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6241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学年度第一学期

五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教者:

 

 

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与任务: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这个阶段我会注重作好以前和今后知识的衔接工作。

我会采取多种方式策略,帮助学生自己熟练的应用所学过的知识。

并要注意避免学生厌烦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习,采取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边玩边学。

二、教学分析:

1、唱歌是学习一些适合小学生延演唱的中外优秀歌曲。

注重学生用力度、速度的变化手段表现歌曲情感,能够独立、自信地唱歌。

2、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欣赏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丰富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3、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

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知识融入音乐实践中去学习。

避免单纯而枯燥的讲授,要从感性入手,深入浅出,逐步提高。

4、综合训练为本课本的重要特色之一,旨在通过某一种形式(如歌唱发声、节奏、律动、乐器演奏、音高听辨、节奏与旋律的排列和音乐创作等)的练习、达到多种技能训练或知识运用的要求,依照各课教学目的、既抓住训练重点,又要有所兼顾,充分发挥每一条练习中所包含的训练作用。

三、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备课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

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

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教学进度计划

周次

起止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数

1

8.25-8.26

依马呀吉松

1

2

8.29-9.2

上去高山望平川四季调

2

3

9.5-9.9

三峡孩子爱三峡

2

4

9.12-9.16

北京喜讯到边塞

2

5

9.19-9.23

手拉手,地球村留给我

2

6

9.26-9.30

森林狂想曲

2

7

10.3-10.7

大河之舞大家一起来

2

8

10.10-10.14

小步舞曲

2

9

10.17-10.21

彼得与狼

2

10

10.24-10.28

彼得与狼卢沟谣

2

11

10.31-11.4

欣赏《威廉、退尔》序曲

1

12

11.7-11.11

森林水车

2

13

11.14-11.18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2

14

11.21-11.25

真善美的小世界

2

15

11.28-12.2

雷鸣电闪波尔卡

2

16

12.5-12.9

平安夜祝愿歌

2

17

12.12-12.16

拉德茨基进行曲新年音乐会

2

18

12.19-12.23

复习

19

12.26-12.30

复习

20

1.2-1.6

期末考试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课题:

西部风情

第1课时(总第1课时)

二次

修改

教学内容

依马呀吉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依马呀吉松》体验西藏民族风情。

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高远深邃的感情。

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

重点难点

学习歌曲的曲调

教具准备

1、导入新课

(1)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

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2、学习新歌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A、学生朗诵歌词。

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

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C、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最好是教师范唱,也可听独唱录音)。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3)学习歌曲的曲调。

(4)学习歌曲的歌词。

(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3、小结

(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

(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

(3)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课题:

上去高山望平川

第1课时(总第2课时)

二次

修改

教学内容

唱《上去高山望平川》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豪迈、乐观的情绪背唱《上去高山望平川》

2、用听唱法来领会、表现陕北民歌的演唱特点。

3、通过欣赏男声独唱《上去高山望平川》,体验西北地区民歌的风格

重点难点

通过西北民歌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体验和掌握西北歌曲的风格特点

教具准备

一、歌曲导入:

(1)同学们,下面下面老师为大家介绍一首歌曲,请同学们听完后,说出这首歌的歌名

(2)师生总结:

这首歌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西部,听完后你们会联想到什么?

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对西部有哪些了解,能举出几首西部歌曲,你会演唱吗?

生:

联想到了西部开发和他们的窑洞生活,以及黄河船工们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二、学习新课:

(一)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1、乐曲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青海“花儿”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和宁夏等,属于山歌类,具有浓郁的西北地方特色。

“花儿”分“长调子”和“短调子”两大类。

“知调子”曲调高亢、悠长,节奏自由,音域宽广,“短调子”节奏规整,紧凑,音域狭窄。

这首歌是“花儿”中最典型的“长调子”之一。

2、欣赏并展开想像回答问题:

这首歌歌词寓意含蓄、深刻,富于想像,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创作活动:

(以体验风格特征为主)

对于陕北民歌,先凭一、两首歌曲是不能对其音乐风格进行定论概括的,同学们在课下要多收集这方面的资料,通过上网、电视等途径来从各个文献了解陕北的人文特点、音乐风格、民俗风情。

以更好地来体验陕北民歌的韵味。

下面,老师为大家播放几首西部歌曲,大家随着音乐用肢体语言来感受陕北民歌的魅力。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课题:

演奏《四季调》

第1课时(总第3课时)

二次

修改

教学内容

演奏《四季调》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口风琴演奏青海民歌演奏《四季调》

2、能选择恰当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3、了解乐曲不同段落的节拍变化。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一、导入学生欣赏不同表演形式的演奏《四季调》。

二、聆听音乐分析乐曲结构、节拍。

1、乐曲分为几个部分?

哪两部分是相似的?

2、节拍有什么特点?

3、边听乐曲边打节拍。

三、演唱曲谱。

1、学唱第一乐段。

2、学唱第二乐段

3、学唱第三乐段。

4、完整演唱全曲。

四、为乐曲加入吐音符号“T”以及换气记号“V”,并演唱。

五、口风琴演奏乐曲。

六、加入打击乐器合奏。

七、教师指挥,集体展示。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课题:

三峡孩子爱三峡

第1课时(总第4课时)

二次

修改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

2、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3、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

重点难点

感受歌曲川江号子的音乐风格

教具准备

一、导入: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播放一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

哪个少数民族?

二、引入新课:

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

师: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谁知道三峡在哪儿呢?

2、学生发言引入教学。

三、激情参与(视唱):

1、播放歌曲。

2、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轻声哼唱:

四、学唱歌曲:

1、那么首先我们就来完整欣赏一首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想不想听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遍啊?

(1)歌曲的演唱形式:

领唱、齐唱

(2)歌曲的风格特点:

少数民族音调

2、师:

请同学们试着跟琴轻声哼唱一遍(或者二到三遍),可分为三部分哼唱,

3、教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一歌

(1)完整视唱旋律。

(2)根据感觉分析的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注意B段衬词的演唱。

(3)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课题:

三峡孩子爱三峡

第2课时(总第5课时)

二次

修改

教学内容

复习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教学目标

1.能用自豪的感情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2.感受歌曲川江号子的音乐风格。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一、介绍三峡

师:

在我国万里长江中有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它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中间分别经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这就是著名的长江三峡。

当你穿行在这险峻的峡谷中间的时候会有什么感受呢?

我们先来听一首《川江号子》。

生:

歌曲非常高亢,好像船工们在和惊涛骇浪进行搏斗。

二、展示有关三峡的音乐

师:

三峡不仅有奇特的风光,而且有丰富的水资源,为了更好的利用三峡的水资源为人民造福,我国几代领导人都十分关注三峡工程的开发与建设,在全国人民的支援努力下,三峡工程即将全面完工。

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了解一些有关三峡的资料或音乐作品,现在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学生相互交流介绍三峡工程。

师:

三峡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三峡音乐文化,除《川江号子》外,还有许多音乐作品,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所知道的有关三峡的音乐作品。

生:

有李白的古诗歌曲《下江陵》,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歌曲《长江之歌》等。

师:

三峡是我们祖国的骄傲,三峡工程表现了我国的繁荣富强,不仅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全国的少年儿童都热爱三峡。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自豪地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三、学生演唱。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课题:

北京喜讯到边寨

第1课时(总第6课时)

二次

修改

教学内容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依马呀吉松》

2、通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民族管弦乐

3、学跳秧歌的基本舞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

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依马呀吉松》

教具准备

(一)导入

1、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藏族歌曲《依马呀吉松》,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复习,要唱得更好一点。

2、学生齐唱。

(二)开始上课

1、跟录音演唱。

2、难点指导,跟伴奏带让学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

3、过渡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

师:

“演唱完畲族歌曲,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曲子《北京喜讯到边寨》。

4、让孩子看着简谱聆听,感受三部分七个主题的音乐旋律。

5、让学生谈谈听后感,教师总结。

6、完成听听想想问题。

7、聆听《依马呀吉松》,让学生猜猜此音乐的舞种。

8、引出“秧歌舞”。

9、教师示范跳“秧歌舞”,学生喊口令。

10、动作分解教学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课题:

北京喜讯到边寨

第2课时(总第7课时)

二次

修改

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目标

1.能分辨乐曲的不同乐段。

2.能感受乐曲各乐段的情绪。

3.初步了解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

重点难点

能感受乐曲各乐段的情绪

教具准备

一、为乐曲命名

音乐主要是通过情绪使我们联想到一些场景的,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乐曲好像在表现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为这首乐曲起个名字,并说一说为什么?

教师播放音乐《北京喜讯到边寨》。

学生聆听音乐。

二、分辨乐曲的音乐特点

师:

从同学们为乐曲起的名字来看,大家对音乐的情绪感受都很正确,这是一首热烈欢快的乐曲。

音乐除了表现一定的情绪外,还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现在你们再听一听这首乐曲的几个主题,分辨一下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

教师播放乐曲第三主题和第四主题。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

三、分辨乐曲的结构

师:

这是一首多乐段的乐曲,由三部分构成,下面我们逐段欣赏。

1.引子与第一部分。

师:

你们听引子部分是用什么乐器领奏的?

模仿了什么声音?

好像表现了什么情景?

教师播放引子部分。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

师:

引子过后,乐曲进入第一部分,热烈、欢快的旋律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欢腾的场景之中。

好像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广场,为庆祝北京传来的喜讯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第一部分是由三个乐段组成的。

你们能听辨出来吗?

教师播放第一部分。

四、学生表达感想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课题:

绿色畅想

第1课时(总第8课时)

二次

修改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地球村”的含义,关注世界和平事业和绿色事业

2、学会《手拉手,地球村》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谁知道“地球村”是什么意思?

2、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

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3、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4、听歌曲教唱录音(合唱)。

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二、学习新歌《手拉手,地球村》。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

3、学习歌曲的曲调。

三、小结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课题:

绿色畅想

第2课时(总第9课时)

二次

修改

教学内容

唱歌:

《留给我》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自然、真挚的歌声演唱歌曲《留给我》

2、通过演唱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3、让学生认识到热爱地球、热爱大自然对于我没人类的重要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一、创设情境,走进音乐。

师:

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音乐乐园

二、教具激趣,解决难点。

师:

同学们看大屏幕!

(播放课件,出示歌曲中的难点节奏,让学生通大屏幕能清楚直接地看到问题,并一起开动脑筋利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或打击乐器来解决问题。

  XXXXXXX|X•XX-|

师:

谁来读读,拍拍,或用你身边的乐器敲击出节奏?

生1:

(很自信的)有节奏地读。

(其中符点处节奏不准确)

生2:

有节奏地读。

      

师:

同学们齐读节奏。

生2:

有节奏地拍手。

(生齐拍)

生3:

有节奏地跺脚。

(生齐跺)

三、审美体验,表现音乐。

师:

刚才大家表现得太棒了,所以老师想送给大家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名字叫《留给我》,同学们边听歌曲边看大屏幕上的歌词,听听这首歌曲唱了些什么?

(播放歌曲《留给我》的录音范唱)

生1:

歌曲告诉我们应该注意不要主空气污染,这样我们可以看见很多的蓝天,主树木更好地生长。

生2:

歌中唱了留下小河,很多的小河就可以汇成大海,留下大海给沙漠。

师:

(这是孩子们结合生活实际,发自内心地表述)同学们说得真好!

歌曲中唱到“留下太阳、留下森林、留下小河、留下草原”,你觉得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口气来演唱,是命令还是祈求?

为什么?

生:

应该用祈求的口气演唱。

因为环境保护迫在眉睫,我们应该马上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师:

(培养美读,感受歌曲情绪)请同学们带着你真实的感受,把歌词当作一首诗,伴着歌曲伴奏来读一读。

师:

(肯定的)同学们读得真好,把自己真实的感情完全投入到歌曲里了。

再次欣赏歌曲,听完后说说歌曲情绪是怎样的?

(播放歌曲范唱)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课题:

森林狂想曲

第1课时(总第10课时)

二次

修改

教学内容

欣赏《森林狂想曲》

教学目标

1、初步熟悉《森林狂想曲》的音乐,能用竖笛或口风琴吹奏A段主题。

2、通过听《森林狂想曲》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藏族、音乐风格。

3、初步进行合奏《森林狂想曲》提高演唱的质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一、教师谈话引入:

二、初步欣赏《森林狂想曲》。

1、初听音乐。

(教师简介)

2、让学生熟悉A、B、C各段的旋律。

3、教师分别用电子琴或竖笛演奏A、B、C各段的旋律。

使学生听到音乐就能知道是A段还是B段或C段。

4、复听完成课本上的第一个练习。

5、这首乐曲有许多地方运用了“音效”即实地录制的声音,加强了真实感,使人身临其境。

(分小组共同探讨、创造、分工)。

三、选择两或三个小组与教师合作,共同演绎《森林狂想曲》。

四、在口风琴或竖笛上学习吹奏“mi”,“fa”,“sol”三个音。

五、随教师用较慢的速度学习吹奏《森林狂想曲》A段的旋律。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课题:

森林狂想曲

第2课时(总第11课时)

二次

修改

教学内容

复习唱好《手拉手地球村》;演绎《森林狂想曲》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手拉手地球村》

2、进行合奏《森林狂想曲》提高演唱的质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一、谈话导入:

二、复习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1、跟录音演唱。

2、难点指导,跟伴奏带让学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

3、过渡聆听《手拉手地球村》。

三、复习歌曲《留给我》

四、合奏练习《森林狂想曲》。

五、教师放录音,共同欣赏,评价。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课题:

欢快的舞步

第1课时(总第12课时)

二次

修改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大河之舞》,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大河之舞》,感受爱尔兰民族的热情奔放。

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爱尔兰民族特色和踢踏舞。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1、播放歌曲。

2、讨论:

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3、第二次播放歌曲,介绍爱尔兰民族音乐舞蹈传统特色。

4、播放《大河之舞》音像资料,进一步感受爱尔兰音乐、舞蹈的热情奔放。

5、跟着电视学跳踢踏舞。

6、再听音乐,感受乐曲节奏的变化。

并让学生用踢踏的形式表现出来。

7、小结。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课题:

欢快的舞步

第2课时(总第13课时)

二次

修改

教学内容

大家一起来

教学目标

1、在听赏中感受歌曲的热烈,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韵律操,表现音乐。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2、听赏孙悦演唱的歌曲《大家一起来》。

初步感受乐曲的热烈和强烈的节感。

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

6、各组表演。

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

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

9、小结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课题:

小步舞曲

第1课时(总第14课时)

二次

修改

教学内容

欣赏《小步舞曲》

教学目标

1.模唱、记忆小步舞曲第一主题旋律,听辨和标记乐曲段落。

2.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有兴趣自己收集相关资料并向同学介绍。

重点难点

能听辨出乐曲的结构,并用简单的图式表现。

教具准备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不想长大》,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师:

这么时尚的歌曲中的有些旋律出自离我们有200多年之久远的作曲家莫扎特。

让我们来走进莫扎特走进古典音乐的殿堂。

2.教师介绍作者。

(莫扎特简介)

二、欣赏小步舞曲

1.教师介绍小步舞曲的风格特征。

“小步舞”是一种起源于欧洲民间的三拍子舞蹈,原流行于法国宫廷中,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

“小步舞”速度中庸,能描绘许多礼仪上的动态,风格典雅。

2.初次聆听乐曲《小步舞曲》。

3.分段欣赏。

(一)听赏第一部分。

(教师播放《小步舞曲》第一部分音频)

师:

听辨第一部分有几种不同的旋律。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讲解:

再次聆听第一部分,感受乐曲第一部分两种旋律宛如对话般呈现的形式。

宛如公主和王子在舞会中相识,你一言我一语在对话在舞蹈。

师:

第二旋律宛如王子娓娓动听的话语,我们来感受一下旋律线的方向,感受乐曲的情绪。

②完整听第一部分音频。

(二)听赏第二部分。

(教师播放《小步舞曲》第二部分音频)

(三)听赏第三部分。

(教师播放《小步舞曲》第三部分音频)

师:

请同学听赏第三部分重复的是哪一部分音乐,并用图形表现乐曲的旋律层次。

(学生活动)

4.再次完整欣赏乐曲《小步舞曲》。

教学要求:

学生加入舞蹈和节奏声势。

5.欣赏莫扎特的另一部作品四十交响曲,感受莫扎特音乐浪漫典雅轻快活泼的特点,重点听第三乐章具有小步舞曲风格的音乐。

(播放《g小调四十交响曲》音频)

三、课堂小结

这首《小步舞曲》曾被改编为钢琴、小提琴、长笛等乐器的独奏曲,这里选用的是小提琴独奏的形式。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课题:

小步舞曲

第2课时(总第15课时)

二次

修改

教学内容

学唱:

《小步舞曲》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明亮自然的声音,欢快地情绪演唱、表演歌曲;

2、结合欣赏拓宽学生音乐视野,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难点

学唱乐曲《小步舞曲》感知乐曲二个不同乐段主题表现的情绪

教具准备

1.导入

播放视频动画版的《小步舞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以及节奏的动感

图片展示

图片1口琴

图片2碰铃

图片3铃鼓

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大家认识口琴碰铃铃鼓

2.学前热身练声:

指导学生正确发声1=C3/4

533|544|522|511|1-5|7-6|5-4|3--|

3.指导学生用圆润、明亮、轻巧而有弹性的声音正确发声,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4.节奏模拟

让同学们依次了解一下口琴、碰铃、铃鼓等乐器及它们的音色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