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案例分析整理版.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8965587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12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案例分析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财政学案例分析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财政学案例分析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财政学案例分析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财政学案例分析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财政学案例分析整理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3页
财政学案例分析整理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3页
财政学案例分析整理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3页
财政学案例分析整理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3页
财政学案例分析整理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3页
财政学案例分析整理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3页
财政学案例分析整理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3页
财政学案例分析整理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3页
财政学案例分析整理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3页
财政学案例分析整理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3页
财政学案例分析整理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3页
财政学案例分析整理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3页
财政学案例分析整理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3页
财政学案例分析整理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3页
财政学案例分析整理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3页
亲,该文档总共9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政学案例分析整理版.docx

《财政学案例分析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案例分析整理版.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政学案例分析整理版.docx

《财政学》案例分析

前 言

近年来,全国许多高校都有一些《财政学》案例分析,它们基本是以案例库的形式出现的。

这种形式,虽然往往设计精巧,却不易提起读者学习的兴趣。

而从内容上看,有些案例直接照搬国外,不完全切合我国实际;有些案例则陈旧老套,没有时代感也缺乏现实针对性。

我们组织的《财政学》案例分析在内容和形式上均有所突破:

从内容上看,案例的时代性强,一方面紧密联系我国财政改革实践,另一方面,

也注意了典型的国外财政案例的选取。

这些案例都是从近期财经信息中精心挑选的,都能较好地反映《财政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而具体的案例分析虽然三言两语,却也能精辟独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从形式上看,《财政学》案例来源于经济生活实践,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说明的原理对内容有选择地作了增删、节选和重新加工,其中尤其突出了学者的观点。

这一方面使得具体案例和学者观点条分缕析,文章结构清晰明了;另一方面也能尽量保持原文的精要,使初学者既能理解相关的财政学原理,也能体会到学者名家的生花妙笔和解决财政问题的独特思路。

为了更好地让初学者领会财政学原理,笔者将财政学原理拆分在包括导论(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财政支出概述、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财政收入概述、税收原理、税收制度、国债原理、国家预算、预算管理体制、财政平衡、财政政策、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问题等十三章内。

而每一章划分成数节,每节原理的阐释具体包括案例、简要分析、思考题和原理综述四个部分。

《财政学》案例分析是财政学初学者登堂入室的利器;而对于那些对财政学已有一定把握者来讲,通过《财政学》案例分析你也可以管窥我国《财政学》研究的发展状况,仔细研读,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我们希望,《财政学》案例分析能够切实地促进学习者对于财政学的学习兴趣,对从事《财政学》教学工作的同行也有所启发。

鉴于笔者水平有限,其中或有错误和遗漏之处,敬请专家、学者和读者批评指正。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第一节政府与市场

一、案例及分析

(一)案例1.1:

分拆垄断企业,能否解决问题?

1、分拆微软,打破垄断

2000年美国地方法院法官杰克逊法官的初步判决,几乎吸收了司法部全部反微软的观点。

但2001年9月美国司法部表示不会执行法官将微软分割为二到三家独立公司的裁定。

微软的反对者失望,认为政府出尔反尔。

观点1(蔡建诚):

微软垄断——社会大众沟通不良。

微软的错不在于它的高市场占有率,更不在于它同时提供作业系统与应用软件,而在于它不断试图控制资讯交换的界面,以达致排挤竞争者的目的。

当新版权条例在本年四月实施时,本港不少中小企业叫苦连天,为了守法宁愿以高价购回正版视窗及MSOffice套装软件。

是由于

Windows系统稳定?

相信很多没额外付钱购买技术支援的用家也有怀疑,但Office必须在这个作业系统上运行却是事实。

是由于Office的任何功能其他应用软件也无法代替?

恐怕也未必。

但由Office软件产生的文件档,往往不能由其他功能同样强大的软件开启﹝或者起码不能完全读取﹞,恐怕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被迫升级封闭软件。

假使有日要转换不同厂牌的软件,或不想跟风盲目升级现有软件的版本,既有的或他人传送过来的档案则可能无法读取,用家的选择权利得不到保障。

经典例子就如微软文书处理微软Word产生封闭的.doc档案格式,连旧版的

Word也无法开启新版的.doc档,然后微软可以藉已购新软件的用者的「自发」力量,促使其他用者也升级或购买新版本。

微软的利害之处更在于它利用桌上电脑作业系统市场的占有率和庞大资本储备作价格战的强大优势,令它可以轻易抢攻较弱的市场。

它可以「免費」把浏览器「整合」入作业系统內﹝不提供移除选择﹞,並透过网页制作软件对「超文字标记语言」

﹝html﹞这个本是公开的语法标准加入只有由该浏览器﹝的某个版本﹞才能阅读的独有标识,诱导网民上网时遇到「最好由微软牌浏览器欣賞此网页」的讯息时放弃另类浏览器程式;在邮件发送程式采用预设特別编码,令其他信件处理程式读到邮件主旨时已出现乱码;把软件必要的程式呼叫介面私密化,让竞争对手在 Windows上面开发运行稳定的产品的时候困难重重;甚至对原是跨平台的程式语言加以修改,让「以非微软版程式语言所写的程式」无法在视窗上执行,令视窗无须面对在纯质素上与其他平台公平竞争的压力。

这些手法的本质和目的都是意图控制软件与软件﹝作业系统或应用程式﹞之间的资讯沟通界面,剥夺用者﹝以至程式设计员﹞的选择自由﹝纵使只是部分成功﹞。

美国司法部放弃分拆微软是否恰当或许有待商榷,但若不同时采取措施监察微软

的价格政策,並规定微软必须详细公开过去的档案格式和应用程式介面,並于将来尊重公开的通讯协定,让其他软件发展者可尽早生产真正兼容的替代产品,就对社会大众的自由选择权利没有交待。

因此笔者认为,真正打击MS的做法,除了必须从反垄断法例入手外,用家还应尽量选择微软外的产品,特別是完全支持开放介面的应用程式和平台,不再参与制造人为的沟通障碍。

长远来说或须应换上別个开放式Operating

System(如GNU/Linux),但现时起码应为将来作好准备﹝如坚持使用公开的档案格式、使用跨平台的应用软件、不升级现有的视窗作业系统﹞。

观点2:

“垄断,但无害”。

杰克逊法官判决将微软分割为二到三家独立公司。

这是一个偏帮政府干预企业创新自由的恶判例,不管法庭最后怎么判,我还是从根本上反对美国政府用反垄断法来惩罚靠自由竞争而成功的企业。

关键之处在于,这套反垄断法所针对的,并不是老百姓心目中讨厌的政府垄断,而是市场竞争所导致的自然垄断。

不少在竞争中处下风的厂商,纷纷为杰克逊法官的判决叫好。

他们怂恿和支持司法部,劳民伤财打官司,既要求微软提供落后的产品,又要求微软搭售对手的产品。

企业转移竞争的战场,从市场移师到法庭和国会,这真是不正之风。

1999年6月,遍布全美的240位经济学家联名写信给克林顿总统。

信中说:

“反垄断法本来是用来对付垄断者‘高价格、低质量’的行为的,但是现在情况恰恰相反,消费者前所未有地享受着不断降低的价格、以及不断提高的质量。

一些竞争对手,日子越来越难过,便转而向政府寻求行政帮助。

最近政府几宗针对微软、英特尔、Visa与万事达卡的反垄断诉讼,始作俑者都不是消费者,而是被告企业的竞争对手。

这个

现象令人忧虑。

自由竞争才是信息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

我们呼吁有关当局撤消那些证据不足的反垄断起诉。

2、我国垄断行业:

坚冰渐融

长期存在的广泛的行政性进入壁垒的延续决定了行政性垄断在现阶段中国垄断现象中的重要地位,而与此同时,不同形式的经济性垄断开始在部分产业领域中出现,并且开始出现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压制和扭曲竞争的行为,如价格联盟、产品市场垄断、外资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所形成的垄断以及自然垄断。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开始对一些垄断行业进行第二轮改革,其导向是放松管制,在可能展开竞争的领域尽可能多地引入竞争。

此次改革触及到了较深层次的体制矛盾,力图从制度体制上削减垄断、引入竞争机制,调动各类投资者的积极性。

主要的改革办法是,自上而下地从管理体制框架上实行政企分开,即有步骤地撤并垄断行业的政府管理机构,对其所属的行业按其特性进行拆分,打破市场垄断格局、培育多个竞争主体。

在新一轮的改革中,垄断行业的原始格局逐渐发生了变化:

一是在部分垄断性行业初步实现了政企分开,行政性垄断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电信、电力、民航、邮政等部门初步实现了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新组建的公司与相应的行业管理机构脱钩,政府管理职能基本移交至相关的政府部门。

但铁路等部门仍延续政企不分的体制。

二是在部分垄断性行业形成了有利于引入竞争的市场结构,其中有些行业竞争的格局已经形成。

其一是原有独家垄断的企业,采取横向分拆的方式,将其重组成能够在相同的业务领域展开相互竞争的公司,这一方法在电信部门得到应用,形成了电信行业“5+1”的市场格局;其二是垂直一体化垄断的公司,将竞争环节和自然垄断环节分开,在竞争环节引入竞争机制,电力行业“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改革即采用此种方式。

三是垄断性行业中特大型国有企业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电信、民航、电力等行业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原则,组建了公司或企业集团;电信等行业通过上市(尤其是海外上市),推动了现代公司制度的建立,在法人治理结构、公司运行机制、内部管理制度以及透明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观点1(高世楫):

从三个指标来评价垄断行业改革,第一,市场准入是否放宽;第二,原来企业的治理结构是否改变;第三,政府的管理体制是否改变。

通过第二轮

改革,垄断行业已初步实现了政企分开,在电信、电力和民航等部门初步引入了竞争机制,出现了迈向垄断竞争的趋向,尤其是在垄断行业中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培育了一批市场竞争主体,并重新设计了政府监管体制和机制。

观点2(戚聿东):

‘一股独大’的产权结构必然决定了治理结构上的‘一股独霸’,从而导致绩效上的‘一股独差’。

对推动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改革而言,产权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企业治理结构等深层体制因素以及政府治理模式改革的需要已经浮出水面。

我国垄断行业的改革取向也应该是放松规制。

“十一五”期间应该在四个方面努力:

第一,凡是竞争起作用的领域,都应该放松乃至取消规制,不应该规制与竞争并存。

第二,在少数必须规制的领域和环节,应该成立综合性规制部门,如成立交通运输监管委员会,代替目前的铁道、民航、公路、水运、出租车等每一个交通领域都有一个专业监管部门的“五龙治水”局面;在电力、煤炭、天然气等独立的专业规制的基础上,成立能源监管委员会。

第三,在规制内容上,应该加强社会性规制(如有关质量、环境、健康等方面的规制),逐步减少经济性规制,特别是减少价格和投资的规制。

第四,在经济性规制上,应该以激励性规制为主,慎用非对称规制;以接入(互联互通)秩序规制为主,禁止歧视性进入规制。

分析:

本案例涉及到垄断导致的市场失灵。

经济学认为,市场要高效率的配置资源必须是完全竞争的,每一个市场中都要有众多的自愿买方和自愿卖方,不可能有哪一方完全控制商品和劳务的交易价格,所有的买方和卖方都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制定者。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资源配置的效率才是最高的,一旦某一个或少数厂商控制了价格或者需求,就会形成买方垄断或卖方垄断,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就会降低。

垄断可以分为经济垄断和政府垄断,微软案例是典型的经济垄断,我国则存在较严重的政府垄断现象。

从理论上讲,当某一行业在产出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之后,存在着规模效益递增或成本递减的情况时,就可以形成经济垄断。

经济垄断者一方面利用自身行业中的优势地位,为竞争者设置进入壁垒,开展不合理竞争,如微软就利用高市场占有率的比较封闭的视窗系统,试图垄断文本处理软件、浏览器等供应,甚至强迫用户对软件进行升级换代,导致竞争对手难以与之进行软件质素的公平竞争,影响技术进步;另一方面,经济垄断者在优势地位下,不按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定价规则,通过产品高定价获取垄断利润,如微软正牌产品在中国的价格都很高,影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长期存在的广泛的行政性进入壁垒,导致了我国存在较严重的政府垄断现象。

政府垄断导致了竞争的缺乏,也大大降低了教育、医疗、铁路、民航、电信、电力、煤炭等垄断行业的经济效率,引发了社会公众的强烈不满。

与此同时,不同形式的经济性垄断也开始在我国部分产业领域中出现,并且开始出现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压制和扭曲竞争的行为,如价格联盟、产品市场垄断、外资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所形成的垄断以及自然垄断。

通常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一些措施补正经济垄断导致的市场失灵,第一制定反垄断法在法律上限制垄断行为;第二在某些领域规定价格或收益率对垄断进行管制;第三通过公共生产从社会福利和社会公平的角度而不是盈利角度提供部分准公共产品。

判微软违法也正是建立在反垄断法之上。

对这一判决现在也存在争论,对这一问题应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微软的成功是竞争的结果,微软成功的实现了在规模扩大基础上的边际成本递减。

使边际利益呈上升趋势。

这本身就是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应当说微软早期的竞争是成功的,这恰恰体现了竞争和市场的作用,没有市场和竞争就不会有现在的微软。

第二,反垄断法也是必要的,无论是政府垄断还是经济垄断,都会降低市场货源配置的效率,微软在形成垄断地位后也确实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作出了一些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这种损害消费者利益行为的出现与微软的垄断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国的情况则较为复杂,首先必须放松管制,吸引各类资金进入垄断行业,减少行政性进入壁垒,避免政府垄断;此次,进一步政企分离、调整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垄断行业资源配置的效率;最后,采取各种鼓励竞争的举措,颁布和执行反垄断法,避免和打破经济垄断现象。

思考题:

我国当前铁路运营需要进行市场化改革吗?

会不会导致火车票价过高,老百姓坐不起车?

(二)案例1.2:

食品不安全信息不对称

疯牛病。

1986年在英国发现,90年代流行达到高峰。

2000年7月英国有34万个牧场的17万多头牛感染此病,且由英国向西欧、全欧和亚洲扩散,受累国家超过100个。

目前病人约100多例,有科学家推测处于潜伏期的病人约50万人,发病后表现为进行性痴呆,记忆丧失,共济失调,震颤,神经错乱,最终死亡。

吃避孕药的鱼。

广州的很多农民在整治鱼塘塘底的时候,除了要整治泥土之外,还会在塘底铺上一层“环丙沙星”或避孕药。

这些药品除了起到防治鱼病的作用之外,还加速鱼的生长,这种鱼人吃了以后会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据悉当地养鱼的人自己并不吃鱼。

周应恒等认为:

食品安全是食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属性。

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和预算线在质量的各种属性之间权衡选择,以得到最大的效用。

食品安全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可替代性。

但是,食品安全具有信任品的特性,消费者在消费前后都不易对它进行辨认,这就给不法商贩提供了可趁之机,也使消费者因为假冒伪劣商品对市场缺乏信心。

导致这一市场失灵的经济学本质是信息不对称。

解决食品安全市场失灵的最有效方法是为消费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激励厂商生产安全的食品。

具体做法主要有:

第一,食品安全的基本保障具有公共品的特征,政府应当充分承担责任,改善食品安全的环境。

第二,利用市场机制改善食品安全供给,提供充分、真实、可靠的信息。

第三,从制度上保证企业、媒体、政府以及非政府部门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否则会误导消费者,从而增加消费者的健康风险。

第四,企业通过普及相关知识、增加消费者的正面信息占有量来改善其安全食品销售状况。

分析:

市场失灵是指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无法达到社会资源的配置的最佳状态,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而信息不充分是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之一。

市场经济中的信息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商品生产者或消费者不具有充分的市场信息,必将产生由于住处不充分而导致的市场失灵。

信息拥有量较多的一方有可能通过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与对方的交易中充分运用自己的信息优势,使另一方受到损害。

本案例中食品生产者与食品消费者之间就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消费者作为商品交易的一方无法观测和得知商品交易另一方即食品生产者的相应信息,也不了解食品提供者为获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不利于消费者的行为。

食品安全的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不仅影响市场配置来源的效率,而且会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影响消费者对食品的购买选择和决策。

信息不充分导致市场失灵决定了政府应当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涉。

食品方面的信息不对称也需要政府进行干涉。

首先应当通过相关法律建立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制度,强制生产商对所提供的食品披露真实和全面的信息。

例如近年来政府对转基因食品要求必须进行明示就是例证。

第二组织必要的认证制度,按标准对特定食品如绿色食品、

无公害食品等进行认证,以保证消费者的利益。

第三对利用虚假信息欺骗消费者,故意提供不安全食品的企业进行严厉的惩处。

思考题:

我国证券市场是否存在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

如何进一步建设?

(三)案例1.3:

野生动物保护、光污染的负外部效应

1、好心农民遭遇“恩将仇报”,济源豹子伤农咋补偿。

河南省济源县王屋山,地方偏僻、森林茂密,以金钱豹为首的野生动物得以繁衍生息。

据金庸《鹿鼎记》记载,韦小宝小老婆曾柔也曾带领王屋派在此落草为寇、反清复明。

近年来,因为地方政府加强了动物保护工作,野生动物增多且频繁扰民,袭击畜禽,糟蹋庄稼,当地老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

济源市王屋乡村民一致反映,野生动物得保护,人的利益也得保护。

呼吁有关部门通过建立野生动物损害补偿机制,促进人与野生动物的和谐相处。

2、首博新馆光污染严重,致使附近住户短暂失明。

“我一拉开窗帘,就被一道白光射得什么都看不见了。

”家住西城区洪女士说,从上周日以来,她家对面的建筑物楼顶每到早上就会反射强烈的白光,影响了她和家人的生活。

经过观察,发现强光来自于对面正在施工的建筑物楼顶,阳光是被楼顶的方形天窗反射到她家。

西城区环保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光污染是个比较复杂的事,现在还没有具体解决办法,为避免对眼睛的伤害,可以戴墨镜。

分析:

本案例是典型的负外部效应的案例。

外部效应是指某一主体的行为对其它主体产生影响,却不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或享受应得的权益。

外部效应有正负两个方面。

如果某一主体的行为使其他主体获得了利益,而其他主体并不为这种利益支付代价则称为正的外部效应。

而某一主体的行为使其他主体受到了利益上的损失,而这种利益损失得不到补偿则称为负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的存在是导致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

在本案例中,野生动物的保护给当地农民带来了上海,首博新馆的建设对也小区居民带来了明显的负外部效应。

从理论上讲,经济主体不太愿意从事具有正外部效应的活动,如提供路灯照明,虽然自身受益,但其他主体跟着受益却须自己承担全部成

本;经济主体更愿意从事具负外部效应的活动,如本案例修建漂亮建筑,而不顾及对其他经济主体的伤害。

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补正市场领域的外部效应。

应当通过相关立法明确建立特定主体对其他主体形成的负外部效应的补偿机制,以避免出现特定主体的经济行为使其他主体利益受损而这种损失得不到补偿的现象,以限制和纠正市场经济中所形成的负外部效应。

现在的问题主要在于,很多负外部效应的界定和补偿还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标准,这对我国的法律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思考题:

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是否产生外部效应?

如何解决?

(四)案例1.4:

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常态

中国经济从2004年上半年又有新一轮的过热,投资增幅达到40%多;04年以来,经济增长率均在10%左右;核心问题是银行信贷规模超常增长。

中国的银行信贷规模超常增长的原因,既来自于中国的银行体制特殊性,也与市场经济一般规律有关,且后者是主要原因。

观点1:

银行尽可能多地发放贷款,试图通过加大不良资产率的计算分母来达到稀释坏账的目的,从而产生经济过热。

观点2(樊纲):

中国的银行体制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我们现在强调信贷过热缘于经济过热,仅仅是希望更正一些观念——即使没有了国有银行、没有了国有企业、中国真正实现了市场经济,那一样会出现经济波动。

在一个市场经济体里,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当高涨期来临,当人们对市场、投资前景的预期普遍发生变化,且普遍进入乐观状态时,银行也会受到这种乐观或过度乐观情绪的影响,从而加大它的信贷投放。

中国银行业的体制问题有其特殊性,但金融随着经济过热却属于金融机制和一般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存在的情况。

没有这种预期的改变,银行突然从“借贷”转为“热贷”是不可想象的。

没有哪个真正的市场经济体能够避开经济波动,这也是宏观调控存在的前提。

同时更需要指出的是,往往经济出现过度的高涨,就必然会导致衰退,而衰退的过程中,银行坏账增加在所难免。

美国这样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也会出现IT泡沫,也会引发经济波动;我们必须认识到,“市场经济是会有波动的,其本身具有风险”。

分析:

经济波动是市场失灵的重要表现。

经济的运行如同人类的呼吸,时而高涨、时而衰退,人类不能不呼吸,相应的,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常态。

本案例是一个典型的宏观经济波动失衡的案例涉及到复杂的宏观调控理论,事实上2003年底就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经济过热的争论,一直到2004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才基本告一段落。

市场经济存在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也就存在着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政府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并不存在争论,财政政策是政府干预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工具也不存在争论,真正争论的是如何看待当前国民经济运行的态势。

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在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政策以抑制需求,反之在经济萧条时采用扩张政策刺激需求,而包括税收、公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等一系列相关政策的调整都要围绕着政府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而展开。

因此可以说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相机抉择政策的使用,其关键在于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

2003年至2004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是否存在经济过热的现象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部分产品和行业的价格上涨是否意味着经济过热?

部分产品如电力的供不应求是否意

味着经济过热?

部分行业存在着泡沫是否意味着经济过热?

银行贷款高速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是否意味着经济过热?

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进行研究,但有一点是值得探讨的,那就是为什么在部分产品价格上升和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我国还存在着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局面?

我国目前是否存在“滞胀”的情况?

政府宏观调控是必然的,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调控的好。

思考题:

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经济波动幅度较大,原因何在?

如何解决?

(五)案例1.5: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是社会和谐基础

近年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衡量一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否公平有三个指标:

一是分配率,指的是劳动报酬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二是每小时劳工成本中的福利开支;三是社会保障税与个人所得税占政府税收收入的比重。

如果劳动者的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越高,说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越公平。

同样,每小时劳工成本中的福利开支越高,或社会保障税与个人所得税占政府税收收入的比重越高,则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越公平。

在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上述三项指标各自所占比重都很高。

以美国为例,国民总产值的70%是“按劳分配”的,其他国家的分配率也普遍都在54%-65%之间。

另外,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也至少在40%以上,有些国家更达60%以

上。

初次分配的这些特征至少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是以初次分配中的公平因素为主,以政府再分配中的公平调节为辅。

中国的情况恰恰相反。

目前初次分配存在着资本所有者所得畸高、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劳动所得持续下降的局面。

根据《中国统计摘要(2006)》有关数据测算,2005年,我国GDP实现18万亿元,全国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为4.8万亿元,但职工工资总额只有1.9万亿元,只占GDP的11%,占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40%,另有2.9万亿元(约占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0%)通过非工资渠道分掉了。

除此外,职工工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逐年下降,1991年为15.3%,1996年为13%,2000年下降到12%,2005年下降到11%,同时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持续扩大。

观点1:

一些部委拟出台的政策或措施以及一些学者发表的文章来看,对于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问题,一个似乎明晰的解决思路是,依靠政府的再分配政策,并辅之以社会的慈善捐款。

也就是说,把希望寄托于二次分配甚至三次分配。

观点2(邓聿文):

不能说政府通过税收、社会保障以及转移支付的方式,或者企业家通过捐款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