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974987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

《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

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基础知识应用(1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与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鲜xiān:

鲜红新鲜屡见不鲜鲜为人知

B.强qiǎng:

坚强牵强强词夺理博闻强识

C.供gōng:

供给供应提供供不应求

D.当dāng:

当家当代门当户对安步当车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也不说话。

B.从他的像貌看来,应该是北方人,流落到这南方热带的街头。

C.对于街头的这位老人,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与凝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

D.这套子竞是崭新的,美艳得无法和他相配。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朱邦造严正____,美国报纸有关中国与塔利班关系的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

②自从参与伊斯兰圣地麦地那清真寺的重建工作后,年轻的本·拉登开始___于伊斯兰教义中。

③在瓜果蔬菜上喷洒农药,会直接____人们的健康。

A.声明沉溺妨害B.申明沉湎妨害

C.申明沉溺妨碍D.声明沉湎妨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有的商品广告,言过其实,误导消费者。

B.学校准备举行秋季运动会,大家都兴致勃勃,体育委员更是推波助澜,积极组织班级同学报名参加。

C.犯了错误首先应该检查自己,无动于衷或因此居功自傲,都是不对的。

D.他的文章题材新颖,内容生动,有不少观点是一孔之见。

5、对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牛伯伯打游击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

②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对他也不能有什么帮助,但买奖券使我感到心安,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

③每次,我总是沉默耐心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封套,温暖四处流动着。

④老人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我的扣子扣好,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明净的善意,不管外表是怎么样的污秽,都会从心的深处涌出。

A.比喻移用拟人移用B.比喻拟人移用移用

C.比喻移用通感移用D.比喻拟人移用通感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校区总体设计工作,融会了各派的建筑风格,得到大家的充分肯定。

B.展览馆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孔繁森同志生前使用过的东西。

C.大批灾区儿童重新走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坐上了崭新的桌椅,广大家长对此十分满意。

D.降价促销是一种低层次的竞争手段,通过降价来促销,有如饮鸩止渴。

7、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你文章中有几处错误,我斗胆加以斧正。

B.令尊的字画运笔真是飘逸无比。

C.家父正恭候您的光临。

D.欢迎公子光临寒舍。

8、选出语言得体的一项()

A.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B.尽管只是微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

C.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

D.这种陈词滥调的报告恐怕是没有人愿意恭听的。

9、在下列场合中,服务员的哪句话比较得体?

()

陈亮第一次走进建行营业大厅,不知该走向哪一个窗口存钱,正在犹豫时,在柜台外的服务员见了问:

A.“你要存多少钱,先生?

”B.“你想取多少钱,先生?

C.“我能为您服务吗,先生?

”D.“你想干什么?

二、填空(10分,每空1分)

1、《我的母亲》作者是_______,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因作品很多,获得“”称号。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话剧、等。

2、《好雪片片》作者是_______,台湾作家。

3、莫言是中国首位获得奖的作家,他借助《卖白菜》中母亲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做人行事的看法:

再穷也不能失掉,再穷也不能丢掉。

三、阅读理解(37分)

(一)我的母亲(老舍)选段(10分)

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

我甘三岁,母亲要我结了婚,我不要。

我请来三姐给我说情,老母含泪点了头。

我爱母亲,但是我给了她最大的打击。

时代使我成为逆子。

廿七岁,我上了英国。

为了自己,我给六十多岁的老母以第二次打击。

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我还远在异域。

那天,据姐姐们后来告诉我,老太太只喝了两口酒,很早的便睡下。

她想念她的幼子,而不便说出来。

七七抗战后,我由济南逃出来。

北平又象庚子那年似的被鬼子占据了,可是母亲日夜惦念的幼子却跑西南来。

母亲怎样想念我,我可以想象得到,可是我不能回去。

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

失了慈母便象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

去年一年,我在家信中找不到关于老母的起居情况。

我疑虑,害怕。

我想象得到,如有不幸,家中念我流亡孤苦,或不忍相告。

母亲的生日是在九月,我在八月半写去祝寿的信,算计着会在寿日之前到达。

信中嘱咐千万把寿日的详情写来,使我不再疑虑。

十二月二十六日,由文化劳军的大会上回来,我接到家信。

我不敢拆读。

就寝前,我拆开信,母亲已去世一年了!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

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

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

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

唉!

还说什么呢?

心痛!

心痛!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2分)

A.廿B.庚:

2、下列关于“纪年法”的阐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庚子年(天干地支纪年法)

B.光绪二十六年(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C.赵惠文王十六年(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D.淳熙丙申(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

3、“她想念她的幼子,而不便说出来。

”为什么不便说出来呢?

请依据上文谈谈你的理解。

(2分)

4、试从修辞使用或语言风格角度分析“唉!

还说什么呢?

心痛!

心痛!

”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2分)

5、对上文的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文章表述了我对母亲的伤害,流露出深深的内疚之情。

B.母亲身传言教,以她的举止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所以我才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

C.我不敢拆读家信的情感类似于“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D.“她想念她的幼子,而不便说出来”的原因是害怕别人笑话她。

(二)好雪片片(林清玄)选段(13分)

我每次经过那里,总会向老人买两张奖券,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对他也不能有什么帮助,但买奖券使我感到心安,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

记得第一次向他买奖券那一幕,他的手、他的奖券、他的衣服同样的油腻污秽,他缓缓地把奖券撕下,然后在衣袋中摸索着,摸索半天掏出一个小小的红色塑胶套,这套子竟是崭新的,美艳的无法和他相配。

老人小心地把奖券装进红色塑胶套,由于手的笨拙,使这个简单动作也十分艰困。

“不用装套子了。

”我说。

“不行的,讨个喜气,祝你中奖!

”老人终于笑了,露出缺几颗牙的嘴,说出充满乡音的话。

他终于装好了,慎重地把红套子交给我,红套子上写着八个字:

“一券在手,希望无穷。

后来我才知道,不管是谁买奖券,他总会努力地把奖券装进红套子里。

慢慢我理解到了,小红套原来是老人对买他奖券的人一种感激的表达。

每次,我总是沉默耐心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封套,温暖四处流动着。

和老人逐渐认识后,有一年冬天黄昏,我向他买奖券,他还没有拿奖券给我,先看见我穿了单衣,最上面的两个扣子没有扣。

老人说:

“你这样会冷吧!

”然后,他把奖券夹在腋下,伸出那双油污的手,要来帮我扣扣子,我迟疑一下,但没有退避。

老人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我的扣子扣好,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明净的善意,不管外表是怎么样的污秽,都会从心的深处涌出,在老人为我扣扣子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鼻子因而酸。

老人依然是街头的流浪汉,把全部的家当带在身上,我依然是我,向他买着无关紧要的奖券。

但在我们之间,有一些友谊,装在小红套,装在眼睛里,装在不可测的心之角落。

我向老人买过很多很多奖券,多未中过奖,但每次接过小红套时,我觉得那一时刻已经中奖了,真的是“一券在手,希望无穷”。

我的希望不是奖券,而是人的好本质,不会被任何境况所淹没。

我想到伟大的禅师庞蕴说的:

“好雪片片,不落别处!

”我们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也是如此,在某时某地当下即见,美丽的落下,落下的雪花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

1、给加点字注音。

(3分)

①奖券()②庞蕴()③污秽()

2、“一券在手,希望无穷”。

从老人的角度去理解,这是

之言,从购买彩券者的角度去理解,这是之言。

(2分)

3、文中写“我”以在老人那里买奖券“感到安心”,“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为什么感到安心?

“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是什么意思?

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分)

4、对“好雪片片,不落别处!

”这句话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此处下雪,别处或许没有下雪。

B.此处能遇到像老人一样的好人,别处未必能遇到。

C.生活处处都有美,只是我们常常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D.生活处处都有美,但别处没有此处美。

5、对“我迟疑了一下,但没有退避。

”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我迟疑的原因是他的双手充满油污。

B.我没有退避的原因是“在老人为我扣扣子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C.我没有退避是因为为害怕退避会伤害老人,这也表现出我“明净的善意”。

D.我没有退避是因为我不想拒绝温情的传递。

E.我迟疑是老人的行为出乎意料,使我措手不及

(三)卖白菜(13分)

1967年冬天,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

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

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

?

“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

  

“娘,”我悲伤地问:

“您要把它们……”?

  

“今天是大集。

”母亲沉重地说。

?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

  

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

“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

  

“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的,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

我把脸伏在母亲的胸前,委屈地抽噎着。

我感到母亲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我嗅到了她衣襟上那股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

从夏到秋、从秋到冬,在一年的三个季节里,我和母亲把这一百零四棵白菜从娇嫩的芽苗,侍弄成饱满的大白菜,我们撒种、间苗、除草、捉虫、施肥、浇水、收获、晾晒……每一片叶子上都留下了我们的手印……但母亲却把它们一棵棵地卖掉了……我不由得大哭起来。

?

  

透过朦胧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棵最大的白菜从墙上钉着的木橛子上摘了下来。

母亲又把那棵第二大的摘下来。

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

我熟悉这棵白菜,就像熟悉自己的一根手指。

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一行的拐角的位置上,小时被牛犊或是被孩子踩了一脚,所以它一直长得不旺,当别的白菜长到脸盆大时,它才有碗口大。

发现了它的小和可怜,我们在浇水施肥时就对它格外照顾。

我曾经背着母亲将一大把化肥撒在它的周围,但第二天它就打了蔫。

母亲知道了真相后,赶紧将它周围的土换了,才使它死里逃生。

后来,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

“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的脸上洋溢着珍贵的欣喜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1、给加点注音(3分)

嗅到:

间苗:

牛犊:

2、上文中的画线句①不厌其烦,言语啰嗦,是吗?

请说明理由。

(3分)

3、是从细节描摹的角度赏析上文画线句②。

(3分)

4、请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内容,并为它拟一个标题。

(2分)

5、根据文意,下列分析恰当的两项是()()(2分)

A.贫穷几乎压垮了母亲,为了渡过难关,她不惜自毁声誉,决定卖掉本来承诺孩子过年用来包饺子的最后三颗白菜。

B.“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虽年纪不大,但对母亲的难处,却十分体谅。

C.母亲疼爱自己的儿子,却厌恶他哭哭啼啼。

D.我对那颗小白菜格外施恩,却弄巧成拙,体现了我的少不更事,也隐含了某些人生哲理。

E.“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是母亲掩饰焦虑,紧张,心事重重的下意识动作。

四、根据下列内容完成写作。

(5分)

李振因为患重感冒不能参加单位组织安排的国庆聚餐,请为他拟写一张请假条。

五、作文(30分)

青春的季节里,有鸟语花香,也有风起雨落。

无论男生女生,我们都渴望以真实平常的心与自己的同龄人沟通,与父母沟通,与老师沟通,与社会沟通,甚至与大自然沟通。

现代生活中,沟通是一种体验,沟通是一个过程,沟通更是一种本领。

请以“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一、1、C2、A3、A①必用"声明",排除B、C;③必用"妨害",故选A。

声明:

公开表明态度或说明真相,特指政府、政党、团体或其领导人对某问题、事件表明立场而发表的文件或发言。

申明:

郑重说明。

沉溺:

深深地陷入某种境地,含贬义。

沉湎:

深深地迷恋着不能自拔。

妨害:

有害于。

妨碍:

干扰、阻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4、A5、B6、D7、A8、A9、D10、C

二、1、老舍《骆驼祥子》2、林清玄3、自尊诚实

三、

(一)1、这段话以时间为顺序,共写了三件事:

①送我上学;②三姐出嫁;③除夕探母。

2、根据上题,该段文字可划分为三个层次,请用“//”在原文中标出。

第一层:

从“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第二层:

从“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看花轿徐徐地走去”。

第三层:

从“不久,姑母死了”——“她已入了土”。

3、该段语言的最大特点是情真意切;文字看似朴素平实,却蕴含着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痛惜之情。

(二)1、给加点字注音。

①奖券(quàn)②慎重(shèn)③腋下(yè)④污秽(huì)

2、文中写“我”以在老人那里买奖券“感到安心”,“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为什么感到安心?

“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是什么意思?

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买奖券实质上是自己以可能的方式把同情施予老人,所以感到心安;

同情老人有了一定的方式,能够尽一点对老人的责任,这就是同情找到了“站立的地方”。

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

3、当老人帮“我”扣扣子时,为什么“我”迟疑了一下,却没有退避?

迟疑是因为“我”看到了老人那双油污的手,担心他把“我”的衣服弄脏,但最终没有退避是因为“我”无法拒绝老人善良的内心。

4、在我们周围有一些像文中“老人”这样的人,他们生活艰难,却拥有着金子般的心灵。

请结合课文与自己的感悟,谈谈你该如何对待他们。

用热情、真诚、善良去温暖处于艰难处境中的人们。

(或:

以善良体察善良,以真诚对待真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