出现三角洲等。

【探究点一点拨】

◎拓展——某河段水能资源是否丰富决定于水量的多少和河流落差的大小,水量属于水文特征,落差属于水系特征,因此在水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无论水文特征还是水系特征都可以答出来,但是注意两者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探究点二 图表法解读洋流的分布规律、判断及其影响

【探究点二点拨】

◎探知——洋流又称海流,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运动外,海水还沿一定方向做大规模流动。

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其次海水的温度、盐度可决定海水密度。

◎关键——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因此在理解洋流的分布规律时重在从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入手。

 

一、陆地水

1、陆地水体类型

通常所说的水资源:

是指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

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

按空间分布分类

地表水:

江河水、湖沼水、冰川

地下水

按循环周期分类

静态水资源:

冰川(淡水的主体,占2/3)、内陆湖泊水、深层地下水动态水资源:

地表水、浅层地下水,河流水(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2、河水

(1)河流的补给来源:

最主要是雨水补给。

汛期出现在雨季,我国为夏秋季节,枯水期多在冬春季节。

地中海汛期为冬季。

季节性积雪融水:

东北的春汛。

冰川融水:

我国西北部有些河流夏季大部分水量来自天山、昆仑山、祁连山冰川融水。

湖泊水:

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

中下游对河流起蓄洪作用。

地下水:

稳定可靠的补给来源。

济南附近的小清河。

(2)河流径流的变化

季节变化:

修水库调节径流变化,保证生产和生活用水。

年际变化:

修水库调节丰水年与枯水年的径流量。

3、地下水

(1)类型

类型

定义

补给

主要特征

潜水

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

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空气中水汽进入地下凝结而成

有自由水面;重力作用水从高处向低处渗流;水量不稳定;水质易受污染;埋藏较浅

承压水

埋藏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力

潜水

有承压水面,承受压力,水的运动取决于压力的大小,可从低处向高处渗流;水量稳定;水质不易受污染;埋藏较深

 

(2)潜水的补给来源:

主要是大气降水。

降雨历时长,强度不大,地形平缓,植被良好的情况,对地下水补给最有利。

河湖水补给。

河湖水位高于潜水面时,河湖水补给两岸潜水。

反之,潜水补给河湖水。

黄河下游只有河水补给地下水。

4、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

概念:

自然界的水周而复始连续运动的过程

径流

降水

水汽输送

蒸发

能量来源:

外因——太阳辐射能、重力能,内因——水的三相变化

海洋水

海洋

地面

陆地上空

海洋上空

海陆间大循环:

陆地上空

陆地

陆地

蒸发

降水

陆地循环:

陆地

海洋

蒸发

降水

陆地上空

植物蒸腾

海洋循环:

植物蒸腾

各种水体不断更新,从而维护全球水的支态平衡

意义使地表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二、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1、内流区和外流区

外流河:

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主要流入太平洋、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流入印度洋,惟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

内流河:

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与200MM等降水量线接近。

内、外流区

区域

范围

占全国决面积

占全国总水量

内流区

内流河的流域

1/3

不到5%

外流区

外流河的流域

2/3

95%以上

2、水系形态

(1)影响水系形态的主导因素:

地貌

黄土高原河网密度、树枝状水系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四川盆地的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

横断山区南北状排列河流与平行状山脉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平行水系与冰川侵蚀地貌

(2)与自然灾害

扇形水系:

水流汇集、易成洪涝

正常年份:

可错开洪峰

南北对称状水系(长江)

异常年份:

同时到达,易成洪峰

东西对称水系(黄河中游):

易成洪涝

3、水文特征

(1)河流水文特征的含义:

从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来分析。

(2)外流河共同的水文特征及成因:

时间

水量

水位

结冰期

夏季风盛行时

上涨、形成汛期

冬季风盛行时

下降、形成枯水期

秦岭—淮河以北普遍有

 

(3)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异及原因

地区

河流

流量

水位

含沙量

有无结冰期

东北

黑龙江、松花江

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半湿润区)

汛期较短(有春汛、夏汛)

少(森林茂密)

长(纬度高,位于寒温带、中温带)

秦岭—淮河以北

辽河、海河、黄河

水量较小(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汛期短(雨季短)

大(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

短(位于暖温带)

秦岭—淮河以南

长江、珠江

水量丰富(降水量大,流经湿润地区)

汛期长(雨季长)

小(流域内植被好)

无(亚热带,冬季均温0°C以上)

(4)内流河水文特征

分布地区:

西北内陆

水源补给:

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主要特征季节性河流:

夏季为丰水期,其他季节水量少,甚至断流。

流程:

不长(蒸发、下渗、灌溉用水多)

塔里木河:

7~9月为汛期

4、湖泊

分类(按湖泊所在流域特点)内流湖→内流区→基本上是咸水湖

外流湖→外流区→淡水湖

分布

青藏高原湖区:

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区,占我国湖泊面积的一半,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东部平原湖区:

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南部,是我国淡水湖最集中的地区,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都分布在这一地区

5、主要河流

(1)长江、黄河

长江

黄河

源头

青藏高源唐古拉山(正源沱沱河)

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源头约古宗列渠)

注入海洋

东海

渤海

流经省区

青藏川渝云鄂湘赣皖苏沪(11个)

青川甘宁内蒙古陕甘豫象(9个)

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源、横断山区、云贵高源、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源、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长度

6300千米中国第一大河

5500千米我国第二长河

流域面积

180万平方千米

75万平方千米

年径流量

10000亿立方米

480亿立方米

主要支流和湖泊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洞庭湖、鄱阳湖

汾河、渭河

上中下游分界线

宜昌、湖口

河口、旧孟津

水能蕴藏量占全国1/3,哥开发占全国一半,上游最丰富,开发利用率低。

已建成葛洲坝等、正在建设三峡工程;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通航里程全国2/3,航运条件好是黄金水道。

与铁路相比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的优点;流域内资源、农产丰富、人口城市众多;航线与成昆、川黔、焦柳、京广、京九、京沪等铁路及京杭运河相交,有巨大运输价值

已建成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等水利工程,正在兴建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宁夏平原、河套平源等地的引黄灌溉。

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危害最为严重。

宜昌以上干支流,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是中下游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

防洪成为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中游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暴雨冲刷,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泥沙在下游沉积,形成“地上河”,易决口改道

治理措施

加固江防大堤;兴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重点治理荆江河段;退田还湖;中上游造林和水土保持

维修黄河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是治黄之本(造林种草、打坝淤地,修建水库)

(2)珠江

南方最大河流,由西江、北江、东江汇合而成,西江是主干。

各大河流中汛期最长,水量仅次于长江,水能丰富,主要集中在南、北盘江和红水河,开发后形成“西电东送”南部通道。

水运发达,内河年货运量仅次于长江,西江梧州以下航运条件较好,珠江三角洲航运最为发达。

长度:

1800千米

概况流经省市:

京津冀鲁苏浙

(3)京杭运河沟通水系: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作用

历史上:

沟通南北

现在:

苏浙境内仍是重要的运输线

三、海洋水

(一)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1、地球上的海洋

(1)地球的水库:

平均深度3800千米,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淡水中冰川水、地下淡水最多。

人类生活用水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2)水循环——大气中的水源和陆地水的来源

 

 

海上内循环:

占水循环水量的90%;

海陆间循环: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以径流注入大海。

内陆循环:

水汽主要为蒸发与蒸腾,注入内流河与内陆湖。

海陆间水循环,有三个要点需要注意:

一是水循环的场所,即天空和地面、地上和地下、海洋与陆地之间;

二是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包括蒸发→气流→输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

通过这些把三种形态的水体连接成为一个相互交换和转化的动态系统,其中蒸发与降水、水汽输送与径流输送作用更加明显;

三是水循环的能源,即蒸发、水汽输送、凝结等环节是太阳辐射的结果;降水、地表径流等环节是地球重力作用的结果。

水循环的作用与意义:

是维护了全球水量平衡(通过水循环的各个环节,把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有机地联系成为一个循环系统,水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一是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换。

二是在地球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三是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雕塑地表形态。

如:

海洋→陆地的水汽输送量=陆地→海洋的地表径流量+地下径流量;海洋水数量不变:

海洋上降水量=海洋上的蒸发量+来自陆地的径流量;陆地水数量不变:

陆地上的降不量=陆地上的蒸发量+陆地上的径流量。

可以看出: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其循环更新的速度也是有限的,因此在运用水资源时要做到:

合理运用,不能超过水的更新数量;保护水质,免受污染。

(3)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

地球表面的71%是海洋

海岸带

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海水运动塑造海岸地形、引起海岸变迁,影响沿海沉积物的搬运和泥沙沉积,入海河流的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和冲积平原。

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的影响:

港口、养殖、捕捞、排污。

2、海水温度

海水热量的收入和支出:

收入主要是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海水的蒸发。

收支基本平衡,但不同季节,各个海区收支并不平衡,低纬度海区收入大于支出,中高纬度海区支出大于收入

(1)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同一海区,不同季节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水平分布规律同一季节,不同海区高纬(水温低)低纬(水温高)

同一纬度暖流流经(水温高)寒流流过(水温低)

垂直分布规律:

从表层到深层,水温渐低,1000米以下几乎无变化。

(2)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

海水的温度变化比陆地温度变化小;海洋上空的气温变化比陆地上空慢。

原因:

海水热容>陆地>空气

3、海水盐度:

单位质量(100克)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氯化钠和氯化镁)的质量。

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

(二)海水的运动

1、海水运动形式

波浪:

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破坏力极大

潮汐:

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一天观察到两次,白天称为潮、夜晚为汐。

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小内大,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潮势,形成钱塘潮。

 

小潮大潮

洋流:

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又叫海流,越向深处流速越小。

2、洋流的形成

(1)洋流分类

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主要动力,由此形成的洋流,叫风海流

按成因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差异,导致海水运动,叫密度流

一地海水减少,由相邻海区的海水来补充,叫补偿流(水平和垂直)

按性质:

寒流、暖流

寒流的温度不一定比暖流低:

寒暖流只是与所经过的海区比,阿拉斯加暖流温度比加利福尼亚寒流低。

我国大陆沿岸的沿岸流:

冬季受偏北风的影响,沿海海水向南流动形成沿岸流(寒流)。

3、洋流的分布

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反气旋型洋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形成逆时针方向大洋环流(气旋型);

冬季东北风,海水向西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

夏季西南风,海水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中、低纬度大陆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中高纬度大陆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

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全球影响:

调节全球热量分布。

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

暖流(比流经地区温度高)增温增湿作用,如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寒流(比流经地区温度低)有降温、减湿作用,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沿岸荒漠的形成

对海洋生物

渔场分布

寒暖流交汇的海区:

北海道、纽芬兰、北海渔场等

与上升流有关:

秘鲁渔场等

海洋污染:

扩大了污染范围,加快了净化速度

目前最严重的海洋污染是石油泄漏造成的

(三)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洋资源类型

(1)化学资源:

我国海盐产量世界首位。

天津、河北境内的长芦盐场有平坦的海滩和利于蒸发的天气(春季),是我国最大盐场。

附近的化工厂的原料之一。

台湾布袋盐场:

北回归线附近,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加之位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坡,故降水少,多晴天,气温高,有利于蒸发;台西平原地势平坦,有利于晒盐。

海南岛莺歌海盐场:

热带、地势、背风坡。

(2)生物资源:

鱼、虾、贝、藻等,捕捞活动从近海扩展到世界各个海域

大陆架海底:

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等

(3)矿产资源近岸带的滨海砂矿:

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海盆:

深海锰结核,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

我国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南海的一部分为大陆架。

亚洲东部岛弧链东侧多深海沟: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

(4)海洋能源:

巨大、可再生、清洁;能量密度小,需采用特殊的转换装置。

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但也投资较大,效益不高

2、海洋渔业生产

大陆架海域:

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人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饵料丰富,底部沉积着大陆带来的泥沙,有利于鱼类产卵发育。

渔业资源分布温带海区:

季节变化显著,冬季上泛的底部海水有丰富的营养盐类

寒暖流交汇海区或冷海水上泛区:

饵料比较丰富,冷水性与暖水性鱼类

在寒暖流交汇处集聚。

主要渔业国:

中、日,鱼产品消费量高,市场需求大;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高,

海产消费多;我国东海素有“天然鱼仓”之称,舟山渔场全国最大。

鱼汛:

舟山渔场冬季带鱼汛,渤海渔场秋季对虾汛。

3、海洋油气开发:

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工程,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是可行方式

勘探:

利用地震波方法寻找,通过海上钻井估计矿藏类型和分布,分析是否具有开发价值

海上钻井平台——新加坡。

开发:

开始于20世纪初,经历从近海到远海、从浅海到深海过程。

钻井平台是勘探和开采的基地。

输送:

油气田离炼油厂都较远,通过船舶或输油管道输送

4、海洋空间利用(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

海洋环境复杂性和特殊性:

多变的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深海的黑暗、低温、缺氧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力大,对工程材料和结构有严格要求,投资高、难度大、风险大

利用方式

交通运输:

海港码头、海上船舶、运河、海底隧道、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

生产空间:

海上电站、工业人工岛、海上石油城、围海造地、海洋牧场

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

海底电缆

储藏空间:

海底货场、海底仓库、海上油库、海洋废物处理场

交通娱乐设施空间:

海洋公园、海滨浴场、海此运动区

5、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

港口建设:

是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主要场所,港口的服务区域称为腹地,除要有码头、装卸设备等设施外,还要有高效率的运作服务

鹿特丹港的建设:

发展早,开通北海运河促进发展,利用中转货物发展农矿产品加工和造船,中继贸易带动近代工业发展,腹地覆盖欧盟半数国家

围海造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