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6187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十.docx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十.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十.docx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十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十

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出口导向战略

是指发展中国家通过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积累发展资金发展经济的战略。

出口导向是一种外向型战略。

37.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是指通过外汇买进或卖出等值的远期外汇轧平外汇头寸来保值的一种外汇业务。

38.“J曲线效应”

是指当一国货币贬值后贸易收支呈现初期贸易收支恶化然后逐步改善最后贬值效果消失的情形。

由于货币贬值后贸易差额的变动轨迹或径象英文字母“J”的形状因此人们将货币贬值与贸易收支改善之间的关系称为“J曲线效应”。

39.差异产品

是指在产品设计及上明显不同于同类产品且被消费者认可的产品。

40.石油输出国组织

是指1960年以阿尔及利亚、巴林、埃及、伊拉克、伊朗、科威特、利比亚、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叙利亚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10余个国家为在石油出口上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进而掌握自己生产和出口石油的主动权成立了国际卡特尔—石油输出国组织。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述国际收支的基本内容。

答:

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居民与世界其他国家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的系统记录。

国际收支项目通常分为四大类:

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官方结算项目以及错误与遗漏项目。

经常项目是记录商品贸易收支、劳务贸易收支、单方面转移三个方面的经济;资本项目是记录对外金融资产债权和债务的变化;官方结算项目是记录一国金融当局为平衡经常项目、资本项目而动用的官方储备资产额;错误和遗漏则是平衡上述各项目的借贷总额达到帐目平衡。

42.简述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答:

国际货币体系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⑴汇率制度的确立;

⑵货币的兑换性;

⑶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和方式;

⑷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⑸国际金融事务的协调、磋商和管理机构。

43.简述关税对一国经济福利的影响。

答:

⑴进口关税会使国内消费者的福利受到损失;

⑵关税使进口国生产者的生产者剩余增加;

⑶关税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⑷总体上征收关税会降低一国的经济福利水平。

44.简述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限制条件。

答:

⑴必须以对市场正确的判断与准确的信息为前提即对市场结构、竞争对手的策略及其生产函数要有准确了解及判断。

⑵贸易对手没有采取反倾销或报复措施。

45.简述关税同盟的动态影响。

答:

⑴正面效应:

①大市场效应;

②竞争效应;③投资效应

⑵负面效应:

①可能促成新的垄断形式;②扩大成员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

46.试述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主要特点、局限性及解决办法

答:

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主要特点:

钉住汇率制度实行外汇管制本国货币不能自由兑换外国货币。

局限性表现在:

发展中国家钉住汇率一般钉住美等发达国家货币。

钉住汇率存在有一定的条件:

两国经济运行保持同步物价水平变动方向一致;外汇管制易导致外汇黑市的出现;国际贸易和引进外资的便利性较差;外汇易高估或低估。

解决办法:

一般采取衷的办法如在保持钉住汇率的同时取消外汇管制或实行货币自由兑换。

 

名词解释

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TermsofTrade)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指数表示在双边贸易中尤其重要。

2.要素禀赋、要素丰裕和要素密集度

▲要素禀赋(factorendowments)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要素所处的地位包括基础要素(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和人口等)以及高级要素(通信设备、掌握熟练的高技术的劳动力、科研设施和技术诀窍等)。

要素禀赋(factorendowment)是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生产资源状况。

▲要素丰裕(factorabundance)是指在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要素给所占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给比例而相对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相对。

要素密集度(factorintensity)系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这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如果X商品的生产所采用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例kx=Kx/Lx大于Y商品的生产所采用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例ky=Ky/Ly即kx>ky则称X是资本密集型(caital-intensive)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labor-intensive)产品。

要素均等化定理

要素均等化(赫-俄-萨定理)(FactorriceEqualizationTheory):

即H-O-S定理。

按照赫-俄模型国际贸易将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和绝对趋于均等化,萨缪尔逊发展了这一理论认为要素均等化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是一种必然国际贸易将使不同国家间同质生产要素的相对和绝对收益必然相等故被称为H-O-S定理。

荷兰病

“荷兰病”(theDutchdisease)是指一国特别是指中小国家经济的某一初级产品部门异常繁荣而导致其他部门的衰落的现象。

20世纪60年代已是制成品出口主要国家的荷兰发现大量天然气荷兰政府大力发展天然气业

出口剧增国际收支出现顺差经济显现繁荣景象。

可是蓬勃发展的天然气业却严重打击了荷兰的农业和其他工业部门削弱了出口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到20世纪70年代荷兰遭受到通货膨胀上升、制成品出口下降、收入增长率降低、失业率增加的困扰这种资源产业在“繁荣”时期膨胀是以牺牲其他行业为代价的现象国际上称之为“荷兰病”。

贫困化增长

贫困化增长是指“扩大一国贸易意愿的增长可以导致该国贸易条件如此严重的恶化以致使该国的境况变得更差”。

本质是经济增长后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以及要素贸易条件的全面恶化从而造成福利水平的下降。

发生的前提是

一是该国的商品出口在世界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

二是该国生产能力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出口部门;

三是国际市场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较低。

显然对于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开放经济来说这三个条件是基本符合的因而更加需要警惕出现经济的贫困化增长。

差异产品

差异产品是指相互竞争且具有强可替代性但又不完全相同的产品其不同之处可能表现在产品的功能、外观、位置、质量或是其他方面。

分类:

水平差异技术差异垂直差异

▲水平差异:

指同类产品相同属性的不同组合而产生的差异。

▲技术差异:

指由于技术水平提高所带来的差异也就是新产品的出现带来的差异。

▲垂直差异:

产品在质量上的差异。

外汇

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凭证

外汇的概念具有双重含义即有动态和静态之分。

▲外汇的静态概念又分为狭义的外汇概念和广义的外汇概念。

狭义的外汇指的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为各国普遍接受的可用于国际间债权债务结算的各种支付手段。

广义的外汇指的是一国拥有的一切以外币表示的资产。

外汇的动态概念是指货币在各国间的流动以及把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借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专门性的经营活动。

它是国际间汇兑(ForeignExchange)的简称。

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是指经营外币和以外币计价的票据等有价证券买卖的市场。

是金融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广义的外汇市场是指所有进行外汇的场所指买卖不同国家货币的场所。

▲狭义的外汇市场是指外汇银行之间进行外汇的场所。

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方式

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其途径可以是用外汇储备、中央银行之间调拨、官方借贷等。

在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手段上可以分为不改变现有货币政策的干预(消毒干预)和改变现有货币政策的干

预(不消毒干预)。

▲所谓不改变现有货币政策的干预(消毒干预)是指中央银行认为外汇的剧烈波动或偏离长期均衡是一种短期现象希望在不改变现有货币量的条件下改变现有的外汇。

▲改变现有货币政策的干预(不消毒的干预)就是改变货币政策的干预。

它是指中央银行直接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而听任国内货币量和利率朝有利于达到干预目标的方向变化。

这种干预方式一般来说非常有效但其代价是国内既定的货币政策会受到影响这种干预是中央银行看到本国货币的汇率长期偏离均衡时才愿意采取的。

10.汇率及其标价方法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调节杠杆。

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

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

标价方法

▲直接标价法(DirectQuotation)。

又称为应付标价法。

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算为本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

在直接标价法下外国货币数额固定不变汇率涨跌都以相对的本国货币数额的变化来表示。

一定单位外币算的本国货币减少说明外币汇经下跌即外币贬值或本币升值。

我国和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我国人民币汇率是以市场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的公布人民币对主要外币的汇率。

▲间接标价法(IndirectQuotation)。

又称为应收标价法。

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

在间接标价法下本国货币的数额固定不变汇率涨跌都以相对的外国货币数额的变化来表示。

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算的外币数量增多说明本国货币汇率上涨即本币升值或外币贬值。

反之一定单位本国货币算的外币数量减少说明本国货币汇率下跌即本币贬值或外币升值。

英国一向使用间接标价法。

▲美标价法又称纽约标价法是指在纽约国际金融市场上除对英镑用直接标价法外对其他外国货币用间接标价法的标价方法。

美标价法由美国在1978年9月1日制定并执行目前是国际金融市场上通行的标价法。

11.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又称汇率安排(ExchangeRateArrangement):

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

传统上按照汇率变动的幅度汇率制度被分为两大类型:

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汇率制度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规定汇率确定的依据;②

规定汇率波动的界限;③规定维持汇率应采取的措施;④规定汇率应怎样调整。

固定汇率制:

就是两国货币比价基本固定并把两国货币比价的波动幅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的汇率制度。

它有两层含义:

①货币汇率的平价是相对固定的;②汇率变动的幅度也是相对固定的。

包括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

是指一国不规定本币与外币的黄金平价和汇率上下波动的界限货币当局也不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汇率随外汇市场求关系变化而自由上下浮动的一种汇率制度。

该制度在历史上早就存在过但真正流行是1972年以美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崩溃之后。

12.购买力平价理论

(urchasingowerarity简称)在经济学上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以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合理比较。

但是这种理论汇率与实际汇率可能有很大的差距。

  该理论指出在对外贸易平衡的情况下两国之间的汇率将会趋向于靠拢购买力平价。

一般来讲这个指标要根据相对于经济的重要性考察许多货物才能得出。

购买力平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决定于它们单位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例。

基本思想是:

货币的价值在于其具有的购买力两种货币间的汇率及其变动决定于两国货币各自所具有的购买力之比。

隐含的假设条件:

①市场完全竞争商品呈完全弹性市场一切要素之变化均能及时反映到商品的变化之中;②本国和外国的体系完全相同;③不考虑运输成本、保险及关税等费用。

绝对购买力平价:

认为汇率取决于不同货币衡量的可贸易商品的水平之比即取决于不同货币对于可贸易商品的购买力之比。

相对购买力平价:

认为汇率的升值与贬值是由两国的通胀率的差异决定的。

13.资产组合平衡理论

70年代以来由西方学者根据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波动的特点所提出的一种新的汇率理论即资产组合平衡理论它强调各国资产持有者的资产组合平衡条件在作具体分析时资产组合平衡理论作了一些假定:

  第一必须是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

  第二在这个国家具有比较发达的国际金融市场且拥有提全能金融服务、保证金融工具的高度流动性的设施;

  第三在金融市场上存在着多种金融工具、多种金融机构和比较健全的监督管理部门;

  第四各种金融资产之间可以相互替代(但不要求完全替代);

  第五市场参与者可以自由选择他们各自的资产组合而不受任何外来

强制性因素的干扰;

第六对国外投资者不存在外汇管制、税收歧视或其他形式的歧视。

资产平衡论与当今发达国家的具体情况比较符合也表明理论必须随着客观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14.国际收支

▲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是指在特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所进行的各项国际经济包括:

货物、服务以及收入;金融资产和负债;无偿转让即一方向另一方无偿提的实物或金融资产。

强调全部的经济即包含着不用外汇制服、无偿的或交流在内。

▲狭义的国际收支概念是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同其他国家由于贸易、劳务、资本等往来所发生的货币收支的总和。

15.调整国际收支失衡的方法

(1)外汇缓冲政策

指一国运用官方储备的变动或临时向外筹借资金来抵消超额外汇需求或给以调节国际收支的短期性不平衡。

(2)财政和货币政策.

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赤字而需要进行调整时当局可以实行紧缩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在财政政策方面可采用的措施主要是减少财政支出和提高税率在货币政策方面当局可以调高再贴现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或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等等。

(3)汇率政策

指运用汇率的变动来消除国际收支赤字。

一般来说在经济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的情况下汇率贬值政策必须结合紧缩性政策来实施否则将遭致严重的通货膨胀且不易收效。

(4)直接管制

在出现国际收支结构赤字的情况下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对国际经济采取直接干预办法即实行直接管制。

直接管制包括贸易管制和外汇管制。

贸易管制:

又称贸易政策主要是通过关税、补贴和各种奖出限入的政策来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以达到改善国际收支的目的。

外汇管制:

是指通过国家颁布外汇管理法令、法规、制度和条例的方式对一切涉及外汇的对外经济活动和汇率进行严格的管理限制以鼓励或限制本国商品的输出和外国商品的输入鼓励或限制资本的流出或流入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稳定本国货币汇率的目的。

(5)国际经济金融合作

属于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的最高层次通过创造良好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16.国际经济组织

▲广义的国际经济组织:

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政府或民间团体为了实现共同的经济目标通过一定的协议形式建立的具有常设组织机构和经济职能的组织。

▲狭义的国际经济组织:

限于国家政府间组织不包括非政府间组织。

世界性国际经济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

行集团;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所属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根据1944年7月1日至22日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于1945年12月27日成立1947年3月1日开业同年11月15日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基金组织的宗旨:

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从而促进和保持高水平的就业和实际收入;促进汇价的稳定在各成员国之间保持有秩序的汇率安排;协助建立成员国之间经济性的多边支付制度帮助消除阻碍世界贸易发展的外汇限制。

△世界银行集团:

根据1944年7月召开的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而于1945年12月27日成立。

1956年成立了国际金融公司1960年成立国际开发协会。

至此上述三个国际金融组织形成了世界银行集团所谓世界银行是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开发协会。

世界银行集团的宗旨:

通过提资金、经济和技术咨询、鼓励国际投资等方式帮助成员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世界贸易组织:

从1947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到1994年《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其宗旨相对于关贸总协定增加了三个新因素:

涉及服务贸易产品;表述了可持续发展“寻求保护和维护环境”;承认需要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能获得与它们国际贸易额增长需要相适应的经济发展。

 

理解题

1.根据图表、数字论述推导比较优势理论16

比较优势理论概述

  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

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说的假设条件

  

(1)假定贸易中只有两个国家和两种商品(X与Y商品)这一个假设的目的是为了用一个二维的平面图来说明这一理论。

  

(2)两国在生产中使用相同的技术。

即:

如果要素在两国间是相同的两国在生产同一商品时就会使用相同数量的劳动。

由于要素通常是不同的因此各国的生产者都将使用更多的低要素以降低生产成本。

  (3)模型只假定在物物交换条件下进行没

有考虑复杂的商品流通而且假定1个单位的X产品和一个单位的Y产品等价(不过他们的生产成本不等)。

  (4)在两个国家中商品与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5)在一国内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是在国际间不流动。

  (6)分工前后生产成本不变。

  (7)不考虑费用和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影响国际贸易自由进行的其他壁垒。

但是在贸易存在的条件下当两国的相对商品完全相等时两国的生产分工才会停止。

如果存在运输成本和关税当两国的相对差小于每单位贸易商品的关税和运输成本时两国的生产分工才会停止。

  (8)价值规律在市场上得到完全贯彻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9)假定国际经济处于静态之中不发生其他影响分工和经济变化。

  (10)两国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均不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和要素。

  (11)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即总的进口额等于总的出口额。

2.根据图形分析马歇尔提曲线24

提曲线(offercurve)又译作条件曲线也称相互需求曲线是由马歇尔和艾奇沃斯提出的它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因此提曲线即对应某一进口量愿意提的出口量的轨迹。

两个国家的提曲线的交汇点所决定的就是国际商品交换(交换比率)。

  提曲线反映的是一国为了进口其某一数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数量。

提曲线包含了给和需求两方面。

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不同的相对水平下所愿意进口和出口的商品数量。

曲线本身是由一个国家的给(出口)、需求(进口)曲线合成的。

提曲线的绘制

  如下是提曲线推导图该图右边是一国贸易前的情况:

在T0线表示的国内贸易条件下x和Y的生产与消费在E0点处于均衡位置。

  

  若此时国际市场上的比率(贸易条件)比国内更有利用Tl表示则生产移到1点消费移到较高的无差异曲线I上的E点其中SE的Y商品进口是以输出数量为S1的X商品交换得来的。

若此时该国面临更有利的比率(贸易条件)用T2线表示则x商品的输出量将增加到S22而Y商品的进口量上升为S22。

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推出提曲线如图.2-10中左边部分先画出各贸易条件线T0、T1、T2其斜率与右边象限内的贸易条件线相对应。

把出口标在横轴上得出点Xl和X2它们与原点的距离分别为S11和S22;纵轴上的点Y1和Y2则表示进口其与原点的距离分别为S1E1和S2E2。

连接进出

口的组合点得到在各个国际比率下贸易均衡点的轨迹OA便是该国的提曲线以纵轴为中心轴转动坐标平面将第二象限转到第一象限的位置上得到如下图所示的该国的提曲线OA我们假定这一国家是甲国。

    

  同理另一国家乙国的提曲线也可以按照这种方法推导出来.我们把它画在上图中用OB表示。

  提曲线表明了在一系列相对下一企国家为了换得一定量的Y(或x)商品所愿意提的x(或Y)商品的量。

这些进口和出口商品的量是由一国的需求量和给条件(即生产可能性)所决定的。

因而提曲线既可以看作给曲线又可以看作需求曲线。

作为给曲线它表明在不同贸易条件下一国愿意提的出口产品的量如果出口品相对上升该国就会增加出口品的给;作为需求曲线它表明在不同的贸易条件下这个国家对进口产品的需求量如果进口产品相对下降该国就会增加对这种产品的进口。

于是国际贸易中给和需求两个因素就结合在提曲线中因而可以用提曲线来分析国际的均衡。

来自"htt:

//

3.里昂惕夫之谜(从一个方面理解分析)45

里昂惕夫之谜

  是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出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

根据这一观点一般认为美国是资本相对丰富、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理所当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

但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W·Leontief,1906-)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H-O理论预测相悖。

  里昂惕夫之迷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点它推动了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迅速发展。

关于对里昂惕夫之迷的解释实际上是从不同侧面对要素禀赋理论假定前提的修正并为以后一系列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人力资本解释

  有的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的优势是拥有很多经过大量教育和的高素质劳动力而教育和可视为对人力的投资因此高素质劳动力可以称为人才资本如果把这部分人力资本加到物质资本上美国就仍然是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里昂惕夫之谜就自然破解。

  而经济学家范尼克认为里昂惕夫在计算时只考虑了劳动和成本两种生产要素而忽略了自然资源这一要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在美国进口的自然资源产品中大部分为其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对这些资源的

加工等过程中又大量的投入资本故这些产品在美国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

这样一看就容易解释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较多的现象。

4.产业内贸易(在未来国际贸易领域的地位跨国公司、国际分工、规模经济等方面)87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Trade)是产业内国际贸易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

比如向美国出口轿车同时又从美国进口轿车的现象;中国向韩国出口某种的衬衣同时又从韩国进口某种T恤衫的这种贸易活动。

产业内贸易还包括中间产品的贸易即是某项产品的半制成品、零部件在两国间的贸易。

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产业内贸易 

  如前所叙跨国公司在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倾向于采取垂直一体化投资方式。

即在总部和海外工之间进行纵向分工为了保持技术优势跨国公司把产业链中高附加值环节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东道国只能从事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环节的生产活动。

在贸易实践中常常体现为东道国从母国输入零部件和中间产品加工后输往母公司和其他子公司。

这种产业内贸易也不能有效地提高一国的外贸竞争力。

  因为在技术含量低的产业链环节上我国只能变相地收取一点加工费。

这在中国的突出表现就是加工贸易比重的迅速提高。

从短期看加工贸易固然可以增加我国的贸易利益但从长期看这种两头在外的贸易形式对前后产业的带动作用很小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