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6371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从电解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是分子的重新组合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增多

C.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D.该反应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2.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

该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COB.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14:

9

3.下列实验现象及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4Fe+3O2

2F2O3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S+O2

SO2

C.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固体表面出现红色物质——3CuSO4+2Fe3Cu+Fe2(SO4)3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4P+5O2

2P2O5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3g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

4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5.关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B.表明了反应的条件

C.表明了反应的速率D.表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

6.镁带在密闭容器(内含空气)中加热,下图(横坐标表示总质量,纵坐标表示时间)能正确表示容器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A.AB.BC.CD.D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切化学反应都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

B.镁在空气中燃烧,虽然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大,但这个反应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后试管中残留物比反应物质量小,但这个反应也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

D.水蒸发为水蒸气,质量没有改变,由此可说明化学变化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

8.有关2H2+O2点燃2H2O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g氢气和1g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2g水

B.两个氢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水分子

C.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D.氢气加氧气点燃等于水

9.如图是工业上将煤转化为清洁能源的微观示意图: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

都属于氧化物

B.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

D.一个

由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分子构成

10.将“神舟七号”飞船送入太空的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火箭工作中发生的反应为:

C2H8N2+2R=3N2+4H2O+2CO2;其中R的化学式是()

A.N2O4B.NO2C.N2OD.CH4

11.将18g高锰酸钾加热,当产生1.6g氧气时,固体剩余物是()

A.KMnO4MnO2B.K2MnO4MnO2C.KMnO4MnO2K2MnO4D.KMnO4K2MnO4

12.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有单质生成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

1

1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军事上利用镁作燃烧弹:

Mg+O2

MgO2

B.生活中利用氢气作燃料:

H2+O2

H2O

C.古代利用湿铁炼铜法制铜:

Fe+CuSO4═Cu↓+FeSO4

D.工业上用石灰石制生石灰:

CaCO3CO2↑+CaO

14.有A、B、C三种物质各16g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混合物中还有12gA、27gC和一定质量的D。

已知B完全反应,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32、44、18,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A.2A+BC+2DB.A+2BC+2DC.2A+B2C+DD.A+BC+D

1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g氢气和8g氧气充分燃烧可生成水()

A.10gB.9gC.8.5g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6.以下是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曾开展的实验:

①先用天平称取质量为m1的金属锡粉;

②将这些锡粉放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2;

③打开容器,听到了空气进入容器发出的“丝丝”的声响,称量所得白色物质的质量为m3;

④把白色物质放回原容器里(容器中空气的组成恢复到初始状态),重新称量容器总质量为m4。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锡的燃烧是____________变化;

(2)罗蒙索诺夫分析数据后发现,生成白色物质的质量m3=_____________,于是提出了“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产物的总质量”的观点;

(3)后经多位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最终确立了质量守恒定律,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定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图是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2H2+O22H2O)的微观模拟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______________。

(2)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

(3)设N个氢分子的质量为2g,则6g氢气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的水分子数为____N。

18.利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Al+O2——Al2O3

(2)Fe+O2——Fe3O4(3)N2+H2——NH3

19.请回答下列问题:

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功能。

纳米四氧化三铁具有类似人工模拟酶的催化性能。

(1)四氧化三铁属于____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纳米四氧化三铁能将过氧化氢催化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0.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加热氧化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氧化氢制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

21.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他们使用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所示,现分别以A、B、C、D表示如下:

A、B、C、D四个实验分别由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来完成,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A实验:

锥形瓶底放层细沙的原因是:

______;小气球的作用是:

______;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

结论是:

质量不守恒。

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

结论是:

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______(填“前一种”或“后一种”),而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______。

(2)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定律。

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为什么?

______.

(3)如果A装置中只是将药品改为少量的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反应前后天平仍不平衡,原因是:

______;结论是:

______;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一定______(填“等于”或“不等于”)生成的水和氧气的质量总和。

22.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小实验。

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40cm长的粗铜线,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

然后,用酒精灯给左边一端铜丝加热1——2分钟。

停止加热后冷却,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

冷却后,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早在17世纪,质量守恒定律被发现之前,英国化学家波义尔曾做过一个实验:

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燃烧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然后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比原金属质量增加了。

(1)试解释金属灰质量比原金属质量增加的原因。

(2)由于波义尔称量方法上的原因,他错过了发现质量恒定的机会。

请你改进他的称量方法,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四、计算题

24.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小群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g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90g,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97.8g。

(假设鸡蛋壳中的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_____________g。

(2)计算10g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要求写出完整的解题步骤。

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10g+90g-97.8g=2.2g;

(2)解:

设10g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答:

10g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5g。

本题在解题过程中格式有什么错误?

请指出错误并改正。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将微观示意图转化为化学方程式形式:

2H2O2H2↑+O2↑。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特点,为分解反应;根据水分子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答案】B

【解析】由C2H8N2+2N2O4=2X↑+3N2↑+4H2O↑可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反应前后氢、氮元素原子的个数相等,反应后的元素原子较反应前少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可推测X的化学式为CO2。

B.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偏二甲肼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0%,B正确;

C.分解反应特点为“一变多”,该反应反应物有两种,不符合,C不正确;

D.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3×28):

(4×18)=7:

6,D不正确。

3.【答案】D

【解析】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反应条件是点燃,A错误;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的是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错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的是铜和硫酸亚铁,C错误;故选D。

4.【答案】A

【解析】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能够确定反应物为P,生成物为N,Q在反应过程中质量没有发生变化,判断Q可能是催化剂,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P的质量为20,生成物N的质量为25,判断M为反应物,减少了5g,反应后的质量为13g。

5.【答案】C

【解析】由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可表明各反应物、各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可以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左边是反应物,右边是生成物,上方的是反应条件,但是化学方程式不能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故选C。

6.【答案】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质的总质量相等,可判断镁带在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不变,即随着加热的时间的延长,物质的总质量应该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

7.【答案】D

【解析】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A正确;镁在空气中燃烧,由于反应前没有称量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故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大,B正确;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后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会逸散到空气中,故残留物比反应物质量小,C正确;水蒸发为水蒸气属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D错误。

故选D。

8.【答案】C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可知,从宏观上可读作:

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从微观上可读作:

一个氢气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个水分子;从质量上可读作:

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故选C。

9.【答案】D

【解析】由工业上将煤转化为清洁能源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2O

CO+H2。

微观示意图中

分别是水和一氧化碳,都属于氧化物,A正确;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B正确;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C正确;由微粒的构成可知,一个

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D不正确。

故选D。

10.【答案】A

【解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C:

2,H:

8,N:

2,反应后C:

2,H:

8,N:

6,O:

8。

由于R前有化学计量数2,故R的化学式是N2O4。

故选A。

11.【答案】C

【解析】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利用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判断高锰酸钾是否完全反应。

解:

设发生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答:

发生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15.8g.

15.8g﹤18g,所以有高锰酸钾剩余。

12.【答案】B

【解析】根据反应前后粒子的种类进行判断,“

”没有完全反应。

将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转化为符号反应式,分别用A、B表示“○”和“●”原子,则化学方程式为2A2+B2=2A2B。

13.【答案】D

【解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遵照事实,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书写时要注意:

一写二配三标四查。

A.生成氧化镁化学式没有遵照事实,应为MgO;B.没有配平;C.反应物铁为固体,生成物铜不用标沉淀号。

14.【答案】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D的质量为:

(16×3)-(12+27)=9g;在此反应中,A质量减少16g-12g=4g,B完全反应,质量为16g,C质量增加27g-16g=11g,D是生成的新物质,质量为9g。

根据反应的数据可知,A、B为反应物,C、D为生成物。

因为A、B的质量比为:

4g:

16g=1:

4,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6:

32=1:

2,故B的系数应为2;C、D的质量比为:

11g:

9g=11:

9,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

44:

18=22:

9,故D的系数应为2;故可判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2BC+2D。

15.【答案】B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与氧气反应的质量比为1:

8,即2g氢气和8g氧气充分燃烧,只能反应1g氢气,生成水的质量为9g。

故选B。

16.【答案】

(1)化学

(2)m4-m2+m1(3)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总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解析】

(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是是否生成了新物质,锡燃烧产生了白色的新物质;

(2)将这些锡粉放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2,将白色物质放回原容器里(容器中空气的组成恢复到了初始状态),重新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4,则参加反应的气体的质量为m4-m2,生成白色物质的质量m3=m4-m2+m1;(3)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总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17.【答案】

(1)氢分子、氧分子;

(2)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3)3

【解析】

(1)由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可知,此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

氢分子、氧分子;

(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成新的分子。

(3)设N个氢分子的质量为2g,则6g氢气含有3N个氢分子,含有的氢原子的个数是6N,由于每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可知,则6g氢气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的水分子数为3N。

18.【答案】

(1)4Al+3O2

2Al2O3

(2)3Fe+2O2

Fe3O4

(3)N2+3H22NH3

【解析】找到两边同种原子的个数最多的原子,然后求最小公倍数,得到原子个数。

19.【答案】

(1)无机物;

(2)2H2O2

2H2O+O2↑

【解析】有机物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四氧化三铁不是有机物,即为无机物;根据材料分析,反应物为过氧化氢,纳米四氧化三铁为催化剂,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

20.【答案】

(1)2HgO2Hg+O2↑、分解反应;

(2)2H2O2

2H2O+O2↑、分解反应

【解析】物质的用途反映了物质的性质,根据用途推断反应。

另外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一写二标三配”,化学方程式必须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1.【答案】

(1)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热量使锥形瓶底部炸裂;缓冲作用;后一种;白磷刚引燃时,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将气球胀大,装置受到的浮力增大;

(2)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因此生成物的质量也不会改变;

(3)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将使气球胀大,装置受到的浮力增大;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水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

【解析】

(1)为了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热量使锥形瓶底部炸裂,因此锥形瓶底放层细沙;为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热量把橡皮塞冲出,因此加一个小气球,起到缓冲的作用;因为白磷刚引燃时,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将气球胀大,装置受到的浮力增大,所以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而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故结论正确的是后一种;

(2)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定律,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因此生成物的质量也不会改变;

(3)如果A装置中只是将药品改为少量的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反应前后天平仍不平衡,原因是: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将使气球胀大,装置受到的浮力增大,因此反应前后天平仍不平衡;得到结论是:

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水和氧气的质量总和;

22.【答案】

(1)红色固体变为黑色;

(2)玻璃棒向左倾斜

【解析】铜是红色固体,加热后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氧化铜是黑色固体,所以现象为红色固体变为黑色;铜丝原来的质量只是铜的质量,加热后变成了氧化铜的质量,故左端的质量增加了,向左倾斜

23.【答案】

(1)金属燃烧是金属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金属与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金属氧化物的质量。

生成的金属灰是金属氧化物,所以金属灰的质量比原来金属的质量增加了。

(2)不打开容器盖,分别称量反应前后密闭容器的质量。

【解析】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物中的气体的质量、生成物中气体的质量常因气态物质不易察觉而被忽略,形成质量不等的错觉。

24.【答案】相关物质的质量比、已知量和未知量未对齐在相应物质的正下方,应把“100”“x”对齐到CaCO3的正下方,“44”“2.2g”对齐到CO2的正下方。

【解析】在化学计算题中,相关物质的质量比、已知量和未知量必须放在相应物质的正下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