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经典笔记.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7785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经典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教育心理学经典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教育心理学经典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教育心理学经典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教育心理学经典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教育心理学经典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教育心理学经典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教育心理学经典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教育心理学经典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教育心理学经典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教育心理学经典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教育心理学经典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教育心理学经典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教育心理学经典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教育心理学经典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教育心理学经典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教育心理学经典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教育心理学经典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教育心理学经典笔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教育心理学经典笔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经典笔记.docx

《教育心理学经典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经典笔记.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经典笔记.docx

教育心理学经典笔记

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心理学基础知识

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从形式上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想象、记忆)、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二、心理学的意义:

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三、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头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神经元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一般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构成,神经元包含三种:

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

高级中枢实质大脑的两个半球,大脑分为四叶:

额叶、顶叶、枕叶(视觉)、颞叶。

罗杰、史贝尼教授将左右脑的功能差异归类整理如下:

右脑(本能脑、潜意识脑):

图像化机能(企划力、创造力、想像力);与宇宙共振鸣机能(第六感、直觉力、灵感、梦境等);超高速演算、大量记忆机能(心算、数学、速读、记忆力)。

左脑(意识脑):

知性、知识、理解、思考、判断、推理、语言、抑制、文字、数字;五感(视、听、嗅、触、味觉)。

巴甫洛夫根据条件刺激的特点把大脑皮层的功能分为第一信号系统(具体事物刺激)和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刺激条件,谈虎色变,是人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活动的根本区别)。

心理现象的实质:

心理是头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心理是头脑对客观世界的反应,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应。

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创办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研究,是心理学脱离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冯特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四、心理学发展的流派

1、构造主义:

奠基人冯特,主张心理学英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

其弟子铁钦钠的内省法来分析意识的内容和构造。

2、机能主义:

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代表人物杜威和安吉尔。

认为意识不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连续的、不断变化的、有选择的过程。

通过观察、问卷和测试方法,研究意识的功能和作用,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

3、格式塔心理学:

又称完形心理学,代表人物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强调心理是一个整体和组织,主要研究知觉和意识的组织过程,认为人的知觉意识是有组织的,而非原有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

4、行为主义: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科学心理学应当研究可观察的外显行为,只考察在刺激影响下的反映活动;反对内省法,主张实验法,强调环境决定论。

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指出任何机体当前的行为结果改变了未来的行为。

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5、精神分析学派:

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梦的解析》,认为变态行为被看做是心理疾病,人在童年时期的潜意识经验及其导致的内心冲突是心理障碍的根源。

精神分析就是通过释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病人潜意识中存在的动机,时所受到的压抑得到宣泄,从而治疗疾病。

该学说被认为是对人类自尊心的第三次重大打击。

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势力”

6、人本主义心理学: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

与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合称为“现代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主张心理学以研究正常人为对象,注重人的独特性和社会性,以人的需求出发研究人性,寻求改善环境毅力与人性的充分发展,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7、现代认知心理学: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出版了《认知心理学》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皮亚杰,用人的知觉、注意、记忆、学习、理解、想象及思维等认知过程来解释人的心理现象的研究。

第二章认知过程(心理过程一)

一、注意

是心理活动或者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

侧耳倾听,屏息现象。

分类: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分为: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广度,即注意的范围,受知觉对象的特点、知觉任务、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等因素影响。

注意的稳定性:

即时间长短性,受注意对象的特点、有无鉴定目的、个人的主观状态影响。

注意起伏是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的现象,周期一般为2秒到12秒。

注意不稳定性表现为注意分散即分心。

注意的分配(刻苦训练);注意的转移

二、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

包括反映外部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外部感觉(视听味嗅)和反映身体位置、动作和内脏器官状态及变化的内部感觉(动静平衡)。

感受性是对刺激的感觉能力,用感觉阈限来度量,两者是反比关系。

每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最小的刺激量引起)与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感觉的相互作用:

感觉适应(视觉、嗅觉、痛觉等。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感觉对比、感觉后效(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视觉后效最显著,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联觉(红色给人以热情感觉)、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盲人听觉好)。

(二)知觉

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

根据反映客观对象的不同分为空间知觉(形状、大小、方位)、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等。

运动知觉分为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似动知觉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

知觉的基本特性:

选择性、理解性(经验知识)、整体性(乐曲)、恒常性(书)。

观察:

又叫思维的知觉,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观察的品质:

目的性、客观性(基本特性)、精细性、敏锐性。

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

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

三、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程度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记忆的品质:

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

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

遗忘的规律--最早对以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了”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趋势是先快后慢,呈现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程度就不在遗忘了。

遗忘的原因:

提取失败说(舌尖现象、提笔忘字);压抑说(考试时紧张记不起来);干扰说;消退说。

防止遗忘的方法:

复习。

记忆系统:

瞬间记忆又称感觉登记:

编码方式有图像记忆(主要方式,一秒保持)和声象记忆(保持时间不多于四秒)。

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

记忆容量一般是5-9(7加减2)个项目,编码方式有听觉编码(主要)和视觉编码。

复述是短时记忆存储的有效方法。

长时记忆又称永久性记忆:

以意义编码为主,意义编码又被称为信息的双重编码,分为表象编码和语义编码。

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增强学习动机,明确记忆目的;对材料进行金加工;及时复习;多种器官同时参与记忆。

四、表象与想象

表象是在知觉基础上产生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等,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

想象是人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无意想象(白日梦);幻想、理想、空想。

想象的加工方式:

黏合(孙悟空形象);夸张(千手观音);拟人化(雷公电母);典型化。

再造想象:

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对性的新形象的过程。

如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

产生条件:

必须具有丰富的表象存储,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识要准确、鲜明、生动,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识的意义。

创造想象:

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如作家写小说、设计师描绘蓝图等。

产生的条件:

强烈的创造愿望,丰富的表象存储,积累必须的知识储备,原型启发,积极的思维活动,灵感的作用。

五、言语与思维

言语的种类:

对话言语、独白言语、书面言语、内部言语。

言语的理解三级水平:

词汇理解或词汇识别;句子理解;课文或话语的理解。

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地反映。

具有间接性(医生号脉)和概括性。

根据思维发展水平:

直觉动作思维(幼儿骑板凳、扳手指数数);具体形象思维(儿童区分叔叔阿姨爷爷);抽象逻辑思维(语言符号:

概念定理公式等)。

根据思维创造程度:

再造性思维(常规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新颖独特)

思维的过程:

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思维的基本形式:

概念、判断、推理。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以发散思维为核心,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曹冲称象)的特点。

过程:

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灵感)、验证期。

第三章情绪情感与意志(心理过程二)

一、情绪与情感的概述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认知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是引发情绪和情感的中介。

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表情)和生理唤醒三部分组成的。

“知之深,爱之切”

情绪是人类对于各种认知现象的一种内心感受和态度。

在不同的情境中,就情绪体验的性质而言,情绪表现为强度、紧张度、快感度和复杂度等几个维度。

情绪状态分为:

心境(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激情、应激。

人类的情感有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求知欲、好奇心)三种形式。

情绪情感的功能:

信号功能、调节功能、感染功能(动之以情)。

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效率,是观察一个人对某个人或某事真实情感的窗口。

分类:

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把情绪分为18类;黄希庭教授从情绪的时间序列性和刺激物属性角度分为情调、激情、心境、应激和情操5类;

二、情商

1990年美国沙洛维教授和梅耶教授正式提出“情感智商”这一术语,认为它由准确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有效调节情绪的能力,将情绪运用于驱动、计划和追求成功等动机和意志过程的能力三种能力构成。

1993年进一步研究认为,情商是社会智力的一种类型,有区分自己于他人情绪的能力,调节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运用情绪信息指导思维的能力。

1995年美国作家戈尔曼《情感智商》认为情商包括五方面的能力:

认识自身情绪能力,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

这五种能力偏重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自知、自控、热情、坚持社交技巧的生活智慧。

我国一般认同EQ的五要素:

自我意识、自我激励、情绪控制、人际沟通、挫折承受能力。

健康情绪的必要条件:

正确的人生追求,宽广的胸襟,理性的适应生活,寻找身边的快乐。

三、不良情绪的控制

1、暴怒:

自我意识自己的暴怒;对暴怒情绪进行归因;寻找制怒办法。

2、过度焦虑:

积极进入放松状态;以新压旧、陷入沉思;对他人陈述自己的忧虑。

3、过度紧张:

阻断导致紧张的有关途径和环节;改善环境;改善和培养个体的应对能力;语言放松训练(美国心理学家舒尔茨提出的,主要内容:

我非常安静,我的右手脚感到很沉重,我的左手脚感到很沉重,心跳很平稳、有力,呼吸非常轻松,腹腔感到很温暖,前额凉丝丝的感觉很舒服)。

4、抑郁:

抑郁症包含心境障碍、思维障碍、躯体功能障碍三方面的心理障碍,扎伊德的情绪分化理论认为抑郁包含多种基本情绪,主要是痛苦,其次是厌恶、轻蔑和愤怒,后三者结合构成敌意。

抑郁情绪产生来自环境压力与潜在的心理倾向两方面,引申为内源抑郁症(表现为减慢的运动反应、极深的抑郁、缺乏反应性、一般兴趣的丧失、午夜失眠和缺乏自我怜悯)和外源抑郁症(侧重运动反映)。

塞利格曼的习得性无助感。

大哭一场;刻意安排愉快的事情转移注意力;语言暗示法、环境调节阀、自我表达法等。

5、自卑:

由于发展受挫而轻视自己,表现为自我怀疑和自我压抑。

四、压力和防御机制

压力状态下身体反映的三个阶段:

警觉反映阶段;搏斗阶段;衰竭阶段。

自我防御机制:

压抑到潜意识中去;否认;置换转移(迁怒);文饰或合理化;投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代偿(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升华。

五、意志

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意志行动的过程:

准备阶段:

动机斗争;确定目的;选择行动方法;制定行动计划。

执行决定阶段。

良好的意志品质:

自觉性(盲从),果断性(优柔寡断),自制性(任性怯懦),坚韧性(动摇性)。

第四章个性心理

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一、需要与动机

需要是活动的原动力,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根据需要的起源分为先天的生理需要和后天的社会性需要;根据需要的对象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把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七种,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前四种是基本需要,后三者为成长需要,出现的顺序由低到高,只有较低层次的需求满足后才会出现较高层次的需求。

需要层次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机可能是由于某种缺失性需要没有充分满足而引起的。

动机按照需要的种类分为生理性动(内驱力)与社会性动机。

产生的条件:

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诱因。

动机的功能:

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

兴趣的品质:

广度,中心,稳定性,效能。

二、能力

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几种相关的、结合在一起的能力统称才能,才能的高度发展是天才。

分类:

1、按能力适应活动范围的大小: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2、根据从事活动时创造性程度的高低: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3、根据能力的功能不同: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创造力

定义:

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吉尔福特认为,创造力的主要成分为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发散思维的质量:

流畅性(丰富性),变通性(灵活性),独特性。

创造力的特征:

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定义性、洞察性。

培养创造力的途径和方法:

创设有利于个体创造力发展的环境;实施教育创新,开展创新教育;开发个体创造力的具体方法。

注: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

美国奥斯本博士,借助团体力量,以专题讨论会的形式,通过发散思维进行思维共振,产生创造性设想和构思。

遵循严禁批评、推迟评判、自由奔放、追求数量、改进补充意见、成员互动、坚持客观的原则。

信息交合法,又称魔球法:

我国学者许国泰。

综摄法:

美国威廉-戈登借助思维方法中的隐喻机制,跳出习惯思维的圈子,变熟悉为陌生,调动人们的潜意识。

三、智力及其理论

智力是包含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能力,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

1、因素理论或测试理论

二因素论: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1904年提出,认为人的智力有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构成,一般因素是智力的关键和基础,个体完成任何一种工作都是两者共同参与的结果。

瑟斯顿的群因素论:

智力由几个彼此无关的“原始的心理能力”构成。

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1963年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将一般智力分为两个相互对立的成分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是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依赖于先天禀性,不依赖于文化知识经验,类比测验和数列完成测验是最好的量度;

晶体智力包括一个人所获得的知识以及获得知识的能力,是通过个体掌握的文化知识经验而形成的,决定于后天学习。

语言理解和词汇测验。

晶体智力依赖于流体智力。

流体智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关系,个体15岁前两者发展速度最快,20岁后达到顶峰,流体智力在40岁以前开始下降。

2、结构理论

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1977年提出,认为智力是一个包括操作(心理活动或过程,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五方面)、内容(活动对象和信息材料类型,包括视觉、符号、语义、行为五方面)、产物(信息加工所产生的结果,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意涵六方面)的三维结构。

这样就得到5*5*6=150种智力因素。

3、信息加工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智能结构》,认为智力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

人的智力结构存在七种相互独立的智力:

语言、逻辑数理、视觉空间、音乐、身体运动、人际、自知智力,后来添加认识自然的智力。

为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支持。

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论:

人类的智力是由连接的三边关系组合而成的智力统合体,构成智力统合体的三种成分因人而异,形成了智力的差异。

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遗传与营养、产前环境和早起经验、学校教育、社会实践、主观努力。

智力测验的标准:

信度(可靠度0.9);效度(0.3-0.6);标准化。

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试量表是1905年编制的比纳-西蒙量表;1916年推孟在修订前者的基础上创建了斯坦福-比纳量表。

贝利的智力成长年龄曲线:

13岁以前为直线上升期;25岁达到高峰;26-35岁保持高原水平;35岁开始下降。

智商IQ在130以上为超常儿童,70一下为低常儿童。

四、人格

(一)现代心理学对人格的界定

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中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是一个人外在的行为模式,是个人与环境的交互方式;是一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包括稳定的动机,习惯性的情感体验方式和思维方式,稳定的态度、信念和价值观;是一种蕴蓄其中、形诸于外的统一体。

二、人格结构:

性格、气质、自我调控。

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

本我(生物本能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心理社会我,遵循现实原则)和超我(道德理想我,遵循道德原则)。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

特质是人格的基础,是心理组织的基本建构单位,是每一个人以其生理为基础而形成的一些稳定的性格特征。

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个人特质中首要特质处于主导地位,中心特质代表一个人性格的几个核心成分,次要特质是某方面具体的偏好和反应倾向。

2、卡特尔的人格因素论

人格特质的理想模型的四个层次:

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表面特质是从外部行为直接观察到的特质,随环境变化而变化;根源特质是内在的、决定表面特质最基本的人格特质,通过严格的科学方法才能得到。

3、艾森克的人格待质论

使用因素分析法将卡特尔的16中人格因素进一步聚类,提出外向性、神经质、精神质三个基本维度。

4、塔佩斯的“大五”结构:

人格有五个基本维度构成即文化或智慧性(求新性)、尽责性(成就意志)、随和性、外向性、情绪稳定性(神经质性),代表“人格的海洋”。

麦克雷和考斯塔综合“大五”结构及有关理论,提出五因素模型:

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随和性、尽责性。

5、内外向人格:

瑞士荣格最先提出。

6、霍兰德的人格理论:

不同的人格在职业选择上具有明显差异:

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

7、斯普兰格的人格理论:

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权力型、社会型。

多数人是混合型。

三、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遗传决定人格的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

1、艾森克的理论:

人格的个体差异主要是遗传造成的。

人格的三种基本特质保持稳定性,主要关注气质层面。

古罗马医生波克拉底认为人体内四中体液:

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在人体中的优势不同,形成不同类型的人;盖伦医生提出了人的四种气质:

多血质(有朝气、活泼敏捷)、胆汁质、黏液质(沉着冷静、踏实)、抑郁质(敏锐、体验深刻)。

2、双生子研究:

表明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人格更相似,这是遗传对人格形成的作用。

3、环境:

产前环境与出生过程,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阶层和社会文化。

第五章社会心理与行为

----社会态度人际关系印象形成群体心理

一、社会态度

社会态度由认知成分(带有偏见性,如黑人)、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特定的意动效应)三部分组成。

具有适应功能(获得认同、打成一片);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功能;认识或理解功能。

二、印象形成

社会刻板印象;晕轮效应(光环效应);首因效应(最初效应,第一印象);近因效应(新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投射效应(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自私的人认为别人也很自私)。

三、人际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苏茨提出人际需要的理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需要有包容需要、控制需要和感情需要三类。

中小学生主要的人际关系:

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四、群体心理

社会助长是指个体和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过程。

如骑车竞赛。

个体效率降低的现象为社会干扰。

社会惰化是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共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工作时偏少的现象。

如“大锅饭”。

减少社会惰化的方法:

公布个体成绩,认识别人的工总成绩,控制群体规模增加压力。

利他行为:

不期待任何回报、出于自觉自愿的助人行为。

具有自愿性、利他性、无偿性、损失性特征。

责任分散效应:

旁观者人数的增多,利他行为有减少趋势。

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别人,引起他人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行为。

社会影响:

从众: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行为的社会现象。

根据外显行为和内在的自我判断是否一致,分为真从众,权宜从众,不从众。

影响从众的因素:

个体的特点、群体因素和刺激物因素。

服从:

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的相应行动。

影响服从的因素:

命令着的权威性、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情景压力。

个体产生服从的原因:

合法权利和责任转移。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教育性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组成。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受教育者在一定的学校教育条件下,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品质和道德行为的规律。

二、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初创时期:

20世纪20年代以前,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的思想;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首次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1877年俄罗斯教育家卡普捷列夫发表了《教育心理学》,这是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1903年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标志,概述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发展时期: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1924年廖世成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行为主义占主导地位。

成熟时期: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游玩行为主义转向认知范畴研究。

布鲁纳发起的课程改革运动促使美国教育心理学转向对教育过程、学生心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改进的研究探讨。

70念叨,奥苏贝尔认知心理学和加涅对人类的学习的系统分类为教育心理学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完善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1994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总结了80年来的成果:

主动性研究(主动参与、控制心理活动);反思性研究(内部理解、自我调节);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三、教育心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